第一篇:加法减法板
蒙氏数学教具教案:加法板
一、.教具 加法板
在30㎝×42㎝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10是红字,11-18是蓝字)。10的旁边画一条纵的红色分隔线。题目卡、定规、订正板。
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
蓝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红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
二、活动对象:大班(一对三)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数的组合及其结果,帮助幼儿对数的记忆。
2、以计算板做练习促使计算更准确,并为进入心算做准备
四、活动过程、活动名称5的基本加法练习(5的构成)
1、在加法板上方的左侧按顺序排列1-9的蓝色定规。
2、右侧同样排列红色定规。
3、将蓝色定规1放在加法板上1的上面,也取红色定规4排在板上。老师说:“1加4是5。”
4、这时指着答案5和红线,(加法板上段所印的数字代表加算的答案。)
5、其次取2的蓝色定规和3的红色定规放在板子上,“2加3是„„5”跟着指答案5和红线。
6、同样进行4加1等于5
7、让小朋友注意到每个组合的结果都是5。
8、依小朋友的要求,让他继续反复这项组合成5的基本加法练习。延伸:
一、构成6-10的加法练习
蒙氏数学工作教案:减法板 减法板(5的丢丢)
一、.教具
减法板和加法板大小相同, 在30㎝×42㎝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9是蓝字,10-18是红字)。9的旁边画一条纵的蓝色分隔线。定规
(1)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
蓝色定规„„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红色定规„„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
(2)自然色的木制定规17支,盛放木盒中.宽2厘米,长34-2厘米,以每2厘米递减.题目卡、订正板
二、活动名称:5的丢丢
三、活动对象:大班(一对三)
四、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5的分解及其结果,以及对数的记忆。
2、以计算板做练习促使计算更准确,并为进入心算做准备
五、活动过程
1、引导小朋友,说明教具之后,将减法板、红、蓝定规及自然色定规(下个提示使用)都从教具架拿到桌上(桌面宽度须足够排列所有定规),如数棒的方式排列。
2、老师坐在小朋友两侧,老师先拿出题目卡5-1=?老师先示范,拿出自然色定规13盖住定规6到18的数字格的一头,把红色定规1放在右侧。
3、指着左侧的空格,读出5-1=?’之后,开始数空格。“5-1=?„„等于4。
4、最后将教具归回原位。
用订正板或老师订正。
第二篇:一年级加法减法教案
NO:5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NO:6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NO:7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3 4()()()1
()()3()()
(学生口答)数的组成
□
□
2 3 1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第三篇:加法和减法美文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到化作一股清烟而去时止,每个人,无论在生理上、在心理上、在生活习惯上、在思想方式上,都在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变化。从10岁的童年,到20岁的青年,到30岁而立的壮年,到40而不惑、50知天命的中年,所发生的那种变化,是加法式的。从60岁的初老期,到70岁的中老期,到80岁的晚老期,到90岁至百岁成为人瑞的终老期,所发生的那种变化,是减法式的。一加一减,便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史。
细细想起来,当我们两手空荡荡地来到人世,会哭、会喊、会努力抓住什么,会张开嘴、会吃东西,无一不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而强、从小而大。从启蒙读书到学有所成,从入世不深到把握全局,从白手起家到大展宏图、到开创一番事业,从1个人到2个人的出双入对,从2个人到3个人的幸福家庭,都属于加法范畴。这以后,行云流水,意气风发,跌打滚爬,挥洒人生也好,有过快乐、有过痛苦、有过笑声、有过眼泪也好,总是不停地加,一直加到无论精神,无论物质,都攀登到力所能及的高度。虽然,加法未必没有负面的因素,可不管怎么说,那是属于成长中的烦恼。
而过了生命的高峰期,也就是经霜色浓的香山红叶开始飘零,不知不觉间老之将至焉!从此,便不停地开始减法了,吃的不那么香甜了,玩的不那么爽心了,体力不那么健壮了,情感不那么张扬了。紧接着,爱好在淡薄,欲望在消失,情趣在减少,心境在枯竭。随后,腿脚不听使唤,活动半径缩小,头脑渐渐失灵,往事如烟淡去,哪怕是最温柔的减法,也是令人不胜伤感的。曾经拥有的美好、圆满、温馨、甜蜜;曾经推拭不开的无奈、惆怅、羁情、悲思,统统渐行渐远,一一离你而去。临了,你总归还是被减到两手空空以后,离开这个世界。
话说回来,这种点点滴滴地减掉、舍不得、又不甘心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局面,只要你还活着,就无法排遣掉这些难堪,必然就要产生许多别扭。想得开的老人,只是努力不去想而已,但不等于别扭就不存在了。而想不开的老人,这种垂老的别扭,这种渐渐不为人所理解的别扭,这种越想越烦越是得不到解脱的别扭,可不是夏季最后的玫瑰,能带来浪漫、带来情调。如果不能化解、不能适应,会成为一杯难咽下的苦酒,腐蚀着躯体,毒害着灵魂,使你活得很不开心。因此,有质量的老,有品位的老,让每一天活得有滋有味的老,还真是一门学问。
所以,年届华龄,桑榆晚晴,第一要懂得人生的加减法,谁也无法回避,谁也不能例外。第二要懂得老是一种必然,新陈代谢,为万物生长的自然法则。
所以,一个人,总不老;或者,总不想老;或者,总不承认自己老;或者,总是在那里装嫩、装少壮、装朝气蓬勃,那是一种反常现象。老,就得承认老,就得服气老。成为历史的那些,就不再属于今天。作为过来人,负暄南墙,看着后辈打拼,创造更新更美的世界,不也是一种怡然自乐的境界吗?
第四篇:《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1节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
长方形纸一张、彩笔。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曹冲真的很聪明,居然想到了用石头来代替大象,其实,这一过程就是转化。在生活中有转化现象,数学中也有,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的思想,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本课知识的探索做了很好的铺垫。
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体会算理
1.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学生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利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在交流和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探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
1111和,再看看和相加的和242411加的得数是多少吗? 24追问:你是怎样看出
11331加的得数是的?把涂色部分看做时,原来的被看做了2444211+时,先要做什么? 24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明确:计算1111+时,先要把和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2424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2.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讨论:把11和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概24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 怎样?(通分)
三、教学“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1-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6351-的得数是多少?作为63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计算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得数3131和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化成? 6262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在这里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也是放手让学生独立 探究,重点让学生明确两点:1.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算理。
(3)你是怎样计算1-
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的? 99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 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四、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1)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并验算。(2)重点讨论71+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1242.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1)独立完成第1题。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在交流中让学生比较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明确: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2)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可以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两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需先通分的算理。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别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做第3、4题。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解答后,指名说说自己思考和计算的过程。其中第4题提醒学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五、全课小结
小结全课,帮助学生回忆并梳理今天所学的内容。
师: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第2节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
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的意义,老师这里有几句话,谁能很快找出表示单位“1”的量?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3;
5(2)—本书已经看了
4。7设计意图:寻找单位“1”,唤起学生的旧知,为以下寻找隐含条件“1”做知识的铺垫。2.看着上面的话,你还能想到哪个分数? 如根据(1)还可以想到“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后尝试列式。教师适当引导“月季花的面积占的?
明确:要求草坪面积占几分之几,需要把这个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并把它作为
2”。511,杜鹃花的面积占”,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43被减数去列式。
2.学生列式后提问广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教师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111
1(+)肯定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43433.师:观察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一道是连减,有加又有减)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4.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尝试,二人板演。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5.组织交流算法,完成例题。
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相同。计算时,可以逐步通分,也可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练一练”的第1题并不能只停留在结果的对错上,要重视学生的计算方法,通过说一说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印象。
三、做“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说说各题应当先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2.让学生思考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然后启发他们列出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5题。
(1)先让学车独立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再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适当归纳每一类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设计意图:在计算中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在归纳中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3)注意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2.“练习十二”第6题。(1)学生审题后独立解答。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练习十二”第7题。(1)学生独立解答。
(2)第3题要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计算不同的问题,可以是—步计算的,也可以是两步计算的,并让学生试着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4.“练习十二”第11题。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能说给同桌听听吗? 设计意图:小结全课,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本课知识的内化。
第五篇: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杨钱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教学难点:
1、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教学过程: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3、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6、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
1、完成小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