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反思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反思
龙口市七甲中学 李荣芳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也尝试得出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本节课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组织学生对生物影响环境的探究活动。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教学所采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让学生从亲历的一些事情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结合生活实际,从中选择了一些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对于学生都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亲历知识来历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应用到生活中,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因此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充分地认识到:在学生能够独立通过实验、查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自己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创造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学生能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小集体进而适应大集体,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极大的好处。小组合作与教师讲解有机地整合,师生共同的有机交流。除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我还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这节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所具备的初步的探究实验的基础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各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能够提升到生态道德的角度来认识我们爱护生物爱护地球的必要性。本节课预案设计时对知识和学生把握准确,活动的设计有梯度,使学生的学习顺利。但是,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在生活中知识的储备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怎样通过教学整合这些知识,充分地利用学生这一宝贵的资源是我要继续重点探索的。
第二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
南宁八中 朱 亮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问题提出的策略,探究实验的设计,知识检测的方法,都能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
以下谈谈我自己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教学中所采用的,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的方法。
一、课题导入
展示长颈鹿生活图片:让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长颈鹿生存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会受到哪些生态因素的影响?
2、按照生物进化理论,什么样类型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引出学生的思考,看到了长颈鹿学生就会思考长颈鹿的生存需要受到哪些条件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的头脑中会自然而然的回想起在第二节中的重点“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与其相关的生物因素”以及相关内容。这样一个思维情境的创设,会吸引了每一位同学,使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快速的集中到课堂来又能引出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这环境这一主题。
点题,采用课件展示四张图片:“沙漠中的骆驼”、“荒漠中的骆驼刺”、“寒冷海域海豹的皮下脂肪”以及“旗形树”,通过对背景的描述让学生能够认同生物的生活需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如果没有适应那么生物很难生存下去。从而导引出本节第一部分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图片鲜明,环境真实,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了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
我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设计了明显的清晰分层教学。我所给出的图片和示例全部都是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全部分开描述,并恰当的引入“拟态”、“保护色”以及“警戒色”等概念来加以说明。从而使学生能清晰理解到无论是植物或动物只要是生物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并引出了生物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结论。利用分层问题的创设,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每一位同学都有问题可思考,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
学习有困难学生,都能产生相应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
在肯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同时,试问学生“那么生物对环境会产生出影响来吗?”从而引出第二个主题,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在大屏幕中给出“裸地”、“草地”和“茂密灌木丛”的图片让学生对三者的植被覆盖情况加以对比。并要求学生在了解和阅读教材20页内容的同时对以下四个问题加以解答。
1、为什么选择测量以上三种的空气湿度,它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裸地、草地、茂密灌丛湿度又有什么区别?你能假设吗?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水坑,测量时干湿计能直接放在旁边吗?测灌木时,能直接放在地上吗?
4、每次测量是否应多测几次,如:在裸地分3次测湿度,然后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测量数值?
请学生分析,完成以上的分层思考题。
利用给出的相对湿度和时间之间的分析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观察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自己去分析去探究,并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也设计了分层,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提问,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探究,都有事可干。对复杂问题的探究我设计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创设了平台,同时也会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并将清晰地动植物分层说明贯彻到底。
三、教学检测扩展知识
一般的教学往往要采取课后检测来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节课的引导中我也没有例外但我采取了把具体化的题隐藏起来,而只让学生去选择所选择题目的编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选题方式很像电视中的《开心辞典》或者《幸运52》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变的十分活跃。
而在这节课的设想上我还希望除了以检测题的形式考察外,还希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论运用实际的检测情境。比如将一株生长状况很差的盆栽花卉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为我的花卉设计一个拯救方案,并谈谈方案设计的依据,全班讨论看那一方案快速可行。这一检测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机 2
会。这样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美丽的花卉即将死亡这一事实,每一位学生都会情不自禁的怜惜它,都想改变它的生活状况,所以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表现了对这件事的极大兴趣。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环境如何影响生物,又可以使学生清晰的意识到生物要想生活就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果不能适应环境自然就会被环境所淘汰。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成这一体验过程对此我深表遗憾。由于本检测过程即是检测过程又是学生的一个积极的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说,其实教学后的课后检测有没有效果,还需要有心的教师认真的设计创设情境来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用心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用创设的精彩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让他们能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习中产生乐趣和兴趣,这也许才是一节让教师没有遗憾的教学经历。而我也会为了这一目标而会不懈努力。
第三篇:《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理解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机理, 认识生物适应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的实验,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本的实验,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布置“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探究、多媒体生物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本身要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大家思考一下,生物进行新陈代谢时,会与外界发生哪些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就是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时刻都在 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生物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也会适应并影响环境。
新课讲解:
一、活动一: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1、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2、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数。
3、实测地点要有对照(一般没有植被的裸地)。
4、以每组数据绘出曲线图。
二、活动二: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展示学生课前一星期做的“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
1、问题提出
①蚯蚓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②蚯蚓的生活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③假如蚯蚓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对蚯蚓又有什么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结合蚯蚓的生活环境,联系实际,分析蚯蚓对土壤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蚯蚓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使植物生长健壮;还可以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废物。
4、教师点评:及时抓住学生智慧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赞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思维:
①为什么盖瓶口的玻璃板不将瓶口盖严,而要留有一定的缝隙? ②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
③如果将实验装置放在明亮处,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④“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通过讨论分析,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蚯蚓等有益生物的意识。
第四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模版)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
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
结果交流
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
教学反思:
第五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
合作的能力。
4.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5.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6.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7.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和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3.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影像资料。
2.布置“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要求填好测定数据。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实例描述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
②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教师启发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新课引言 让学生谈出生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即生物也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教师启发: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同学们自然会考虑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的变化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出本节新课的内容——适应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也影响着环境。
探究结果交流
学生拿出课下测量、处理的数据,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得出实验结论。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报告给予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学生展开讨论: a.蚯蚓的益处?
b.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要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谈谈这样做的道理。②学生举例。③学生讨论,进一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教师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图片。②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更多例子。抓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③教师出示影像资料——屎克螂滚粪球。
技能训练 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大家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价值。
教师出示猫、兔的双眼位置 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从中 发现问题。在完成技能训练 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多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小结本节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提炼本节生物学观点,指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巩固练习学生讨论课后练习题。教师给予引导、帮助、纠正、鼓励。
教学反馈 学生问题 教师问题 教学反思:
授课的教学中,好的引入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而利用与实际相关的一些案例材料来引入新课,既容易接受,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中,我首先由事物的两面性来承接上一堂课的内容(有关生态因素),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然后利用一些录象资料介绍昆虫的采粉过程、猎豹的捕食过程以及植物的种子形态、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热带雨林植物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并因势利导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生物对于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利用这种方式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刚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导入新课后,不是带着能够层层分析,得出答案,而是把此问题留给学生,并展示了一些与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层层设问,来引导学生看书,自己总结知识上,解决问题。
在学生结合问题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后,我改变了通常的先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做法,而是采用相关的案例或检测题,来检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节课让学生多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能很好的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尽自己一份力量,保护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