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

时间:2019-05-15 06: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

第一篇: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

流水号:_______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在这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向我们迎面走来:胸怀广阔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坚韧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

学习课文时,不仅能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更能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段。教学目标:

1、会认23个会认字及有关新词,会写29个会写字及有关新词。

2、理解本单元中出现的新词。

3、理解本单元5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段。课时安排:

导读课(预习)1课时 预习达标课 1课时 集中识字 1课时 集中写字 1课时 精读引领课 4课时 阅读指导课 1课时 阅读汇报课 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 2课时 主题作文课 2课时 合计 14课时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 导读课(预习)

教学内容:

预习第六单元所有课文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预习,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预习,弄懂文章不懂的词语。

3、对文后的思考题有大致的思考,做到精讲课文时能继续深入思考,并做到有独到的见解。教学重点: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精讲课文时能继续深入思考,并做到有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

一、师生共同学习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1、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

3、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段。

二、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预习第六单元所有课文,要求: 第一遍读: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用彩笔在文中圈出生字词语和四字词。第二遍读:有感情读,思考

(1)逐题思考课后问题,完成的打“√”,不理解的打“?”用△或——画出重点词句,用不同方式品析,做上批注。

(2)在课后思考题旁提出不理解,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边读: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词典释疑。(2)用红笔画出最喜欢的词句,朗读并积累。

三、语文组长和副组长抽查自然段朗读。

四、课外作业。

1、读熟26、28、29课精读课文,将课文的内容梗概写在便利贴上附在文后。

2、阅读主题丛书6栏目中的文章。

3、生字表中的每个字组两个词。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 预习达标课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预习达标

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教学重点:了解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学习过程:

一、抽查读课文。

快速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不认识的字词及句子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任选1、3、4一项,2必读。检查朗读。

1、第26课的第16、17、18自然段。

2、读第28课。

3、第29课的2、9、10自然段。

4、第30课的第8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各课的主要内容。

1、《将相和》一课通过()、()和()三个小故事,讲述了()和()由不和到和的故事。

3、《奴隶英雄》是以()形式编写的,主要写了()带领当时的奴隶起义的事情。

4、《赤壁之战》是根据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所著的_________的内容改编的,全书取材于东汉末年魏、_______、吴三国的历史。赤壁之战中周瑜用了()的计策,这一计策分六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与海》向我们塑造了()这一个硬汉形象,文章主要写了他()、()的故事。

5、《鲁滨孙造船》按照()顺序描述了主人公()在荒岛上()的故事,表现了他()的精神。

三、抽查课文里面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大致理解。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集中识字课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所有会认字 教学目标:

会认第六单元中的会认字。

教学重点:边鼻音、平翘舌音和后鼻音字的记忆 教学难点:后鼻音字的记忆 学习过程:

一、带读拼音,组两个词语。

1、指出拼音要注意识记的声母或韵母。

2、教字的组成,即怎样记住这个字: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或者猜字谜等等。

二、重点字认记:

三、检测过关。(见灯片:我会认、词语采集和多音字)出示所有要求认记得生字词,开火车或一组一组过关。先组内读听,然后教师检测。PPT内容:

1、哄骗 撞碎 胆怯 廉颇 推辞 诸位 削弱 奴隶 栅栏 巡哨 利刃 士卒

倘若 文聘 韩国 掌舵 惦记 海滨 啤酒 崛起 镰刀 垒球 潇洒 鲨鱼

骨骼 杠杆 荒谬

2、决雌雄 白茫茫 硬邦邦 冷冰冰

3、完璧归赵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绝口不提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互相残杀 满天彻地 天助我也 不计其数 不慌不忙 不可思议

于事无补 不遗余力 一言难尽

4、削 磅 提 斗 涨 晕

四、作业 积累本单元词语。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集中写字课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26、28、29课会写字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和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本单元的会写字。教学重点:字的组成及间架结构 教学难点:易写错的等 学习过程:

一、同团队的成员相互指认会写字,并组两个词语。

二、同桌相互教会写字,如何记住这个字,这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如何。

三、教师指导写字。

1、把所有的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廉 巡 上下结构:簇 鲨 窜 卒 独体字:刃

其余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

2、每类字指导一个的写法,然后组词写下来。练习写其余生字。

四、学生自练。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将相和》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主题丛书6)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欣赏作品中的精彩语句和片段。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深入阅读,感知人物。

1、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说说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又是什样的人?

2、指导朗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那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会耍嘴皮子呢,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学?(找到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3、小组合作学习:(1)找:找到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2)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3)品:品人物形象,小组内说一说对蔺相如的看法。

4、交流反馈,师适时点拨。

5、总结认识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6、学生自主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回应学生课前质疑的问题

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中的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又为什么用“将相和”做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谈收获,畅所欲言。)

四、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对主要人物的认识。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赤壁之战》和《诸葛亮舌战群儒》(主题丛书6)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

二、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交流。

3、浏览六句话,提出问题: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5.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6.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从这儿你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人?

三、再读课文,品味文章精彩片段。

1、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2、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

3、朗读。观察图画,说想象到的情景。

4、曹操见大势已去,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

5、总结全文。

四、总结学法,拓展阅读《诸葛亮舌战群儒》

快速浏览《诸葛亮舌战群儒》,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精彩片段,说说对诸葛亮的认识。

五、作业。

1、采集文中精彩片段。

2、阅读主题丛书6中的三国故事篇章 教学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老人与海》和《鲁滨孙造船》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片段。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哪些场面让你印象深刻?

2、出示阅读提示,指名朗读,明确学习提示。

3、重点交流:“天还没大亮,„„抵抗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中老渔夫的动作。

4、体会,交流老渔夫要坚持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

5、朗读老渔夫高声说的三句话。

6、小结。

7、引导学生交流体会:老渔夫在大海里与大马林鱼搏斗了整整三天,你想对老渔夫说什么?出示插图,学生畅所欲言。

三、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运用自学方法学习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内容,朗读,谈感受。

2、从中你看出老渔夫怎样的性格?

3、朗读背诵“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打不败他。”这句话。讨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理由?

四、总结学法,学习《鲁滨孙造船》。

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鲁滨孙是怎样造船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推荐阅读《老人与海》原著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六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奴隶英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恰当的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剧本内容,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感知戏剧作品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

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感知戏剧作品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一读课文,了解大意

1、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

2、说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汇报相互补充)三、二学课文,了解文章体裁。

1、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与众不同的地方。(剧本)

2、师简单地介绍什么是剧本? 四、三读课文,体会情感。

1、先迅速浏览这个剧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舞台布景怎样?

2、同学们朗读剧本对话,做到读通读顺,并按剧情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把全剧分成四个部分,看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分角色读课文。

4、讨论交流认识。贵族是怎样对待奴隶的?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5、说说你对文章人物的看法。

6、排演,明确要求。

五、作业。

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剧本《茶馆》片段。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阅读指导课

学习内容:主题丛书6中的文章。

学习要求:根据文后的问题自读故事,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学习自主积累。学习过程:

一、弄明白学习任务和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1、看目录,根据课题。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文章。举手表决先学那些文章,便于交流。

2、自由诵读,边读边画出文章中你很喜欢或者很令你感动的语句。

3、作简单的批注。

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阅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单元课文学习时的阅读方法,了解内容,感悟人物优秀品质。因为课前这本书里的内容学生已经阅读了或者了一部分,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集中阅读,对这本书中的内容能更加了解。增加了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下节课丛书展示课做了准备。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随时巡视,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他们的认真程度、是否按老师要求阅读、阅读速度等进行及时评价,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了解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把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书本上。

四、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作批注并有感情地朗读。

流水号:_______

课题:阅读汇报课

教学要求:

汇报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收获。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了解主题丛书6大部分文章的有关内容。教学过程:

一、闯关汇报

师:大家已经读了主题丛书里面的文章,我们以闯关形式来做汇报。

1、第一关 词语关

文章中的词语要读正确,声音洪亮。先在小组内检查,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挑战,被挑战的同学读一行,成绩就是小组的成绩。小组内检查30秒。

2、第二关 抢答题

由老师读题,当听到“抢答开始”时,抢答同学站直身体,报自己的名字得到允许后方可开始回答,回答正确得一张笑脸。

3、第三关 填空题

在2分钟内小组内互通答案,由一名同学写答案,时间到停笔作答,答案准确认真得一张笑脸。

4、第四关 朗读关

朗读正确感情到位,即可得到笑脸。如果小组加入自己的创意,每加一项多得一张笑脸,其余组表现也加入计分。

二、总结。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中的《运用关联词语连句》和《拓展与交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教学过程: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课本中的练习题)

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5、总结几种常见的关联词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等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等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等 条件关系: 只要„„就„„ 等

假设关系:如果„„就„„等 并列关系: 既„„又„„等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积少成多、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2、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3、能围绕所选片段的精彩之处,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几部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断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断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断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断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5、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积少成多

1、出示P157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

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三、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

流水号:_______

片断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为话题,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

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课后反思:14

流水号:_______

课题:主题作文课

教学内容:我和书的故事

教学要求:

1、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2、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

2、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

3、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4、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三、构思指导。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

2、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3、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四、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想想怎样才能把你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别人;

4、标题要合适。

5、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作文讲评课

教学内容:评讲作文。教学目标:

通过对传记的修改,了解传记的基本习作方式,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1、学生在组内交流写得好的地方。

2、出示一篇需要修改的文章,具体指导。

3、抓住传记人物中的主要事迹,体会其中的真情实感。

4、读一读范文,让所有的学生有榜样可学。

5、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课后反思:

第二篇:语S六上第五单元教案(打印定稿) 2016091

流水号:_______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一次奇异的自然之旅。五篇课文中,《奇异的琥珀》《自然之道》《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精读课文,《表里的生物》和《最佳路径》是略读课文。本单元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为专题,五篇课文中,有的讲述了大自然中奇妙有趣的知识,有的展现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掌握“读读写写”词语20个,“词语采集”17个;能够辨析和正确使用反义词。

2.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3.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

4.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学习重点:

1.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效果;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奇异的琥珀》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

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在教学中,老师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疑难问题。

流水号:_______

课时安排:

导读课(预习)1课时 预习达标课 1课时 集中识字 1课时 集中写字 1课时 精读引领课 3课时 略读提高课 1阅读指导课 1阅读汇报课 1语文百花园五 2主题作文课 2合计 1

4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 导读课(预习)

教学内容:

预习第五单元所有课文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预习,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预习,弄懂文章不懂得词语。

3、对文后的思考题有大致的思考,做到精讲课文时能继续深入思考,并做到有独到的见解。教学重点: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精讲课文时能继续深入思考,并做到有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

一、师生共同学习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预习第5单元所有课文,要求: A、自读课文三遍,并完成相应的任务。第一遍读:初读,自学生字。

用彩笔在文中圈出生字词语和四字词。第二遍读:有感情读,思考

(1)逐题思考课后问题,完成的打“√”,不理解的打“?”用△或——画出重点词句,用不同方式品析,做上批注。

(2)在课后思考题旁提出不理解,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边读:品读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词典释疑。(2)用红笔画出最喜欢的词句,朗读并积累。

三、语文组长和副组长抽查自然段朗读。

四、课外作业

1、读熟21、23、24课,将课文的内容梗概写在便利贴上附在文后。

2、阅读主题丛书5《拜访科学家》栏目中的文章。

3、生字表中的每个字组两个词。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一单元 预习达标课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预习达标 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教学重点:了解五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习过程:

一、抽查读课文。

快速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不认识的字词及句子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任选1、3、4一项,2必读。检查朗读。

1、第21课的第2、3、4自然段。

2、读第21课最后一个自然段。

3、第23课的第4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4、读24课第2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各课的主要内容。

1、第21课 本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发现的,并介绍了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2、第22课 本文主要写的是小时候的“我”根据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弦声,推断父亲的表里面一定有生物,父亲并没有纠正我,并告诉我表里有个小蝎子,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深信不疑。

3、第23课 本文讲了一文讲了我们一行九人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时,从嘲鸫口中解救了一只探路的幼龟使得巢中其它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随即鱼贯而出,结果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通过这样一个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揭示了大自然中的事物有它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能违背它的规律。

4、第24课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

5、第25课

主要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他偶然从一位无力料理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发,产生了4

流水号:_______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最终他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我们感受世界大师的风采,感受大师的独特思考。告诉人们走向成功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三、抽查阅读主题丛书5《拜访科学家》栏目的五篇文章的情况,理解阅读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集中识字课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所有会认字 教学目标:

会认第五单元中的会认字。

教学重点:边鼻音、平翘舌音和后鼻音字的记忆 教学难点:后鼻音字的记忆 学习过程:

一、带读拼音,组两个词语。

1、指出拼音要注意识记的声母或韵母。

2、教字的组成,即怎样记住这个字: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或者猜字谜等等。

二、重点字认记:

三、检测过关。(见灯片:我会认、日积月累和多音字)出示所有要求认记得生字词,开火车或一组一组过关。先组内读听,然后教师检测。PPT内容:

1、琥珀 油脂 黏稠 美餐 热辣辣 淹没 冲刷 蝎子 蟋蟀

蝈蝈儿 和谐 柔和 呈现 明媚 狡黠 抿嘴 海滨 焦躁 年迈 优雅

2、面面相觑 愚不可及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自作聪明 响彻云霄 饶有兴趣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微不足道

3、挣 冲 蒙 得 卷 应 中 空

4、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同学们面面相觑,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集中写字课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21、23、24会写字 教学目标:会写第五单元21、23、24会写字 教学重点:字的组成及间架结构 教学难点:易写错的字 学习过程:

一、同团队的成员相互指认会写字,并组两个词语。

二、同桌相互教会写字,如何记住这个字,这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如何。

三、教师指导写字。

1、把所有的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鹰 勉 上中下结构:裹

其余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每类字指导一个的写法,然后组词写下来。练习写其余生字。

四、学生自练。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奇异的琥珀》 教学目标:

1、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它的奇异之处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你们了解琥珀吗?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板书:奇异,理解其意思。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为什么说是奇异的琥珀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细读文本,精读感悟

1、读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说奇异之处。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琥珀的样子的句子。学生读找到的句子,然后课件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谁能结合插图,做填空练习。(这块琥珀是()的,一个()一个()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

2、理清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

惊叹之余,老师有一个疑问,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段,找出答案。

小结:形成松脂球 形成化石两个阶段

3、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自由读1—9段,找出相关的句子。文中几处描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读出句子,课件出示。

课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大家读3—4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苍蝇的?

流水号:_______

作者抓住了小苍蝇的什么来写的? 动作 外形

蜘蛛一心想吃掉小苍蝇,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第七段: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指生读

4、看板书串联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5、分析成化石条件

6、说形成过程

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在各种条件的互相影响下,这块奇异的琥珀终于形成了。你能看着板书简要介绍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吗?

7、说价值

这块奇异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出示句子(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什么是“推测”?

三、谈收获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又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理的严密,真是收获不小哇!

四、拓展阅读主题丛书五《指纹的秘密》、《两个美国孩子的科学研究》。

指纹与破案为什么有密切的关系? 指纹分为三种类型:

两个美国孩子的科学研究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五、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略读提高课

教学内容:《表里的生物》和《最佳路径》

课题:第五单元略读提高课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两篇文章。

2、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读通读顺课文。

1、《表里的生物》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3、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要寻找一个“最佳路径”呢?这个“最佳路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读课文,年迈无力的老太太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文中寻找答案时我们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你看到这些不同的兜售方式,你会选择哪种?看看格罗培斯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与老太太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处呢?道路铺设好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评委们是怎么想的?

4、同桌相互考查文章读通读顺的情况。

5、老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适时指导。

二、弄懂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表里的生物》 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最佳路径》 为人们做事情,应该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可以产生最好的办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学法总结,拓展交流。

学习这类型的小故事,我们首先要弄懂文章讲了一回什么事,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阅读主题丛书5《热带雨林的悲歌》、《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

弄清楚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

1.懂得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2.体会文章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抓向导的话,初次感悟“道”

(1)《自然之道》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带“自然之道”的那句话。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理解“若无其事”)

(2)过渡:那沙滩上真的是没有事吗?找找向导说这句话前发生了什么事。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探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随机补充表示情况危急的词语:危在旦夕、为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等)

(3)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4)我们的万分紧张、焦急与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对比,探讨缘由。(初次理解“自然之道”)

三、抓事情的结果,再次感悟“道”

1.引:也许是时间的紧迫,他不救,其他人也会救,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解释,向导

流水号:_______

极不情愿地把海龟抱向了大海,使得成群的幼龟都离巢而出。

指名读文章5-6节,作者用了很多词描写离巢幼龟之多,请你边听边画出这些词语。2.汇报。(鱼贯而出、成群、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成百上千、结队而出)说明幼龟受害的也多。这么幼龟鱼贯而出,他们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3.本来海龟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场面。请大家对照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

我仿佛看到了——————————————————————————————。4.这时的我们才认识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责、痛惜、愧疚等)带着这种心情指读7、8两节。5.介绍作者及原文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省略了。出示课文的结尾句: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拓展延伸,内化“道”

我们对自然之道不解和违背亲手导致了一些幼龟被害的惨剧。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曾经学习过,记得吗?(如《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的都是同一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五、阅读主题丛书五《自然色彩与军事伪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弄懂文章内容,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教学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第五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一个这样的老师》

课题:第五单元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教学思想,及对学生深远的影响。

2、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怀特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教给了我们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名叫什么?(新怀疑主义)

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二、理解怀特森老师教学方法独特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 ”说明开始我对这个学习方法认可吗?(不认可)我们先来看看在“凯蒂旺普斯”这件事中,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默读1—10自然段,画出描写我情感态度的句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批注上我的心情。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高兴)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同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怀疑)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愤怒)

2、他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不是„„而是„„ 不是我们不认真,而是我们没有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怀疑。

不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是我们过于相信老师讲的内容是对的。

不是我们把老师讲的内容记错了,而是老师讲的内容本来就是错的,他在骗我们。

3、任何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不及格的分数登在成绩册上,可怀特森老师却真这么做了,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你会怎么想?他这样用心良苦,实际上是为了让我们懂得了„„

流水号:_______

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4、他的教学方法独特还体现在哪里?

6、齐读:在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下,逐渐的,我们懂得了“新怀疑主义”就是指书本上„„

7、其实世界上还有不少有科学的怀疑精神的人。

①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②天文学家张衡否定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提出天是一个完整的圆球,他的这一说法后来得到了证实。

③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摧毁了物种不变论和神造论,证明了生物是在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

总结: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这种科学的怀疑精神,他们才能成为有这么大的成就。

三、理解特森老师教学影响深远

1、体会结尾侧面描写作用:

(1)作者记述了“凯蒂旺普斯”和“小汽车”这一详一略两件事,已经能让我们知道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了,文章写到这儿,就可以写结尾了,写“怀特森老师真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思想与众不同的老师啊!”,可是写完两件事后,文章却还没有结束,(我们学会“新怀疑主义”;我们将“新怀疑主义”带入课堂;我将“新怀疑主义”带入生活。)

(2)文章写的是《这样一个老师》,结尾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我们的表现?(衬托怀特森老师的教育对我们影响深远,教育成功。)

四、说话练习,提升认识

选择一个题目说一段话:

(1)我看怀特森老师(2)由“一个这样的老师”想到的(3)假如我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4)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阅读指导课

学习内容:

主题丛书5中未统一阅读的文章。学习要求:

根据文后的问题自读故事,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学习自主积累。学习过程:

一、弄明白学习任务和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1、看目录,根据课题。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文章。举手表决先学那些文章,便于交流。

2、自由诵读,边读边画出文章中你很喜欢或者很令你感动的语句。

3、作简单的批注。

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阅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单元课文学习时的阅读方法,了解内容,感悟人物优秀品质。因为课前这本书里的内容学生已经阅读了或者了一部分,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集中阅读,对这本书中的内容能更加了解。增加了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下节课丛书展示课做了准备。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随时巡视,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他们的认真程度、是否按老师要求阅读、阅读速度等进行及时评价,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了解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把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书本上。

四、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作批注并有感情地朗读。

流水号:_______

课题:阅读汇报课

教学要求:

汇报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收获。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阅读的内容,掌握优美重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闯关汇报

师:大家已经读了主题丛书里面的文章,我们以闯关形式来做汇报。

1、第一关 词语关

文章中的词语要读正确,声音洪亮。先在小组内检查,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挑战,被挑战的同学读一行,成绩就是小组的成绩。小组内检查30秒。

2、第二关 抢答题

由老师读题,当听到“抢答开始”时,抢答同学站直身体,报自己的名字得到允许后方可开始回答,回答正确得一张笑脸。

3、第三关 填空题

在2分钟内小组内互通答案,由一名同学写答案,时间到停笔作答,答案准确认真得一张笑脸。

4、第四关 朗读关

朗读正确感情到位,即可得到笑脸。如果小组加入自己的创意,每加一项多得一张笑脸,其余组表现也加入计分。

二、总结16

流水号:_______

课题: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中的《词语辨析》《认识分号》和《拓展与交流》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辨析和使用反义词。

2、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3、在阅读时,注意领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词语辨析

1.出示词语:颓丧——快活 答应——拒绝 争先恐后——踌躇不前

2.这三组六个词语都出现在本单元的课文当中,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从课文中找出来。(进一步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熟悉)

(1)那只嘲鹰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2)“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3)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4)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5)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3.读上面的句子,边读边思考,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4.填写与带点词意思相反的词。

(1)清晨,寂静的山村(热闹、喧闹)起来了。

(2)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土地,现在成了(繁华)的大都市。5.写出下面词的意思相反的词。普通——特殊(特别)浑浊——清澈 冷淡——热情

详细——简略(简单)丑恶——美好 愚蠢——聪明

6.你还能举出几个反义词的例子吗?

流水号:_______

二、认识分号。

1.读读课本124页的两个句子,说说分号的作用。

第一句中的两个分句都是写“他”(詹天佑)在设计线路时是怎样日以继夜的工作的,这两个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表示。第二句是《秋天的怀念》中描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两个分句都是写“我”心情不好时的表现。

逗号和分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但是像这两个例句的情况——每个分句中已经使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的停顿就要用分号表示了。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分号。

(1)有时候,他小声地朗读着书上的文字;有时候,他拿起笔在书上圈圈画画。(2)星期天,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郊游;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在家里学习计算机。

三、拓展与交流。

1.指名读宁宁、丫丫的阅读笔记,思考:他们是从哪些角度写出自己的收获的?(内容和中心,即了解到的自然科学知识和领悟到的科学精神。)

2.你们还能从哪些方面谈自己的收获呢?(懂得的道理,感悟到的思维方式,学习到的学习方法,评价一个人物„„)

3.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4.全班交流自己的收获。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围绕文后思考题,说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2、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

1.围绕文后的思考题,默读全文进行思考,将第一小问的答案在文中画出来;将第二小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

2.全班交流:

特点一:灰尘在吸收一部分阳光的同时还能反射阳光。作用:削弱阳光强度,使之变柔和。

特点二:容易反射光波短的光,吸收光波长的光。作用:使天空呈蔚蓝色。特点三:灰尘的吸湿性强。

作用:使地面的万物不至于湿漉漉的;能调节气候,形成水的循环;保证地面上生物的生存。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3.这些说明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科学知识,而且领悟到了科学精神。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次口语交际将要谈论的话题就是“生活与科学”。

指读“活动建议”:你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和大家进行交流? 1.运用科学获得成功。2.违背科学受到挫折。说出具体的事例:

1.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在经历这件事情后,自己有什么发现、思考、尝试?

流水号:_______

自己在讲述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自己练习说。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并进行评价。选出代表在班上发言,并进行评价。

三、拓展阅读主题丛书五《水知道答案》、《能干的氮气娃娃》、《熟悉与不熟悉的棉花糖》。

重点阅读《能干的氮气娃娃》,感受拟人手法的运用,自述的表达方式,为单元写作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

流水号:_______

课题:主题作文课

教学内容:

-----的自述 教学要求:

学生能用物品自我介绍的方法,写一篇说明文。教学过程:

一、指导习作。1.选取写作材料: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和使用过许多物品,如食品、文具、电器„„你想用它们中的哪一样作为自己的介绍对象呢?

2.确定写作内容:

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呢?

(1)食品:外观、成份、味道、营养价值、原料、制作方法、食用方法„„(2)文具、电器:组成、外观、作用、使用方法„„ 3.掌握表达方法:

(1)理解“自述”,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或“关于自己情况的叙述”。习作要求“用物品自我介绍的方法”来写,那“自述”的意思就是后者了。(2)“想一想,写这篇《 的自述》时要注意什么?” ①要以第一人称来写;

②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的样子、特点、性能等方面如实地写具体、写清楚; ③想一想如何发挥这种“自述”的写法的特点,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4.提出要求:

抓住特点

富有条理

突出重点

想象合理

写出真情实感 写完后读给大家听听,看看谁写得既清楚又生动。

二、学生当堂写作。【范文示例】

鼠标的自述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不知我鼠标大王的厉害?

我:姓鼠名标;出生日:不明;性别:男女混合;作用:„„作用嘛,我待会儿告诉你。

流水号:_______

我乃电脑硬件系统的一部分,是鼠家族进化后的一员,可以不吃不喝照样干活。你说,这样的长工是不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呀?我深知老鼠作恶多端,人人喊打,因此一心想着洗心革面,重新做“鼠”。

我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虽然有时出点小故障,可毕竟功大于过。这可不是吹牛(再说牛那么肥,叫我怎么吹),我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带人进入互联网,走遍千山万水,游遍天涯海角。我是人类与电脑沟通的桥梁、中介,没我,那些“菜鸟级”的人们便只能对着一台破机器干着急。更何况,我的便捷是众所周知的,键盘大哥“啪啪啪”地跳动,速度、动作是快,可它远不及我一“点”来得爽。

嘿嘿,厉害吧,还有更绝的!我一钻进电脑就有了好几个替身——“箭头”、“手”、“光标”等,我控制着操作,驾驶着电脑,我是老大!就连那只藏在“大盒子”里上网时喵喵叫的“猫”我也不怕。

我是鼠标鼠大王,想来切磋切磋吗?来吧,我的地址是:×市×区×幢×室,随叫随到!节假日都不休息!

刨笔器的自述

“嗨,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刨笔器。我全身粉红色,背上还躺着几只黑白两色的小斑点狗。从正面看,我像一只小猫,长着方方的脑袋,脑门上有一个小孔,左右两侧神气地竖着两只小耳朵,后面还有一条俏皮的尾巴!

我还是一个优秀的“理发师”呢!铅笔是我们这儿的老客人,每一位客人来做客,我都会给他们剃一个漂亮的发型。每当客人走的时候,都会感激地夸我这个“理发师”剃的真好。你们心里肯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是怎样保存铅笔的“头发”的呢?告诉你们吧,我肚子底下有一个小仓库,每当里面装满“头发”的时候,我的小主人就会把我的小仓库清理一下。我很喜欢我的小主人,他很爱惜我,每次都轻拿轻放,对我可温柔了。你们想使用我吗?首先,按住我的两只耳朵,这样我脸上的那个洞就会打开,你们把铅笔插到洞里,接着转动我的尾巴,这样铅笔就可以刨了。刨好了以后,你们再按住我的耳朵,笔就可以出来了。

怎么样,我很特别吧!

流水号:_______

课题:作文讲评课

教学内容:

评讲作文。教学目标:

懂得自述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来写;

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的样子、特点、性能等方面如实地写具体、写清楚。教学过程:

1、学生在组内交流写得好的地方。

2、出示一篇需要修改的文章,具体指导。

3、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的样子、特点、性能等方面如实地写具体、写清楚,在自己或同学的作文中找例子。

4、读一读范文,让所有的学生有榜样可学。

5、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课后反思:

第三篇:六语上第二单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

同学们: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现在,中国的科技发达了,我们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但你们知道吗?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邓小平爷爷提到邓稼先,说:“两弹是他的勋章,中国为他骄傲!”

这些知识分子中,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废寝忘食地工作在第一线。他们这么刻苦努力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中国有那么美丽的河山,那么悠久的历史,那么灿烂的文化,他们就是为了不让祖国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和嘲笑。故宫、长城,哪个不是规模宏大、气势辉煌? 泰山、黄山,哪个不是风景秀丽、雄伟壮观? 造纸、火药,哪个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想起那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正是这句话,成为了他们的动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都会想到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亿万人民热切地期盼中诞生了。从此,中国这头东方雄师完全苏醒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伟大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吹进了家家户户,一幢幢楼房魔术般地矗立在祖国的路旁河畔村村寨寨,一辆辆汽车轿车奔驰在祖国如中国结样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上。

小时侯,老师教我们写方块字,我打心底感觉方块字真美﹗老师教我们说普通话,我真切感觉到普通话太好听了﹗

现在,每当别人问起祖国来,我都会无比自豪地说:“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她就是我的祖国,世界地图上有一只雄鸡,他就是我的祖国﹗”

在奥运会上,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年,我们就实现了从金牌零的突破到迈进体育大国的梦想。2008年雪灾“袭击”了南部地区,汶川大地震也使我们的心流了血,但我们都快速的走过来了,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宝贵精神被锻造的熠熠生辉。

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您的儿女深情地祝您六十岁生日快乐﹗满怀自豪地祝您明天更加壮丽辉煌﹗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每当耳边响起这支歌,我就会想起我们亲爱的祖国。

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哪一块砖,哪一点土没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汗?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有了很大的贡献。炸药开山劈路,把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指南针使被困森林的人走了出来;如果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没有各种书籍。哪一个发明没蕴藏我们炎黄子孙的智慧?世界第一高峰在中国境内,祖国的山峰也异常奇丽。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可是,历史上的中国却受尽磨难。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烧杀抢掠;英法联军火烧历史宝库——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到处血流成河,白骨成山„„

难道中国一直都是“东亚病夫”吗?

难道中国就这么弱小吗?

不!

中国人民奋力抵抗„„终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由以前的“东亚病夫”变成了坚强不屈的“男子汉”!中国的科技迅速腾飞,从发射“神五”到“神七”的太空漫步,中国这条巨龙在科技的高山里穿梭!从申办奥运失利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让世界瞩目!

我们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

我喜欢我的祖国,因为她是屹立世界东方的女神,美丽的外貌、丰富的内涵、丰硕的姿态,吸引无数人慕名前来;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母亲,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不论辛酸,不论辛勤。

祖国秀丽的风景一向令人赞叹,宏伟的黄河长江,美丽的杭州西湖,神圣的布达拉宫,风光秀丽的黄山美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宽广无垠的内蒙大草原,奔腾的骏马,热情的蒙古包等待着游人落脚,壮丽的新疆风光坎儿井,还有那晨星密布的“日月潭”„„

祖国的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古今中外为祖国的文化添加了别样的色彩,孔子,孟子等用百家争鸣的画面来纪念这段文化繁荣的景象;李白,杜甫等用美丽的诗句来描述这段朝代的兴衰;苏轼、李清照通过对文学的改革,为悠久的文化再添很浓重的一笔;还有很多近现代的文人,用自己的作品加固祖国的文化基奠。在建筑上,我们有桥梁专家茅以升,而且我们的世界遗产达到让人骄傲的数字。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大人们说,这样祖国的经济会很发达;同年,我们的申奥取得成功,大人们,这样我们可以在家门口看奥运会了,我很期待;到了2008年,我们看到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鸟巢、水立方、火炬、五星红旗等都格外引人注目。

我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虽然经历很多,汶川地震让我们的团结更加坚定,我们的爱国心融入在一起,我们是一家,血溶于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是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 尊敬的教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祖国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飞翔在世界的东方。我国物博地广,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我们世代都在祖国温暖怀抱中成长。在幸福的家庭中,快乐成长。

现在看一看我们的身边的变化有多大,瓦房变成了高楼,高楼变成了别墅,自行车变成了小轿车,随身听变成了MP3、MP4,黑白电视变成了液晶电视,像以前很少见的工具,电器,变成了每家每户所拥有的一样东西,如:电脑、电冰箱、洗衣机、取暖器、空调„„。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是中华儿女盼望百年的日子,那就是奥运会在我国隆重举行,这说明了什么?以意味着什么?这说明了我们祖国有这一个能力,意味着我国将会更强大,更发达。

与此同时我国神舟七号发射了,燃料,制作,不知需要多少钱财,以前国家为了解决温饱就有困难,但现在制作一艘飞船的钱财,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在这奥运年里不辛的事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声了8。0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的威力相当于300多个原子弹的威力,300颗原子弹内不知道能让多少地方变成废墟,但这300多颗原子弹我们中国人们都不怕,大地震中,自救、互救,不在灾区的人民,虽然与灾区人民素不谋面,但心灵相通同样为灾区人民做奉献。在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团结。

再想想昔日,多少人民为了国家的统一,国家的兴旺,不向恶魔低头。多少人在祖国遭受破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

为了祖国的美好;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汗水与智慧,让祖国多彩的画上再上美好的一笔。让祖国的巨龙飞得更高,将来祖国一定属于我们的,难道现在我们的祖国不够强大吗?就算强大,我们将来让祖国更强大,和祖国的巨龙一起腾飞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亢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激昂、骄傲、自豪的心情就油然而生。

我希望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祖国;我希望用深邃的思想洞察我的祖国;我希望用动听的嗓音歌唱我的祖国。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捕捉如泉的灵感,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真挚充沛的感情,唱出心中最优美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祖国,她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

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中国人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五十八年前,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今日的中国: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中国。

祖国在进步,世界在发展,一切美好的憧憬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爆发全部的激情,贡献所有的潜能,为祖**亲的繁荣富强、为建设富而美的新济阳而努力拼搏、共同奋斗吧!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翟志刚叔叔打开神州七号飞船的轨道舱门,举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在太空中行走的时候,我体内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太好了,太好了,真是神气极了”,这短短的一瞬间,标志着中国人出仓探索太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茫茫宇宙里终于有了中国华夏儿女的足迹,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回顾过去,飞船上天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宇航员穿着自己国家制造的仓外航天服进行出仓行走,那简直就是一个梦想。今天,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太空的那一刻,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它凝聚了多少航天人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它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显示出了国家的强大,更显示了华夏儿女向太空进军的决心!

虽然,我国不是第一个进行火箭发射卫星和宇航员出仓行走的国家,但是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是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它已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热爱科学长大后像翟志刚等三位宇航员一样,让太空中永远飘扬五星红旗,让我们的国旗更加的鲜艳夺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美好、更加富强!同学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我坚信只有心系祖国,才会健康成长!

时间曾经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尽受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炎黄子孙欢呼雀跃。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祖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千百年来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她如同一位德高望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连绵起伏的长城是她华丽的项链;莽莽林海的大兴安岭是她俊俏的彩衣;巍峨壮丽的泰山是她闪亮的戒指;奇丽险峻的张家界是她高雅的金冠;奔流不息的母亲河是她。四大发明使她辉煌灿烂;老子孔子让她闻名遐尔;丝绸瓷器令她光彩照人。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她;屈原忧愤满腔,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她;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

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中长同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平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戴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带。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才会茁壮成长,为祖国献一份力。

同学们,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国。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向着“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目标前进吧!

为祖国喝彩

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为祖国喝彩“!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当我牙牙学语,爸爸就告诉我,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我开始记事时,妈妈就告诉我,我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当我上幼儿园时,老师就开始教我们画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大字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我,就是一名中国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我对这伟大的祖国爱得深沉„„

回首历史,多少坎坷我们曾经走过——

当我们的名族遭受侵略者的残暴践踏时,我们的心中有一股反抗,中华民族是不能忍受列强欺辱的!于是,华夏儿女从30万同胞的血泊中站起来,擦干悲痛泪水,拿起武器,捍卫民族的尊严——四万万同胞的血肉铸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终于,敌人签下了投降书。我们迎来了一个新中国!

当我们的民族遭受非典的侵袭时,我们的心中有一股爱,中华民族是不能被病毒压垮的!于是,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毅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与死神搏斗——十三亿同胞携手并肩,解除了病毒对中华儿女生命的威胁。终于,生活健康恢复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新天地!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到撼天动地的大地震时,我们的心中有一股团结,中华民族是不能被灾难压垮的!于是,我们的子弟兵挺身而出,我们的白衣天使、教师、志愿者,甚至是孩子们都挺身而出。在上万次的余震中,我们没有后退,没有惧怕,只有前进,冲上去接拯救一个个生命,排出一个个危险。十三亿同胞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终于,灾难在我们的面前倒下了。我们迎来了一个重建家园的明天!

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屈的民族!这就是我们,一个坚强的民族!

当我们听到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轻轻说出“Beijing”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欢呼?当于根伟一脚怒射,把中国队第一次踢进世界杯时,我们怎能不狂欢?当08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时,我们怎能不骄傲?当满载着十三亿人出仓梦的神舟7号划破那东方夜空时,我们怎能不激动?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今非昔比了!

青春焕发的我们刚刚迈入人生的花季,虽然无需面对国土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今天的我们必须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笃学、奋力拼搏,是我们学习生活不变的主题。梁启超参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同学们,既然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既然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就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我们自己强健的双手去开创祖国辉煌的未来!让我们用行动为祖国喝彩吧!

第四篇:九上第6单元教案

绿

教学目标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来组织材料。

4、散文的景和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

1931年至于932年留学英国。抗战前对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时代背景介绍。《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全文朗读(听录音、配音乐及画面)

思考: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

2、这篇散文的“文眼”上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4、这篇散文上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三、学生精读课文,讨论并归纳

1、作者写景有三个立足点。

第一个立足点是山边,写梅雨潭的远景。

第二个立足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山、岩、亭、天、草、瀑布、水花。

第三个立足点是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潭面、水波、水光、水色,并联想。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

2、这篇散文的文眼是: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3、作者是这样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文章开头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便按游踪之先后,远写飞瀑及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实际上仍抓住“惊诧”来写:“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暗示出梅雨潭并非死水之潭,则是有不尽的活水深潭,是充满生机之绿,这也是梅雨潭可爱之由。其瀑流飞泻而下的气势、威力令人“惊诧”,水花飞泻情景更可“惊诧”。然而写到梅雨潭的绿招引我们去“追捉”时,“我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这显示作者先写瀑布,不过是用作陪衬,强调了“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惊诧于她的潭面、水波、水光、水色,最后,文章结尾照应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示“惊诧”这“文眼”贯穿始终,而在“惊诧”之前加上“不禁”,更突出了“绿”的强烈印象。

文章充分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课文结构:(投影屏幕显示)开头点题: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结尾扣题: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4、本文是这样做到情景交融的:(以课文第三段为例)

我们先看作者怎样写景:当“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时,“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首先看到那醉人的绿,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然后作者用博喻来描写了潭水的水波、水光、水色,但还觉得未能很好地表现出这绿的可爱,于是用了一连串的比较,通过这比较,突出地说明了梅雨潭的水色不淡不浓,水光不明不暗,正如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恰到好处。

通过比喻和比较,这奇异的绿,可爱的绿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面对这奇异、可爱的绿,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当“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时,“我们开始追捕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作者用“招引”一词是拟人用法,把静态的“梅雨潭闪闪的绿色”写成动态,反衬“我”急于领略那可爱的绿的急切心情。用“追捉”、“揪着”、“攀着”、“探身”、“鞠躬”等动词,准确、自然地写出了探奇揽胜的急切心情。这时,“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看着那醉人的绿,作者情不自禁地“想张开两臂抱住她”。当作者尽情地欣赏发潭面、水波、水光、水色之后,当作者又用心地比较了水光、水色之后,那种狂喜、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终于倾泻而出,达到了高潮:“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那醉人的绿呀!„„我含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这感情的倾泻,不但表现在语言上直接抒发,更表现在动作上的情不自禁:“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还忍不住要从此叫你‘女儿绿’。” 这样,作者在描绘景色的过程中,就把狂喜、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梅雨潭的一片绿色之中,情与景交织在一起。

四、谈谈《绿》的抒情特色 学生讨论并归纳。

朱自清散文《绿》中关于梅雨潭之绿的一段文字,高超地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作技法。情因景而起,因此无不与景物特征相吻合;对绿的特征描写得真切,尤其能体现作者地景物绿的感情。作者描写绿的润泽光亮,正是为了抒发对绿的倾慕、热爱、向往之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地、静态地表达感情,阅读时,我们会感到他的感情是流动的、发展的。朱自清紧紧地扣住了接触之前、初次接触、不断感受、完全融入景场这一时间过程来抒发情感。表达了感情的流程,丰富了感情的层次,加深了感情的渲染力度,使文章呈现一种自由而细腻地展开心理流程的美感效应。

1、接触景物之前,表达对景物的神往之情。作者尚未到梅雨潭边,就感受到有“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在吸引着他。于是开始“追捉”美的诞生地。揪、攀、小心探身、鞠躬过了石穹门——这一系列动作,既写出了潭边之路的奇险,到潭之边行程的艰难;又突出表现了景物“绿”对作者的吸引力,作者对景物“绿”的无比神往;同时也确定了读者的审美方向。

2、接触景物之初,抓住第一感受。既到潭边,亲眼见到神往已久的景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是第一感受。“那醉人的绿呀!”“满是奇异的绿呀!”醉人和奇异,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心理学表明,第一印象(感受)往往能体现事物的概括性特征。下文对景物“绿”所作的具体描写,就是这一特征的展开。第一感受,不断地深入下去。

3、浮想联想,表达对景物的热爱。为了突出描写梅雨潭之绿的醉人和奇异,作者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来显示潭水的绿:“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油一般„„”这是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颜色的亮度、纯洁的比喻,集中寄寓了作者的热爱之情。作者又用联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北京什刹海绿杨之淡、杭州虎跑寺绿壁之浓、西湖波之明、秦淮河水之暗,和梅雨潭相比,把与眼前之景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点的浓淡明暗的不同光色引入作品,不但为写绿色平添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感,而且也能在广阔的背景中,引导读者透过作品的语言文字,展开再创造的想像力。这一联想表现了作者对梅雨潭之绿挡不住的赞美。

4、感情逐步投入,探求景物特征的来源。为什么有这样奇异的醉人的绿呢?是潭水深吧!为什么会这般鲜润呢?是蓝天融了一块在里面吧!这种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的猜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感情已慢慢放开,从景物联想到景物的来历,“爱屋及乌”,已投入到痴迷的状态。

5、刻画景物神奇的魔力,抒发作者和景物为一体的感情状态。朱自清热情奔放又不乏天真的幻想:如果有一个舞女,手持绿水裁成的丝带,一定能临风飘举,翩翩起舞;如果有一个盲妹,拿潭水作眼睛,一定能明眸善睐。绿是生命的灵动之气,万物赖绿而生机勃勃。作者忘乎其所,拍、摩、掬,一连串行为莫不是潭水之绿的魅力所致。至此,作者的感情也至高潮,读者也久久不能平息,和作者一起共鸣了。

五、小结

这篇散文热情地描写了梅雨潭之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教后记:

绿

教学目标: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读书,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要回顾《春》的语言特色(清新优美)。“(他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 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来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饱含感情的特点。熟悉作者 讲授新课。熟悉课文。

(1)录音范读。(听读时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爱的语句)(2)学生集体朗读其中的某一段。赏析语言。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短文语言的鉴赏,发言交流(举例分析,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达)。总结、明确。

提问1: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 明确:文中充溢的是朱自清看到梅雨潭的绿后的惊喜之情。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提问2: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

(一)、饱含惊喜之情(逐渐转浓,情不能已)。

(二)、准确、精练。

选讲(例题)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三)、形象、生动: 比喻:

梅雨亭——展翅的苍鹰 梅雨瀑——被扯散的布 水花——白梅、杨花

碧绿的潭水——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少妇的裙(涟漪)初恋处女的心(荡漾)涂了“明油”(波光)软嫩的鸡蛋清(软嫩)温润的碧玉(清澈)蔚蓝的天空(鲜润)小姑娘(可爱)拟人: 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

比较映衬

梅雨潭的绿————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波(太暗)

④联想:裁带赠给舞女、挹眼赠给盲妹

(四):赏析小结:文章从比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

全班同学再次聆听配乐朗读。课后作业:

找出文章第二小节中的动词,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文章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反复朗读本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囚绿记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

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质疑: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学生自读、圈划。

提问任务一: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二、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

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蓬勃 绿向阳 固执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学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象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学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布置作业: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 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教后记:

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教学目标:

一、了解绿墙的创意和价值。

二、指认文中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它的作用。

三、体会本文精当而又不乏情趣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墙随处可见,不同时期不同式样的墙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远古的栅栏,抵御了野兽的袭击。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抵住了敌人的入侵,苏州园林那隔而不隔的花墙,则增添了景致的深度。那我们现在的城市流行什么墙呢?究竟有何价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淑远的《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希望大家从中找到答案,受到启发。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浏览课文: 回答:

1、什么是绿墙?

2、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国家的绿墙?

四、细读课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些绿墙?

2、这些绿墙的创意和价值体现在哪?

3、作者写绿墙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4、作者为何先介绍巴西的绿墙?

5、作者写外国如此重视环保,那中国又如何?

6、为何各国都重视环保?

五、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不但立意新颖,而且语言精当严密,又不乏情趣,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体会。

六、讨论;中国的围墙要不要拆?

七、给这篇文章补一个从有形绿墙到无形绿墙的结尾。

八、教师总结:

九、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一双手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多角度描写);感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 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 新课学习:

二、整体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听读的同学注意圈划“文中是如何具体从细处描写作者所见到的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师扳书:所见](二)、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三)、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品语人物精神

(一)、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二)、刚才写了所见的手的丑的外表,那么,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标划。齐读体会。

(三)、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师引导谈谈感想)

(四)、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通过描写所见所闻的张凶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了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五)、师引导学生作结: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你能列举相似的例子说说吗?(师引导联系课文一例一结)

(六)、品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通过一双手反映了一位林业工人的高尚的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选材、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师作巡视并作好指导,充足时间品注好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全文(结合课堂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内容到写法,从表象到精神)。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结束这堂课吧:请同学们续写: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写一篇短文:妈妈的一双手(也可写令你难忘的一双手)板书设计: 一双手(所见)丑

美(所闻)

表明张迎善是一个_____的人 粗-硬-色深-木色-干-厚-大

绿色宝库

第五篇:六上第四单元教案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教学难点 :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

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2.指出难写的字:

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 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体会。)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7.概括段意。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二、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指导造句 渺小、贡献。【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易碎 唯一

保护地球造福人类

教后反思:

—————————————————————————————————————————————

—————————————————————————————————————————————

—————————————————————————————————————————————

—————————————————————————————————————————————

—————————————————————————————————————————————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14* 鹿和狼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教后反思:

—————————————————————————————————————————————

—————————————————————————————————————————————

—————————————————————————————————————————————

—————————————————————————————————————————————

—————————————————————————————————————————————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个别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将你收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教师补充。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 留住这片圣洁呢?

[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4)“它”是谁?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 “,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

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教后反思:

—————————————————————————————————————————————

—————————————————————————————————————————————

—————————————————————————————————————————————

—————————————————————————————————————————————

—————————————————————————————————————————————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16*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三番五次、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⑵ 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反馈交流:

⑴ 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⑵ 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

三、利用“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⑴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⑵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⑶ 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 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⑴ 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② 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③ 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⑵ 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

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

⑶ 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1、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学生交流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前面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

⑴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⑵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2、小结并指导朗读: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3、总结:

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教后反思:

—————————————————————————————————————————————

—————————————————————————————————————————————

—————————————————————————————————————————————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通过写建议书和看漫画写感受,进一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金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金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课件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四课时(修改评议)

一、佳作引路,赏析“下水作文”。

经过老师的采访,得知家乡的那个池塘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让池塘再美起来,恢复原貌,便给村委会提了个建议。(课件演示教师“下水作文”《建议书》)请同学认真阅读、评点、提建议,谈观点。

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三、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六、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七、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3.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八、延伸课外,实践运用。1.办小报,出专栏。

2.选择有价值的建议书,调查报告递交有关部门。下水作文

建 议 书

XXX村委会:

经过采访,我知道家乡的那个池塘过去河水清澈见底,水里鱼虾成群,池塘草木葱绿,莺歌燕舞,是多么的可爱。现在我们去实地观察,发现那里的水臭气熏天,鱼虾绝迹,岸上的树木被砍尽,池边满是垃圾。原因是人们砍树开荒,泥沙被冲入池中,排水不善,工厂的废水和居民厕所的粪便外溢,混合着垃圾冲入池中。为了保护家乡那个池塘,让它恢复原貌,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布通告,严禁乱砍乱伐,重新栽树绿化。

二、通知食品加工厂,豆制品厂,屠宰场,要把废水净化后再排入池中,对违反的要令其停产,治理好后再恢复生产。

三、召开居民大会,告诉居民们不要乱扔垃圾,把垃圾倒在规定的地方,定期运走。居民的厕所要建沼气池,要密封净化处理,不能让粪水外流。

四、组织居民和村民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认识,自觉保护好家乡的环境。

我相信,村委会有关领导在发展经济,建设小康村时不会忘记保护环境,留给下一代的会是一个更加美丽可爱的家乡。

XX小学教师

XXX

2013年10月12日 教后反思:

—————————————————————————————————————————————

—————————————————————————————————————————————

————————————————————————————————————————————— 第 十一 册 第 四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年 月 日)班级: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 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教后反思:

—————————————————————————————————————————————

—————————————————————————————————————————————

—————————————————————————————————————————————

—————————————————————————————————————————————

—————————————————————————————————————————————

下载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S六上第6单元教案(打印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

    六、表内乘法(二) 学习内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

    六上第一单元教案

    六上第一单元教案 1.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

    五语上第五单元教案

    第( 五)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教材分析: 这一组,我们会发现它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截然不同,也与近几十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异,它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

    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珍爱我们的家园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

    六语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我的小伙伴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同学,也是我的好伙伴,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的学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我们就同班,直到四年级才分开,这更让我留恋我们......

    六上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二,写什么 先让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与动物,或者动物之间的故事。让我们对动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可看到人物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 关于本单元的习作,我们可以写自......

    九上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研修 曹王教委李强高玉连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

    (已编)六语上第七单元习作

    (已编)六语上第七单元习作范文 聪明的鸭妈妈 一天早晨,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正准备去河里洗澡。马路上,小鸭子们大摇大摆地走着,兴高采烈地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