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6: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倍的认识》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第一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背景概述

(一)内容分析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76—77页的教学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它是在学生学会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理解“倍”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可以为今后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材中也没有给出“倍”的概念定义,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所以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只有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逐步建立“倍”的表象,才能形成“倍”的概念,通过具体操作加强理解,构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用数学思考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初步建立事物是有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投 2.软件资源: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3.学生用具:20个圆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倍”的概念,因此,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学生亲身经历的秋游活动作为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在课堂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这一现实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而且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动脑思考和探索创新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过程描述及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1、摆一摆:

师:十一前夕,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师生和家长一起到位于大兴的京博园去采摘,学校特意为我们租了舒适的旅游车,那天一大早儿,几辆车就已停在出发地点等大家了。(导语)小车来了2辆:

小车

○○(贴板书)大车来了4个2辆:

谁能用点子摆一摆?

生:大车

○○ ○○ ○○ ○○(2个2个贴板书)师:算一算,大车有多少辆? 生:2×4=8(辆)4×2=8(辆)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乘法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摆4个2辆,巩固一份是2辆,一份一份摆的方法,复习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为新课做知识上的准备和铺垫。

2、说一说:

师: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知道小车有2辆,大车有8辆。

大车比小车多多少辆? 大车和小车一共多少辆? 小车比大车少多少辆?

师:求大车比小车多多少辆或小车比大车少多少辆,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什么方法比多少呢?

生:一个对着一个比。

师:在数学中像这样一个一个的比,叫做“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数量很多,再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比较就很麻烦了,还有没有更快捷的表示两个数量关系的方法呢?(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师:你想了解有关“倍”的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倍”?

怎么求“倍”? “倍”有什么用? „„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学习,以刚才的事情为例„„

[设计意图]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带着想探究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数学建模

1、建立“倍”的概念(1)感知

师:以小车的(2辆)为标准,大车有(4)个(2辆),我们就可以说大车的数量是小车的(4倍)。(填写板书)生:试着复述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体验它的含义和作用。(2)理解

师:出发的时间快到了,车陆陆续续地到齐了,现在大车的数量是小车的6倍,你知道现在大车有几辆吗?

生:试着摆一摆,说一说(小组合作)。师:应该怎样摆?为什么这样摆? 生:2辆2辆地摆,摆6个2辆。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辆大车?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2×6=12(辆)6×2=12(辆)

师:一年级和我们同时外出,他们预定了3辆大车,小车的数量是大车的4倍。你知道他们定了几辆小车吗?

生: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独立完成)。

(3)比较

师: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生:“倍”的知识与我们学过的“几个几”有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与推想,建立“一个数的几倍”的表象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把求“一个数的几倍”与求“几个几”建立联系,渗透“转化”的思想。(4)小结

师:看来我们认识的“倍”是将两个数一份一份地做比较得出的结果。它与比多少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比多少”是一个一个地比,“倍”是一份一份地比。

师:但是,如果数量再多一些,我们还用摆的方法解决“倍”的问题方便吗?接下来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应用“倍”的概念

【例题】在挖白薯的活动中,佳佳挖了7个白薯,小涵挖的个数是何佳璇的2倍。(贴板书)【分析】

师:哪句话反映出倍数关系? 生:小涵挖的个数是佳佳的2倍。【画图】

师:还可以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拿掉实物图)。你能说说每条线段表示什么吗? 生:说线段图图意 【提问】

师:根据知道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涵挖了多少个白薯? 【计算】

师:怎样列式计算出结果?

生:2×7=14(个)7×2=14(个)【小结】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画图、分析、计算的方式更快地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用已构建起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反思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倍”是一份一份比较出来的。

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应用拓展

1、列式计算:

(1)水车磨豆浆的游戏中,浇水的有3人,运水的人数是浇水人数的5倍。运水的有多少人?(2)参加捉鱼游戏的有7人,参加滑翔游戏的人数是捉鱼的6倍,参加滑翔游戏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秋游活动的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2、根据图意解决问题:

在挖宝游戏中:二(7)班挖出4件宝物,二(1)班挖出的宝物是二(7)班的3倍。(出示线段图)

(1)你能根据线段图说出已知的信息吗?(2)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求二(1)班和二(7)班一共挖了多少件宝物?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线段图的理解,并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一个问题多种解法,也可以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提高解题能力。

3、思考题:

从二(5)班拿走几个或给二(6)班添上几个,二(5)班宝物的个数就是二(6)班的2倍? 二(5)班

○○○○○○○○ 二(6)班

○○○

[设计意图]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反思

(一)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与价值。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与学生秋游活动相关的问题情境,贯穿始终。放映学生在活动中的照片,再现当时的欢乐场景,一幕幕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在问题中看到自己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们的身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热情。从乘车出游到挖红薯活动到亲子游戏,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活动过程中都能发现数学问题,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美好愿望。

(二)借助直观操作,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整节课教师都是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使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通过让学生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初步的表象。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教师有意进行一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时,结合“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本节课,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述倍数关系,通过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两个班一共挖出多少件宝物”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鼓励有创新色彩的发言,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空间,教师精心创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自我价值协同发展。

第二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学情分析 :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1、我是数学小能手。

(1)3个2是(),5个()35。(2)36里有4个()。

2、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可以吗?(可以)游戏一: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3个2下。(刚开始拍手会有点乱,但给小朋友适当的调整,就整齐了。)

游戏二:老师拍3下,小朋友拍3个3下。(这次的拍手整齐,并有规律。)游戏三: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3个5下。(小朋友当小主人,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老师拍得好听吗?(好听)萝卜乐园的小兔子也很喜欢参加我们的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拍手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回顾旧知,巩固“几个几”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认识倍的概念。(1)、找一找、圈一圈。

出示主题图(由于主题图中的胡萝卜和红萝卜会让学生表达出现含糊,我把红萝卜换成青萝卜。)

师:小朋友们,在图中你最喜欢吃那种萝卜?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和同学一起分享。

生1:我最喜欢胡萝卜,有2根。生2:我最喜欢青萝卜,有6根。生3:我最喜欢白萝卜,有10根。

(同时把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的图片学具展示在黑板)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青萝卜的根数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的?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我把青萝卜每2根圈起来,(孩子在黑板演示)所以青萝卜有3个2根。

师:你的方法真好。胡萝卜有2根,青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课题引入:倍的认识。)

(2)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利用学具摆一摆,并想一想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完成后和组员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3)圈一圈,加深倍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找一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因为有了前面的认识,小朋友都很快地完成,并能正确的表达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找一找、圈一圈、摆一摆,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来,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2、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1)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师:小白兔又从萝卜乐园了找到了一根胡萝卜,那现在青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的几倍?(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关系。)

生:(在黑板演示)我在胡萝卜的位置增加一个胡萝卜,然后把青萝卜每3个圈起来,现在青萝卜的根数有2个3根,所以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根数的2倍。

(2)改变白萝卜的根数。

师:小灰兔吃了一根白萝卜,小朋友帮小灰兔找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设计意图:因为这里不是整数倍,对于他们有一定的难度,并能产生思考中的碰撞)

巡视过程中,小朋友利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关系,但他们发现不是整数倍,有部分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达。

生1:因为胡萝卜的根数有2根,我把白萝卜每2根摆一份,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有4个2根多一根。

生2: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多1根。(3)1倍的认识。

师:兔子们晚餐后就剩下了2根胡萝卜和2根白萝卜,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请小组合作讨论。

巡视过程中,孩子们讨论得比较热烈。

生1:它们不存在倍数关系,因为都是2根,数量一样。

生2:因为白萝卜有2根,胡萝卜也有2根,白萝卜的根数有1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倍。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标准量和被比较的量这两类“变化”让学生在个人探索和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倍,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认识倍的本质。)

(4)小结,小组说说倍的概念。

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新朋友“倍”,你们觉得什么才是倍了?(孩子各抒己见,一起总结倍的概念)生:(老师引导)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探索新知,理解概念这个环节里,从浅入深,让学生更容易从“乘法结构”中认识“倍”,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等环节把抽象的“倍”建构直观模型,理解倍的本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让小朋友把回家预习的50页中的例1修正。

(设计意图:这样孩子会对新知识更加巩固,印象更加深刻。)

2、完成书本50页的做一做。

3、游戏练习:组员间进行拍手游戏,并用倍来表达。

(设计意图:练习不要只限于笔头练习,这个环节再让学生加深理解倍和乘法的关系。)

4、完成书本53页的第2题。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有笔头练习和游戏练习,而且练习是从浅入深,更能让学生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在丰富多样的比较练习,让学生更能认识倍的本质,感受倍在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组总结,自我评价。

师:小朋友,老师这节课很开心,因为老师看到小朋友的认真,爱学。现在请小朋互相说说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并和同学分享这节课的感受。最后,把自我评价表完成。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表是评价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让孩子能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里的表现)。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对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自我出发,看看这节课应怎样设计,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信息窗的设计进行教学,但我总有个疑问,“倍”的概念应怎样提出呢?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倍”呢?

在教学中首先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我又大量的翻看网上的优秀教案和优秀视频,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点,逐渐把自己的困惑一一解答,然后静下心来,重新整理了自己授课的思路,才确定了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出发,由形找数,数形结合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其目的是联系以前的旧知,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发新知,其实在相差关系基础上,两个量之间还存在一个新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存在倍数关系有个前提,那就是两个量之间需要存在一个包含关系,即大数里有几个小数。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形象动画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其次慎重处理课尾。课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而此时我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倍”的擂台赛的形式,一下子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引导学生快速列式计算,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计算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教学时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炼自己的教学用语。还有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还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一部分同学不跟着老师,心思不在课堂上,还是花点时间提醒同学。

第三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番禺区水濂小学

李剑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1、我是数学小能手。

(1)3个2是(),5个()35。(2)36里有4个()。

2、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可以吗?(可以)游戏一: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3个2下。(刚开始拍手会有点乱,但给小朋友适当的调整,就整齐了。)

游戏二:老师拍3下,小朋友拍3个3下。(这次的拍手整齐,并有规律。)游戏三: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3个5下。(小朋友当小主人,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老师拍得好听吗?(好听)萝卜乐园的小兔子也很喜欢参加我们的拍手游戏。(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拍手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回顾旧知,巩固“几个几”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认识倍的概念。(1)、找一找、圈一圈。

出示主题图(由于主题图中的胡萝卜和红萝卜会让学生表达出现含糊,我把红萝卜换成青萝卜。)

师:小朋友们,在图中你最喜欢吃那种萝卜?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和同学一起分享。

生1:我最喜欢胡萝卜,有2根。生2:我最喜欢青萝卜,有6根。生3:我最喜欢白萝卜,有10根。

(同时把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的图片学具展示在黑板)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青萝卜的根数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的?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我把青萝卜每2根圈起来,(孩子在黑板演示)所以青萝卜有3个2根。

师:你的方法真好。胡萝卜有2根,青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课题引入:倍的认识。)(2)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利用学具摆一摆,并想一想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完成后和组员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3)圈一圈,加深倍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找一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因为有了前面的认识,小朋友都很快地完成,并能正确的表达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找一找、圈一圈、摆一摆,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来,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2、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1)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师:小白兔又从萝卜乐园了找到了一根胡萝卜,那现在青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的几倍?(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关系。)

生:(在黑板演示)我在胡萝卜的位置增加一个胡萝卜,然后把青萝卜每3个圈起来,现在青萝卜的根数有2个3根,所以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根数的2倍。

(2)改变白萝卜的根数。

师:小灰兔吃了一根白萝卜,小朋友帮小灰兔找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设计意图:因为这里不是整数倍,对于他们有一定的难度,并能产生思考中的碰撞)

巡视过程中,小朋友利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关系,但他们发现不是整数倍,有部分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达。

生1:因为胡萝卜的根数有2根,我把白萝卜每2根摆一份,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有4个2根多一根。

生2: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多1根。(3)1倍的认识。

师:兔子们晚餐后就剩下了2根胡萝卜和2根白萝卜,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请小组合作讨论。

巡视过程中,孩子们讨论得比较热烈。

生1:它们不存在倍数关系,因为都是2根,数量一样。

生2:因为白萝卜有2根,胡萝卜也有2根,白萝卜的根数有1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倍。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标准量和被比较的量这两类“变化”让学生在个人探索和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倍,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认识倍的本质。)(4)小结,小组说说倍的概念。

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新朋友“倍”,你们觉得什么才是倍了?(孩子各抒己见,一起总结倍的概念)

生:(老师引导)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探索新知,理解概念这个环节里,从浅入深,让学生更容易从“乘法结构”中认识“倍”,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等环节把抽象的“倍”建构直观模型,理解倍的本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让小朋友把回家预习的50页中的例1修正。

(设计意图:这样孩子会对新知识更加巩固,印象更加深刻。)

2、完成书本50页的做一做。

3、游戏练习:组员间进行拍手游戏,并用倍来表达。

(设计意图:练习不要只限于笔头练习,这个环节再让学生加深理解倍和乘法的关系。)

4、完成书本53页的第2题。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有笔头练习和游戏练习,而且练习是从浅入深,更能让学生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在丰富多样的比较练习,让学生更能认识倍的本质,感受倍在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组总结,自我评价。

师:小朋友,老师这节课很开心,因为老师看到小朋友的认真,爱学。现在请小朋互相说说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并和同学分享这节课的感受。最后,把自我评价表完成。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表是评价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让孩子能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里的表现)。

第四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课前准备:小黑板出示教材第80页上的问题和两种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猜谜语激趣,教师口述大象的谜面,让学生猜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谜面是: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

鼻子粗又长,帮人把活干。

生:是大象。

二、了解“倍”的概念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草地上有2头大象1头小象。

师:对!是大象,你们知道吗?课本第80页就有大象一家人,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生:2头有大象,1头小象,它们一家在草地上玩耍。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象和小象的多少关系,结合讨论,教师介绍: 2头大象,1头小象,就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使学生较直观地感受“倍”的含义。

师:他们家有2头大象,1头小象,大象多,还是小象多?

生:大象多。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象比小象多这件事吗?

生1:大象比小象多一头。

生2: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生3:小象的头数是大象的一半。

师:2头大象1头小象,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同学们可真聪明!

教师板书:

2头大象 1头小象

大象头数是小象的2倍

3.提出用“倍”来说一说自己家大人和小孩人数的关系,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师:哪个同学家是3口人?请举手。谁能用“倍”来说一说你们家大人和小孩的人数关系?

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三、理解“倍”的含义

1.让学生看书中的情境图,说一说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使学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我们学会了用“倍”来说明三口之家大人和小孩的人数。还有许多事情也可以用“倍”来说明。请同学们看课本80页下面的图,图中有谁?

生:小兔和兔妈妈。

师:它们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

生1:它们在拔萝卜,它们拔了一些萝卜,在说话。

生2:小兔说:“我拔了3个萝卜”,兔妈妈说:“我拔了6个。”

2.鼓励学生提出与兔妈妈和小兔拔的萝卜个数相关的数学问题。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的机会。最后教师概括,兔妈妈拔了6个,小兔拔了3个,我们就说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拔萝卜个数的2倍。

师:根据兔妈妈和小兔了拔萝卜的个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兔妈妈拔的多,小兔拔的少。

生2:兔妈妈比小兔多拔3个萝卜。

生3: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等于2只小兔拔的萝卜的个数。

生4: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是小兔拔萝卜个数的2 倍。

师:小兔子拔了3个萝卜,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是2个3,也就是说,一个兔妈妈拔的萝卜个数等于2只小兔拔的个数,我们就说兔妈妈拔的萝卜个数是小兔拔萝卜个数的2倍。

板书:

兔妈妈6个(3+3)小兔3个

兔妈妈是小兔的2倍

3.师提出8是几的2倍,10是几的2倍的问题,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的2倍。

师: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 的2倍。谁知道8是几的2倍,10是几的2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8是4的2倍,因为8里面有2个4。

生2:10是5的2倍,因为10里面有5个2。

师:现在,请同学们举出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的2倍。

学生独立思考、写数,然后交流。

4.提出“举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3倍”的要求,鼓励同桌讨论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最后,让学生写出除法算式。

师:刚才例子举得都很好。现在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要求,谁能举出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的3倍。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写的数,是怎样想的?

生1:12和4,因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生2:15和5,因为15里面有3个5,所以15是5的3 倍。

„„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举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再计算出来。

学生写算式,然后交流。

四、丰富“倍”的概念

1.小黑板出示问题和信息图,让学生了解两种球的价钱和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师:同学们看小黑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生1:有两个球,篮球28元,排球7元。

生2:问题是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

2.交流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呢?想一想,并请你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买一个排球7元,买两个14元,买三个21元,买4个28元,所以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4个排球。算式是:7+7+7+7=28(元)

生2:4个7元是28元,买一个篮球的钱能买4个排球,算式是:

4×7=28(元)

生3:买一个排球7元,28元里面有4个7元,就能买4个排球。算式是:

28÷7=4(个)

3.教师概括说明“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4个排球,我们就说篮球是排球的4倍”。

师: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就是看28里面有几个7元。28里面有4个7元就是说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4倍。求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

28÷7=4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摆再计算,然后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同样的练习。

师:下面做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拿出蓝色和红色花片,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用小黑板呈现下面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

第二行摆10朵,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交流时鼓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请大家看第2题,先看图再独立解答,自己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的算式,是怎样想的?

生:算式是:8÷2=4,因为母鸡有8只,公鸡有2只,8里面有4个2,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订正。

师:第3题,请同学们自己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4头大象 2头大象

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整个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无论是从摆花片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因此孩子们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第五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我利用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创设了一个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观看了阅兵式上的高尖端的武器装备。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新知的学习欲望。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我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让学生通过填一填,说一说。我是公正的小法官等形式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并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下载《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李集小学 刘颖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晴儿 《倍の認識》教學案例及反思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李集小學 劉穎 一、設計說明 1、教學內容の地位:《倍の認識》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の內......

    认识倍教学设计

    “认识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青岛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7、8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菲菲......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周开云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郑州市上街实验小学 周开云 一、背景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一,倍的初步认识 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呀?今天小兔家可热闹了,瞧!它们正在举行拔萝卜比赛呢? 小白兔说:这是我拔的萝(出示课件)。 它拔了几根胡萝卜?(2个)师贴2个胡萝卜上去,......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沙二小学 黄定衍 教材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材简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中宁第十小学 三年级 梁桂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第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