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课堂让给学生
将课堂交给学生
——地理合作教学误区剖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目前,在地理合作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从“单向注入式”到全面“放羊式”; 从“满堂灌输式”到“满堂提问式”;从“教师讲授式”到“媒体播放式”。只有纠正这些误区,才能让地理合作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科学地开展地理合作教学,是促进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之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逐步推广。地理合作教学的宗旨在于通过“把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相联系”,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更要让学习者为今后的团队工作作好准备,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团队生活中更能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平心而论,目前在地理合作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值得我们静心反思,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在实施地理合作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以下误区。
一、从“单向注入式”到全面“放羊式”
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在地理课堂中,通过合作教学可以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转由学生小组 合作和师生合作来完成,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但是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由于对合作教学的曲解,教学方式出现了一个极端,即由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变为“课堂放羊式”,教师本应充当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严重缺失,一些教师反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放牧者”而不是合作者,这样的合作方式,教师与学生完全没有建立起“指导——参与”的合作关系。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地理课堂固然应该成为师生、生生对话的场所,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和随意,这种“放羊式”的合作方式,似乎把主体权还给了学生,其实是“繁华一场皆成空”——一片热闹之后,留给学生的是“知之甚少”,说白了就是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探讨而无内涵,这种合作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实施合作教学过程前,就应该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检测”、“课堂交流的矫正和落实”成竹在胸。例如,在自然地理计算类专题复习时,本人就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实施合作学习:
1.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回顾自然地理中所涉及的计算有哪些方面,让学生自己归纳后,小组成员之间加以讨论,从而归类出以下方面:比例尺和海拔高度的大小、等值线(经纬网图、等高线、等温线、等深度线)中有关比例尺、坡度、气温和温差、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以及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 算等。这些由学生合作梳理而出的知识,无疑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宝贵的成果。
2.训练反馈。通过一些经典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应用训练,并通过提问和检查,来及时掌握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从而弥补知识掌握上的缺漏和解题能力上的不足。这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合和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地理课堂复习效果的目的。
二、从“满堂灌输式”到“满堂提问式”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权威与服从”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在新课程指导下的地理合作教学中,一些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一定的分离与分工,把教师大量灌输的时间改为大量的提问时间。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更浓了、更热闹了,学生能积极参与。其实,师生合作还是停于表面,没有获得探究和合作的真正意义,学生并没有真实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中来,因而属于低效合作,甚至是无效的合作。要真正地达到合作教学的要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瞄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问的针对性。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状况、认知和能力水平来设计提问,提问还尤其要针对知识的易混点、概念的易错点、思维的障碍点、思维的创新点等进行设问和激疑。
2.提问的梯度性。应充分估计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提问不能太难或太易,应该难度适宜,让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或教师的点拨指导之后,能够推导出结论,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3.提问的适度性。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战性,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学生不经思考难以从容回答,那么这样的问题,才有思考的意义和提问的价值。
4.提问的适量性。过多的提问、走马灯式的提问,表面上看似给学生探讨、思考的机会,其实太多的提问必然挤占学生的思考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难以有适量的时间来进行相互切磋和共同提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有适度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小组中有足够的发言机会和发言时间,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经历“思考—发言—讨论—评价”的过程。
5.提问的全面性。地理合作教学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盯着几个“点”即优生来进行提问,在提问时照顾的“面”应该要大,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澳大利亚》这一课时,本人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了这样的问题设置: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的气候怎么样? 3.澳大利亚有哪些美称?
4.澳大利亚的位置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5.澳大利亚独特的动物与它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循序渐进的阶梯式的设置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全面参与的热情,切实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三、从“教师讲授式”到“媒体播放式”
由于地理知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传统教学媒体中投影仪、幻灯机、挂图、模型等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因而教学的直观性受到了约束。而多媒体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生物演化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并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毋庸置疑,多媒体的应用给地理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使得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作用,代替了传统教具的作用。其危害性至少包 括:
1.导致教师本身的基本功能退化。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地理老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顺应潮流的,但是过分依赖和相信多媒体的作用,使得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作用,老师成为课堂的摆设,教师的功能退化了,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教师的情感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被忽视了、“师生间的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被忽视了,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2.导致传统教具的基本功能退化。多媒体功效大,但并非适合每节课,并非适合每个知识点。有些简单的知识,一幅挂图、一个地球仪就能说明和解决问题,并不一定非用多媒体不可,教师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无序、随意地使用多媒体,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打断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从而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但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3.教学结构的基本环节退化。随着多媒体的大量运用,使得地理课堂呈现过量的信息“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动画”,出现了由“满堂灌”到“满堂看”、“满堂听”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看”,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课堂中的“激思、激疑、激趣、激创”的过程缺失了,课堂中的“设疑、提问、探讨、反馈”的环节没有了,这种教学环节和方法的平淡 单一,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容易使学生的思维习惯定格在初浅的层次上,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确立。
正是因为多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师应该积极钻研和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地理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它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其它任何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会适得其反。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媒体,恰当地把握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并做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交替使用,以达到功效与代价的最优组合。
总之,地理合作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大有益处的。科学地开展地理合作教学,是促进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去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参考文献:
1.杨新,《地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3.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
第二篇:把讲台让给学生
把讲台让给学生
2012年11月17日,我在科大东校区听了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公开教学及学术报告,受益匪浅。黄爱华老师指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但教师更应该做一名“导演”,把演出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上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动的“体验者”。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在于“上台表演”,而在于指导“演员”领悟“剧本”,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在倾吐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发展自身潜能。教师作为“导演”,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角色,吸引学生在投入地“演出”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感悟语言。
同时,“导演”设计角色时要把握“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要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有新的发展,进行新的开拓,在探究发现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讲台让给学生”,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导学生开启思维的闸门,迸发智慧的火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加深知识的理解。生登讲台,师做评委。三尺讲台代表学识、代表地位、代表师道尊严,从古到今它一直是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阵地。老师走下讲台就意味着不再讲究这些,而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的教育教学机制。学生为什么要登讲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在受教育者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育、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道德课堂的理念背道而驰;反过来,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位置互换,让学生登上讲台过把“当先生”的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增强学生读书学习的责任感,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在大众场合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导演”设计角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派什么样的人选上讲台?选派优秀生登台示范,选派中等生登台目的是为评价其优劣正误提供实例,选派差生登台找“结症”,使其受到促动。鼓励学生主动登台讲演,让他获得表现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
2、学生登台讲什么?讲解教材、讲解习题、讲演时事政治、联系实际讲演自己的思想。老师坐到学生座位上,象普通学生那样严肃认真地听演讲,待学生演讲完毕,走上讲台,和非演讲同学一起对所演讲的同学进行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演讲或多或少有偏颇,教者对教材、对所演讲的内容还要作出必要的评价,如果有错误还要纠正。
3、师拟习题,生再讲解。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再次让学生指着习题面对全体同学演讲。最后老师点评纠错,布置下一课的预习。拟编习题是一门学问,一要钻研教材,二要研究学生;要摈弃死记硬背,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既要落实知识点,又要难易适中;既要有客观题,又要有主观题;既要顾及课本知识,又要兼顾能力迁移;既要考虑优等生,又要顾及差等生,如此等等。组织学生反复讨论学习,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成熟了许多。
4、教会小老师必说的四句话:
(1)请大家听我讲
(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3)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4)谢谢大家听我讲!
把讲台让给学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是转换教育
理念的举措,是教育教学主客体位置的互换,它打破那种“传道受业解惑”的固定模式,它有利于克服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给课堂带来生龙活虎的场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讲台让给学生,总结起来八句话:
1.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学生
2.离发言学生远一点,不需要总插嘴
3.回应发言要慢点,坚持先生后己
4.总结是学生的事情,不越位才到位
听了这么多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相信大家也乏了,不如给大家听听一首经典老歌,大家注意留意一下改版的歌词
第三篇:案例研究示例:把讲台让给学生
把 讲 台 让 给 学 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小学 刘红霞
背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教师的专利;多少年来,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讲是老师的专利。学生能否走上讲台,能否把讲台让给学生,课程改革的思潮促使我们去尝试:把讲台让给学生。
近年来,为了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校开展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探索,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已初步养成,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我打算利用《菩萨蛮·大柏地》(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一》)一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检验。
课前我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毛主席写这首词的背景,并要求学生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在词中写出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汇报。通过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主题: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究学习案例问题:
1、什么时候是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比较好(片段一),2、如何寻找机会让学生深入探究(片段一),3、如何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案例事件:
片段一:抓住机遇,出让“授业”权
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积累·运用一》中的读读背背《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是毛主席在1933年夏所写的。大家在第一课已学过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并通过课外阅读对毛主席的词风以及人物特点有了很多的了解。下面请听老师朗读课文。
于是我满怀激情的咏颂《菩萨蛮·大柏地》,话音刚落,就有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要向同学和老师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资料。我暗自欣喜:这些孩子真不错,已经掌握了独立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了。我就点了李雅琨起来回答,她满怀自信地说:“老师,我先给您纠正一个您读错的音,‘今朝更好看’中的‘看’不读kàn,而读 kān”。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了。见此情景(呀,机会来了),我灵机一动,决定把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研究解决。大概是李雅琨听了同学的议论,连忙再次举起自己手中的《毛泽东诗词全集注解》说:“在这里‘看‘的意思是娇妍、美丽的意思。”听她这么一说,许多同学纷纷拿出字典开始查阅。查来查去,大家都说字典里的“看”没有娇妍而美丽的注释。(沉住气,不能轻易表态)
这时,刘海川马上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觉得应读kān 而不读 kàn。因为,我在课前查阅了毛主席写这首词时,已被调离中央军事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回忆当时和朱德一起指挥的这第一场大胜仗,内心充满了欢欣。看着今日的大柏地,他想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前途,中国的命运和未来,一点儿也没有因受挫折而消沉;另外,我从课外读物中了解到毛主席有与众不同的胆略及改变中国命运的雄心壮志,他的胸怀十分宽阔;再说,他的湖南乡音特别浓。因此,他在咏颂这首词时我认为它应读‘kän。’”呀,下面竟然有同学用湖南音诵读“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像模像样地诵读引起了同学们会意的笑声。(好,说得有道理。理解、感悟。学生的心灵在共鸣、思维在共振。)
在笑声中,秦赢胸有成竹地补充到:“我认为它也读kān,‘今朝更好看’,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回想起大柏地这一战斗是一场正义之战,他想到由于有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才有了后来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开辟与建立,才有今天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壮大与发展,也才会有今后革命的胜利和发展,也才会有将来的新中国的建立,再看看眼前的美好景色他相信,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一定会守护、看好这美好的江山。在这里,并不单单是景色的美丽了,而是更深一层的意义了。”(哇,不简单!妙,妙不可言,浮想联翩)同学们的畅所欲言,使我完全明白他们已经理解了这句词的内涵,教学中的难点又一次在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我站在一旁欣慰地笑了,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的理解很深刻,但‘看’到底读什么音,下去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查阅资料来印证,查到的同学及时与大家交流、反馈。”
片段二:把握火候,转战“解惑”场
当同学们对“看”读kän,还是kàn这一问题告一段落后,我们就转入对毛主席这首词理解的教学中。(老师主导学习进程,调控教学方向)
“下面,请同学们交流已经理解的词句并提出你的疑惑。”这一下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热情了。快嘴李俊梁忍不住抢着发言:“老师,这首词作者是先从景写起再转入回忆当年的战斗,最后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咦,理解的不错)
这时,机灵鬼刘劲松打断话头说:“对!毛主席这首词的景物描写用词非常准确,特别能表达当时主席的思想和心情。你看,‘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人们不是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吗?(呀,真了不起,精辟、深刻!)风雨暗示主席当时受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排挤,而被调离中央军事领导职务这一事件。但这一切都会过去,主席坚信自己的革命主张、革命思想是不会错的。彩虹出来了,阳光出来了。”我心里真是暗暗称赞他的理解有新意。(嗯,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哟!)
这时班上的气氛异常活跃。(怦然心动、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当年鏖(ao)战急,弹洞前村壁’与‘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不是有些矛盾吗?你想伤痕累累的墙壁上满是子弹洞,不是很难看吗?主席为什么说更好看呢?”汪梦楚提出了疑问。(难点,这可是本课的难点噢,看看谁能啃这块硬骨头?)刘长玺(xi)马上接着说:“一点儿也不矛盾。毛主席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家,枪林弹雨,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就像秦赢前面所说大柏地之战是正义之战(借用同学的观点,印证有力),这些弹洞是历史的见证,它必将激励中国革命走向更大的胜利。”刘长玺话音刚落,掌声响起(茅塞顿开,学生们为学习的胜利欢呼。)
在这里,毛主席这首词的教学已达到了目的,课堂活动在活跃而有序的环境下顺利进行着,整节课没有了传统教学中过多的讲解,我感叹: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片段三:乘胜追击,搭建“传道”台
星期五上完《菩萨蛮·大柏地》,看着同学们对毛泽东诗词这么感兴趣,决定再一次让学生走近毛泽东,进一步了解他与众不同的胆略、气魄以及改变中国的雄心壮志。于是,下午放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毛主席在我心中。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毛泽东。(跳出文本看世界,让孩子们离伟人近些、近些、再近些)
星期一早晨,我刚到学校,学生纷纷向我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急切地给我看他的诗配画,有的让我欣赏自己办的小报,还有的把收集的诗词深有感情地朗诵给我听,甚至有个同学不停地请求我教他唱《浏阳河》。嘿!他们真让我刮目相看。(谁说学生不爱学习,瞧,他们的劲头大着呢!)
上课后,心情激动的我先用鲜艳的红粉笔写下:毛主席在我心中。然后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你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收获也很大。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一定有独特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大家都想更深入地了解他。这节课就请大家畅所欲言,讲一讲你心中的毛泽东吧!”
话音刚落,同学们迫不及待了。只见陈卓一马当先走上了讲台(咦,不需要请,自动走上了讲台),朗诵自己创作的小诗:“金戈铁马不为奇,打打杀杀已见多,要问谁是真英雄,主席战场展雄风。”同学们静静地听着,小诗人陈效天略有思索,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认为陈卓的诗中‘打打杀杀’用词不恰当,这个词不能表现主席的雄伟气魄和过人的胆略。我在他诗的基础上也写了一首,给大家念一下。”
主
席
赞
金戈铁马转头空,碧血黄沙一片红。
万里征途还始末,辽沈平津破敌众。
重整山河傲天下,运筹帷幄建中华。
丰功伟绩万古扬,主席雄风震天吼。
他略带稚气朗诵完后,还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写这首诗的思路。我眼前一亮,一位小诗人诞生了!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智慧在闪烁,星星在发光,孩子们的思维走上了快车道)
紧接着刘劲松大胆地站起来:“我想给同学们唱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浏阳河》。”他深情并茂地唱着,下面会唱的同学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一曲《浏阳河》之后,《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回荡在教室里。虽然同学们唱得不熟练,但却那么用心,连我也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伟人的气魄在脑中浮现,革命的豪情在心中生起,理想的火花在胸中诞生!)
交流继续进行。有的讲毛泽东的事迹,有的展示图文并茂的小报„„
毛泽东,一个伟大的名字,将永远镶嵌在学生们的心中;他那乐观、幽默、有胆量的个性将激励孩子们战胜一个个的困难;他那思想的丰碑、高尚的品格将成为同学们的指路明灯。
我想这节课的目的已达到了,正准备总结时,又有一个学生跑上了讲台:“同学们,我发现大家都是在赞扬、歌颂毛主席,而我却要说的是毛主席的一生中也曾犯过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倒退了很多,给中国的建设造成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不盲从,敢于发出另类声音,了不起!)同学们听后小声议论起来,我示意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接着说:“江浩同学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事实的确如此。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伟人也不例外,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同学们频频点头。(多好呀,辩证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坦途)这节课在铃声中结束了„„ 这节课将会不断的继续下去!案例分析(反思):
一:倡导读出问题,强化读背功效 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因此每单元的《积累·运用》都安排了“读读背背”这个环节,它能让学生积累许多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渊源悠长的古代诗词······我觉得“读读背背”并不只是让学生简单的朗读,再背下来就完成任务这么简单。“读读背背”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素材。如果学生只是死记,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但如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学生就会记忆犹新,永久不忘。如何理解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上网等一切方式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课堂上他就会带着问题去听、去思、去记,既积累了语言,又训练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二:开放质疑释疑的时间,收获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课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采用了自主——探究——质疑——学生释疑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开放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
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不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片段一中,当学生对“看”的读音引起争论时,教师并没有压制学生,牵着学生按教师的步伐走,而是抓住机遇,出让“授业”权。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个性化、多元化。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形式中愉快地学习。
(1)把“问”的时间放给学生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首先要在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解放学生的时间,把问的时间放给学生。本来,按课时“读读背背”与“阅读”共一课时完成,而这节课足足花了两节课才上完。因为发现学生在理解毛主席这首词时,许多同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我决定把握火候,转战“解惑”场,把‘问’和‘说’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汇报交流已解决的问题和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如:片段二,学生对“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理解引起分歧,产生疑惑时,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以我口说我心,使人惊喜的是通过讨论,学生对词的理解比老师想到的还要新奇、深刻。我觉得这才真正把讲台让给了学生,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2)把“思”的权利还给学生
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思考,不仅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还必须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自求其得。在教学中,学生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收集的资料、疑难的问题、读书的收获......这些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只有大胆思考、大胆提问才会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理解“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一句词时,对学生的质疑并不是通过我的讲述去急于完成,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阅读收集到的资料,联系时代背景,自己思考,自主讨论、探究、升华,理解词的内涵。对于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达到课后拓展知识的目的,更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既保护了学生浓浓的自学兴趣,又使探究学习进一步深入。
总之,在“思”的过程中,以学生“质疑”为切入口,以学生自主思考“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学目标。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a.学会求异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启迪思维,换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对老师的讲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修改意见
b.珍视独特理解。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问题等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做到:不从众,不唯师,敢于怀疑教材,敢于否认老师。自主探究解决,自由抒发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他们能以自己独特的目光看事物,有独特的感受,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C.延伸创造美丽。重视课后拓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根据这一精神,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决定超越教材,放飞思维,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如:片段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毛主席在我心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近地走进伟人毛泽东,通过乘胜追击,搭建“传道”台。实践证明,让学生“跳出文本看世界”,不仅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延伸,不仅使学生受到主席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案例启示:
1、明确“让”的目的。让不是放手不管学生,而是让学生占到前台,老师站到后台,通过教师的导、引、启发、帮助,让学生在展示、讲解、交流、辩论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充分发挥创造性;让学生感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有敞开自己心灵的机会,有思维自由翱翔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思想资源、方法资源、情感资源。
2、建立“让”的基础。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又一定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学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第二,学生有要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兴趣准备、班级学风准备。如在本案例中,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广泛查阅收集资料,对某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已具备一定的对诗词和语言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所要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兴趣,就不可能有学生间的争论、其发与提升。第三,具有良好的班风和师生关系。试想如果没有一批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没有其他同学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和接纳,不嘲笑的氛围和乐于学习的氛围,教师让出讲台的结果就可能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不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3、把握“让”的机会。让在有不同见解时。在本案例中,当学生对某词的发音有不同看法时,教师主动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意见。让在有不同的理解之时。如在对诗词中‘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与‘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中,有的学生认为是矛盾的,有的学生认为是不矛盾的。教师就让学生充分说明这样理解的依据。让系学生需要表达内心感受和体会之时。如在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讲述在自己心中的毛泽东时,学生用了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毛泽东,使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对毛泽东也有了更全面地了解。
4、调控“让”的走向。把讲台让给学生,只是教师由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还在不露痕迹地引导着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由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到对诗词所表达情感的深层次理解学习。通过布置任务和提出交流主题,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多样的学习。
有待讨论的问题:
1、《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是否需要从内容上进一步理解、延伸?
2、原计划一课时完成的任务,为了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延长了教学时间,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他的教学进度?
3、教学中,教师怎样调控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主动走上讲台?
第四篇:把课堂留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语文
加入时间:2012-11-12 ywlg 点击:315 评论数: 我要评论(0)
2012年10月8日-9日,我校与青岛二中合作开展了一次“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聆听李晓轮(青岛二中教务处主任)主任的讲座,并且有幸参加了和青岛二中于卓琳老师(语文特级教师)的同课异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8课《咬文嚼字》)活动,特别是课后的研讨活动,来自新疆师大附中、新疆农大附中、新大附中、实验中学的老师,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岳学贤老师等人的发言,更是给了我众多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不得不去考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几点自己关于备课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
从层次上来讲,教学目标应当包括单元教学目标、文本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三大板块,从内容上来讲,教学目标应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等。
走进教室,打开课本,我们的老师总是本能性的满堂灌,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总是觉得学生的积累太少,一切的一切都要老师口传手授,恨不能把老师所知道的全部知识灌入学生的大脑里。所以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老师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板书写了一板又一板,学生只顾埋头苦“记”笔记,根本无暇思考,结果是笔记本记了好几本,遇到问题却是一问三不知,让老师倍感失落和失望。其实不是学生没记住,而是学生没时间记,老师上课讲的那些知识就像浮云一样从眼前和耳畔飘然划过,没有留下一丝一号的痕迹。学生实际上只是做了一台会说话的复印机,或者是一座有思维的储藏室。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堂课下来到底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多少,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如果深究起来,恐怕没有几位老师能够予以清晰的回答。大家总是习惯性的全面开花,什么都讲,面面俱到,唯恐落下一些知识点。如果每篇课文都是这样的话,大量的时间就被浪费了,就要做很多无用的重复工作,而且容易给学生造成厌倦感,老师也有疲惫感。所以,备课之前务必要阅读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明确了之后,再把单元教学目标分散到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间去,之后再把文本教学目标分散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再具体落实到段落,这样一环套一环,不但层次清楚,而且化繁为简,大大减轻了课堂教学承受的重荷,课堂内容清楚,目标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举例说明一下,比方说小说单元教学,小说教学目标不外乎就是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作品主题,如果把这四部分内容在每一篇课文中都要讲得面面俱到的话,一篇课文恐怕两个星期都讲不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四部分内容分解开来,将教学内容与课文的特点结合起来(比方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侧重环境描写,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侧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每篇课文承担一个重点部分,同事穿插其他的内容,这样不但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每篇课文都显得有主次之分,让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一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老师轻松,学生轻松,收获丰富,何乐而不为呢。
再比如,我们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老师总是拿着语文书一行行,一个字一个字给学生翻译,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嘴角发麻,学生累得头昏脑胀手腕发麻,课文的行间,天头,地脚,侧页记得满满当当,可是学生能够记住多少呢?我们的老师有办法,让学生像背诗词一样背诵注解,然后出卷考试。不错,这样确实可以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实词和虚词,为了应付我们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当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迎接最后的高考,高考考查的是知识点的积累、迁移和应用,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课文的注解背得滚瓜烂熟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性问题在于我们把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个段落每个字都这样讲下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学到的全部是死知识,只记住了这一篇课文这一段里这句话这个字的意思,而无法掌握这个字在什么情况下有怎样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掌握规律。这样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假思索地背,大家都会觉得疲惫不堪而收获寥寥无几。与其这样,我们何不将知识点散落开来呢,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贯穿语文必修教材的始终。比如说文言特殊句式,不外乎就是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判断句和被动句这四大类8小类,如果我们把这8个小类分摊到每一篇课文中去讲的话,既做到了避免重复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每一篇课文里的蜻蜓点水,似乎是讲了,但是根本没有讲透彻,学生仍然只是知道这一句的类型,而不知道特殊句式的规律和语法。再比如文言文里的实词和虚词和讲解,完全没必要每一篇课文都要逐字讲解,告诉学生这个字有几个义项,在哪种情况作何解释,后面遇到这个字是的时候慢慢的引导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的意义,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将熟记的东西转化为运用。比方说“为”,总共有2个读音“wéi”和“wèi”,我们没有必要遇到“为”这个字就要讲一遍,我们可以把这个字的规律告诉给学生,当读“wèi”的时候有2层意思:①为了、替、给;②因为。当读“wéi”的时候有4层意思:①表被动;②如果,假如;③表示反问或感叹的句末语气词;④成为、作为、认为、以为、是、做、当作等。
(二)学生情况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所以教师不能“一厢情愿”的备课,而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即学情。特尖班、实验班、重点班之间是有差别的,理科班、文科班之间是有差别的,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达到有的放矢。
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活动,再能的教师也无法单方面完成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活动,那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学生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我是深受感触,在自己班上课的时候,无形之中就知道问题应该如何设置,问题应该如何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何时需要老师适当的控制气氛,何时需要老师适当的调节气氛……很明显,这一点得益于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情况的了解,而在另外一个班上课的时候,虽然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班,对学生了解的程度远不如自己的班,所以在一些环节上的效果明显有缺憾,至少是和自己班的教学效果比起来有缺憾。如此一来,可见了解学情对于备课是何等的至关重要。班主任尚且如此,对于那些只代课的任课老师来说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恐怕就要更上一层了。
特尖班的学生思维敏捷,知识储备丰富,好钻研,甚至有些时候好钻牛角尖,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课前准备工作首先就要保证容量大,有深度,有广度,有难度,并且注意知识之间的勾连综合。
实验班的学生勤奋刻苦,认真用功,但是不太爱发言,而且思辨性相对来说显得弱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在保证容量充足的同事,还要有一定的拓展,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并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调动课堂氛围,避免课堂死气沉沉。
重点班的学生相对来说,整体基础比较弱,学生比较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握,注意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注意把控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秩序不会出现混乱。
理科班的学生思维都十分活跃,爱提问,喜爱探其究竟,所以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文科班的学生视野宽泛,广泛接触文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和新闻视野。
(三)教学方法
文章的体裁不同,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差异,诗歌、小说、喜剧、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种文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即使是读书这样一个环节也有很多变化,诸如略读、详读、速读、朗读、朗诵、默读等,这都要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堂氛围的需要而决定。
新课程改革已经很多年,起初的时候人人纷纷批判旧有教学模式,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所谓的“新风气”——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动不动就四人小组活动,彻底颠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似乎老师说的话多了就是陈旧,似乎老师讲得太多了就是退步,致使教了几十年的老教师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课了。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文本根本挖掘不进去,学生就在闹哄哄的氛围中结束一堂课。多年过去了,人们突然发现,那些所谓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教学相距甚远,而那些当年被课改专家批判的一文不值的“旧方法、旧模式”再次回到课堂,回归到应有的地位。
什么是科学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优秀的教学方法?答案是肯定的,适合教学需求的的模式就是科学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就是优秀的教学方法,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给学生讲授作家和创作背景,就必须由教师代言,直接告诉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熟记,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难道非要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然后再转述出来就一定会有特别好的效果吗?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学生连最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怎么样让学生讨论啊?这个时候就必须由教师告诉学生最基本的诗词常识和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等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在慢慢放开让学生自己讨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将外化转为内化的目的。阅读课文一味的求高声朗读,这是非常错误的,美文可以吼出来吗?那是需要用心读。诗歌可以喊出来吗?那是需要读者身临其境去体悟作者的情感。小说可以喊出来吗?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需要读者去慢慢品味,才会有豁然开朗的体验。凡此种种,告诉我们,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在讲授《说“木叶”》(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9课)这一课的时候,我彻底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没有导语,没有提问,没有研讨,没有朗读,完全是由我带着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讲解。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吗,是因为这一课是一篇文艺理论文章,文章内容晦涩难懂,而且所说的很多内容需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而不可用文字直接表述出来,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我在一个班是按照常规的教学进行的,结果是学生上完之后依旧是一窍不通。在另外一个班采取的这种方式,学生竟然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虽说不上完全领会,但是最起码知道了其中的缘由,领略到了一点作者所描述的意境。
备课,是一个系列化工程,不是讲问题简单的罗列子啊备课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他需要一名教师真正的用心去准备,需要一名教师把自己置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需要一名教师深入到文本又要跳出文本,需要一名教师智慧的将知识分解之后再总结。
第五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创造性的缺失,泯灭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现象的产生。新课程标准“以发展为本”,要求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应以此为标准,看看学生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当然,尊重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现状、学习需求和发展可能,并据此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或适当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任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获得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导他们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搞好学习。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置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才能愉快地教;作为学生,才能专心地学。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即使学生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要批评,只用暗示、提醒或扼要提问,使其注意力集中。当教师课堂提问,遇到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不要动辄大加训斥、冷嘲热讽,而应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并鼓励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发问,不为其难,踊跃回答,对不骄,错不馁,从而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再次,教师要善于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存在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法。小组学习可以使学生共同活动,便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一方面,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应该进行小组合作。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不能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其次,小组合作要有具体目标,学生要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这就需要老师明确小组学习的负责人,设立学习小组长,维持好学习的秩序,避免个别学生乘机开小差,玩耍。避免学生间的纷争。同时,还要教给学习方法,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应定期更换,常在一起合作思想已互相同化了,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有横向小组合作、纵向小组合作、好朋友小组合作等,根据课堂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使我们的课堂由“知识的供销社”变成“知识的超市”,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