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小班幼儿进行颜色教学的探索
对小班幼儿进行颜色教学的探索
颜色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是始于外部特征,如能早期掌握多种颜色将会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鲜艳的颜色对幼小儿童的视线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儿童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色彩知觉与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我们认为对幼儿加强颜色教学是重要。
我们根据幼儿心理活动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我班幼儿的一系列的认识颜色的教学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主,采用综合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指导、游戏、认识事物的指导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和复习过程有机搭配起来;把学习比较和应用揉合为一体,使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活动中,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追求中认识并掌握抽象的颜色。
一、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颜色
一般幼儿在3岁左右就能认识红、黑、白几种颜色,因此对这几种颜色的教学是以巩固为主。如入园第一天就准备好鲜红的名签,戴在每个孩子的胸前,告诉他们这是红色的,上边写着你们自己的名字。幼儿对此感到很新奇,又摸、又看,教师就启发他们说出红色名称。在此后的几天,教师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哪些玩具、哪些东西是红色的。在很短时间内,孩子们对一定颜色范畴的红色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巩固程度。
教师在给孩子们梳理头发时,经常让他们观看,比较谁的头发最黑,绘画时指导幼儿找出黑色的笔,涂一涂黑色头发。幼儿在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中随时都能看到绿色的叶子,教师经常教孩子观察绿树、绿草,比一比,摘一片……在这类活动中孩子们自然的认识绿色。
二、通过游览和游戏指导幼儿认识颜色
在大自然中游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幼儿认识颜色的好机会。比如,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我们组织幼儿来到花中园中游览,一进花园就有一阵阵香味迎面扑鼻而来,小朋友们都高兴地嚷起来,“老师,好香,好香。”教师马上引导说:“你们找一找,是什么东西这样香呀?”大家抬头一瞧,满树的桂花,再低头一看,许多孩子马上蹲下拾桂花。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大家说:“你们把桂花拾起来闻一闻,再看一看桂花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沉默片刻之后,一个小朋友说:“桂花是黄色的。”其他幼儿都跟着说“桂花是黄色的。”老师马上肯定,并赞扬他们能认识很多颜色。接着又对小朋友说:“我们带上桂花去看美丽的菊花,好吗?”幼儿都高兴地说:“好!”一边走教师一边对大家说你们要仔细地看,有什么颜色的菊花。刚走到花园时,孩子们都有大声地嚷着说:“有黄色的菊花。”“有黄色的菊花。”幼儿一眼就能看出了黄色的菊花,说明他们对黄色已经有了分辨和命名的能力。
三、通过科学活动进行颜色教学
科学活动是帮助幼儿认识颜色的最好途径之一,我们常常利用科学活动开展综合教学活动。在指导孩子观察实物的颜色、外形和特征之后,就进一步教他们认识并运用颜色。如通过认识桔子或葡萄的外形和颜色,再教幼儿认识桔红色和紫色,再让他们找出相应的小彩笔,给桔子和葡萄图涂上颜色等等。
四、运用对比法教幼儿准确辩认颜色
3——4岁幼儿不容易区别各种相近颜色。常常把绿色和浅绿色混淆,也不易分清蓝色和天蓝色,难以分辨粉红、桔红和玫瑰红色,更不容易区别紫色和蓝色。为了帮助幼儿正确地辩认这些颜色,并让他们用柳叶的颜色同地上的绿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比较之后,许多孩子抢着说:“不是一样的,柳树的叶子颜色浅一些。”我接着问:“柳树的叶子浅一些,那是什么颜色呢?”一个小朋友说:“是浅绿色”,幼儿都跟着说:“是浅绿色的。”“草是深绿色的”,经过几次比较,他们不但认识了两种颜色,也能正确地辩认和使用这两支彩笔了。开始时幼儿总是把红、粉红、桔红和玫瑰红四种不同的颜色,笼而统之说成红色,有的还把桔红说成粉红,把粉红说成玫瑰红,等等,教师就让幼儿先弄清楚红色,然后用红色和粉红色涂成色块进行比较,启发他们说出两个颜色的不同并指导他们正确指出哪个深,哪个浅。待幼儿把粉红色弄清后,再用粉红和桔红比较,桔红和玫瑰红比较。为加深印象,选取多种场合,利用各种对象组织幼儿进行颜色对比活动。逐渐地幼儿就学会了主动地比较颜色的异同,如在吃东西和穿衣服时,常常在一起议论,“××的新裙子不是玫瑰红色,是粉色的。”“杭子和桔子是一样的颜色,都是桔红色。”到小班将结束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准确无误地辩认各种相近颜色。
五、通过各种活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颜色
幼儿辨别颜色比较容易,掌握色名比辨别颜色要迟得多,也困难得多。在他们学会说出颜色名称之后,如不经过多次反馈,也很容易遗忘。因此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我们所采取的复习、巩固颜色知识的方式,也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为主。比如,制成各种颜色的彩旗,孩子们人手一面,教师举起什么颜色,持该色小旗的幼儿就高呼着色名迅速向老师集中,在游戏过程中不断调换幼儿手中的旗帜的颜色。再如,做玩球运动时也要有意突出球的色彩特征,要求赛跑的幼儿跑到对面摸摸某种颜色的球后急速跑回。又如,组织幼儿玩“找找什么颜色的小碗不见了”,先让他们观察不同颜色的小碗,然后背着孩子们取走一个某种颜色的,要求他们说出缺少了什么颜色的小碗,等等。使幼儿在兴高采烈地进行游戏中提高了认识颜色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小班幼儿进行颜色教学活动是极为重要的,也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的。
第二篇:幼儿小班认识颜色教学设计
幼儿小班《认识颜色》教学设计
教师 付红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4.学习对相同颜色归类。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积木若干。2.电脑图片若干。
3.须涂色的简笔画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去宝宝家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蔬菜、水果宝宝家转转好吗?大家要有礼貌,看见宝宝们要问好,给你吃的要说谢谢,走时要说再见。
2.老师从篮子里取出各类蔬菜、水果宝宝教幼儿认识并辨别颜色。
3.幼儿领到礼物时,教师提问:“你领取到的是什么宝宝?是什么颜色?”
4.出示电脑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复习。
(二)认识颜色(分发积木)
1.说说手中自己拿了什么颜色的积木?
2.听口令举颜色积木。教师说“红颜色”幼儿即举起红色积木;“黄颜色”幼儿举起黄色积木;“蓝颜色”幼儿举起蓝色积木;“绿颜色”幼儿举起绿色积木。
(三)送积木宝宝回家
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幼儿自主操作活动。
(四)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把这些积木宝宝送回家了。2.分发图片,要求在家长的陪同下共同完成。3.故事:《彩虹色的花》
第三篇: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昆山市蓬朗幼儿园 顾静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即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小班幼儿好动、好问、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所以,笔者认为对小班的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浅谈了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几个方面:科学活动的开展要游戏化;科学活动的开展要生活化;科学活动环境的布置要合理化;科学教育的过程要随机化;科学教育要家园合作化;科学教育过程要交流化、合作化。
【关键词】小班幼儿 科学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幼儿科学,是指那些幼儿所经常接触到的周围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幼儿科学教育即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能够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智力,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动态认识,使得幼儿科学教育已受到相当的重视,那么该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呢?
一、科学活动的开展要游戏化。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而游戏则是一种使幼儿感到快乐、满足的活动。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因此,在科学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孩子的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而且尽量要用科学的启蒙教育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特征相结合的形式。如在小班上学期开展的科学活动《水娃娃本领大》中,我们打破了在桌面上用玻璃杯进行操作、探索的形式,通过具体的玩水活动,让幼儿感知水的特点和水的用途。如用大小不同的瓶子灌水、倒水;给小树苗和花浇水;进行“物体沉浮”的实验;开展“糖、盐的溶解”的实验;用水去洗瓜果、洗手帕等活动,我让幼儿自由选择玩水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发现水是透明的,流动的,还发现了玩具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水的一般特性,知道水的用途以及水与人们的关系,萌发探索水的欲望,初步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可见,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与科学探索活动相结合,幼儿既玩得高兴,学得轻松,又启迪智慧,锻炼能力。
把科学活动游戏化,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轻松的获得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趣味性
小班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感知对象的兴趣,有趣的活动内容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和强烈的欲望,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因此,我们精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幼儿对风车感兴趣,我就设计了“有趣的风车”这个活动,我为孩子准备了几种不同的风车,让幼儿自由探索怎样使风车转起来。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拨、甩,有的跑起来,有的在地上滚,个个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兴趣很浓,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意操作性
小班幼儿天性好动坐不住,喜欢操作性强的活动。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如在“沉与浮”中提供石子、海绵、木块、铁、泡沫塑料等各种物品,让幼儿一次一次的动手操作,知道物体的沉浮。
二、科学内容的选择要生活化。
新《纲要》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这种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围绕偶然发生的事情,由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如:给花浇水时,孩子们看到了花盆里的蚂蚁,于是他们就抓住蚂蚁弄个不停;散步时,看见天上的飞机,他们就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看见草地上的蚯蚓,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认真的钻研起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的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进行启发引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应力求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更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关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场合下产生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并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保护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三、科学活动环境的布置要合理化。
心理学家罗伯特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纲要》中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新鲜,但孩子的注意力,兴趣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科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1、创设物质环境。
我班在活动区内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环境,如自然角、探索区等。在自然角中,我们用玻璃缸养上小金鱼、小蝌蚪、小螃蟹等小动物供幼儿观察。孩子们每天都去自然角给它们换水,看看它们。看到缸里的小金鱼上下游动,就会问人为什么不会像小金鱼一样老呆在水里,鱼离开水为什么会死。小蝌蚪为什么跟青蛙妈妈长得不一样,什么时候它们会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小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为什么它只会横着走路。孩子们在关注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渐渐的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我们还用杯子种植大蒜和葱,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并比较它们的不同。自然角的这些观察物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根据主题或季节的变化进行更换。在探索区内,我们提供了风车、陀螺等玩具,让幼儿自由探索。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片面的、零碎的、个体的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每个人的经验让大家共享。
2、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
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在科学活动中,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重视每个幼儿的发现。小班幼儿比较胆怯、稚嫩、自信心容易受挫。我就在活动中用赞美的话语来激励他们。如:我班有个叫杰杰的的小男孩,说话有点口吃,因此他有一定的自卑感,不肯在同伴面前开口说话。有一天,一只蝴蝶引起了他的兴趣,我就鼓励他天天回家找关于蝴蝶的资料,让他带到教室里讲给小朋友们听,我经常在小朋友面前夸他“杰杰真棒,知道这么多蝴蝶的知识。”“杰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杰杰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说话也不那么口吃了,每天上幼儿园都带着一张笑脸。我还在活动中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内容来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如“你真棒。”“你的发现与众不同。”“你真聪明,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观察到了。”“你愿意将你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吗?”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不仅使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更加有了探索的精神和热情,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和生活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四、科学教育的过程要随机化。
大家不难发现幼儿在园的吃、喝、睡、玩乐中,随时都隐藏着科学现象和教育的动因,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把握一切有利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契机实施科学教学。例如,当我们发现很多幼儿最喜欢逗留在盥洗室里洗手、玩水,有时还会溅湿衣服时,就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的玩水活动,为他们制作洒水壶、水气球、水车等,让幼儿能正确地玩水,并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水、认识水。再如,在一次在主题活动“六个好宝贝”后,幼儿认识了身体的外部结构,对身体的一些器官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还对身体这个大机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刚好那天中午开饭晚了,大家都觉得肚子饿,教师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教师先向他们简单介绍了胃的位置、形状和作用,还提了一个问题“你饿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表述出来。大家一下就说开了:“我的肚子都饿扁啦!”“我的肚子饿得贴到背了!”“我的肚子饿得在唱歌啦!”“我的肚子在打鼓啦!”“我的肚子饿得象一条线了!”他们说着乐着,都快忘了等待的时间了,幼儿学习了运用多种形容词使语言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今天对“胃”的认识更深刻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机的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探索和欲望。
五、科学教育要家园合作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同时,教育应该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一切有利于他们愉快、和谐发展的形式都是值得提倡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辆车轮,必须同心协力、同方向、同步调进步,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交流,请家长在家时也能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可有的父母说:“孩子这么小,怎能懂深奥的科学知识?”其实小班幼儿父母主要是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孩子观察探讨自然。幼儿可参与的科学活动,生活中到处可见,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如:送孩子来幼儿园遇到大雾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大雾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会给交通带来那些不便。和孩子一起买菜时,孩子的目光被螃蟹吸引,父母买只螃蟹回家和孩子一起饲养。和孩子一起观察螃蟹的生活习性,他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帮助幼儿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让孩子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春天来了,带孩子到田野上去走走,有条件的家长可与幼儿一起春游,一起去找找春天-----无意中,孩子们就走入了缤纷的科学世界。家园共同合作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进入科学世界,还将滋润幼儿的精神世界,走入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世界。
六、科学教育过程要交流、合作化。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指出“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其内容要求又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小班幼儿,表达能力较弱,社会性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幼儿对自己操作的过程、发现的问题有强烈的表达意识和倾向。教师适时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既能让幼儿逐渐懂得表达的意义,有能使幼儿构建科学知识和经验。
如《有趣的传声筒》活动中,幼儿通过两个中间连着线的纸杯子打电话,一开始两个人合作时离得很近,没有把线拉直,自然听不到声音。我请他们两个试着交流一下,想想人们都是怎么打电话的,“打电话都是在很远的地方打的”“恩,我外婆在老家给我打电话呢!”通过他们的交流幼儿体验到了活动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学会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而且对幼儿自身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善于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及喜欢的活动,纳入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并引导幼儿讨论、探索、交流、分享,采用游戏化的形式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更加开放、宽松的探究环境,才能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幼儿园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第四篇: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中山区第十六幼儿园仇春凤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你不学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由此可见,古人对礼仪十分重视。礼仪教育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社会适应及人生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仪习惯和行为至关重要。
一、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誉称。所以在我国古代,人们就特别热情奔放、有文明、有礼貌,而且也崇尚礼仪。新《纲要》也明确要求应“培养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其目的也就是让幼儿在“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的过程中为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展礼仪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二、我班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班礼仪教育存在重说教、轻体验;重独处、轻交往;重随机渗透、轻系统培养的现象,造成孩子不会礼貌交往,做事任性、霸道等不良现象。由于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在家中就像皇帝或公主一样,所以家长都特别溺爱孩子,哄着吃饭、睡觉,孩子也养成一身的坏毛病,还由着孩子乱来,不进行客观正确的引导。比如:我们班的笑笑小朋友,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总是不能安静的坐着上课,其他小朋友都在学习的时候,他就会在底下搞小动作,欺负其他小朋友。当我批评他的时候,问他这样做,对吗?他会说不对,还会向小朋友道歉。但是没过多久,他又会去欺负别的小朋友。头脑中好像没有欺负别人是不对的这个概念。我认为可能是由这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受生活环境所影响,二是接受礼仪的教育还不够。所以说礼仪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就可以做好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在他生活的环境中父母就应当以身作则,给予正确的引导。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礼仪的重要性。
三、小班礼仪教育的内容及措施
(一)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礼仪的培养。
主要包括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幼儿园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较多,幼儿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礼仪教育工作跟不上,幼儿就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例如:我们班的田田,每一次吃饭都不专心,总是吃一会玩一会,有时嘴里塞满了饭还讲话,饭粒就喷在别的小朋友身上。由于家庭的教育还不够,往往发生这样的事就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进餐心情。所以说进餐礼仪也是体现一个人本身修养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用儿歌来引导幼儿。如:“小朋友快坐好,我们马上开饭了;幼儿园里饭菜香,既讲卫生又营养;小朋友们要记住,吃饭不要把话讲;蔬菜猪肉都要吃,豆腐鸡蛋也下咽;细嚼慢咽来吃饭,身体长的高又壮。”我们班还有些小朋友有挑食的毛病,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很多小朋友都有了进步,原来一口都不吃的饭菜现在也能吃一点,而且还主动说“老师我要做好孩子,我什么都吃,不挑食”。相信通过不断的引导孩子还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有句俗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也是对人的行为习惯做出的总结。同时也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标准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而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人的整体发展。可以请小朋友们玩一个当警
察的角色游戏,首先告诉小朋友们警察叔叔是怎样站着的,然后请小朋友来模仿。由于警察是一个很威风的职业,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所以当我们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小朋友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能按照要求来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的完成任务。就连我们班最好动的小朋友都有很大的进步。幼儿正是成长的时期,就像一棵小树,你把他固定成什么样子,长成后就是什么样。所以说我们要把好幼苗这一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礼仪不仅体现一个人良好的教养,也可直接影响交往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更好的容入到这个社会当中。幼儿从小班开始就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打招呼,可有些孩子连最简单的称呼也不会。有些孩子在来园和离园的时候,都不知道与老师打招呼。有的个别孩子,有时老师先说话他都可以当作视而不见,小朋友打招呼也不知声,完全眼睛里好像什么都没看见,耳朵里什么也没听见一样。针对这些现象我在班级中举行礼仪班会,让每个小朋友都说说,咱们班谁最有礼貌,他是怎么做的,我们应该学些什么等。给幼儿讲一些故事,通过故事来启发幼儿,让他们自己说说什么是礼仪。我们还可以带幼儿玩角色游戏,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礼仪。比如: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说:欢迎光临,您好,请问您要点什么?顾客:我要一支铅笔。售货员:给您笔,共一元钱。顾客:谢谢。售货员:不客气。这也是一种礼仪的教育,幼儿还比较容易接受。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注重活动的过程,支持幼儿的发展。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关怀、接纳的态度倾听幼儿的表述,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积极活动。
(二)在实践中加深礼仪的培养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习惯虽然也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弱。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我们在组织主题活动中能够组织幼儿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亲身体验。在购物中引导幼儿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流,同时引导幼儿心中有他人,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同时教师还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表现。
杜威说过:“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使它喝水。”所以说对小班的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的,只要我们针对幼儿的心理,让他们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序渐进地对幼儿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学习和玩中受到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就能使他们学会以礼待人,文明礼貌。
2009年4月20日
第五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发表日期:2005年3月27日【编辑录入:jinbeibei】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或许这位母亲的话略有偏激,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内安全与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儿园所,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还有幼儿自己,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起较强的安全意识。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呢?经过实践验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集中教育 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不行,孩子听后很快就忘,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请消防员给幼儿丰富火的危害及防火救火知识;开讨论会;教师综合讲解等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是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哪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二、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我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带幼儿观察冬青。我用手捏住一片叶子请幼儿观察,忽听一名幼儿说:“不要乱动,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三、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这一个宝贝,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适当的磨砺
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就会束手无策。
去年冬天的早晨,刚刚下过雪,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一家三口在路边走着,女儿要去滑冰,年轻的妈妈不同意,一个哭着非要去,一个呵斥着执意不让,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是年轻的爸爸抱过孩子,把她放在冰上,女儿马上高兴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年轻的妈妈埋怨起来,可是再看那个小女孩,不但没有哭,还依旧爬起来,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这个小女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学会了保护自
己。
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合理引导
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真正正的有保障
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我国每年有40~50万儿童因意外受伤,大约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约有50位儿童因意外事故夺去生命。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这提醒我们,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加上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他们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一、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孩子们共同学习、游戏和生活的地方,幼儿会因为有同伴一起玩耍而显得格外活跃,但也由于有时玩得忘乎所以,导致不慎受伤。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模拟演习活动、常规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学习,让孩子正面地认识危险事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大班可围绕“火”这个主题活动,可开展“火的奥妙”、“着火了怎么办”、“认识防火标记”等等分阶段活动。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的安全教育比禁止式的安全教育更具有积极性、正面性,能让孩子既掌握正确的科学常识,又学会了保护自己;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易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既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考虑到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
幼儿园可每月开展一次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雷电、防台风等。地震、洪水、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如果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地逃生的方法,当灾害发生时,能冷静、正确地保护自己。
此外,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如在幼儿喝水或行走、上下楼梯、进餐、睡觉时,可告诉他们上下楼梯要扶着栏杆,每走一步都要走稳;吃饭时不拿筷子、汤匙玩,嘴中不要含筷子、汤匙;喝汤或水前,要用手感觉一下杯子是否烫;睡觉时,要睡好,以防跌落床下,等等。
要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幼儿遵守规则,也能减少意外的发生。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生动的游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规则。如组织开展“红绿灯”的游戏,让幼儿明白:汽车不能超速行使;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开。行人遇红灯或黄灯时,不要横穿马路,只有遇绿灯时,才可以过马路;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另外,在户外玩大型玩具器械时,应该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如有的孩子喜欢在滑梯旁猛跑,教师可引导他(她)在操场或跑道上跑,因为在器械附近奔跑会不小心撞到他人或玩具上的尖角,容易发生意外。在课室或上下楼梯时不要打闹、推搡,防止跌倒。
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时,还可以采用榜样、比较和示范等方法,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家庭的安全教育要具体而持久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煤气炉、电动榨汁器、电热水器、微波炉、音响、空调、洗衣机、消毒碗柜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幼儿长期在家中玩耍、生活,父母应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家庭设备和药物等,要防触电、防中毒、防火和防盗。如可告诉孩子怎样使用VCD,接触电器前双手勿湿水,手指不能伸进电插座孔里等等。有些用品是不能让幼儿使用的,应严加说明。要防止中毒,主要是防止药物、食物、煤气、清洁剂等中毒。药物和清洁剂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要告诫孩子不玩煤气瓶、煤气炉、热水器、热水瓶、刀具等,不乱吞物品,包括蚕豆、花生、别针、纽扣、小玻璃球、药物和清洁剂等等。
家长还应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随便开门让陌生人进来,预防歹徒入侵。让幼儿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记住家中的电话、地址及父母的移动电话。教育孩子离开家外出玩耍时,要注意防跌、防车撞、防被拐骗,并让他们知道在危急时如何自救,并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拨打急救电话119、110。
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安全教育形式可多样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因此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可以邀请消防员给幼儿讲解有关用火的注意事项,请交通警察演示交通安全规则等。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让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资讯的影响。现代资讯发达,电视、电脑等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有些是不适宜幼儿接收的,应该防止幼儿接触。家长应给孩子挑选适合他们观看的电视节目或书刊,如不能让幼儿收看带有暴力、色情、恐怖等电视节目或阅读不良读物。因为孩子理解能力差、好模仿,特别喜欢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一旦模仿不良行为时,不但会伤及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另外,家长还要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遭他人侵犯和伤害。注重亲子沟通,禁止孩子出入不良场所和接触行为不检点的人。
我国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据新华网报道:“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监制的全国中小学生及幼儿安全教育大型专题片《与安全同行》2003年1 3月1日在广东顺德开拍。有关专家表示,这将是我国覆盖面最广(涉及全国70万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受益人数最多(近3亿中小学生及幼儿)、到达率最为集中的一次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传播活动。”可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受益的将不仅是孩子,还有社会。
总之,只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三方面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难相信,意外事故将会越来越少,危险和伤害将会离孩子越来越远,这将造福于儿童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