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尔夫教案
大班音乐节奏活动《多变的节奏》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打节奏的能力,并能够听音乐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3、尝试仿编各种节奏型的能力;
4、注重幼儿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身体协调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体验节奏乐带来的乐趣。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并能够通过分声部进行再现。活动准备:
音乐准备:《库企企》《孤独的牧羊人》
乐器准备:低音木琴、手鼓、响棒、单响筒、雪铃、手铃、铃圈、碰铃、三角铁等各类乐器。
其它:音符卡片若干、纸杯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游戏)
《奇妙树》游戏。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奇妙树的游戏吧:在一片奇妙的森林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奇妙树,它们会在森林里到处的走来走去,当它们听到bang bang bang bang的声音时,它们害怕极了,赶紧摆好自己漂亮的造型不动,生怕会有什么危险出现。等可怕地声音过后,它们又活动起来了(音乐响起……)我们这些奇妙树的造型要和别人不一样哦!”
玩法:幼儿听音乐自由散步,当音乐出现变化后马上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造型,音乐重复出现,游戏重复进行。
二、基本部分(节奏的变化练习)
——“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造型,真是太棒了,来,请做好!”(教师同时用身体乐器拍出节奏等待……)
(拍手)
(拍手)(拍腿)(拍腿)(拍手)
——你还可以用小嘴巴把节奏说出来哦!(教师用手鼓拍节奏)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啊!好,看看这是什么(出示音符宝宝卡片)。你能用这些卡片把老师的节奏贴出来吗?
(请幼儿粘贴音符宝宝)——这个小朋友摆的真好,我们可以用身体的那个小乐器来拍出这个节奏?(拍手)
——全体幼儿一起拍手拍出这个节奏。
——非常棒!刚才是老师给小朋友的节奏。这次呀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设计一个四拍子的节奏型。(请幼儿来帖)
——这次我们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打出这个节奏啊?(跺脚)——现在老师把这两组节奏合起来,也把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把第一组节奏送给第一组小朋友,收到了吗?你们的节奏是……(引导第一组幼儿重复一遍自己的节奏型)第二组节奏送给第二组小朋友,接住,你们的节奏是……(引导幼儿重复自己的节奏型)我们两组一起来,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哦!
(一组先进入八拍后另一组进入)
——我们除了可以这样玩节奏,还能怎样玩呢?瞧!这是什么?(纸杯)我们还可以用纸杯来玩节奏。用纸杯来玩?怎样玩呢?(幼儿说)一个纸杯代表 两个纸杯代表 透明杯子代表空拍
——老师给两组小朋友不同的杯子,请你们摆出一个4拍的节奏,引导幼儿依次说出节奏。(一组4个纸杯,二组四个纸杯一个空杯)
——这次,老师要给你们增加难度喽!看看那组小朋友能准确地演奏出你们的节奏。
(一组再加上一个空杯,二组去掉空杯换两个纸杯)——乐器宝宝就在我们身后,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乐器宝宝和你一起来演奏这个节奏吧!(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合作的非常默契,小朋友都能看着老师的指挥来表演。看,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提议让我们和乐器宝宝一起为客人老师表演一段合奏怎么样?(请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孤独的牧羊人》)木琴和手鼓演奏固定节奏
木制类和铁制类分别演奏自己摆好的节奏。
第二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和回旋曲形式出现。
4、声势练习节奏练习(5)
土豆
土豆
丝
丝
X X
X X
X
X 土豆
土豆
片
片
X X
X X
X
土豆
丝
土豆
片
X X
X
X X 土豆
丝
片
X X
X
X 声势练习一 :用声势律动练习,稳定拍子感(10)
1、先做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连续做)
2、加音乐《奥尔夫音乐》,跟着音乐节拍做
3、变换动作顺序
4、加休止变换 声势练习二 :(60)
1、学习声势节奏
2、卡农练习
3、曲式结构练习
4、《握手舞》声势
5、创编声势
三、学习柯尔文手势:(20)
1、音阶练习柯尔文手势
2、练习用柯尔文手势表演乐曲《雪绒花》
X X
3、用柯尔文手势即兴创编:
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即兴创编,四人一组,每人创编一句,其他人唱出唱名。
四、歌曲创编:(20)
1、学习二声部乐句。
2、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进行演唱。
3、选一首诗歌,创编成三拍子歌曲,以回旋曲的形式进行表演。
五、奥尔夫器乐介绍(20)
播放奥尔夫乐器视频
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
2、1992年成立了奥尔夫教育学会的机构
3、全国有千所幼儿园引入了奥尔夫艺术教育研究会的音乐教程。
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困难:
1、与中国的教学体制不相符合2、奥尔夫教师素质要求高。
【课堂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舞蹈动作、元素性的词曲关系和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构成。他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声势动作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拘一格、内容丰富、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龟兔赛跑”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固定音型,为故事配伴奏
2、请幼儿学会看指挥 教学准备:
1、乐器:木质乐器(木鱼、双响筒、响板)散 响 类(手铃、铃鼓)金 属 类(三角铁、撞钟)
2、头饰:乌龟、兔子、松鼠、小马、小鸟
3、音乐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进行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它们跑起来的节奏是什么?
二、节奏练习
1、幼儿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教师就出示该小动物的头饰,并贴在白板上,然后提问 这个小动物走路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拍一拍。
2、教师和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合适呢?经过讨论后,大家统一意见 小马用双响筒,小鸟用手铃,小松鼠用三角铁,乌龟用木鱼
三、幼儿用乐器为故事配伴奏
1、幼儿自取乐器,分组坐好,并学习看指挥,分组复习自己组的固定音型。
2、全体幼儿为音乐剧配伴奏
(1)请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配乐器
(2)第二遍,教师请二名幼儿进行表演,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其他幼儿伴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李琼
奥尔夫音乐教案:鼓的故事
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 1 2 3 2 4 2。(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看两段鼓午、鼓乐(如山西安塞锣鼓)录像。讨论:是乐、还是舞?音乐舞蹈各自特点及互相融合的地方。除敲鼓外,还涉及那些艺术种类?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全班分两组,设计并排炼一个鼓的音乐,要求一组用外国鼓,一组用中国鼓,编曲要有两个乐段以上,音乐、动作风格须和乐器一隆?br> ——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
懒惰虫
一、活动目标:
1、以肢体创作带入歌曲《懒惰虫》。
2、学习四分休止符:通过直观的卡片与指挥引导幼儿掌握四分休止符。
二、活动准备:节奏卡一套、懒惰虫图片、单响筒、响棒、铃鼓、歌曲《懒惰虫》
三、活动过程:
1、名字节奏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外星人宝宝想跟我们小朋友一起玩,你想不想跟他玩啊!我们用掌声来欢迎它们。(出示♩与♫)他们两个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唱歌跳舞,我们也一起跟它们唱歌跳舞欢迎它好不好?教师排出节奏:(♩ ♩ ♫ ♩)幼儿想象创作肢体律动。
(2)引导幼儿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鼓励幼儿创作节奏,并试着将名字与节奏结合,例:♩ ♩ ♫ ♩ 我是王小明
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歌曲《懒惰虫》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第二段唱到肚子痛就摸肚子,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懒惰虫这么懒,它除了肚子痛还有那里痛呢?引导幼儿创作肢体律动。
(2)教师拍♫ 0的节奏,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幼儿自选乐器敲奏节奏:♫ 0 ♫ 0。
3、学习四分休止符
(1)排♫ □ ♫ □空格处不发出声音,请幼儿自行发现是否拍过这 种节奏。教师指挥幼儿看卡片拍节奏。
(2)将图放到□解释0的意义,并综合♩ ♫ 0的节奏练习。
四、结束部分:
歌曲《懒惰虫》律动退场。
第四篇:奥尔夫教案1
音乐游戏主题 课程主要环节 中班
课次 音乐游戏目标 《音乐动感地带》(1)音乐聆听游戏 32 1.孩子在倾听的同时对音乐中声响的音色、音高、音长、音强进行分辨,利用语言、肢体动作、乐器等方式再次模仿出来,培养孩子本能的音乐反应能力.2.帮助孩子熟悉周围环境的各种声响,丰富孩子的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自己对环境敏锐的观察力.3.使孩子除了能对听到的声响作出反应外,还能找到一种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2)音乐语言游戏 32 1.针对孩子设计的极佳的启发性音乐语言活动
2.帮助孩子发现自我,鼓励他们玩耍娱乐和自我表达,学习词汇与增进说话的能力
3.通过帮助孩子倾听某些有趣味又押韵的字词,增加他们的词汇积累 4.音乐语言游戏可以帮助有语言障碍的幼儿逐渐克服语言障碍(3)音乐节奏快车 32 1.让孩子体验音乐中的词语替换、语言节奏,培养孩子丰富的自我表达能力 2.孩子通过尝试音乐中旋律的问与答,逐步提高对音乐旋律构造的把握.3.孩子在音乐感染下能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对节奏进行直接感受和体验.(4)音乐小 舞曲 32 1.牵着手,一起动,专心听并随着音乐舞动,这种共同分享的音乐活动,为每一个人带来欢乐与愉悦,将孩子跟更大的“家庭”联结起来
2.孩子们以一种欢愉快乐的方式,在多次重复的歌曲中配合动作,这对于听觉,肌肉与运动记忆的成长非常有帮助.3.孩子可以在歌唱游戏里,直接体会到节奏、旋律和音乐的结构.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大纲 音乐游戏主 题
课程主要环节 课次 音乐游戏目标 中班 《音乐“原始”部落》(1)音乐热身游 戏 32 1.热身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个稳定的姿势在音乐中去探索身体可以做的动作,让孩子有机会意识这个部位的动作所产生的感觉
2.让孩子可以逐渐熟悉身体周围的空间,并且协助他们建立信心去尝试不同的肢体动作.通过探索整个身体的相对的动作,如快慢,高低,伸
曲等,以后可以延伸发展成为对音乐观念的理解.(2)音乐歌唱游 戏 32 1.歌唱游戏特别适合幼儿学习歌唱的特点.2.孩子会首先从简单、重复的旋律中跟随歌唱或模仿,带有问答形式的歌唱更会增加孩子与成人对唱的兴趣.3.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听见自己的声音,逐渐的他们也就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声音了(3)乐器玩玩看 32 1.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可以抱着、拿者或实验各种适合他们的乐器,他们将会发现玩乐器的新方法,并且也会即兴“创作”属于自己的音 乐.2.利用幼儿这段时期,趁者身体是用左手或是右手的
侧边习惯还没有建立的时候,通过“玩”乐器发展两边的肌肉运动机能是非常重要的 3.将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便会发展出适应外界速度的能力
(4)音乐律动游 戏 32 1.清楚说出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并通过触摸和摆动身体部位,孩子得以了解身体的每一部位和意识到的感觉.2.通过探索和持续不断的尝试,让孩子的身体作出各种动作,可以让孩子逐渐尝试更复杂的肌肉动作.3.孩子经过这样的音乐身体游戏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便会随着他们操控身体能力的进步而慢慢的变的更加明确了.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大纲 音乐游戏主 题
课程主要环节 课次 音乐游戏目标 大班
《音乐总动员》(1)音乐热身游 戏 12 1.热身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个稳定的姿势在音乐中去探索身体可以做的动作,让孩子有机会意识这个部位的动作所产生的感觉
2.让孩子可以逐渐熟悉身体周围的空间,并且协助他们建立信心去尝试不同的肢体动作.通过探索整个身体的相对的动作,如快慢,高低,伸 曲等,以后可以延伸发展成为对音乐观念的理解.(1)音乐回声游戏 12 1.孩子在认真倾听的经验积累情况下,能够有节奏的模仿出各种高低快慢不同的音乐声音 2.让孩子在音乐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想象力、创造力、模仿力.培养孩子对音乐声音及音乐节奏敏锐的分辨能力,促进孩子音乐感受力的提升
3.孩子通过音乐的刺激可以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3)乐器之歌 12 1.孩子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感知音乐的快与慢、强与弱、高与低,并且逐渐尝试编造自己的音乐游戏.2.孩子通过尝试打击乐器开始学会听辨、体验声音的不同色彩.3.让孩子在乐器合奏中体验到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4)欢乐音乐秀 12 1.通过让孩子们自由的、亲自设计自己的音乐活动,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能力.2.孩子通过自己创造并参与的音乐活动可以在群体中学习与他人的合作.3.即兴创造性的音乐体验不仅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且锻炼表现能力 《音乐动感地带》音乐游戏主题大纲 音乐歌曲名称
课时 游戏重点目标 1.《粉刷匠》 ※感受语词节奏,进行语词、动作创编 2.《王老先生有块地》 2 ※体验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型 ※感应旋律问与答
3.《三只小鸭》 2 ※声势、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内容和节拍 4.《乡下老鼠》 2 ※肢体、乐器感应8拍子乐句 5.《老鼠偷油》 2 ※感应童谣说唱拍子
※肢体、乐器体验ⅩⅩⅩⅩ节奏
6.《虫儿飞》 2 ※模仿各种虫儿飞的动作,感受四拍子音乐 7.《小小萤火虫》 2 ※感应ⅩⅩⅩⅩⅩ的节奏 8.《小兔乖乖》 2 ※声势、乐器体验ⅩⅩⅩⅩⅩ节奏 ※肢体、乐器感应问与答的节奏 9.《小青蛙找家》 2 ※声响、动作感应音乐中休止的存在 10.《一二三四五》 2 ※听辨两种不同音色,进行问答练习※学习数数目 11.《两只老虎》 2 ※语言、声势感受音乐节奏,进行音乐语词创编 12.《扯大锯、拉大锯》 2 ※培养幼儿参与音乐表演的兴趣 ※感应节奏型×× ××
13.《小雨沙沙》 2 ※语气词的发音练习及节奏体验 14.《花儿花儿我爱你》 2 ※肢体、乐器感应四拍子节奏
15.《两只小象》 2 ※声势、乐器感受三拍子韵律及歌曲中的休止 16.《欢乐颂》 2 ※名曲赏析,感应AB曲式
《音乐“原始”部落》音乐游戏主题大纲 音乐歌曲名称 课时
游戏重点目标 1.《小星星》 2 ※音乐语词替换 ※体验歌曲唱名旋律 2.《咏鹅》 2 ※诗歌节奏朗诵
※律动、乐器体验四拍子 3.《数蛤蟆》 2 ※感应音乐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4.《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 ※.声势、肢体、乐器感受音乐轻快的节拍 ※语言、动作感受音乐语词创编 5.《拔萝卜》 2 ※语言、声势、乐器感受音乐中出现的重复句“嗨哟,嗨哟”,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 ※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6.《泥娃娃》 2 ※语言、声势感受XXXXXXX的节奏形式 7.《雪绒花》 2 ※律动、乐器感应三拍子 8.《新年好》 2 ※声势体验节拍和节奏的关系 9.《春天来了》 2 ※音乐肢体动作、造型的创编 10.《春之歌》 2 ※各种步伐律动感受两大拍 11.《七步舞》 2 ※动作、乐器感应音乐快慢变化 12.《放风筝》 2 ※乐器进行顽固伴奏
13.《小蚂蚁》 2 ※空间运动体验音乐语词的节拍 14.《三只小猪》 2 ※声势、乐器感应儿谣的说唱节奏 15.《钟表店》 ※体验ABC三段式的曲式结构 16.《小小羊儿要回家》 2 ※肢体动作、造型的即兴创编
《音乐总动员》音乐游戏主题大纲 音乐歌曲名称
课时 游戏重点目标 1.《拾豆豆》 2 ※声势、乐器感受音乐欢快的音乐节奏 ※肢体创编体验拾豆豆的动作 2.《大鹿》 ※体验音乐中二拍子的韵律 3.《拉德斯基进行曲》 2 ※感应音乐节拍和节奏 ※进行顽固拍的伴奏
4.《狗狗运动操》 2 ※各种音乐律动和造型的创编 5.《划船》 2 ※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快慢和强弱的变化 6.《幸福拍手歌》 2 ※学习歌曲《幸福拍手歌》 ※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
7.《杜鹃圆舞曲》 2 ※各种行进步伐和队列的变化感应音乐曲式 8.《动物狂欢节》 2 ※进行音乐剧角色扮演 9.《牧童短笛》 2 ※认识乐器:钢琴和小提琴 ※感受和体验音乐塑造的音乐形象
10.《四小天鹅》 2 ※进行即兴节奏创作,培养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 11.《暴风雨》 2 ※了解乐曲中强音和弱音表现的音乐形象 12.《西班牙斗牛士》 2 ※感受西班牙音乐的民族特点 13.《保护小羊》 2 ※感受云南民歌的音乐特点 14.《老鹰之歌》 2 ※开发肢体动作感受乐曲情绪 15.《森林狂想曲》 2 ※辨别乐曲各部分不同的音乐形象 16.《玩具兵进行曲》 2 ※ 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 律动感应音乐旋律
小班音乐活动一
老师接待工作:
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音乐活动环节 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三.音乐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四.音乐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 老 师 好 老 师 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1.动作节奏配音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E.音乐小舞曲(10分)
1.音乐律动表演(重复4遍)
第一个乐句:双手伸直于胸前做上下交替粉刷动作 第二个乐句:双手叉腰,双肩做上下耸动动作 第三个乐句:双手叉腰,屁股左右扭动动作
第四个乐句:双手并拢,手心朝向脸部,做画圆式动作;最后双手于胸前摊开(变呀变了样时)2.身体不同部位创编粉刷律动 ①师:“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啊?”(手)
“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粉刷呢?(胳膊、肩膀、后背、腿等)我们跟着粉刷音乐都试一试吧!“
②小朋友模仿老师分别随音乐做不同部位粉刷的动作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3.小鸡、小鸭、小羊、小猪动物图片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例如:(老师)××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 老 师 好 老 师 好 3.小动物的叫声 ①老师分别模仿小鸡、小鸭、小羊、小猪的叫声,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字 ②小朋友模仿它们的叫声,并作出一些小动物的动作(叽叽、嘎嘎、咩咩、哼哼)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讲故事导入 ①师:小朋友知道小鸡、小鸭、小羊、小猪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请你们仔细听一段好听的故事,你们就知道可爱的小鸡、小鸭、小羊住在那里了。王老先生有一块地,他在田边养小鸡、养小鸭、养小羊、养小猪,非常的开心!王老先生看着可爱的小鸡、小鸭、小羊、小猪都会高兴的唱起歌,他是这样唱的(配班老师放音乐)②师:王老先生一高兴就会唱动听的歌,小动物们高兴起来是怎么唱歌的呢?大家赶快听一听 2.歌唱问答游戏(主班老师和配班老师先示范)例如老师问:
小鸡小鸡怎么唱?配班答:叽叽叽叽叽(×× ×××-)小鸭小鸭怎么唱?配班答:嘎嘎嘎嘎嘎(×× ×××-)小羊小羊怎么唱?配班答:咩咩咩咩咩(×× ×××-)小猪小猪怎么唱?配班答:哼哼哼哼哼(×× ×××-)3.老师问,小朋友答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老师分别用声势给小动物的歌声伴奏,小朋友模仿(拍手、拍腿、跺脚、拍屁股、拍肚皮等形式拍出×× ×××-的节奏)
2.老师介绍乐器圆舞板,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老师用乐器圆舞板给小动物的歌声伴奏,小朋友模仿(×× ×××-的节奏)4.老师和小朋友用圆舞板为歌唱问答游戏伴奏(老师问,小朋友答)5.互换角色用圆舞板为歌唱问答游戏伴奏(小朋友问,老师答)E.音乐小舞曲(10分)
1.播放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在小动物叫声出现的时候做小动物的律动(其他音乐老师和小朋友原地叉腰左右扭屁股)2.老师请小朋友拉手围圈,跟着音乐拉手转起来,当听到小动物叫声出现时原地停住,在原地左右扭屁股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H.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聆听的第三个环节,老师可以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便于幼儿认知 2.歌唱问答游戏时,老师要注意唱时节奏要放慢;根据小朋友情况可以互换角色 附歌词
王老先生有块地呀!伊呀伊呀哟; 他在田边养小鸡呀,伊呀伊呀哟; 嘎的叽叽嘎的叽叽,伊呀伊呀哟。王老先生有块地呀!伊呀伊呀哟; 他在田边养小鸭呀,伊呀伊呀哟; 嘎的嘎嘎嘎的嘎嘎,伊呀伊呀哟 王老先生有块地呀!伊呀伊呀哟; 他在田边养小羊呀,伊呀伊呀哟; 嘎的咩咩嘎的咩咩,伊呀伊呀哟 他在田边养小猪呀,伊呀伊呀哟; 嘎的哼哼嘎的哼哼,伊呀伊呀哟
小班音乐活动四
老师接待工作:
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音乐环节 一.音乐活动名称:《王老先生有块地》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进行语词、动作创编,培养幼儿的的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在音乐集体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音乐教学重点: 1.进行语词、动作创编,培养幼儿的的创造能力 四.音乐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王老先生有块地》、《再见歌》 2.乐器:圆舞板、手摇铃 3.纱巾、海绵球、小狗、小牛、公鸡、小猫动物图片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例如:(老师)××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 老 师 好 老 师 好 3.听听是谁在唱歌
①主班老师和配班老师扮演两种不同的小动物叫声唱歌,请小朋友说说是谁和谁在唱歌(小鸡和小鸭)例如:主班老师唱×× ×× 配班老师唱×- 叽叽 叽叽 嘎- ②老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两种不同的小动物叫声唱歌 例如(小羊和小猪):老师唱×× ×× 小朋友唱×- 咩咩咩咩 哼- ③老师和小朋友互换节奏型用小动物叫声唱歌 例如(小羊和小猪):小朋友唱×× ×× 老师唱×- 咩咩咩咩 哼-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老师出示小狗、小牛、公鸡、小猫动物图片,请小朋友认识,并模仿它们的叫声(汪汪、哞-、喔-、喵-)
********************************************* 全部内容220页
随教案增送
奥尔夫相关资料20个内部资料(绝对震撼惊喜)奥尔夫师资培训光盘(DVD 2张)
第五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绸带舞
教学目的:
身体谐调能力培养,体验飘逸
探索、发现:皱纸(绸带)表现的可能性,“画”图形
动手:自制彩带
学习民间锣鼓点和中国午蹈
教学准备:彩色皱纸若干、竹筷、音带等
教学过程:
――律动,跑园场,并手做各种动作(如高举双手等)。做扭秧歌练习,注意挥动大臂并与脚谐调。赏试大跳动作(秧歌午步),双臂高举及走三跳一。
――每人拿一条彩纸。讨论可以怎样挥舞,如果加一个小棍效果会怎样。动手操作。
a把彩纸剪成彩带。
b每人一根棍子想办法把彩带贴上。
――每人一或两根彩带,赏试在空中挥午可画出多少种图形。
――请学员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大家用动作模仿。
――加身体动作,手脚配合,并跑跳,把绸带和舞步结合。
――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即兴伴奏,从自由跳舞到由学员领着跳。
――用音乐伴奏(“豆叶黄”河北吹歌),先由教师带领跳:跑园场、原位挥动彩带、画大园(左、右)、扭秧歌(大挥臂)、在中位画蛇形、跳跃等等。
――换“放风筝”歌曲,该曲四段歌词,分三组各设计自己的午蹈,要求设计四种组合,每一段歌一组动作。
――各组表演。
提示:
这是一个综合课例,包括手工、动作、午蹈、奏乐、即兴、创编、画符号,还是本民族音乐、午蹈的学习和体验的内容。
对不同年令学生,主要是动作难度、组合的增减,对幼儿园可以不要求舞姿,只要动作谐调,绸带略短一些能挥午起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