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0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所料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谈话: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两个塑料杯、水槽、餐巾纸、气球、吸管、两个矿泉水瓶(一个在底部刺了洞,另一个是完好的)。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讨论后动手试一试,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

2.小组讨论、实验、教师巡视。3.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实验过程

四、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五、联系生活,总结拓展

1.课件出示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变化现象。2.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压缩或扩张)。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我们也来学学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里,水会怎么样?如果老师不断放入石子,会怎么样?为什么?板书:占据空间

出示装满沙子、水的杯子问: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

那么空气会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师:[提供塑料袋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塑料袋”意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事实。)

二、空气占据空间

1、小喷壶实验

师:乌鸦能利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水给漫上来了,你能利用空气让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吗?怎么做?挤出来的水流入哪里? 学生演示。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纸的奇遇”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材料:玻璃杯、废纸、水槽]将纸塞入杯底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猜想:杯中的纸会不会被水浸湿?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体会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师:你能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吗?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和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

师:我们说水会占据空间,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么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我们继续来研究。板书: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1、教师简介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怎么玩?平常都是怎么玩的?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看看我们怎么玩。)A、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用一只注射器,先把水抽进一部分,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分别用适当的力向下压,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我们观察到什么?(1)学生研读要求后问:谁会玩了?怎么玩?(学生说)抽进一部分,我们规定抽10毫升的水,如果注射器中即有空气又有水,怎么办?我们观察什么?(2)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水占据空间的大小有变化吗?

B、再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空气,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大小有变化(压缩或扩张)

2、如果我们把空气压了之后会怎么样?用手拉了之后,又会是怎样?给你一张记录纸,你会画吗?

动手试画(拿出记录纸),解释这样画的理由。

3、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课件:篮球、打气桶等,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

四、总结延伸,拓展应用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4.6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压缩或扩张)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上册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教科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

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用心爱心专心 1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学生实验

3.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四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为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现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反思如下:

1.用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同学们更容易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据空间。在导课环节,我引导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假如乌鸦不用小石子而改用小树枝,还能喝到水吗?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然后我让一名同学用小树枝实验一下,小树枝都快放满瓶子了,水面只上升了一点点。这样使同学们更容易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据空间。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对同学们来说,占据空间可以意味着排挤原来的物质,这其实就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2.通过实验,使同学们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我引导同学们做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先请同学们预测杯底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打湿,并说出理由。我从中了解到多数同学认识到了空气会占据空间。这个实验现象明显,使同学们更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其实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本课的不足之处:本课有三个教学活动: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比较水和空气,因为活动较多,因此给同学们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在今后教学时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第五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评课议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评课议课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从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空气”单元中分离出来的,但没有照搬硬套,而是真正在“用教材教 ”,在教材处理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精心地选择了有结构的科学探究材料,准备了大量供儿童探究的学具、活动材料具有结构性,它反映在材料易得、可视、趣味;教学过程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营造的一种以科学探究和体验为中心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以及大量的小组合作式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学习,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独立地、专心致志和兴趣盎然地进行科学探究,具有层次性;教学程序的安排由猜想、问题、讨论、实验、新问题、再实验、再应用,再创新,充分说明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并且探究始终是在一种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关系融洽,既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学得轻松愉快;教师适时地鼓励,恰当地引导与点拨、风趣幽默的语言,体现了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总之,教师自始至终紧扣“探究”二字,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使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体现了“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本课借助学生对空气已有的了解,指导学生认识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的能力,进行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归纳概括实验结果,让学生对“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体”获得更生动、更具体的感受。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以下目标:尊重证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与科学保持密切联系、享受探究乐趣的前提。因此,本课一开始,用一个表演魔术的形式导入进行预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符合,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入课堂,并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开心、顺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当学生从内心自发疑问时,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尝试分析,进行有根据的预测。预测的过程就是锻炼和展示学生理性思维极好的机会。“说出你的根据来。”则使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整个思维过程,使思维展示的过程成为接受自己和众人检验的过程。“那怎样证明你的想法呢?”让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证明。组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实践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强调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技能,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课文的思路是指导学生通过“问题——假设——证据收集——结论——交流共享”的科学认识程序,进一步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以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以科学探究组织教学,不仅要通过分目标、具体内容标准及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增强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本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指导方针。

下载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新平县平掌乡小学 杨艳仙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南坪小学郝晓丽 教案背景: 科学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大闸小学 廖华 一、 探究目的 希望通过调查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现象,经过调查与实验操作,探究科学原理,认识这原理运用在生活中......

    空气占据空间吗片段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片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课堂教学实录[优秀范文5篇]

    《空气占据空间吗》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所料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 1.师:用“乌鸦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