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科学实验
一: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二:目的: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三:器材:
水槽,玻璃杯,干燥的纸张,毛巾 四: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
3:将杯子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
4: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将纸从杯中取出,观察现象
(一)5再次将赛有干燥纸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到水进入杯子,观察现象
(二)6:将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取出纸团,观察现象
(三)7:观察现象,得出结论。8:整理实验器材
五:现象:
(一)纸团没打湿
(二)有气泡冒出
(三)纸团打湿
六:结论:
杯子里有空气,只有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水才能进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第二篇:空气占据空间反思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与水》这一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气来的更抽象。本次教学中体现了一下几个亮点: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导入----抢椅子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强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胜利者占据位置,引出“占据”位置。之后由《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中,提问,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体会小石子把水的空间占了,水让出空气给小石子,水就上升了来理解“占据空间”的含义。引出占据“空间”,为后面的空间问题做了铺垫。如果没有这些铺垫,学生对于“占据空间”的理解有一些困难。因此,我这样的教学设计,尽量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借助学生对固体、液体占据空间的了解,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在实验中体验感悟,进行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
二、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
实验探究方面,活动一:利用空气让瓶中的水流出来,这个活动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实验方法,学生边汇报实验方法,老师边讲解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进行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做到循循善诱,从学生的原有思维出发,一步一步的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探索到正确的实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前进和跨跃,从不懂到懂,从不明白到明白。
活动二:纸的“奇遇”,创设“纸在水中不湿”的魔术表演,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更点燃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
在这两个活动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体现探究活动的层次性和严密性。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趣味的课件、神秘的魔术、充分的材料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去做;充足的时间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尽情地实验中,创新了思维,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灵活处理教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因为本节课让学生自己设计讨论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所以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因此,本节课,只让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教材第二部分——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留到第二课时进行探究。在本节课中,我存在不足的方面:教育机智不够,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认识到课堂教育机智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有所欠缺,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指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用老师的思维模式去框住学生的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培养;问题要设计的简单而且准确,要与自己的教学环节密切相关。但在真正教学课堂中,问题的提出层次性体现不够强,略有匆匆走过场,有些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得还不够自然;语言不够精练,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认识到,《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要有本学科独特的教法。我们要培养好学生实验的习惯。认真钻研每一篇教材,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问题。问题要设计的简单而且准确,要与自己的环节教学密切相关。
第三篇:《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作者] 石家庄市中华大街学校/刘荣
[内容]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空气》这一课,谁来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你知道哪些地方有空气?
这节课,我们要在掌握了空气的上述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空气的另一条性质,这条性质需要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自己探索出来,《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二、观察实验,学习新知师:(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
师:将铅笔放满文具盒,问:同学们看一看现在谁占据了文具盒的空间?
师:(出示书包并装满文具)同学们再看一样你们熟悉的东西,问:“书包里有什么?谁占据着什么?”(找三个学生说,然后给予评价)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往烧杯里倒满水)师讲述:铅笔、学习用具、水占据空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物体占据着空间,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说完后,给予鼓励)
师问:以上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物体都要占据空间)
师:(出示一块板擦,一个砝码)问: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一样吗?
师讲述:所以准确地说应是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语文论文《《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分享好文◆这个“一定”指物体的大小,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体积。(将上述板书补充完整)师:现在你们自己亲手做个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结论。请同学们看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挂出小黑板)。
(1)把烧杯放在盘子里。
(2)往烧杯里倒满水。
(3)用手提着拴着砝码的线。
(4)把砝码慢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2.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实验步骤,教师提醒学生,水要倒满,放砝码时要慢。
3.要求: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出示观察思考题:
(1)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4.汇报实验结果。师导引:由上面的观察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形态的砝码和液体形态的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气体形态的空气是不是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挂出小黑板,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一: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杯口外围。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找一名学生朗读[1][2]
第四篇:《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
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毛巾、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注射器2个、实验记录单
演示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注射器、喷雾器、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研究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童话故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播放课件)
2、谁能说说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3、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还有哪些物体也会占据水的位置?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4、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占据空间?
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
5、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要占据空间。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6、学生大胆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一: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1、出示透明玻璃杯:同学们这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
2、教师演示,将纸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杯中的纸会不会被水浸湿?
3、这只是我们的猜测,那么纸到底会不会湿,下面我们来验证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实验,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我们来看一下。
指读实验要求:(课件出示)
1将纸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竖直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擦干后再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验证方法明确了吗?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小心尽量不要弄洒了水,明确分工,不要争抢将玻璃器皿弄打了。
4、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5、若有不成功的小组:你们小组反思一下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活动二: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空间,你们有没有信心利用这个性质挑战难题呢 ?
1、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你们能利用这些东西和看不见的空气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不要以为简单老师还有要求:(课件出示)
(1)不能倾斜杯子。(2)不能压瓶子。(3)不能用嘴吸。
这样要求你们还能完成任务吗?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要让水流到水槽里。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遇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3、请成功的一个小组给大家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
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这么做为什么水会流出来?是谁把水挤出来的?(里面的空气多了,多余的空气占据空间,把水挤出来了)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4、第×小组你们做成功了吗?不成功也是很正常的,科学家们也都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走向了成功,才有了新的发现。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和水占据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出示注射器)我们要借助它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是什么?介绍各部分名称(筒身、刻度和活塞)它都可以怎么玩?下面我们就用向下压和向上拉的方法来研究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用2个注射器分别抽取同样多的水和空气。(怎样做到同样多?抽到相同的○格)
2将管口堵住,用力把活塞向下压,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或水跑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并填写好记录表;
3将管口堵住,用力把活塞向上拉,注意不要把活塞从筒里完全拉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并填写好记录表。
4、方法明白了吗?同学们先做压的实验做好记录后,再做拉的实验,开始吧!小组进行实验活动。
5、汇报交流: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什么特点?(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能变化。)
6、解释: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能被压缩呢?学生尝试解释。(2名)
7、课件展示,小结: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自由状态下的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很大,当我们用力压活塞时,微粒间的距离就会变小,所以能被压缩;而水微粒间的距离本来就很小,不能被压缩了。
8、(课件出示维恩图,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空气和水都会占据空间,空气能被压缩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变化。除此之外,联系前几课的内容说一说空气和水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四、拓展应用
科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科学就要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看一看:
1、生活中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下水道,它弯曲埋在地下,生活中的废水都从这里流走了,可是有些进时候不小心它会被脏物堵住了,关于这个难题你们有办法利用今天的知识将它通开吗?用什么工具?
2、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课件出示打气筒、篮球、喷雾器等)那么它们都是怎样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空气 占据空间吗?
能被压缩
第五篇: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半截饮料瓶,纸巾,一个乒乓球。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针管。教学流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老师表演魔术,指着装有水的水槽问:水槽里有什么?我们可以说,水占据水槽的空间。老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泡沫板上,并把它按入水底,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猜测)
难道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要想知道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有水的水槽、一个杯子、还有一张软纸,你利用这些材料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师:组内交流一下,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生:组内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认真,那你能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这是你们组的想法,其他组的想法呢?
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大家注意听。(师边说边演示)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4、组内同学要合作,一人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实验吧。请各组派代表来取实验材料。
生:实验,师巡视。
师:看见同学们认真研究的样子真像一位科学家。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汇报一下。
师:不管是纸湿了还是纸没有湿,这两种现象都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过渡语言:利用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乒乓球,把矿泉水瓶倒立压入水槽中,矿泉水瓶子中的乒乓球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试一试。
生:发现乒乓球进入水中。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修改板书把“?”和“吗”去掉)
过渡:我们知道水会占据空间,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师:(出示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 师:你很聪明。师: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我们先抽入6毫升的水,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适当的力向下压,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再用注射器抽进6毫升空气,用适当的力向上拉,向下压。你又感觉到了什么?
师:邻近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师:如果我们把空气想象成许多微粒组成的,你们说压了之后会怎么样?用手压了之后会怎样?用手拉了之后又会怎样?刚才发现同学玩的很尽兴,那你在玩耍中有什么发现吗?(水占据的空间不能变,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
师:板书,变化。
师: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课件:篮球,打气筒,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喷壶,水枪)
四、总结延伸
师: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会变化,空气还有许多性质,请同学们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