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葛亮与梁父吟教案
诸葛亮与《梁父吟》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天宝人,可以说是对天宝非常熟悉,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天宝,你会选择哪个词呢?
(指名答)——我觉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八个字能总揽天宝的特点。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天宝的风景图,看一下你们能不能认出这是哪里的风景。多媒体展示梁父山图片。
梁父是指梁父山,别名映佛山,迎福山位于宝镇后寺村北。梁父山海拔288米,山势峭拔险峻,孔子曾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曾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山巅有北齐时期刻经巨石一处,巨石状如坐佛,故又称“映佛山”。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你听过哪些关于梁父山的传说故事?
曾有过很多名人曾留下足迹,诗仙李白、一代名相诸葛亮、现代作家白先勇。
实际上,诸葛亮幼年随父寓居梁父县(今山东省新泰市天宝镇后寺村)。陈寿《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云:诸葛亮青年时代隐居隆中时“好为《梁父吟》”。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首《梁父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齐读诗。【作者知多少】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注释】
①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③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⑤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⑥绝:毕,尽。地纪:犹“地纲”。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二句是说三士文武兼备,既有排倒南山的勇力,并且深明天地纲纪的真谛。
⑦一朝:一旦。
⑧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引用典故】 【小组合作翻译】 【质疑·探究】
所谓“吟”,是一种抒发忧愁凄惘的曲调。《乐府诗集·梁父吟题解》又谓:“《梁父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不管取何种解释,《梁父吟》皆为格调悲凉凄切之味。【赏析】
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土的故事。【小组合作】
1.读完这首诗你对哪一句印象最深刻?并说说理由。
历史上臣子因功高震主而被杀的事例极多,而此诗之所以以《梁甫吟》为题,特别选定二桃杀三士之事进行歌咏,是因为这件事太具有戏剧性了,太使人震惊了,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警觉和深思。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累累,起伏相连的样子。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2.通过诵读,你能体会作者内心的感情吗? 作者在言语之间表达了对“三士”的赞叹、惋惜、伤悼;对“晏子”则是严谴。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诸葛亮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躬耕南阳,读书交友,静观天下之变,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诸葛亮已经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隐居隆中之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其志向高远,非常人可与之比拟。管仲佐主称霸,“一匡天下”;乐毅大破齐师,以弱胜强。而素有贤相美誉之称的晏子却杀害异己。“这种行径,难免为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所不齿。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也许不仅仅哀悼被害的壮士,而是用政治家的眼光,去讽刺晏子残害异己玩弄阴谋的行为,同时流露了自己的远大胸襟。”
他们都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而君子在严酷、卑鄙的政治斗争中,必然是处处碰壁,难逃失败命运的。3.体会
这则故事最打动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晏子利用的三人弱点,并非是他们的鲁莽与骄狂,而恰恰是他们的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作业】
1.搜集故事资料。
2.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景观,写一篇导游词。
第二篇:诸葛亮教案
《诸葛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诸葛亮的生平,搜集诸葛亮的相关材料。
2、理解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书信。
3、学习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意。难点:诸葛亮生平介绍,收集诸葛亮的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的文材料、了解诸葛亮的品质、精神。教学准备:
收集的与诸葛亮相关的材料。诸葛亮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
默读课本36—37页原文和注释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诫子书》。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理解文章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介绍诸葛亮的故事、资料。
六、活动广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启示。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七、成长阶梯:第3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附:《诫子书》释意: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及。
第三篇:《诸葛亮与小皮匠》教案
《诸葛亮与小皮匠》
教学目标:
1.在不同的语境中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通过看图片、听涛声、动作演示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水深流急、架人桥、木筏、揭布告等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介绍诸葛亮,引入课题。2.学习生字:匠
3.过渡:平凡普通的小皮匠和聪明机智的诸葛亮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通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 三国时,一条乌江挡住了()的去路。
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都()。后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帮助这支军队过了江。
2.交流。
随机“士兵”正音。
三、学习课文1-2节。
1.看乌江图片,听浪涛声。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理解:水深流急
学习生字:礁 4.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5.诸葛亮想了什么办法?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圈出答案。(出示第二小节)6.交流,并分析失败原因。(板:架人桥、坐木筏)(1)架人桥——演示。
(2)坐木筏——出示图片
学习生字:筏、撞
7.师:看来,诸葛亮想的这两个办法都——(板书:没有成功)8.指导朗读。9.引读作小结。
诸葛亮发愁了,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
四、学习课文三——五节。
1. 过渡:诸葛亮又想出了第三个办法,那就是叫人——张贴布告,征求——过江的办法。
2. 学生演示“贴”布告。3. 补充布告,填填读读。4. 学生演示“揭”布告。
5. 听录音——小皮匠介绍皮筏作用。
6. 交流:你听明白了什么?(板:坐皮筏)(板书:成功)7. 指导朗读。
8.设疑: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三个小皮匠能想出来,而聪明绝顶的诸葛亮却想不到呢? 8.出示句子:这真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赛过”什么意思?
9.总结。
10. 指导朗读——夸夸小皮匠。
师:这句话后来就成了一句谚语,比喻——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
五、复习总结 1.复习词语。
2.指导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第四篇:父与子教案
《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精段阅读法、想象体会法、读写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灾难。今天我们这则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1月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情况(出示资料):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条公路被震断,电力设施受阻,桥梁坍塌,山崩地裂,几万顶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听朗诵,扫清文字障碍。
地震洛 杉 矶 混乱 安顿 挖掘昔日废墟阿曼达 坚定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疾步瓦砾 砸碎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2.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
二、品味课文,体验感悟
(一)品味课文,体验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研习课文
①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 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③ 试着体会父亲救儿子时的心理变化。
2、交流自悟收获。
学生可能从以几下方面来谈:
先体会父亲:学生自由读1至16自然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
引导: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感受,再引导到走进父亲心里。
老师引导父亲8小时心理的变化:
体会绝望,看不到孩子的绝望。指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冲向”看出父亲很急切,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可父亲到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废墟,父亲当时太痛心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天旋地转)
体会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与众不同。揭示废墟的危险,和父亲的动力:“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信念使他重拾信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悲痛欲决但由从新挺立的父亲。父亲能从痛苦中坚定地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很了不起的。
12小时了,24小时了,父亲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联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队长的表现,体现父亲的执着,深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朗读。父亲的失望、孤独、无助和坚持
36小时了,他仍然在坚持人们以为父亲失常了,你觉得呢?引出这是来源于他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板书)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父亲奋不顾身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不停地在那里挖,36小时都没停止过,眼睛满是血丝。为了救儿子,父亲付出了这么多,有谁读了不受感动呢?
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力量在支撑着他。(教师板书:爱)
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教师示意学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运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总结: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的语言、外貌、外在表现、包括动作、神态,把父亲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的,体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
引导:38小时了,已经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了,人疲惫到了极点,黄金救援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引读到最后一段。
儿子:学生自由读17至27自然段。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
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确定:儿子对爸爸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这让人感动。(阿曼达才七岁,就能凭着父亲的这句话,安慰同学们,告诉大家不害怕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
确定:他终于要见到了父亲,他却自己不出来,让同学出来,他有着保护同学的意识,对同学们很有责任感。
学生谈体会。引导联系孩子的年龄、孩子所处的环境,想象他如何度过38小时,体会他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无私。指名读。
3、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激情:只因为那一句真挚的承诺,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儿子;只因为那一句朴素的承诺,儿子勇敢地与灾难作斗争。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你们从哪体会到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呢?
确定:因为父亲相信儿子,儿子相信父亲,他们心灵相同,终于团聚了。
父亲爱着儿子,儿子相信父亲。是爱,让他们幸福着。
苦肉终于团聚,父子心灵相通,是亲情让他们幸福,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幸福。爱让他们这样
幸福,被爱让他们如此幸福。
大家设想一下,刚才有个同学谈到,当时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也可能害怕,他害怕还是不害怕? 不害怕,他一直记得爸爸对他说的话,是爸爸的话在支撑着他,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害怕,他才7岁,就是大人,在发生地震也会害怕的。
三、总结板书
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七岁的阿曼达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一定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父子俩就是凭着这句话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感悟父爱》,在序开头的有这样一句话很感人,很有哲理: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与子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儿子
坚定善良
执着无私
深沉的爱富有爱心
了不起
四、作业
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说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写他在废墟里,在黑暗当中的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
例文:
心理描写: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他不会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语言描写: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爸爸是个很伟大爸爸,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第五篇:父与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父与子》
猫街中心幼儿园 盛玉仙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渐渐学会阅读一些书,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我选择漫画欣赏、讲述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象。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采用了幼儿独立欣赏与小组交流欣赏的形式,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有意识地倾听,分享其他幼儿的大胆想象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当然,让幼儿对漫画的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学准备中,我设置了“漫画墙”可以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不断深入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父与子》,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愿意与同伴一起讲述图片内容。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表达和倾听能力。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及图片若干,课件ppt。
2.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
3.收集幼儿和父母亲的合影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
1、小朋友,在生活中,你喜欢和爸爸玩吗?爸爸给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二、基本部分
3、介绍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幼儿边看边讲述。
5.设置悬念,幼儿想象并讲述:
1)出示一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幼儿想象、讲述。
2)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6.出示漫画原稿,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学习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指导认识序号的作用。
5、幼儿独立看漫画,并把自己喜欢的讲给旁边的伙伴听,要求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另一个幼儿认真倾听。
6、让幼儿大胆交流自己读书的乐趣。
三、活动小结
1、《父与子》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有趣好玩的故事,小朋友喜欢下来可以自己看书,这是老师做的活动书,老师放在阅读区,喜欢可以看看
2、父与子这么有趣,你和家人间一定有有开心有趣的事吧,和朋友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出示一份自己与孩子有趣的漫画,讲述
2、回家把自己与家人有趣的事与家长合作画下来,与幼儿园的小伙伴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