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情景阅读教案《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中蕴藏的童趣,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2、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3、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亮的味道》ppt。
2、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等木头积木。
3、桌子、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想象。
1、孩子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吗?(见过)是的,我们都看见过天上的月亮,那你们吃过月亮吗?(没有)如果我们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2、(出示ppt1)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和月亮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
二、幼儿观察ppt图画书。
1、观察ppt的第2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1)这天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你来数一数?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小结: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动物们都仰着头,望着月亮。看得真专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4)你有好办法让这几只小动物能吃到月亮吗?(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垒高)。
(5)那么小动物们用到了哪一种办法呢?观察ppt3页(垒高)。
三、迁移经验
幼儿运用垒高的方式想尝到月亮的味道,但是这似乎想要够到月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来摘月亮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去摘月亮呀?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选用木头作为材料。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你们用到了哪些好办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幼儿观察ppt3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
(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
(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
(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
(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交流体验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小动物们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
3、观察ppt4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大班语言《月亮的味道》教案
大班语言故事《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一)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二)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活动准备:
PPT\图画书、舒伯特的《小夜曲》 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题,引发想象
师:今天老师要做一个谜语让你们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出示月亮的图片)对啊,你们看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有关月亮的绘本(出示绘本)绘本的题目是《月亮的味道》,在绘本的封面上有什么?封底有什么?绘本太小了老师把它放大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在画面上你还看到了什么?(个别:月亮 长颈鹿)长颈鹿想干什么呢?那你们猜一猜月亮可能会是什么味道的呢?(详问:甜的,提示:那什么好吃的东西是甜的啊)
师:月亮的味道真好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和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去品尝月亮的味道。
二、听讲故事,教师提问、启发、思考
图片一:在美丽的夜晚你看到了什么?有这么多小眼睛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九双)
师:那你觉得这九双小眼睛会是谁的呢?(幼儿)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师讲述: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想不想尝到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图二:师讲述: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图三:师讲述: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还是够不着,小朋友你们看小海龟的样子着急吗?(着急)小朋友你们帮它想想办法!(你的办法真好)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出不同的办法。那小海龟想出什么办法 它叫来了大象,“大象,快到我的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到月亮呢?月亮想,呵呵,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小朋友玩游戏开心吗?你们瞧月亮的表情怎么样?大象用什么够月亮?谁来学学大象够月亮?(个别、集体)我们也站起来学学大象够月亮?那我们坐下来一起看看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
图片六:师:大象的长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哟,还差一点点那怎么办呢?请谁?这时大象看到了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长颈鹿)大象说“长颈鹿,快到我的背上来,说不定我们一直就够到了,那长颈鹿用什么够月亮呢?我们一起来伸长脖子(集体学动作)
图片七:师讲述: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伸长了脖子还是够不着,长颈鹿们伸长了脖子够着了吗?长颈鹿又叫来了斑马,“斑马,快到我的背上来,我们就会更近了。
图片八:月亮觉得好玩,又轻轻往上一跳,斑马努力伸长了身子可还是没有够着。
图片九:然后它们分别叫来了狮子、狐狸、猴子来帮忙。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轻轻往上一跳。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啦,可还是还是够不着,小朋友你们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够月亮的?他们的眼睛为什么要使劲往上瞧呢?尽管这么辛苦这么累你觉得小动物们会不会放弃呢?为什么?(遇到困难要共同努力)
师:那你瞧,谁来了?(师小老鼠动作)小猴说“老鼠,快到我的背上来,我们就爬上月亮了” 月亮看着小老鼠心想:“哼,这么个小不点,肯定捉不到我的。”它己经玩累了,这回它没动,图片十:瞧!小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到大象身上,长颈鹿身上,斑马身上,狮子身上,狐狸身上,猴子身上,然后……你们猜猜小老鼠能吃到月亮吗?为什么?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到底有没有吃到月亮?
播放(声音<咔嚓>空白)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吃到了)
图片十一:“咔嚓!”小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哇!月亮的味道真好啊!然后小老鼠给每个小动物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小动物们们高兴吗?来我们一起来吃月亮了(咔嚓……月亮的味道好吗?)你们看,现在月亮的表情怎么样?(不高兴了,师:月亮太骄傲了,所以被小老鼠吃掉了)
提问:为什么一只小老鼠能吃到月亮呢?这是它自己的功劳吗?(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
图片十二:(音乐:小夜曲)师讲述:小动物们吃到了月亮,这天夜里,大家都挤在一起睡着了。看到他们靠在一起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觉得他们像一家人)小朋友,请你也和身边的朋友抱一抱,感受一下朋友之间的温暖吧。现在月亮变得(弯弯的了)
咦!奇怪,老师数了下吃到月亮的只有八只小动物啊,可是刚开始有几双小眼睛啊?(九双)还有一双会是谁呢。。。
图片十三:(小鱼)河里的小鱼看着这一切,它怎么也弄不明白:“小动物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吗,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提问:1.小朋友,鱼儿认为月亮在水中呢!你认为月亮在哪里?(天上)那小鱼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月亮的倒影)
三、幼儿再次看图完欣赏故事一遍: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好玩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
四、结事部分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意思,最好玩? 幼儿1: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幼儿2:小动物们“叠罗汉”很有意思。幼儿3: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出示绘本)小朋友让我们把月亮的味道带回去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第三篇:《月亮的味道》教案
《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借助老师的讲述,了解本书内容并能感悟其中蕴藏的童趣。
2、学习阅读绘本类图书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视觉思考能力。
3、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题目“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它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标题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动物们在“叠罗汉”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的规则,可是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竖得越来越高了。天梯每增高一节,月亮就会跳高一点。此时,童趣便在这一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露出来。最终小动物们有没有吃到月亮呢?由于月亮的疏忽和大意,最顶端的小老鼠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动物们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月亮的美味,最后满意地睡着了。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偏偏这时一条小鱼出乎意料地走进了故事,它在说出自己疑问的同时也把无数小读者引进了未完的思考中。这正是本书智慧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读封面和封底,猜故事内容
1、读封面、封底(出示封面和封底,隐去作品的题目),作如下交流:
(1)从封面和封底上,你看到了什么?(圆月、长颈鹿、月牙)
(2)封面上圆圆的、微笑着的月亮为什么会变成封底苦恼的月牙了呢?
(3)你能猜猜这本书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吗?
2、再读封面、封底(出示作品题目),再次猜测故事的内容。
说明:我们几乎所有的阅读都是从封面开始的。而对于绘本类图书而言,封面和封底更为重要,因为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说“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重要来源”。因此,这里就从指导学生阅读封面展开教学。
二、读中交流
1、教师让学生静静地按序观看书中的图画,不出现图画书中的文字部分。
2、让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再次揣测书中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者借助图画自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师对学生们的种种合理猜测和想象要及时予以肯定。
说明:图画书就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图书。其特征之一就是只看图画就可以了解故事梗概。此处直接将书中图画呈现在孩子面前,一方面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图猜文或编故事的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视觉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接下来教师的讲述中会不断获得印证,从而产生阅读的惊喜与快乐。
3、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
(1)夜晚,仰望月亮想品尝一口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九只)参加“叠罗汉”的又有几只呢?(八只)还有一只去哪里了呢?
说明:这一提问从第一幅图画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细微之处,即月亮底下那九双明亮的小眼睛。同时通过前后比较思考,从而为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做铺垫。
(2)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高高在上的月亮又是怎么变成月牙的?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小动物们前后的言行、神态有哪些变化?月亮的形状和表情又有哪些变化?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小鱼闹不明白的问题你能弄明白吗?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理解和体验。这本书浅显易懂,幼儿就能轻易地从中读出趣味来。这里教师要将该书推荐给小学低年级儿童,在与孩子共享乐趣的同时,应鼓励他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全凭儿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教师适时予以肯定即可。
三、片段欣赏
1、图文并茂地出示片段一:
“咔嚓”它咬下了一片月亮。
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
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说明:正是这段文字的出现将故事推向了高潮。随着小老鼠的一声“咔嚓”,小读者似乎也听见了这声如同咬薯片一样的清脆声,看着凹凸不平的月亮,仿佛自己也吃到了美味的月亮,心中不由自主地惊喜起来。
思考:此刻,小动物们和月亮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2、图文并茂地出示片段二: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
“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呢?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说明:摘取这一段是引文它是整本书的最后一页。弯弯的像是要哭出来的月牙倒影、一条充满疑问的小鱼、一段看似简单却又难以解释的文字,给小读者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思考:你能帮助小鱼解开疑问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
3、黑夜里有九双眼睛,“叠罗汉”的有八只动物,还有一只是谁呢?现在你明白了吗?
4、通过这样的阅读,你有哪些收获?
四、推荐阅读
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和他创作的其他图画书,让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经典的绘本类图书。
说明:一本书的阅读结束了,但阅读从未停止。教师应借此向学生展示一个浪漫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学生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每天的习惯。
第四篇:月亮的味道教案
小班:早期阅读《月亮的味道》
执教人:
活动设计思路:
结合小班幼儿用嘴感知世界的特点,以“吃”和“食物”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来开展小班孩子的阅读活动,将有效的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月亮的味道》一课将运用孩子喜欢“吃”的特点,将月亮变成了一种食物,孩子通过将“食物”来感知抽象的月亮。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来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2.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PPT通过月亮的幻灯片,引导幼儿猜测、联想,引出活动内容。
指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的真实图片)这个月亮它在哪儿?—天上。“月亮高高挂天上!”小朋友们摸过月亮吗?把手伸出来,然后闭上眼睛,老师请你们摸一摸月亮,小朋友摸着月亮了吗?哦,小朋友睁开眼睛,月亮已经回去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简单欣赏故事内容。(根据幻灯片简单讲故事)
指导语:哇!快看看这是什么?图上都有什么?这个月亮它像什么?这样的月亮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吃过月亮的?那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它会是谁的眼睛呢?仔细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图一)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图二)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图三)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
提问:小乌龟够着月亮了吗?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呢?
(图四)“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提问: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叫来了谁?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图五)“长颈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于是,长颈鹿一口气叫来了:斑马、狮子、狐狸和猴子。
提问: 小朋友想想,长颈鹿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最后,猴子够着月亮了吗?——没有,还差一点点。那小猴又会怎么办呢?(图六)小动物们叫来了老鼠
提问:小动物们是怎样邀请老鼠的?
(图七)“老鼠,快爬到我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
(图八)只见,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
“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哇!月亮的味道真好。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提问:小老鼠最后吃到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个人吃月亮的吗?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们吃到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总结孩子们归纳的味道)
(图九)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提问:他们为什么睡着了?
三、结束部分:
总结
指导语:“原来小动物通过互相帮助吃到的月亮有那么多的味道啊,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吃XX(水果)我们待会也去尝尝月亮像XX一样的味道。”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活动的目标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过多过难。对于活动中出示PPT环节,在图片安排上可只挑少数图片进行。活动安排上,食物的利用没有到位,可将食物先放在前面,先满足孩子吃的欲望,再让他们说味道。整堂课上完过后,达到目标的效果是很好也不是很突出。此外,由于经验不足,事先预想得太好,导致在环节设置上有点主观臆断。另外,太急于求成,直接控制了孩子自由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初次上阅读活动,这对于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选班到选材,再到内容的安排,这都是一项新的尝试。在这次小班阅读活动教学中首先,从选材来说,选择绘本《月亮的味道》不是最理想的。月亮的“味道”对于小班的孩子太过抽象,此外,绘本的整体色彩活够吸引小班幼儿的眼球,整体色彩比较暗淡,月亮的色彩太过于干净,动物的形象不够夸张。这一系列都为我下一次选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也从中吸取了经验。
第五篇:月亮的味道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活动准备
1、ppt《月亮的味道》
2、舒伯特的《小夜曲》。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想象
师: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是的,月亮很圆,也很亮。我这里有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故事的名字好吗?(《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儿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样甜甜的。幼儿b:也可能就是大饼的味道,成成的。幼儿c:也可能是没有味道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师:《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幼儿a:再找一只小动物,找一只小一点的就可以了。幼儿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幼儿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睡着了,让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a:这幅画面让我感觉很温馨。
幼儿b:我感觉像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很温暖。
幼儿c:这让我想起了宿泊活动,大家睡在一张大床上,心情很愉快。4.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幼儿a:小鱼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幼儿b:小鱼说,水里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5.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趣? 幼儿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儿b:小动物们“叠罗汉”很有意思。幼儿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们是怎样“叠罗汉”的? 7.小动物们想摘月亮,但月亮为什么要轻轻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动物们在做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
(教师可请幼儿边复述边体验故事主要情节。)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听一遍这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引导幼儿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师: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教师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幼儿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飞机去摘月亮。幼儿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幼儿c:我要做一架很长很长的梯子。
幼儿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幼儿e:我希望乘热气球去月亮。
幼儿f:我希望月亮是月饼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来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月亮的味道》阅读推荐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借助老师的讲述,了解本书内容并能感悟其中蕴藏的童趣。
2、学习阅读绘本类图书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视觉思考能力。
3、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题目“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它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标题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动物们在“叠罗汉”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的规则,可是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竖得越来越高了。天梯每增高一节,月亮就会跳高一点。此时,童趣便在这一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露出来。最终小动物们有没有吃到月亮呢?由于月亮的疏忽和大意,最顶端的小老鼠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动物们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月亮的美味,最后满意地睡着了。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偏偏这时一条小鱼出乎意料地走进了故事,它在说出自己疑问的同时也把无数小读者引进了未完的思考中。这正是本书智慧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读封面和封底,猜故事内容
1、读封面、封底(出示封面和封底,隐去作品的题目),作如下交流:
(1)从封面和封底上,你看到了什么?(圆月、长颈鹿、月牙)
(2)封面上圆圆的、微笑着的月亮为什么会变成封底苦恼的月牙了呢?
(3)你能猜猜这本书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吗?
2、再读封面、封底(出示作品题目),再次猜测故事的内容。
说明:我们几乎所有的阅读都是从封面开始的。而对于绘本类图书而言,封面和封底更为重要,因为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说“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重要来源”。因此,这里就从指导学生阅读封面展开教学。
二、读中交流
1、教师让学生静静地按序观看书中的图画,不出现图画书中的文字部分。
2、让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再次揣测书中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者借助图画自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师对学生们的种种合理猜测和想象要及时予以肯定。
说明:图画书就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图书。其特征之一就是只看图画就可以了解故事梗概。此处直接将书中图画呈现在孩子面前,一方面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图猜文或编故事的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视觉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接下来教师的讲述中会不断获得印证,从而产生阅读的惊喜与快乐。
3、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
(1)夜晚,仰望月亮想品尝一口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九只)参加“叠罗汉”的又有几只呢?(八只)还有一只去哪里了呢?
说明:这一提问从第一幅图画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细微之处,即月亮底下那九双明亮的小眼睛。同时通过前后比较思考,从而为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做铺垫。
(2)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高高在上的月亮又是怎么变成月牙的?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小动物们前后的言行、神态有哪些变化?月亮的形状和表情又有哪些变化?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小鱼闹不明白的问题你能弄明白吗?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理解和体验。这本书浅显易懂,幼儿就能轻易地从中读出趣味来。这里教师要将该书推荐给小学低年级儿童,在与孩子共享乐趣的同时,应鼓励他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全凭儿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教师适时予以肯定即可。
三、片段欣赏
1、图文并茂地出示片段一:
“咔嚓”它咬下了一片月亮。
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
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说明:正是这段文字的出现将故事推向了高潮。随着小老鼠的一声“咔嚓”,小读者似乎也听见了这声如同咬薯片一样的清脆声,看着凹凸不平的月亮,仿佛自己也吃到了美味的月亮,心中不由自主地惊喜起来。
思考:此刻,小动物们和月亮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2、图文并茂地出示片段二: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
“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呢?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说明:摘取这一段是引文它是整本书的最后一页。弯弯的像是要哭出来的月牙倒影、一条充满疑问的小鱼、一段看似简单却又难以解释的文字,给小读者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思考:你能帮助小鱼解开疑问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
3、黑夜里有九双眼睛,“叠罗汉”的有八只动物,还有一只是谁呢?现在你明白了吗?
4、通过这样的阅读,你有哪些收获?
四、推荐阅读
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和他创作的其他图画书,让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经典的绘本类图书。
说明:一本书的阅读结束了,但阅读从未停止。教师应借此向学生展示一个浪漫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学生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每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