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主题种子旅行记
活动名称:种子旅行记(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视频《种子的传播》、播放器。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种子的旅行记》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旅行经验,了解什么叫旅行。
(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出去旅行过吗?去过哪些地方旅行?(2)小结:旅行就是离开家,到较远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故事欣赏。
(1)讲述故事《春天的旅行》,引发幼儿了解种子旅行的兴趣。(2)提问:蒲公英的种子是怎么旅行的?旅行途中它看到了什么?它最后在哪里安了家?
(3)小结:蒲公英的种子靠着风开始了它的旅行,它飞过草地,看见小草发芽了;它飞过了小河,看见冰融化了;它飞过了果树林,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叶……最后蒲公英的种子在河边安了家,享受着春天的阳光,长成了一棵小小蒲公英。
3、观看视频(1)播放视频《种子的传播》,让幼儿了解蒲公英、苍耳、凤仙花、椰树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提问:视频中的种子是怎么传播的?
(3)小结:大自然非常有趣,原来许多种子都是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来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浑身长刺,容易粘到人和动物身上,人和动物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是靠人祸动物来传播的;椰树的种子落入水中,顺着水流到别处去安家,是靠流水来传播的;凤仙花是靠自己种子成熟后果壳裂开来传播种子的。植物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多样。
4、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种子旅行记》中的种子图片,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种子,怎么传播,并与相应的传播方式图进行连线。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检查操作材料的完成情况。
第二篇:大班科学:种子旅行记
大班科学:种子旅行记
大班科学:种子旅行记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种子奥秘的兴趣。
2.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并进行简单分类。
3.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观察、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种子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种子的旅行》,导出课题。
1.复习故事《种子的旅行》
师: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故事《种子的旅行》吗?
师:那故事里都提到了哪些种子啊?(蒲公英、苍耳、红果、椰子、豌豆。)
(教师按照幼儿的答出的种子在白板上依次点击出现图片。)
师:那,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怎样去旅行的吗?蒲公英是怎样去旅行的?
(分别请幼儿模仿一下蒲公英是怎样去旅行的。)
2.介绍新朋友
师:有两个小家伙看到蒲公英、苍耳、小红果、椰子、豌豆都去旅行了,羡慕极了,也想去旅行,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教师点击出现凤仙花和喷瓜的图片)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猜一猜,凤仙花的种子藏在哪里?喷瓜的种子藏在哪里?
(种子藏在瓜皮里)
师:再猜一猜,凤仙花和喷瓜会用什么办法去旅行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好多的办法。
师:那让我们来看一看,凤仙花和喷瓜到底是怎样去旅行的。
(教师播放视频)
小结师:凤仙花和喷瓜都是靠弹力把种子们喷射出去,它们都是靠自己的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的。
师:还有很多植物也像喷瓜和凤仙花一样用各种办法把种子宝宝传播出去,送它们到各个地方去旅行。到了收获的季节种子宝宝们就长大了,跟妈妈一模一样。
二、视频《植物怎样传播种子》,引导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1.播放视频《植物怎样传播种子》
(1)幼儿观察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点击出现视频中出现的植物)
幼儿自由讨论观察到的种子传播方式。
师:在水里漂的是鸭腱藤,它是靠水力传播的。鸭腱藤成熟了种子就会掉进水里漂到很远的地方,继续生长。(教师点击出现水力传播的标志)
师:除了靠风力和水力传播种子,植物们还用了哪些好办法来传播种子啊?
(被动物吃下去,随着粪便洒向四方。果实炸开,蹦到外面。)
师:牛蒡是靠人和动物传播的,牛蒡成熟后就会粘在从他旁边经过的人或动物的身上。野果的种子硬硬的被动物吃下去不易消化,就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凤仙花和喷瓜则是靠自身的弹力把种子传播出去的。他们是靠弹力传播的。(教师点击出现人和动物传播标志和弹力传播的标志)
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
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我们了解到有的种子像降落伞一样飘在空中,它的种子靠风传播;有的种子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它的种子可以靠水传播;有些硬硬的小种子被鸟吃掉后不消化,能随粪便拍出来;有些种子成熟以后,果实外皮开裂,种子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
(2)游戏:点一点
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植物分别用什么方法去旅行。重点介绍种子(水黄皮、风滚草、黄花酢浆、萍婆)
教师协助幼儿点击出现种子的传播方式。
1.帮助种子去旅行
2.按传播方式给种子分类。
(幼儿分别说出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师指导幼儿将种子拖进相应的框框里。)
3.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种子的传播。
在音乐中,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分别扮演种子和帮助种子传播的外力,合作表现种子的传播过程。
三、结束:
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种子飞回教室。
第三篇:中班科学种子的旅行反思
中班科学《种子的旅行》教学反思
吕秀兰
《种子的旅行》主要是给小朋友们介绍几种植物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种子的旅行》是我上的中班科学。科学课是比较枯燥的,然而如何将枯燥的科学课变得不再枯燥,深得小朋友的喜欢呢?
为了让科学课不再枯燥,我将植物们拟人化,让幼儿们将种子当成宝宝,告诉他们,种子宝宝长大了,需要离开妈妈去旅行,可是它们没有手,没有脚,怎么办呢?如此一下子激起了幼儿们的兴趣,孩子们都是爱动脑筋,非常有爱心的,马上帮种子宝宝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我揭示答案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讲,看看自己的办法有没有帮到种子宝宝们。为了让幼儿更清楚的认识到种子的传播方式,我还制作了小动画,让幼儿更加直观的去观察、发现,如此更加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科学课很多时候是由老师去介绍小朋友听,然而此次活动,我主要让小朋友们看种子的传播方式小动画,让幼儿们自主发现,归纳,如此,孩子们更加有了探索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幼儿们兴致很高,基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蒲公英、苍耳、水稻、橘子以及凤仙花的种子传播方式。
在孩子们认识了各种植物的种子以及它的传播方式后,我为了更好的巩固孩子们的记忆,还制作了连线操作。让孩子们想一想、连一连,种子的传播方式。在在操作纸上,我特意将有的内容做了改动,例如,将橘子换成樱桃,看看孩子们能不能举一反三,正确连线。结果大家都做得很好。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教师在教孩子们时,要有耐心,不要急着帮孩子们找答案,可以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探索,如此,孩子们将更加的有成就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岂不更好?
2013年12月20日
第四篇:种子旅行记作文400字
种子旅行记作文400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种子旅行记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子旅行记作文400字1一些种子,随着风儿飘动在空中,他们欢舞着,特别高兴,他们很想落在土地上生长,不知道风儿会把他们带到哪儿呢?
种子们在空中飘动。突然,一颗种子掉到一堆石头上。石头硬硬的,种子钻不进石头里,它就无法再生存了。
剩下的几颗种子继续随风飘去。忽然,又一颗种子跟不上其他种子啦。因为它被一股强风吹到了小溪流里。小种子使劲扑腾着,它被溪流冲到远处,那里水流很多,流得太快。这颗小种子便消失在水流中。
风停了,剩下的.种子落到一片土地里。这时,一只乌鸦落到这片土地上,看见了一颗种子一口把它吞掉,飞走了。
剩下的几颗种子开始生长了。快要过冬了,小种子还在地面上,下雪了,洁白亮晶晶的雪像棉被一样盖在种子上。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温暖的阳光照在土地。上小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阳光照射着她,慢慢的,她开出小芽,叶子也已经越长越大。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最后,小种子终于长成了一株巨大的、灿烂的花。
可是,有谁知道在灿烂的背后有小种子的努力,甚至还有她的同伴们对生的渴望。每一颗小植物的生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敬畏。
种子旅行记作文400字2想一想,一个种子有什么梦想?
一个种子说:“我要去日本,让它们看看外面中国的花草,让它们改变一下。”
第二天种子对风姐姐说:“风姐姐,风姐姐快把我带到日本去吧。”风姐姐说:“好呀!那你拉好我的手。”就这样,种子在天空飘来飘去,时高时低,它看到了云雾缠绕的高山,看到了蜿蜒起伏的长城,还看到了两条巨龙——长江和黄河。
第三天种子到了北京,它问风姐姐:“风姐姐,是不是快到了。”风姐姐说:“没有,到日本还有许多路呢。”这样一天又一天,风姐姐突然生病了,种子问:“风姐姐你怎么了?”风姐姐筋疲力尽地说:“小种子,我生病了,现在我们在一座叫青岛的城市,喏,那有一家医院,我恐怕只能把你送到医院窗台上的花盆里了。”
“好的,好的。”小种子感谢了风姐姐。于是,小种子在花盆里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病号们早晨起来看到花盆里的花,心情好极了,小种子陪着病人度过了夏天。
小种子感到:“啊!原来让别人快乐是有用的,看那个病人已经好转了很多。”
小种子想:“我现在又有了很多种子,我要去环游全世界。”
第五篇:种子旅行记 案例分析与反思
种子旅行记
——大班语言活动案例分析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都有较强的探究意识。种子是幼儿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物。种子传播、发芽、生长,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语言和科学活动的结合,介绍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让幼儿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并借此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
活动目标
1, 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 在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
活动过程 1.经验准备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2.材料准备
(1)《种子旅行记》幻灯片
(2)场景大图,小兔子,苍耳,蒲公英,莲蓬,豌豆图片;(3)游戏大转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旅行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出去旅行过吗?” 幼儿:“去过/没去过。”
教师:“去过旅行的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们是怎么去旅行的呢?” 教师:“没去过旅行的小朋友,请你们想想,如果你们要去旅行的话,你们想怎么去呢?” 幼儿:“坐车/坐飞机/轮船/步行等。”
二,向幼儿展示种子的图片(幻灯片 第2页)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种子,它们也想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出去旅行,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幼儿:“苍耳/蒲公英/莲蓬/豌豆”
教师:“你们帮它们想想办法,可以怎么去旅行” 幼儿:“坐车/风吹着就去了„„”
三,故事讲述
教师:“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多!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看看这些种子是怎么去旅行的。”(播放故事幻灯片 第3—8页)
四,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借助什么力量得以传播 1,回答故事结束后的问题
教师:“听完故事,让我们来想想刚才的故事中植物们是用什么方式去旅行的呢?”(幻灯片第9页)
2,再复述故事
教师把背景大图拿出来变回忆故事,边贴上相应的图片。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印象与理解
幼儿:“蒲公英是被风带着旅行的/豌豆是自己蹦出去的/莲蓬是被水带走的/苍耳是粘在动物的皮毛上”
3,总结,植物的四种传播方式(幻灯片 第12页)
教师:“你们看看这些种子有哪些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传播,有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传播的呢?”
幼儿:“XX是借助XX力量才能传播的,XX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传播的。” 教师:“原来这些植物这么聪明啊!那小朋友再想想,借助风力/水力/动物/自身力量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通过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等来说明)4,问题探索
教师:“嗯,你们说的都很好,那你们再动脑筋帮助苍耳想想,核桃/松子是怎么旅行的呢?”(幻灯片 第11页)五,游戏《知识转转转》(幻灯片12页)
教师给幼儿准备大转盘(上面写上植物传播的方式)把幼儿分成两组来比赛,转到那种传播方式就说出一种植物,答对多的组获得胜利。(加深孩子对本次活动四种传播方式的认识)
六,播放视频,给幼儿带来直观感受让孩子了解更多知识(幻灯片第13页)
给幼儿呈现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的视频
教师:在我们刚才的故事中已经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为了让小朋友了解到等多有趣的知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不同植物传播方式的视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了植物的传播方式,它们分别是借助风力传播的蒲公英,借助水力传播的莲蓬,借助动物的苍耳和依靠自己力量传播的豌豆,最后让我们一起像种子一样去旅行吧!(模仿种子传播的动作从而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鼓励幼儿事先了解种子的种类,形状,生长环境等; 2.画一张种子旅行记的图画,发挥其想象力。3.编排独幕剧经行表演、。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由旅行这一话题把孩子们带入到下一个环节——听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我事先出示了植物的照片,让他们形象直观的观察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对故事理解更加深刻,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故事,他们是怎么去旅行的?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了形象生动的配音故事,这样孩子们更能专心故事。讲完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故事来说出哪些种子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传播,有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传播的呢?加强他们对风力、水力、动物、自身的传播方式。做游戏加强孩子们的记忆,整个活动幼儿在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一动中学习与理解。最后我还给他们找了有关植物的四种传播方式的科教片供他们更直观的去了解植物的传播方式。虽然我准备了大量的视频和影片来加强幼儿的理解,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我发现如果用种子的实物来进行讲解和演示是否课堂效果会更好?最后一个环节给幼儿播放他们不曾见过的植物和其传播的方式,这个环节作为结尾是否合理,或是放在延伸活动更加好呢?
教学评价:
1、教学活动目标设置符合大班年龄段的幼儿。
2、教学活动的过程围绕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在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没有偏离主题
3、活动过程中利用视频音乐、故事动画、游戏等环节引起幼儿的广泛兴趣,幼儿与教师互动较好
4、完成了教学活动目标,达到了预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