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养成教案5
我们在行动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根据我们小组几个人最近在校门口商店的观察,发现每天早晨上学、中午午休和下午放学的时候是同学们购买零食的高峰期,大多数学生在进校、回家之前都会去校门口的商店里买零食,这些零食大多是垃圾食品,主要有:辣片、糖果、干脆面等。由于学校内不允许吃零食,所以大家都急急忙忙的在校门外吃光自己买的零食,这样冷的天气又很快速的吃这些不干净的垃圾食品,导致很多同学肚子疼。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最近我们小组特别关注了学校门口每天卖烤肠的小摊儿,我们发现这些小摊儿的卫生条件是在是令人担忧。首先,我们发现烤肠的小车是半封闭的,有一个门是方便商家制作烤肠的。只要一遇到大风天气,尘土就会刮进考场车,那么烤肠就被污染了。其次,我们还发现商家在制作烤肠时根本没有戴卫生手套,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这样很不卫生。最后,我们看了一下制作烤肠用的油,发现考场盘子里的油有黑色的小东西,我们觉得也很不卫生。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为了让大家看清我们平时爱吃的这些零食的真面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特意找到了一所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不吃垃圾食品而制作的一段视频了。讲述了一些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请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首先,我们将要和制定方案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讨论我们的行动方案。然后,我们将逐一去实践制定方案小组进行制定的方案计划。
我们是制定方案小组: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制定了以下方案:
1.发宣传单,宣传垃圾食品的危害,呼吁同学们不要再去买垃圾食品。2.劝告家长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去买零食。
3.劝告校门口的商贩不要再在校门口卖烤肠等垃圾食品。4.寻求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除了刚才的方案,我们还打算:
寻求学校老师帮忙在各班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找机会交给同学们如何辨别三无食品。我们还将会将我们观看的垃圾食品制作过程到各班进行播放,让大家了解垃圾食品的危害。最后我们会向学校申请:开展“拒绝垃圾食品”宣誓会,让同学们自由参加。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由于这只是我们初步的方案计划,还不是很完善。所以,除了以上我们制定的方案,我们还将继续寻求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我们一起完善我们的方案。我们将会查阅更多的资料让我们的方案变得更加合理、可行。我们是寻找政策小组: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了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然而这些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是完全不一致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都明文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2.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3.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然而,在我们刚才观看的视频里那些垃圾食品的生产过程完全不符合以上的标准,可以想象到不符合标准的垃圾食品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多大的伤害。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有些垃圾食品的制作原料是腐烂、变质的,甚至在视频里添加化学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法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将我们所查找到的这些公共政策下发到各小组,为各小组讲解这些公共政策,帮助各小组了解我们所查找的这些公共政策,以便他们更好的制定方案、寻找问题、实践行动。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有些垃圾食品本质上就是三无食品,我们无法辨别产品的厂家、生产日期等,让我们吃了很不放心。《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一条规定: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下面由我来汇报关于垃圾食品带来的危险问题:
1.网易信阳新闻 : 6月6日上午,罗山县一名5岁男童尚某疑因食用在路边小卖部购买的“牛排香”食品致中毒,在从罗山县人民医院转院到信阳市中心医院途中不治身亡。该名男童7岁的姐姐同样食用了“牛排香”在罗山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东北网12月28日讯 星期五,像往常一样,学校下午不上课。11岁的小颖和同学结伴回家,并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买了一根烤肠。边吃烤肠,小颖边和同学往家走。谁知刚到家里,小颖就对妈妈说自己难受。随后鼻子就向外流血,嘴吐白沫,还没有等到救护车到孩子就去世了。下面由我来继续向大家汇报:
中新网昆明4月19日电(记者 胡远航)近日,有媒体报道云南一小学生吃了5包麻辣条后性命难保,引发热议。事件中的12岁女生李冬艳,为富源县田冲村委会阿依村人,田冲小学五年级学生。3月25日下午放学后,李冬艳和同学在附近的小卖部买了2根雪条和5包“麻辣条”吃,当晚即感到身体不适,奶奶带其到村卫生所治疗,医生视为肠胃炎,次日偏向食物中毒进行诊治。3月28、29日,李冬艳亲属先后将其转到村医唐普进家、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30日上午又转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4月17日晚七点三十分左右,李冬艳经抢救无效死亡。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试验研究:
美国科学家通过胶囊内镜的方式拍摄了“加工食品”与“无添加物食品”被吃进肚子里的情况对比,结果发现手工拉面在32小时后已经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则仍保有残余、尚未完全消化。而方便面难以消化,是因为其中加了多种抗氧化剂、添加剂等,长期食用有害健康。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由于我们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都是来源于网络,所以我们打算从手边下手,收集更多的材料。我们已经写好了一份调查问卷,正准备印制交给行动小组,让行动小组的同学帮我们去发放问卷,搜集资料。
第二篇: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吴
江
学会生存,学会做事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这是倡导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背景。因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无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还是最终的人格养成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能否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学用结合中才能促进理解和实现迁移,这是当代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所证实的。美国有一位教育家杜威批评现代教育,说它最大的毛病就是师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能带进课堂,课堂所学又不能回到生活中去应用,这两方面的脱节造成教育上最大的浪费。这一弊病也可以说是长期困扰学校教育的大难题。多多开展社会实践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克服它。
然而,学会做事的教育价值并不局限于满足带有个人功利色彩的生存需要,它还与学会做人的当代社会的发展诉求有关。“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通过“做事”来学会“做人”的。这里,“人”不能作抽象解读,应该放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发展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理解,这就是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一员的“公民”,有别于封建社会的“臣民”(相当于主权而言的被动的受治者)。公民社会是有别于封建等级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新一代公民的成长而言,除了需要课堂上的授受之外,更有赖于行动。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内化,才能化育成与现代公民社会相适应的习惯和心理,这就是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实践精神。这种性格和特征,只有在真正需要运用智慧的实际生活情景中,在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解决与切身利益攸关的现实生活问题,在学会善于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尽公民义务的行动中才能锻炼出来。也只有在这个心智开放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所谓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力。一切知识学习,道德养成,人格培养,素质教育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才不致于使教育目标落空。
中小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关注、解决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重要,对于一个令人激动的未来社会愿景来说同样缺之不可。学校应该通过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承担多一份教育理想,不应该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
深圳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来说形式多样,市、区两组教育部门建立了许多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我市有些学校组织师生远赴遍远地区、革命老区开展活动,使师生增进了对国情的理解。近几年来深圳市在文化立市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为中小学生课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无论是从物质环境还是从重视实践活动的意识来看,都有一定基础。但也有憾事,就是这样好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且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动机还很模糊,而且学科化倾向十分严重。
从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参加度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有很多事可做。比如说我市有个别大型公园经营困难,长年亏损,为什么不能象上海一样拿来建设成为全市中小学校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基地呢?某些新建文化设施商业味太浓,为什么不面向学生实施免费制度呢?特别是市政府提倡建设学习型城市,文化进社区,开展社区终身教育,我市学校大都座落在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社区里面,为什么不能整合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呢?尤其是我市以高科技立市,全球、全国均有许多高科技企业、实验室落户我市,为什么不借助科技环境优势开发科普教育基地呢?社会实践之所以处于各自为政的原因,一是全市缺乏统筹,社会实践有过多的利益驱动因素在内;二是教育认识上也仅仅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单纯的生存教育、传统教育、纪律教育、德育等,视野狭窄,还没有从现代社会公民素质养成的高度来看待特区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教育的哲学思考,更缺乏整体教育设计,这才是最大问题所在。
2006年12月6日
第三篇:小学生现代公民素养养成初探
小学生现代公民素养养成初探
宿豫第一实小 徐莉
现代公民素养,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和文化的多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等。有修养的现代公民,一是要尊重和践行人类社会自古到今公认已经形成的普遍规范;二是要尊重和践行现代社会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规范。“小学生公民素养”即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小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增长知识,加强思想修养,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为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为明确目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通过一系列训练活动,使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并渗透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等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公民素养养成教育,并以此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然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行为都有所偏颇,学生普遍认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离他们很遥远、太抽象;权利和义务是成年人的事,和他们根本没有关系;很少人有法治意识和自主意识,有些人还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太古老、不够时尚,没有学生愿意认可。其实,不仅是我们学生,其实我们的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很多人认可金钱至上、物质主义、崇尚数字化时代的新鲜与快捷,基本上抛弃了许多传统美德和文化。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存在着自私、骄傲等缺点;很多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往往采取两种态度:要么放弃,要么暴躁,惟独不会运用智慧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反映出中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说,公民教育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是教学生温和、渐进、理性地解决问题。
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假、大、空”的弊病。把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品性的培养罗列在一个层次上,让学生无所适从;教育中一味地回避、抵制或阻止各种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于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学生在“真空世界”出现了双重人格和多重的道德评价标准。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今天的学生抗拒的并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给他们的教育方式。小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多,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次数也最多。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态度、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小学生现代公民素养的初步形成。
一、行动训练。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往往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锻炼出来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日常的言、行、卫生打扫、物品整理、书写姿势等行为着眼,在实践中进行训练。学校就是一个大课堂,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分享学习的经验。我们以小学生为中心,特别关注公民素养养成的学会合作、学会自理、学会学习等方面的素养养成。把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以解决大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遇的实际问题。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营造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公民素养的养成在实践体验中慢慢训练出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对于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多鼓励,通过赏识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如“星星、红旗、笑脸”等;开辟“我的世界、我的风采”专栏,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
二、活动教育。团队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是实施主体参与式教育的有利途径,是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有效路径。主题鲜明的团队活动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公民素养养成的实质目标得以实现。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开展“知我中华、爱我家乡”为主体的系列实践活动、“文明礼仪,我在行动”活动、“我为学校绘蓝图”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孩子,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同国家家乡学校紧紧连在了一起。又如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忠心献给祖国”,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建军节、建队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严格规范升旗仪式,引导学生把爱祖国的深刻感情落实到爱校、爱集体这一具体实在的载体之上。
三、体验实践。实践体验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心灵与特点,讲求针对性,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和价值体验。为了让学生全面提高公民素养,能够面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以至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学校应该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实践和体验的小岗位,如卫生督察岗、环保卫士岗、图书管理岗、文明活动岗,各班还设有班级财产小管理员,护绿小组,轮岗负责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基地、街道社区、校外教育基地等场所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大队、中队及小队活动。
四、情感教育。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五、家校配合。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现代公民素养是人们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认知方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生自动化行为,良好的公民素养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现代公民素养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只要教师和学生注重心理相容,有共同的目的要求,互相信任和理解,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础,学生就一定能够成为现代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的主人。
第四篇:《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主题班会教案
卫生微生活
——《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主题班会
一、背景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同时,学校学生环境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但是,这段时间,校园的部分地方逐渐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偶尔会见到地面的垃圾,部分水沟也有不少垃圾出现。因此,在学生中倡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势在必行。
二、目标
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讲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希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让我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生活。为创建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多作贡献。
三、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主持人:邓敏贤、陈沛慧
主持人A:近来我们学校倡导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不要随地扔垃圾,并且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的倡议。
主持人B:因此,我们班也在今天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一起来谈谈我们的卫生微生活。
(二)视频引入
视频由校园各个角落一些随地扔垃圾,饭后不收拾餐具等图片组成。主持人:请大家先观看一组视频。
(三)组织讨论
1、由游戏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主持人A:相信看了视频之后,每个人心中都很有感触。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呢?
主持人B: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玩输得同学呢?就要站起来说说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或者爆料班上某位同学的搞笑或不文明的行为。
主持人A:这个游戏叫做“明七暗七”,游戏规则为:遇到7,17,27,37等以7结尾的数字称为“明七”,7的倍数如14,28等数字称为“暗七”。按顺序由1,2,3开始数,每个同学数一个数字,遇到“明七”或“暗七”的同学,则不能出声,并且要拍一下掌。
主持人B:大家明白了没有啊?现在我们示范一下给大家看看„„(主持人示范游戏规则)
主持人A:好,现在游戏开始„„
(游戏玩输的同学会说出一些不文明行为,主持人遇到合适的题材就适当评论并且点一下题——要注重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或个人环境卫生,宿舍环境卫生等)
游戏结束(大概找5个人左右说出不文明行为就可以了,需时大约10分钟)
2、由谜语引入组织学生讨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主持人A:好,大家来猜一猜这个谜语,谜底是什么呢? 主持人B:有没有同学想出来了? „„ 谜语内容: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 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谜底:习惯 主持人A:就像这条谜语所讲,习惯如影随形,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由你自己来把握,可能造就你的成功,更可能导致你的失败。习惯,决定人生。
主持人B:好,大家来看一个案例。(由主持人说出来)案例内容:
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主持人A:所以,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四)小组展示 各展示展示节目单
G1:诗歌《你扔或不扔》 G2:歌曲《垃圾买卖》 G3:诗歌《卫生与环境》 G4:诗歌《地球之歌》 G5:小品《加分风云》 G6:《诗》
(五)环保小知识竞答
此环节主要是普及大家的垃圾分类的知识。
主持人A: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主持人B: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那么,垃圾分类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A:(点出PPT)这里有四样东西,他们可回收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作答,四个全部判断正确者加1分!
主持人B:有答案的小组举手示意主持人,抢答形式,先到先得!„„(共3组图片,全部判断完毕)
(六)教师点评
第五篇: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一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弟、处世指导三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齐家治家。
与儒家倡导的“齐家”思想相适应,传统家训都把家庭和睦,“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作为“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参见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齐家”、“兴家”的极端重要性。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传统家训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家训大都总结、传授家政管理、家业置办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及详细措施。
传统家训在论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适时,主要是论述父子、兄弟、夫妇“六亲”(“六亲”也有其他说法)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家之亲,此三而已也”(《颜氏家训》)。当然,家训也谈及亲属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如司马光《家范》中就论述了甥舅、舅姑等姻亲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传统家训基本上以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加以阐述和发挥。
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慈子孝。由于封建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家庭财产的继承,家庭权力的转移都是由父辈决定的,因而子辈绝对地服从、孝顺父辈就成为最根本的家庭道德规范。《袁氏世范》说:“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家训的作者们无不将“子孝”作为处理父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有的甚至宣扬“愚忠”、“愚孝”,但也有不少家训同时提出了“父慈”的要求,要家长在不失权威的条件下,对子女家人宽以待之。如明仁孝文皇后所言,“上慈而不懈,则下顺益亲”,否则“父不慈则子不孝”,于己于家都不利。许多家训还对家长提出了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的要求,认为假如家长持心不公,家庭必然不和。
在夫妻关系上,强调夫义妇顺。古代家训深受封建纲常礼教的影响,同样以“夫为妻纲”、“男主女从”作为调适夫妇关系的行为准则,宣扬“烈女不更二夫”等男尊女卑的观念,但也有一些家训主张一夫一妻,“嫁女不论聘礼,娶妇不论奁赀”(姚舜牧:《药言》),反对“从一而终”,夫死允许改嫁(蒋伊:《蒋氏家训》等)。
在兄弟关系上,强调兄友弟恭。兄弟妯娌间的和睦相处甚至是“齐家”更为重要的条件,如《颜氏家训》所说,这是因为兄弟之间“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妯娌之间的团结合作才有了保证。
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之道时,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一是严谨治家。封建家长们深知兴家之艰难,在家庭的管理上都非常谨慎,譬如《袁氏世范》的《治家》篇就有72则,几乎涉及家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不少家训还具体规定了宴会、衣服、嫁娶、丧葬、祭祀等的标准,严格控制开支。三是忠厚传家。许多家训都要求家人宽柔慈厚,说明“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则寝昌寝炽,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张履祥《训子语》)的道理。四是善视仆隶。在处理主仆关系时,传统家训除了强调严加管束仆隶一面外,也要求家人善待他们。如袁采叮嘱家人,婢女大了要送还其父母,仆隶无家可归者应养其老;郑板桥嘱咐弟弟烧掉前代家奴的契约债券等等。
第二,教诫子弟。
由于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受其影响,作为家庭教育教科书的家训也都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反复强调。其主要内容有:
蒙以养正。家训的作者们很是强调早期教育对子女成材的重要性,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反对溺爱、宠爱孩子,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励志勉学。许多家训都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认为“人无志,非人也”(嵇康:《家诫》)。有的家训还阐述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家训的作者们还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方法传授给子弟,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
应世经务。难能可贵的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仍有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学些技术、手艺,以自食其力、自立于世。陆游“时时语儿子,未用厌耕锄”(陆游:《剑南诗稿》)。霍韬《渭崖家训》中论述了子弟参加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不生邪心。”他还主张乡村学校的先生,应该考核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凡耻于耕作者应予以休罚,如连犯三次,就开除他的“学籍”。纪晓岚甚至颠倒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向儿子灌输“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纪晓岚家书》)的崭新观念。《庞氏家训》等家训著作中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奉公清廉。不同时代、门第的家训中都教诫家人清白做人,勿贪勿奢,注重节操名声,特别是一些官宦家庭的家训。赵鼎的《家训笔录》认为“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嘱告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命人刻在石上,以诏后代。
报国恤民。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帝王、仕宦之家的家训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清圣祖玄烨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认真处理国事,关心百姓的生活。许云《贻谋》要求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许衡《训子》诗要儿子“身在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杜绝恶习。在强调进德修身的时候,传统家训无不将戒除恶习放在首位,谆谆告诫子孙千万不要沾染赌博、酗酒、游手好闲、搬弄是非等不良习性。要他们知错能改,“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难为人上人。”(邵雍《诫子吟》)还有不少家训详细规定了对沾染恶习的子弟们的惩罚措施,轻则杖责、鞭挞,重则免祀、开除出族,甚至处死。
第三,处世指导。
一个家庭、家族要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的关系,因而传统家训在教诫家人子弟时,大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经验,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和待乡曲,宽厚忍让。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特别是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太和等《郑氏规范》)
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朋友关系是五大伦常关系之一,许多家训的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反复教诲他们要慎重交友。近君子,远小人。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朱熹给长子书》)。
救难怜贫,讲究人道。不少家训中都体现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育子弟家人发扬人道精神,量力济人。
明哲保身,谨言慎行。在缺少民主的专制时代,鉴于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事实,不少家训都教育子弟恪守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个人不如少识一个人”(高攀龙:《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