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时间:2019-05-12 23:3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民道德教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第一篇: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重难点: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3、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以下这几篇课文,请大家看投影。投影课题:《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请大家把课题读一下,思考:①这些课文讲的都是哪些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公共场合)。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3.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

4.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投影出示书上四幅图,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1)大街上的电话亭属于什么?(公用设施。)公用电话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电话是人们进行交往、联络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联系业务……)如果公用电话被破坏了,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过马路、铁路有哪些规定?(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在铁路边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处?反之,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

(3)为什么要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大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4)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行为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

5.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经济建设。

6.可喜的是,在我国能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来看看小记者采访的录像片断。

(1)片断之一:两歹徒持刀上门抢劫,正巧被路过的方刚看见。方刚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数刀,鲜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众闻声赶来。

提问:方刚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片断之二:有人捕杀来公园暂时栖息的白天鹅,立即受到周围群众的制止和谴责。

提问:捕杀白天鹅属什么行为?(伤害珍稀动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对待捕杀者?

在我国还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为了贪图小利,不惜损害公众的利益,请看录像。

(3)片断之三:有人擅自剪去电缆卖钱,有人故意破坏窖井上面的铁盖。

(4)小结:从以上正反事例中,我们认识到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才能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导行为

1、下面这些想法对吗?请你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1)听说要学《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一课,有的同学想:“社会公德是公共场所的事,老师看不见,遵守不遵守没关系。”

(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修养好、文明素质高的表现。所以,不管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我们都应该遵守。)

(2)有人说:“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我自然就会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个人遵守也没用。”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你,将怎样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篇:公民道德教育

摘要: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下同),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强调责任、义务的履行和对至善道德、完美人性的追求,强调教育之于公民个体道德而言的非全面性和层次性;中世纪,因公民身份消失,公民道德教育也最终消亡;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得以复兴,继而转型并最终让位于自由主义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现代,伴随自由主义的泛滥,公民道德教育在西方曾一度彻底消失,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得以再次复苏和发展;当代,公民道德教育已呈现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左派理论等”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民 公民道德教育 权利义务 历史脉络

一、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道德教育

1.古希腊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是少数人。古希腊的“公民”,是必须具备家庭宗教家长身份的一种特权身份,占城邦中大多数的附属于家长的其他人不具有公民身份。所以,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只能是少数人。

(2)公民应当具有将公共利益置于私利之上的德性。这是因为,人与城邦一体,公民属于城邦,离开城邦就会失去公民身份;城邦集体塑造着公民个人的价值,而公民则对城邦忠诚,担负自治与服从的义务。所以,是“按照城邦的目的和正义德性来培养与城邦德性相适应的公民德性。”

(3)更多体现为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在城邦中实行少数人的“公民集体自治”,公民具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双重身份,就初步形成了公民身份具有权利与义务一体化的雏形。但是,这时的公民是融合于城邦之中亲力亲为的,只有“我应该做的正确事情”的思维,没有“为自己索取应该得到的”想法,所以,他们对“获得”的理解是尽了公民责任的后果,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只有责任和义务。自然,其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更多现为公民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了。

(4)具有层次性。公民按拥有财产的多寡划分为等级。“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地产的多寡来规定。”

(5)公民德性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德性与公民所属政体相关,其含义局限于政治法律领域之内。“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所应具有的德性,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良好公民。”

(6)是同斯巴达“培养能征善战的勇猛武夫”和雅典“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斯巴达注重公民忠诚、勇敢、守法等品德培养,而雅典除了培养上述品德外,还重视培养公民智慧和审美以及参政议政能力。”

2.古罗马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逐渐扩大。在经由王政、共和到帝国阶段的过程中,平民、自由民逐渐取得与公民资格,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也随之扩大,但依然主要集中在成年男性自由人。

(2)具有“所有人平等”的内涵。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正确的法则和最高理性,且先于国家法律而存在,是正义和法律的根源和基础,人类由自然法联结成一统一体,所有人就都平等。

(3)拓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公民逐渐从政治身份变成法律身份,“出现了向社会和经济领域延伸的倾向。”于是公民道德教育也就从政治向社会、经济领域延伸。

(4)与“培养能言善辩的演说家”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昆体良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它不仅具有非凡的演说才能,而且同时要具备一切优良的品格。”

(5)帝国后段,不再是公民教育的核心。

二、中世纪城市共和国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坚守与最终消亡

1.城市共和国变成一个世俗化的共同体,公民身份首要是混杂的人民,公民道德教育对象由“基于共同的血统、民族、宗教、生活认同的公民”向“混杂的人民”转变。

2.城市共和国只有在外部势力削弱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自主,所以,公民身份基本上不是常态的政治制度,公民道德教育也就可有可无、时断时续。

3.公民地位主要依靠财富与权力决定,“自由、正义在人们的理解中基本上是派别的、混杂的、无共识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兴、转型与消失

1.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首先在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得到复兴。马基雅维利认为,“基督徒的道德同公民的德性是不相容的,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应当拥有克己自律、爱国主义和为共同体服务的德性。”这体现了他在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上复古倾向。同时基于“自私公民”的认识,他又倾向于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来让公民拥有德性并献身于公共利益,体现了他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造。

2.转型与消失

17世纪末随着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兴起,公民内涵逐渐注入权利观念,对排斥个人权利的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18世纪自由主义价值观不断发展,多数思想家关于公民道德的论述也就徘徊在了古代公民道德观和自由主义公民道德观之间,公民道德教育被迫予以转型。虽然有象卢梭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回归,但到18世纪后期,在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不断排斥下,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也就彻底消失了,让位于它向自由主义价值观妥协后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四、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彻底消失

在西方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托克维尔最终完成了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向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转变。在道德观上,他认为“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领域,普遍利益来自于个人利益„„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德性效果的延伸”。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他否定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认为公民道德的形成只能是公民积极参加公共生活和政治实践的结果。这是一种融合古今、调节政治中利益与道德冲突的温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是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困境的现代改造。但在自由主义的不断冲击下,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因其自身的脆弱性和苛刻的实现条件,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自由主义的泛滥,自由主义渐成西方社会生活的主流。它让公民道德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因为自由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只存在于私人领域,公民也没有服务于公共事务的义务。于是,到19世纪中叶,公民道德教育就在西方公民教育中彻底消失。

五、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以再次复苏,并八十年代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中,确立了当代意义的多元化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在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泛滥的直接后果是公民权利被无限夸大,公民就自然演变成了一种“权利”身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型公民身份逐渐暴露出与时代不符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权利型公民身份缺乏任何义务的内涵,它强调的只是权利而不是责任„„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个人的生活总是处于具体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责任和自我牺牲是必须的。”

取向多元化是当代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主要有以下理论派别。

1.新自由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早期自由主义因忽视公民责任与义务而备受垢弊,到上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强调公民责任和道德

修养。盖尔斯敦也将公民责任所要求的德性分为一般公民德性、社会德性、经济德性和政治德性四种。就公民道德而言,质疑权威的能力及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被着重强调,因为,在代议制民主下,要保持“普通公民对于领袖人物施行较高程度的控制。”强调教育系统在公民获得这些德性上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必须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按照什么道德观点去确定

什么是符合公共理性的。

2.新共和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这是古希腊、古罗马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复兴和发展,它既提倡积极地政治参与和关注公共生活,又肯定宽容、公正、个人自主等典型的自由主义价值。认为公民道德主要应通过政治参与、公民教育和公民社会等进行培养。但是,新共和主义关于“政治生活高于家庭、邻里和职业生活中纯粹私人的乐趣,应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的观点,与现代公民对良好生活方式的理解相抵触,因为在现代公民看来,“政治只是个人生活的手段,政治参与也被看作一种偶尔的活动,大多数主要是在愉快的家庭生活、宗教以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中,而不是在政治中得到最大的幸福。”

3.社群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社群主义公民理论是一种强调实践社群“公共善”的理论。认为公民道德主要包括公民追求“公共善”、公民对所属政治社群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三个方面。强调社会、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公民的责任、义务和公共服务角色,鼓励公民选择与社群共善价值相符的生活方式等。在公民道德教育具体问题上,认为国家、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虽负有重要责任,但市场与政治参与都不足以培养这些德性,认为“使民主政治成为可能的民主品质只有在公民社会的团体网络中才能习得。”所以,公民社会在经验上应该是培养公民道德的苗圃,但要防止教会、种族团体可能教会人们对异教和其他人种的偏见和不宽容的情况发生。

4.左派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左派公民道德理论一般都从公民权利方面界定公民身份。认为参与共同体生活的权利必须优先于责任,只有参与权得到保障以后,提出履行责任的要求才是恰当的。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主张通过政治参与本身来培养公民的自主、责任与公益精神。但是,它没向人们指出如何保证公民负责地参与,即怀着公益精神而非自私或偏见去参与。

参考文献:

[1]张鲁宁.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研究与实践,2008,(6).[2]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等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杨少星.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概要[J].世纪桥,2008,(6).

第三篇: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道德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唤醒我们的良知

初三2班

一、课例缘起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要以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而且,社会公德包含着许多崇高道德的萌芽。具备良好公德的人,一旦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其道德水平往往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社会公德教育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公共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礼。公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良知”。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课例设计

1.活动主题:唤醒我们的良知。

2.教育背景:(中学生当前社会公德表现现状)从当前中学生的行为可看出他们仍缺乏公共道德:课桌上布满“伤痕”斑斑点点,墙壁上粘着乌黑的鞋印、球印,公共书刊残缺不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中学生偷窃、欺骗、暴力行为、逃学和离家出走、迷恋游戏机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素质的培养。

3.活动目的: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唤醒同学们的良知,唤醒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回顾过往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乐于回报社会的生活态度。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明白“我是一名小公民,弘扬社会公德是己任”的道理,在校园内形成弘扬社会公德,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巩固我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成果。

4.活动方式:①由同学们自主发言,并开展 “我们应以怎样的社会公德开创新世纪”的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挖掘思想根源,探讨如何唤醒我们的公德之心,并如何将公德之心化为公德之举,明确在享受公德带给我们的安乐、幸福、愉悦、美满的同时,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公德,而讲公德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②用PPT形式展示文字和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三、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这几幅画,详见PPT,引出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除此之外,请同学们谈谈在你的周围(在校园内)你所看到的不文明现象。(分组讨论)Q:什么是公共秩序?它的定义是什么?(主持人问)A: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引进余秋雨先生的名言: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使全体同学感受公共秩序的需要性)第二部分

一.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主持人讲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基础;是每一个人进入文明世界的身份认定,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全部合格成员之间的品格上的契约;是人生教育的基准,也是日常生活的起点。

二.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概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人与社会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3)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Q:我们要怎么做呢?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好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反省自身的行为,自由讨论,举例说明)(1)认为社会公德是无关大局的小节、小德,对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较少。

(2)个体文明举止较差、公德水平偏低。

(3)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德的言行熟视无睹,缺少公益心。

(4)道德谈论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于是背道而驰的,言行不一。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详见PPT)第三部分 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四)《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详见PPT)

二、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看足球流氓将被处罚案例2,PPT展示),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

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在学校内,微笑面对校长、老师、同学,衣着整洁大方,男同学不许发,女同学不染发,现在都讲究返璞归真,自然地,才是最好的。例如,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以此为媒介,走向社会,例如积极参加探望孤老志愿活动,给孤老送去爱心,给社会送去真心,将小爱化为大爱。这样既能实际地参与到社会中,又能是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能力得到锻炼,岂不两全其美?

目前,在社会公交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概括来说就是:乱穿马路、危险常驻、乱停乱放、无视公德、上车插队、文明尽失。我们是一名学生,这些行为,我们救恩是要杜绝的。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概括来说就是:自觉排队、井然有序、文明乘梯、左行右立、文明让座、礼让谦和。同学们一面养成了自觉的意识,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有了良好的秩序文明,同学们就应该更加懂得如何是自己的行为根文明,一些恶例,如:抄袭作业、打架斗殴……就可以大面积地减少。

四、活动后评价:

五、活动后启示:

爱国、奉献

教育主题:爱国、奉献

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勤奋学习,奉献祖国。

教育形式:教师宣讲和学生交流结合。教育思路:

一、放映《桂之本真——钱学森》视频或《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二、讨论交流

1、看了钱学森的事迹,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提示:

(1)伟大的爱国精神: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 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2)不懈的科学创新精神:毕生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3)无私的奉献精神: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4)不朽的人格魅力:淡泊名利 姓钱但不爱钱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回来的那些人都好,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2、钱学森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的最大启示,你认为是什么? 提示: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唯如此,才能使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取得最大的辉煌、最大的成功!

(1)境界。“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以钱老的能力,如果追求金钱地位之类的个人价值,有多少人能望其项背?可有多少人能像他这样,真正将家国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当今中学生要想将来成就辉煌人生,首先就要像钱老那样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奉献精神,要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2)为人。执着于事业,淡泊于名利是钱老的为人准则。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为了“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他可以一头扎进大西北,在黄沙烈日中风餐露宿。可在功劳等身之时,却一个又一个地要求辞去各种职务、职称,希望媒体对自己的宣传减少再减少;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如果要更好的为祖国、为人民服务,首先必须涵养优秀的人格精神,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3)良心。科学家与科学精神不是一回事。当了科学家,却心浮气躁、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人,现实中比比皆是。而钱老的治学与科研,不仅有“点错一个小数点扣掉20分”式的一丝不苟,更有“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式的科技良心。我们中学生要想在不久的将来能挑起科技兴国、振兴民族的重任,就必须要象钱老那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开拓、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三、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最为结束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四、教育反思:

(1)、钱学森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为我们民族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观看钱学森事迹的视频,让学生在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奉献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钱学森在科学道路上的严谨治学态度,创新开拓、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有极大的榜样作用,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思想上涵养优秀人格、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为他们走上社会树立人生标杆。

公民道德教育----诚信考试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活动背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目前中学生中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此现象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对于诚信有个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活动方式:主要通过讨论、游戏、自由回答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现在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诚信的重要性 1.什么是诚信?

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①所谓“诚”,就是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②所谓“信”,就是言而有信,有责任心,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别人的信任,说到做到,不失信。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事实求事的表现,是表里如一的表现,是尊重生活的表现。诚信者光明正大,是非分明,无私无畏。诚信者信守诺言,一诺千金。诚信和做人永远是形影不离。

因此我们当代学生一定要懂得诚信,学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2.讨论:请同学们谈论一些生活实例,印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诚信小游戏《悄悄告诉你》(活跃气氛)

游戏规则:主持人告诉4组首位同学一长串数字,让其一一往后传,但每告诉一个同学时必须修改其中一个数字,所以越往后变化就越大,最后与原数字最相近一组即为胜利。

该游戏意味深长,告诉同学们如果每一个人都丧失一点诚信,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面目全非,充分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之寓教于乐。

二、诚信考试

1.请同学们谈论对考试的认识(自由发言)

2.对于身边作弊、抄袭现象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言)

总结: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在不良念头面前,我们应严于自律。有些东西破了可以修补,有些错误犯了可以改正,考试没通过,可以总结经验,再来一次。虽然一时的作弊有可能使你跨过及格线,有可能使你取得暂时的较好成绩,但是一次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葬送的却是你的尊严、形象和信誉!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学校学风的亵渎。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我们全体学子,当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基,作进步精神之表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抵制作弊行为,知荣明耻,做时代新人。3.班主发表自己对诚信考试的看法:

考试即将来临,这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的最好机会。在此,同学们应严守考试纪律,抵制不良考风,从我做起,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用真实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要充分把握复习时间,勤奋求知,夯实基础,认真准备好每一门功课,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在考场上,我们要摩拳擦掌,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争取优异成绩,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端正考试态度,争当一名诚信考生。

三、总结

1.请每位同学承诺:文明考试,诚实守信。” 2.提出希望

莘莘学子,诚信为本。让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交出一份合格的诚信答卷!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会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走上考场,用扎实的知识,坚强的意志,求实的态度,为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活动启示:在当今社会中,不仅成人需要遵守法律、诚信待人,青少年更应该学会诚信、坚守诚信。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同学们在现今的学习生活和将来踏入社会的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而不立,青少年应该从小学习诚信,从小遵守诚信,这正是我们此次开展班会的主要目的。通过班会,使学生基本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尤其是考试,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第四篇: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新道德主题教育班队会教案

---唤醒我们的良知 刘华

一、课例缘起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要以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而且,社会公德包含着许多崇高道德的萌芽。具备良 好公德的人,一旦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其道德水平往往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社会公德教育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公共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礼。公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良知”。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课例设计

1.活动主题:唤醒我们的良知。

2.教育背景:(中学生当前社会公德表现现状)从当前中学生的行为可看出他们仍缺乏公共道德:课桌上布满“伤痕”斑斑点点,墙壁上粘着乌黑的鞋印、球印,公共书刊残缺不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中学生偷窃、欺骗、暴力行为、逃学和离家出走、迷恋游戏机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素质的培养。

3.活动目的: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唤醒同学们的良知,唤醒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回顾过往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乐于回报社会的生活态度。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明白“我是一名小公民,弘扬社会公德是己任”的道理,在校园内形成弘扬社会公德,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巩固我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成果。

4.活动方式:①由同学们自主发言,并开展 “我们应以怎样的社会公德开创新世纪”的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挖掘思想根源,探讨如何唤醒我们的公德之心,并如何将公德之心化为公德之举,明确在享受公德带给我们的安乐、幸福、愉悦、美满的同时,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公德,而讲公德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②用PPT形式展示文字和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三、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这几幅画,详见PPT,引出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除此之外,请同学们谈谈在你的周围(在校园内)你所看到的不文明现象。(分组讨论)Q:什么是公共秩序?它的定义是什么?(主持人问)

A: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引进余秋雨先生的名言: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使全体同学感受公共秩序的需要性)第二部分

一.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主持人讲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基础;是每一个人进入文明世界的身份认定,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全部合格成员之间的品格上的契约;是人生教育的基准,也是日常生活的起点。二.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概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2)人与社会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3)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Q:我们要怎么做呢?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好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反省自身的行为,自由讨论,举例说明)

(1)认为社会公德是无关大局的小节、小德,对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较少。

(2)个体文明举止较差、公德水平偏低。(3)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德的言行熟视无睹,缺少公益心。(4)道德谈论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于是背道而驰的,言行不一。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详见PPT)

第三部分 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四)《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详见PPT)

二、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看下暴的恶少案例1,PPT展示),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看足球流氓将被处罚案例2,PPT展示),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

三.在世博会临近期间,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做到微笑服务。微笑服务范围很广。在学校内,微笑面对校长、老师、同学,衣着整洁大方,男同学不许发,女同学不染发,现在都讲究返璞归真,自然地,才是最好的。例外,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以此为媒介,走向社会,例如积极参加探望孤老志愿活动,给孤老送去爱心,给社会送去真心,将小爱化为大爱。这样既能实际地参与到社会中,又能是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能力得到锻炼,岂不两全其美?

做到保护环境。现漫步热气腾腾的世博园区,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等主体建筑已经横空出世展露雄姿。江水源循环保温大大提高各场馆空调效率,世博轴上六个阳光谷巧借了自然光照明,文化中心的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特别注重可再生材料利用,主题馆墙面垂直绿化既美化又保温,世博中心的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多项技术演绎了低碳理念。在生活中,每位同学也都可以成为低碳环保小能手。最实用的一招就是孙子兵法中的第36计---走为上计。在安全的前提下,家住学校较近的,上下学可不用家长接送,可改用骑自行车或改成公交车;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及纸巾,改用手帕。像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但只要你有心,一切皆有可能!做到行为要文明。目前,在社会公交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概括来说就是:乱穿马路、危险常驻、乱停乱放、无视公德、上车插队、文明尽失。我们是一名学生,这些行为,我们救恩是要杜绝的。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概括来说就是:自觉排队、井然有序、文明乘梯、左行右立、文明让座、礼让谦和。同学们一面养成了自觉的意识,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有了良好的秩序文明,同学们就应该更加懂得如何是自己的行为根文明,一些恶例,如:抄袭作业、打架斗殴„„就可以大面积地减少。

四.同学们一起朗读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四、活动后评价: 课后再加上

五、活动后启示: 课后再加上

爱国、奉献

许志国 教育主题:爱国、奉献

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勤奋学习,奉献祖国。教育形式:教师宣讲和学生交流结合。教育思路:

一、放映《桂之本真——钱学森》视频或《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附在后)

二、讨论交流

1、看了钱学森的事迹,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提示:

(1)伟大的爱国精神: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 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2)不懈的科学创新精神:毕生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3)无私的奉献精神: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4)不朽的人格魅力:淡泊名利 姓钱但不爱钱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回来的那些人都好,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2、钱学森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的最大启示,你认为是什么?

提示: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唯如此,才能使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取得最大的辉煌、最大的成功!

(1)境界。“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以钱老的能力,如果追求金钱地位之类的个人价值,有多少人能望其项背?可有多少人能像他这样,真正将家国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当今中学生要想将来成就辉煌人生,首先就要像钱老那样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奉献精神,要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2)为人。执着于事业,淡泊于名利是钱老的为人准则。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为了“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他可以一头扎进大西北,在黄沙烈日中风餐露宿。可在功劳等身之时,却一个又一个地要求辞去各种职务、职称,希望媒体对自己的宣传减少再减少;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如果要更好的为祖国、为人民服务,首先必须涵养优秀的人格精神,提升自我道德修养。(3)良心。科学家与科学精神不是一回事。当了科学家,却心浮气躁、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人,现实中比比皆是。而钱老的治学与科研,不仅有“点错一个小数点扣掉20分”式的一丝不苟,更有“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式的科技良心。我们中学生要想在不久的将来能挑起科技兴国、振兴民族的重任,就必须要象钱老那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开拓、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三、以200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最为结束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四、教育反思:

(1)、钱学森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为我们民族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观看钱学森事迹的视频,让学生在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奉献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钱学森在科学道路上的严谨治学态度,创新开拓、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有极大的榜样作用,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思想上涵养优秀人格、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为他们走上社会树立人生标杆。

(钱喜林)

德育课程化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建安

(三)诚信考试主题班会

刘雪奇

活动主题: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活动背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目前中学生中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此现象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对于诚信有个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活动方式:主要通过讨论、游戏、自由回答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现在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诚信的重要性 1.什么是诚信?

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①所谓“诚”,就是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②所谓“信”,就是言而有信,有责任心,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别人的信任,说到做到,不失信。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事实求事的表现,是表里如一的表现,是尊重生活的表现。诚信者光明正大,是非分明,无私无畏。诚信者信守诺言,一诺千金。诚信和做人永远是形影不离。

因此我们当代学生一定要懂得诚信,学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2.讨论:请同学们谈论一些生活实例,印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3.诚信小游戏《悄悄告诉你》(活跃气氛)

游戏规则:主持人告诉4组首位同学一长串数字,让其一一往后传,但每告诉一个同学时必须修改其中一个数字,所以越往后变化就越大,最后与原数字最相近一组即为胜利。

该游戏意味深长,告诉同学们如果每一个人都丧失一点诚信,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面目全非,充分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之寓教于乐。

二、诚信考试

1.请同学们谈论对考试的认识(自由发言)

2.对于身边作弊、抄袭现象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言)总结: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在不良念头面前,我们应严于自律。有些东西破了可以修补,有些错误犯了可以改正,考试没通过,可以总结经验,再来一次。虽然一时的作弊有可能使你跨过及格线,有可能使你取得暂时的较好成绩,但是一次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葬送的却是你的尊严、形象和信誉!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学校学风的亵渎。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我们全体学子,当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基,作进步精神之表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抵制作弊行为,知荣明耻,做时代新人。

3.班主发表自己对诚信考试的看法:

考试即将来临,这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的最好机会。在此,同学们应严守考试纪律,抵制不良考风,从我做起,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用真实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要充分把握复习时间,勤奋求知,夯实基础,认真准备好每一门功课,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在考场上,我们要摩拳擦掌,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争取优异成绩,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端正考试态度,争当一名诚信考生。

三、总结

1.请每位同学承诺:文明考试,诚实守信。” 2.提出希望

莘莘学子,诚信为本。让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交出一份合格的诚信答卷!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会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走上考场,用扎实的知识,坚强的意志,求实的态度,为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活动启示:在当今社会中,不仅成人需要遵守法律、诚信待人,青少年更应该学会诚信、坚守诚信。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同学们在现今的学习生活和将来踏入社会的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而不立,青少年应该从小学习诚信,从小遵守诚信,这正是我们此次开展班会的主要目的。通过班会,使学生基本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尤其是考试,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第五篇: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公民道德主题教育班会

一、课例缘起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要以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而且,社会公德包含着许多崇高道德的萌芽。具备良好公德的人,一旦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其道德水平往往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社会公德教育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公共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礼。公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良知”。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课例设计

1.活动主题:唤醒我们的良知。

2.教育背景:(中学生当前社会公德表现现状)从当前中学生的行为可看出他们仍缺乏公共道德:课桌上布满“伤痕”斑斑点点,墙壁上粘着乌黑的鞋印、球印,公共书刊残缺不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中学生偷窃、欺骗、暴力行为、逃学和离家出走、迷恋游戏机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素质的培养。

3.活动目的: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唤醒同学们的良知,唤醒对社会 责任感的认识。回顾过往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乐于回报社会的生活态度。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明白“我是一名小公民,弘扬社会公德是己任”的道理,在校园内形成弘扬社会公德,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巩固我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成果。4.活动方式:①由同学们自主发言,并开展 “我们应以怎样的社会公德开创新世纪”的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挖掘思想根源,探讨如何唤醒我们的公德之心,并如何将公德之心化为公德之举,明确在享受公德带给我们的安乐、幸福、愉悦、美满的同时,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公德,而讲公德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②用PPT形式展示文字和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三、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这几幅画,详见PPT,引出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除此之外,请同学们谈谈在你的周围(在校园内)你所看到的不文明现象。(分组讨论)Q:什么是公共秩序?它的定义是什么?(主持人问)

A: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引进余秋雨先生的名言: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使全体同学感受公共秩序的需要性)第二部分

一.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主持人讲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基础;是每一个人进入文明世界的身份认定,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全部合格成员之间的品格上的契约;是人生教育的基准,也是日常生活的起点。二.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概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2)人与社会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3)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的是什么?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Q:我们要怎么做呢?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好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反省自身的行为,自由讨论,举例说明)

(1)认为社会公德是无关大局的小节、小德,对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较少。

(2)个体文明举止较差、公德水平偏低。

(3)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德的言行熟视无睹,缺少公益心。(4)道德谈论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于是背道而驰的,言行不一。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详见PPT)

第三部分 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四)《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详见PPT)

二、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看下暴的恶少案例1,PPT展示),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看足球流氓将被处罚案例2,PPT展示),同学们自主观点,主持人点评

三.在世博会临近期间,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做到微笑服务。微笑服务范围很广。在学校内,微笑面对校长、老师、同学,衣着整洁大方,男同学不许发,女同学不染发,现在都讲究返璞归真,自然地,才是最好的。例外,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以此为媒介,走向社会,例如积极参加探望孤老志愿活动,给孤老送去爱心,给社会送去真心,将小爱化为大爱。这样既能实际地参与到社会中,又能是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能力得到锻炼,岂不两全其美?

做到保护环境。现漫步热气腾腾的世博园区,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等主体建筑已经横空出世展露雄姿。江水源循环保温大大提高各场馆空调效率,世博轴上六个阳光谷巧借了自然光照明,文化中心的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特别注重可再生材料利用,主题馆墙面垂直绿化既美化又保温,世博中心的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多项技术演绎了低碳理念。在生活中,每位同学也都可以成为低碳环保小能手。最实用的一招就是孙子兵法中的第36计---走为上计。在安全的前提下,家住学校较近的,上下学可不用家长接送,可改用骑自行车或改成公交车;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及纸巾,改用手帕。像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但只要你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做到行为要文明。目前,在社会公交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概括来说就是:乱穿马路、危险常驻、乱停乱放、无视公德、上车插队、文明尽失。我们是一名学生,这些行为,我们救恩是要杜绝的。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概括来说就是:自觉排队、井然有序、文明乘梯、左行右立、文明让座、礼让谦和。同学们一面养成了自觉的意识,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有了良好的秩序文明,同学们就应该更加懂得如何是自己的行为根文明,一些恶例,如:抄袭作业、打架斗殴„„就可以大面积地减少。

九年级一班

下载公民道德教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民道德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三步......

    公民道德教育材料(推荐阅读)

    公民道德教育材料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呢?学校少先队给大家提出以下要求: 三别:⒈向粗鲁告别 ⒉向陋习告别 ⒊......

    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的内......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1日 二、活动地点:西综311 三、活动负责人: 四、活动主题:公民道德教育 五、活动目的: 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今......

    2009年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日活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

    公民道德教育月汇报材料

    洛浦县布亚小学开展第十一个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汇 报 材 料 洛浦县布亚小学 2012年3月20日 洛浦县布亚小学开展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汇报材料 今年3月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