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道德教育材料
今年三月,为了组织开展好“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县人社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紧紧围绕“国家级文明城市”工作目标,结合3月份的节日、纪念日,积极开展以“加强社会公德,塑造诚信人生,构建和谐社会,争做文明公民”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和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县倡导扶危济困、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培育文明道德、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为全面推进“四个提升”,加快建设“五个**”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按照中共**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安排意见(*宣发〔2011〕12号)文件精神,现对我单位今年3月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形势多样的宣传活动
县人社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一是悬挂了“公民道德宣传月”宣传标语,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二是组织开展公民道德知识宣传一条街活动,以有奖知识竞答、宣传单、流动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公开栏、墙板报、文明市民等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文明礼仪的宣传。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自强、敬业等道德规范,形成知荣明耻、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干部职工人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道德活动
县人社局一是启动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孝老爱亲、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系统掀起“学先进、学模范、树新风”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人社系统形成知荣辱、立正气、促和谐、献爱心的良好风尚。二是开展文明职工承诺、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人人争当文明职工的良好风气。
三是开展了“热爱**、美化环境”活动。
县人社局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对所有公共场所、办公室、街道、卫生死角集中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公民的卫生意识和自身素质。
四是开展了“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人社系统结合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努力在全局形成“处处有活动、人人唱红歌”的氛围。
五是开展“优质服务标兵(窗口)”活动。
县人社局在社保局等局属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标兵(窗口)”活动。以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的为民服务措施,大力开展社会保障便民活动和优质服务竞赛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
县人社局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契机,广泛开展“迎讲树”主题活动、“你我手拉手,文明一起走”大清扫活动,安排干部职工在责任街区作文明劝导员或
监督员,针对“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公路乱穿、车辆乱停”等现象集中进行文明劝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的自觉意识。县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结合3月份的节日、纪念日,认真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模范遵守道德规则,营造社会氛围,推动道德实践,从培养自身的文明素养入手,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塑造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形象。为我县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
第二篇:公民道德教育
摘要: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下同),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强调责任、义务的履行和对至善道德、完美人性的追求,强调教育之于公民个体道德而言的非全面性和层次性;中世纪,因公民身份消失,公民道德教育也最终消亡;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得以复兴,继而转型并最终让位于自由主义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现代,伴随自由主义的泛滥,公民道德教育在西方曾一度彻底消失,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得以再次复苏和发展;当代,公民道德教育已呈现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左派理论等”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民 公民道德教育 权利义务 历史脉络
一、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道德教育
1.古希腊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是少数人。古希腊的“公民”,是必须具备家庭宗教家长身份的一种特权身份,占城邦中大多数的附属于家长的其他人不具有公民身份。所以,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只能是少数人。
(2)公民应当具有将公共利益置于私利之上的德性。这是因为,人与城邦一体,公民属于城邦,离开城邦就会失去公民身份;城邦集体塑造着公民个人的价值,而公民则对城邦忠诚,担负自治与服从的义务。所以,是“按照城邦的目的和正义德性来培养与城邦德性相适应的公民德性。”
(3)更多体现为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在城邦中实行少数人的“公民集体自治”,公民具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双重身份,就初步形成了公民身份具有权利与义务一体化的雏形。但是,这时的公民是融合于城邦之中亲力亲为的,只有“我应该做的正确事情”的思维,没有“为自己索取应该得到的”想法,所以,他们对“获得”的理解是尽了公民责任的后果,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只有责任和义务。自然,其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更多现为公民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了。
(4)具有层次性。公民按拥有财产的多寡划分为等级。“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地产的多寡来规定。”
(5)公民德性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德性与公民所属政体相关,其含义局限于政治法律领域之内。“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所应具有的德性,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良好公民。”
(6)是同斯巴达“培养能征善战的勇猛武夫”和雅典“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斯巴达注重公民忠诚、勇敢、守法等品德培养,而雅典除了培养上述品德外,还重视培养公民智慧和审美以及参政议政能力。”
2.古罗马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逐渐扩大。在经由王政、共和到帝国阶段的过程中,平民、自由民逐渐取得与公民资格,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也随之扩大,但依然主要集中在成年男性自由人。
(2)具有“所有人平等”的内涵。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正确的法则和最高理性,且先于国家法律而存在,是正义和法律的根源和基础,人类由自然法联结成一统一体,所有人就都平等。
(3)拓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公民逐渐从政治身份变成法律身份,“出现了向社会和经济领域延伸的倾向。”于是公民道德教育也就从政治向社会、经济领域延伸。
(4)与“培养能言善辩的演说家”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昆体良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它不仅具有非凡的演说才能,而且同时要具备一切优良的品格。”
(5)帝国后段,不再是公民教育的核心。
二、中世纪城市共和国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坚守与最终消亡
1.城市共和国变成一个世俗化的共同体,公民身份首要是混杂的人民,公民道德教育对象由“基于共同的血统、民族、宗教、生活认同的公民”向“混杂的人民”转变。
2.城市共和国只有在外部势力削弱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自主,所以,公民身份基本上不是常态的政治制度,公民道德教育也就可有可无、时断时续。
3.公民地位主要依靠财富与权力决定,“自由、正义在人们的理解中基本上是派别的、混杂的、无共识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兴、转型与消失
1.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首先在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得到复兴。马基雅维利认为,“基督徒的道德同公民的德性是不相容的,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应当拥有克己自律、爱国主义和为共同体服务的德性。”这体现了他在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上复古倾向。同时基于“自私公民”的认识,他又倾向于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来让公民拥有德性并献身于公共利益,体现了他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造。
2.转型与消失
17世纪末随着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兴起,公民内涵逐渐注入权利观念,对排斥个人权利的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18世纪自由主义价值观不断发展,多数思想家关于公民道德的论述也就徘徊在了古代公民道德观和自由主义公民道德观之间,公民道德教育被迫予以转型。虽然有象卢梭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回归,但到18世纪后期,在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不断排斥下,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也就彻底消失了,让位于它向自由主义价值观妥协后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四、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彻底消失
在西方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托克维尔最终完成了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向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转变。在道德观上,他认为“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领域,普遍利益来自于个人利益„„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德性效果的延伸”。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他否定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认为公民道德的形成只能是公民积极参加公共生活和政治实践的结果。这是一种融合古今、调节政治中利益与道德冲突的温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是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困境的现代改造。但在自由主义的不断冲击下,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因其自身的脆弱性和苛刻的实现条件,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自由主义的泛滥,自由主义渐成西方社会生活的主流。它让公民道德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因为自由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只存在于私人领域,公民也没有服务于公共事务的义务。于是,到19世纪中叶,公民道德教育就在西方公民教育中彻底消失。
五、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以再次复苏,并八十年代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中,确立了当代意义的多元化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在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泛滥的直接后果是公民权利被无限夸大,公民就自然演变成了一种“权利”身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型公民身份逐渐暴露出与时代不符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权利型公民身份缺乏任何义务的内涵,它强调的只是权利而不是责任„„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个人的生活总是处于具体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责任和自我牺牲是必须的。”
取向多元化是当代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主要有以下理论派别。
1.新自由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早期自由主义因忽视公民责任与义务而备受垢弊,到上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强调公民责任和道德
修养。盖尔斯敦也将公民责任所要求的德性分为一般公民德性、社会德性、经济德性和政治德性四种。就公民道德而言,质疑权威的能力及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被着重强调,因为,在代议制民主下,要保持“普通公民对于领袖人物施行较高程度的控制。”强调教育系统在公民获得这些德性上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必须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按照什么道德观点去确定
什么是符合公共理性的。
2.新共和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这是古希腊、古罗马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复兴和发展,它既提倡积极地政治参与和关注公共生活,又肯定宽容、公正、个人自主等典型的自由主义价值。认为公民道德主要应通过政治参与、公民教育和公民社会等进行培养。但是,新共和主义关于“政治生活高于家庭、邻里和职业生活中纯粹私人的乐趣,应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的观点,与现代公民对良好生活方式的理解相抵触,因为在现代公民看来,“政治只是个人生活的手段,政治参与也被看作一种偶尔的活动,大多数主要是在愉快的家庭生活、宗教以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中,而不是在政治中得到最大的幸福。”
3.社群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社群主义公民理论是一种强调实践社群“公共善”的理论。认为公民道德主要包括公民追求“公共善”、公民对所属政治社群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三个方面。强调社会、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公民的责任、义务和公共服务角色,鼓励公民选择与社群共善价值相符的生活方式等。在公民道德教育具体问题上,认为国家、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虽负有重要责任,但市场与政治参与都不足以培养这些德性,认为“使民主政治成为可能的民主品质只有在公民社会的团体网络中才能习得。”所以,公民社会在经验上应该是培养公民道德的苗圃,但要防止教会、种族团体可能教会人们对异教和其他人种的偏见和不宽容的情况发生。
4.左派公民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左派公民道德理论一般都从公民权利方面界定公民身份。认为参与共同体生活的权利必须优先于责任,只有参与权得到保障以后,提出履行责任的要求才是恰当的。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主张通过政治参与本身来培养公民的自主、责任与公益精神。但是,它没向人们指出如何保证公民负责地参与,即怀着公益精神而非自私或偏见去参与。
参考文献:
[1]张鲁宁.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研究与实践,2008,(6).[2]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等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杨少星.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概要[J].世纪桥,2008,(6).
第三篇: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演池乡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要求,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诚信”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实施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把建设系统建成公民道德建设的示范基地,以此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构建和谐阜康奠定基础。
二、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内容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
2、《阜康市市民手册》(阜康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编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辅导材料。
4、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有关辅导材料。
三、公民道德教育主要方法
1、以“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和“争创区级文明单位”为目标,结合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加强“爱家乡,建阜康,争做文明阜康人”的教育。
2、各科室、各部门把公民道德教育培训同“干部进状态”结合起来,与落实市民守则,公务员行为规范,每周一提示结合起来,在显要位置设置“道德评议台”一周一评;把《纲要》作为重要教材,坚持一月一专题,一季一测试;文明科室一季一专题,一年两次测试;各科室设置“道德新风榜”一季一榜。
3、开展“六争六创,打造诚信阜康”活动和“创建诚信机关,争做诚信公仆”活动,不断提高建设部门工作执法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最适宜人居的和谐城市,在市区、公共绿地等制作警示性宣传牌,并聘请离退休干部为义务监督员,通过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5、全系统要以“建设阜康,爱护城市”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城市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
极开展“文明工地”、“花园式单位”等创评活动。
6、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施“机关形象”工程,以“廉洁、为民、务实”为主题,加强干部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开展“十佳公仆”等系列评选,建设高效廉洁的工作环境,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强对市民社会公德的教育。
7、认真开展第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8、各科室、各部门通过板报比赛、悬挂宣传标语、开展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建设系统形成人人关心道德建设,人人争做道德楷模的良好局面,使“三德”规范深入人心。
四、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3月17日——4月15日)制定方案,集中学习、宣传、动员。
2、第二阶段:(4月16日——9月15日)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党支部、各科室、各部门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
3、第三阶段:(9月16日——12月31日)各科室、各单位自查教育成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第四篇: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重难点: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3、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以下这几篇课文,请大家看投影。投影课题:《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请大家把课题读一下,思考:①这些课文讲的都是哪些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公共场合)。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3.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
4.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投影出示书上四幅图,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1)大街上的电话亭属于什么?(公用设施。)公用电话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电话是人们进行交往、联络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联系业务……)如果公用电话被破坏了,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过马路、铁路有哪些规定?(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在铁路边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处?反之,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
(3)为什么要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大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4)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行为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
5.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经济建设。
6.可喜的是,在我国能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来看看小记者采访的录像片断。
(1)片断之一:两歹徒持刀上门抢劫,正巧被路过的方刚看见。方刚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数刀,鲜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众闻声赶来。
提问:方刚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片断之二:有人捕杀来公园暂时栖息的白天鹅,立即受到周围群众的制止和谴责。
提问:捕杀白天鹅属什么行为?(伤害珍稀动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对待捕杀者?
在我国还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为了贪图小利,不惜损害公众的利益,请看录像。
(3)片断之三:有人擅自剪去电缆卖钱,有人故意破坏窖井上面的铁盖。
(4)小结:从以上正反事例中,我们认识到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才能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导行为
1、下面这些想法对吗?请你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1)听说要学《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一课,有的同学想:“社会公德是公共场所的事,老师看不见,遵守不遵守没关系。”
(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修养好、文明素质高的表现。所以,不管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我们都应该遵守。)
(2)有人说:“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我自然就会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个人遵守也没用。”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你,将怎样遵守社会公德?
第五篇: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
举措,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求,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与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我工人本局坚持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广泛深入开展了《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整个本局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纲要》的热潮,是本局的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1、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按照市局党
委和县委统一部署,本局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成员责任制,做到责任人措施到位,特别是本局、本局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道德形象,以实际行动为职工群众做表率。
2、全面推进群众性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本局
始终坚持一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尊重群众的意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形式,通过富有感染力、号召力的实
践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把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寓于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继续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本局活动,在活动中更突出道德内涵,强化了道德需求,明确了具体标准,力求取得实效,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想广度和深度拓展,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增强人们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引导职工自觉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认真搞好本局职工道德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建
设,必须紧紧抓住教育这一基础环节通过广泛深入的道德教育,强化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使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本局根据《纲要》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结合本地实际,将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局作为群众性的基层组织,将会义不容辞的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把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细化、量化、精化,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