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一课雪
第二课图画与文字 第三课雕泥板 第四课我的地图 第五课美丽的盘子 第六课春天的色彩 第七课拉根线条去散步 第八课练笔成图 第九课转转儿 第十课校园真热闹 第十一课这是我呀 第十二课送你一个书签 第十三课叶子片片
第十四课手印、指印变变变 第十五课好大一幅图 第十六课画味觉、画嗅觉 第十七课中国民间玩具 第十八课外国民间玩具
第1课
雪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教师准备: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1)雪的外形;(2)雪的特点;(3)雪中情景。4·欣赏范画。(1)创意是否新颖;(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熙;(3)色彩是否漂亮。
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相互提建议。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第二课图画与文字
教学目标:
1.乐意观察各种符号,对文字有好奇感和探索愿望。
2.通过对汉字的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敏感性。
3.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汉字是古代人在劳动过程中根据物像创造的。
活动材料:
1.汉字、象形文字卡片一套,沿中线对折好。
2.用浆糊在白纸内写上汉字;装入碘酒水的喷瓶一个。
过程及指导:
1.直接导入: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汉字,引起学生注意。出示汉字卡:大、小、上、下、木等。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和学生一起认读。教师:“卡片上所有的符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字,这是我们中国的主要文字——汉字”
2.和学生一起讨论 提问:“有谁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小结: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古代人在劳动中根据物像创造了“象形文字”,它就像我们画的画儿一样,后来慢慢地简化成了横平竖直,四四方方的符号,成了现在这样的汉字。)
3.猜字游戏
教师出示象形文字卡片,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字?猜对即把另一面的汉字翻出来。
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对文字的敏锐性。
4.认读并书写汉字“日”“月”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汉字“日、月”
5.以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学生扩展认读相关汉字。
教师出示提前用浆糊写好的带有“日”“月”偏旁的字卡,在纸上喷上装有碘酒的水后,浆糊写的字起化学反应便显现出来了,学生在有趣游戏气氛中学习认读。
延伸活动:“老师是怎么在白纸上变出字的呢?”引导学生生成科学探究活动。
第3课
雕泥板
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教学难点: 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
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评价。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总结。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第4课
我的地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四、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图神游,情趣评价。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评价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评价。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评价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 来写一篇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5课
美丽的盘子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难点:
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
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第六课 春天的色彩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学准备:
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春天!
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
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组织教学,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二.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
(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 生:有——
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1.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教师指导。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1.收拾整理: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一.拓展阶段:
1.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唱支歌吧(边唱边舞)。2.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留个影吧!3.等到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写在你的日记里。二.评价总结:
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
○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第七课
拉根线条去散步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 第l课时: 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a)浓·谈、干、湿。(b)粗、细、长、短。(c)断、连、顿·挫。(d)……
C·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课时: A·比较和欣赏。
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b·相互欣赏评价。E·教师总结。
第八课练笔成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三、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兼毫笔)中楷一支、调墨盘、墨汁、洗笔桶、抹布、树叶、绳子、棉签、报纸等物品
(教师)课件、水彩和水墨画作各一幅、8开宣纸两张
四、教学过程
1.认识水墨画。
(1)课件欣赏: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
(2)课件展示:其中一个截取画面与以同一画面为内容的水粉(或水彩、油画棒)画,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比较水彩、水墨画的不同之处。
②猜猜使用的材料有何不同,并说说对画面上的色彩、纹理变化的感觉。
(3)揭题:这堂课,我们也用这些工具材料来玩玩水墨游戏好吗?
2.动手来练笔。
(1)课件展示:近现代水墨名家作品(齐白石、吴冠中等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水墨的各种变化,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水墨用具并示范用具摆放以及执笔、运笔方法。
(3)学生进行点、线条练习:控制点的大小,描绘出直、折、曲等线条变化。
(4)学生进行浓淡练习。
(5)观察自己所练习的情形,并发表感想。
3.尽情玩花样。
(1)在另一张画纸上,先用线条在画面上做交叉分格状。
(2)分别在每个空格内做各种点、线、浓淡干湿的水墨游戏。
4.尝试新方法。
(1)教师将各种特殊技法的示范图例张贴于黑板上,并请学生猜猜是以何种方法制造出来的。
(2)教师介绍并示范几种技法。
(3)小组讨论还有什么新方法能画出这些效果。
鼓励学生将生活周遭所可能运用之物品,拿来加以实验。
(4)教师逐一检视每位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其作更多的尝试,使其明白创造的可能性是极多的。
(5)收拾用具。
5.分享水墨经验。
发现别人的作品中墨色的层次变化与特别的造型,鼓励发表对点状、线条、干湿浓淡的墨韵及较特别的墨趣等感想。
第9课 转转儿
一、教材分析: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精神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四、教学准备: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等制作工具。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五、教学过程: 1.活动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
2.活动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3.活动的尝试:
A. 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B. 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4.活动的发展:
A. 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
B. 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 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
1)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 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5.活动的延伸:
A. 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 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第10课 校园真热闹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和评价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总结。
第11课 这是我呀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开展游戏,情趣评价。
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
第三课时 *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第12课 送你一个书签
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七课初步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再次使用剪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剪制,培养纸工制作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接触了书签;通过自由的制作、使用书签,学生可以理解书签在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多书签的观察,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形状,尝试利用剪贴绘画等手段和纸张、笔、各种废旧材料等媒材自由制作和表现。
重难点:通过了解俄和欣赏,尝试用各种媒材大胆、自由的制作书签;巧妙的构思并安排构图,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和个性化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书签范作若干,纸张以及剪刀等。学生:卡纸、剪刀、细绳、胶棒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书签。
1、整理课前准备的书签,分组分类进行简单的归纳。
2、小组讨论,总结研究成果。
(1)书签的作用:放在书本中为阅读和学习及工作提供方便,陶冶情操,表现个性化的智慧,收藏等。
(2)书签的形状:主要是长方形,也有圆形、心形、菱形、扇形和其他形状。(3)书签的材质:多为纸质、也有羽毛、叶脉、竹片、香木片、金属、塑料等。(4)书签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5)表现的手法:绘画、制作、综合运用等。(6)存在的形式:单幅独立存在,成套成组等(7)书签大多有一根绳签。
3、学生观察、讨论、研究、表述,教师适当提示、总结。
二、欣赏激趣。
1、请学生介绍有代表性的书签。
2、展示欣赏书签,了解内容和形状及制作手法。
三、探讨制作方法。
1、教师提示。(1)、先剪制书签的形状,再表现书签的内容。(2)、先表现书签的内容,再依据表现的内容剪出书签的形状。
2、想一想自己要设计的内容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注意书签形状和表现内容的和谐。
3、充分引导学生想象和讨论。
4、剪法指导。
5、细绳的穿法。
四、尝试制作。
1、学生制作,画面的表现形式以绘画为主。
2、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五、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
2、相互评价,各抒己见。
3、将自己做的书签放在书本里感受一下。
六、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作品给与肯定,并让学生做下一节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欣赏和感受。
将收集的各种媒材制作的书签分到各组,进行欣赏和交流,感受到制作之美。
二、讨论和研究。
1、小组讨论,这些书签的制作方法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材料制作书签。
2、初步考虑,利用手边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式的书签。
三、制作方法探讨。
1、剪纸、撕纸粘贴。先构思简单的形状,形状不能大于书签的外形,然后,剪纸或者撕纸,贴在书签上。
2、其他材料的制作。巧妙运用媒材,如绒线,废旧布条的运用,树叶贴画等。
3、相互讨论制作方法。
四、学生尝试制作。
1、大胆构思,用手边的材料反复摆放。
2、认真制作。
五、展览交流。
1、相互交流、评价。
2、互赠书签。
第13课 叶子变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树叶,抓住树叶的特征,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美丽的树叶图案。
2、通过树叶的设计与制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设计出漂亮的树叶图案。
教学难点:了解叶的图案的装饰知识,使学生掌握叶的图案的绘制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示范画、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春天它变绿,秋天它变黄,要想空气好,还得它帮忙。
师:大家都猜对了,是树叶。树叶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净化了空气,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二、感知与体验:
1、播放图片:各种形状的树叶
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中都有着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树叶呢?
2、画树叶轮廓
学生画一画看到的叶子的形状。
教师出示几片常见形状的树叶,介绍叶子的结构:叶脉,叶柄。
3、出示范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另外几片树叶,我们来看看这些树叶跟真实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漂亮吗?你最喜欢那片树叶?为什么?
4、揭示课题:叶子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魔术师,把树叶变得更漂亮,好吗?
三、创作与表现:
1、指导装饰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它是怎么变得漂亮的?
要把树叶变得很漂亮,必须请来三位好朋友(点、线、面)。课件出示:
点:大点、小点、方点、圆点…… 线:直线、曲线 面:各种形状的面
师:这三位朋友就是快乐的点、线、面。点:活泼、小巧、简洁,你知道有哪些点?(大点、小点、圆形的点、方形的点、星点、小雨滴点……);
线:千变万化,分直线和曲线,直线包括哪些?(横线、竖线、斜线、折线……)曲线有哪些?(波浪线、抛物线、圆……);
面:厚实、块头大,你知道有哪些形状的面?(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还有其他不规则的随意形状的面。
师:别小看这些小小的点、平凡的线,当它们灵巧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创造奇迹,变成美丽的花纹。
2、示范作画过程
师: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想要画的树叶的形状;其次用各种各样的线将这片叶子切割成几个大的块面,可以依照树叶本身的叶脉分割,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意分割;然后用点、线、面等基本构成元素将这几个面装饰一下;最后涂上丰富的颜色。一片漂亮的叶子就变出来了。
3、欣赏学生作品
师:从这些小朋友们的作品中你是否能得到某些启发,找到一些创作的灵感呢?
4、作业
作业要求:观察不同树叶的形状、色彩,用点线面组合的方法设计出树叶的装饰图样。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构图的饱满,颜色的鲜艳,色彩的统一,看看谁变出的树叶最有创意,最漂亮。
师:了解了树叶纹样的基本绘制过程,现在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用具,变一片漂亮的叶子好不好?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构图的饱满,颜色的鲜艳、色彩的统一,看看谁变出的树叶最有创意,最漂亮。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把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的成长树上。你最喜欢那片树叶?为什么?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用自己的巧手将树叶装扮得漂亮极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也动手设计一些漂亮的花纹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小小设计师。
第14课手印、指印变变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指印、手印画,展开想象,进行适当添画。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造型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情感。
3、在有意无意的拓印中,从不同角度对于手指印进行联想添画。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放松地玩,在玩中掌握手印、指印及随形联想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印的形状,大胆地联想、大胆地变化、大胆地表现。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颜料、彩笔、大号排笔、水粉笔、甘油、布、水桶、大张白纸、彩色纸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猜谜,揭示答案——小手。
2、做“拍手游戏”。课件:拍手歌。(出示歌词)带着孩子们一起拍手一起唱。
3、师: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说说我们的小手都能干些什么呢?(与生活结合)。生:写字、做事、吃饭拿筷子、弹钢琴等等。师:“手”的用处可真大啊!那我们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小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发展阶段
1、观察讨论:观察自己的手心、手指,自己发现手的纹理变化。
2、与同学们比一比,一样不一样。
(1)掌心的纹理
(2)手指的罗纹 教师示范:
(准备):一张大白纸贴在黑板上,请孩子选出2种喜欢的颜色。
用排笔蘸上颜料在自己的手上涂色。先涂左手,然后把手压在大白纸上,再用右手涂上颜色,压在白纸上。
师:看老师印了2个手印,你们想不想也尝试一下呢? 生:想。(开始动手)。同桌合作。
3、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指导。
4、添画(教师示范,先洗净手再用彩笔添画、或者直接用手代替笔选择手印或指印添画)。师:老师添了几笔,手印变成了孔雀,你们来想象一下,你们能把它们变成什么呢? 学生想象。
学生作业(给自己刚才印的手印添画)。师巡视,指导。小结
选择好的贴在黑板上,评价。
第15课
好大一幅画
教学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活动
(1)准备活动环境。
(2)师: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2、展开活动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d、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1)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
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A、商业宣传广告。B、装饰生活环境,C、人们自娱自乐
(3)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
第二课时:
1、分享活动
(1)
教师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2)
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A: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样的画面。(3)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A:鼓励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B:提醒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
C:提醒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D:提醒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4)
学生分头活动。A:墙壁绘画。B:大纸上绘画。C:地面绘画。
(5)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2、延伸活动(1)
展示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2)
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3)
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4)
拍照留念
3、收拾活动
整理工具,打扫卫生。教学反思:
第16课
画味觉 画嗅觉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六、总结活动。
第17课
中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学用具
1.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2.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3.温州民间玩具采访录像、民曲录音带等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或资料图片,通过家长的讲解,了解一两个中国民间玩具;剪刀,糨糊,各色卡纸若干,其他媒材等.教师准备:几个民间玩具,有关介绍性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本环节目的:通过剪纸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之了解到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师: 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 这是剪纸作品。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出示课题)
三、新授
一、(本环节目的: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的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分类及其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了解家乡的民间玩具,激发孩子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表现并创造出来,那可真是美不可言。
(二)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请打开课文P30(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师: 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
(三)欣赏玩具实物 1.观察民间玩具。
除了这些,金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民间玩具,请大家看看,这些玩具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黑板及桌子上出示各种不同的玩具逐一展示。)请每组派几位代表,上来看看、摸摸、玩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说出这些玩具的制作材料)2.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 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 1.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
师:先请看这只枕头,它与一般枕头有什么区别?(生回答,外形像青蛙、中间有个洞„„)师小结:这枕头都是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制的,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像只青蛙。枕头的中心挖了一个洞,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睡觉时能将耳朵放进洞中,不受挤压;同时又便于泪水的漏淌,不会让泪水打湿枕头,流进耳朵,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枕头色彩鲜艳,形象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除了睡觉外,这枕头还是小孩们所喜爱的玩具。小小的枕头,伴随孩子长大,这其中的一针一线,包含了母亲多少的深情厚意啊,这可是现代高档玩具所不能表达的。
2.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
在蛙形枕头上图案绣得很精致,上面的莲花、莲蓬、莲藕和鲤鱼的组合,意味着年年有余,同样也有连生贵子,期盼多子的意思。
在民间玩具上,一般都绘有一些富有寓意或象征性的图形,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请看(出示投影附三:图案的寓意)3.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
4.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引导学生说出套娃不仅集玩、观赏、贮藏于一身,而且存放方便的功能,展示套娃的七个套形。)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
(五)欣赏本地玩具。
师:中国的民间玩具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各地都有。我们家乡温州到底有那些民间玩具呢?老师课前曾叫同学们去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请课前搜集到玩具图片或实物的学生上台讲解)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温州的民间玩具,那么现在温州的民间玩具是怎么样的呢?请听温州的民间玩具收藏家、车木玩具创始人——季桂芳先生的女儿季天渊阿姨的介绍。(播放采访录像)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四、制作玩具,结束教学
(本环节目的:通过简单的玩具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结束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今天,让我们也用灵巧的双手,去学做一件民间玩具好吗?(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乐曲中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学习制作)
18课
外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讨论中感受各国民间玩具的特色。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对外国民间观光的欣赏能力。教学难点:
用废旧材料仿作或创作一个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
例:布头娃娃。泥工摇头老爷爷,舞龙灯。
2、揭题
中国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乡土气息、外国的民间玩具,呈现出异国的情趣,别看小小的民间玩具,它也体现着各国的审美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民间玩具。
三、新授
1、欣赏例图。〈活动鸟〉(木)美国华丽的色彩,优美的造型,活动的头部和翅膀,既可以玩,又可以做为装饰较为实用。
〈木偶〉(布、陶、线)德国。整个造型可爱,逼真,用的材料无毒无味形象不拘束于洋娃娃,活泼,可爱的丑娃娃,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大将军〉(木)非洲尼日利亚,带有民族特点的古朴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帽子,让男小朋友很喜爱,帽子上数把宝剑既可做装饰,又能做帽饰,也许能
出来玩耍,设计的十分巧妙。〈活动鸡〉(木)(日本)抓住鸡本性好斗的特点,表现的鸡很逼真,鸡身上的装饰图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一美丽的造型不仅可以欣赏还能活动,玩一玩,让人们坐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斗鸡的场面,用手操作,让哪只鸡赢都可以是不是你也想玩一下子。
〈丰收神〉(木毛、棉)北美印第:设计的很有特点,对称的装饰,方形的眼睛,都十分独到。
〈织物玩具〉(绳、珠子)尼日利亚。平时我们只是跳绳,没想到用绳子也能塑造形象,从不同的发型,动作上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设计风格。
2、说一说外国民间玩具与中国民间玩具的异同。同:都限有民族特色,都可玩,想像力都很丰富。异:材料更为丰富,呈现出异同情趣。
3、能否用废旧材料做一民间玩具(讨论)
4、欣赏学生制作的玩具。
〈猫头鹰〉报纸、线、硬纸板,突出了猫头鹰的大眼睛。〈动物玩具〉能拉,用易拉罐 废纸、纸盒制作很有趣。
5、老师范作
A想(特征、材料)B做 G玩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废旧材仿做或创作一个玩具,没有材料的同学可用画笔画例图。要求:
1、形象生动,可玩、可赏
2、大小适中,可同座位或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五、同学们练习,老师辅导。
六、评价
1、欣赏同学们制作的玩具。A请同学们自己上台介绍。B请1-2位学生玩。
2、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具有别致、新颖、有特色的玩具,才会使更多的人喜欢。
第二篇: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课 雪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教师准备: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1)雪的外形;(2)雪的特点;(3)雪中情景。4・欣赏范画。(1)创意是否新颖;(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熙;(3)色彩是否漂亮。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相互提建议。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教学后记:
第2课 水墨游戏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2、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 第l课时:
一、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1、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2、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
3、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4、讨论,表述。
二、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1、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2、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3、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4、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1)浓・谈、干、湿。(2)粗、细、长、短。
(3)断、连、顿・挫。(1).....3、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第2课时:
一、比较和欣赏。
1、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2、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
3、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
二、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1、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2、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三、尝试笔墨游戏。
1、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
2、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
2、相互欣赏评价。
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第3课 雕泥板
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教学难点: 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
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评价。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总结。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教学后记:
第4课 我的地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三、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四、借图神游,情趣评价。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评价的重点。
五、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第二课时
一、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二、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三、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四、展示作品,游戏评价。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评价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五、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 来写一篇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教学后记:
第5课 美丽的盘子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难点: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
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六、教学后记:
第六课 春天的颜色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学准备: 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春天!
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 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组织教学,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二.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
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 生:有--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1.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教师指导。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1.收拾整理: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一. 拓展阶段:
1.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唱支歌吧(边唱边舞)。2.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留个影吧!
3.等到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写在你的日记里。
二. 评价总结:
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
1、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
2、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
3、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六、教学后记:
第7课 转转儿
一、教材分析: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精神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四、教学准备: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等制作工具。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五、教学过程: 1.活动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2.活动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3.活动的尝试:
A. 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B. 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4.活动的发展:
A. 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B. 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 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 1)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 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5.活动的延伸:
A. 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 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第8课 校园真热闹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二、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三、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展示和评价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总结。教学后记:
第9课 这是我呀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二、出示课题,引导观察。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三、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
四、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五、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
二、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三、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四、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五、开展游戏,情趣评价。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六、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第三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二、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三、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
四、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五、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后记:
第10 课 纸线绳小浮雕
一、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利用纸、线、绳制作小浮雕,通过动手制作,不仅锻炼学生对物体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的原材料来自于日常生活,这会促使学生认真地体验、感受生活。在创作上,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质地的纸、线、绳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组合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利用多种材料大胆制作。难点: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若干、纸、线、绳、胶水、及剪刀。
生:色卡纸、白纸、线、绳、胶水、剪刀、自选可以用来制作的媒材。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组重新排列桌椅,集体协作完成。
二、感受材料: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接触所带的材料,说出质感。2.用小手触摸老师所带的材料。3.讲述感受:选择某些纸、线、绳,说好所你觉得它们适合表现何种物体?
4.再次加工:对已有的材料根据其特性进行加工:染色、卷曲、打结等,使学生完全融入其中。5.尝试创作:
1)欣赏范图,学习经验。2)勾勒草图。3)选择材料。4)动手粘贴。6.展示交流:
1)开一个小小展览会,请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2)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可以赠给你的好朋友,和他(她)共享艺术之美。教学后记
第11课 神奇的瓦楞纸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10 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机理效果进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瓦楞纸剪、撕、切等操作,引导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表现力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本课以常见的包装盒之类的瓦楞纸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从废旧物品中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饿方向。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胶水、美工刀、剪刀等。生:各种瓦楞纸盒、剪刀、胶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1.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1)直观对比;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2.研究表述。
1)讲述各类纸张对比结果。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贴等。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画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4.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第二课时 分小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范例(受机广告画、立体模型等)。通过欣赏,拓展思维。3.分小组构思创作草图。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4.动手创作。
1)表现内容要丰富,多样;
2)用弯、折、卷等方法更增强立体感; 3)粘贴形式根据纹理色彩。灵活地粘贴。5.共享活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教学后记:
第12课 画味觉 画嗅觉
一、教学思路:
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课 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三、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六、总结活动。教学后记
第13课 送你一个书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七课初步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再次使用剪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剪制,培养纸工制作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接触了书签;通过自由的制作、使用书签,学生可以理解书签在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多书签的观察,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形状,尝试利用剪贴绘画等手段和纸张、笔、各种废旧材料等媒材自由制作和表现。
三、重难点:通过了解俄和欣赏,尝试用各种媒材大胆、自由的制作书签;巧妙的构思并安排构图,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和个性化品质。
四、教学准备:
教师:书签范作若干,纸张以及剪刀等。学生:卡纸、剪刀、细绳、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书签。
1、整理课前准备的书签,分组分类进行简单的归纳。
2、小组讨论,总结研究成果。
(1)书签的作用:放在书本中为阅读和学习及工作提供方便,陶冶情操,表现个性化的智慧,收藏等。
(2)书签的形状:主要是长方形,也有圆形、心形、菱形、扇形和其他形状。
(3)书签的材质:多为纸质、也有羽毛、叶脉、竹片、香木片、金属、塑料等。
(4)书签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5)表现的手法:绘画、制作、综合运用等。(6)存在的形式:单幅独立存在,成套成组等(7)书签大多有一根绳签。
3、学生观察、讨论、研究、表述,教师适当提示、总结。
二、欣赏激趣。
1、请学生介绍有代表性的书签。
2、展示欣赏书签,了解内容和形状及制作手法。
三、探讨制作方法。
1、教师提示。
(1)、先剪制书签的形状,再表现书签的内容。
(2)、先表现书签的内容,再依据表现的内容剪出书签的形状。
2、想一想自己要设计的内容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注意书签形状和表现内容的和谐。
3、充分引导学生想象和讨论。
4、剪法指导。
5、细绳的穿法。
四、尝试制作。
1、学生制作,画面的表现形式以绘画为主。
2、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五、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
2、相互评价,各抒己见。
3、将自己做的书签放在书本里感受一下。
六、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作品给与肯定,并让学生做下一节的准备。第二课时
一、欣赏和感受。
将收集的各种媒材制作的书签分到各组,进行欣赏和交流,感受到制作之美。
二、讨论和研究。
1、小组讨论,这些书签的制作方法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材料制作书签。
2、初步考虑,利用手边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式的书签。
三、制作方法探讨。
1、剪纸、撕纸粘贴。先构思简单的形状,形状不能大于书签的外形,然后,剪纸或者撕纸,贴在书签上。
2、其他材料的制作。巧妙运用媒材,如绒线,废旧布条的运用,树叶贴画等。
3、相互讨论制作方法。
四、学生尝试制作。
1、大胆构思,用手边的材料反复摆放。
2、认真制作。
五、展览交流。
1、相互交流、评价。
2、互赠书签。教学后记:
第14课 中国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学用具
1.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2.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3.温州民间玩具采访录像、民曲录音带等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或资料图片,通过家长的讲解,了解一两个中国民间玩具;剪刀,糨糊,各色卡纸若干,其他媒材等.教师准备:几个民间玩具,有关介绍性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本环节目的:通过剪纸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之了解到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师: 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 这是剪纸作品。
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出示课题)
三、新授
一、(本环节目的: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的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分类及其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了解家乡的民间玩具,激发孩子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表现并创造出来,那可真是美不可言。(二)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请打开课文P30(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师: 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三)欣赏玩具实物 1.观察民间玩具。
除了这些,金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民间玩具,请大家看看,这些玩具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黑板及桌子上出示各种不同的玩具逐一展示。)请每组派几位代表,上来看看、摸摸、玩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说出这些玩具的制作材料)2.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 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 1.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
师:先请看这只枕头,它与一般枕头有什么区别?(生回答,外形像青蛙、中间有个洞......)师小结:这枕头都是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制的,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像只青蛙。枕头的中心挖了一个洞,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睡觉时能将耳朵放进洞中,不受挤压;同时又便于泪水的漏淌,不会让泪水打湿枕头,流进耳朵,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枕头色彩鲜艳,形象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除了睡觉外,这枕头还是小孩们所喜爱的玩具。小小的枕头,伴随孩子长大,这其中的一针一线,包含了母亲多少的深情厚意啊,这可是现代高档玩具所不能表达的。
2.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
在蛙形枕头上图案绣得很精致,上面的莲花、莲蓬、莲藕和鲤鱼的组合,意味着年年有余,同样也有连生贵子,期盼多子的意思。
在民间玩具上,一般都绘有一些富有寓意或象征性的图形,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请看(出示投影附三:图案的寓意)3.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4.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引导学生说出套娃不仅集玩、观赏、贮藏于一身,而且存放方便的功能,展示套娃的七个套形。)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五)欣赏本地玩具。师:中国的民间玩具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各地都有。我们家乡温州到底有那些民间玩具呢?老师课前曾叫同学们去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请课前搜集到玩具图片或实物的学生上台讲解)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温州的民间玩具,那么现在温州的民间玩具是怎么样的呢?请听温州的民间玩具收藏家、车木玩具创始人--季桂芳先生的女儿季天渊阿姨的介绍。(播放采访录像)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四、制作玩具,结束教学
(本环节目的:通过简单的玩具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结束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今天,让我们也用灵巧的双手,去学做一件民间玩具好吗?(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乐曲中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学习制作)教学后记:
第15课 外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讨论中感受各国民间玩具的特色。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对外国民间观光的欣赏能力。教学难点:
用废旧材料仿作或创作一个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
例:布头娃娃。泥工摇头老爷爷,舞龙灯。
2、揭题中国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乡土气息、外国的民间玩具,呈现出异国的情趣,别看小小的民间玩具,它也体现着各国的审美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民间玩具。
三、新授
1、欣赏例图。
〈活动鸟〉(木)美国华丽的色彩,优美的造型,活动的头部和翅膀,既可以玩,又可以做为装饰较为实用。
〈木偶〉(布、陶、线)德国。整个造型可爱,逼真,用的材料无毒无味形象不拘束于洋娃娃,活泼,可爱的丑娃娃,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将军〉(木)非洲尼日利亚,带有民族特点的古朴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帽子,让男小朋友很喜爱,帽子上数把宝剑既可做装饰,又能做帽饰,也许能 出来玩耍,设计的十分巧妙。
〈活动鸡〉(木)(日本)抓住鸡本性好斗的特点,表现的鸡很逼真,鸡身上的装饰图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一美丽的造型不仅可以欣赏还能活动,玩一玩,让人们坐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斗鸡的场面,用手操作,让哪只鸡赢都可以是不是你也想玩一下子。
〈丰收神〉(木毛、棉)北美印第:设计的很有特点,对称的装饰,方形的眼睛,都十分独到。〈织物玩具〉(绳、珠子)尼日利亚。平时我们只是跳绳,没想到用绳子也能塑造形象,从不同的发型,动作上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设计风格。
2、说一说外国民间玩具与中国民间玩具的异同。同:都限有民族特色,都可玩,想像力都很丰富。异:材料更为丰富,呈现出异同情趣。
3、能否用废旧材料做一民间玩具(讨论)
4、欣赏学生制作的玩具。
〈猫头鹰〉报纸、线、硬纸板,突出了猫头鹰的大眼睛。〈动物玩具〉能拉,用易拉罐
废纸、纸盒制作很有趣。
5、老师范作
A想(特征、材料)B做G玩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废旧材仿做或创作一个玩具,没有材料的同学可用画笔画例图。要求:
1、形象生动,可玩、可赏
2、大小适中,可同座位或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五、同学们练习,老师辅导。
六、评价
1、欣赏同学们制作的玩具。A请同学们自己上台介绍。B请1-2位学生玩。
2、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具有别致、新颖、有特色的玩具,才会使更多的人喜欢。教学后记:
第16课 好大一幅画
一、教学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
三、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活动(1)准备活动环境。
(2)师: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2、展开活动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1)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A、商业宣传广告。B、装饰生活环境,C、人们自娱自乐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第二课时:
1、分享活动
(1)教师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2)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A: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样的画面。(3)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A:鼓励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B:提醒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C:提醒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D:提醒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4)学生分头活动。A:墙壁绘画。B:大纸上绘画。C:地面绘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2、延伸活动
(1)展示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3)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4)拍照留念
3、收拾活动
整理工具,打扫卫生。教学反思: 教学后记
第三篇: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教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本单元选择的音乐作品有意涉及中外古今,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春天的歌很多,咏春的单元也会多次出现。本单元突出的是寻春找春。“找”是有所发现,有独特的感悟的主动探究,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春来了》这一单元设计了学唱歌曲《报春》、《春晓》、《春天的小河》,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以及我的创造等系列音乐活动。这样的人文活动的组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使学生通过音乐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形成环保意识;让学生通过听、唱、动、思、编等活动增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以“春”为线索,从走进“春” 探索“春” 歌唱“春” 表现“春”来层层展开,采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想象在体验中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春晓》,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报春》、《春天的小河》。
2、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浓浓的春意,从而抒发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的愿望得到增强,与伙伴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意识更为明显。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报春》、《春晓》、《春天的小河》,感受不同歌曲不同的情绪。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3、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杜鹃圆舞曲》请你唱个歌吧
第二课时 《春晓》 我的编创《森林音乐会》
第三课时 《春天的小河》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 《报春》
2、听 《杜鹃圆舞曲》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报春》。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演唱歌曲《报春》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难点:
1、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律动
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从这么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杜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杜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
师:对!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用相应的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听、分段听来欣赏《杜鹃圆舞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在听赏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学唱歌曲《报春》
师:春天到来了,杜鹃不光高兴地跳起了舞,它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们听!杜鹃唱的歌好听吗?
1、播放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教学,学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难点。
A、随音乐声轻声唱词
B、随音乐声复唱歌词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音乐记号
(2)找出歌曲中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让他们善于勇敢地提出问题,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3、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 作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解决方法:
①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其他同学认识,就由会的同学说出此音乐记号的名称和作用并鼓励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大家都不认识,就老师说出其名称和作用,并演示其唱法。
(2)学生找出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①学生提出难唱和唱不准的旋律,老师先鼓励会唱、唱得准的同学示范演唱,然后集体训练演唱。
②学生没提出来,但唱不准的旋律,老师要进行范唱、教唱。
4、音乐表现: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
练习形式:
A、小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各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唱及表现,都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成为学习的主角。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此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离开。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2、动《森林音乐会》
3、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编创,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2、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杜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这首诗小朋友们读过吗?
生:读过。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不止读过,还很熟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1、生读诗。(师在旁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
师:读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点什么?
生回答:音乐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放伴奏音乐)
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
2、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诗歌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歌教授
师: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可见这音乐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觉得刚才老师为《春晓》配的音乐好听吗?(好听)其实呀,这段音乐就是作曲家们为《春晓》而写的。你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轻轻地来唱一唱呢?
1、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呀?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那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生:优美、柔和、抒情
4、师: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轻柔的、优美的声音一起来演唱《春晓》。
【学生对《春晓》这首诗非常地熟悉,所以先诗后曲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歌曲,从歌曲形象上也是如此,掌握了朗诵的语气后,再来把握歌曲的情绪就轻而一举了】
三、音乐创造表现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春天里举行的音乐盛会,哟!好多小动物也都来参加了,让我们看看参加盛会的小动物有哪些呢?
(师边说边用各种素材表现春天的各种声音)
师:听——春姑娘来了,一阵春风吹来(师用吹矿泉水瓶来表现春风并出示春风的节奏卡片×--),灵巧的布谷在枝头向人们传递美好的祝福(师模仿布谷叫并出示布谷鸟的节奏卡片0 × ×),可爱的蜜蜂也挥动那轻盈的翅膀(师模仿蜜蜂叫并出示蜜蜂的节奏卡片×× ×× ×),哇,震撼的春雷打响了(用镲来表现打雷的声音),春雨也悄悄地下了起来(用自制的沙锤{即在各种瓶子里装入沙或米}来表现春雨的沙沙声),落在树叶上(师用笔轻轻敲打书本模仿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并出示树叶的节奏×-×),雨停啦!春天的小溪也快乐地唱起了歌(师用两只杯子相互倒水表现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多美妙!
【用形象的动作来创造意境,给以学生创造启发与灵感,括号里的师要用纸模拟声响】
师: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举行音乐会,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小朋友,你们还希望谁来参加音乐会呢?这些小鸟、蜜蜂、树叶、小溪还会唱什么歌呢? 【逐步过渡使学生进入到创造阶段】
1、分组讨论练习进行创造。(师到各组指导,帮助。)
(可有多种创造形式:A、在书本节奏的基础上创编其他不同的节奏;B、可利用各种素材创编出书本上没有的其他各种春天的声音。)
2、将创造出来的各种春天的声音进行合作表演。
如:小鸟 蜜蜂 树叶 小鸟
小鸟 风 蜜蜂
树叶„„
(不局限于以上两种形式,可视学生的情况而定)
四、采集与分享
师:我们就是春天,每个人的美好一面都会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盎然。那我们怎么来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见)
师:是的,比如刚才老师吹矿泉水瓶表现的春风;用笔敲打书本的声音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利用纸的音响探索、采集来表达春天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听觉及音乐再创能力】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节课带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拓展这一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寻找春天、搜集春天声响的喜悦感觉】
五、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 《春天的小河》
2、听 《春晓》
3、动律动复习《报春》采集与分享 我的创造——歌词创编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让学生了解领唱与齐唱两种演唱形式。
2、通过听赏歌曲《春晓》,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并融入春天的氛围中。
3、通过歌曲的各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春天的小河》。
难点: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唱好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播放《春晓》的音乐)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感受阶段
(一)说一说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我们的身边,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回去采集有关春天的音响(声音或歌曲),你找到了吗?(生答:找到了)那请你把你的找到的春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1、生回答自己找到关于春天的声音及歌曲,并表演给大家看。
2、生相互评价,师给予鼓励与肯定。
【设计意图】:激发探索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听一听)
师: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的音响可真丰富!找到的歌曲也很好听!老师呀,也回去找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下!不过听了之后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去哦: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1、初听歌曲《春晓》,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情绪。
3、复听歌曲《春晓》,生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春天的体验,为下一阶段学习作好铺垫。
(三)唱一唱
师: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你们听!这里种下了一颗什么种子呀?
1、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春天的小河》。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3、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师领唱、生齐唱
(2)请唱得好的学生领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充分认识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音乐表现阶段: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春天的小河》(通过歌词创编、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
练习形式:
A、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整节课的主线离不开春,更离不开小组的团队意识,充分体现了春天是由我们装扮 的。
四、师生告别,结束教学。第二单元《生肖乐园》教案
单元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这两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单元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母鸡与公鸡》 《十二生肖歌》 采集与分享
第二课时 《小龙人》 《小花猫和小老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0 X|节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读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三、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 兔儿跳得快(哎)兔儿跳得 快。
鸡唱天下 白(哎)鸡唱天下 白。
请把顺序 排啊,请把顺序 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五、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六、唱唱、跳跳,出音乐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听:《小龙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演唱并且表演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2、通过欣赏《小龙人》让学生初步了解领唱与齐唱,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习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X节奏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学生跟随教师律动进教室(学生也可自选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律动音乐《小龙人》
教学谈话:
小朋友,你们听到过刚才的歌曲吗?(生答)
师:这首歌曲是儿童剧《小龙人》里面的主题歌,剧中描定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善良的小龙人找妈妈的故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歌曲中找一找小龙人是怎样的?
二、欣赏《小龙人》
⑴完整欣赏第一遍:
你觉得小龙人心情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给大家唱一唱吗?
指名唱一唱后,集体跟唱一遍。
⑵分段欣赏:
让学生说出每一部分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指出:在一首歌曲中只有一个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为领唱。有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称为齐唱。
⑶最后再欣赏一遍
让学生跟着录音在齐唱的地方一起唱。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善良的小龙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
一只小老鼠,一只小花猫
瞪着小眼珠,喵喵喵喵喵
龇着两只小牙,吓得老鼠
长着八字胡; 赶快往回跑。
学生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小组中推出最好的进行比赛,给优胜组的成员奖励一个小猫图案。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师:你能按老师唱的节奏再读一遍儿歌吗?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 X? X X X | X 0 |节奏
3、学唱歌曲:
⑴跟琴用“deng”哼唱曲谱
提醒学生注意间奏与尾奏
⑵配唱歌词
⑶采用多种演唱方法,熟悉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你见过猫抓老鼠吗? 请小朋友先在下面练习一下,然后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看哪一组演得最逼真?
4、表演歌曲:
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⑵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的想像力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猫抓老鼠是怎样的?播放录像,让学生戴上头饰跟录像里面学一学。
5、自由发挥表演:
学生小组内合作,找出有关老鼠和猫的儿歌,故事等。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
6、师:今天,我们大家跟小龙人一起体会了一把找妈妈的那种迫切,无奈的心情,过了一回猫抓老鼠的瘾,你能说出这里面谁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种,谁不是生肖?
四、师共同评价小结.学生做猫或鼠的动作随《小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三单元《时钟滴答》教案
设计意图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本单元之所以用“时钟滴答”作为人文主题,目的就在与,让学生通过对一组与时钟、时间有关的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了解时间的宝贵。
本单元选择了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钟》、《两只懒乌鸦》、两首歌曲让学生学唱,另外还设计了音乐剧《懒乌鸦的故事》等音乐活动。这些曲目和活动都以“珍惜时间”为主线,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极富表现性,非常便于教师们创造性的将其有机组合。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音乐活动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发展表现力。
教学目标
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通过用不同速度演唱相同歌曲,体验速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通过简单的二部说唱练习,初步感受到声部间和谐、统一的美。
在自编自演音乐剧、音乐游戏等综合性艺术活动中,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即兴表演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能听辩出“X -”、“ XX XX”等简单节奏,并能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些不同节奏;能听出器乐作品中对比较明显的不同段落之间的差别;能用唱名模唱歌谱片段。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在钟表店里》《钟》随音乐与同学合作表演钟表走动形态各异的时钟;
第二、三课时《两只懒乌鸦》、音乐剧《懒乌鸦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在钟表店里》
唱 《钟》
拓展 钟表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了解乐曲的旋律变化,并结合钟表走动、人们劳动、休息等情景,初步感受乐曲 A-B-A-C-A的曲式结构特点。
2.做出不同的表现钟表造型的动作,并能随着音乐合作表演钟表的走动。
3.能用清晰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钟》,并试着用钟声为歌曲配上简单的伴奏,初步尝试二部合作练习,做到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
随着音乐合作表演钟表的走动
教学难点:
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做到二部合作练习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则谜语,一起猜猜看!多媒体出示谜语)
生:钟
一、欣赏与创造
初听
师:猜的真准!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钟的音乐作品,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在钟表店里》)
师:听了这个音乐,你们好象来到了哪里?都听到了些什么?
生:我好象来到了一个钟表店里,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在欢快的走动着;我听到闹钟响了;好象有上发条的声音;我听到了大钟的报时声;还有布谷鸟的叫声。。。
(学生边自由回答边模仿听到的钟声。如:“布谷”、“当-”、“滴答 滴答”等)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听着这首曲子,我们好象真的来到了钟表店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听到了他们的报时声,说说你们还见过什么特别的钟表?(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也有不少呢!
(多媒体分别出示形态各异的钟表,包括古代计时工具沙漏,老师边引导学生欣赏“钟表”的造型,边讲解“钟表”的发展史)
师: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钟表的走动吗?
生:自由发挥表演
师:老师想和一位同学来表演钟表的走动,谁愿意?
(师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两人一前一后,一人做时针个分针,另一个做秒针)
师: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你们也能两人合作表演钟表走动吗?还能想出什么样的组合呢?
(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创造各种不同的动作,如:两腿分开,伸直,按节奏左右摇摆,表现时钟的摆动;单手侧平举,伸出食指作指引壮,表现指针的走动;模仿猫头鹰的眼睛左右移动。。。)
生:自由讨论,合作表演
复听(分段欣赏)
师:真不错!你们能跟着刚才的音乐表演吗?
(师播放《在钟表店里》A段的旋律)
生:随音乐组合表演
师:表演的真棒!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跳动,热烈
师:对了!仔细听,在钟表店里除了钟表,你们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播放B段旋律)
生:钟表工人在愉快的劳动着
师:那么,这段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欢快,活泼
师:在听听,还有什么感受?
(播放C段旋律)
生:旋律拉长了,变得柔和了,抒情了
师:说的真好,这首歌曲大致有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有三个部分听起来差不多。
完整欣赏及表演
生:随音乐的变化表演
二、新授歌曲
欣赏歌曲《钟》的旋律
师:你们表演的真棒,老师这里还有一段关于钟的音乐,你们听!
(弹奏《钟》的旋律)
哼唱旋律
师:好听吗?能用lu轻声随音乐哼唱吗?试试看。
生:轻声哼唱
(3)学唱歌词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歌词就更美了。
(播放录音)
师:知道唱的是什么歌词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生:分句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二部钟声练习
师:小朋友,还记得刚才钟表店里的钟声吗?瞧!老师选了两种最具特色的钟声,一起练练。
出示课件:X- 1 X - 1 XX XX 1 X - 1
当 当 滴答 滴答 滴_小精灵 儿童网
练习步骤:
*认读X-、XX XX两种节奏,用拍手、拍腿辅助
*配上钟声练习,注意二四拍的韵律
*进行歌声、钟声二部合作练习,分小组活动,老师适时引导、帮助
(出示课件:节奏图谱)
*请个别学生或小组表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集体表演
师:同学们,有了歌声和伴奏,你们说还可以加上什么?
生:还可以伴舞
师:对了,老师还想请一部分同学来随音乐表演钟表的走动,谁来?
生: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表演
小结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钟表的音乐。课后,大家做个有心人,收集其他关于钟表的音乐,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好吗?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 《两只懒乌鸦》
动 音乐剧《懒乌鸦的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两只懒乌鸦,教育学生不能懒惰,要做个勤劳的人;
能够用富有幽默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音乐剧鼓励学生积极、勇敢的加入该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富有幽默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画,想请小朋友看图讲故事,看看这些图画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课件:两只懒乌鸦,学生根据画面讲故事,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讲的真不错,老师也来给大家讲一个!
(师有节奏的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朗读歌词)
师:听了老师讲的两只小乌鸦的故事,小朋友觉得小乌鸦的行为好不好?它有哪些缺点?
(生讨论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两只懒乌鸦》,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二、新授歌曲
完整听赏歌曲
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用幽默风趣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个别学生演唱歌曲
三、创编及表演
师:小朋友们,我们有了非常好听的歌声,还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生:可以用小乐器来伴奏,可以来扮演两只懒乌鸦。。。
师:那我们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表演)
(出示课件,师用两个头饰扮演乌鸦哥哥乌鸦弟弟)
乌鸦哥哥:太阳太阳真暖和。
乌鸦弟弟:真暖和!
乌鸦哥哥:一觉睡的真舒服。
乌鸦弟弟:真舒服!
〈弟兄两又美美的伸了个懒腰,忽然发现他们的窝已坏了一个大洞〉
乌鸦弟弟:哥哥,你看你看!咱们屋子坏了个洞啦!
乌鸦哥哥:哎?什么时候坏的呀?弟弟,你快去修一下吧
乌鸦弟弟:(揉了揉眼睛)你去修吧,我还没有睡够呢!
乌鸦哥哥:(连打两个哈欠)我不,我也还没有睡够呢!
乌鸦兄弟:算了吧,咱们再上去睡„„一„„觉„„
〈两只乌鸦又双双飞回了窝,睡起大觉来,一会儿,一阵乌云遮住了太阳,北风呼呼的刮起,两只乌鸦在窝里被晃来晃去〉
乌鸦哥哥:哎哟,好冷啊!好冷啊„„
乌鸦弟弟:哎哟,冷死我了,冷死我了„„
乌鸦兄弟:救„„救„„救命啊„„
〈又一阵大风中,两只乌鸦双双被刮落在地,直打哆嗦〉
乌鸦哥哥:(指着弟弟)叫„„叫你修,你„„你不修,都怨你!(呻吟)冷„„冷啊„„
乌鸦弟弟:(指着哥哥)怨你!都怨你,你„„你为什么也不修呀?(呻吟)啊„„真冷啊!
乌鸦兄弟:(无可奈何地)算了,算了,明天咱两一块儿修„„修吧„„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可是两只乌鸦却再也不能享受阳光的温暖了,他们被冻死在大树下,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师:小朋友想不想把乌鸦兄弟来演一演呢?
(学生分小组扮演,推选一个小组给大家演一演)
总结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同学习了歌曲,表演了《懒乌鸦的故事》,那你们对乌鸦这种小动物了解的多吗?它吃的是什么?它的巢穴搭在哪?为什么农民伯伯要捕杀它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可以去查找一些关于乌鸦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四单元:《亲亲红领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的
学习歌曲《共产儿童团歌》,掌握歌曲中典型的节奏性。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激发学生对入队情景的回忆,对学生进行“二史一情”爱国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4/4拍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你们想去吗?(想)
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在参观的时候同学们要仔细看内容、认真听解说、看那个同学收获最大?
(学生上观看展版并听解说)放课件
师:同学们参观了展览你知道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告诉老师 师:你们看到了很多,想到了也很多,太好了 师:看老师今天有什么变化?(生答„„.)
师:同学们收获真不小,了解了少先队的发展史,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展览不由得回想起了老师入队的情景。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同学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早早来到学校,学校里彩旗飘扬,鼓乐齐鸣,学校的广播里还放着对歌,一位大哥哥给我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就是那一天,老师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
师:你们还记得你们入队时的情景吗?谁来告诉老师? 师:回答得真好!有鼓乐齐鸣出旗。
师:鼓是怎么敲得?那个同学模仿以下?(模仿)
2、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大军鼓)X X X X 〡X X X 〡 请同学们一块跟老师打一下(2遍学生嘴读打鼓状)师:老师还记得这样敲鼓
2、X X.X X X| X X.X X 0〡
师:请同学们一块跟老师打一下(2遍学生嘴读节奏,手打鼓状)师:敲得太棒了!你们还记得入队仪式最后一项举起你的右臂,半握拳头庄严的呼号吗?(生答„„.)
师:少先队大队长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体少先队员怎么回答? 生:“时刻准备着!”
师:太好!同学们记得很深刻我们再来一遍庄严的呼号---好吗?老师现在就是你们的大队长,老师领呼,你们齐呼。
师: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生:时刻准备着!(歌曲《共产儿童团歌》)(默唱)师: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师:(读歌词)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一定是我们,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 师:(加入情绪:师范唱1我情绪、2加入情绪)师: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来一遍吗? 纠正不统一的地方
师:请同学们完整地唱一遍。
师:同学们仔细听这段音乐(放前奏)
师: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在歌曲的什么位置?
师:对,这段音乐是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嘹亮的号角响彻天空。师:我想请同学们在听一遍,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儿童团怎样的情景?(前奏音乐)
师总结: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有的同学想到了集合的号角吹响了(师示范吹号的动作)号声就是命令,儿童团从四面八方迅速向集合点跑去,排起了整齐的队伍;胜利的号角吹响了,敌人被我们打败了,儿童团员们在欢呼跳跃;冲锋的号角吹响了,儿童团员们拿起大刀、长矛、红缨枪向敌人冲去。
师:前奏过后歌声响起,坚定有力的歌声中你感觉到儿童团员又是怎样的情景?
师:后来音乐越来越弱你感觉到儿童团员们又是怎样的情景? 师:歌曲开始是嘹亮、激昂的号角;接下来是坚定有力的歌声;后来音乐越来越弱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想象的儿童团的各种情景表演出来。
师:儿童团第一小分队,儿童团第二小分队,每个分队选出一名儿童团长,分好工,看哪个组表演的好。
(学生随音乐编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分组展示: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师:这节你学到了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少先队员是我们光荣的名称,鲜艳的红领巾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沿着少先队爱祖国、爱人民,顽强学习、不怕困难的革命传统,继续下去!(范唱,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是小鼓手
教材分析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新疆风格的儿童歌曲。二拍子,小调式,一部曲式,共八个乐句,音乐素材简洁,形象而集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是第三乐句的移位(移高五度),后四乐句是前四乐句的变化重复。曲调活泼、风趣,表现了“小鼓手”的欢乐自豪的情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我是小鼓手》欢快、自豪的情绪。(初步学会)
2、认识并学习换气记号。(掌握,初步学会)3、练习“唱唱”,学习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初步学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我是小鼓手》欢快、自豪的情绪。
教学难点
急吸缓呼、同度音及四、五度跳进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排队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基本教学:
1、摘苹果,练习唱唱:
(1)谈话:美丽的秋天又来到了,我家对岸果树上的果子也要成熟了,你瞧1、2、3、4一共有四个,你听,第一个6222(师弹)我们唱一遍,第二个3666(师弹)生唱第三个,第四个„„(表扬)
(2)你听,是哪个苹果先成熟了?(师弹)哪位小朋友能找出来?好,你来试试。接着是哪个苹果呢?
又一个苹果熟了,是哪个?
只剩最后一个,也成熟了,唱一唱。
(3)你们可真聪明,我把四个苹果排成队,你能用一口气唱完吗?试一试。(若不行,你能想个办法吗?速度加快„„再试一次)
2、认识换气记号。
(1)我发现小朋友都能唱了,只是在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偷偷换了一口气,有的在前面换,有的在后面,为了整齐,唱得更好,我带你们认识一个符号——换气记号。“V ”板书。
(2)换气记号,像什么?
你们说得可真棒,我已经认识了,你们认识了吗? 3、学习换气记号:
遇到换气记号,要换一口气,像我这样。
6222 322 6222 322 3666 766 36666 766
你行吗?试一次。
三、学习歌曲:
1、苹果丰收了,人们都载歌载舞在庆祝,有位美丽的新疆小姑娘,她还敲起了鼓。你会敲鼓吗?
(1)你敲鼓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他们会敲鼓,你羡慕他们吗?(2)那好,今天让我带你们去敲一次鼓。(出示图片,歌谱)
律动,跟录音(2遍)你们敲得可真好,表扬。2、作为一个好的鼓手,他呀不仅要会敲鼓,而且歌也要唱得好。我们也唱一唱,好吗?
3、学习唱谱:
①请你拿出手指划拍,听着琴声在心里默唱歌谱。(二遍)②唱一唱(出现问题及时纠正)6- 6- 这个符号,你们不认识先唱成“6”
③我发现你们特别聪明,在换气记号的地方都已经会换气了。你还想试一试吗?
4、学唱歌词:
①咱们一起跟着琴唱一唱(出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②连起来跟琴唱一次(表扬)5、分析歌词:
(1)你们听到大鼓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咚咚„)你来做回大鼓,唱一唱。
你试一试(清脆、跳跃)
(2)你的鼓敲得好听吗?歌曲中是怎么说的呢?
咱们一起来唱一唱,赞美你的人那么多,你感到怎样?把这个心情表现出来。
好的!
(3)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现你愉快、自豪的心情?(哎)那么“哎”该怎么唱?你来试一试。唱得真棒,一起唱一次。让我们跟着伴奏有感情地唱一遍。(跟伴奏)
6、深入: 谁想来亲自做一回小鼓手?请小朋友敲。小鼓发出了“咚咚咚咚„„”的声音,按照你的理解再敲一回鼓。敲得太好了,你们真是个称职的小鼓手,表扬。
7、音乐小故事,分角色表演(带上头饰进行表演)
8、展开:
(1)你的鼓敲得那么棒,除了这,你还希望做什么?(2)讨论,说说:(我是小画家„„)出示
(3)你能试着编成歌,唱一唱吗?让我们一起来跟琴唱。(4)你还想当什么?
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些理想,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四、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热情、欢快的歌声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2、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要求掌握音准和声部间的音量的平衡。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以热情、欢快的歌声赞美幸福的生活.2、弱拍上的符点节奏及跨小节的切分音。
教材分析:
《快乐的节日》歌曲用热情、欢快的歌声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谱,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曲谱:
1=F 2/4 3·5 5 | 5·3 6 5 | 2 - | 3 ·5 1 | 1 3 3 |
指导练习,及时纠正(唱准符点音符)
2、录音范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3、说一说歌曲的情绪,一起分析歌曲内容。
4、学习歌词。
1>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全曲。2>学生随录音轻唱歌词。3>教师指导。
4>随琴学唱齐唱歌词。
学习并掌握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快乐的节日》,要求注意音乐的表现。
7、歌曲艺术处理:
第一乐段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有弹性。断音的地方要唱得明
显,第二乐段要用连音的唱法表现舒展的节奏,整首歌曲引
导学生从内心唱出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8、教师进行小结。第五单元《包子、剪子、锤》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
唱:《夏天的雷雨》 听《猜调》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
教学重点
学唱新歌;欣赏
教学难点
简单的歌词创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猜调》
1、欣赏,简介:这是一首经典的云南民歌,也是一首谜语歌曲,合唱版丰富的和声效果,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2、猜一猜(《猜调》中的)
3、欣赏《猜调》,感受对歌中一连串的问题与回答
4、跟琴轻声哼唱歌词
5、听赏,表演(模拟两个孩子在对歌,引子时做遥遥呼唤状)
四、唱《夏天的雷雨》
1、听录音范唱第一段,回答歌曲中谜面是什么?
2、师生合作,跟着音乐按歌词节奏进行回答。(老师读前一句,学生读后一句回答)
3、学生间互相合作,提问回答
4、听录音范唱,轻声哼唱歌曲
5、跟老师唱
6、齐唱
7、给歌曲加上题目
五、小结
第二课时
课 题
唱:《包子、剪子、锤》 动: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
教学重点
学唱新歌、音乐游戏
教学难点
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包子、剪子、锤》
1、玩游戏《包子、剪子、锤》
2、听录音范唱,和着曲中的“包子、剪子、锤”念白一起读一读。
3、听录音范唱,注意听辨“包子”二字的声音长短有没有不同、假如不用长短变化会有什么感觉
4、听录音范唱,设计固定简单的节奏在念白处伴奏
5、朗读歌词(可以几个同学互相合作,边玩边读)
6、跟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7、跟老师模唱(29至32小节可以采用连音唱法加以对比;
33、34小节歌词节奏相对密集,唱得轻巧而跳跃比较好)
8、齐唱
9、用打击乐器伴奏
10、边玩包子、剪子、锤游戏,边唱歌曲
四、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1、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
2、说游戏规则和游戏要求:听音乐,第一段是母鸡、小鸡、老鹰出场。当听到音乐的提示,相应的角色才能进行,否则应留在原地。第二段开始追逐。第三段老鹰盘旋而去,母鸡带着小鸡回家。
五、小结 第六单元《巧嘴巴》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动:我的创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2、听:《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我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对表现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2、通过《我家小院嘴巴多》的听赏与表演,从各方面了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识。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有节奏感地念绕口令,尽量与其他同学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1、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请你跟我这样说”。
出示:①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②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③今天 天 气 真?正 好
【设计意图】:教师按不同的节奏、速度说一遍,学生跟一遍,并请学生找出不同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说的几句话,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相同话可以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来表达,不同的节奏与速度可丰富表达方式,并为以下绕口令学习起到示范与铺垫作用。
2、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①出示绕口令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一起跟着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的绕口令念得最有创意。
②教师总结表扬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朗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小精灵儿童网站
三、学习“我家小院嘴巴多”
(一)情境创设
师:其实,老师家的小院里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们猜是什么?
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增加对各种动物的了解与热爱,并为以下的演一演作好准备。
(二)导入学习
1、学生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合唱吧。
2、跟着录音唱一唱,并模仿动物的动作演一演。
3、把歌词中的动物换成其它动物唱一唱、演一演。
①说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
②根据创编的歌词唱一唱、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习书本上的歌词后,创作自己的歌词并实践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念了绕口令,并给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编了第二段歌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出示顺口溜“巧嘴巴”,生齐读。)
2、随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会》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听,谁在唱歌?》,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能整齐的演唱《小小音乐会》,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获得跟着指挥信号起止的灵敏反应能力。
3.通过节奏训练及乐器的合奏,能在演奏活动中显现出探索的精神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这个大自然中,到处都能听到动听的歌声。不信你听,在池塘边是谁在唱歌?在公路上又是谁在唱歌呢?
(课件展示,学生听自然的声音。)
2、师:大家来仔细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有趣的“歌声”?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呢?
3、师:那你能为它加上些节奏,使这歌声更动听吗?
下面邱老师也来模仿一个,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嘀
嗒
0 嘀
嗒
生:喇叭。
咚 咚
0 咚
咚
这个节奏有谁能把它唱出来? 这是什么声音呢?
生:鼓。
汪 汪
汪 汪
咪
咪
这个节奏呢?这又是什么声音呢?
生:小猫小狗。
师:其实啊,是小猫小狗正带着这两件乐器在森林里举行这一场音乐会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呀?那就让我们出发吧!
(三)学习歌曲
1、听赏《小小音乐会》问:刚才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2、打开书本,复听。让学生随着音乐唱起来。
3、跟琴声慢速学唱。(学会休止停顿、衬词的唱法)
4、加快速度跟琴声唱,并能边唱边表演。(能够做到背唱歌曲)
5、跟范唱、伴奏歌表演。
6、师:在这首歌曲中小朋友认识了小喇叭和小铜鼓,那考考大家这些乐器你们认识吗?(响板、碰铃、沙球、三角铁、双响筒、铃鼓)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吗?考考大家。(展示课件)
9、按照课件中出示的图谱进行演奏。分小组练习—→全体合—→跟音乐伴奏全体合
10、加快音乐的速度,跟范唱完整演唱演奏。请一、三两组歌表演,二、四两组演奏碰铃和三角铁。
(四)拓展
1、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是太棒了!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听段音乐,在这段音乐中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快乐的小厨师》)
2、师:没想到用我们生活中的锅碗瓢勺也可以演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歌声”?它们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能举例吗?
3、欣赏视频《篮球的“歌声”》、《大河之舞》片断、《厨房里的音乐》
(五)总结
1、最后,让我们再次完整地把《小小音乐家》表演唱奏一遍。
2、我们这次的音乐会开得非常的成功。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举行班级音乐会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乃哟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乃哟乃》,认识土家族儿童玩乐中的幸福和快乐;
2、学一学土家族的摆手舞;
3、学用音乐水杯演奏1、3、5和曲段5 3 1。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师问: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吗?(喜欢)强调纪律:
1、举手发言;
2、注意凳子轻拿轻放。
三、复习导入:
1、简谱练习:1 3 5 5 3 5 | 5 3 1 | 5 5 3 | 5 3 1 ||
2、齐唱《同栽幸福花》。问: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56)你能说几个吗?
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土家族民歌《乃哟乃》。
1、师问:乃哟乃,是什么意思?(来哟,来吧)
2、欣赏歌曲《乃哟乃》。
五、演唱歌曲:
1、按节奏,教歌词。
2、学生随歌曲节奏,读歌词。
3、教唱两遍。
4、学生随琴轻声跟唱一遍。
5、师生对唱(你发现这首歌,有一节完全一样的是什么?来哟嗬):老师唱前面的,同学们唱“乃哟嗬”。
6、生生对唱:还可以怎么唱呀?
六、我当小老师:谁当小老师上台教唱?(找2-3名同学教)
七、学习摆手舞:问:少数民族除了会唱歌外,还会什么呀?(跳舞)
1、欣赏土家族的摆手舞(视频);
2、学做摆手舞;
3、跟着音乐做一做;
4、找小老师上台演示。
八、玩一玩:
1、出示魔术水杯(老师做的1 3 5 三个音乐水杯),师演奏1 3 5 和 5 3 5 | 5 3 1 | 5 5 3 | 5 3 1 ||,学生跟着试唱。
2、为歌曲伴奏:(1)老师演示水杯伴奏5 3 1(乃哟嗬)。(2)找学生为歌曲伴奏5 3 1(乃哟嗬)。(3)全班演唱歌曲,找3名学生用水杯伴奏5 3 1(乃哟嗬)。
九、总结:土家族音乐的简洁(1 3 5)写成了一首美妙的歌曲,音乐水杯有这么大有魅力,希望我们大家去探究。
十、听伴奏,边唱边离开教室。第七单元
都来做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锣鼓歌》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锣鼓歌》。
2、认识锣、鼓、钹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3、能与同学合作,用声势律动、演唱、演奏等方法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
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锣鼓歌》。
教学难点:
能在演唱和声势表演中注意强弱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声势律动
1、恒拍律动两遍。“咚咚咚(拍腿),锵锵锵(拍手)”。
2、分声部声势律动。
师:老师在什么音乐时,做了拍腿、拍手的动作?(生:咚咚咚——拍腿)是在模仿什么乐器?
二、揭示课题,认识三种民族打击乐器。
1、介绍河南锣鼓中使用的三种打击乐器:鼓、锣、钹,聆听各乐器的音色,学习演奏方法。
2、用“咚”和“锵”模仿鼓、锣的声音打花样。注意“咚”念出河南方言的韵味。
花样一: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咚咚咚
锵锵锵
咚咚咚
锵锵锵
花样二: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咚锵 咚锵
咚咚
锵,咚锵
咚锵
咚咚
锵。师:看指挥做出强弱变化。
口念——口念+声势——口念+声势+乐器
3、请几位小朋友尝试演奏锣、鼓、钹,其他同学声势伴奏。
三、读童谣,唱童谣。
1、范读童谣。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有趣的河南童谣,你能找到鼓和锣的声音吗?第几句?
2、师生接龙读童谣。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读童谣。
3、学唱歌谱。
A、体会旋律中的河南特色。学唱二、四乐句旋律。师:孩子们,这首童谣来自于河南小朋友的生活,加上简单的几个音符就能唱出河南方言特有的强调。例如花样二“3 1 3 1 | 3 3 1 | 咚锵 咚锵 | 咚咚 锵 |”。让我们在手势的帮助下来唱一唱音符,注意一拍一个手势。带上歌词唱一唱,中不中?
师:再唱一唱花样一“咚咚 咚 | 锵锵 锵 |”。B、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旋律。
4、带上歌词唱童谣。师生接龙、交换唱——齐唱《锣鼓歌》。
四、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歌曲。
师: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锣鼓歌》是河南小朋友经常吟唱的一首民歌,河南娃儿人人都能演奏几样打击乐器。看,小朋友们随便几人便可以凑成一个小乐队,有时还会在节日庆典上大肆表演一番。
1、认识钹。这是什么乐器,怎样演奏的?你能运用身体律动模仿“钹”的演奏吗?
请部分同学来模仿演奏钹,为歌曲一、三句伴奏。
2、全班分组,声势律动唱童谣。
师:模仿钹、鼓、锣,边唱边敲起来吧!
第一遍:唱童谣;第二遍,边唱边声势律动。
3、加入打击乐器、声势律动唱童谣。
邀请三位小朋友演奏打击乐器,全班用声势律动参与演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河南童谣《锣鼓歌》,认识了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分别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独特的音响效果,体会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然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
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数鸭子》
1、听录音范唱
师:上节课,我们在小院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巧嘴巴,热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
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
1、有节奏地跟教师读歌词,并用动作模仿鸭子的形象。
【设计意图】: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
2、学生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反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
3、分组演唱两段歌词,并交换演唱内容。
4、跟老师模唱歌谱。
5、背唱这首歌,并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
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1、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
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
【设计意图】:学生在描绘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师在学生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出欣赏的题目。
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
学生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
第八单元《美丽的圆》教案
一、单元目标:
1、在参与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受到理想教育,友爱教育,能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欢乐。
2、聆听《小猫的圆舞曲》《请你和我跳个舞》,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能用画线条、画形象等方式表现对乐曲的把握,能跟着录音哼唱或念念、动动,体验三首歌的不同特点。
3、学习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能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三拍子的韵律和情绪特点,准确地摸唱歌谱。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长大要当宇航员》,感受歌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幻想色彩。知道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
4、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舞活动,动作合拍,身体协调。
二、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二拍子与三拍子的节拍点,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让学生在跳、唱、舞、画中领悟与表达参与音乐的愉悦,受到理想教育与友爱教育,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欢乐。
难点:歌曲《法国号》最后一句的音准。
三、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教学内容建议用三课时完成。
课时 听 唱 动 拓展
第一课时 《小猫的圆舞曲》 《法国号》 感受圆号音色并听赏圆号演奏的乐曲
第二课时 《长大要当宇航员》 树立伟大理想
第三课时 《请你和我跳个舞》 集体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法国号》
2、听《小猫的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生活舞曲、动作、歌唱中的圆,认识“圆”的丰富含义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感受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对华尔兹产生兴趣。
3、认识法国号、学习用富有弹性或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探索舞曲动作,歌声中“圆”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特点。
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的音准。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中的圆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
师:大自然和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二、动作中的圆
1、播放“华尔兹舞”片段。
师:在舞蹈中你能找到圆吗?
学生找一找华尔兹中的圆(旋转的步伐和路线,舞动的大摆裙等)
2、探索与模仿
①站成圆圈,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做圆的动作。
②放歌曲《法国号》,师生共同跳简单的华尔舞步。
3、学唱新歌。
教师出示法国号图片,简单介绍。
师:你想知道它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吗?
师播放歌曲《法国号》
生:嗡巴巴,嗡巴巴
师:它的声音真有趣,让我们模仿它的声音一起来唱吧。
学生模仿法国号的声音“嗡巴巴”随歌曲旋律演唱,感受三拍子节奏,并能掌握好三拍子旋律。
随琴学唱歌曲。
(最后一句音准比较难把握,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音高,多练唱几遍)歌曲处理。
(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
师:听了你们的歌声,我真想随着法国号的声音跳起华尔兹。
随歌曲《法国号》一起简单的华尔兹(进一步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三、欣赏《小猫的圆舞曲》
师:不仅我们跳起了舞,连小猫也跳了起来。
教师播放乐曲《小猫的圆舞曲》
1、初听乐曲。
师:小猫跳得怎么样?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小猫跳得很高兴,乐曲有时优美抒情,有时欢快活泼。
师:你觉得哪种线条更适合乐曲的情绪?
生:适合乐曲。
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色彩或其他来表现。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来表现的。
四、播放乐曲《小猫的圆舞曲》,学生自由动作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2、做 听音乐画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愉快的情绪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2、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用图形、色彩多角度地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法国号》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法国号的样子是怎样的?”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美丽的圆,它载着许多人的梦想!”(出示图片,生回答)
“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当宇航员吗?”
2、学习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A、播放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让学生熟悉歌曲。
B、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了解歌词。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乘着什么飞上天的?(老水牛)
C、采用模唱形式让学生熟悉旋律。
D、再次欣赏歌曲,熟悉音乐,然后随伴奏带演唱。
E、师生共同设计动作,边唱边做动作。(使得学生加强对旋律的熟悉度,从而掌握歌曲)
(三)做 听音乐画图画
1、导入:“老水牛的角弯弯,就像一个美丽的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圆呢?”
(杯子、太阳、眼镜„„„)
师:“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如果没有太阳,我们这个世界会怎样呢?”
师:“有一个小朋友就有这样一个愿望。”(师唱出歌曲《种太阳》。因为这首曲子小朋友比较熟悉,生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共鸣。)
2、师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演唱。
3、师:“请你也来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带来更多的好处。”(在音乐中进行创作,师进入学生中,进行适当的辅导。)
4、师:“请你给大家讲讲你设计的太阳。”(指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
5、运用生评方式,选出“最美丽太阳”奖(奖品——杯子)
(四)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丽的圆!让我们再次唱起歌曲,长大后去探索宇宙中更多神奇而美丽的圆!”(随伴奏带演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
(五)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请你和我跳个舞》设计舞蹈:大家来跳圆圈舞。教学目标:
1、聆听《请你和我跳个舞》,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能跟着录音哼唱或念念动动。
2、结合音乐进行动作创编,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舞活动,动作合拍,身体协调,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2、教学难点:动作创编,动作合拍。教学过程:
1、导入课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随着音乐轻声哼唱,并跟着音乐拍拍手做一些动作。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跟音乐做动作增强学生的表演兴趣。
2、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个舞呢?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动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鼓励学生自编简单动作,师用示范法邀请两位学生为舞伴,边师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舞伴之间动作和谐一致,讲团结,讲礼貌,配合好。
设计意图:先由两个同学伴舞,激起其他同学的表现欲。
4、学生设计好动作后请大家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跳。
设计意图:让更多学生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
5、师教学生一些跑跳步、踏点步的跳法。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娱乐性较强的集体舞,童趣浓厚。师教一些动作,使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参与到集体舞中去。
6、然后让学生围成圆圈或钻山洞等对形活动,具体动作如下:
1~2小节:左脚起步,做跑跳步4步,同时双手胸前拍手4次。
3~4小节:跑跳步4步,两人面对面手拉手。
4~6小节:分别伸右脚、左脚,双手叉腰。
7~8小节:向右转个圆圈,跑跳步站好。
9~10小节:向右踏点步,双手在右侧拍手。
11~12小节:动作与9~10小节方向相反。
13~16小节:跑跳步转个圆圈站好,同时两人互换位置。
第17小节:双手叉腰,头左右各摇一下。
第18小节:(第一遍音乐)右脚踏三下;(第二遍音乐)头向前点三下。
第19小节:动作同17小节。
第20小节:(第一遍音乐)双手拍击三下;(第二遍音乐)做弹手指动作。
21~22小节:动作同5~6小节。
23~24小节:动作同7~8小节。
音乐从头开始,再次舞蹈。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请你和我跳个舞》,并且大家自己还设计了一些舞蹈动作,老师和你们一起跳的非常开心。
2、随音乐踏步走出教室。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过渡语: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请大家仔细听、认真想!谜面是: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打一交通工具。揭示答案:船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船。板书课题:《船》
(二)讲授新课 1.船的来历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船——独木舟(把一根圆木中间挖空)。然后,出现了有桨和帆的船。后来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又出现了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船。今天人们用太阳能和喷气式发动机作为船的动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惊,最高时速已经可以达到500千米以上了。
2.了解船
(1)船的种类、名称、用途
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过渡语:有的同学说,我在公园里见过游船,旅游、观光用;有的同学坐过轮船,载人用的;有的同学说我在电视里看过破冰船,它能把河面上冻住的冰破碎;军舰用于军事打仗等等。
过渡语:老师这里还有不同种类的船呢。帆船:用于运动比赛、捕鱼和本地贸易。
货轮:运送货物的轮船叫货轮。船上有一座带烟囱的领航船桥。船桥下有发动机和住舱区。船的其余部分可容纳尽可能多的货物。
气垫船:气垫船有一个充气的气垫,可使船体浮出水面航行,由于水的阻力减少,因此航行速度很快。
铁皮船:是一种在中国长江一带的特有船只,是中国独有的,外面包铁皮,里面用木材,三国时期被经常使用,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
橡皮船:广泛应用于水上休闲、娱乐、钓鱼、捕鱼等水上作业。钓鱼船:渔夫捕鱼用的(2)船的结构
提问:你知道船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过渡语:由船头、船壳、船舵、船尾、船帆、甲板等组成。(3)船的形状
提问:船上每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
过渡语:(基本形)梯形、倒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等。3.欣赏作品
(1)欣赏艺术家作品
过渡语:我们欣赏一下艺术家创作的船吧。艺术家们不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了船,还大胆想象设计出了汽车船、蜻蜓船。
(2)欣赏学生作品
提问:这些是同学们设计的船,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渡语:看,人们正坐着大渔船垂钓,多开心啊;一艘大货轮驶来了,上面装满了货物;不要小看这艘帆船,它上面有很多的功能呢。
(3)启发创新
提问: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他们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船,你们能开动小脑筋,创造出未来属于你们时代的最先进的船吗?那么,在你的想象中,未来的船是什么样儿的?
过渡语:儿童船的外形设计,可以像小动物、水果等造型,具有童话色彩。4.教师示范
过渡语: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画,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的吧。(1)在作画的时候先确定船身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 现出大体轮廓,再画出局部结构,如划桨、桅杆、栏杆、船帆、船篷等部分。
(2)注意局部结构的大小比例与整条船的比例相协调,船体的造型和设 计与船的用途相联系。
(3)可以根据相应的色彩、线条进行适当的背景添加来衬托船,使画面构 图完整。
(4)我们还能用彩纸折出漂亮的小船。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发挥你的创造力,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艘你想象中的船,也可以折一只纸船,加以美化。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你们看,同学们画出了漂亮的渔船,创作出了未来的鞋式船。同学们还用彩纸、废旧物品制作出了一艘艘精美的小船。2.知识拓展
过渡语: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
郑和: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的关系。
过渡语:今天我们看了这么多轮船、军舰,很多方面都占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出来的,咱们的国家可真伟大。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造比这些更大、更威武、用途更广的船。
第二课长啊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及过程,运用绘画的方法,把植物不同阶段的成长特征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
2.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初步的构思和画面的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造型能力。
3.通过观察植物的成长、描绘植物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成长的历程,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手机绘画素材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形与色,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2.教学难点:植物不同阶段的外形特点及构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粒瓜子。
过渡语: 同学们,你知道它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吗?
——对,它是向日葵的种子,它长呀长,不断的长大,就会变成向日葵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呀长》这一课。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
过渡语:小瓜子是怎样发芽的,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个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向日葵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
过渡语:谁能说一说小瓜子的家在哪里?需要提供哪些条件它才能发芽长大?
小结:有了土壤做家,再加上阳光和水,小瓜子就能发芽了。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渡语:植物的种子发芽后是怎样长大的呢?
小结:根越来越密、茎越来越高、叶越来越多、开出了漂亮的花朵、结出了很多果实,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部分组成的。
3、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不同形态
(1)过渡语: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一样吗?它们的外形都有什么特点?
老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都不一样,在画植物时,我们要抓住不同植物各部分的特点进行表现。
(2)连线游戏
出示西瓜、桃子、苹果的种子图片,再出示其叶子及花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并用线进行连接。
4、请学生说说你喜欢的植物长什么样子? 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有谁来帮忙? 出示蝴蝶、蜜蜂、小鸟、青蛙、蚯蚓、七星瓢虫图片。
5、展示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图片
过渡语:大家看这些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看了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小结:这些植物生存的环境都比较恶劣,但它们依然用顽强的生命力,坚强地生长着,我们也应该学习植物这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6、教师示范:绘画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7、相关作品欣赏。(播放课件)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了解的植物,画出它茁壮成长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你能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植物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
2、课堂延伸:
你愿意种一些植物吗?请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
第三课出壳了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与分析,学习基本形组画动物的方法。2.通过观察、欣赏,想象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并进行大胆的表现。3.通过本课学习与创作,激发学生对生命诞生时刻的理解与认识,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形组画动物的方法,运用遮挡方法表现动物的破壳而出。2.教学难点:
学习表现画面的大小关系与主次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语言: 播放视频儿歌“出壳了”,让学生跟着一起唱一唱、听一听。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破壳而出的呢? 教师总结:鳄鱼、蛇、壁虎这些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还有像鸽子、鸵鸟等鸟类也都是卵生的。
2.了解孵化过程(1)了解孵化的过程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看看小鸡孵化的过程,想一想,请你把这些图片按照时间顺序编一编序号。
教师总结:卵——胚胎——成形——破壳——出壳,看来它们经历很多过程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真不容易啊!(2)表现孵化的过程
教师提问:小鸡出壳会是一帆风顺么?请你看看说一说,我们如何表现小鸡与蛋壳的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表现小鸡在蛋壳中的样子;也可以表现小鸡破壳时的样子;当然我也可以这样表现一瞬间的情景。
出示图片:小鸡破壳时候的样子。3.赏析不同的卵生动物。(1)样子相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动物宝宝出壳了,它是谁啊?长得像妈妈么?
教师总结:鳄鱼和蟒蛇,无论是样子还是花纹,它们生下来就和妈妈长一模一样,只存在着体型大小的区别。(2)样子不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你们看这些卵生动物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不一样了,你能找一找它们谁是谁的宝宝呢?
教师总结:朱鹮的宝宝和妈妈一样有一张长长的喙,却没有那些漂亮的花纹;鸵鸟宝宝和金雕宝宝,它们除了体型相差很大以外,颜色上也和妈妈不一样。
4.表现不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表现这些不同的动物么?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形的概括与练习。5.启发联想、表现情景(1)启发联想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动物宝宝们爬出蛋壳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动物宝宝们会去找妈妈、找吃的、会躲避危险等等„„(2)赏析学生作品
教师语言:引导学生们赏析学生作品,学习遮挡与构图的方法。
(三)教师示范
1.教师使用基本形组画法表现动物; 2.根据大小表现画面的主次关系; 3.运用遮挡关系添画背景,完成画面。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内容:创作一幅表现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2.作业要求:注意画面中动物宝宝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和大小关系。
(五)课后拓展
有些卵生动物的爸爸、妈妈,会一直守候着宝宝们破壳而出的时刻,寸步不离地照顾宝宝们长大,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应该好好孝顺他们,关爱感恩我们的父母。
第四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及美感。2.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初步体验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发现认识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动画片段《线条先生》。过渡语:你知道这个动画中的人物是用什么表现的吗?对,就是线条。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条》。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1)直线
教师出示一根直直的毛根,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用线条画出这根毛根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对,它们都是直直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直线。
(2)折线
教师将毛根折出几种不同的样子,请学生再次画出。
过渡语:现在老师手里毛根的样子变了,你还能用线条画出它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线条都有转折,我们把它们叫做折线。
(3)曲线
教师出示彩带,摇动出不同的样子,请学生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画出老师手中彩带晃动出的线条吗?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这些线条都是弯弯曲曲的,我们就叫它们曲线。其实,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线都可以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三大类。
2.寻找线条(1)生活中的线条
过渡语: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到线条吗?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线条。直线给人感觉刚硬、平稳、安定,折线给人感觉激动、有力、跳跃,曲线给人感觉优美、流畅、轻快。你还能在你的身边找到这些线条吗?请学生说一说。
(2)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过渡语: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这些线条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春如线》这幅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活泼的曲线,色彩淡雅,让人联想到了春天嫩绿的柳枝,出土的嫩芽和春暖花开的田野。这些线条为艺术作品增加了魅力,带来了美感。
3.表现线条
课件出示两组线条对比图片,请学生观察。
过渡语:你觉得哪组线条好看?为什么?我们画线条时应该注意线条样式多样、排列有序、粗细变化、疏密关系。
教师演示:线条装饰画和用纸绳装饰花瓶。
4.欣赏线条作品
欣赏教材第9页学生作品和课件中的作品。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形式和线条完成一幅美丽的作品。要求:
(1)可以选用彩笔画线、泥条粘贴、纸绳粘贴等不同的形式表现线条。(2)注意线条样式多样、排列有序、粗细变化、疏密关系。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互相交流。2.知识拓展
过渡语: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线条,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寻找。
第五课太阳
教学目标
(一)采用揉、捏、粘、压等泥塑方法设计太阳的形象。
(二)通过欣赏多种形式的太阳作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设计与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设计制作太阳的脸和光芒。
(二)教学难点 太阳五感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印象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小结:圆圆的,大大的,有时红红的,有时黄黄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日出日落的照片吧!
板书课题。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太阳》。(教师板书课题)
(二)知识新授
1.艺术作品中的太阳:
过渡语:自古以来,人们热爱光明,喜爱太阳,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太阳。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帛画中,就有太阳的形象。
教师语言:(1)介绍马王堆出图的帛画
(2)莫奈《日出·印象》
(3)西班牙阿兹特克人太阳历石 2.复习泥塑技法
(1)揉(2)搓(3)压(4)滚(5)组合 3.教师示范:太阳的制作方法 4.欣赏同学的作品
5.听老师讲《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师语言: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光芒万丈发射红光、有的发射短而多的黄光、还有的发射紫光„„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今天艺术实践的要求:请你用可塑的材料和小伙伴一起创作太阳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
(四)课堂小结和课后拓展:
过渡语:同学们做的很棒!有的颜色鲜艳,有的造型别致,还有的精美绝伦。教师语言: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也用了太阳的造型?太阳的项链坠、太阳的镜子„„今天,大家做得都很棒,请你在家里找个合适的地方摆放它吧!让太阳的泥塑来美化你的家,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六课漂亮的瓶子
教学目标
1.了解瓶子对称的特点和折剪方法,能掌握对折剪的基本方法。在感受陶瓷文化的同时,发现瓶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设计意识。
2.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创作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进行美化和装饰。
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传统陶瓷瓶文化的艺术魅力,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瓶子背后蕴含的文化,了解瓶子对折剪的基本方法及简单的纹饰设计。
教学难点:剪对称形的瓶子时,如何是瓶子的大小合适、外形美观,给人美的享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过渡语:小朋友,你们好,下面请你来玩一个游戏,请你猜一猜。出示谜语:口小肚子大 柜上摆着它 能盛食和水 又能把花插。打一个生活用品,是什么呢?对,是瓶子。
请你观察这些瓶子具有什么特点呢?它们很漂亮,你喜欢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漂亮的瓶子。
出示课题:《漂亮的瓶子》。
(二)讲授新课
1、瓶子的文化
过渡语: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下面请你看一段视频,了解瓶子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当时,人们偶然发现用火可以将陶土烧制成各种器物,于是陶瓶、壶、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后来中国的先民发现陶器上面刷上釉作为装饰,可以使瓶子变得更加坚硬,因为刷上釉之后与普通的器皿不同,所以不叫陶,而成为瓷。后来釉彩逐渐创造出青花、五彩、珐琅彩、斗彩等不同种类,加之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及纹样造型精美,烧制的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我国的瓷器受到了世人的喜爱,人们都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2、探究瓶子结构和种类 A结构
过渡语:看了这么多瓶子,你发现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没错,有瓶口、瓶颈、瓶身、瓶底,有的瓶子还有两个瓶耳。B种类
过渡语: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种类和材质的瓶子呢? 从造型上分:花口瓶,碗口瓶,小口瓶,葫芦瓶等。从材质上分:玻璃、塑料、塑钢、陶制、石制等。从用途上分:液体瓶、固体瓶、装饰瓶、创意瓶等。
3、瓶子与生活的联系
过渡语:瓶子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非常密切,瞧,小瓶子大用途,除了可以盛装生活物品以外,还可以制成玩具,生活物品等等。
(1)盛装生活物品(液体、固体)(2)制成玩具、装饰生活、服务生活
4、探究瓶子之美(1)外形美
过渡语:下面请你欣赏一段视频,观察瓶子的外形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播放视频)
共同的特点是对称的,不同的是它们形状各异,有的细细高高的、有矮胖。(2)花纹美 A马家窑漩涡彩瓶
教师语言:你能看出这些花纹是用什么表现的吗?
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点线面作为装饰,曲线的线条像是流水一般。B古希腊黑绘陶壶
教师语言:这是古希腊的黑绘陶壶,黄褐色的陶壁上绘制的黑色的花纹,成为古希腊人生活的一种风尚。瓶身上画了人们劳动的画面,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其他位置又装饰了什么?对,有许多的连续图案,我们可以运用连续图案进行装饰。
C明代 五彩镂空云凤瓶
过渡语:这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五彩镂空云凤瓶,它运用了镂空、浮雕、堆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请你观察瓶身的位置装饰了什么纹样?对,装饰着具有吉祥寓意的凤凰和花朵等,纹样造型精美,正体现了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观。
总结花纹装饰特点:在瓶口、瓶颈、瓶底装饰的花纹是比较规则、均匀的。在瓶身装饰花纹是自由随意的。
(3)色彩美
过渡语:请你观察瓶子上有哪些色彩?有红色、黄色、蓝色、粉色,五颜六色非常鲜艳。这个瓶子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显得干净优雅。我们创作的时候也要注意颜色的变化。
5、探究对折剪的方法 准备材料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利用彩纸、剪刀、胶棒和画笔来表现漂亮的瓶子。那么怎样才能剪出各种对称形的瓶子?
出示视频,了解对称花瓶的做法。
6、制作步骤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制作步骤。第一步 将纸对折 第二步 画瓶子外形 第三步 剪出瓶子 第四步 装饰花纹
7、表现方法
方法:镂空法、粘贴法、绘画法。绘画方式:A点线面装饰
B动植物图案等等 C装饰色彩
8、教师示范(1)工具和材料 过渡语:下面就请你来看一看老师怎么表现漂亮的瓶子。首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
(2)示范步骤
一折纸 将左右两边对齐之后对折、压平二画样 沿着开口的一边画瓶子的一半外形 三裁剪 沿画线将多余的部分轻轻剪下 四展开 将剪好的瓶子图案展开 五装饰美化 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美化
9、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请你剪一个对称形状的瓶子,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美化。鼓励学生利用剪贴、绘画等不同表现方法。
(四)课堂小结 1.展示评价
教师语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这些花瓶在你们手中变得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已经能用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美了。
2.拓展总结
教师语言: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漂亮的瓶子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你看用彩绳装饰的瓶子,利用绘画的方法装饰废旧的瓶子。
第七课童话城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感知城堡是一个建筑群,具有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特点。
2、能表现出具有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童话城堡。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运用各种图形组合出具有高低、大小等变化的城堡造型,根据想象,适当添加有趣的情景,使画面富有童话色彩。
(二)难点:城堡造型新颖,富有创意,注意细节的添加与描绘。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每当我们打开童话故事书,走进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总会想起美丽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鱼和阿拉丁这些熟悉的小伙伴,你们还能想起他们都住在哪里吗?哦,原来他们都住在童话城堡中。
出示课题《童话城堡》
(二)新授 1.认识城堡
过渡语: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咱们拼一拼,看拼出了什么?原来是《阿拉丁神灯》中的童话城堡。
过渡语:你知道吗?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城堡:最古老的城堡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长为570米,宽为130米。长久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布拉格的王室宫殿,现在仍然是捷克总统的居所和国家机关的所在地。
过渡语:尚蒂伊城堡位于巴黎近郊的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堡始建于1560年,由岩石所造,四周湖水环绕。在图书室中,收藏着 11世纪以来的古书 13000余册。
过渡语:我国最著名的城堡就是地处北京的故宫了,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小的城堡在中国的北京,已经高龄800岁的北京北海团城是大元帝国皇帝忽必烈的玉瓮之地。
2.分析城堡的结构
过渡语:咱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图形是城堡上的哪一个部分呢?哦,原来是城墙、城楼、塔楼、城门、窗户„„组成一座城堡。
3.基本型概括城堡外形特点
过渡语:你是否从这座童话城堡上看到了一些基本形状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半圆形长方形在一起的组合形,看老师把这些图形拼贴到一起,用图形组成了一座童话城堡。
4.对比发现城堡组合规律
过渡语:怎么老师摆出的城堡没有书上的城堡漂亮?原来漂亮的城堡由各种图形组合而成,并且组合时要有高低、大小、前后和遮挡等变化。
5.分析城堡中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
过渡语:城堡上有哪些好看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呢?原来这些折现和曲线可以搭配出好看的纹路和图案,这些丰富的色彩也能让城堡看起来更加鲜艳和迷人。
(三)教师示范
过渡语:童话王国发来了一封信件,原来他们要为小公主和小王子分别征集一座新的童话城堡,你看,小公主和小王子分别提出自己的喜好了,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大家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新颖的图形来表现城堡?
过渡语:受到大家的启发,老师先来画一座城堡。还有什么方法使城堡变得更加漂亮?在城堡的屋顶、墙壁、窗台„„都有装饰性的图形与线的组合。
(四)城堡作品欣赏
过渡语:基本形组合可以搭建一座城堡,你还能想出别的造型的城堡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创作的吧。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彩笔绘画出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
(五)作业要求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公主和小王子的心愿吧,(录音导入心愿: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
(六)拓展提高
过渡语:看!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艺术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的城堡,例如:沙雕城堡、纸造型城堡、木雕城堡和建在笔顶端上的城堡,这些城堡如此多元化。
过渡语:这些城堡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城堡。老师希望大家平时可以出去旅游或者从书中欣赏一些中外有特点的建筑文化。
第五篇: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想象太空里的植物,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2、初步掌握简单的设计常识和方法,培养艺术想象力,鉴赏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形象设计、情趣构思以及对绘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大自然中有许多钟的'植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希望这些植物朋友都长在什么地方呀?
2、新授:
(1)创设情境:人类早就在三十多年以前就登上了太空,试图在太空里寻找除地球以外的植物,可是至今还没有发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到太空去寻找太空里的植物。
板书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2)联想:学生自由发言描绘自己想象的太空里的植物的样子。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我们的同学都非常聪明,就想象出这么多新奇有趣的太空里的植物,我们要是把它们画出来,涂上色彩那多好啊!你们想画吗?
1、要求:每人任意选择一种或数种太空里的植物,观察、想象,作一幅想象画,注意形象的设计和颜色的选择搭配。
2、工具、材料:可以运用你现有的各种作画工具、材料。如油画棒、水粉画颜料、水彩笔、铅画纸、水彩画纸、橡皮泥等。
四、:表扬优秀作业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2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3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看来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是了不起啊!刚才呢,小朋友已经了解了皮影的原理,那我们小朋友是否可以到大自然中,在我们玩的游戏中去找一找呢?譬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师在投影仪的光照中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形状)。
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来试着做一做各种造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描画下来。并思考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不同变化。
三、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影子造型,了解皮影的相关资料,及制作。
四、小结
教学随感:
学生了解了皮影戏的制作原理和方法,也明白了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影子的方向也不同,为下节课的作业打下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皮影,也知道了它是我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种。同学们如果还有知道更多内容的,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小朋友们可以利用电脑查找我们需要的各种知识,真是又快捷,又省时间。不会的可以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红色、橘色、蓝色的树页,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布置作业
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
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3、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每个小朋友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七、课后拓展
1、向大师学画,运用色彩组合和变化。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2、试着做做你熟悉的故事中的形象把它做成皮影戏。
教学随感:
由于上节课的分析和范画的欣赏,学生以基本了解光源不同,影子也不同,影子是不断变化的,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已经理解了科学的判断,作业情况很好!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4
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绘画
1、自己选择颜色,描绘景和物。
2、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
(二)工艺
1、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
2、用撕或剪的方法制作纸工图形。
3、用各种平面材料贴面。
4、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可爱的动植物。
2、欣赏学生喜爱的.儿童画。
3、欣赏民间玩具。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用大胆和谐的颜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内容。
2、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及各种平面材料贴画,进一步提高撕纸和剪纸拼贴的能力。
3、欣赏儿童画及自然物,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
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精神,动手的协同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教学情况看,该年级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
2、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3、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30课时,机动5-6课时,补充教学4-5课时,考核1-2课时(考查)。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初步的构思和画面的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造型的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2、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水彩笔、油画棒。
2、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3、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等。
4、教学课件:记录片(植物生长的过程)、《绿拇指》动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应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长呀长。
交流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有关知识及图片。(教师引导关注环保知识,如水土资源、环境污染等。)
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有所不同。
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4、不同植物的种子一样吗?有什么形状?
5、展示图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花、果实形状一样吗?
6、图片展示:观察植物的叶、花、果实的形状。
7、视频播放:种子是怎样长大成才的呢?
8、图片展示:它们长大后果实、叶子什么样?你们认识这几种吗?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9、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谁来帮忙?
四、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哪儿有趣儿?
五、创作提示:
1.用你喜欢的绘画方法,画出一种植物的生长样子。
2.借助图中植物资料,画出植物生长的故事。
3.请把画面安排饱满。
六、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创作:
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画出它茁壮成长的过程。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学生互相评价。
3、颁发“种植创意”奖。
三、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画笔记录了植物的成长过程,发现植物身上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种子,谁愿意记录下它们的成长过程?
发种子。
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发现、记录生活中的美。
四、板书设计: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7
一、所教年级现状分析:
一年级现在教学班二个,这些学生大部分接受了幼儿园教育,也接受了半年的小学教育,接触一些简单绘画。但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这其中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那些没有受到学前教育的小同学,则美术能力较差,所以缺乏学好的信心,对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教师着重帮助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8
一、教材分析
纸拖鞋课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拖鞋”作为切入点,利用各种卡纸、色纸以及绳线作为材料,制作一双纸拖鞋。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9课 纸拖鞋
通过纸拖鞋欣赏、试穿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到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制作之中。纸拖鞋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拖鞋的结构(鞋底、鞋帮)以及制作拖鞋的原则(合脚)。从而根据自己脚的大小做一双合适的纸拖鞋,还可以试着穿穿,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纸拖鞋学习内容于学生生活,学生以自己的'脚型为模,做一双适合自己穿的纸拖鞋,教学任务的安排因此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激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分析、认识与再创造,将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美术”、“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首尾的呼应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欣赏评论——试穿体验——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激励发散。
在欣赏评论中教师可出示拖鞋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分析拖鞋的结构、样式,试穿体验时可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拖鞋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以以自己的脚为模型进行制作。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学生选用准备的各种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评价以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谈谈自己制作中所获的感受,也可评评谁做的纸拖鞋最漂亮、合适。
激励发散时教师可以将本课作为“点”,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到“面”.使学生感受到实用美术的应用与魅力。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和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四、教学建议
为启发学生思维,可提供部分拖鞋样式图片供学生参考欣赏,还可以将范品与实物结合,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作业的形式既可以以绘画装饰为主,也可以以手工制作为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鞋底可用硬卡纸或泡沫板等,鞋帮可用纸条、纸片、绳线等。
学生作业的进度和效果显然会有差异。为此作业要求可适当放宽。
注意教学组织,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顺畅。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上老师要作很大的努力,而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要好好把握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三、学段目标: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沟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运用讲故事、猜谜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多搜集资料,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环境的形式和材料丰富课堂教学。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多示范、多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0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
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
六、教后记: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1
学生绘画课[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初步尝试具体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利用线条拼摆图案。 [作业要求]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画,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变化和秩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3分钟)
1、导入新课教师用电线做教具执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生:动手操作,折电线并展示图形,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说出这些线的名字吗?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上课时,教师随机设置一个环节,使孩子的心一下子被老师手中的电线吸引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认识了几种线。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2、教师指导学生做找线游戏并总结: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后采用游戏法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相互交流,同时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好奇、兴奋地心情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培养了孩子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线条的美及表现方法(18分钟)
1、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品和人物绘画中的线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条的流动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小组讨论、交流,记录,回答,教师纠正,
师投影部分词汇(活泼、快乐、坚硬、严肃、温暖、兴奋、感动、惊奇、)。小结:线也能表达各种感情。
[通过找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不同感受。]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件中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2)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师:比较这幅画和刚才两幅有什么区别?生讨论:以直线为主,表现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们国家对线的研究更为精深。从古代就非常重视用线造型。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师:这幅画在线的运用中有什么变化?师生共同体会线的疏密变化产生的节奏美
感。
[通过以上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小游戏
师: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画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不同感受。
生画出图案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不是很适应学校生活,40分钟对他们来说显得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
三、布置作业训练(3分钟)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并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只要大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合作创新、动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给他们创设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
四、学生画画练习(12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1、指导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教师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3、教师分组指导:对小组个别问题进行辅导。 4、对孩子学生进行差异指导。
五、指导学生作品评价,课外延展,(4分钟)
1、展示各小组的绘画作品
(1)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2)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
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教师进行评价。
[让孩子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应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要鼓励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
2、总结: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画完后可以与同学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生活环境。。 [指导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指导孩子把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同时学会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效果良好。]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2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内容,通过让学生寻找变色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
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
教法、学法:观察发现法、教师示范法、自主表现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教师范画、颜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激趣导入。
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
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
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
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
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
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
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
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变色龙,并且能够选择出适合变色龙隐藏的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变色龙的小动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是攻击猎物身体幻化成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认真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附:板书设计:
16、变色龙
头:三角形
身体:长筒形
四肢:弯曲
尾巴:长、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3
本学期一至六年级教材难度及灵活性有相应加大,所涉及的范围、绘画种类更加丰富,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上有许多精彩之处,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内容丰富、五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欣赏、彩笔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制作、粘贴画及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等课程为课堂增添许多轻松愉悦气氛。特别是五年级美术课本的内容在以往的绘画课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手工趣味性的内容,且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愉乐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4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
(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船的基本常识及用途,运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以绘画、制作的形式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
2、能力目标:
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能用形状组合的方法进行表现,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运用形状组合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猜一猜:金属铁皮身,讲话呜呜声。谁叫也不理,只帮人渡河。----(船)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瓷器与丝绸)
教师总结:瓷器与丝绸起源于我国,在古代它们早已驰名海外。
教师利用课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域上画一个大问号。
你们知道它们是靠什么交通工具运输到国外的吗?(船)
引出课题。
在古时,我国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名叫郑和。今天,郑和进入时空隧道和我们一起乘船去探险和寻宝。
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二、了解功能,掌握特征。
找一找: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船。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船。(帆船、游船、军舰、轮船、汽艇、龙舟、摆渡船等)
请学生从教材中为郑和船长找一找适合探险寻宝的船,并说明理由。
小帆船:
客轮:
军舰:
古帆船: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船由于用途不同,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造型也各具特色。
三、感知结构,拼摆形状。
我们现在要为郑和船长建造一艘探险的宝船。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老师出示:梯形、半圆形、倒梯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学生挑选,哪个形状适合做船身。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选择梯形呢?船上其他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摆出自己心中郑和宝船的样子。
四、表现细节,进行添画。(窗户、雷达、船的装饰图案等)
五、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根据教师起的名字《大力士号》、《悠闲度假号》、《会飞的帆船》对号入座。
六、艺术实践,体验感受:以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船。
教师巡视辅导。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三、游戏:
1、折纸船。
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彩纸来折一只好看的纸船。
2、玩纸船。
不知你们的船能航行吗?现在我们将它们放入水盆中试一试。
玩法指导:
①用各种方式让纸船在水中前进。
②可以在船身边放置物品,检测纸船的承载能力。
四、研究:
1、问:为什么纸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有浮力)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师:那么除了纸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请学生将收集的废品放入手中试试)
2、小结:除了纸张外,有塑料类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盖子、乒乓球、脸盆、玩具等,还有泡沫板、树叶、气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五、进行环保教育。
六、板书设计:
第1课.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