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7: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

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张爱玲,本科学历,幼教一级,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十二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多采用游戏形式吸引幼儿。注重保教结合,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既注意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差异。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帮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案例《我要“分享”》在天津市幼儿品德教育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案例《孩子,你能行》在天津市学前教育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故事教学在幼儿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班的故事教学中,组织幼儿听故事、复述故事、讲故事以及看图编故事,是为了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丰富幼儿语言的词汇量,提高幼儿准确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让幼儿通过倾听、体验和表达等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语言,并形成了三项故事教学策略。

一、兴趣导入、内容吸引,培育倾听能力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作为故事教学导入,不仅能引导幼儿快速进入佳境,还有助于培育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始于倾听,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并进行表达。为让幼儿想听、爱听、乐听,笔者采取了如下导入方式。

1.游戏导入,让幼儿想听。

幼儿对某种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喜欢在游戏中注意倾听,在导入部分开展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尽快进入教学活动状态,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愿望。例如,讲述故事《小鸭找朋友》时,教师先带领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邀请不同的好朋友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感受拥有好朋友的快乐,然后以“有一只小鸭子觉得孤单,也要交一些好朋友,它会找谁做朋友呢?”引出主题,“小鸡、小猫、小狗……”孩子们七嘴八舌,我接着说:“小鸭到底找谁做朋友了呢?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怎么说。”孩子们顿时安静了下来,激发了其倾听的愿望。

2.情景导入,让幼儿爱听。

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喜欢倾听。例如故事《亲亲小动物》,笔者创设小动物来做客的情景导入活动,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让幼儿猜一猜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孩子们沉浸在小动物要来“做客”的喜悦中,并表现出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喜爱。

3.角色导入,让幼儿乐听。

在导入活动时先把故事中的角色介绍给幼儿,可促使幼儿更有目的、更主动地听,体验倾听的乐趣。例如,讲故事《小猪变干净了》前,教师先出示玩偶“小猪”,向幼儿介绍“有一只小猪长得非常可爱,可就是不爱清洁,常常到垃圾堆旁找东西吃,吃饱了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由于对故事中小猪的熟悉和喜爱,幼儿在活动中更加关注小猪的经历和情节的发展,笔者又以“一天小猪想去找朋友玩,它会找到朋友么?”引出故事线索,幼儿倾听的目的性更为凸显,逐渐体验到倾听的乐趣。

二、问题导引、氛围感染,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故事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理解故事内容的关键环节。在提问时我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提问具有指向性。

例如故事《小老鼠的魔棒》,教师设计了三个关键性的提问:“猜一猜小老鼠的魔棒有哪些魔法?小老鼠和它的魔棒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老鼠用魔棒是怎样帮助小动物的?”这样的提问能够紧扣教学重点,构成了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2.提问具有递进性。

例如故事《小老鼠过生日》,教师先后提出“这是谁的蛋糕?”“为什么会有蛋糕?”“小老鼠为什么会害怕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等问题,引导幼儿由易到难递进思考。这样逐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提问让幼儿在理解的层面上,融入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表达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从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3.提问具有开放性。

例如故事《下雨的时候》,可以这样问:“要下雨了,小白兔会用什么方法避雨呢?”有的幼儿回答:“快点跑,先找个地方躲一躲”,有的回答:“找一件东西当伞”等等。开放性的提问,没有标准答案,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孩子们可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三、多元互动、情景交流,提升表达能力的策略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愿意在情景化的环境中进行各项活动,如果把幼儿语言表达的培养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幼儿在体验情景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把语言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创设有利于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情景,促进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在讲述故事过程中,运用具体的情景,和幼儿之间角色的扮演可以帮助幼儿在互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故事《拔萝卜》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故事背景图、萝卜胸饰及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等人物头饰,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尽快进入角色。孩子们在有趣的互动中主动地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在愉快、轻松的语言情景中敢于表现、乐于表达,充分发展了语言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可喜地发现,活动中一向“贪玩”的孩子对故事产生了更多的兴趣,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些内向、害羞的孩子变得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语言能力稍弱的孩子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会了如何更完整、清楚地表达;大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故事教学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教学智慧的积累,它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师幼互动体验,满足了幼儿在游戏与童话、幻想与创造的世界里获得快乐的愿望,带给幼儿一种美妙的感受和体验。

(责任编辑 杨学刚)

第二篇:浅谈儿童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儿童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儿童时期是培养品质的关键期,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受到社会关注的。儿童热爱故事,在故事中能探索到他们的所需,学到知识,认识世界文化。故事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也能给以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就是教师如何来讲故事与儿童以何种形式复述故事。因此,教师应掌握良好的讲故事技巧,将故事活动化、操作化,并与其它多种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故事教学的巨大潜能。在这一时期内采用故事进行教学是个好方法。【关键词】儿童故事、特征、策略

一、引言

步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幼儿时期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故事是孩子们接触得最早、最多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儿童故事不仅能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还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智能发展,故事中生动的语言、具体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对儿童的品德行为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儿童故事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故事按来源分,可以分为民间故事和创作故事两大类。儿童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流传的可供儿童阅读与听的故事,它具有朴素的风格、丰富的想象力、神奇的色彩;而创作故事是指那些作家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并被儿童接收的故事。按表现形式分为,又可分为文学故事和图画故事两大类。而从内容上划分,有动画故事、传奇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益智故事、名人故事等等。根据儿童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儿童故事。儿童故事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它符合故事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一些艺术特征:一是情节曲折新奇,趣味性强;结构单纯并不等于情节简单,而是指情节的主线一般都单线发展。如包蕾的《三个和尚》,这是一个由一句民间谚语演绎成的非常出色的作品,故事中既具有故事结构上的单纯性,又有丰富的情节和细节,很受孩子喜爱。二是主题集中明朗,有针对性。如《拔萝卜》《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所表现的主题大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第三是语言质朴、明快、口语话。因为儿童故事是以叙述语言为主的,为便于讲述,它必须是口语化。为了便于小读者的听讲和阅读,所以语言的浅近,朴素,明晰,口语化显得更重要。

故事是孩子们热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儿童通过读故事或听故事可以学到知识,明白一些道理。运用故事来教育儿童是个好方法。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并富有趣味性,每个故事都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而这些哲理都与儿童品德的培养有关。儿童能深入故事中,了解各个角色,并会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行为。所以故事能培养儿童思想品德的好坏,我们要告知儿童,故事中角色的行为、思想品德的好坏,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语言上,儿童能通过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从而表演。教师或家长在讲故事时,语言要适当的改变,肢体语言和表情丰富。要鼓励儿童多听、多讲、多表演,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故事是最受孩子们欢迎文体,世界上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它是让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天窗,它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讲故事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它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三、如何有效地运用儿童故事促进儿童的成长

(一)在儿童故事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1、讨论法。

讨论法是故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运用于理解故事阶段和续编故事的阶段。在儿童已基本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后,为进一步调动儿童的情绪,以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一般可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儿童积极的动脑思考故事中的重点及难点的问题。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儿童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想办法帮助故事中的人物解决问题。在动脑筋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例如:童话故事《野猫的城市》,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城市是不是想野猫说的那样是一个很疼,很痒,没羞的地方呢?如果是小朋友你也从那辆汽车上下来,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呢?讨论有助于儿童思路的发展,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在续编时,能够做到故事结构完整。

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儿童讨论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儿童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归纳,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用了自己以为很正确的比喻来比划城市,因为它讲述比喻的不清楚,所以让森林里的动物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没羞的地方,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如果儿童能够归纳出这一点,那么儿童对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2)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让儿童分组进行讨论,对那些不擅长发言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关注,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提问法。

提问法是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1)以提问的形式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引出作品,例如故事《小公鸡种豆》,教师可以问儿童你们见过小公鸡种豆吗?小公鸡种豆会遇到那些困难?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同时出示小公鸡图片和大豆粒,小公鸡和大豆粒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引出故事内容。

(2)帮助儿童层层深入的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能引起儿童对作品内容的回忆,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说了那些话,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了,也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儿童理解领悟故事的主题,如: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续编故事。为保证儿童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述出来,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儿童回忆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此外,在续编故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创造性提问的方法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在使用提问法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儿童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儿童理解和欣赏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获得审美愉悦,领略作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多的提问,尤其不要过多的运用回忆性的提问,因为这样提问容易导致儿童对有趣的故事产生厌烦的心理,因而对故事失去兴趣。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用回忆,将单调机械的模式化问题转为启发式问题,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第二、教师还要注意提问法使用的时机和技巧。一般来说,在教师讲述故事时不要提问,尤其是对那些内容丰富,情节紧凑的故事。如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发现某个孩子不认真听讲,可以采用眼神或手势暗示的方法,但不要因此而停下来问这个孩子问题或让他复述故事前面的内容,这样做法不好,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幼儿对故事兴趣的降低,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表演法。

目前,幼儿园故事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处于教师讲,幼儿坐着听,教师讲完故事后,根据故事内容提几个教师认为是重要的问题让幼儿回答,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或是边讲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根据前面的故事内容猜测情节的发展,甚至有时是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欣赏故事。但最终还是被教师以各种方式加以否定,由教师继续讲述原有的故事内容,这样使原来有趣的故事变得枯燥乏味。因此达不到故事教学活动的目标。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爱模仿、爱表演更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教师只要改变讲述故事的形式,运用故事表演法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对故事兴趣,更能紧紧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为目标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中出现猫和画眉鸟及狐狸的对话,我尝试让孩子们在练习对话中进行表演,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在表演的同时不仅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还加进去了自己想表述的语言,为整个故事添加了不少乐趣。

通过故事表演,一方面可以加深孩子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表现与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4.情境创设法。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据主题创设特定场景,从而构成语言情境,如:在大班诗歌《春天在哪里》中,教师把幼儿和老师一起绘制的春天图画张贴在活动室,构成“春天”的景象,使幼儿从直观感知到的景色生发出丰富的情感,不断积累感知的经验和语言表达的素材,让幼儿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如在《小兔乖乖》的主题中,故事“小兔子乖乖”中有大灰狼,兔妈妈,三只兔宝宝。在活动中老师提供篮子、大树、头饰;老师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兔宝宝和大灰狼,并用不同的声音唱出“小兔乖乖”的歌,在情景交融、有趣的表演中,很容易抓住了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在玩中学,学中玩,直接体验,不但使教育内容生动化,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大胆表现与创作的欲望。

总之,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儿童在听故事、讲故事、复述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过程中,进行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思维,努力扩展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6

2.朱自强: 《儿童文学论》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3.祝士媛:《幼儿语言教学法》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

第三篇: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

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习方式多样化

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2》“苯分子的结构”时,可按“创设情境一自主学习一活动探究一教师点拨一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

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研究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解题训练建模化

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

5.课堂小结图示化

课堂小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但课堂小结毕竟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下课前的序曲,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课堂小结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要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把构建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勾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画龙点睛、强化目标、点拔校正的作用。

有效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需要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研究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和掌握,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惟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生成性,才能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第四篇:浅谈小班故事教学的策略和形式

浅谈小班故事教学的策略和形式

王娜

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不一样的层面,特别是我们小小班的孩子对动物形象的故事是最容易接受,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注意:故事要简单简短、对话要有重复性,要有生活化、动物形象可以选择1-3个。例如:《小乌龟晒太阳》的故事,他们会配上小乌龟的动作爬呀爬,然后弓起自己的背、崛起自己的屁股、拍拍自己的肚皮等动作一起来讲述故事。

二、故事教学惯穿多个活动故事是小朋友最喜欢听的,在语言活动中,我们有特定的故事教学,老师通过手偶或图片、音乐等教具,加上动作一起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从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并学会说一定的词句,在教学活动中故事是一种添加剂,催化着各个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等。例如:在《小白兔和狼》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出示了图片等辅助教具先进行故事,用动作来帮忙记忆歌词;在《小乌龟散步》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起幼儿画画的兴趣,给小乌龟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地上画上绿绿的小草等,从而来丰富和添加画面。

三:要注意幼儿故事的时效性:

1、利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平时孩子们最喜欢看“巧虎”动画片了,我们就通过播放VCD碟片,更直观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故事讲述,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也就提高了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如:《大家一起玩》,一起观看“巧虎”是怎么和好朋友手拉手的。

2、运用故事进行良好的引导:

通过故事教学,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如:《我会洗小手》从故事中让幼儿知道洗小手的方法,知道水不可以洒在地上。《宝宝哭了》从故事中让幼儿知道哭是不好看的,要笑咪咪的上幼儿园,大家才喜欢。《我会滑滑梯》让幼儿知道懂得怎么正确滑滑梯,不可以头朝下滑,那样是很危险的。

3、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孩子看书习惯孩子的看书习惯是最重要的,教会幼儿小手正确拿图书,人物要正面,从书的开头第一页看,而且学会一页一页翻书,保护要书宝宝,不可以把它撕坏或踩在地上等,最后让孩子要养成习惯,知道看完书后要把书宝宝送回家。

4、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上来扮演动物形象,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并且培养了孩子大胆、勇敢的上来表演,也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比如;《大灰狼是和小白兔》,男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女小朋友扮演小白兔,配上音乐,加上生动形象的动作,小朋友都大胆的上来表演,完成了里面的情节和对话。

5、利用故事教学解决问题孩子的一日生活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解决这些问题,是孩子乐于接受并且能够接受的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孩子刚进入幼儿园,与妈妈分开,哭着要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随机创编一个找妈妈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丫丫(可以用班里幼儿的名字),他的妈妈不见了,他开始从家里找起,先找一下房间,没有耶!再找一下卫生间,没有耶!再找一下抽屉吧,还是没有耶!再找一下垃圾桶,妈妈不会当成垃圾扔掉了吧……这样,用诙谐的故事暂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教师找一找自己的妈妈并来熟悉新环境,巧妙地解决哭闹的问题。因此,随机编故事,应该是每个幼儿老师都应具备的能力。

总之,故事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来进行我们的故事教学,让幼儿喜欢故事教学,学会一定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对多个活动产生兴趣、学会正确看书习惯,更好的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第五篇:小班教学故事

小班教学故事:《比大小》

尚桥小学:陆爱菊

为了让幼儿发展目测能力和比较能力,我们以最基本的区分大小入手,让他们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以及学会比较物体的思维方法。

活动目标:学习区别大小有明显差异的物体,并能正确表达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发展初步的目测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过程:首先出示教具,先是两个娃娃,分别取名大大、小小,让小朋友一起来玩,初步学会大、小概念。随后拿出椅子,比较大小,最后由小朋友自己比较。

随着新《纲要》要求的“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等观念的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

小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这就更加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数学排序活动的组织首先要明确其概念及其特点,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很好明确这一点,导致幼儿只是在老师的固定模式下进行一定的按顺序排列,而没能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找出排序规律。活动内容设计上较有趣,但对于小班来讲有点简单。虽然活动中的组织较好,但在对幼儿的引导上有待加强。孩子在活动中自主探索性不够强。

下载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小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有效教学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并拥......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合集)

    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倡导开放、生成的新知识观,视课堂为开放、动态、生成的知识系统,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过程的评价,倡导......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允漷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 本学期的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板块中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这部分内容也是比较棘手的,我们感觉到在教学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只有少数学生有......

    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小学部 洪珍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世界各国来华人数与日俱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穗投资贸易,游览......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陇县堎底下中心校宋引娟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后借助这个工具,可以自己读准字音,认识生字,以获得识字的主动权。这样不仅加快了学......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提出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有关. 现代社会,教育权利进一步普及,快速扩大了教育工作的对象,大量非传统教育对象进入了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