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7春汉语言)
诗词审美教学之我见
广东梅州江东田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从素质的要求上看,中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会“主动审美”并创造美。学校教育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情感、心理生活,这是现代教育史所显示的发展趋势,也是美育的发展历程。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与旧教材相比,高中新教材增加了诗词的比例,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很多是通过诗词教学来实施的。本文拟就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一些探讨。
诗词教学中的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诗词教学应当遵循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从文学背景、字词的疏通、语句的理解到全篇的赏析,将审美教育贯穿、融合于诗词教学的始终,重点使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美,语文教师要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对象,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力集中凝聚到审美对象上,引导学生对美的因素的感受,通过领会意境,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
通过诗词文学背景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之美”。在诗词教学中,文学背景和文学常识的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诗既来源于生活,又反映了生活,“伟大的诗人在谈着他自己,他的„我‟时,也就是在谈论着一般人,谈着全人类。…… 所以人们从他的悲哀里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悲哀,从他的心灵里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心灵,认识到他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人”。如在《<诗经>两首》的教学中,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诗经》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中叶的奴隶社会时期,其作品有的是由贵族创作的,有的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歌谣,因统治者考察人民动向,了解施政得失的需要而集结起来的;其次要介绍给学生《<诗经>两首》选自《诗经 · 魏风》,即选取自魏这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再次要让学生理解《诗经》“赋、比、兴”这三种基本表现方法。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懂得《硕鼠》、《伐檀》两首诗,是劳动人民在作为奴隶的痛苦生活中创作的。《硕鼠》运用的是“比”的手法,用“ 鼠 ”来比喻那些剥削者;《伐檀》运用的是“兴”的手法,由“伐檀”起兴,讽刺了那些所谓的“素餐”“君子”。两首诗歌均一唱三叹,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首先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硕鼠》、《伐檀》这两首诗所带来的美感,正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引起人们对奴隶悲惨命运和生活的体验,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而产生的。再如教学《卫风 · 氓》这首诗时,不用急于讲解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而是在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结合现实生活,试让学生谈谈对古代爱情观、婚姻观的看法;同时对比《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二诗,通过对比阅读和比较古代与现实生活的婚恋观,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刻评价女主角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时代显露出来的刚烈个性,一方面巧妙引导学生区分美丑与善恶,并体会到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的感受,更为直接地、深邃地凸现语文教育的真义: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分辨真善美、假丑恶与做人的道理;不仅要体验作品的情感,更要从中懂得树立美好的生活观、人生观。
二、让学生领悟“意象之美”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意象在诗歌中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意象成了诗人情感的直接现实,也是诗人审美活动的直接现实。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含蓄蕴藉是中国诗词的一大特色,也是人们欣赏诗词的一个重要的审美体验。所谓含蓄蕴藉,有时反映在诗词的意境上,更多的时候则是反映在诗词中的字、词的学习和对其所代表的意象的理解上,是让学生认识“蕴藉之美”的重要途径。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在疏通字、词的过程 1 中,应当着重抓住“寒蝉”“杨柳”两词作好分析。“寒蝉”这一意象,表明了时间已是秋天,“文人自古多悲秋”,“寒蝉”生命短暂、志意落空的悲哀,加之与爱人的别离,把“秋士易感”的悲慨进行了高度的浓缩,生动地表现了词人作为失意文人的落寞之情。“杨柳”这一意象,在形态上给人以“如烟如丝”的美感,在古诗文中,它还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世说新语 • 言语》中的“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这样的审美联想,“杨柳”的意象就在单纯的形态美上逐渐丰富起来,更好地衬托出作品“多情自古伤别离”的主题。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只有讲透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意味,才能通过对字、词中所含意象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体会古典诗词的“蕴藉之美”,使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朱光潜语),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得领悟意象之美。
三、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意境作为我国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概念,既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审美经验的概括。它是“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神与我游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是作品中的思想情趣和具体形象所构成的完美生动的艺术画面④”。可以说,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是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以陶渊明《饮洒》诗二十首之五的教学法为例,应当抓住全诗第四句“心远地自偏”展开教学,了解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遭遇处境,分析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得出诗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以“地自偏”的结论。“心远”二字,既是“地自偏”的原因,又直接引出下文——诗人心在何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的心在菊花美好的品格上,在倦飞知返的归鸟上,在日夕而佳的山气中,在悠然自得的心境之中,勾画出一个宁静、恬淡的“无我之境”。最后得出结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而产生出一种人生经历中只能感受和体悟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灵会意,到达人类有了高层次的理想之后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实现了人生的自我“净化”,使人得到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意境之美。再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看似景语,却是情语,意境浩渺而无穷,“晓风”轻拂着“杨柳”,天边又挂着一钩“残月”,全然是一幅小写意国画,点染出丝丝凄清,丝丝离愁,让人充分体验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阴柔婉约的意境之美。再如王维《山居秋暝》一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幽 美的画面;然而在幽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舟下莲动,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又如《再别康桥》一诗,多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有色彩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再配以一连串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那种意境更具有流动的美,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四、让学生升华“人格之美”
塑造完美的人格,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从高中语文新教材所选择的诗词的作者来看,从屈原到陶渊明,到李白、杜甫,再到苏轼、辛弃疾,再到徐志摩、毛泽东等,无不是具有完美人格或充满人格魅力的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在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中,通过对诗词通篇的学习、分析和把握,可以让学生体会“人格之美”,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这首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五句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节五句写“洒江郊”的茅草已无法收回,是第一节的发展和补充;第三节八句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况;第四节六句写诗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博大胸襟。在引导学生分析全篇内容时,可 2 以向学生 说明杜甫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诗人,“仁政为民”、“匡时济世”是其高尚人格的一部分。在诗中,杜甫身陷困境,无处安身,却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心愿,最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人格之美,其思想境界恰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让学生体验“刚柔之美”
从美学的观点看,壮美和优美是两种比较主要的风格形态。在诗词中,有豪放婉约之分,阳刚阴柔之别;感情有的激烈,有的平和;意境有的壮阔,有的纤巧。在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中,要让学生体验“壮美与优美”两种风格。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这两首豪放和婉约词的代表作时,可通过向学生介绍“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评论,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壮美和优美这两种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别。苏轼的《念奴娇 • 赤壁怀古》:江水东流,时光已逝,“千古风流”,“人生如梦”,意境豪放悲壮。柳永的《雨霖铃》 写别离:“寒蝉凄切”,“无语凝噎”,“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委婉曲折。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 长沙》一词,“雄奇壮丽的秋景”,“ 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中流击水的凌云壮志”,意境壮阔、胸襟博大。在引导评价赏析这首词时,不但使学生从那富有审美色彩的话语中理解了词的大意,感受到词作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向往、崇敬和对祖国山河和人民的热爱。
六、让学生欣赏“音韵之美”
从中国诗词的发展史来看,开始诗和乐是不可分的,发展到词则更为明显,称之为倚声填词。随着诗词和乐曲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分离,运用汉字的四声五音之别,直接创造出诗词的“音律之美”的创作方法却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色。不能领略诗词的“音律之美”,就不能完整地领略诗词之美。在诗的诵读教学中,应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代声韵知识,如:平仄的变化,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是如何通过四声的变化,更好地表思想感情,体现“音律之美”的。古诗词中有的表现的情调比较飞扬悠远,有的表现的情调比较缠绵低回⑤。诗歌中的情感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感受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姜夔的《扬州慢》的上片的诵读,可以读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读来令人感到犹如一声声嗟呀轻叹,又仿如一次次的往复徘徊。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人全然以空旷清扬之感,让人在领略词本身的“音律美”之外,进一步加深了对词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教师要通过对诗词声韵格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诗词诵读节奏、轻重的处理方法,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反复诵读,读出作品的节奏,从音律上获得诗词的美感,感受声韵 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以上对诗词教学中一些审美内容的探讨,只是从诗词的审美的特点入手,对审美教学进行大致的分类,只是片面之见。其实,新教材诗词中的审美内容还有许多,各种审美教学方法之间,也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可以加以综合运用的。
参考文献目录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22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2.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意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张文勋 《诗词审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4.毛翰《诗美创造学》第210-211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5.王长俊《诗歌美学》 漓江出版社1992年3月版
6.王建军主编《 各个击破―――诗词鉴赏》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 年7月
第二篇:语文课导入艺术浅谈(07春汉语言)
语文课导入艺术浅谈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上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析题直入
课文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生动新颖的标题,能诱使读者急于阅读作品;准确凝炼的标题常常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隽永、含蓄的标题则更能吸引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与思考。因而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十分重视课文的标题。析题直入,即对所学课文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时,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教者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解题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中心词语,通过这些词语的分析和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成功的解题式导语是教师为学生能直入课文“心脏”而铺设的一条捷径,它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文章标题与内容之间紧密的联系这一写作特点,对学生平时和今后的写作实践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巧设疑难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如教《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教师首先就提出:本文为什么要用《青山处处埋忠骨》做题目呢?这样就问得有点出乎意料且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即通过努力能够回答,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个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苏本人曾经叙述了在乌克兰一所学校里发生过一件趣事:一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致教师向学生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竟举起手来 1 说:“我。”这位年轻校长完全沉浸在几何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可见,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想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因此,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一位语文教师讲授《卖炭翁》时,正当雪止天晴,便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下来了。今天阳光照耀,天气暖和,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板书课题),卖翁老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常心理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卖炭翁》。这个导入利用大自然“雪止天晴”的情境,把卖炭翁与常人相悖的心理作对比,一下子触及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顺理成章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激情朗诵
激情,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激情式导语的设计,就是要求上课初始,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激动中开始新的一课。我们可渲染气氛,可描摹景物,可创设情境,可激发情感。如一位老师在讲岳飞的《满江红》时,先不讲词的内容,而是先岳飞墓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 臣”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随后老师高声朗诵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学生在对岳飞的怀念、崇敬以及满怀着的豪情,进入了新课。
还有一位同仁在讲《崇高的理想》时,设计了如下导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是诗人刘沙河对理想的领悟。同学们,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理想的呢?或许有人说,现在的人都向钱看,何必谈那渺茫的理想!如果这样,你就错了。
激情式导语重在感染,以情动人,以景引人。不仅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审美观。
五、巧妙过渡
“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低。”从此岸到彼岸,从高处到低处都少不了过渡工具。学习上也是如此。教师上课要达到传授新知识的目的,有时是很有必要先运用已知的知识作铺垫,进行沟通、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到新的知识点上,达到温故知新、以旧启新的目的。过渡式导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可从古过渡到今;从社会现实过渡到课文内容,从学生实际过渡到新课的教学目的上;最多的是从旧课的知识过渡到新课的知识。如有位老教师在教《拿来主义》一文时,其导语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的课外阅读入手的。“我们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阅读的范围比较宽泛。我初步统计了一个,半个学期以来,同学看的杂志种类多达六十七种。书的种类也很多,有„唐宋诗词‟,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也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那么对于古代的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对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什么态度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经这一导语的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了,反过来,通过课文的学习,又能指导学生进一步搞好课外阅读,一举两得,妙哉!
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都比较注意一节课内各环节间过渡语的运用,却较少注意在单元与单元、课文与课文、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内容的过渡。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注意到这些问题,还特别注意在同一篇课文内不同课时之间创设过渡语,使上下课时互相勾联,自然得体,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如有位教师在教《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时这样导入:明明是爱国 2 青年,却被污蔑成“暴徒”;明明是自觉的请愿,却被造谣者说成“受人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能不义愤填膺吗?他能不挺身而出来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吗?鲁迅先生就是带着这种悲愤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悲愤的感情就构成了本文贯穿始终的线索。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悲愤的感情线索。这段导语可以说是用火热的激情写就,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给人一种“忘了自己,进入角色”的感觉,还归纳总结了上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既是旧课的“收场”,又开启了新课,过渡自然。
另外语文课堂导入还有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名言导入法,点明中心导入法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虽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语文教师应注意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新课导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拔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懂”“透”“化”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运用教育艺术,精心设计,努力优化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目录
1.王松泉 董百志主编:《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2.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6页
3.陈虹
《好的开头好的形式好的结尾》摘自 《辽宁教育 》2003年05期
4.王悦主编:《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6.李秉忠
《上课伊始坐春风》
引自《中学语文》2001年第9期
第三篇: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古代诗词,是灿烂的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夺目的一席。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中 “阅读”部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谈一下拙见,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品味美的意境
让学生对诗歌感知整体,串联意象,发挥想象,把握意境,是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是作者表达情致的具体载体。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是诗人选择意象和创设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古代意境优美的诗词,使诗歌既反映客观的本质真实,又有产生审美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如历其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的内涵,真正体味到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具体方法如: 1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时要启发学生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2引音乐、美术入语文课堂
教学古诗词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和诗词相和谐的一段古典乐曲,或指导学生画出心中的那幅画面。多媒体的适当运用,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有助于重现、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教学《秋词》,在充分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后,可指导学生画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尤其是鹤的“排云”的动作、诗人“引”的情态,一定要画出来。
3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在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品味鉴赏意境,相互启发,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潜能。
二、鉴赏美的情感
诗词,以情感表达为主。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中也一贯注重诗歌情感的鉴赏。优秀的古代诗词中,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是我们的文学遗产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解释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实内心;体味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捕捉到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感受了屈原的坚韧,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纯情„„;更学到了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教学生学做文、学做人。古诗词中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激励着学生永远追求真、善、美,培养完整的、高尚的人格。因此,鉴赏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既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升华美的境界
诵读古代诗词,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感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实际运用,拓展美的领域,升华美的境界。具体方法如:
1归类积累法
如按作者分类,情感分类,内容分类,体裁分类„„学生的知识系统了,又可以充分领略古诗词的精妙绝伦,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了古文的修养。
2今曲唱古诗法
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然后唱诗。教唱、齐唱、轮唱、独唱„„以前枯燥的吟诗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活动。这样,真正做到了把教育寓于审美愉悦中。
3联系生活法
把“美”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中去,要求每天引用一句古诗词给自己,给朋友,给亲人。恰当的语境,优美凝炼的古诗词,催人积极、上进,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睦相处,这样的环境,会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诗词的审美教育中可探索的东西还很多,本文难以尽述。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诗歌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点,即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通过与诗人的对话,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四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已大大提升,而人文情感教育本身注重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感,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语文新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审美功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的工具性逐步退位,每一篇美文恰似一股股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浇灌着学生心田中美的花朵,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营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张扬审美情感教育。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在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美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意境来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在选文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每一篇作品的优美语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获得美的享受。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为例,这段景物描写,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美丽诱人。这里色美,音美,味也美。你看:那“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色的菜花还有“黄”蜂,美得耀人眼;你听:那“鸣蝉”在长吟,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简直是天籁齐鸣;那“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更是撩人心,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而那“肥胖”的黄蜂,“臃肿”的何首乌根,更是作者从儿童的特有感受中观察得到的。读这段文字,我们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神笔。那些静景、动景,那些植物、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美的特点。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感受语言美这一特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获得了美的享受。
2.抓住美的形象。美的形象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典型形象的美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受到美的教育和鼓舞。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蔡老师温柔善良,美丽正直,她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她所教的弱小的孩子,她能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排除痛苦或悲伤,对孩子们是假打真爱,所以孩子们爱她。同时,作为老师,她除了教给孩子们知识以外,还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和孩子们沟通,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们来说,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她深爱学生,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样的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甚至模仿蔡老师做一个心灵美的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范例。
3.抓住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你醉在其中,忘掉一切烦恼。如《滁州西涧》,整首诗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幽草是翠绿色的,黄鹂是嫩黄色的,春潮是灰白色的。阅读这首诗,读者不仅能体味诗人语言的优美,还能在优美的语言里找到绚丽的美景,说它是诗中有画,一点都不夸张。这些色彩艳丽的景物,是诗人无声的语言,是诗人心声的表露。诗人的情感与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诗中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黄鹂,还是春潮急雨、荒郊野渡,都构成一片萧疏淡远的自然之景。虽是字字景语,实则字字情语;虽是字字不离眼前之景物,实则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这种心境是一种剔除尘世烦扰、无所奢求的悠闲和淡泊,是一种恬淡闲适的意境。学习此文,学生在欣赏美的意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二、在听、读中感悟美
语文教学中,很多审美对象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所以教材中所选课文就成为学生听、看、读的首选材料,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舍近求远,忽略了课本中的美文。
1.要激发美的情趣。语文的美要靠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对于相同的文字和语言,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创设出教师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进而激发美的情趣。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美读来实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其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听读都是关键。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范读时,可以配以轻音乐,学生听读。通读全文之后,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那强烈真挚的喜春,赞春之情所感染,进而沉浸其中,充分享受那份能涤荡人灵魂的美感。你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轻快的语言,优美的词句,那一个又一个比喻,拟人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婉转动听,和谐惬意。读这些文字,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春天来临时的美丽画面,这些文字和语言真真切切地激发了我们美的情趣。
2.要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情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听、读中获得美的情感。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我们初中教材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国情等等。要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的还是情感的引导和诱发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仍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来看那幅“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整齐的对偶排比句式,简洁明快的语言,鲜花竞相开放的美丽图画,读起来真的是抑扬顿挫,让人读后唇齿留香。这篇散文,看起来都是画,读出来却都是诗。那简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通过朗读,结合联想和想象,品评作品的韵味美,会让我们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的效果。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欣赏我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事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凝炼学生的品格,创造出更美的生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创造美的自我,塑造美的灵魂。在作文写作之前的指导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和选材之外,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指导。前面我们提到了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可以鉴赏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内的写作训练,适当地进行课外的延深拓展写作。比如,学完“童话”体裁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童话”类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象,从而创造美。初中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他们都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拟人化、拟物化、科学幻想化等形式,编写童话故事,促使他们再现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按照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除此之外,可以设计改写,续写课文结尾,还可以让学生写随笔,记录身边美的景物、美的事情、美的人物,感受美,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更能创造美。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审美体验,进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让学生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吧,再用一双善于创造美的双手和一颗善于感悟美的心灵去实现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