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陪孩子读这3本绘本-不打不骂又能立规矩
陪孩子读这3本绘本——不用打骂也能立
规矩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读法。好的绘本,连封面和封底、书本里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该放过,因为作者在其中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绘本,这三个绘本对开心的规矩建立很有帮助,分享给大家。虽然可能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读过,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NO.1《图书馆狮子》:规矩也可以是有爱的 查看 绘本专区 http://www.xiexiebang.com/huiben/
这是来自美国的绘本。因为主角是动物,孩子更容易觉得亲近,让他们兴奋。“规矩”的概念在这个绘本里,到处都是。
启发孩子:遵循规矩的好处
一头狮子,进入了图书馆。它在馆里走了一大圈,嗅嗅目录盒,蹭蹭书架,趴在故事区睡觉,跟孩子们一起听故事,不吵不闹,人们都很喜欢守规矩的狮子,把它当馆内最舒服的靠垫。守规矩的狮子,当然人人爱啦!
正如整个绘本里,图书馆馆长一直在问:有没有人违反规定?为什么要有规矩呀,是为了大家都能好好看书。
如果破坏规矩了呢?要接受惩罚。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安静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大吼起来……狮子就要被赶出图书馆了。因为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合,任何人都不能大声喧哗,包括狮子。狮子却在大声吼叫,惊扰了所有人。因此,破坏规则的狮子理应受到惩罚,尽管它不是故意的。
人们惩罚狮子,不代表不爱它!
狮子为什么突然吼叫呢?原来是因为有个人摔倒受伤了,狮子在向他人求救,所以吼叫,他是善意的。当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后都很感动,终于图书管理员在一个雨天找到了蹲坐在图书馆门口渴望进门的狮子。
(引导孩子)就像爸爸妈妈给宝贝立规矩,有时候发脾气了,或者批评宝贝了,都不代表自己不爱宝贝,其实是为了保护宝贝!
发现有爱的小细节:
引导孩子,情绪低落、挫败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只要有爱,事情一定会变好的!
《图书馆狮子》的扉页就有故事:一头狮子来到图书馆门口,好奇地向里张望。注意门口的两头狮子的嘴角,全是威严地向下撇着。
到绘本最后一页,注意门口的石狮子的嘴角明显向上翘起来,喜滋滋的样子,隐约可以看到图书馆里面有一条快乐地翘着的狮子尾巴,原来经过误会和暂别等周折,狮子重新回到了图书馆里来了。
启发孩子,狮子为什么笑了呢?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
成人的世界固然是规则的世界,然而,规矩的立意之本是遵循善意的。因此,爸爸妈妈别忘了鼓励孩子像大狮子一样,不论遇到什么误会和不公,都要坚持,别害怕,雾霾总会被阳光冲破。
在这个绘本基础上,我还想额外对父母说两句。
父母平日里给孩子立规矩,但并不代表规矩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图书馆为了狮子可以进行规则上的调整一样。
比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给孩子一些例外的奖赏。
一般我不允许我家开心吃冰淇淋。可是带她去哈尔滨的时候,那里有一家冰淇淋特别出名,我允许她吃了,但是告诉她,是因为我们处于不同的情况下。不过回到家,还是不能吃的。
而且,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规矩也需要有调整。因为我们必须要记得,规矩的设定,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让孩子来恨父母的,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学习把握分寸和尺度,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和适应社会。
NO.2《我爸爸》:父亲角色在孩子规矩建立中的重要性,最好是孩子爸爸陪孩子来读这本书
关注每日分享QQ: 3051547003空间,进步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让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多学习吧
其实这套绘本有两本,一本是《我妈妈》,一本是《我爸爸》,作者安东尼。
看过的父母一定会记得,《我妈妈》中,妈妈这个角色塑造都是花儿为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美、香、温暖等等。这就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妈妈其实在孩子的生命里,主要担负照料和爱的角色。
而在《我爸爸》中,爸爸这个角色塑造都是格子和条纹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有规矩、有力量、事业开阔等,这一点也明确地传达给我们: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应该承担起规则建立、意志力建构以及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等。
所以,《我爸爸》的绘本创作本身,就融入了规则在内。不过,能够让孩子真正理解规则,关键在于,是否爸爸陪孩子一起来读这个绘本。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这句话在安东尼的《我爸爸》中几次重复。小时候,我们很多人真的就是这样想的。我爸爸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能干,而且不管干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很帅的。安东尼这位绘本大师,拿捏孩子和大人的心理都很准。
在小孩子心里,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轻松打败小怪兽赶走小偷,可以站在高峰跨越障碍。所有的爸爸可能都在孩子面前吹嘘过自己的勇敢、智慧、强壮或者其他,体育在班里排第一,比猫头鹰还聪明,最能打架,歌唱得最好……而且说这些话时,尽管他们可能还穿着黄色格子睡衣,就像安东尼画中的爸爸那样睡眼惺忪。
爸爸陪孩子轻松地读,甚至可能读着读着把绘本扔到了一遍,然后玩儿起来你追我赶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模仿绘本里的一些动作,然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规则融进来。
譬如上面那个爸爸“大鹏展翅”的动作,可以在平地上和孩子一起去仿照着做,给孩子立的规矩可以是:规定时间之内,手不能放下来。或者爸爸含某个口号的时候,孩子从飞的动作,要还原成立正的动作,诸如此类。
我们要始终记得,读绘本不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用来和孩子沟通的工具。
在这样轻松的亲子互动当中,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力量,对力量的控制。这就是规矩建立的前提。
NO.3《大卫,不可以》,在哈哈大笑中消化平日里的坏情绪,学习理解并遵守规矩
这是一本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绘本,画风乖张,文字极简。虽然未有什么台词,但全书都是在讲规矩。
看看大卫,土豆一样的脑袋,桀骜不驯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把墙涂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脚乱跑,洗澡玩水战,将一切东西敲得叮当响,睡前发上了人来疯……
这不正是父母们嘴里不断在抱怨着的“熊孩子”的典型形象么?
“不可以”是大卫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体验如此之深,所以,当我们的宝贝看到有另外一个小孩跟他们有一样的经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玩儿,容易有共鸣。因此,在读《大卫,不可以》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帮助消化平日里因为被限制而积累下的诸多情绪。
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如果父母只是按部就班地把这本绘本读给孩子,不少孩子极有可能并不喜欢,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捣乱是应当的,因为大卫也这么做呀?
所以,建议父母与孩子融入情景,以及角色扮演,来读这本绘本,这样就能将规则建立更好地融入其中。
比如,大卫站在凳子上,想要去够饼干桶的这个画面:
“宝贝,小哥哥在干吗呀?”
“他去拿饼干桶。”
“你看,他够得着吗?”
“够不着”
“那够不着怎么办?要是你也够不着一个东西,你怎么办呀?”
“我有办法了,我搬个凳子!”
“好!可是,你看到没有,大卫这样子,危险不危险呀?”
孩子也许说危险,也许是摇头。父母这是可以鼓励孩子:“来,咱们去搬个椅子,你也试试。”
这样,就从绘本阅读,进入了角色扮演、进入情境中去思考的阶段了。然后,父母引导,原来通过椅子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
于是,答案揭晓:宝贝,以后要是你想要什么东西,先要跟爸爸妈妈说。
这样整个过程中,孩子懂得了,可以爬高,但是要保护好自己;发现问题,可以使用工具;想要一样东西,可以有很多中方式:比如自己获取;自己能力有限的时候,借助工具;工具也不行的时候,要向身边的人求助。另外,有需求可以直接跟父母说。
第二篇:陪孩子读绘本心得体会
陪孩子读绘本心得体会
是爸爸妈妈爱的邀请,让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所以作为爸爸妈妈,陪孩子玩耍、陪孩子读书是爸爸妈妈快乐而幸福的事情。感谢幼儿园和班级老师给爸爸妈妈们提供这样一个好机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女儿接触的第一套绘本是《十四只老鼠》,这是我从网上搜绘本排行榜后才决定买的,说实话刚开始对绘本也不太了解,买回书后一开始我还有点觉得这几本书文字太少而图片太多。16开本的大书,整页整页的是图画,文字就每页一行字。最开始我就每一页读下面的一行字给女儿听,慢慢的我发现女儿观察图片上的图画看到的东西比我读者一行字姚多很多,从那之后我便不再读字,开始引导女儿看图经常问她“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我发现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她的观察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今年的最大的收获是给女儿买了一套《神奇校车》系列书,拿出了一本《水的故事---神奇校车系列》要求我给她读,读给宝宝听的时候他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提出问题。读完一遍后她对我说“太好听了,妈妈再给我读一遍”。这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往常给他念故事,她会说“再讲一个新的故事”。从书的介绍中我知道这是亚马逊五星级推荐书,适合学龄前后儿童的科普读物。书中有特立独行的老师,古怪精灵的淘气学生,故事内容深入浅出,将水从形成到自来水厂的作业流程到进入千家万户介绍的专业且清晰。给女儿读了几遍后发现她能把水循环的过程描述的非常清楚,这真出乎我的意料。爱孩子,先教孩子爱上阅读。
绘本是播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颗颗幸福和爱的种子。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像是在黑暗中飞舞的萤火虫,它们将孩子们的童年带来美丽的幻想,带来希望和光明。一本优秀的绘本,足以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也足以改变一个孩子未来的心灵走向。
美好的故事就是光明。愿每一位家长,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聆听美丽的图画书的声音。
第三篇:如何陪孩子读绘本
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大人们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3、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请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4、朗读正文。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大人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大人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考虑到绘本资源有限,大人可以翻拍书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当孩子欣赏画面时,教师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教师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就有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5、没有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封底,就没有重复书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了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的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仿佛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画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新买来的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可以说,作者一直把这个故事讲到了封底上。《蚯蚓日记》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没什么两样,可仔细一看,只见绘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写的日记本上多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孩子们和绘本中的小蚯蚓的距离更近了,通过画面,读者和文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自己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时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第四篇:怎样给孩子读绘本
怎样给孩子读绘本?
怎样给孩子读绘本呢?从而让孩子更好的享受绘本的乐趣,更快乐主动的读书,同时,孩子的理解力,鉴赏力也会随着不断的提高。方法一,可以用问题来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针对问题进行交流。例如:问题:为什么下雨的时候蚯蚓要跑到人行道上呢?这是女儿在未读《蚯蚓的日记》时就提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回答呢?我想到《蚯蚓的日记》里好像有这个答案,翻开书,果然4月10日的那篇日记提到了原因:“下了整晚的雨,地下湿透了,我们一整天都待在人行道上„„”。当女儿读到这儿时,很高兴地说:“喔,原来是这样啊!”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更为科学的解释是:蚯蚓是靠皮肤呼吸的,平时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溶于蚯蚓皮肤表面的粘液里。下过大雨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缝隙,蚯蚓无法呼吸了,只能钻出地面。详情请点击:《可爱的蚯蚓小弟》 来自:童心 绘本里的解答一般都比较生动、有趣和浅显,儿童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他们脑子里完全是书中所描绘的形象,并且会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问题的答案,或者和孩子一起通过其他途径查找资料,引导孩子去探索。方法二,结合图画和孩子一块讨论书中要讲什么故事。孩子的兴趣会被调动起来,同时激发出很多想象。翻开《好饿的小蛇》,首先映入孩子们眼帘的是蝴蝶页:一片大树林,一条小蛇笑眯眯地爬啊爬。我问:“孩子们猜猜,小蛇要去干什么?”聪明的孩子喊出来:“它要去吃东西!”可不是嘛,扉页上的小蛇正张开大嘴乐呢,好像在说:“恭喜你,小朋友,答对了!” 第一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画面上的小蛇盯着那个红红的大苹果,嘴微微张开,仿佛在流口水。再翻一页,孩子们笑了,画面上的小蛇的身体鼓起了一个圆圆的大球,肚子里面当然是那个红红的苹果了。我念出旁边的文字:“啊呜——咕嘟!啊——真好吃。”小蛇闭着眼睛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正享受呢!详情请点击:《嘘,讲故事啦!》 来自:童心 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这也说明图画在低年龄孩子的学习中很重要。绘本有着形象而丰富的画面,如其中鲜明的色彩,强烈的颜色对比,比较符合孩子的阅读兴趣。方法三,将绘本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和孩子一块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您也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真实生活中去发现。绘本中的小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分角色表演,童心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一起来分享他是怎样和孩子一块观察蚯蚓,在雨中发现了乐趣。读完图画书,女儿迫不及待地想下楼去看看路上有没有蚯蚓。于是,我们父女俩冒着小雨,一人打一把伞,穿着雨鞋出发了。下了楼,在小区内的街道上没有走多远,女儿就惊喜地尖叫道:“爸爸,蚯蚓„„”我一看,可不是,一条暗红色的十来厘米长蚯蚓正在路上爬呢!我对女儿说:“你看蚯蚓是怎么爬的——它先是头部的身体向前收缩,然后伸直,接下来是尾部的身体也跟着向前收缩,再伸直,就这样一步步地向前爬。虽然蚯蚓没有脚,但爬得也不慢哟!”女儿蹲下身子,一边听我说,一边仔细地观察,不时还用手拨弄了几下。详情请点击:《可爱的蚯蚓小弟》 来自:童心 同一本绘本,也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故事呢!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长,家长每次讲述时,可以从中挑出一个重点来讲述,下次再找不同的主题来说,或者也可加入新的角色,每次都做不同的解读,保持孩子的新鲜感,让他觉得,“这本书真的好有趣!每次妈妈(爸爸)说的都不一样。” 方法四,与动手操作、创作、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孩子们也可以制作自己的绘本作品!我们不但可以看制作好的绘本,和孩子一起将看绘本的感受和想法写在博客里和大家交流;也可以鼓励孩子制作自己的绘本。蜗牛小荷老师是这样一步步引导孩子来制作属于自己的绘本的:师: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英国的安东尼.布朗用绘本的方式向我们讲了他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师边放ppt边讲述,孩子们边听边乐。特别是讲到“妈妈吼他的时候像狮子一样”时,全班笑成了一团。我想,大概是他们也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吼自己时的样子吧。讲到最后“我爱她,而且你知道么?她也爱我,永远爱我。”班里静下来了,很多孩子露出暖暖的笑容。师:你能用这种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也来写写自己的妈妈么?生:我想写爸爸可以么?师:当然可以。生:我想写我奶奶。师:孩子们,只要是你最爱的人都可以写。就以《我xx》为题,完成这次写绘作业吧。详情请点击:绘本课《我妈妈》 来自:蜗牛小荷 读绘本的时刻,必将成为孩子们非常向往的时刻。孩子们跟着老师看绘本,老师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孩子跟着说一说,谈一谈想法,然后再画一画。不需要你要求用上什么句式表达,不需要你提示画什么图画,你只需要倾听他们情感土壤里开出的花朵。就这样,把孩子们引向自身,让他们去体验、发现、表达自我生活世界,比如让他们说自己的妈妈的特点、画一幅妈妈的漫画„„ 小贴士: 1.年龄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孩子对绘本中情节的反应也会不一样,所以家长不必强求孩子非要对绘本的某一或某几页有共鸣。比如童心老师就提到,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读《蚯蚓的日记》时,面对小蚯蚓在课堂上吃作业的画面,女儿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是对上小学的自己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2.让孩子从绘本中明白什么很重要,但和孩子一起感受读绘本的快乐也很重要,千万不要一味强调功能性而忽视了让孩子获得美好的阅读
体验。
第五篇:怎样和孩子共读绘本
怎样和孩子共读绘本
——亲子阅读《逃家小兔》例谈
林宝镜
【内容摘要】
一个孩子能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那就从绘本开始,开启孩子的阅读之门。笔者以《逃家小兔》为例,谈谈怎样和孩子共读绘本。
一、封面猜想,走进绘本。
二、图文结合,品读绘本。
三、质疑问难,研读绘本。
四、展开想象,创编绘本。
【关键词】 亲子阅读 共读绘本
“近林知鸟音,临水知鱼性。”孩子爱不爱读书,与父母的熏陶与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帮助他从小建立并深化,亲子阅读便是最佳的养成途径。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提到:“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图画书,也称绘书(Picture Book),是透过图画、文字,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一个孩子能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那就从绘本开始,开启孩子的阅读之门。笔者以《逃家小兔》为例,谈谈怎样和孩子共读绘本。
一、封面猜想,走进绘本。
封面的意义不仅仅是书的外皮而已,精彩纷呈的封面往往是绘本主要内容的精彩浓缩,是文本思想的最佳表达,是作品内涵的直观呈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封面是作品的灵魂。透过封面我们可以捕捉故事的主要人物——这是发生在谁身上的故事;借助封面我们能猜想故事的大概情节——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联系题目我们还能理理故事的前因后果——怎么会这样,结果会怎么样„„封面的这些精彩不容错过,我们不妨通过看画、读题、猜想等方式来解读封面。
一拿出绘本《逃家小兔》,女儿情不禁的被封面图画吸引了。我就引导她仔细观察画面:“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随后带她读题目。如果说看图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读题就是一种理性的提领。凭借封面插图与题目,女儿能简单地明了地发现这样一些内容:兔宝宝和妈妈在草地上说话,兔宝宝想要离家出走。“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就能引起她的猜想。“看”与“读”还仅仅是信息的捕捉,让孩子根据已知进行猜想,能让绘本的价值超越绘本本身所要传递的内容。这种猜想可以是情节的想象预设,可以是图片背后情感的试探联想,可以是无拘无束的畅想和创意。它会比翻开后直接演讲更具挑战、更自由而令人神往。猜想在孩子内心激起一道美丽的涟漪,唤醒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形成自主的阅读才是关键。
二、图文结合,品读绘本。
松居直先生曾为他心目中的图画书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图画书,文和画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有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如果借用公式来表达:文 × 画 = 图画书。”这就是绘本与寻常儿童文学最大的区别,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只有读文与读图相结合,才算真正读懂绘本。
解读完封面,我抱起女儿,翻开书本开始读故事。我读文、她读图。亲子共读时,可以以文字内容的空白或是画面的某个角落,引导孩子关注绘本细节。如,兔妈妈变成渔夫去钓小兔时,兔妈妈用的鱼饵,引导女儿仔细观察,用的是什么鱼饵?她就这样认真地聆听、仔细地观察着„„直到读完,还意犹未尽。女儿自己拿起《逃家小兔》尝试讲给我听,轻轻翻开书本,对照着图画慢慢地讲着,有些地方讲得一字不差,有些地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显得更加可爱,如“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提着小桶去给你浇水。”她真的把故事讲完了,讲得很准确,甚至比我讲的更生动。亲子阅读不一定就是家长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家长听。这样不仅给予孩子自主阅读的机会,还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孩子品尝到阅读的甜头,何乐而不为呢?
家长与孩子共读绘本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读看结合、读讲结合、读演结合等都是不错的方法。笔者认为不管是任何方式的共读绘本,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注意读文与读图想结合,通过视觉传达的画面和听觉传达的文字巧妙结合而构成完整的故事,孩子和大人都在此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和愉悦。
三、质疑问难,研读绘本。孩子天生就会质疑问难,脑子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阅读绘本时,孩子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幼稚、不可理谕的。家长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些问题,应该尊重孩子独特的想法,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机会,并指点迷津。
女儿讲完《逃家小兔》后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很可爱,有的问题很有价值,有的问题很幼稚„„当看到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这幅图时,她问道:“妈妈,兔妈妈为什么要在河里洗菜?”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兔妈妈为什么背着书包去爬山?”“小兔子家为什么种了那么多胡萝卜?我也喜欢吃胡萝卜,妈妈以后要在房顶上种许多蔬菜,再采下来给我吃。”“走钢索的兔妈妈为什么不穿鞋?变成空中飞人的小兔子为什么只穿着三角裤?”„„
孩子读完绘本,能提出问题,是他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的结果。鼓励孩子质疑问难,有利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能提升绘本阅读的价值。
四、展开想象,创编绘本。
儿童绘本也许就其内容本身并不丰富,但给人想象的空间却是无限的。指导绘本阅读时,让孩子展开想象,创编绘本是一件有趣而意义深远的事。
品读、研读完绘本,我引导女儿展开想象,“故事中的小兔逃得开心快乐,而兔妈妈也用她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小兔子的爱。接下来,小兔子还会逃往何方?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女儿思维的火花在瞬间被点燃:“小兔子想要变成天上的星星、风筝„„”故事的创编需要亲子共同参与。女儿扮演小兔子:“如果你变成小男孩的妈妈,我就变成天上的星星,挂得高高的。”我扮演兔妈妈:“如果你变成天上的星星,我就变成夜空,好让你回到我的怀抱里。”创编故事之后,我指导女儿把故事的内容画下来,我再补上文字。在浓浓的爱意中,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也由衷地爱妈妈。展开想像,创编绘本,难道不是孩子阅读天性的施展磁场吗?
请与孩子一起阅读吧,就从绘本开始!而幸福的种子就是在这美妙的图画与悦耳的朗读声中悄悄播撒下的。许久以后,当孩子长大,回忆起与妈妈共读绘本的快乐,脑海里回响着妈妈温暖的声音,能说他的幸福不正是从亲子阅读开始的吗?
【参考文献】
1、《幸福的种子》 松居直 2、《朗读手册》 吉姆•崔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