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

时间:2019-05-15 07:5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

第一篇: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

19、《山茶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

3、通过品读文本,感受到《山茶花》这篇课文的语言美以及山茶花的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重点】: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文本1-3自然段,感受到课文《山茶花》的语言美以及山茶花的花色美和花形美。

一、导入:

1、从古至今,美丽的花朵向来是人们喜爱的对象,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宋代的著名诗人陆游专门为他所喜爱的花作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去分享。课件出示陆游的《山茶》,师朗诵。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你们知道陆游写的是什么花吗?(山茶花)

2、孩子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

咱们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它,因为它一般产于我国的云南及华东地区,想见见它吗? 课件出示一张山茶花图片,看,这就是山茶花,师相机介绍:目前我国的山茶花品种已经有三百多种了。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山茶花园,欣赏山茶花吧!

板书课题,(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山”起笔先写一竖,“茶”字的撇捺要舒展,这一短横不要漏掉了)

咱们一起读课题。(把花儿读得美一点)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音读准,句读顺。

2、课件出示生词: 墨茶 轻纱 清潭(图片)(潭的偏旁是三点水,是深水池)

潇洒 疏密 舒展(平翘舌音准)

特别劲儿 重瓣 花骨朵(多音字)(重点词多读)

(指读—齐读)(1、2行一起指名读)

3、现在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山茶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交流,相机板书:美)

4、再读读课文,你都知道了山茶花的哪些方面很美呢?

师相机板书并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山茶花的颜色美、形态美以及花骨朵的特别劲儿。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山茶花园,看到了好多好美的山茶花啊!仔细瞧瞧,山茶花的颜色到底美在哪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用铅笔将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2、现在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A: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时,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画到了这一自然段,我想找个同学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山茶花的颜色美? 预设1:白的、红的、。。。有很多种颜色。(说说你的感受)(指导读出颜色多)师:山茶花竟能开出这么多种颜色,的确美。它只有文中写的这五种颜色吗?

你怎么知道的?(省略号)师:你们觉得山茶花还会有哪些颜色?

齐读,读出颜色多.预设2: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说说你的体会)(指名读)

(想象颜色)孩子们,你看到这株树上哪些颜色的茶花?你又看到哪些?

师:一株树上的开出的花颜色就那么多,那这棵树看上去就是彩色的了。多漂亮!(这句话要怎么读?指名读)

刚才大家很会学习,这山茶花的颜色还有更特别的地方呢!找到了吗? 预设3: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说感受)(指名读)

师: 彩色的树我们已经很少见,这样的花更是特别难见的。所以作者用上了“甚至”这个词,以后呀当你要表示程度加深的时候也可以用了这个词。孩子们,这么美的山茶花,你们想好好的欣赏一番吗?(课件)

师:这么美的山茶花,你能夸夸它吗?用上这样的句式:这山茶花真()

师:你们所说的其实都跟作者的感受是一样的,而他用了一个字把咱们的这些感受都概括了进来!(绝)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颜色绝美的山茶花吧!

生齐读,读出山茶花的绝。

师:山茶花的颜色这么丰富,特别,所以作者说它“真是美极了。”(板书)过度:现在,让我们走近山茶花,4、学习三自然段中颜色美的句子:(出示第三整段)

师:瞧,咱们的眼前出现了三种颜色的山茶花,(比喻句处变颜色)大家先自由去欣赏一番,自由读读吧。

师:刚才咱们自由观赏了这三种颜色的花,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呢?就把那句美美的多读几遍。(单独出示比喻句部分)全班交流:喜欢哪句讲哪句。

A、点击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指名读(那你美美的读读这句,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评价,你怎么样感受出山茶花很美的?

师:你们见过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吗?(请见过的说是什么样子)你觉得美吗?--读

师: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水花—晶莹,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晶莹的?

(课件出示山茶图片)白色的山茶花就像这晶莹的水花一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 指读--齐读

师:作者为什么把白的的山茶花想象成晶莹的水花?

(正是因为他们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作者才把白茶花比作水花,这就是比喻句(板书),它的特点就是两个不同事物之间一定要有相似之处,运用了比喻就能使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事物的特点了)

C、点击句子2: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师: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这墨绿的山茶就像一汪碧绿的清潭,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朵墨茶吗?你从哪知道的?

师:是的,我们现在看到了一片墨茶,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你眼前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交流后指导朗读。

师:这像一汪碧绿的清潭的绿色的花已很神奇美丽,而放眼望去,当微风吹来时,这大片的墨茶。。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墨茶就是这样美丽的富有光泽,指名读—齐读 过度:读的棒极了。老师知道很多同学早就想看粉茶了。D、点击句子3: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师:你为什么喜欢粉茶?

三分文章七分读,希望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粉茶的美丽。师:这里作者把粉茶比作了什么?

红色的朝霞与白云织成的粉茶就是如此轻柔美丽。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粉茶的美丽?

师:听你们这样读,这粉茶已出现在我们眼前。出示粉茶花图片

师:现在我想请班上的女生来读一读这句话,赞美这感觉轻柔的粉茶。(读得声音轻而柔美)师引导:听了你们的朗读,这粉茶真是美极了。

师:白茶花白得晶莹,墨茶花绿的清亮,粉茶花又是轻柔透亮的,煞是惹人喜爱,所以作者会说它:“真是美极了”

让咱们一起再去细细的观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几句比喻句)

(请三生接读)(师生接读)(自由填空读)(配乐填空齐读)

师:这三个比喻句从不同角度惟妙惟肖的写出了山茶花的颜色美,让美丽的山茶花跃然纸上,映入眼帘,你能仿照书上的比喻句写一写其他颜色的山茶花吗?(图片)过度:孩子们,这山茶花不仅颜色美,你再好好瞧瞧,会发现它的花形也很美。

5、学习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A、课件出示: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师生接读。

师:想去看看这么多美丽的花形吗? 课件出示各种山茶花形状图片。

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花瓣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先引导理解排列有致。

咱们再仔细欣赏一下这朵单瓣的山茶花 出示单瓣图片

师:你看看它的花瓣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展开的花瓣像什么? 师:是啊,这样的花瓣就是潇洒而舒展的。(课件)师:咱们再来好好观赏下他们美丽的花形吧。(齐读)小结:这山茶花还有更多的美丽姿态呢,想看看吗?(课件连续播放各种花形的花朵图片,配乐。)

6、面对着这么美的山茶花,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山茶花的美啊,美啊。。。这又有一个省略号,作者的赞叹溢于言表,所以他会说---“真是美极了。” 师:如此美妙绝伦的山茶花,让我们再驻足好好欣赏一番吧。

(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小结: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去了山茶花园见到了美丽的山茶花,知道了它美在颜色美在形状,美妙绝伦,再让我们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叫的艳一点!

其实这山茶花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特别的美,我们在下节课里再去体会。

第二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晓岚吟诗》教学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古诗。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1、将1、2自然段中的语句与古诗进行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

2、初步感受纪晓岚的机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体会诗的“绝妙”。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体验。

1、看老师板书课题。补题:吟字发前鼻音,右边是今字。谁来读课题,(字音读的很准,)全班齐读课题。

2、同学们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是呀?板书:纪晓岚为什么吟诗?吟了一首什么诗?结果怎么样?)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翻开书135。

二、初读感知,整体体验。5 2:04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听清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把课后生字读两遍。

2、结合黑板上板书的三个的问题,按先后顺序,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光芒

江畔

渔翁

垂钓

乾隆

绝妙

纪晓岚

悠然

①指名1人读;重点提示畔、翁、②全班齐读一遍。

③(写垂字的时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你观察的真仔细。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诶,记住了它的字形,拿出笔,我们也在生字表旁书写一个垂字。

3、(那刚才围绕课题,提出的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按照先后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呢?)——顺势板书(秋江独钓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抓住关键,语言更简洁些就更好了。)(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全面)。

4、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我们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这三要素就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了。

过渡:课文内容理清楚了,那我们赶紧去读一读那首令我们拍案叫绝的秋江独钓图吧。

三、抓住关键 品读体验。5

2:09

(一)、学习古诗。

1、请一名学生读诗。(你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的还很流畅,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不仅读的很流畅而且读出了诗的韵味)

2、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生齐读)读完了这首诗,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篙和橹都是使船前进的工具,这篙是用长长的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橹是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但是它和桨不同,他不仅能使船前进,而且还可以控制船的方向,就像鱼的尾巴一样。明白了吗?)

预设:哦,你不明白这句诗的含义,你问得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文,哪课文第几自然段是描写这一江秋呢?(生答)那我们赶紧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形象生动地描写这一江秋的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2

2:14 师:点击文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一说。

1、落日就像圆盘一般。它照在水面上,江水就波光闪闪,这是一种远离喧嚣纯粹自然无须任何修饰的天籁美.这景象多美啊!(渗透教学方法:你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感受到的呢?)请你来读。(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办法)哎呀,你喜欢这红红的落日,金色的光芒,带着你的感受读。(落日不仅映红了天空,还给江面涂上了鲜艳的颜色。)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了秋景所独有的魅力呢?

2、你瞧一道波浪追赶着一道波浪,就像赶集似的接踵而来,边行进边发出耀眼的金色的光芒,他们是那么的可爱,井然有序的瞧,近了、又近了。。。请你来读。(你让我感受到了这江面动态的美)

3、你读出了这芦花的白,谁能读出这里的芦花是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白啊!望过去是一片芦花,再望过去还是一片芦花,这就是(白---茫---茫)(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雪白的芦花,谁能将芦花翻滚的情景,读出来呢?)(你让我看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全班齐读。(这位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真是好方法。)

4、(消失在暮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快黑了,玩耍了一天的水鸭嘎嘎嘎地、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岸了,这队伍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暮色中。(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水鸭慢慢地游不见了。)

5、师评:正因为周围非常沉静,所以钟声才显得如此清晰啊。将这份沉静的美读出来吧。出示句子比较。老师这里还有一句话,请你们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大地显得格外沉静。

2、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夜幕降临,一切都沉静下来,忽然只听见从古庙里传来悠远的钟声,明明有钟声,为什么会显得格外沉静?是呀作者以声衬静,效果更佳,使人仿佛感到钟声还萦绕在耳际。多么沉静和谐的美呀——

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美丽沉静的秋江吧!红红落日洒金光,阵阵秋风卷白浪,茫茫芦花似巨龙,只只水鸭卧斜阳,阵阵钟声鸣大地。好一幅美丽的秋江图啊,难怪乾隆皇帝觉得很有诗意,让我们把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美美地读一读吧!指名1人读。(诗美,你读得更美)你把这里读活了,我不仅感受到了颜色的美、动态的美,辽阔的美,还感受到了那沉静的美)请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蓝色部分。

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

秋风吹来,江面卷起一道道的波浪。

白茫茫的芦花,像巨龙在秋风中翻滚。

归巢的水鸭,消失在暮色中。

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过渡:这么醉人的景,这么和谐的美,老渔翁是怎样垂钓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26 师:谁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勾画:描写老渔翁表情和神态的词语。

(你真了不起,初读课文能做到字音准确,语言流畅。你不仅字音读的很准,而且语言很流畅)

1、钓鱼时,老渔翁是怎样的情态。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

生:从静静的。目不转睛,一动也不动,感到。。认真。(渔翁垂钓多么认真,多么专心啊,静静地垂钓,生怕把鱼吓跑了,此时的一切都很沉静,谁能读出老渔翁静静垂钓的情景来呢?)(我看到了一位静静垂钓的老渔翁)

2、不久鱼儿上钩了,老渔翁又是怎样的情态?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高兴)(出示句子)

师:是呀,老渔翁爽朗的笑声把水鸟都吓跑了,可见老渔翁有多高兴呀!来读出老渔翁的高兴心情。(我看到了一位哈哈大笑的老渔翁。)

3、鱼儿上钩了,刹那间水响鱼跃,鸟花飞扬,这沉静打破了。我们一起将老渔翁的高兴、兴奋地心情读出来吧。

4、此时的老渔翁除了大笑,他还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指名2人答)你真会想象!

5、(再让我们和老渔翁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份垂钓的乐趣吧!)请女同学来读老渔翁静静钓鱼的句子,男同学来读老渔翁钓上鱼高兴时的句子(女生读特别轻柔,仿佛一切都那么沉静,男同学读的铿锵有力,仿佛让我看到一位连连拍腿,大笑不止的老渔翁,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描写的生动传神。)

6、老渔翁的高兴仅仅只是因为钓起这条大鲤鱼吗?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老渔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垂钓的。(预设:老渔翁还被这一江秋景给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样的美景中独自一人钓鱼,所以他的心情非常的愉快!)

7、是啊,老渔翁太专注于垂钓了,一点也没觉察到周围人的存在,他与这美丽的秋景融为一体了。这样的意境用诗中哪两个字表达最恰当?(独占)(出示古诗)

8、此时的老渔翁,独自享受这一江美丽的秋景,独自享受这钓鱼的乐趣。现在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一人独占一江秋”了吗?

——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秋,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你来读)你读的真好,老渔翁钓鱼时,你读得静静的,生怕把鱼吓跑了,鱼儿上钩了,这场面热闹起来啦。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啊!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生)你也读出老渔翁垂钓的心情变化。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这么和谐的画面,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全班齐读。

增加点难度,有信心挑战吗,只剩下10个一字,你还能背出这首诗吗?谁来,(你不仅能背诵古诗,而且还把老渔翁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了。)预设:同学们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吧。

四、回归整体,拓展体验

2:36 同学们,看着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致,纪晓岚只用28个字,10个“一”就把老渔翁在江边独自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难怪乾隆皇帝夸奖他,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看来文章不在乎长短,而在乎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

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写过这样的独钓诗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出示——江雪。范读——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发现,这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冬季)——纪晓岚笔下的渔翁是一人独占一江秋,哪你们觉得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是一人独占——(一江冬)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冬呀!我们还能更富诗意一些,(引题

江雪。)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雪。

继续挑战,出示《渔歌子》,哪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好一个聪明的呀!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春呀!

同学们,咱们今天和乾隆皇帝、纪晓岚一起去欣赏了这秋江的美景,还看到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正因为有了此景,纪晓岚吟唱出了一首秋江独钓图,这么绝妙的古诗,纪晓岚是怎样吟唱的?乾隆皇帝又是如何赞赏他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附:板书设计:纪晓岚吟诗(机智)

秋江独钓图

(绝妙)

第三篇:三上口算乘法教学设计详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P5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让学生经历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1)听算练习。

6×4 9×3 5×3 9×7 8×5 7×5 4×8 6×8 „„(教师报题,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然后一生投影剩余学生自己检查对错并订正。)

(2)口答练习。

6个十是多少?3个百呢? 200是几个百? 3000是几个千?

【设计意图:听算练习让学生回顾表内乘法之余,“听”使学生一上课注意力集中,很快地自觉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口答练习为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师:同学们对表内乘法的学习牢固,学习热情激昂。好,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进入游乐园。想玩吗?

师:可是游乐园只欢迎聪明又勤于思考的小朋友。有趣的游戏也是勇于冲关的小朋们才能玩,你们有信心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整十乘几

(1)屏幕展示课本主题图: ①、观察图片说一说。游乐场里可真热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里面都有哪些游乐设施?在这里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吗?(生汇报)

(2)生独立思考解决“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算的?介绍你的算法。

【预设】

算法一:生1:3个20相加

师: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板书:20+20+20=60)有不同的算法吗? 算法二:生2:20个3相加

师:也是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的(算式有点长,老师明确不简洁)。

算法三:生3:一一列举:1个20是20,2,个20是40,3个20是60(老师再次明确数字大的时候列举很麻烦)

算法四:生4:因为2个十乘3是个6个十,也就是60。算法五:把20看成2,因为2×3=6,所以20×3=60 师:明明是20乘3,为什么乘的时候不看0,乘完的积再补一个0呢?

师:A、用小棒演示:10根捆一捆,有2捆,3个2捆是6捆,也就是60根。

B、用人民币演示:20元是两张十元,3个2张是6张…… 师:结合刚才计算方法的分析,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最便捷? 通过分析、对比,师生共同归纳出最便捷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优化算法,总结归纳得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可以转化成表内乘法进行计算,并明白为什么要补“0”,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为后面的知识迁移打下基础。】

2.知识迁移:探究整百、整千乘几

师:用数位表演示, 出示2颗珠子放在十位上。我们在十位放上2个圆片表示20,如果2个珠子为一份,3份是几个珠子?(2×3=6)。十位上的6表示60 如果老师把这2个珠子放在百位呢?放千位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由此得出,像20×3、200×3、2000×3这样的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可以用2×3=6来解决。

师:打开课本P58的第一题,口算出结果,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口算出结果后观察)

生:先不看因数后面的0算出得数,再看因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加几个0 师:大家的发现真让人惊奇,你们真聪明,用热烈的掌声表扬自己。

小结:在计算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设计意图:在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数位表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算理、并归纳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迁移类推的思想,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开火车

2、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对比升华

男生组

10×4

10×6 5×8 20×4

40×6

50×8

300×4 500×6 400×5

师:(指着 50×8=400和400× 5 = 2000)为什么积和因数末尾0的个数不一样呢?

生:因为4×5=20,这里已经有了1个0,再补上1个0 就是2个0。师:可见同学们做题时是多么得认真,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再细心。

女生组

3×4

20×6 4×8 30×4

200×6

40×8 300×4 2000×6 400×8 为什么女生算得更快呢?

3、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

4、超市运来8箱苹果,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5、拓展题 用数字2、3、4、6、8、10、20、30、40、60、80、12组成一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式子,使它们的积是240。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分5大题,层次分明,步步加深拓展学生的思维.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掌握;第2题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3、4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而第5题,灵活性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强化新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口算乘法怎样算最快?

第四篇:赛教教学设计(详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马东东

单 位:甘泉县高级中学

制作时间:2013年4月18日

教学设计(详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2、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常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并通过鉴赏课内和课外的诗词作品来探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即通过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掌握写景抒情的常见手法。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景、情、境的关系,掌握鉴赏意境题的答题思路。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感受古代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

(2)学会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2、目标解析: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是准确感知诗歌形象、主题、情感等的前提,而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答题模式则是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例题让学生感知意象与意境,并归纳解题方法、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时,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意象的内涵、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准确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训练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景、情、境的关系,理顺答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技巧。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堂课需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因为运用PPT可以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由月考试题引入

月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在诗中有何作用?

思考:这是月考诗词鉴赏题中的第一问,主要考查哪个知识点?——意境

虽然这是我们月考卷中的题目,但高考的知识点基本是相通的,所以这堂课我们主要是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问题一:什么是意象、意境?

教学设计(详案)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景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意象和意境。例:《菊花台》的歌词中,有哪些意象,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解析】意象:残菊、落花、北风、人影 意境:凄清苍凉

【明确】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写景诗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和物(咏物诗中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练习:请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并点出意境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象(明月、松、清泉、石)、意境(幽清明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意境(雄浑壮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意境(高远辽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意象(村庄、墟烟、狗吠、鸡鸣、桑树)、意境(和谐静谧)

问题二: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让学生归纳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方法。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①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美景图。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思考:此答案仅供参考,这类题的答案很多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问题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请同学们根据答案以及刚才自己做题的方法,讨论归纳如何鉴赏诗歌意境题?有哪些方法?

【明确】鉴赏古代诗歌意境的方法:

①要结合诗词分析,且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教学设计(详案)

再写出诗人的心境。而且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在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②要将意象与情感、技巧结合分析。

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上。③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分析。

有的诗词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时是熟知的,有的是诗词注解上注明的。而且背景分为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

问题三:如何解答鉴赏诗歌意境的题目?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讨论分析前一个例题的基础上归纳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感情。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或者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境)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情)的情感(心情、心境)。

六、目标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步骤①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②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③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七、课堂总结

1、读懂诗歌是前提

2、抓全、抓准意象是关键

3、画面描述不可少

4、选择词语需谨慎

第五篇:三上劳 动 教 案

劳 动 教 案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下载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教版三上《山茶花》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植树造林详案

    教学设计: 本课从感性入手,通过听《苗岭的早晨》和看环境破坏的画面给学生的感官造成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教学中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

    青花瓷详案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艺术 活动内容:装饰画——美丽的青花作品 活动目标:1、欣赏青花瓷器的花纹和图案,了解其纹样装饰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用线......

    变色龙详案

    变色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判案五次变色的经过,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 情感态度及价......

    恐龙详案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浦东实验学校 冯明芳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年代久远,数......

    李时珍详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2、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出示:察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焦急、破败、断......

    踏雪寻梅详案

    踏雪寻梅 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

    教案详案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下英语 Section A (1a-2c) 教案 Unit 7 It’ s raining.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描述天气和谈论正在发生的事,围绕课文中的话题,学生将在教师......

    详案:《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抓重点词语,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