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准时的登陆表演(四年级上)
《准时的登陆表演》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仙企鹅及生物钟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准时的登陆表演》,齐读题目。
2、字词都掌握了吗,我来考一考。
墨尔本 菲利浦岛 澳大利亚 栖息 告示牌 小巧玲珑 绝技 鱼贯上岸 秩序井然 步履蹒跚 绅士 如期而至 鱼贯上岸
初来乍到 不厌其烦 如醉如痴 赞叹不已 发号施令 生物钟
开火车读(两遍),教师指读。这些词语同学们能理解吗?/那老师来考考你吧:秩序井然、鱼贯上岸等,教师指导“贯”字的书写,贯原指古时穿钱的绳子,人们把绳子从钱的方孔钟穿过,一千钱为一贯。所以贯字的第三笔横要拉长。贯是连贯的意思。鱼贯指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按序进行。
3、同学们,词语掌握的真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仙企鹅可爱吗?怎么可爱呢?
二、深读悟情,交流感受
1、仙企鹅这么可爱,你能用你的语气读出它的可爱吗?(2个)作者把“小巧玲珑”、“飘飘欲仙”、“一身绝技”,“准时无误”这些美好的词语用在仙企鹅身上,可见作者非常喜欢仙企鹅,你能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吗?
2、仙企鹅不仅妙在可爱,更妙在准时的登陆表演,文章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仙企鹅登陆表演的?
请大家自由认真的读课文,体会仙企鹅的表演妙在哪里。可以做简单批注。谁能把这段文字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老师提出的问题。读的不错。谁来说说仙企鹅的表演妙在哪里。
妙在准时登陆:当手表向人们报告下午八时零五分来临时,海面上奇迹出现了。妙在秩序井然:“抬眼望去,只见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接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列成长队,鱼贯上岸。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刚刚离开,另一队又扑上岸来。一队跟着一队,秩序井然。”
妙在绅士神态:白胸黑翅的仙企鹅,仿佛身着燕尾服的绅士,步履蹒跚,却又整整齐齐。
预设:首先……接着……(你能用这些表示次序的词语写一段话吗?)“白胸黑翅的仙企鹅,仿佛身着燕尾服的绅士”,你知道什么是绅士吗?介绍绅士(绅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一般说来当时的英国绅士通常会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谈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男士。),仙企鹅和绅士有什么相似之处?
“步履蹒跚”、“整整齐齐”两个词矛盾吗?生答,谁能学学仙企鹅的“步履蹒跚”,再来几只,这就是“步履蹒跚”而又“整整齐齐”仙企鹅啊。
仙企鹅逗人的模样,准时破浪登岸的奇观,多么美妙啊,看得游人(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3、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让画面活起来,完整的读一遍仙企鹅的精彩表演吧。(齐读)
仙企鹅的表演有意思吗,精彩吗?作者是怎么把它们写的如此形象呢?
1、细致观察
2、首先……接着……(写一段连贯的的动物,可以是人的,也可以是小动物的。)
3、动作描写
4、比喻的修辞手法
5、用游人的反应突出企鹅的表演的可爱。
我们在写喜欢的小动物时,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三、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1、仙企鹅为什么能准时无误地做登陆表演呢?到底拥有了什么魔力呢?是有人在指挥他们吗?。
学生结合资料回答。企鹅自己体内的生物钟在暗暗指挥它们“按点生活”。生物钟是企鹅独有 的吗?
大自然多么神奇啊,用生物钟调节着动植物的和谐。
2、师介绍人体内的生物钟,温馨提示学生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课件).板书设计:
准确无误
秩序井然 生物钟 绅士风度
第二篇:准时登录表演 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准时的登陆表演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澳大利亚菲利浦岛上仙企鹅准时登陆表演的奇特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神奇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点出仙企鹅的准时登陆表演是体内生物钟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小巧玲珑、不厌其烦、如期而至、秩序井然、步履蹒跚、如痴如醉、赞叹不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 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
3.了解仙企鹅能准时登陆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通过阅读体会,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感悟边想象,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自然、师法自然。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重难点分析:
建立起仙企鹅登陆的表象,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对仙企鹅不是很熟悉,通过观看视频,对仙企鹅登陆表演有了形象的了解。
了解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生物钟有规律地安排着我们地生活。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于企鹅、生物钟的资料、地图。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有关企鹅、有关生物钟的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澳大利亚,了解它的地理特点(四面环海、在南半球、气候温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种企鹅,是企鹅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它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仙企鹅。想看看这仙企鹅是什么样的吗?它们不仅长得可爱,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能准时登陆表演(教师相机板书)“准时登陆表演”是什么意思?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观赏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学生通读课文。
学生提示: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流解决。展示课件
2.分成三类出示词语。
第一类:澳大利亚墨尔本南部、菲利浦岛、澳大利亚东南海岸、新西兰西海岸
第二类:“飘飘欲仙”“小巧玲珑”、“绝技”、“鱼贯上岸”、“秩序井然”、“步履蹒跚”、“绅士”、“如期而至”。
第三类:初来乍到、未免生疑、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学生读这三类词语,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第一类词语表示地名,第二类词语都是描写仙企鹅的,第三类都是描写游人的)3.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回答:你喜欢仙企鹅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仙企鹅的材料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谈。引导学生体会仙企鹅可爱的三个原因:(1)小巧玲珑的形态。(2)很雅的名字。(3)准时地登陆表演。
2.教师小结: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3.学生再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读书时注意几个词语:“小巧玲珑、不厌其烦、如期而至、秩序井然、步履蹒跚、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发号时令”等词语。展示课件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刚才那些词语连成一段话。
四、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一)学生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这是怎样的一场登陆表演?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展示课件
(二)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1.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引导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不厌其烦、如期而至”来体会、感悟仙企鹅登陆的准时。展示课件
2.汇报交流第四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秩序井然、步履蹒跚、赞叹不已”来体会、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仙企鹅登陆表演的奇趣。体会作者抓住仙企鹅的外形、动作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放录像,展示课件(1)勾画出课文中描写仙企鹅登陆表演的动词来并反复读一读,谈感受。指导朗读。
(2)在这段课文中“奇迹”和“奇观”两个词意思一样吗?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内容来谈一谈你的看法。
3.汇报交流第五自然段时,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生物钟的材料。然后从课文中的两个设问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鼓励学生在平时能恰当的应用这种形式。展示课件
(1)仙企鹅能这么准时的进行登陆表演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请结合你课前搜集到的材料来谈一谈。
(2)仔细读文中的问句看你能发现什么?展示课件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出示海报资料。展示课件
2.结合课文内容,收集有关资料,给“仙企鹅准时登陆”这一奇观,设计一张海报。
教学反思
《准时的登录表演》一课讲的是澳大利亚菲利普岛上的仙企鹅准时登陆表演的奇特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点出仙企鹅的准时登陆表演的生物钟的作用。
在整节课中,我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解读课文的重难点。注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同时,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注重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引导法、点拨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抓重点段落、词句,组织并引导学生探究和体验仙企鹅准时登陆表演的神奇和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课前搜集有关企鹅、生物钟的资料。质疑问难:有对文章题目的质疑问难:谁做登陆表演?怎样的登陆表演?真的那么准时吗?有随文阅读中的质疑问难:仙企鹅的绝技到底怎么样?它的登陆表演真的是准时无误,一分不差吗?为什么仙企鹅会准时无误的做登陆表演呢?
学生在疑难问难后,在通过阅读课文,小组研讨、自主探究来解决疑问,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并在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阅读获取的知识和感受。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登陆央视-通稿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即将登陆央视
两年前,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牵动着无数人的味蕾与乡愁。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拍摄制作,《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即将登陆央视,与观众见面。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第二季依然定位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并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全片共分为八集:第一集《时节》、第二集《脚步》、第三集《心传》、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
对于新一季《舌尖》的期许,总导演陈晓卿表示:“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舌尖》第二季将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呈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难离。人们收获、保存、烹饪、生产美食,并在其过程中留存和延续食物所承载的味觉记忆、饮食习俗、文化样态与家常情感。与第一季相比,《舌尖》第二季在保留相似制作流程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了拍摄时间,希望能够更加细致生动地展现被拍摄的食物以及人物故事。
《舌尖》第二季的主创团队包括30多名成员,分为8个摄制组,历时一年时间走访拍摄中国大江南北150多个地点,以及部分海外拍摄地。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拍摄设备(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华美食。为了展现食物细节,摄制组成员还自主研发与制作了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使拍出的画面更加真实诱人。
据悉,《舌尖》第二季将于2014年4月18日至6月6日,每周五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的21:00、纪录频道(CCTV-9)的22:00同步开播。
分集简介
第一集:《脚步》
“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被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本集将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
“脚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的历程。这一集中的主人公,一对养蜂夫妇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就与蜜蜂们采集花蜜同样艰辛。据计算,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
另一方面,食物本身也会跟随人们的脚步,在各地流转、变化。从青海的盐湖,到西藏的密林深处,无不镌刻着人与食物迁徙的足迹。
第二集:《心传》
中国传统烹饪在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它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这种心口相传,延续了家的味道,也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基因。本集《心传》,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消失了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
中国人关于食物与味道的传承有时是通过家族延续,比如湖南山中的人家制作蕨根粉,通常是爷爷传给孙子;也有时是通过师徒之间传习,比如面点、糕团的制作。甚至有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便继承了特定的味觉基因以及加工食物的习惯„„
第三集:《时节》
“不时,不食”是中国人饮食最重要的特征。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本集《时节》,将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 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表达我们对气候变幻的敏锐感知。
中国人对于时节的关注,首先着眼于粮食的生产。依存于土地的人们世代春种秋收,而时节囊括了农业文明的24节气与72物候。此外,节气变化也意味着许多独特节令美食的出现,比如这一集中即将呈现的美味,雁来蕈——这种相传只有在大雁飞来时才会出现的神奇菌子,与节气有着怎样的关系?您是否了解,只在春雷滚滚时生长的雷笋,是转瞬即逝的难得食材?
第四集:《家常》
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蕴藏着中国人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每一张家庭餐桌都是了解中国人家庭观念的最好样本。本集《家常》,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与他们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间百味。
《家常》一集所展现的,除了红烧肉等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家常菜,更多的是家所代表的伦常与亲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古诗中描绘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羹汤中所饱含的,远不止日常的柴米油盐。
第五集:《秘境》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许多奇异丰盛的美食隐匿在山野之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湍急的河流与干旱的沙漠„„在这些人间秘境的角落,一群美味的精灵不仅活跃着人们的餐桌,更维系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与虔敬。本集《秘境》,将目光聚焦于隐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以及这些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
这一集关注的是“饮食的末梢地区”,也就是那些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以及沙漠中最干旱的地带,一些不为人知的食材,恰恰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第六集:《相逢》
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用食物记录每一次聚散离合。无论大时代中的人世变迁,还是平凡生活的悲欣交集,总有味觉作为见证。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与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本集《相逢》,记录食物与人的每一次携手,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
《相逢》讲述的不仅是人与人的相逢,更是食材与食材的相遇。比如,辣椒与花椒的邂逅,开启了麻辣美味的篇章。又如,在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相会,也为崭新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机遇。
第七集:《三餐》
一日三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人生的五味杂陈。现代化的中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奔波忙碌中通过简单的美食寻找味觉的快乐。一些人开始享受工业化流水线食品,但也有人不辞辛苦仍然在饮食上坚持传统。本集《三餐》,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
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人一日食三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晋朝,甚至更早。今日的中国,人们在实现了温饱之后,讲究三餐吃得健康。然而,高速紧张的生活使许多人无法像父辈们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煲汤煮饭。本集将展示现代中国社会中,从摩登都市到中小城镇,人们通过每日饮食享受生活的方式。
第八集:拍摄花絮
本集为您呈现了《舌尖》第二季的拍摄花絮。主创团队跋涉千里寻觅各地美食,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带给您别样的欣喜和感动。
第四篇:大班上表演游戏计划
2013-2014第一学期大(1)班表演游戏教学计划
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共28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5人,26名幼儿是从原来的中班升入本班,有2名是转学过来的,都是及龄儿童,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较明确,对游戏的兴趣也很浓,知道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对扮演其中的角色有极强的兴趣。在游戏中,能注意到角色的语言并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但我班幼儿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在活动中还不能够注意到角色间相互配合,还有组织游戏。也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模仿扮演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但缺乏合作意识,这学期幼儿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根据本班实际,现将本学期的计划制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4、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5、让幼儿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使用和替代游戏材料。
6、继续培养幼儿爱护游戏材料的意识,让幼儿学会正确收拾和整理游戏材料。
三、活动预设见下页:
第五篇: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
钦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师教案
周次:第四周班级:大三班教师:韦兴蓉
艺术: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按节奏做动作,发展跑的灵敏性。
2、学唱歌曲并大胆参与游戏,体验音乐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圈,幼儿椅子四张,猫头饰5个,老鼠头饰每个幼儿一个。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启发幼儿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边即兴做老鼠的动作进入场地圈圈坐好。
2、教师讲述老鼠偷油吃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情节。
3、欣赏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4、学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采用整体教唱5法进行教唱,边唱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如用手在腿上、胳膊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做小老鼠从下往上爬上灯台的样子及从灯台上滚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唱小老鼠偷油吃时轻一些,唱猫来了时要重一些,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5、幼儿游戏。
(1)讲规则,要求幼儿做老鼠动作时要合拍,老鼠听到猫叫后才能起身跑,并且不能跑出圈外。(2)幼儿游戏,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6、结束部分。
“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天已经晚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