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本校幼师专业合唱课训练项目,所教的内容 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 《黄河颂》(男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第四乐章 《黄水谣》(女声合唱)
第五乐章 《问边对口曲》(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 《黄河怨》(女声独唱)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聆听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对《黄河大合唱》中各乐章进行分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中重点听三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情感发展。及演唱形式。
四、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集体演唱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五、说教法
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先让学生视听一小段音乐,然后问题式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调动气氛]
(二)出示课题:《黄河大合唱》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计推动课堂进入主题)
1、让学生交谈自己所了解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
2、教师总结,让学生详细了解作品产生过程。、教师提出问题,这部作品共分几个乐章?大家最想听第几乐章?
(三)新课讲授 视听《欣赏《河边对口曲》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河边对口曲》。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a/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b/歌曲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生:欣赏作品后回答:
a/ 演唱形式是对唱。b/ 歌曲情节是从两个老百姓相遇,然后相互问答倾诉,最后一同走上抗日的道路。
师:我们再来听下歌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播放歌曲)。在这个部分里,只有两个背井离乡老百姓的对唱吗?
生:没有,还有合唱。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什么?
生:表现遭受敌人逼迫而逃亡的不仅仅只有这两个老百姓,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苦难的人民。大家一同上前线抗日杀敌救国。
2、欣赏《黄河船夫曲》
(设计意图
想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1、师: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我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a/ 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b/ 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欣赏后回答
a/ 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b/ 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力度由强变弱再变强,联想到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师:大家说的很对!那船夫们不惧怕惊涛骇浪,勇敢顽强地一起与之搏斗,这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表现出船夫们团结一致、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对!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2、师:这首歌曲的体裁是劳动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夫们劳动的场景。生:按照老师指挥模仿劳动号子,体验劳动号子便于整齐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欣赏《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聆听《保卫黄河》!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的第一部分)。生:欣赏并跟唱。
师:这首歌曲大家在初中的时候都学唱过这首歌,刚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错。现在我们来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轮唱。
师:为什么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后又要用轮唱这种形式呢?我们现在也来轮唱练习一下,各位同学看老师的手势分组进入。生:进行轮唱训练。
师:好,刚才我们进行了轮唱练习。大家体会到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意义?
生:一轮接一轮的,就像波浪一样一层一层涌来。
师:很好!那在这首《保卫黄河》里,作者用到了轮唱这种形式就是要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把敌人淹没在抗日洪流中。
[以上几个环节重在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能力。]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择“拓展与探究”第四题的第2题): 1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
师:现在大家对声乐轮唱曲《保卫黄河》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由著名钢琴家朗朗和管弦乐队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
卫黄河》,大家来对比下钢琴演奏的《保卫黄河》与声乐曲《保卫黄河》,说说看你们喜欢哪个版本?这一乐章出现几次主题,分别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后发言。
2、“合唱”的概念
师:《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唱。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乐队伴奏)
(五)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欣赏了《黄河大合唱》,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学习了声乐的演唱形式,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欣赏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演唱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青春舞曲》。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第二篇: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参加试讲。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黄河大合唱》。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所教的内容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聆听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欣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对《黄河大合唱》中各乐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中选择三个乐章重点赏析,《黄河船夫曲》、《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情感发展及演唱形式。
难点:学会唱《保卫黄河》主旋律
四、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集体演唱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五、说教法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掌握知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采用问题式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音乐作品?
(二)出示课题:《黄河大合唱》 让学生交谈自己所了解的词曲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2 教师小节之后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作品创作故事》来详细了解作品产生过程。
(三)新课讲授
1、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将八个乐章分为三个层次并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分别欣赏《河边对口曲》、《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大合唱”的概念
欣赏结束后,以这部作品为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什么是大合唱。
3、拓展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体会人声与乐队不同的演绎方式。
七、总结
在进行《黄河大合唱》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查找了许多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历史及文化精神方面的资料,在课前交流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与学双向交流互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加以因势利导,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交往”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最后布置作业:
1、认真欣赏整部《黄河大合唱》及钢琴协奏曲《黄河》,感受人声歌唱与器乐演奏的不同魅力。
2、练习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第三篇: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声乐套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中学试用课本高二年级(全一册)·音乐欣赏》第三课之声乐套曲,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说教材
教材分析
声乐套曲是结构庞大、规模雄伟的大型声乐作品题材形式的统称。康塔塔、清唱剧、和大合唱都属于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其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如分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有时还穿插朗诵等),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有中国作品《黄河大合唱》、外国《哈利路亚》。
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哈利路亚》以哈利路亚为歌词主体的《哈利路亚》,是古典音乐大师、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德国大音乐家亨德尔的天才佳作。
哈里路亚是希伯来语,"哈里路”在希伯来语中是“赞美”的意思,哈利路亚意思是赞美耶和华,但一般情况下不直接翻译为赞美耶和华,而是翻译作赞美主。
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的声乐套曲,深刻体会《黄河大合唱》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欣赏及学习《黄河大合唱》部分乐章《保卫黄河》等。了解外国声乐套曲风格,欣赏《哈利路亚》。
(2)过程与方法:结合视频教材,教师适当的补充,声乐示范,作品分析,及作背景或创作过程的展开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体会《黄河大合唱》的情感,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声乐套曲与大合唱的关系。
(2)掌握《黄河大合唱》歌曲风格、学唱歌曲,理解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以结合教师拓展,融入歌曲作品,理解体会作品,熟悉甚至学唱歌曲部分或全曲,突破重点和难点。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音乐课单纯的教师教授、学生跟唱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作品欣赏和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视频、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讨论、反馈和总结,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有机、多方面的“跟唱”“学唱”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歌曲中出现的专业性知识进行解答,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保卫黄河》中的“伦唱”等形式。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说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举例说出一些学生常见现象。例如:设想百万红军横渡黄河的壮观场面,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配合雄壮的交响乐伴奏进行演唱。
[以情景式的虚拟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导入新课专业性词语后,解释什么是声乐套曲。
在教材的配合下,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2.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①引导学生对声乐套曲与大合唱的关系的理解把握。②引导学生对歌曲风格的把握。
③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的欣赏与分析。
④学唱《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
说板书设计
黑板正中间写这本科课题:声乐套曲。左边是主板书,列出课堂大纲,分别是外国套曲《哈利路亚》与中国套曲《黄河大合唱》(标明此是本课重点),右边是附板书,中国歌曲用画图示的方法表示出声乐套曲与大合唱之间的从属关系。并用于必要的书写与绘图。
说课综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从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有步骤、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实习知识的习得、应用及再次创新的循环。
第四篇:高中音乐--《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所教的内容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学情
高一年级的学生心智趋近成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快,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稍稍的带着一些逆反的心理,自控力较差,兴趣爱好无法持久。
二、说教学目标: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原则,结合高一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聆听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感受并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 形式都有哪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难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歌曲在情绪上的渲染力,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
四、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集体演唱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五、说教法
1、创设情景教学法
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在第一乐章中挑学生表演歌曲中的场景教师指挥学生模仿劳动号子体验团结一致的发声用力。
黄河大合唱体现是人民齐心协力的心坚定抗日的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共同奋斗团结一致的情景体会心情领悟感情唱出歌曲的深刻意义。
2、采用提问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六、说教学流程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都听过哪些有关黄河的歌曲?
[创设情境、调动气氛]
(二)出示课题:《黄河大合唱》 再次提问: 有没有哪位同学了解词曲作者? 教师讲解词曲作者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计推动课堂进入主题)
(三)新课讲授
欣赏《黄河船夫曲》
1、师: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我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a/歌曲的体裁是什么?b/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欣赏后回答
a/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b/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力度由强变弱再变强,联想到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师:大家说的很对!那船夫们不惧怕惊涛骇浪,勇敢顽强地一起与之搏斗,这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表现出船夫们团结一致、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对!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师:这首歌曲的体裁是劳动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夫们劳动的场景。
生:按照老师指挥模仿劳动号子,体验劳动号子便于整齐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设计意图
想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欣赏完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下其中最有名的一段《保卫黄河》 欣赏《保卫黄河》
首先聆听第一部分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生:欣赏并跟唱。
师:这首歌曲大家在初中的时候都学唱过这首歌,刚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错。现在我们来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轮唱。
师:为什么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后又要用轮唱这种形式呢?我们现在也来轮唱一下,各位同学看老师的手势每个小组进入。
进行轮唱训练。师:好,刚才我们进行了轮唱练习。大家体会到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意义?
生:一轮接一轮的,就像波浪一样一层一层涌来。
师:很好!那在这首《保卫黄河》里,作者用到了轮唱这种形式就是要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把敌人淹没在抗日洪流中。(设计意图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以上几个环节重在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能力。]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择“拓展与探究”第四题的第2题)
1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师:现在大家对声乐轮唱曲《保卫黄河》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由著名钢琴家朗朗和管弦乐队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大家来对比下钢琴演奏的《保卫黄河》与声乐曲《保卫黄河》,说说看你们喜欢哪个版本?这一乐章出现几次主题,分别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后发言。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
2、“大合唱”的概念
师:《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以这部作品为例来归纳下什么是大合唱。
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乐队伴奏)
(五)总结
师:播放背景音乐《怒吼吧,黄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欣赏到这里,下节课将继续欣赏大合唱其他乐章并与钢琴协奏曲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篇:《黄河大合唱》选段欣赏说课稿 新人教版
《黄河大合唱》选段欣赏说课稿 新人教版
——人教版第七课 音乐与诗歌
(二)一、说大纲
《黄河大合唱》是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大纲中的重点欣赏内容,作为一部爱国主义教材是必须让学生熟知的。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9年春天,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游击区坠马受伤。他躺在担架上由老百姓转送至延安边区医院治疗。诗人结合前期在吕梁山区的战斗经历和来延安治疗途中的感受写成了一部长诗《黄河吟》。当时冼星海同志去医院探望他得知这部长诗,当即邀请诗人再次与他合作。为抗日演出准备新节目。光未然欣然答应。随后便把这部长诗改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冼星海拿到歌词后只用了六天时间就完成了初稿。1939年4月13日抗敌演剧第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同年5月11日,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冼星海同志亲自指挥鲁艺学员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同志听后高度赞扬了这次演出。同年7月周总理听了这部合唱后随即在冼星海的笔记本上写下“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此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全国。
(2)、《黄河大合唱》各乐章的特点及分析
《黄河大合唱》有八个乐章,他的结构是异常完整而富于变化的,每一个乐章都有他独自的形象特征。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它唱出了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胜利彼岸的场景。第二乐章《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魄和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是一个新颖的尝试和创造。第四乐章《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是一首朴素的民歌风歌曲。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曲调简朴、感情深厚的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它给予大合唱的主题以总的更高更深的概括。它发出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号召,觉醒的中华民族已经团结成一个无比坚强的整体。
2、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以我国近现代诗作为歌词而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有所了解。(2)、介绍冼星海、光未然,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历史影响。(3)、通过对《黄河大合唱》的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的强大而发奋读书的目标。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努力使学生自主地去欣赏音乐;并且通过对乐曲的欣赏真正领会它的内涵和作用。
四、说教法
1、视听结合教学法
运用现代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视听结合,这样能更好的感受音乐,能更好的领悟作品的内涵和作用。
2、对比欣赏法
《黄河》的八个乐章本来就风格各异,演唱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把这些乐章对比起来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音乐情感、音乐形象,也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声乐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1、简介黄河的知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它孕育了华夏文明,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用提问法来讲授。比如,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黄河为什么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里可以边播放《黄河颂》,边讲解。)
2、词曲作者介绍(1)、光未然(又名张光年 1913—2002),近现代著名诗人、革命家。(2)、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出身于贫苦渔民和海员的家庭。1929年冬赴法国巴黎留学,1935年秋回国,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创作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代表作除《黄河大合唱》外,还有《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曲》《在太行山上》《生产大合唱》等,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人民音乐家”。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加以巩固。
3、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1)、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欣赏乐曲。当欣赏《黄河船夫曲》时,配合波涛汹涌的黄河怒涛,学生自然就联想起渡黄河的艰险。对黄河船夫肃然起敬,从而对《黄河船夫曲》寓意抗战的艰难和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勇气概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当欣赏男中音独唱《黄河颂》(补充教材)时,配合黄河沿岸的优美风光,两岸勤劳的人们辛劳耕作过着宁静祥和的幸福生活的画面。学生在欣赏这一气势宏伟、旋律悠长的豪迈篇章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当欣赏到合唱《黄水谣》时,用日本鬼子来之前人们宁静祥和的生活画面和鬼子来之后人们的悲惨生活、惨遭蹂躏的影像,来对应该歌曲所表现的内容。这样的视听组合马上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老师这时要适当引导学生,把对敌人的同仇敌忾的情绪转化成为祖国的强大而贡献力量的动力。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列强欺负,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当欣赏全曲最高潮《怒吼吧!黄河》时,配合时而波涛滚滚的黄河怒涛、时而人潮澎湃的抗日怒潮的影视资料。看到气势雄浑的黄河壶口瀑布、滚滚奔流的黄河怒涛和一批接一批的抗日勇士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场景。这样的音像组合会让人们感到热血沸腾,胸潮久久无法平静。在此段欣赏中,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奋读书的崇高理想。
(2)、逐段欣赏乐曲后让学生谈谈体会,并且声情并茂的朗诵乐曲开始前的朗诵词。再次感受那份特殊年代的特殊感情。
4、归纳总结
把握住学生受《黄河大合唱》选曲影响的余温,让学生就《黄河大合唱》的历史影响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分组发言。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最后老师作总结发言,先表扬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再对本堂课加以小结。
5、布置课外练习
练习简单分声部合唱,巩固对作品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