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路旁的橡树》(张建杰)【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不多,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教师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给他们纠正一下读音便可。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对于主要内容的把握,学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但要注意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
3重点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8路旁的橡树
出示橡树图片,能用你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她吗? 出示橡树资料,橡树不仅外形优美,还浑身是宝呢?谁来把它介绍给大家。多好的橡树啊!可惜它长得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里修一条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斧头一挥,把它砍了,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这课橡树最终的命运会如何呢?(板书橡树愁眉苦脸的表情),今天,就让我们分享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板书、齐读课题。
活动2【活动】
8、路旁的橡树
自学课文、检测自学。出示“自学我最棒”。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测一下大家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图片,看图猜词语。
这是一篇记叙文,回忆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记叙文六要素进行串联),根据这种方法,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小法宝,根据法宝,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修筑()时,遇到一棵(),为了(),()和()经过精心设计,拐了一个()的弯,完成了筑路计划。感悟“高尚”。
为了保护一棵橡树,一条原本会宽阔、平坦的公路修筑成了弯曲的马蹄形,难怪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齐读,你是如何理解“高尚的心”?你知道哪些人可以说有一颗“高尚的心”?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出示“小小交流会”。
默读3-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其中能体现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句子。
小组合作,围绕找到的句子交流: 从句子哪些地方看出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总结“高尚的心”。第3自然段。
出示描写橡树的句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橡树怎样的特点?照样子仿写句子。()是那么(),就像()一样。
面对这样一棵橡树,工人们不禁放下排水管,女生读。面对这样一棵橡树,工人们不禁停下来,男生读。面对这样一棵橡树,工人们不禁赞叹道,齐读。
是呀!这么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就像草原的士兵一样,使得工人们不禁停下来想要保护这课橡树,难怪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2、4---6自然段。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但面对一棵橡树,工程师和工人们都沉默、叹气,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此刻的心情。
师生合作读4——7自然段,老师读描写工程师的句子,学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
为保护一颗橡树,工人们和工程师苦思冥想,难怪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赞叹道,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3、第7自然段。
当工程师把楔子打进土地里,规划出了新的路线,使得这课橡树被保护了下来,难怪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拓展延伸。
同学们,从北方到南方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原本打算修筑的是怎样一条公路?板书:宽阔、平坦。但为了保护一刻橡树,这段路被修筑成弯曲的马蹄形,(老师板书画公路,学生补充马蹄形),从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对一棵树如此的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这课橡树最终被保护下来,你们看,它笑了,笑得多动人啊。(板书哭脸变笑脸)工程师和工人们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但我们周围却又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喜欢到马路周边的苹果树上摘果子,他们喜欢到草地里跑来跑去,把小草踩得遍地狼藉,他们喜欢把花坛中正盛开的鲜花采摘下来,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你明白的道理说给他们听。
第二篇:《6燕子专列》(郝静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燕子专列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有一列特殊的火车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板书)
师:特殊的反义词是? 生:普通
师:说说这列火车它特殊在哪?(生回答,师随机贴图片)
师:所以人们把这列火车叫做燕子专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巩固一下本课中的词语。出示词语: 专列
欧洲
瑞士
舒适
空调
启程
特殊
麻烦
骤降
气温
疲劳
政府
温暖
救护
友情
致谢
成千上万 饥寒交迫(1)、指名读(2)、男女生读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1、面对这一列特殊的火车和这批特殊的客人,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问号,(课件出示):燕子在瑞士究竟遇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它才会坐上这列特殊的火车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语。生汇报: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教师随机板书)(1)谁来读读这些词语。(2)说说“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是怎样的麻烦让燕子们“濒临死亡”呢?我们可结合这些词语的意思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①体温一下子降了下来,风雪不止,很冷。②长途跋涉: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时,飞过了好多好多的地方。③饥寒交迫:这时的燕子不仅冷,而且还找不到食物,是又冷又饿。出示长途跋涉的拓展,想想燕子都飞过了那些地方? 练习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燕子的疲劳、燕子的处境。
2、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出示):你仿佛在茫茫的雪地上,在呼呼的风雪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来说说?(学生自由发言,感受燕子的处境)
小结:燕子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麻烦,它们正濒临死亡。
3、此时此刻,你觉得这些燕子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温暖、帮助),否则它们就会——死亡。
值得庆幸的是瑞士政府在得知情况后,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是什么决定呢?(板书)
这时的政府,它们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呢?(不能让燕子饿着、冻着,要帮助它们……)
对啊!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这时,如果你是电台的一名记者,你会怎样去呼吁呢?(课件出示):拓展口语练习
听到了,大家都怀着紧张的心情在为燕子呼喊着,我们一起来读(出示)。从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有爱心、特殊、伟大……)
4、来到瑞士的燕子除了遇到了这个特殊的政府,它们还遇到了一群特殊的——居民。(板书)我们来看,课件出示:(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读读这些词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学生说自己的感悟。
小结: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瑞士居民对燕子那一份特殊的关爱,但一切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寻找燕子的脚步,反而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队伍。出示:(师生合作读)
小结:一群多么特殊的居民,一次多么特殊的爱心行动啊!
5、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一位叫贝蒂的小姑娘身上(板书)出示:
(1)从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2)读读句子,结合图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师:多么善良的贝蒂啊!仿佛能读懂燕子内心的那份着急和无助,我们来读(出示)
小结:不仅是小贝蒂,所有瑞士的居民都在不顾一切的寻找燕子,抢救燕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瑞士居民对燕子那一份特殊的爱。(出示)
6、我们来看(出示),在车厢里,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的燕子,正在叽叽喳喳的向人类致谢呢!
如果你是被救的一只燕子,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过渡:燕子有太多的话想说、想感谢。可列车已经开动了,站台上送行的人们也有许多的话想说,如果是你,你想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小结: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列车里承载的仅仅是燕子吗?(人们的爱心),多么特殊的列车,多么温暖的列车啊!让我们为它送行。(出示)读。
三、学习写作技巧
1、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2、倒叙的写作手法
这两种写作手法都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中。课堂小结
故事讲完了,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自由说说自己的收获)
是啊!瑞士人民用爱心帮助了这群可爱的燕子,我们应该和他们一起行动起来,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从我们开始做起,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五、布置作业
1、像瑞士人民和大自然友好相处的美好故事还有很多,课后可查阅资料,搜集更多的故事。
2、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贴到P24页)
3、预习下节内容:(1)了解杨桃
(2)掌握生字的音节、音序、结构。(3)熟悉课文内容,至少读三遍。板书设计:
6、燕子专列 特殊
政府 气温骤降
居民 燕子 长途跋涉 贝蒂 饥寒交迫
第三篇:《15争吵》(马麦玲)【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2学情分析
经过一二年级的训练,学生课堂习惯已经养成,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会自觉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功底得到了培养,语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用词更准确,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直抒胸意、畅所欲言。他们还能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但也有3.4个学生,由于平时积累知识很少,写作基础较差,写话短短几句,且语句不通顺,事情说不清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想象力较差。
3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投影本课词语,学生认读,强调“嫉妒”
活动2【讲授】
二、阅读第一段,明确吵架原因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到底是不是因为“嫉妒”呢?为什么?(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2、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⑴ 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的发生,用交代的语气读,注意句号后的停顿。最后一句“我火了,骂了他一句。”表现我的情绪,读时要加重语气。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
活动3【讲授】
三、阅读感悟第三段
1、吵完架后我是怎样的心情?我想起了以前的什么事?为什么我觉得克莱蒂是个好人?
2、我决定怎么办?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3)。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5、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活动4【讲授】
四、品悟文中父亲的话
在文中再找出有关父亲对我说过一些话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共三处。“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从父亲的话中学到了什么?
活动5【活动】
五、积累名言,与学生共勉
创设语境,学生积累名言:当课间玩耍时有人碰了你,你可以告诫自己(学生补充),当两个同学打架时你可以劝解他们(学生补充),当你被别人挑衅,非常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学生补充)……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活动6【作业】
六、小练笔
写一件你和同学之间的事,要求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第四篇:《5翠鸟》(姚永红)【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生活在农村,时常可以看见麻雀、鸽子等小鸟,像翠鸟从未见过。因此孩子们对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比较有兴趣。但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等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
2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3.1.2学时重点
3.1.3学时难点
3.1.4教学活动
3.2 第二学时
3.2.1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2.2学时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2.3学时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翠鸟》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瞧,这就是翠鸟。
3、认识翠鸟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
活动2【讲授】《翠鸟》
二、读课文,感受翠鸟的美丽。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没思考:文中讲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2、感受翠鸟的美丽
(1)师: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哪一个自然段是描写了翠鸟的美丽的?赶快找出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美丽。)
师:很好,那同学们现在赶快读一下第一段,看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2)翠鸟长的怎样的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适时板书)
(3)指导读。师:好,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在哪里读出来。(生自由汇报)
(4)同学们说得真棒!把翠鸟的外形特点都说了出来。面对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你想对它说些什么?(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翠鸟的可爱和美丽,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写得这样美呢?(生汇报)
(6)小结:作者除运用了比喻句外还在描写的时候还注意了一定的顺序,你们能找找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翠鸟的羽毛的?
(生1:头、背、腹。生2:先总后分,因为先说了颜色鲜艳,后又分着介绍了头、背、腹的颜色。)
活动3【讲授】《翠鸟》
三、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师:同学们,翠鸟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它还是捕鱼能手,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翠鸟动作特点的词、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2)汇报交流
生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a.“贴着水面疾飞”说明什么?(翠鸟飞得低而快)。
b.“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怎样?(停得急而轻)。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生2: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机警)
生3: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的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了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出翠鸟的眼锐利。
生4: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了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行动迅速敏捷)(3)小结
活动4【活动】《翠鸟》
四、保护鸟类
1、翠鸟这么可爱,这么美丽,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可以吗? 为什么?
2、我们应该要保护鸟,同时也应该让更多的人保护鸟类,你们有哪些保护鸟类的好方法吗?(交流汇报)
3、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鸟儿努力吧!
活动5【作业】《翠鸟》
小练笔
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按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第五篇: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下《安塞腰鼓》教案(市优质课一等奖)
《安塞腰鼓》教案
三界中学 吴清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围绕“读”来进行的,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录音,通过“读”来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重点)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积极的参与学习,主动的进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待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体投影: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
1.师:请快速阅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按照表演前、中、后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多媒体出示下列生字词)(1)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2)晦暗(huì′àn):昏暗。
(3)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4)冗杂(rǒng zá):繁杂。
(5)蓦然(mò rán):突然,猛然。
(6)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7)戛然而止(jiá rán′ér zhǐ):声音突然中止。
3.学生演示结构划分后,教师显示结构示意图。
4,学生初谈感受。教师: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使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录音)
三.。评点式品读
1、师:;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好”体现在哪里?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提示: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2、师引导: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似乎听到了激荡的鼓声,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为什么会这么有气势?你能否从文章的语言材料中找一点依据?(多媒体显示)(1)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2)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3)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独句段,还有许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4):运用反复,使语言有了一种鼓的 韵律,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推动情节和感情达到高潮。
3、师: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出来,再一次体会安塞腰鼓的壮美,然后谈谈你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作者歌颂了什么?。
(教师摘要出示: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B、歌颂阳刚之美。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了承载生命的黄土地。歌颂了黄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质疑探究
1、师: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为什么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这些思想感情?找出来,一起探究。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