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潮科技手段和传统语文教学的碰撞
新潮科技与传统 语文教学的“碰撞”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程继伍
摘要:
最新潮的信息技术与最传统的文化教育的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是信息技术和传统语文教学整合的“交接点”。共同建构整合的理性平台,是实现“整合”的基础。我们要努力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常规课程教学是尝试整合的广阔天地;研究性学习课程,又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极好的实践基地。透过新潮科技与传统教学二维整合的表象,其实际具有三元性,最容易被忽略的而又恰恰应该排在首位的因素是“人”。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 整合
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一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代表着几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教学活动思想仍然时时在左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乃至根深蒂固的渗透在中小学所有的学科教学活动中。特定的时代,让最新潮的信息技术与最传统的文化教育碰撞到了一起,是两败俱伤、互相妥协,还是有机整合、相得益彰?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明智的选择。
在计算机普及应用之前,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大基石支撑着传统教育,那就是阅读、写作和计算,其中语文学科占有阅读和写作两块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 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当代信息技术的诞生,不是要对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的简单革命,而是对三大基石的改造和完善,是新潮科技与传统人文的整合和互补。
然而这种整合和互补是在新旧碰撞之后的理智抉择,尤其是广大饱受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熏陶的语文教师,有时难免经历一场痛苦迷惘的历程,才能最终获得“凤凰涅磐”。
一、时代赋予整合的“亲和”机缘
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可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当然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是信息技术和传统语文教学整合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看,信息资源容量无穷大,且呈无限增长的态势,这是传统语文手段难以比拟的;信息传输方式的多样化,多媒体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全方位地加以开发利用,这又是传统语文教学前所未有的;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些原本类似于天方夜谭的幻想,也只有在信息时代才能如此自如地实现;信息技术创造的崭新世界,是一个浩渺的海洋,是一个神秘的星球,是一个无穷的宇宙,决定了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究。
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而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的文学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因此,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是信息技术和传统语文教学整合的“交接点”,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是信息时代语文教 学的根本任务。
二、共同建构整合的理性平台
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秉承了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教育之精华,虽然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但是要防止走向另一个偏激的极端,那就是恨不得马上彻底推翻,然后重新构想一整套自以为是的教育体系,加以带上明显主观倾向的试验,便匆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广泛普及推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育经受不起信口雌黄、唯我独尊式的多次反复折腾。因此,借鉴和吸收,从而加以整合和改造,是教育改革的最佳选择。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引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1.阅读方式的整合。
生活在信息社会,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创造新知、传播信息。达到培养信息素养目标的途径之一便是采用资源型学习方式。学生借助于各种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包括查明某个主题,并确定回答或解决与主题有关问题所必须的信息。学习资源可以是印刷媒体,也可以是非印刷媒体;可以是书籍、文章、视听材料,还可以是资讯数据库及其他网络信息,网络作为资源工具,在资源型学习方式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信息已逐渐成为人们当代主要的知识来源之一。
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的改变有三大特点: 其一是从文本阅读趋向于超文本阅读。“电子书刊”诞生以后,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其二是从单纯阅读文字趋向于多媒体电子读物。借助计算机或建立在网络系统中的电子读物,阅读的对象已经从传统阅读的材料——文字媒体抽象化为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材料,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其三是从简单阅读趋向于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随着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比如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电子读物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是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体现未来教育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精读、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
当然,传统语文的文本阅读能力是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的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能力是对传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革命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阅读的方式方法上。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阅读整合的“灵魂”始终是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才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真谛。
2、写作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时代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
传统语文写作教学凭借最简单的工具——纸和笔,人类的写作天赋就是这样直观化和简单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写作教学更多应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手写逐步走向通过键盘、鼠标、扫描、语音等多种方式的输入。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
传统语文写作教学向来只涉及文字的写作,用现在的眼光看,还只能算是一种狭义的写作。写作的结果,也只能局限为通常所说的“文章”——永远只是一种用来表达一定思想的文字的“魔术”。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
传统语文写作教学只求把思想用文字表达在纸上,作文的优劣取决于思想表达的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巧妙与否,讲求的是一种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电脑网络平台的写作教学,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为作者表达丰富完整的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如果说,“文以载道”是传统写作教学的定位,那么作文还只能表达一种思想,而信息技术时代的写作教学,可以为写作者提供用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可能。这在传统写作中,只有通过浩繁的专著创作才能实现。
“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所调阅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在这种读者和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中,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这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这种新思维方式又将外化成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一体化的阅读——写作方式,由此开拓越来越广阔的创作时空,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未来教育模武。”(引自桑新民的《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写作方式的整合,不仅涉及到写作平台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写作视野的拓展,写作手法的多样,整体写作品位的提升。
三、大胆探索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高中语文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和师问生答为主,前者是早就遭受舆论批判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后者则为不少教师崇尚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然而,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只是讲究形式上的热闹,教师挖空心思设置一个又一个“圈套”,学生按教师的“导演”“钻”进去了,便是一堂好课。教师所谓的课堂艺术技巧带上了浓厚的表演痕迹,课堂教学的实质仍然是为了向学生传输“既定”的知识。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拥有学问并转化成一种能力。
所谓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指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既是教学活动的开端,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由教师们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自我标榜的“启发式”教学)传授给他们。由于学生对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并在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完成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普通生活不可比拟的“海量”信息,还为我们提供了筛选信息和转换信息的最现代化手段。信息技术与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轻而易举地将大量知识以信息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
2、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探究化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探究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3、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结果创新化。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四、研究性学习期盼着“整合”
目前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了实践基地。研究性学习,是探究化学习方式之一,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停留在“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假设、想像、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小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基于“研究”的性质和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也是多方面、多渠道的,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由于因特网具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正逐步成为我们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如果能积极上网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和利用信息,将不仅有助于课题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提高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等信息素养。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教师与单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缺乏在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的机制。没有一个教师能对这么广泛的问题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集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由于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及时的交流。网络能为师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使得参与信息交流的人员更加广泛,参与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在网上发布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人分享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对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是多渠道的,有指导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学生相互的评价。在评价中,还可以网上进行“提问”和“答辩”。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和过程性。
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是最适合在网络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以带研究生方式的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能使学生与校外的专家、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
五、常规课程教学的整合尝试
传统教学为常规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不容否认。传统语文教学的“读、写、听、说”,是对语文教学最为精辟的概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读、写、听、说”的方法、途径密切相关。传统语文教学尤其注重“读”和“写”,如何引入新潮科技手段,整合到传统语文读写教学中,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建立在多媒体网络基础上的常规阅读教学,按不同的对象和性质分类,可作如下一些尝试:
1、课文精读: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作出即时评价。
2、主题式研读:主题式研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可开展互动性阅读。
3、选择性阅读:学习主体主要集中在网上,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
选择性阅读的结果往往通过写作表现出来。由此将信息技术整合进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一些积极大胆的尝试:
1、情境写作:多媒体电脑为作文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情境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是常用的教学流程。
2、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之后,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论辩性写作:将辩论赛搬到网上以文字形式来进行,这种短小然而针锋相对的写作使思维不断碰撞,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4、一体化写作:即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从网络上获取阅读材料,读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和思索进行“吸收+创造”式的写作,使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不可能形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的环节。
〔附:鉴赏课型《冬天之美》的设计和尝试 美学是鉴赏的哲理升华,语文鉴赏课是一种课堂审美活动。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讨论、活动”,并通过“提出美”、“感受美”、“挖掘美”、“表现美”、“重温美”五个阶段,初步体验循序渐进、赏有层次的过程。因此这堂课的“定位”是: “教学目标:提炼散文的精要;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运用阅读品味法进行散文鉴赏。教学难点: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教学方法:鉴赏、讨论、活动相结合。教学平台: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把“品味法”作为教学重点,是为了强调学生主动审美的积极意义;把“活动”列为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方面,意在突出学生审美的参与意识。有意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贯串在这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探索中鉴赏,在研究中审美,在理解中表现美。但又始终立足于常规课的模式中开展教学活动。)
一、提出“美”。这是学生开始鉴赏审美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设置了一个“导语”之后,安排了一次简短的讨论。然后推出多媒体课件第1幅主画面(部分内容和超链接设计配合第二层次“感受美”使用。)
二、感受“美”。方式上是教师配乐有表情地朗诵全文,直接感受的却是学生。这决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课文,而是让学生把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当中去了。
初次感受结束后,设计了两个小问题、一个小插曲和一点小知识。第一个小问题是:作者喜欢的是哪里的冬天? 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乡村。
让学生各自在第1画面“冬天之美”前加上“乡村”两字,因为不是原题目中所有,所以颜色设置淡些,带有朦胧感;但又是必须强调的,所以指导学生设置成鼠标移过能变深色。的确,作品中乡村冬天之美,已经初步打动了学生的心。第二个小问题是:优美的散文都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 这次学生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审美的切入点已经找到了。
通过超链接推出课件第5幅主画面整体框架(框架中的大部分内容有待于第四层次“表现美”来完成。)
一个小插曲是:为学生准备了一份作者的简历(第3幅画面),突出强调的是“简历”当中的一段话:“从小在农村长大……风格温婉细腻。”因为这跟《冬天之美》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一点小知识是:学会感悟——“感”就是感受文章中文句所写的内容,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把它再现为具体生动的形象的景物,而“悟”就是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味出作者的炽热的情感、高远的志趣,进而探究出蕴涵在文中的深刻的哲理。(调用课件第4幅画面展示。)
完成了以上教学构思,可谓万事俱备,只待深入鉴赏了。
三、挖掘“美”。这是学生鉴赏审美活动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精心设计这堂 鉴赏课的精髓所在。这部分重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为下一层次“表现美”作必要的准备。
四、表现“美”。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挖掘“美”的整理和表达。采用多媒体课件空白填补法,把最关键又本该最精彩的第5幅留出空白(此前已经向学生展示过第5幅主画面的整体框架),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构思,设置成一个“美”字形的图案。课堂上参与制作课件,学生的兴致极为高涨。
教师:作者表现乡村冬天之美的景物有阳光、麦田、苔藓、常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还有鸟儿、白雪和冰凌,太多了,也没有必要把它们都制作到课件中去。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景物合并一下“同类项”?
学生甲:就按前面说的,分为“光”、“色”、“声”三类,或者分为“动”、“静”两类。教师:不妥,因为这样分,很难在课件上把作者的意趣体现出来,如果用大类套小类的办法,实际上又没有减少项数,反而增加了项数,不利于我们表现“美”。
学生乙:我认为苔藓、常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都是植物,可以归为同一类,就用“植物”来统称。
教师:思路不错。可是,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用“植物”来总括,会不会太“专业”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用“花草”概括比较合适。教师:好!概括得好。
学生丁:我认为“冰凌”可以归到“白雪”中去。教师:为什么?
学生丁:因为“冰凌”是白雪的“副产品”。课文中写道:“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作者认为“冰凌”只是“白雪”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而已。
教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要把作品中写到的景物对应设置到一个“美”字中去,而“美”字共有九画,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羊”“大”为“美”现在我们已经把景物归纳为五项,还差四项怎么办?
学生戊:我原想当初只要把“冰凌”归到“白雪”中去,正好九笔,现在我觉得把十个景物归纳为五项,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想把“美”字上边的两点连成一体,可以减少一笔。
教师:这想法好。不过我想这两点是并列的,还不如把“阳光”两个字拆分出来,分配给两点,可以吧?
(学生会意地笑,接着沉默。)
教师:四行分别表示另外的四项景物,大家想一想,剩下的是什么?
学生己:我发现了,那是一个“人”字,我把中间的一竖跟下面的一撇连起来,就是一个“人”站起来了。
教师:好主意。但我们总不能凭空给课件加上一个“人”字吧。(短暂沉默。)
学生庚:不。老师,我认为作品当中有“人”。就在课文的最后三行。学生群:我也发现了。
教师:哈哈,原来作者早就知道我们要制作这样一个课件,一定会缺少一个“人”字,她为我们考虑得真周到呀。
学生辛:我认为作品中不仅有“人”,而且作者着力要歌颂的就是冬天乡村的“人”的精神生活。
教师:分析得好极了。有美景,没有人,不白白浪费了大好美景吗?有美景,没“美”人,景也会不美,作者当然早就考虑到这一点。
(学生会意地笑。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最后三行文字。)
教师: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写道:“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及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可见,“人”在文中是多么重要啊。
(通过课件超链接第6附画面展示。)
根据前面讨论的结果,现场制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上这堂课,每个学生一边品味,一边在计算机上完成“美”字造型,并分别标上景物名称,“人”字牢牢地撑住各种景物,上面阳光普照,优美迷人。)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作者感受到的美都表现出来了吗?(疑惑沉思。)
教师:再看看课文,还漏掉了什么? 学生:我们把作品的第一段给忘了。教师:第一段写什么?
学生:不仅写到乡村,更多写到了都市。教师:作者也喜欢都市的冬天吗?
学生:不,作者认为都市的冬天毫无生气,作者感到恶心。教师: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用都市冬天的“丑”映衬乡村冬天之美。
再次现场制作,完成课件剩余部分,并整合到整个课件中去。
五、重温“美”。学生领略参与成果的喜悦,无疑是对鉴赏内容的再认识、对审美结果的巩固和小结。虽然无需化掉太多时间,却是不可疏忽的。可以采用三个步骤:
1、调出学生再创作后的第5幅画面交流评点。然后较快速度地将整个多媒体课件按序演示一遍。教师演示过程中,教师作简短评点式点拨。
2、学生配乐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加深感受乡村冬天之美的具体内涵。
3、布置课外延伸鉴赏:阅读鉴赏日本中学生皆川美香的习作《秋》,(通过课件第7附画面展示。)体会小作者勇敢、大胆地感受生活,不蹈陈规、不拘一格地表现生活的勇气和风格。
五个层次,以第三和第四为重点。第四层次,表面上是指导学生制作课件,实质是第三层次的延伸和深化。尤其是对冬天乡村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赞美,是本文 13 乡村冬天之“美”的升华;第一自然段流露作者对都市冬天的“恶心”,是本文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第四层次学生仍然在继续挖掘课文的“美”。
作品中乡村冬天的景是美的,乡村冬天里的人的精神境界更美,而作者的“心”尤其美。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一堂课上得尽量“美”一些呢?在构思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制作较美的界面,采用图片动画音乐,以及少量的特技,尽可能地把作品的风格展示出来,把作品的意蕴体现出来,把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与作品中的乡村冬天之美尽量和谐一致。〕
六、“人”是三元整合的首要因素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表面上是新潮科技与传统教学二元的结合,实际上是一项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决定这项工程成功的还有人,人是三元整合中的首要因素。
信息技术与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整合不是以追求时髦为目的,不能追求“趣味至上”的气氛,也不是一味追求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语文课堂教学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也是整合的一大误区。我们应该认识到“整合”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因此,“整合”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因为难以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语文教师在美术、音乐等各方面的修养也相应要求不断提高。
“整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整合”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人,只有高素养的人,才是伟大的人类社会的支撑者。参考文献:
1.《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
2.《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河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冯秀琪 徐红彩);
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之探索》(黄秉刚)
4.《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探讨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技术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对于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技术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手段和方法 存在问题 改革策略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继续学习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学科是中职教育一门基础文化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因此,做好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对于提高整体中职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实际,笔者发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目前,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质和语文课程所处的地
位加上教师对形势下的教学理念认识的局限,在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失去兴趣。原本语言丰富、内容多彩的语文课程也变得形式、枯燥,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教师教学也失去了信心。
(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带来的是教学方法的陈旧和落后。笔者发现,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上,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老师本位,“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比比皆是,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此法在应试教育的时候可能凑效,但是在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育理念下,显得非常落后了。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方法的策略
针对上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全面倡导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也应该用创新的理念改善自身的教学现状,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对此,笔者大胆提出一下几点对策,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突破传统,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效果也越来越理想。多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
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图片的播放、视频的插入,将纯粹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语文知识广博和无限魅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借助视频把教材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内容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再配上优美的《荷塘月色》歌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作者的意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充分的消化语文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清语文教学在中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以及今后就业形势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综合掌握语文学科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文化素养。
1、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行
互动教学法是在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上加以突破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将教材内容进行演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口来学习语文
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互动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一言堂、“照本宣科”的局限,积极转换师生角色,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致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充分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在课堂上,让几个学生与老师一起,各自扮演文中的人物,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良性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过后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堂教学肯定能事半功倍。
2、问题情境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新颖、开放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课文时,通过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深层次的人生话题。根据大家的认识和了解,人的正确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情境中进行教学,结合适当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和思索,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3、自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教师不越俎代庖。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既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精神,达到既
“授生以鱼”又“授生以渔”的最高境界。例如在教《论语七则》一文时,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儒家思想的资料,并让学生体会儒家思想对我们现在生活的深刻影响,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培养专业技能作用显著,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准的综合性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玲.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6):31 [2]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2008(8)[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张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6):89~91
第三篇:“大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
“大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
“大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张国生
(一)关于“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是我校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空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作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语文教育”实验的意义在于,它解决的是长期困绕我国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改革语文教学大有作用。
张孝纯先生在世时,我们进行了十年的实验;张先生去世后,我们又坚持实验了9年多。
前10年的“大语文教育”实验,至少有两大功绩。一是构建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以联系学生生活为思想核心,以“一体两翼”的模式为主要特征。生活,是语文之源。无论把语文解释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还是解释为口头语、书面语,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生活之中,与语文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与生活相联系。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有兴趣,有动力,作文就有话可说,成绩就好,能力也强。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语文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反之,若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味进行所谓语文训练,学生就回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感到如受惩罚,如做苦工,如蹲监狱,作文无物可写,阅读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当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成绩和实用能力。可以说,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认识到这一点,便得语文教学之“三昧”。
可惜,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我国的传统语文教育有许多优秀传统,有许多成功经验,最大问题就是几乎完全脱离生活。解放后的几十年,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好。李杏保、顾黄初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一节中说:
尽管叶圣淘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学校中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指出:“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同时,推而广之,说:“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整个社会对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些话也似乎并未引起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触动。
但是,张孝纯先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张孝纯先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大语文教育”与生活结合,并不是徒托空言,并不是只提出了一种理论,一种原则,而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各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中,都有其具体实施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就是“一体两翼”的总体模式。所谓“一体”就是课堂教学这个主体,所谓“两翼”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二是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其实也就是利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关于“体”和“翼”的关系,孝纯先生说:“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飞。”这实在是对语文教学理论的一种突破性的贡献──不但突破了课堂、课本这个“狭的笼”,而且突破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活动课)这个并非“狭的笼”的模式,把语文教学开拓、延展到社会生活这广阔而丰富的大书、大课堂中去。
第二大功绩是进行了长达10年的“大语文教育”实验,并取得了超乎预料的成绩。成绩表现在:
1.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发展好。83、87、90级实验班均被评为市级先进班级体。
2.学生智力发展好。1984年,上海教育学院的谢淑贞教授来我校主持过一次“发散性思维测验”,按100分计算,实验班平均比平行班高22.87分。
3.历次中考,实验班最差成绩也保持在全市普通学校第一名。4.学生知识面比较宽,知识积累比较丰厚,因而说话、作文视野比较宽阔,内容比较丰富,创造力、实际才干比较强。还获得过“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奖”和“全国创造杯活动奖”。
5.实验班学生学习比较有后劲,成材率高。1987年,市教委石长珩副主任指示邢台一中,对我们第一届“大语文教育”实验班考入该校的12名学生作了一个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俟后继续追踪调查,三年后的升大学率远高于一般。现在,这届学生中有5位博士或博士后,他们是:
郑华阁,清华大学学士、硕士,美国休斯敦大学博士,现在美国工作。
刘志杰,大连理工大学学士,中科院物理所硕士,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博士。
杜新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天津大学硕士,现在加拿大读博士后。
张凌云,南开大学学士、硕士,现在加拿大读博士后。王志杰,重庆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重庆大学团委书记,团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学联副主席。
这样的成材率,在重点学校,特别是名校也许并不算突出,但我们邢台八中是非重点学校,这些学生入读我们实验班时,都是未被重点学校录取的。
前10年的“大语文教育”也有两点遗憾:1.从结构体系上说,构建得过于庞大,操作起来有相当难度,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加上与应试教育的一些龃龉,在当时难以大面积推广,可以说是曲高和寡。2.从实际操作上说,把大量时间用在与考试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工作上,对应试研究不够,应试能力的训练也不够,所以,尽管十年辛苦不寻常,这辛苦却没有在应试上充分显示出来。好比一位十项全能运动员,只和短跑运动员比赛100米,并以此衡量其运动水平,总要吃许多亏。
张孝纯先生去世后,“大语文教育”实验继续进行。这9年多以来,“大语文教育”有以下发展变化:
一、简化、修改“大语文教育”的结构体系和实施方法。人困难的在于否定自己。通过几年的反思,包括痛苦的反思,我们认识到,过去,“大语文教育”思想确实需要简化和修改。例如:
结构有不够严谨之处。1992年,北师大语文教学法教授张锐先生指出,“一体两翼”的“两翼”不应是并列关系而应是包容关系──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应包含在语文环境之中。根据他的建议,我们把“一体两翼”的模式改为“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是课本和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第二课堂是语文课外活动,第三课堂是社会生活和语言实践(相当于“语文环境”)。结构体系构建得过于庞大,规划过于死板和具体。“大语文教育”把课堂教学分为“课文阅读教学”、“参读教学”、“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教学”、“说写教学”、“考试考查”等几部分,这几部分又各有一套原则和方法,各部分又以单元教学的形式结构在一起……确实是庞大和复杂了一些,也死板了一些。越庞大复杂和死板,就越难以施行。不如只规定几条基本原则,具体方法由实施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灵活掌握和创造,从而实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有的内容并非必需。如字法、词法、句法、篇法等“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教程”,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字法教学对打牢字的功底大有作用,但操作确实很困难:毕竟不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中考高考都不考,师生积极性不高;对老师要求太高,没有多少语文教师能掌握这些知识;不符合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法修辞,加强语感培养的要求。因此这些内容只好割爱。一些必要的知识可在教学中适当联系,部分学生若对其系统知识有兴趣,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操作起来有相当难度,难以大面积推广。除了四部“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教程”等内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之外,再例如“优化语文教育环境”的工作(见我们的论文《谈优化语文教育环境》),那么多困难而又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作,远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能实现。
那么简化修改之后的“大语文教育”应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提倡最基本的一条就可以了──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有了这一条,其教学模式自然会是由“三个课堂”或“一体两翼”组成,也自然会利用学生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与资源,并且自然会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沟通,原有的各项内容也就囊括和溶化其中了。有了这一条,实施“大语文教育”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大语文教育”的实施措施也必然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二、把“大语文教育”实验扩大到小学。
“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小学及成人的“终身语文学习”。199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在小学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尝试。主要作法是:
在小学低年级,以集中识字、快速识字为侧重点。集中识字和快速识字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优秀传统。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采用多种方法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的主要课本是“三百千”,还有《急就篇》、《开蒙训要》等。二是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分开进行,先求识,后求写。三是写字训练与书法训练结合进行,而且有一套成功的训练方法。以上做法,使我国传统教育的识字、写字教学效率比现在高得多,“三百千”读完,就可以认识两千多个常用汉字,并懂得一些初步的知识和义理,于是就可以较早地阅读浅近读物和进入写作训练,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现在的作法与之相比,至少有以下几点差距:①识字与写字同步进行,要求做到“四会”,大大降低了识字效率。据统计,小学一年级全年才学423个字。小学六年,大纲规定才学2500字,太慢了!而过去,读完“三百千”,识2000多字,一般只需一年。虽然那时的蒙童不学现在的数学、自然等科,但总的说来,效率仍比现在要高得多。②识字教学中,知识与思想的含量低。现在的教材虽然有通俗易学的特点,但“人手口,马牛羊”绝对无法与“人之初,性本善”比知识与思想的含量。③书法训练不受重视,因此许多学生迹等涂鸦。
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的作法是:
(1)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通用课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并在统考中考出好成绩。否则,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评估方法面前,识字再多再快,成绩也得不到社会和同行承认。
(2)自选、自编补充教材。补充教材有下列几种:①新“三字经”。②儿童喜闻乐见的古诗、儿歌、谜语、寓言故事等。③常用独体字。这种字是字的“部件“,组字能力很强,能由一知十,应首先学好。由于这种字一般都是象形字,学习它们,我们采用形象教学法──与象形图画结合,以易于理解和记忆。④分类常用字,如人身类,服饰类,食物类,树木类,花草类……也可以部首和读音分类。补充教材的教学要求应与课本不同:课本要求”四会”,补充教材只求“一会"──会读。否则,识字不可能快和多。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读物应是儿童感兴趣的画册,童话,故事及儿童报刊等。
(4)在生活中识字。例如,看电视,电视的字幕;逛大街,街上的广告匾牌;买东西,商品的说明书。其他各科,亦可当做语文课堂。
以上措施可以保证学生一年识字1500以上。深圳的几种媒体曾对此作过报道。(展示在深圳电视台作识字表演的照片)
在小学高年级以大量阅读、大量积累为侧重点。
这一点也是建立在按“大纲”要求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之后,再大力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中心的课外活动,以扩展学生视野,开阔其知识面。课外读物应是中外名著和报刊中适合儿童阅读的那一部分,其中,诗词和韵语读物应占相当比重。这也是借鉴我国传统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传统教育中,诗词韵语读物的比重比现在明显为大,适合儿童阅读的《千家诗》流行极广,其他蒙学读物也多用韵语写成。为什么?张志公先生总结的原因是:“①容易念,容易背,琅琅上口,适合儿童爱好。②音调铿锵押韵,读起来给人以很大的快感,又启发想象,开拓胸襟,促进求知欲望。③最容易培养对语言的敏感,相比之下,读文的收获要打很大的折扣。”为此,我们选编了“小学生诵读诗词”,采用下述方法提供给学生阅读:配合生活;配合时令;配合语文教学;配合思想教育。现在,教育部制订了“小学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更为学生的阅读和积累提供了方便。
不但要大量读,还要大量背。在这方面,现代语文教学曾出现偏颇。我国传统教育主张大量背诵,甚至许多并不理解的内容也让学生死记硬背。此法有其弊端,但也有其合理因素: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的形成,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材料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错,问题是其内容。我们让学生背诵的内容应是经过历史检验和筛选的优秀诗文,应是知识性、哲理性的文化精华。这些只有背过,才能化为身内之物,做到出口成章和下笔如有神。从这个角度说,不理解而死记硬背,也并非没有道理。若等长大了能理解的时候再“活记软背”,恐怕就错过最佳时机了。就像我们这一代,从小受“左”的教育,传统文化没学多少,后来认识到这一缺陷,赶紧弥补,虽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但总是忘性大,记性小,事倍功半,因而思想干瘪,语言无味。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先师孝纯先生,三岁时接受传统教育,五岁已背过“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中的全部绝句,13岁背完四书和《诗经》……这些东西由于是少年时背过的,印象极深,到老不忘,说话作文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思想深刻,语言精辟。根据这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利用少年时代机械记忆力强且不易遗忘的特点,让他们大量背诵、积累。
三、电脑辅助教学,占领教学现代化的制高点.这9年来,最大的提高是在电脑辅助教学方面。这个问题一会在第二部分详细谈,这里暂且不说。
四、“大语文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张孝纯先生去世后,“大语文教育”的影响却越来越大。这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新教学大纲写入了与“大语文教育”相同或相似的一些观点。可以说,“大语文教育”一个轴心,四个结合的思想,在新大纲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最首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写入了“联系社会生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其次是写上了“重视创设语文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第三,新大纲把“课外活动”作为一个单项来写,还规定了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初中不少于80万字,高中不少于300万字,并规定了课外阅读的文学名著的篇目。第四,新大纲还增加了关于积累的内容。增加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初高中各70篇。还有其他接近“大语文教育”的内容,例如:提高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建立态度、情感、能力、知识兵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以及自改作文,口语交际等等。
2.与大纲的变化相适应,课本也发生了变化──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近,增加了活动课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的内容。按照这样的课本教学,不知不觉中就搞了“大语文”。3.考试的“指挥棒”也转了向,转得利于“大语文教育”了。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听、说能力的考查。”这些都是与我们的一贯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现在各地的考试都重视比较阅读的内容,刚出现时大家认为很新颖。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经常比较阅读,我们的“参读文章”就分为对比型、类比型等六种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比较阅读。现在的各种考题中,也加入了积累、书法等内容,甚至还有加分内容,这也是我们十几年以前就经常做的。4.各种语文教学报刊、书籍中,关于“大语文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学语文》早在90年代初,就把“大语文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刊方针,可以说是领风气之先。《语文学习》每期的封面上,都有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主编唐晓云先生对我说,这说明他们的刊物是赞同“大语文教育”思想的。《语文世界》每期的封面上,都有“青少年的,大语文的”几个字,可见也是“大语文”的倡导者。至于各种报刊书籍、各种学术会议上有关“大语文教育”的论文、教学设计、训练题,则是数不胜数。李杏保、顾黄初先生合著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把“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专门作为一节来阐述。刘国正先生在他的多篇文章和多次讲学中都宣传和赞扬这种思想。顾黄初先生撰文认为,“大语文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5.各地的“大语文教育”实验如雨后春笋。张孝纯先生在世时,各地就有一百多位教师或整体或部分地参与我们的实验;到今天,这个数字已无法统计。四川石柱县的谭小林老师是较早从事“大语文”的,后被评为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山东诸城市教研室主任李庆平先生在整个诸城地区推广“大语文教育”,并且搞得有声有色,其气魄令人赞叹。1997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全自治区的“大语文教育”研讨会,推广这种思想,还印发了一本关于“大语文教育”的论文教案集。广西并非发达地区,却也有这样的眼光和气魄!河南新乡的姚竹青老师写了一本《姚竹青教学法》,许多做法与“大语文教育”相似,经顾黄初先生推荐与张孝纯先生联系后,他将此书改名为《大语文教学法》。各地还有一些实验无“大语文教育”之名而有“大语文教育”之实,如无锡一中的孙宏杰,江苏兴化一中的柳印生,湖北宜昌的余蕾等。对“大语文教育”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现在,我们可以这样预言:“大语文教育”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大语文教育”必将大行于世,而且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
(二)关于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这9年来,最大的提高是在电脑辅助教学方面。我在这方面投入很大,不但自费购置了电脑,而且购置了500多张光盘的软件:古今中外名著、图库、音乐(包括CD、VCD、MP3)、影视作品、工具软件……可以说装备了一个中型图书馆。更大的投入是时间上:上班时间主要是在电脑前打教案和制作课件,下班后不知在电脑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休息日还经常去电脑城选购软件。至今我已经通过了广东省电脑中级考试,而且制作了四十多个有一定质量的课件。下面谈谈电脑辅助教学的作用。
1.电脑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和有趣,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强。过去,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信息多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而现在,我们借助电脑,还可把知识信息变成变成图片、动画、影视录像,并附以音乐、效果等,具有直观、新奇、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身临其境、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并茂的效果。例如《苏州园林》一课,让学生在幽雅的古筝音乐中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苏州园林景色之美、成就之高,引起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并借此导入。随着课文阅读,又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印证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等方面的特征,既加深课文理解,又获得美的享受。还用实物图片配合解释“轩”、“榭”等词语,获得直观深刻印象。古筝音乐也让学生赏心悦耳(据说连奶牛听音乐都多产奶,何况学生)。由于感染力很强,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教育也进行的成功而又不露痕迹。《沁园春 雪》一课,我播放这首词的录音及歌曲,同步配以几十幅精美的雪景图片,分别展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唯余莽莽”等意境,词的文字则在一旁从下向上滚动,让学生欣赏,其本身就有一种引人入胜和动人心魄的力量。《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课,节录同名电视剧的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海燕》一课,投影乌云笼罩下的大海的图片,再配以雷鸣闪电的动画、音乐和海燕鸣叫的效果,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高傲地飞翔“的形象十分鲜明突出。《天净沙 秋思》,为了让学生理解“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一边阅读理解,一边放映“枯藤老树昏鸦图”、“小桥流水人家图”、“西风古道瘦马图”,再配上西风的效果和凄婉的音乐,不用说学生,连老师自己都想掉泪……。这样上课,无疑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与此相比,传统语文教学单纯使用语言文字的状况就太单调、太枯燥乏味、太缺乏吸引力了!
2.电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过去,板书要占用相当时间,因而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现在,大量的文字可以用电脑在瞬间显示出来,实在是快捷方便。过去,黑板上只能用粉笔涂抹。现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都可在屏幕上展示,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并茂。我讲《藤野先生》一课,使用了十五幅图片、三篇参读文章、两个表格、两个习作片段,还有大量板书,若在过去,不但须占用大量时间,还不容易展示。现在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不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效率,而且显示效果要好得多。3.电脑大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检索变得轻而易举,写教案也变得容易。打开“科利华”、“翰林汇”等教学光盘,其中不仅有课文、朗读录音、课文背景、作者介绍、课文评点、教案设计、练习测试等,而且汇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诸如有关作者的传记、照片,关于作品的评介与争鸣,包括各个时期的历史图片等等,实在比教师掌握的多出不知多少倍,写教案和编写练习题取你所需即可。互联网上,各种资料更是应有尽有。例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需要几张岳阳楼、醉翁亭的图片,上网一搜索,立刻呈现在面前。
4.电脑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近四年,我教了三届初三毕业班,中考都取得好成绩,其中后两届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都明显超过当地的省一级学校。2001年中考,我教的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4.9%,平均96.6分,明显超过了当地的两所省一级中学。可以说,电脑使“大语文教育”能经得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考验。
5.更根本的是,电脑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观念、能力和素质。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懂电脑,则是现代文盲,根本无法参与国际性的竞争。据说“入世”之后,大量的外资企业和世界各地特别是港、台的高中级人才将大量涌入大陆,大陆的大量企业将面临倒闭,大量员工将面临失业。受冲击最的大的是农民。由于国外优质而便宜的农产品大量涌入,本国质次价高的农产品将严重过剩,农民将大量失业,纷纷涌入城市,这又增加了城市的失业队伍并降低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格(有人估计将有1.7亿人失业)。其他行业也会有这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电脑,不会利用网络,也将是失业大军中的一员。所以我们用电脑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就是不仅交给学生一张毕业文凭,更是交给他们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6.电脑辅助教学还可以使教师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 首先是做“现代人”的自豪。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被“文革”耽误了青春,被称为“人才断层”,大部分人没有取得大学文凭,现代人所需的电脑、外语等能力更不具备,时时有一种落伍之感。但现在掌握了这种现代化的工具,不但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还找到了一点做现代人的感觉。
其次是坐拥“书城”的富足。为做课件,陆续购置了500多张光盘的软件:古今中外名著、图库、音乐(包括CD、VCD、MP3)、动画、影视作品、工具软件......可以说装备了一个属于个人的中型图书馆。几年来我已不再订阅报刊,因为想看的网上一般都有。也极少再跑图书馆,因为电脑和光盘中的藏书已远远超过学校图书馆,还远比去图书馆方便迅捷,而且可以下载。例如一张名为《论语》的光盘,不但有各个版本的《论语》的原文和注释,而且有所有的与孔子和儒家思想有关的研究资料,包括历代儒家著名学者的介绍及其著作。《全唐诗》、《二十五史》、《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大部头的著作也仅一两张光盘。我买了一套《家庭藏书》,共十张光盘,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军事、法律、生活等各科名著和不太名的著,全部囊括其中。我说的“书城”,不仅是文字著作,还有图片、音乐、动画、视频资料……现在,我有一万首以上的乐曲,包括全套的贝多芬、全套的莫扎特、全套的柴可夫斯基,也包括全套的邓丽君。一套《锦绣中华》,包括了中华名山、中华名宫、中华名园、中华名居、中华贤哲,中华巾帼……。看着这些属于自己的资料,就好象把一座图书馆搬到了自己家里,有一种富足感、优越感。
总之,电脑辅助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制高点。杜甫《望岳》一诗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占领了语文教学的这个制高点,就大大开阔了教学艺术境界。
第四篇:“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物理教学反思
1、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优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基本可适应。老师可直接了解到学生课程听懂程度,学生有何问题亦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达到理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效果。缺点是:学生人数多后,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加重了老师上课负担,最重要的是——上课的时间都几乎是花在授课的过程中,因此在上机时好少或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辅导学生。课堂容量小。结论: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学生听课前提下,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太明显。
2、电视或投影仪的媒体教学手段
不论是采用电视和投影仪,其取得的效果差不多,所以都有共同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弥补了传统黑板教学的不足,可以直观的把电脑的操作界面在电视或投影仪显示出来,这样学生像看电视或电影形式来观看老师的电脑操作过程,让课堂更为生动。老师也不需要像以上方法样,要分组给学生授课,从而大大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学生。
缺点:图像不够清晰,甚至摸糊。由于是全班学生观看一个电视或一个屏幕,加上图像又不太晰,故在界面的直观性大有不足。
3、多媒体软件网络教学系统
优点:可将教师的电脑操作时实过程传到每一个学生的显示器,学生只需看自己电脑的显示器就行了,这样便取得了很好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操作过程的可视化。也大节省课堂的时间,从而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的辅导时间。
缺点:比前两者都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是由于更现代化、可视化教学更为直观,所以容易让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容易认为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也无形因“现代化”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论:多媒休软件网络教学系统是很能适应教学的基本需求,加以稍微的缺点刻服,可取得比前二者教学手段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际上,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仍占主导,现代教学技术还远没实现其应有的巨大作用。有些学校虽然有了计算机、校园网、语音教室的现代化设施,但其利用率还不够理想,“藏在深闺无人识”,大量硬件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想向前走好,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就显得更重要。目前,能把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得恰到好处者毕竟是少数,只有观摩课上有所应用,平时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并不多。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学校应该让重金购置的现代化设备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为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服务,把眼光聚焦在如何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上。这里还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有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相结合,制作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应用软件,丰富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资源;二是加大对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培训,使教师自觉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论文
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论文,欢迎阅读。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 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 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 :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 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 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 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 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 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 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 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 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 ;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 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 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 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 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 :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 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 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电教演示法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 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 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 等词语的意思。
录像的使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 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 用词的,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