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 低音
拍手— ——— 跺脚
雨声———— 雷声
猫叫———— 虎叫
马蹄声——— 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 —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
1.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分组展示
三、我编你唱
1.师生同读童谣
2.让学生自己读
3.找出规律
4.全班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1.师讲故事
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
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
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
2.再次听,可以随音乐最简单动作
3.揭题,简介歌曲
五、学读歌词
1.师生一起读
2.四人小组学习读
3.全班齐读
4.师让学生解释花儿像谁,雨露像谁
花儿——学生 雨露——老师
5.全班再次有感情朗读
六、学唱歌曲旋律
1.听伴奏,轻声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默唱歌曲
3.轻声哼唱歌曲
4.同桌互相学习。
5.有感情演唱。
七、歌表演
八、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有妈妈和爸爸的爱心呵护。回家把这首歌带给妈妈爸爸。让他们也和你们一起快乐,好吗?
第三课时
一、复习音的长短 师:同学们,这节音乐课上来了两位小客人,猜猜它们是谁?(师边拿动物手偶边模仿动物叫声)
喵喵︱喵喵
哞——︱哞——
是谁啊?
生:小猫和小牛
师:他们叫声长短一样吗?(不一样)对了!这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音的长短。来!下面我们请小猫和小牛来做好朋友,把他们的叫声做个配合。
一、二组小朋友来扮演小猫,三、四组小朋友来扮演小牛,请注意,小猫这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来请一、二组小朋友来试试;小牛是这样叫的:哞哞︱哞哞,也请三、四组的小朋友来学一学。好!下面就把他们这两个小动物的叫声配合起来: 2/4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2/4哞 哞︱哞 哞
(要求和谐、统一)
二、导入新课:
师:真棒!孩子们刚才他们的叫声当中除了声音的长短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声音的高、低也不同。师:对了!声音有高有低,才能让我们感到这个音响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牛的叫声浑厚、低沉,小猫的叫声细而尖锐,所以让我们听起来就有了高、低的区别。那么在我们的音乐世界里也有这样的区别,你们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生:大鼓和小鼓发出的声音,大鼓的声音低沉,小鼓的声音清脆。
生:还有大提琴和小提琴。
(生答略)
师: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说得真好!可是,我有个疑问了,是不是声音越大就
代表声音越高呢?比如(师做示范)
生:不是!
师:是的,声音的音量的大小并不代表声音的高低。
三、练习读儿歌
1.大钟和小钟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多热闹啊。
(师示范读、学生感受特点)
2.学生跟读
3.师指导,尤其是叮、当的音高、低。
4.完整读
5.师配乐,生读。
四、做练习,填高、低。
五、小结
第四课时
小乌鸦爱妈妈
一、组织教学:
1.生列队在活泼欢快、富有节奏的《嘀哩嘀哩》音乐带的伴奏下,双手插腰跑跳步进教室至座位前站好,师生共同律动。
2.师生用音乐语言问好:
(师)亲切地:同学们好!
(生)友好地:您好!您好!于老师好!
二、导入:
师:讲故事(大屏幕放映自制动画,随着《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一天,一只小乌鸦从远处飞来,落在开满野花的路边,它既不吵闹,也不玩耍,它要干什么呢?只见它叼起一只大虫子,急急忙忙向来的方向飞去。
原来,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了,躺在屋里飞不动了,再也不能为小乌鸦寻找食物了,小乌鸦叼来了虫子,是给年迈的妈妈。
就这样,小乌鸦飞来又飞去,它自己又累又饿,但它却把找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了妈妈。
多懂事的小乌鸦啊,多可爱的小乌鸦啊,从们禁不住地夸奖它、赞美它、歌颂它。同学们,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人们把它编写成一首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篇: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几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提优补差。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为启蒙儿童,大部分以8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
1、聆听:《森林水车 》 《 丰收之歌 》 《糖果仙人舞曲》 《四小天鹅舞曲》 《龟兔赛跑 》 《调皮的小闹钟》 《在钟表店里》 《三个和尚 》 《乌鸦与狐狸 》 《北京胡同》 《月光下的凤尾竹》 《 卓玛》 《窗花舞 》 《 晚会》
2、演唱歌曲: 《早上好》 《乃呦乃》 《在农场里》 《牧童遥》 《小乌鸦爱妈妈》 《小鼓响咚咚》 《这是什么》 《时间像小马车》 《唢呐配喇叭》 《快乐的音乐会》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雪花》 《报灯名》 《音乐是好朋友》 《飞飞曲》 《过新年》
三、教学目标:
(一)聆听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乐曲,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通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情景,体会主题。
3.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出的不同。
4.能通过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5.能通过聆听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用听唱法学会本册歌曲,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
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在聆听音乐中尝试能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图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创编与活动能力
1.知道音有长短、高低,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2.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3.认识响板和串铃,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节奏编创歌谣,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5.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长短、强弱。
6.能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7.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来表现主题。
8.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四)知识技能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
2.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
3.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
4.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1.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
2.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
3.按教师的手势,用正确的口形,整齐地歌唱。
六、教学改革措施:
1、教改专题:
趣味音乐活动,愉快歌唱体验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正确的姿势。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
2、教改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快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通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轻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二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正确的姿势。
2.在平时音乐训练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非常到位。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3.在课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纠正,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4.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己对乐曲所描绘的内容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5.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6.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能力。
八、进度安排: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3
一、本期教材分析
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二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问声好》、《幸福的歌》、《音乐会》、《咯咯哒》、《童趣》、《跳起舞》、《大海的歌》、《新年好》及期末测验《游戏宫—快乐的冬令营》。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二、教学目标(一)聆听能力
1、能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体验不同音乐特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3、能通过聆听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二)表演能力
1、能够整齐地按要求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彝家娃娃真幸福》、《乃哟乃》《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母鸡叫咯咯》、《小鸡的一家》、《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大海》《云》、《过新年》、《小拜年》;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感受大自然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4、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6、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
(三)创编与活动能力
1、能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能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能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4、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5、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6、通过编创动作、歌词,能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7、能为歌曲编动作,用七个音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8、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9、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
10、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歌曲气氛,自编表演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四)知识技能
1、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2、能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f、s、l、si、d1”八个音,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地吹奏口风琴。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预计,四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学措施
1、要注重学生感受音乐,有目的、有层次地安排每一教学步骤。
2、要注重学生互评与自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形成评价的常规、习惯。
3、让学生有重点地聆听,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乐曲的相同与不同。
4、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5、注意调整学生的声音,逐渐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6、课前做好头饰,布置学生带些道具,便于学生表演。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一)、新编音乐教材的理念及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1、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课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3、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教材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有十课再加一个游戏宫,每课都有三个部分组成: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2、通过简单、初步的自评和他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个别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十环节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备课.
2、提供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问声好》2课时 第二课 《时间的歌》 2课时
第三课《童话故事》2课时 第四课 《跳起舞》 2课时
第五课《愉快的劳动》3课时 第六课 《小动物》 2课时
第七课 《音乐会》 3课时 第八课 《生活多愉快》2课时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2课时 第十课 《新年好》 3课时
游戏宫 2课时 机 动 2课时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5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主要接触学习乐理知识。学习do~do(高音)几个音的音名和唱名,及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抓住这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此方面的练习,为今后视唱曲谱打下基础。
本学期所学的歌曲大多数是二拍子的,强弱分明、节奏感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一个预备期。所以,在这学期要多方面为这一点打基础,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强弱的规律。另外,每首歌都有律动和舞蹈。所以,本学期着重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听声能力。能自行根据音乐节奏来做动作。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性格活泼、开朗,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但在创造能力以及对音高的把握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以审美为中心,用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让音乐置身于文化背景之中。
3、加强实践与创造,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探究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4、加强综合渗透,加强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的相互融合;加强音乐艺术与生活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材的.分析
1、培养学生对音的感知能力,能分辨音的高低、长短。
2、能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3、能用线条、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4、认识了解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木鱼等)的基本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能选择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5、感受、体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6、在演唱中,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立演唱和齐唱。
四、教学的重难点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认识、掌握音的高低上有一定难度,巩固他们内心对音高的感受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2、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五、教改主攻方向
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为学生终身学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进度表
科目音乐教学
班级一、二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上课日期8月27日
节数2节总授课
节数32节考试
次数1次周次期日日日期期期日预定进度起
起讫
1实际
进度出入
原因说明起讫18.27-8.31报到注册,入学教育29.3-9.7一、鲜花爱雨露39.10-9.14音的高低49.17-9.21小乌鸦爱妈妈59.24-9.28二、小红帽610.1-10.5音乐故事710.8-10.12大鹿810.15-10.19三、小小的船910.22-10.26我和星星打电话1010.29-11.2期中考试1111.5-11.9萤火虫1211.12-11.16四、阿里西里、拔河1311.19-11.23器乐、活动1411.26-11.30五、拒绝小看人、大风车1512.3-12.7欣赏、活动1612.10-12.14六、雪花1712.17-12.21江雪、小雪橇1812.24-12.28期末复习1912.31-1.4期末复习201.7-1.11期末考试
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性格活泼、开朗,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但在创造能力以及对音高的把握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以审美为中心,用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让音乐置身于文化背景之中。
3.加强实践与创造,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探究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4.加强综合渗透,加强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的相互融合;加强音乐艺术与生活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材的分析(知识点的梳理)
a)培养学生对音的`感知能力,能分辨音的高低、长短
b)能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c)能用线条、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d)认识了解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木鱼等)的基本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能选择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e)感受、体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f)在演唱中,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立演唱和齐唱
四、教学的重难点
1、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认识、掌握音的高低上有一定难度,巩固他们内心对音高的感受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2、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6.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7.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二、教学重点:
1.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扩大音乐视野。
三、教学难点:
1.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2.教师:钢琴、教学光盘
3.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4.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听:大白象 唱:两只小象
二、教学目标:
1.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时值关系 2.了解四分休止符
四、教学难点:整首乐曲节奏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提问;小朋友你能说出世界上现存体积比较大的陆地动物吗?从而引入大象话题
(2)欣赏有关大象的视频,了解大象的一些特征及生活习性(3)揭示课题《大白象》 2.歌曲教学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①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②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3.学唱《两只小象》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2)学生跟琴学唱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找出重难点,分句教唱(4)抽查学生演唱,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4.律动表演;两人一组边唱边表演大象的形象
六、教学小结;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过程的不足之处,及时复习巩固重难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打掌掌》
2.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3.认:铝板琴
二、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四、教学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师生问好
3.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4.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5.音乐游戏:打花巴掌(1)听示范录音
(2)模仿练习
(3)听音乐打花巴掌
(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
(5)进行评价
6.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六、教学小结
通过课堂的教学,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改变方法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口哨与小狗
2.表演;成长的足迹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三、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情绪;
四、教学难点:在听的基础上表现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猜猜他们是谁呢?(2)播放音乐《口哨与小狗》,学生找出问题答案。2.欣赏音乐《口哨与小狗》
(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
(2)听一听:安静地听《口哨与小狗》全曲
(3)想一想: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6)乐曲简介;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在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此曲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阴道散步的愉快情景,曲调轻快、活泼、形象逼真,在赋予弹跳性的节奏里衬托出一副美妙的画面感!
(7)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3.成长的足迹
(1)听歌曲《打掌掌》
△巩固歌曲中Mi SOL LA音高。△模唱旋律。△听辨
(2)试着用拍手拍肩等形式有节奏地拍念《打掌掌》
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六、教学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争取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会及时找出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接受的重难点,在下节课时及时复习巩固。
七、课堂小结
第四篇:四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第三课 月 夜
教 学 目 标
1.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3.进入学习“开始吹竖笛”的实践活动——Tu的口腔动作。
教 学 内 容
聆听1《月亮月光光》2《小夜曲》3《梦幻曲》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月亮月光光》2表演《愉快的梦》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 欣赏《月亮月光光》,1导入 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由于歌曲旋律吸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它们节奏完全相同,音调上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2初听,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三表演《愉快的梦》
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 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12.全体唱歌词。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讨论。答案:(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1《小夜曲》2《梦幻曲》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小夜曲》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4.再听一次全曲。
简单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
5.小结: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三聆听《梦幻曲》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顺带介绍一下《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
2.初听《梦幻曲》。
设问: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4.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5.小结: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
第六课 在妈妈身边
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让我们走出教室,共同策划表现好 “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欣赏三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并与二、三拍子进行对比学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歌曲及音乐中获得感受,唱好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的歌曲。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彩笔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摇篮曲》;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这是一首孩子唱给妈妈的歌,选自朝鲜歌剧《血海》。
2.这首歌曲不长,曲调很流畅很动听。
3.初听歌曲。要求了解歌曲的内容。
设问:
(1)妈妈为什么不露笑脸?
(2)妈妈什么时候露笑脸?
4.复听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5.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三、表演《摇篮曲》:
1.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
2.谈话: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
3.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4.再听一次。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5.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6.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7.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8.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9.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10.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四、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五、开放式教学:
1.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选一首符合本课题的歌,唱给妈妈听。
2.要求妈妈给孩子的唱写一个评语交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项活动的进行,也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3.为下一节课全班开演唱会作好准备工作。
六、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唱《摇篮曲》(舒伯特曲);讲4/4拍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表演《摇篮曲》
1.初听时要求能听清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复听时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要能聆听伴奏如何为摇篮曲营造气氛,演唱者如何用歌声表现出《摇篮曲》的情感及风格。
3.师生讨论。
4.学唱《摇篮曲》曲调。
(1)在聆听两遍的基础上,对曲调已有所熟悉,先在教师指导下唱好第一句与第三句曲调。
(2)第一句是两小节,教师先示范唱一次并让学生跟唱,同时边唱边划指挥图式。教学提示:穿插讲解4/4拍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其中第三拍是次强拍,所以把第三拍上的“2•”唱得稍强一点,加上有附点稍长一点,“ ”作为带过去,这样“ ”
就能唱好(切忌把“ ”单独练习)。(3)第三句即第5、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第5小节“2•”及“3•”唱得强一些,第6小节装饰音在唱曲调时暂时不唱。(4)剩下的第二、四乐句学生稍自学一下即能唱出。
(5)连贯流畅地唱完整曲调,手还要划拍。
6.再聆听《摇篮曲》。
要求学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7.跟着音乐唱歌曲。
8.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
9.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范唱,心里跟着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10.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有感情地表演《摇篮曲》。
三、课后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二首《摇篮曲》;开演唱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
1.这是一首贺绿汀的名曲。在风格上有浓郁的汉族情调,表现妈妈在哄宝宝入睡时的情景。
2.初听第一乐段。
设问:1)这是中国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
(2)从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情景?
3.师生议论。
4.初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5.欣赏第一、二乐段。
边听边画画来表达你对音乐的感受。
6.聆听全曲。
没有画完的可继续画,画完的同学看着你的画,想想是否与音乐的表达是一致的? 可以作修改。
7.展示各人的画图,相互交流。
8.小结:妈妈在哼着曲子摇着摇篮,宝宝睡得多香啊!
三、聆听管弦乐曲《摇篮曲》:
1.这又是一首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创作的。原是歌曲,现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由于它的曲调优美动人,在音乐会上成为一些歌唱家和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2.初听全曲
设问:你熟悉这曲调吗?乐队表现怎样的情景?
3.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辨别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在教材中标出来。
4.小结:这是一首欧洲风格的摇篮曲。
四、选择表现《摇篮曲》的词语:
1.目的是让学生用选择法来选出适合于该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征的词语。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自己选择的基础上集体讨论。
2.通过复习三位著名作曲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所以在活动时,先听这三首作品,再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3.不要搞标准的答案,凡是属于慢、亲切、轻柔、深情、平稳等均可,反差太大的要给予指出,如雄壮、有力等,当然是不符合的。4.顺带复习4/
4、2/4与3/4。
(贺绿汀的《摇篮曲》是2/4拍,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3/4拍,舒伯特的《摇篮曲》是4/4拍。)
5.选择打击乐器为三首不同节拍的《摇篮曲》伴奏,就是带有三种节拍的对比及加深对这一音乐题材特征风格的认识。
五、“唱唱我的好妈妈”演唱会:
1.各组交流自己选的歌曲、乐曲,并推选代表。
2.由班长或课代表主持开班级演唱会,并邀请几位同学做评委。3.评委宣布评委会的评选结果。
六、课堂小结,下课
第五篇:五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五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第一课《朝夕》
第一课时: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清晨》
2、能够区别重唱和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能够为歌曲《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3、聆听音乐作品《晨景》,能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绘。
教学重点: 能充分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两声部合唱曲《清晨》
教学难点: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教学准备:CAI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CAI:晨景)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霭,圆圆的朝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发出淡淡的,暖暖的光,而点点星光正随着东方曙光的越来越亮而自天际间逐渐淡去。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候到了!听,闹钟响了,同学们,该起床啦!早上起床,你都会做些什么呢?请你随着音乐模仿出来告诉老师好吗?
1、CAI: 《早晨的歌》,全班律动)
二、欣赏《晨景》
1、欣赏《晨景》
2、老师简介乐曲。
三、教唱歌曲《清晨》
1、感受歌曲
(1)师:瞧,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
(2)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3)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4)再听歌曲,仔细听辩歌词内容。
四、参与表现
①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等下再请你们组的同学一起配合完成表演,好吗?
②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③学生分组表演。
④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五、总结
师:清晨是美丽的,我们的歌声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们把《清晨》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来,而且唱得非常动听,愉快的结束了我们这堂音乐课!谢谢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会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歌曲《晚风》聆听:《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用口风琴资助学习歌曲旋律,用柔和声音演唱歌曲,并认知6/8拍的特点、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二声部的和谐之美。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聆听与表演等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3、3、能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美;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充分的聆听音乐感受古筝的韵味、技巧对作品的结构的分析。感受、体验6/8拍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在感受节拍特点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介绍6/8拍有关知识
2、难点:在歌曲合唱的学习上采用了学生利用口风琴自主学习歌曲旋律、分声部、分乐句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演唱等方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闭眼睛欣赏
老师:请看大屏幕,你们眼前出现的画面与这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接近
三、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4.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6.四、细听鉴赏
五、学习歌曲
(1)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教学过程:
一、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
44.为这主题4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5.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4.5.第二课时: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过程:
一、欣赏介绍彝族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二:课题引入 讲解歌名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
2.1.(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
4.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四、总结 :
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送给学生一句名言:“热爱民歌吧,这是我们生命的根和源。”
第三课时 :欣赏课《丰收锣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
2.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总结:
学生要指导创作过程是最重要的。体会创作中的乐趣。
第三课 足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几首革命音乐的欣赏,教育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鼓励学生到课外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一、聆听《红梅赞》
二、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2.欣赏全歌。? 3.再听歌曲: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星歌》(第一课时)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三、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课时)
1.上节课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四、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三课时
表演《雨花石》
课时目标:
1、能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雨花石》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聆听歌曲范唱,放慢速度旋律试唱
3.装饰音学习
4.演唱歌曲(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表演歌曲(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四课时
表演《我怎样长大》
课时目标:
1、能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2、学会用和谐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简单介绍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这首歌2.听歌曲范唱挥拍子,然后挥拍唱歌曲旋律声部(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3.竖笛F调练吹歌曲二声部,然后分组交替用笛子为旋律声部伴奏,熟练二声部后先唱唱二声部然后试着合唱(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3.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
一、聆听《天黑黑》、《可爱的家》、《回家》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
三、课后练习教 学 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2.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对家的理解,难点是对歌曲的改编。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欣赏3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体验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的各自特点,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二、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黑黑》(第一课时)1.引入: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5.再复听一遍,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二、聆听《可爱的家》(第一课时)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2.范唱《可爱的家》,然后让学生哼唱(这样既可让学生熟悉内容,又可让学生熟悉主旋律)。3.初听乐曲。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你能听出来是什么吗? 4.复听乐曲。
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用竖笛F调吹奏《可爱的家》 6.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三、聆听《回家》(第二课时)1.初听乐曲。
? ?(顺带简单介绍西洋管乐器组成)2.复听乐曲。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5.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竖笛长音吹奏练习(第二课时)1.1=C 音阶练习 2.1=C 三度音程练习:
3.乐曲练习:(1)《剪羊毛》。(2)《别处哪儿有》。二声部吹奏,注意声部的和谐与节奏的准确。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二、通过学唱《外婆的澎湖湾》这首以“家”为题材的作品,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教学过程: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范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2.用钢琴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旋律(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处理(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歌曲伴奏学习及实践。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并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关注到声音的和谐与轻柔。
二、通过学唱《牧场上的家》这首以“家”为题材的作品,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三、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教学过程: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教师范唱。引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的歌曲,他们是是怎么赞美的呢?(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要求学生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2.学唱曲调。(1)先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2)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3)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3.演唱及处理歌曲(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学重难点:
1.变拍子的掌握。2.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教学安排:
第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通过聆听,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教学过程:
一.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的剧情,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一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用投影片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聆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完整演唱歌曲。(随伴奏带,师带生演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二.
聆听《思乡曲》 1.师简介
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聆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
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讨论以上问题,不清楚可再听范唱。
2.把歌曲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4.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5.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6.师生讨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7.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中去表现 8.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萧洒,让人流连忘返。
第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能够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
歌曲有内容是什么?(2)
由几个声部组成?
(3)
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4.听一遍曲调范奏,生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两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8.弱起小节不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词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曲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的“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变换。分组讨论,展示。师给予评价和激励。
第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
(1)
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辩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2)
二声部分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
最后二句的曲调学习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手段学唱。
(4)
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对方”唱,在此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5)
在歌曲唱得较有情感,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6)
各组展示。
3.小结:纯朴、天真、可爱的故乡情。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感受草原民歌的风格,学会用亲切、活泼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丁铃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听唱法,引导学生参与听、唱、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享受不同的音乐给来带来的喜悦。将音乐教育与民族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尊重民歌、热爱民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声音充满感情地唱出草原民歌的韵味。教学难点:指导二声部的演唱。教具:琴、课件、碰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课前唱歌复习
二、寓教于乐
1)先听老师唱一次。
2)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
3)有困难吗?我们再来一次试试。
4)我相信你们能不断唱好的,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唱一唱。
5)第一条我们有惊无险的通过了,下面我们要来学习第二条了。(方法同上)
3、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两条合在一起试试看,看我们能不能唱好。(出示合唱部分曲谱)用轻声歌唱的方法,试着来一次。纠错,之后再来一次。
4、加入歌词
5、牧童看到我们精彩的表现,他们也特别的高兴,想跟我们交朋友呢,瞧,他们为我们带来一首欢快的歌曲。听《叮铃铃》请同学们站立,跟着老师的步伐,随音乐把身子动起来。
6、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7、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整的学习这首歌吧
三、创造表现
1、提示用飘白云的感觉去歌唱。歌唱的姿势、位置。
2、这里我们刚才都练习了,我们来把这部分唱的更加清晰些。
3、完整的歌唱,起立摆动身子,并且用上碰铃。
4、请个别同学来试试碰铃和歌唱。
四、完美结课
牧童们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乐趣,同样我们也有我们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欢快的歌曲走出课堂。
教后反思: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3、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合作、参与等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2、在歌唱实践中提高学生演唱能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琴
一、情景导入
20世纪90年代,团中央发动《跨世界中国少年雄鹰行动》,要求把学生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雏鹰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聆听范唱
要求
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随音乐哼唱打节拍
3认识音乐标记:反复记号
4.用“啦”轻声演唱歌曲
5根据歌曲情绪提示声音的处理
6演唱歌谱
(师):为了进一步唱准歌曲我们先唱一唱歌谱
7、在歌曲演唱声中发现了什么标记?
A认识下滑音记号
B 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拨诙谐
8、复唱歌谱
9、加入歌词演唱歌曲(初唱)
10、分析歌曲情绪(复唱)
11、歌曲结尾重点演唱
声音不是喊唱好像——
三、创造表现
(一)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二)拓展延伸体验音乐
四、完美结课
在聆听《雏鹰之歌》中下课。
教后反思: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 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第七课 雨花
教学目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教 学 内 容:
聆听:钢琴曲《雨滴》、合唱《踩雨》、弦乐《暴风雨》。
表演:歌曲《踩雨》、《雨中》。教学重点:
1、演唱《踩雨》、《雨中》感受“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2、聆听《雨滴》、《踩雨》、《暴风雨》感受各中各样的雨景,并带给学生遐想。教学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音乐——命题创作。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听《踩雨》;唱《踩雨》。
1、聆听《踩雨》,感受下雨时的场景。
2、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踩雨》。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踩雨》,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3、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踩雨》中的高音。教 学 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2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
三、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2 ?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4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四、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听《雨滴》;唱《雨中》。
1、介绍波兰作曲家肖邦,聆听《雨滴》,感受下雨时的场景。
2、学唱歌曲《雨中》。教学重点难点:
1、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聆听《雨中》,从音乐中感受下雨的场景。
2、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踩雨》,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符点音符。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
三、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4、再听一遍范
四、师生再见。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复习《踩雨》;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1、介绍美国作曲家格罗菲,聆听管弦乐《大峡谷组曲》中的《暴风雨》。
2、复习歌曲《踩雨》。
3、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美国作曲家格罗菲,感受《暴风雨》的场面。
2、和同学一起用各种打击乐器、自制乐器、人声表演为命题音乐画出演奏的图形谱。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
2、出示教学标题——
3、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三、复习《踩雨》。
五、师生再见。
第八课 冬雪
第八课 冬雪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学 内 容:
聆听:管弦乐《乘雪橇》、歌曲《踏雪寻梅》、现代京剧选段《打虎上山》。
表演:歌曲《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初步学用模进方法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合唱,学好二声部旋律。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乘雪橇》;学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 学 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乘雪橇》。
1、用钢琴试奏
P46页,学生跟着钢琴熟悉这段曲调。
2、初步感受音乐《乘雪橇》(一遍),说说这一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复听音乐(一遍),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说音乐变化对音乐的表达有哪些作用?
4、再听音乐(一遍),从这首乐曲中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声音呢?(铃铛、马鞭、马儿嘶鸣。)
5、师总结:这是一首具有美国爵士乐风格的乐曲,讲述了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耍时的情景,希望你们看到
三、歌唱教学《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在冬天里会冬眠吗?
2、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看看刚才你们所说的动物在不在里面。(欣赏《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遍)
3、你体会到他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在演唱。(再欣赏一遍)
4、跟着音乐轻唱全曲(一遍),并在间奏的时候拍拍手,唱出你觉得最美的一句旋律。
四、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复习《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学唱歌曲《堆雪人》。
1、学唱歌曲《堆雪人》。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堆雪人》。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
反复强调附点音符的节奏型,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演唱时在间奏部分加入拍手或“嘿嘿”等加以装饰。
三、歌唱教学。
1、展示中国地图,让同学在图中找出黑龙江、云南、海南、西藏所在的地理位置。
2、伴随着音乐《堆雪人》请同学谈想象中的雪景,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对冬日环境的丰富想象或联想。
3、聆听《堆雪人》(一遍),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是中国哪个地方的雪景呢?
4、复听(一遍),分析旋律特点,找出相似的旋律,并哼唱出来。提示这就是模进法。
5、用模进法试唱歌曲第一部分四个乐句。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和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在休止符处用拍手代替。
6、反复练习节奏
a: OX XX | OX XX |
b: X X X
c:
X X X = X X.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轻松欢快的情绪演唱“啦”。
8、跟着钢琴伴奏自学歌曲第二部分,注意结尾处休止符的节奏处理。
9、歌曲展示的是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的动人画面,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再次演唱好歌曲。
四、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堆雪人》;聆听歌曲《踏雪寻梅》;聆听京剧《打虎上山》。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有效地聆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
复习歌曲《堆雪人》一声部。
三、歌唱教学。
1、熟悉歌曲《堆雪人》的二声部旋律,说说它和一声部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一遍)
2、范唱二声部的旋律,学生小声跟唱,在休止符处用拍手表示。
3、再次哼唱后,请学生自己评价一下刚才的表现。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4、跟钢琴伴奏带着刚解决的问题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
5、复习一声部旋律,请二声部试着小声的跟唱。
6、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别唱好《堆雪人》的齐唱及合唱部分。
四、聆听歌曲《踏雪寻梅》。
1、聆听一首以雪景为题材的抒情歌曲《踏雪寻梅》,谈谈你听候的感受。(一遍)
2、简单介绍曲作者黄自以及代表作。(黄自: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剧和歌曲等94首作品,代表作有《怀旧》、《长恨歌》、《玫瑰三原》、《抗敌歌》《九一八》等。
3、复听全曲,记住你觉得最美的一句,并哼唱出来。(一遍)
4、再次聆听后讨论歌曲表现什么内容?
5、跟着伴奏,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轻唱主旋律。
五、聆听京剧《打虎上山》。
5、师总结:这段京剧唱腔表现的是杨子荣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六、师生再见。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通过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通过复习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
1、复习《堆雪人》。
教师讲解《堆雪人》的演唱情绪。教师范唱。学生跟学。
个别表演。(教师指名)全班齐表演。
3、复习《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动作创编。
教师讲解《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演唱情绪。教师重点句、难句的范唱。学生跟学。个别表演。全班齐表演。
三、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