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体育教学中对多动症学生教育的四点招数
谈体育教学中对多动症学生教育的四点招数 广州暨南大学附属小学
何春毅
内容提要:多动症学生的教育问题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并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安全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实施几种教育招数,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达到家校配合的教育效果。教学中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多动症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并施与“小恩小惠”进行调教,使多动症的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温暖怀抱中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
家长观念
弹性管理
强制惩罚
小恩小惠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自控能力差,有的在运动中动作极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现象,而智力发育又较为正常。患有多动症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常常扰乱课堂秩序,特别是随意走动和攻击他人的现象实为严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也为体育教学能否安全进行而终日担忧。因此,棘手的多动症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不可回避,而采用有效的若干教育招数,注重对这类特殊学生进行行为纠正,将能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保证全体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确保安全,多动症学生的异常行为逐步得到改善,使他们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
招数一:大胆转变家长育儿观念,共筑成长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的性格、态度、习惯、观念等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不少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也有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宠爱有加,忽视了自己孩子生理上出现的“儿童多动症”,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更惧怕“接受现实”,令自己无颜面;还有的家长怕孩子服用药物有副作用而远远避之,使孩子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不配合的态度,无疑给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是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吗?显然,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会就此而放弃。教师应充分利用有利的机会,与家长彻底沟通,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介绍完后就壮着胆子,把自己平时的难言之语大胆的且不点名道姓的向家长们报告,让家长关注班上两名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并讲明不及时治疗的危害,以取得家长的谅解和认同,同时也促使那两位家长在众家长期盼和赞许的目光中愉快的“接受现实”,最终为患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了里应外合的必要环境,为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铺平道路。
招数二:弹性管理,促和谐发展
注意力难于集中,活动过多是儿童多动症的显著特征之一,尤其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表现突出,特别是学习枯燥的广播操、队列操等,几乎不能专注。然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区别对待,尊重个体差异,做到管理有弹性,在不影响集体学习的情况下,允许他们在原位上开小差,同时利用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把学操、学队列和游戏比赛作为“交换条件”,在最后展示表演时吸引他们也随着老师及领操的同学进行模仿练习,使他们能基本了解动作的特点,基本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发展身体素质。在游戏活动中,对他们的犯规现象给予适当的宽容,以给他们宽松的成长空间。此外,要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健康的个性,比如当小组长,让他们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管理上,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与同学的交往能力;请他们进行示范表演,从中体会“我能行”的快乐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最棒一员;还可以通过帮助老师取、收器材,感受到被重视。通过这些愉快的体验活动,促使他们热爱体育学习,与集体融为一体,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招数三:适当强制惩罚,触动学生收敛行为
冲动任性也是多动症儿童的特征之一,表现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的捣乱,甚至破坏东西,打架及惹事生非等等,令老师措手不及,险象环生。如他们喜欢与同学追逐打闹,且穷追不舍;喜欢紧抱同学,搞得同学呱呱大叫;喜欢扔石头吓得大家要命.....这些极端的行为在教师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安全,教师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中途停止该生上课,使该生与同学暂时隔离,并在一旁监督,以防“故伎重演”;还可以将其带到办公室,请威力较大的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和操行处罚。如此多次,使多动症学生在教师严厉的惩罚之下产生惧怕心理,并认识到胡作非为是不行的。当学生在脑海中树立这种是非观和荣辱观后,不良的行为会略有收敛,这对以后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学生出现行为较为稳定时,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教育也是和蔼的,使其继续朝着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发展。
招数四:施以小恩小惠,与学生建立亲近感情
多动症学生通常情绪不稳,表现在兴奋不安,话多,讲粗口,不听劝告,不服管理,我行我素,特别是上室内课,常令教师中止上课,不得不求外援。如有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就是如此,发作时不仅不听老师和同学的劝告,还与老师顶嘴,甚至在其他老师面前谎说某老师的不是,并扬言要告到校长那,事情处于失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采取强硬手段显然不能奏效,不妨来个讨好的软手段。根据动物学原理,驯兽师在给动物训练时就迎合动物满足胃口后努力学习的天然本性,即在动物完成一个动作后就奖励一点食物,直至完成学习任务。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迁移到学生身上,对多动症学生施以小恩小惠,如给他吃点饼干、糖果等儿童喜爱的零食,外加一杯开水,在满足了食物欲望后其心情自然表现出愉快,这时老师再慢慢进行引导和教育,充分肯定学生有优点的一面,指出不足的地方,让学生觉得自己既有成就感也有负疚感,进而心平气和地接受教师的意见,做到回到课堂后能安稳下来,至少当天的课可以主动配合教师。如此反复训练,直至症状减轻。实践证明,该方法很可行,因为每当下课时那名学生都会到我的办公室门前,可见他又乖乖地上课并希望再得到老师的奖品了。当然,时间长了也难免会失效,教师应及时调整教育措施。
总之,多动症学生的问题是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难中之难点,重中之重点,教育者一旦懈怠将使他们酿成人生悲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开动脑筋,使出招数,使他们得到教师悉心的关照,良好的个性得到扶持,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抑制,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唤起他们的警觉,逐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更好的促进智力开发和优良品德的形成。
第二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针对于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性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很多高中院校对于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只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科学的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中生树立健康的性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性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14-01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变化最大,心理和情绪最不稳定,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如果相应的性知识极度贫乏,则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一)了解性知识
高中体育课堂较其他学科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轻松自由的课堂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载体。在性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借助一些事物和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使学生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能采取客观和理解的态度,同时消除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二)调节性心理
高中生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据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高中时期的女生和男生对出现的第二性征感到害羞、不安和不理解;一部分女生会对自己的乳房发育不满意,为形体的胖瘦而烦恼;有些男生对自己的生殖器不满意,为身材矮小而苦恼,认识不到生长的突增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不同时开始,产生体像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进行性心理的调节。
(三)培养性价值观念
体育是群体性活动,教师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可以帮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缓解性压抑,提高性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减少不良行为,进而促进社会安定。
二、高中体育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体育课一直是高中学生喜爱的学科,也是学校教育环节,因此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课的方式直接和间接的讲授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根据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划分,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体育性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性心理学的知识,满足对性知识的好奇心,在愉快中求得发展。同时。在进行体育课程时,根据高中生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性心理的相关概念,熟悉什么是第一、二、三性征,学习有关男女生殖器官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知识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月经、遗精现象及其生理意义和卫生保健知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性健康教育,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会自我护理。
(二)创造正常交往机会
男女学生在一起学习活动,一方面都会尽自己所能干好每一件事情,另一方面还可形成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力,控制自己不恰当、不文明的言行。这不仅有助于高中生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集体。体育教师通过安排体育活动,提供高中男女坦然、直率正常交往机会,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同学关系。促使他们形成抗拒性诱惑和妥善处理两性交往等问题的能力,防止早恋和性犯罪,同时增进高中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体育游戏如:跳长绳游戏比赛、拔河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性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高中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让他们切身的体会到男女生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发展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合理安全的度过性心理的过渡期。
(三)坚持科学的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如有氧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等,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如焦虑、抑郁、压抑等情绪状态;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会产生良好的愉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安排具有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消除学生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恐惧以及自卑的情绪,平衡心理状态,宣泄过剩的精力,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而促使高中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育教学是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优秀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降低高中学生性犯罪率。
参考文献:
[1]王襄渝、江易华.青少年性心理困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
[2]陈铭.国外性教育的实施及其引发的思考[J] 外教纵横,1997(04)
[3]李一飞.论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J] 中国性科学,2011(09)
第三篇:谈对中学物理创新教学的四点思考
谈对中学物理创新教学的四点思考
摘要:在中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必须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确定教学策略和活动方式。特别是在以实验为主体的物理教学中,更应充分?l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42
物理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通过实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中的创新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更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注重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式化,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等等。而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重视设计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健全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健全学生人格的过程。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成果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明白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渊博的知识而是创新人格和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等,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三、发挥实验效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物理现象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做好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及促使学生去解开这些谜团的有效途径。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能拘泥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个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个课外小实验,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身边的现有物品做实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还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允许他们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教师可以寓教于乐,通过精心包装将部分演示实验游戏化、趣味化,这样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摩擦起电”时,为了把这一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激起探求的需要,教师可这样引入新课――带四根一端膨松的塑料捆扎绳(要求天气要干燥),问哪位学生能把膨胀的一端捻聚在一起。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做这一件认为简单的事。然后教师在每组叫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结果,每位同学都事与愿违,他们发现绳子不仅没有被聚拢在一起,反比刚才更膨松了,且越用力捻,膨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基于这种迫切感,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被激发起来。
四、鼓励学习研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教师必须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加工,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自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独立思考,并通过实验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物理学科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以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作者单位:山西省芮城县大王联校 044600)
第四篇:简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四点建议
简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四点建议
莱阳市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郝枭佐 2009年8月6日 10:53
浏览:76 专家浏览:1 | 评论:8 专家评论:0 收藏 尉永军于09-8-7 08:39推荐四点作文教法实用,值得借鉴。
近几年来,根据本人多年担任初中毕业班教学的经验,综观初中语文教学,作文在语文卷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许多学生一谈起作文还是“头疼”,其实,作文就是说话,是情感的宣泄,思想的飞翔,心灵的独白,生命的吟唱。我认为对初中生来说要写好作文,主要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厚积累。“根深才能叶茂”,丰厚的积淀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在这方面,我一直尝试着这样做:每学期都要开展竞赛活动,两周内给每位学生3—5分钟的课前演讲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每日读一篇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按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读书心得。
二巧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元朝程端礼说:“作文以意为将军,转换开合,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立意决定着一篇文章怎样写、写什么,如何谋篇划局、裁剪等。立意的好坏、高低,决定着一篇文章有无流传的价值。
三慎构思。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这就是在精心构思,而精心构思的必然字“字”,文“安”。构思,简单地说,就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安排好文章怎么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详略如何安排,结构怎么布置,用什么表达手法,何种修辞方式等。要想巧妙构思,就必须做到构思新颖,要有与众不同的思路,要从别人见惯不惊的声情中去发现新的东西,要写别人没写过的题材,用别人没用过的材料,选别人没用过的角度等等。
四妙安排。安排,这里指文章结构,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骼,如果骨骼发育良好,结构匀称,一定给人以美感。有些同学作文一看就是一个畸形儿,一大段文字让人读起来心沉气闷,倘若结构安排清晰、匀称、段落大小适中,读起来轻松愉快。要做到结构巧妙,并没有任何秘诀,只要根据立意分层、分段,利用层次段落使文章有明显的清晰思路,有比较明显的行文节奏,形成舒缓有度、张弛有序的效果即可。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铢积寸累的漫长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实践,成功之花一定为我们所撷取。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中正确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运动情感的培养。那么体育课如何对学生评价呢?主要就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即时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温馨评价”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满堂彩
爱听表扬和夸奖是人的天性。因此学生练习时,哪怕只是得到老师的一个首肯的点头,一句赞扬的话语,都会兴奋不已。根据这一点,教学中我不管发现学生哪一方面的优点,都适时适度的给予表扬,这种全方位无批评的体育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评价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比评定去其运动成绩的优略更为重要。“满堂彩”正是对传统的“轻过程重结果”评价方式的挑战。
二、悄悄话
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当学生违反纪律,或者不认真练习,教师就严厉批评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有时教师说句保护学生自尊的悄悄话,往往比跑批评更有效。如学生上体育课没穿运动服,老师悄悄地对他进行提醒,这种饱含爱心的话语,就像是一道彩虹,架起了师生之间的“心”桥使师生之间加强了情感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自尊、自爱、自律,从而使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得到快乐而自信。
三、回音壁
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不管是教师的“权威性”评价,还是同学之间的互评,都无法真实反应学生实践过程的全部。因此通过在教室墙壁上设置“回音壁”,让学生对自己行为进行评说,以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很有必要地。如一名女生这样写到:站在“山羊”前,我害怕极了,心慌、腿软,虽然很想跳过去但怎么也不敢跳,我多么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啊!看到了这段话,第二讲课,我单独为他讲解、示范,并鼓励 她大胆起跳。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声中,她终于踏上了成功之路,虽然动作还是不那么规范,但从她的笑脸上我读懂了她成功后的信心和勇气、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利用有效地评价手段,感化学生的心灵,濡染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斗志,课堂教学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