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册音乐《古风新韵》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古风新韵》教案
第一
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时说明:三时。
第一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准备:PPT、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揭示主题
1、组织教学。
2、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3、认识古琴(ppt图片)。
二、走进文本,分析乐曲
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复听乐曲,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3、再听乐曲,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4、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分乐曲听,找出歌曲中的关系。(再现的单段体)
6、完整再听,感受歌曲刚健和质朴的音乐风格,抒发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三、走出文本,演绎乐曲
1、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2、小结。(谈谈这节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
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韵律与情感,孩子们很聪明,乐感也不错,第一遍聆听就听出这首曲子是思念家乡的,略带忧伤的,然后我让学生随音乐默诵这首李白的唐诗《关山月》,提示学生要把诗词朗诵出乐曲的韵律来,六年级的孩子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朗诵诗词也有一定的韵律。然后我又让学生用桌子当古琴,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第二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整体感知
1、导入: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二、走进文本,学唱歌曲
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新歌。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4、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启发学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6、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
7、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请学生用“’’哼唱第一段旋律,用“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8、学唱歌词,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地,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走出文本,演绎歌曲
1、中国的诗歌极其注重诗歌合舞合乐,下面我们欣赏《古诗新唱》。(出示视频)
2、师:诗歌不仅可以吟诵、可以学唱、还可以表演。我们来为《游子吟》配上动作,体会表现一下孟郊对母亲的爱。
播放《游子吟》学生共同表演
3、小结。
四、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这首歌曲曲调婉转,无不深深拨动着天下儿女的心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与诗句珠联璧合所描绘出的情境,体现了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前倚音,也从而使学生体会爱,明白爱,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感情。在充分理解古诗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画面、旋律中的附点、前倚音这些音乐符号,学生能自然流露出对妈妈的感情,感受到在演唱这些句子是应用温和的声音和较慢的速度表现歌曲,这在体会歌曲感情上很有帮助。
第三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花非花》;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揭示主题
1、组织教学。
2、导入。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的学习。
二、走进文本,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2、复听歌曲,用“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指导学生用轻而高的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指导学生用婉转、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走出文本,演绎歌曲
1、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
2、小组合作,运用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3、小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运用情境设计导入反响热烈在堂初始即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堂中掌握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技巧、仪态、肢体示范动作等,让学生学到技能方法;练习效果突出根据对学生不同方式的发声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互动设计反馈较好在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找重难点、解决重难点时,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动的环节,不仅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唱歌的技巧,学习的方法,更懂得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日后工作中所需具备的技能。学生互评效果好,学生上台表演完,都要进行学生互相评价,老师最终点评,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点评能力,共同学习。但学生自己发挥的机会太少,不能充分做到堂以学生为主,仍然有些被动。
第二篇:音乐古风新韵教案
第一课 古风新韵
备课时间3月1日 上课时间 3月10日13日17日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古琴曲《关山月》;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背唱歌曲《游子吟、《花非花》》。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3.10 课时目标
欣赏古琴曲《关山月》、歌曲《但愿人长久》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教后记
学生在欣赏古琴曲《关山月》时,十分专注,但更喜欢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可能是由于平时爱读苏轼的诗词的缘故吧。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3.13 课时目标 学唱《游子吟》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教后记
令人高兴的是,学生在本节课就已经能背唱歌曲《游子吟》了。
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 3.17 课时目标
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学唱歌曲《花非花》
一、导入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二、演唱歌曲《花非花》
1.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2.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3.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
教后记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吧,学生演唱歌曲《花非花》时,感情不到位。
第三篇:六年级第一课《古风新韵》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内容】
1.聆听《关山月》;
2.聆听《但愿人长久》; 3.演唱《游子吟》; 4.演唱《花非花》
【教材分析】
1.古琴曲《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这首歌曲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韵味。它惯用同音反复,并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出琴歌的特色,又比较贴切地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
琴曲《关山月》为21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词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带有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落于徵音——泛音,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实音,前面的五个乐句可反复,最后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2.歌曲《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谱曲,邓丽君演唱,是邓丽君经典名曲之一,后经很多人翻唱。
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旋律舒缓优美,在低中音区低吟,节奏舒展平稳,反映了词者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第三、四句重复了第一、二句。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也是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节奏转以紧密,旋律急转上行,表达了词者以超然达观的心态面对不得意得现实;第三、四句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似是词者又回到现实之中,寄托了词者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歌曲中每个乐句的句末基本以“2---”为结束音,营造了“月圆之时人孤独”的情景,有着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
歌曲在2007年10月24日作为30首“奔月”歌曲之一,随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登上月球。
3.歌曲《游子吟》
《游子吟》 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4.歌曲《花非花》
《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常庆集》中《花非花》段。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两小节为一句,旋律起伏,基本上是上句上行,下句下行。第一和第三乐句音调向上,是由两个乐节组成的句式。第二和第四乐句的音调则向下,且比较连贯。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歌曲虽短小,却已经超脱、婉转优美,行板的速度更增强了词意的朦胧感和意象感。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游子吟》和《花非花》。2.能体会两首古诗词歌曲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情境导入:
以“古风新韵”导入古诗关山月。
2.初听歌曲,观看古琴曲《关山月》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
师:“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3.认识古琴。
4.再次聆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学生边听边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
5.教师播放多媒体图片,将乐、诗和画结合,学生随音乐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6.自选与《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演唱歌曲《游子吟》
(一)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诗歌《游子吟》。
(二)吟读古诗,感受情绪
1.初听歌曲,体会诗中情感,请同学朗诵唐诗《游子吟》。2.再次聆听。
师:“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用歌曲的伴奏做背景音乐,诵读两遍,学生随音乐变化读出不同情感。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随音乐心里默唱。2.引导学生用“wu”轻声哼唱歌曲。
3.学唱歌曲,指导学生处理好装饰音的演唱及情感的把握。4.完整演唱歌曲。
四、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教师示范,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小组讨论,自由发挥,创编动作融入歌曲之中。3.分组展示。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游子吟》这首歌曲,还了解了古琴艺术,希望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母亲献上这首歌曲,表达一下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情境导入:
用“对诗”的形式,教师引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教师吟上句,学生诵下句。
2.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初听歌曲,分别以《但愿人长久》和《关山月》作为背景音乐,有感情的配乐朗诵《水调歌头》,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再次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引导学生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试边听边唱,熟悉歌曲。
5.聆听不同版本《但愿人长久》,比较不同歌者演绎这首歌曲的不同韵味。
三、学唱歌曲《花非花》 1.导入:
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导入,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3.请学生随伴奏诵读诗词《花非花》
4.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线条美。5.聆听歌曲范唱,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发生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
6.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7.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后反思:
第四篇:第一课 古风新韵
第一课 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教学建议
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
第二课 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5.背唱歌曲《转圆圈》。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类 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
2.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
3.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
(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
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
4.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滑雪歌》
1.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4.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DO RE MI》 1.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3.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5.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6.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学吹竖笛 第四课 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演唱能力,为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简单的二声部让学生唱一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2.在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时,结合台湾著名民族音乐家关乃忠为介绍各类民族乐器而制作的《管弦丝竹知多少》片段,提供学生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1.导入 《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病听出演奏的乐器。
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
5.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
6.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
二、演唱歌曲《拍手拍手》 1.进行发声练习。
2.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4.学唱歌曲。
5.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1.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4.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6.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7.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
2.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4.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6.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建议
1.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适度增加器乐和欣赏方 面的内容。
2.歌唱训练采用头声带动夸张的母音训练方法。3.在聆听《太阳的光辉》时,剪辑《十二木卡姆》的片段提供给学生作对比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内容。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二、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
2.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3.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
4.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让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4.尾声部分可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画拍。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多种聆听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
2.学唱歌曲时,知道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达的雨中欢笑之情绪,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
3.歌曲轻快活泼,诙谐有趣,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做拍手动作,以增加歌曲的情趣。
4.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作情景,随音乐表演。第六课 神奇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2.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4.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建议
1.剪辑乐曲的主题音乐以及几段其他电影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和判断。
2.学唱歌曲《火车来了》感受歌曲拍子变换时,三人为一组感受拍子的变换。
3.通过复习聆听以前学过的充满神奇色彩的音乐片段导入。
4.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简单乐器。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二、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4.学唱歌曲。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飞天曲》
1.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入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2.学唱歌谱。3.学唱歌词。
4.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一次进入的人声。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内容,激起学生对友情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
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乐曲的主题。
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动中欣赏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思想内容。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4.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第五篇:古风新韵——感谢师恩
感谢师恩
龙王庙总校神州数码希望小学
六年级
孟宪伟
教诲云烟心里熏,遍撒心血逝青春。解惑华发不为己,烛光依旧铸师魂。
教师点评:此诗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深情谊,从中也不难看出教师的辛苦和付出的心血,并且看出作者对老师的恩情的感谢,及对教师这一行业的深深地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