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正式版) 2
第一单元 我在希望中长大
内容编排:本单元围绕《我在希望中长大》共设计了3个主题,分别是《父母对我的希望》《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架起沟通的桥梁》。这3个主题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三个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5课时 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情感。
2)理解父母期盼自己成才时的心情和心理。
3)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希望,感受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
2、能力
1)了解父母沟通中存在的不足,掌握一些沟通的方法。2)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3)学会通过调查访问、统计、制定计划等方法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知识
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的相待。单元重难点: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2,能正确理解自己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3,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1、父母对我的希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
4、培养学生评价他任何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父母对自己有哪些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
2、知道父母为自己都做了哪些付出。教学难点:
1、如何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2、学会体谅与读懂父母心。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及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父母对我的希望。教学过程:
一、积蓄情感,在享受中动情。
教师播放《懂你》,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教师与学生交谈,有人说:“父母啊,无论走到哪里,我眼前总有你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观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俄国有句俗话:“父母之恩,水不能溺,或不能灭。”观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大家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几年来父母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日子,诉说父母与我们之间无尽的爱。
二、在交流中叙情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学生汇报)
观看孟母择邻而居的故事,让学生分析,讨论。
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请学生代表发言。
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实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
三、总结
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是不计回报和代价的,对我们的未来的希望也是他们的良苦用心,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他们的辛勤培育和谆谆教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天下父母心。教学过程:
一、回音廊
1、教师将父母事先写好的文章读给全部同学,使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父母的想法和为什么会有许多希望的原因。
2、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对你的孩子说什么? 请同学四人一组,相互交流。
3、纸条对对碰
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父母的行为和希望写在纸条上,教师选择个别同学的纸条和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父母提前写好的)相互交换,让学生能更充分地理解父母的心思。二、七嘴八舌
1、以组为单位,谈谈父母的哪些希望自己能接受,哪些希望不愿意接受。
2、选出代表发言。
3、小结。
三、课堂习作
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回家与父母交流。板书设计:
父母对我的希望
如何理解与对待父母对自己希望?
哪些能接受: 哪些不能接受:
课后反思:
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过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
3、在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去理解他们对儿女所做的无私的奉献,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的获奖证书;
2、教师录制故事《揠苗助长》;
3、学生课前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希望带来的进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以启示性的语言,对本课学习活动的主旨进行了了概括,重点揭示了促进孩子进步的前提是“父母的希望和孩子的愿望相一致”,那就是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使孩子们产生动力,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图文分析
通过看图及文字分析,使学生了解父母在学习上、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知道,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如果自己坚持着去做,同样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三、联系实际讨论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获奖证书,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分析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及付出的辛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⑴ 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县父母给予了支持、给予了巨大帮助的?
⑵ 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要做且父母作出了牺牲,促使自己成功的?
⑶ 在自己为取得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父母“逼迫”的成分?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当时自己是如何接受的?如果以后还有这种“逼迫”,自己会如何看待和接受?
四、小结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对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对父母的理解及感谢的话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希望带来的烦恼。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明道理
1、听录音故事《揠苗助长》,讨论“助长”这样目的和“揠苗”这种手段之间的矛盾。然后让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父母提出不符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而且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由“希望”带来的“烦恼”。
2、讨论:如何看待这两者间的矛盾。
二、联系实际
1、让学生列举出生活、学习上的烦恼。
2、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只关注父母带来单方面的压力,说一说有哪些和自己有关。
3、认识哪些是真正由父母的“希望”带来的“烦恼”。
三、填写表格
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五、课外延伸
1、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并写上感谢父母的话语送给自己的父母,来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
2、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进步:…
一、希望带来的
烦恼:…
二、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
课后反思:
3、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
2、培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3、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方式,真正走近父母。教学重点:
掌握如何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方式 教学难点:
学好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待。教学准备:
课前填写调查问卷。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沟通的技巧。教学过程: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 B、比较紧张 C、疏远 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与学生交流。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享沟通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烦恼,大多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平等、不理解、不尊重、不沟通造成的。当矛盾或冲突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合理的真是想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及时的与父母进行沟通,就能增进了解,消除烦恼。
二、怎样使用沟通的技巧
1、议一议:
(1)在家了,涉及你的事情时,爸爸妈妈会跟你商量吗和沟通吗(2)你有心里话愿意直接对爸爸妈妈说吗?为什么?
2、写一写:
在我们家里:
3、读一读:
读课文第十五页,说一说。
(1)你认为还有哪些更好的沟通方式,?(2)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跟父母沟通?(3)你有没有准备跟父母沟通的事情?(4)打算怎样沟通?(制定一个计划)(5)填表
沟通对象
沟通时间 沟通地点
沟通方式
要解决的问题 我准备这样沟通
三、分享沟通的快乐
1、说一说;你是怎样跟父母沟通的:讲讲沟通的过程和结果。
2、写一写:通过沟通,你有哪些感受呢?
我的感受: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设计了自己的沟通计划,今天回家大家就试着跟父母沟通一次吧!板书设计:
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的沟通计划
沟通对象 沟通地点 沟通时间 沟通方式 要解决的问题
我准备这样沟通
分享沟通的快乐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的权利和责任
内容编排:本单元围绕《我们的权利和责任》设计了三个主题:《我有上学的权利》《选举我们的班干部》《做有责任的小公民》。课时安排:6课时 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3)愿意参加民主生活。
2、能力
1)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反手和见解。
2)能够针对集体的现状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参加民主生活。3)能够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3、知识
初步了解上年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单元重难点
1、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初步了解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4、我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2、通过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失学儿童的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3、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明确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初步养成守法的意识。教学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例子: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
“你放羊做什么?” ——“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
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 三个环节。
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课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二、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义。
①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②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创设情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往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2.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请看以下事例——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是外来打工人员的聚居地,来自河南农村12岁的孙小燕和8岁的弟弟孙向阳随着父母两年前来到了北京。小燕的父母在工厂里打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小燕的奶奶就带着姐弟俩挤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点钟,姐弟俩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张望。过了一会,一个女孩子匆匆来到小燕家中。来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学。小燕把自己头天晚上写好的作业交给了小娟,拖她带到学校让老师批改。
看着好朋友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小燕心里很难受。今年2月16号,也就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燕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 槐房实验小学被丰台区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随着实验小学搬迁到了十几里外的大兴县。因为路途远,学生们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去上学。小燕姐弟俩因为交不起每学期增加的200元车费失学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读四年级,弟弟向阳今年读二年级。失学以后,姐弟俩每天在家坚持自学,按照课文的要求写作业。虽然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似懂非懂,但他们仍然读的非常认真。
三、小结:小燕和弟弟虽然失学在家,但仍坚持自学,她的经历令人心痛。但是,是谁剥夺了小燕上学的权利,谁又应该在失学少年的遭遇中承担责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好好思考其中的问题都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少年失学谁之过? 教学过程:
一、辩题
少年失学谁之过?(教师事先把学生分为五组,分别代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师):请同学们结合录像提供的信息,利用手中的材料、教材,对其进行加工重组。要求:
1、寻找对方的责任。
2、尽力为自己开脱记住:你给对方找的过失越多,你的责任越小,为自己开脱的越好。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让我们赶紧行动吧。
第一阶段:学生看书、资料,自由讨论,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教师应随时调控、并适时转移矛盾,挑起战争。
通过学生的看书、交流、整合知识、自由辩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能从中找到对方的责任,从而为己开脱。
师小结:同学们的辩论很激烈,也很会为自己开脱。但我们知道,在失学儿童问题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不过是责任大小而已。
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为了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下面我们来学习——
1、受教育权的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面对向小燕一样的失学儿童,我们来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复学之路呢? 复学之路共探讨 :学生讨论、交流,陈述各自的职责、措施
(师小结):义务教育要实施,不仅涉及到儿童少年,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辩论总结义务教育的含义:
2、义务教育含义:
(多媒体出示义务教育的含义)
从义务教育的含义中可看出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而《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体现在这两方面。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分析、总结] 师分析:(1)提出全免费,说明目前的义务教育不是全免费,而仅仅是免除学费,这是义务教育的一个特征。
(2)如果议案能够实施的话,所有的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享受义务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遍性。
(3)他提出修改法律,想依靠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而法律又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多媒体出示义务教育的特征)
3、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
(1)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2)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以上就是义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
我们希望: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迎接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着义务教育全免费这一天早日到来。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积极,很活跃,老师非常感动,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请同学们结合前三个版块的内容,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板书设计:
我有上学的权利
我想上学
2法律给我们上学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课后反思:
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在活动中感受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意义。教学重点:
1、明确自己在学校和班级中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理解个体和群体的互动关系。
2、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学难点:
学会积极、主动的参加民主生活,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争取为班集体服务的机会。教学准备:相关竞选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班干部是怎样产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学期我们都会举行新一届的班队干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合格的班干部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班集体团结向上,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丰富多彩。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那么,你们觉得怎样的同学能够当选班干部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2)出示教材第23页的内容,师:这里有四位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看看他们的观点?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看来大家选班干部的标准不完全相同,针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并谈谈你的理由。师小结:成绩好不是评选班干部的必备条件。可做一个参考条件。(3)一个好的班队干部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选举干部的基本标准是能热心为大家服务,做事有责任心,有能力等。
板书:愿意为大家服务、有责任心,有能力(如果有同学写了就用彩色粉笔画出来)
二、新授
(一)怎样选干部
1、谁来选干部?
师:既然知道一个好的班队干部是怎样的了,那我们就要去把他们给选出来。班队干部该怎样选出,由谁来选?
出示幻灯片:每个少先队员都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队干部的任职要充分尊重少先队员的意愿,严格实行队干部的民主选举,禁止由成人指定或变相指定队干部。
说说在选举中,我们都有哪些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板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正确的选举程序是怎样的呢? 出示幻灯片:选举程序图
师:古代就有毛遂自荐的故事,如果新一轮班队干部选举开始了,哪些同学愿意参加自荐,竞争上岗呢?不愿意自我推荐的同学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这是民主的选举,是否参加自荐完全由自己决定。
课前老师请愿意自荐的同学写好“竞选宣言”,谁先来读一读自己的“竞选宣言”? 能上台自荐的同学都很勇敢,也很自信。一次成功的自荐活动能增进大家对你的了解,赢得大家的好感,为你争取更多的选票。
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同学没有参加自荐,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队员推荐的方式来产生候选人。接着就要在这些候选人中选举出我们的班队干部了,我们该怎样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
出示幻灯片:投票选举
案例1:可以让学生思考:用给好处的方法拉选票,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同学会怎么看自己?这样的选举对其他同学公平吗?
案例2: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自己要好的同学是不是就适合当干部? 如果大家都以是不是自己的好朋友为标准选干部,结果会怎样?
如果我们站在全班同学利益的角度出发,自己的好朋友的确是最佳人选,那也可以举贤不避亲,可以投他一票。
案例3:可能让学生思考:如果认为自己能胜任干部工作,又愿意为大家服务,可不可以投自己一票?这样是不违反选举规则?
师:我们要谨慎行使好自己的权利,本着公平、公正、从集体利益出发的原则慎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千万不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板书:公平、公正地行使(用彩色粉笔写)
投票选举之后由监票员、记票员统计票数,最后票数多者当选,向全体同学宣布选举结果。
出示幻灯片:记票、宣布结果
2、经过民主选举新一界的班队干部产生了,结果一定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如果你或你推荐的同学落选了,而当选的班队干部不能让你满意,你会怎么做?
小结:民主选举要少数服从多数,要尊重大多数同学的选择,要配合好新一界班干部的工作。
(二)干部轮岗制大家谈
出示幻灯片:“赞同轮流当干部”“赞同选举产生干部”和“说不清楚” 你赞成哪个观点并说说为什么?
在教室里按照不同的观点分出“赞同轮流当干部”“赞同选举产生干部”和“说不清楚”三个区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分别加入某一个区域的讨论。教师在整个研讨过程 中,应引导学生思考“轮流当干部”与“选举产生干部”两种方式的利与弊。
(三)不管是哪种方式产生的班队干部,都要明确“当干部是为什么”这个问题,那么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请每人给自己班级干部写一句话。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称赞、鼓励等。
三、总结:今天我们探讨了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的问题,明确了只有公平、公正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才有能选出我们喜欢的班队干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班干部竞选 教学过程:
一、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2、模拟活动:假如我当班干部
(1)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写一篇“假如我当班干部”的“竞选宣言”。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
(3)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表对他们的“竞选宣言”提出质询。(4)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二、怎样选干部
1、谁来选干部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和本校选举班队干部的基本方法,画出干部选举流程图。大体了解一下,班队干部该怎样选出,由谁来选。说说在选举中,我们都有哪些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
2、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联系班上实际说一说应当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3、干部轮岗制大家谈。结合教材所示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室里按照不同的观点分出“赞同轮流当干部”“赞同选举产生干部”和“说不清楚”三个区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分别加入 某一个区域的讨论。在讨论中,应引导学生思考“轮流当干部”与“选举产生干部”两种方式的利与敝。
4、班级总结;当干部是为什么?干部该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每人给自己班级干部写一句话。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称赞、鼓励等。板书设计:
选举我们的班队干部
公平、公正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们喜欢______的班队干部
课后反思:
6、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自觉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孩子。教学难点:
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改正,增强责任感,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做有责任感的人”的内涵。让”做有责任感的人”这信念永植心中。教学准备:有关生活中的问题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眼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对自己负责
引入:“责任感”包含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在这么多内容中,对自己负责是基础。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呢?
请大家观看小品《晨读之前》,并认真思考:
1、小品中哪些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而哪些同学又做得很好?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有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吗?如果有,请大胆地说出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让大家一起帮助你改正。(请学生谈自身不足。)
从学生谈的自身不足之处引入到学习的目的性。问:你们的学习目的性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听一个故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听完故事,请大家谈感触。
二、对集体负责
引入: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的,而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中的。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个人的行为会直接关系到集体的利益。我们要热爱我们的集体,热爱集体就必须从爱护身边的事物、集体的财物做起。下面让我们听听班级中那些遭到迫害的集体财物的申述吧!
学生讲述。思考:你会怎样更好地爱护我们班集体的公共财物?
小结:对集体负责,除了表现在爱护集体的公共财物外,还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时时维护集体的利益,处处维护集体的形象,真正做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三、对他人负责
引入:我们生活在集体中,不可能脱离他人的帮助,也不可能脱离他人的关心。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对你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接受别人的关心与帮助的同时,也要想到如何去关爱他人,做到对他人负责。
举例:班级中某些同学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譬如上课随便大声喧哗,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同学的听课;课间在教室走廊中追逐打闹,影响大家的课间休息等等。
思考:
(1)他们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对他人负责?(2)他们的行为对他人有哪些影响?
(3)你的身上有这种行为吗?如果有,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班级实例:某班学生XX由于缺乏对自己、对集体、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感,他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全班同学的排斥。鉴于他的种种表现,在上学期被“插班” “学习”,现在,他想回到我们的班集体,有心改正过去的错误。那么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又是决心怎么做的。
四、结合班级实际,对全班同学提一些要求: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给政府提意见。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1、引言:我们已经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采用什么方式?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板书设计: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一、我眼中的问题
...二、我给政府提建议
...课后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课题
1、我学习,我快乐 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一些好的读书方法,从小和好书交朋友。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将自己的读书方法进行思考并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学过程 整改建议
一、“说书名”游戏。
同学们都读过不少书,下面我们来开火车,每人将自己看过的书名说出来,一个接一个。(不会说的跳过去,老师记住哪些同学没看书,为后面说理由作准备。)
二、读书方法大家谈,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同学们都看过书,只是有的同学看的书长,有的同学看的书短。那么你是怎么记住或理解书的内容的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先在小组介绍,然后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向全班介绍。)
三、根据典型介绍,集体总结。读课外书有诀窍,除了合理安排时间外,我们还要会选择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我们不仅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还要选择读书的技巧;我们不仅要读名着名篇,还可读报刊杂志;要选择健康的少儿读物,并学会做读书笔记。
四、大家谈
有些同学不喜欢读书,就替自己找理由,有同学说:“学习作业多,没时间读课外书。”有同学说:“看书太麻烦,书上的许多字又不认识。”这些是理由吗?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对说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五、推荐一本好书
人人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是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号召同学们互相借书看,并联系前面所学的做文明的小读者的要求来做。)
六、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介绍的读书方法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学会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的方法,和好书交朋友。教后 记
课题
2、我是学校小主人 课时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和发现自己身边的现象,并进行思考,做个合格称职的小学生。教学准备 笔 纸 教学过程 整改建议
一、揭题 1、讲述活动目的小朋友们,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瞧,这学期以来,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校园也焕然一新了呢? 学生甲:墙壁更白了。学生乙:贴上了至理名言.
学生丙:教室里用来放东西的柜子修好了。学生丁:老师的讲桌是新的 学校地面上也见不到纸屑了。
噢!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厉害,这说明学校与学生对学校的环境意识都有了提高。今天,我想请全班同学做我的帮手,以“我是学校小主人”的身份进行一次调查。2、揭题.
3、划分小组,明确目标。文明小使者组:
以观察学校各个角落的卫生情况,以及同学的衣着、穿戴、个人卫生等情况为主,展开调查。可划分名额来完成: 校园卫生 8――10人 个人衣着,穿戴 8――10人 个人卫生 7――8人 设施小博士组:
以着重观察学校最近新添的教学设施以及爱护学校公共财产为主,展开调查。新添教学设施 7――8人 爱护学校公共财产 8――10人
二、现场观察
1、看到情况(正面、反面材料均可)及时记录下来。
2、人物访谈
就某些现象可采访有关老师、同学。
3、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练习说话。
以“我是学校小主人”为题,询问同学今后应该怎样做。
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
课题
3、祝福你,老师 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人的职业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为大家服务的。每个人的劳动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3、行为与习惯: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学校工作人的辛苦,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采访的课件及组织工作。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各部门的作用,做好记录。?彩色笔、卡纸。教学过程 整改建议
一、创设情景,声像导入
1、课件展示:我们的学校
师述:同学们,在学校有很多工作人员在为我们服务,他们在不同部门工作。上课之前,同学们自己去调查了解了各部门的作用,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了解的内容、小组交流汇报。
生(1):教导处是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生(2):图书室是为同学们提供读书的场所。生(3):总务处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部门。
3、师:在学校里,除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外,还有很多的人在为大家服务。你知道他们在哪儿工作?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二、选择采访对象
1、你想采访谁?把你最感兴趣的或还没弄明白的问题来问问他。
2、课件展示。
猫咪咪:小朋友你知道采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吗?让我来告诉你吧!①采访之前要约好时间、地点;②要准备采访提纲;③采访时要注意礼貌;④提问要清楚明白;⑤要做记录。
三、采访活动。
1、课件展示教材第67页采访过程。
2、分组活动,体验采访,学会当小记者。小记者1:喻校长,您负责什么工作? 小记者2:您喜欢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很忙吧,打扰您了!校长:我主要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平时我很忙,但非常乐意接受你们的采访。小记者3:„„„„
四、汇报交流采访感受。
1、猫咪咪:你们小组采访了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来,赶快把你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小记者上台交流。
生1:我采访了门房的杨师傅。她主要负责接待来校探亲访友,联系工作的人员,还负责学校的绿化工作。她对工作非常负责,每天都可看到她为全校的花草浇水、除草、施肥。(学生说“谢谢”的语言,感人之处鼓掌。)
五、引导并制作感谢卡
1、过渡:这些学校工作人员同样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没有他们辛勤的工作,就没有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感谢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2、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尊重——制作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让我们给这些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一个惊喜,来,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都来做一张热情的感谢卡表明心意吧!、小组内交流:你想把感谢卡送给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自己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并制作感谢卡。
3、师巡视指导,生制作。
六、活动汇报,交流体会。
1、小组内交流汇报。
2、教师随机抽取几张感谢卡,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让学生课后亲手交给想感谢的学校工作人员。
3、各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4、其它同学做补充。
5、小结:(学生畅所欲言)
七、活动总结 拓展延伸
1、师总结:孩子们,为了感谢和支持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除了用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吗?
2、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八、板书设计:
11、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课题
4、肥沃的黑土地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收集、分析信息,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探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保护资源的责任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是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从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学过程 整改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教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国家最北最东的的地方。中国领土四极歌 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西极:葱岭中峰号屋脊,南极:南沙群岛沙排礁 学生根据 地图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点。去过东北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东北。或者是通过电视电影的镜头来学习东北教师引导结论:“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们还身着厚厚的冬衣。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和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 二 感受北国风光认识那里的人如何生活(1)说说自己对东北平原的印象(2)投影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片 通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对北国风光形成感性认识。(3)小组合作交流:东北平原的冬天特点,为什么这样,人们是怎样适应这里的寒冷的环境的。3.探究东北平原人们的生活(1)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东北民俗的资料。(2)全体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3)探究、分析东北平原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4)交流探究收获。第二课时 寻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重点学习松花江。联系松花江的污染。投影当时污染的现场图片认识东北的工业 活动:资源宝库大发现(1)学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大豆、玉米、高粱等)。结合“黑土地”了解这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的转变,体会这里祖祖辈辈人的努力(2)利用收集的资料了解这里的主要林区和盛产的树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宝库。(3)教师和学生共同介绍著名的“东北三宝”,帮助学生体会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投影东北的动植物资源。(4)寻找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根据发现让学生探讨在这里进行哪种工业生产最方便。认识大庆油田的建设。得出结论: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因地制宜。(5)
根据学生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对旅游等其他资源的了解。
有机会去东北旅游加深对东北的了解。课后 探究:东北的风俗特点 了解东北二人转的产生以及发展 板书设计: 1林海雪原
中国领土四极 : 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东北平原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三宝” 大庆油田东北旅游
课题
5、江南鱼米香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了解江南水乡的主要物产,明确这里的物产丰富,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江南的美。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教学过程 整改建议 第一课时 一 学古诗忆江南 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边听边看一组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生交流看后的感受。欣赏、背诵介绍江南水乡的诗歌与美文,江南的诗朗诵 比赛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我们的班干部选举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2.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教学重点: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2.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参照教材第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2.模拟活动:假如我当班干部
(1)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写一篇“假如我当班干部”的“竞选宣言”。(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
(3)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表对他们的“竞选宣言”提出质询。
(4)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二、怎样选干部 1.谁来选干部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和本校选举班队干部的基本方法,画出干部选举流程图。大体了解一下,班队干部该怎样选出,由谁来选。说说在选举中,我们都有哪些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2.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根据教材第24页提供的安全,或联系班上实际说一说应当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案例1可以让学生思考:用给好处的方法拉选票,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同学会怎么看自己?这样的选举对其他同学公平吗?
案例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自己要好的同学是不是就适合当干部? 如果大家都以是不是自己的好朋友为标准选干部,结果会怎样? 让学生思考:如果认为自己能胜任干部工作,又愿意为大家服务,可不可以投自己一票?这样是不违反选举规则?
在研讨过程中,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公平、公正在民主选举中的意义。
3.干部轮岗制大家谈
结合教材第25页所示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室里按照不同的观点分出“赞同轮流当干部”“赞同选举产生干部”和“说不清楚”三个区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分别加入某一个区域的讨论。在讨论中,如果有同学改变自己的看法,可以变换区域。教师在整个研讨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考“轮流当干部”与“选举产生干部”两种方式的利与敝。
三、当干部是为了什么
1.调查一些同学当上干部的想法和做法。
2.调查汇报:我了解到的一些干部同学的想法和做法。(不涉及人,只说事。)
3.文本对话:看看教材还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想法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体现吗?
4.讨论交流:我对这些想法和做法的看法。分析每种想法或做法是不对集体、对大家有利。5.班级总结;当干部是为什么?干部该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每人给自己班级干部写一句话。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称赞、鼓励等。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过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
3.在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2.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去理解他们对儿女所做的无私的奉献,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的获奖证书; 2.教师录制故事《揠苗助长》;
3.学生课前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以启示性的语言,对本课学习活动的主旨进行了了概括,重点揭示了促进孩子进步的前提是“父母的希望和孩子的愿望相一致”,那就是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使孩子们产生动力,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图文分析
通过看图及文字分析,使学生了解父母在学习上、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知道,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如果自己坚持着去做,同样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三、联系实际讨论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获奖证书,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分析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及付出的辛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县父母给予了支持、给予了巨大帮助的?
2.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要做且父母作出了牺牲,促使自己成功的?
3.在自己为取得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父母“逼迫”的成分?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当时自己是如何接受的?如果以后还有这种“逼迫”,自己会如何看待和接受?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对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对父母的理解及感谢的话语。
四、听故事明道理
听录音故事《揠苗助长》,讨论“助长”这样目的和“揠苗”这种手段之间的矛盾。然后让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父母提出不符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而且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由“希望”带来的“烦恼”。
五、本课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六、作业布置
1.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并写上感谢父母的话语送给自己的父母,来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
2.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填写课本中的表格并与同学交流。
我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2.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教学重点: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学习运用法律来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讲述刘玉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说说听后感,激发学生
对失学儿童的关注,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从而揭题——《我有上学的权利》
二、讲授新知。
1.看图说一说,了解导致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2.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制小天地:
(1)学生自由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法律知识竞赛。
①国家实行 义务教育。(九年)
②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③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 接受并
。(按时入学)(完成义务教育)
④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⑤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未满十八周岁)3.大家说法。
图一:在一个小饭馆里,吃饭的客人特别多,一个小女孩和妈妈正忙着给客人端菜,小女孩说:“妈妈,我想接着读初中?”妈妈说:“女孩子小学毕业就可以了,还是帮我赚钱吧!”
图二:一个工厂门口粘贴招收启事,父亲让孩子去打工赚钱,父亲说:“老板,我家的孩子可以来这里干活吗?|”老板说:“行,不过他人小,一个月我只给两百元。”小孩哭着说:“爸爸,我才十三岁,我想读书。”
(1)小组讨论:这些大人做得对吗?为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
(3)学到这里,你觉的课题中的“我”是指谁? 4.七嘴八舌
(1)假如你是图中这两位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呢?(2)小玉芬的妈妈也想让她的孩子上学,你想怎样帮助那些像小玉芬一样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呢?
三、归纳引伸
1.收获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推荐相关网址。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小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
教师活动:谈话引入,1.请问同学们是哪个国籍?
2.从我们一出生,就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就有责任关注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活动:请学生去调查身边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能够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情景表演,凸现问题。
教师活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活动:情景小品表演
(一)游客到此地游玩后,白色垃圾随风飘扬,果皮纸屑处处皆是,年迈老人不慎踩香蕉皮摔倒在地,谁之过也? 情景小品表演(二)春天悄然来到,大地渐渐一片新绿,暖风微微吹过,却时而传来一股异味,闻味寻去,发现一条留着污水的小河蜿蜒而去,殊不知这些污水尽四处流淌,致使不知名的疾病大面积传播,这又怪谁呢?
设计意图:亲眼目睹,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教师活动:交流个人感受。引语——当你观看了以上两个生活中的片段,你最想说什么呢?下面就亲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好吗?
学生活动:交流内心的感受以及此时此刻心中的滋味。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危害所在,从内心深处唤起孩子们的责任。
活动三:再现问题,交流解决之办法。
教师活动:引语——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仅仅就以上两个社会问题,而是有更多的社会问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关注。视频播放身边的一些社会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更多的社会问题。设计意图:感受社会问题之多以及危害性。
教师活动:请学生交流“我”发现的一些社会问题。1.填写“我发现的问题”卡。2.班内交流“我”发现的社会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危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善于、乐于发现问题。
教师活动:引语——没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竟有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了,那么,身为一个小公民我们有没有责任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你有哪些好办法呢? 学生活动:1.小组内交流解决的办法。2.各小组派代表在班内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参与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活动四:拓展延伸,增强社会责任能力。
教师活动:请学生就针对的社会问题给相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并邮寄。
设计意图: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运用体验性教学策略,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29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分为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和中国之最五个部分;第二单元包括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部分;第三单元包括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部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饮食、服饰和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4、了解我国的你民族自治政策,知道各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感受通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消息。
6、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识。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4、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2、江山如此多娇 2
3、古老的中华文明 2
4、我爱你中国 2
5、中国之最 2
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1、多民族的大家庭 2
2、丰盛的民族饮食 2
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
4、形式多样的住房 2
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
6、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2
三、丰富多彩的生活
1、传媒与生活 2
2、网络连着我和你 2
3、获取有益的信息 2
四、期末复习期末复习与考试 5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23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一、学情分析 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五、教学进度
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第一周 机动 新学期常规教育 第二周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1 粒粒皆幸苦 第三周 2 走进食品加工厂 第四周 3 珍惜劳动成果 第五周 第二单元 天涯若比邻。1 便捷的通信
第六周 机动 国庆放假 第七周 2 多彩的现代传媒 第八周 3 走进网络时代 第九周 半期复习
第十周 1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身边的科技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锋利的双刃剑 机动 期末复习期末复习考查 槐荫西张小学王艳亭2016.9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