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一年级范文
课题:海鸥回来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64页,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估算。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教学过程:
一、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看,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回答:有12位。
师:看,现在又从远处跑来了3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同学们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能否列出算式?
1、摆小棒
学生可能列出12+3= 和3+12= 两种算式,那么这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们看它们结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可能一根一根的摆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边,加起来共计15根,也就是12+3=15。也有部分学生先摆3根,再摆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即3+12=15。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有摆放小棒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示。学生说出自己计算过程:2+3=5,10+5=15,3+2=5,10+5=15。
2、计数器
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2+3= 或3+12=。学生独立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拨法,然后汇报加的过程。
3、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板书12+3=15。12有名字叫加数,3的名字叫加数,15的名字叫和。因为12叫加数,3也叫加数,因此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12+3=15,3+12=15。(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20以内不退位减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小朋友看,岩石上原来有17只海鸥,飞走了4只,现在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有13只)是怎样得出来的?小朋友根据以前减法知识,能否列出一个减法算式?
1、摆小棒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17-4=,小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摆一摆17减4等于几?
生:我摆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是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生:我摆17根时,10根一起,7根在一边,我在7根中拿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4=3,10+3=13,所以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2、拨计数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拨珠的过程,并选一名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拨珠的过程。3、20以内不退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都知道17-4=13,在加法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减法中有没有呢?有那么叫什么呢?
17叫被减数,4叫减数,13叫差,即被减数--减数=差
三、估算
教师出示小方块,请学生看看,说说大约有几块,学生回答,4块、5块、6块,那么我们再来数一数,1块、2块……5块。教师再出示一大堆方块,请学生根据以上经验,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块? 生:30块 31块 40块 45块 35块
那么我们让一名学生上来数一数,共计多少块? 5块、10块 …… 40块
象这样我们从实际出发,用眼看大约有多少的过程叫估算。
四、巩固练习估一估,数一数 65页第5题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教后札记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海底世界——数数
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海底世界——数数
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一、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
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 师: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
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 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 师:谁愿意回答?
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
生:这些数怎么写呢? 师:谁能教教大家?
生:1像……,2像……,3像……,4像……,5像……
三、巩固练习
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教师可以以此题的练习形式为线索,扩展到其他数的分与合。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借助“排第几?”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
2、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 教学难点: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教学准备:“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
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自由发言。扎辫子的女生排第几? 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
3、数字1、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第1、第2、第3……第10。
继续提问。
生提问: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数怎么写呢?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谁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巩固练习
1、写6~10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是小鸟回家,重点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第4题是饭前准备筷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渗透按群计数。
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几个,什么时候用到第几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第二篇:一年级教案
《jqx》教学教案
凤凰小学阳娜
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与ü相拼时,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2.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拼读方法,练习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ü上两点的省写规则。教具准备:
声母及韵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 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
声母:jqx lny 韵母:ü ɑi
2.拼读音节n-ü l-ü,复习两拼音顺口溜:声母清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我们知道nl和ü可以交朋友相拼,今天还要学习jqx与ü交朋友相拼。二.出示黑板:
j ju
qqü qu x xu 1.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jqx与ü相拼时ü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普通话中jqx不能与u成音节,只能与ü相拼,但两点书写时要省去,读的时候还要读ü。
2.教儿歌:小ü小弟弟,他最懂道理,见到jqx,脱帽行个礼,去掉两点还念ü
3.范读音节 4.指名拼读练习
5.出示练习,摆放卡片位置(j)------------()→ju q-------------------ü→(qu)()-----------------ü→xu 三.巩固三拼音 1.出示小黑板
j jiɑ
q-i-ɑqiɑ x xiɑ
复习三拼音的顺口溜:声轻介短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2.指名说出音节中哪个是声母哪个是介母哪个是韵母? 3.根据拼音说出词语。4.做拼音休息操
5.开火车游戏,练习三拼音和二拼音 四.指导看图读儿歌 五.指导读书。}{}{
第三篇:一年级教案
一
一、(健康课)引导课 体育理论知识:认真上好体育课
二、1、学习眼保健操
三、队列队形: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
四、1、学习《七彩阳光》预备节;
2、游戏:气球大、气球小 二
一、1、学习《七彩阳光》第一节;
2、游戏:气球大、气球小
二、1、学习《七彩阳光》第二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一节
三、1、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看谁快又准
四、1、学习短绳
2、游戏:抓尾巴
三
一、1、学习《七彩阳光》第三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二节
二、1、复习短绳
2、游戏:冰棒热水
三、1、学习坐位体前屈;
2、游戏:传递红领巾
四、1、学习《七彩阳光》第四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三节 四
一、1、学习《七彩阳光》第五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四节
二、1、原地摆臂;
2、游戏:网鱼
三、1、学习《七彩阳光》第六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五节
四、1、学习《七彩阳光》第七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六节 五
一、(健康课)
1、早餐要吃好;
二、1、学习《七彩阳光》第八节;
2、复习《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七节
三、1、学习:原地踏步、立定;
2、游戏:看谁又快又准
四、1、自然直线快速跑;
2、游戏:贴膏药
六
一、1、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2、游戏:切西瓜
二、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喊数抱团
三、1、复习坐位体前屈;
2、游戏:喊数抱团
四、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喊数抱团 七
一、1、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2、游戏:切西瓜
二、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喊数抱团
三、1、复习坐位体前屈;
2、游戏:喊数抱团
四、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喊数抱团
八
一、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抱拳礼、第一节;
2、游戏:气球大、气球小
二、1、游戏:原地袋鼠跳;
2、游戏:夹球跳接力
三、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二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一节
四、1、游戏:抬花轿;
2、游戏:龙凤戏珠 九
一、1、50米快速跑;
2、游戏:喊数抱团
二、1、学习:单手持轻物投准
2、游戏:投准比赛
三、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冰棒热水
四、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三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二节 十
一、1、50米考核
二、1、跳绳考核
三、1、肺活量考核
四、1、坐位体前屈考核 十一
一、(健康课)《睡眠卫生》
二、1、游戏:抬花轿;
2、游戏:龙凤戏珠
三、1、游戏:原地袋鼠跳;
2、游戏:夹球跳接力
四、1、单手持轻物投准;
2、游戏:投准比赛
十二
一、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四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三节
二、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五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四节
三、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六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五节
四、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七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六节 十三
一、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八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七节
二、1、学习五祖拳健身操:第九节;
2、复习五祖拳:抱拳礼~第八节
三、1、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2、复习五祖拳健身操
四、1、蹦蹦跳跳;
2、游戏:挑战应战
十四
一、1、学习:原地踏步、立定;
2、游戏:看谁又快又准
二、1、复习:原地踏步、立定;
2、游戏:看谁又快又准
三、1、学习队列:齐步走--立定;
2、游戏:叫数组合
四、1、复习队列:齐步走--立定;
2、游戏:叫数组合 十五
一、(健康课)《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游戏:飞鸽传书
二、1、跳绳:并脚跳和连续单脚交换跳;
2、游戏:拼图
三、1、50米迎面接力跑;
2、贴膏药
四、1、游戏:“石头、剪刀、布”
十六
一、1、游戏:原地袋鼠跳;
2、游戏:夹球跳接力
二、1、游戏:原地袋鼠跳;
2、游戏:夹球跳接力
三、1、50米折返跑;
2、游戏:贴膏药
四、1、游戏:移圈过河;
2、游戏:翻圈前进 十七
一、1、50米迎面接力跑;
2、游戏:火车赛跑
二、1、跳绳:连续单脚交换跳;
2、游戏:踩绳
三、1、复习跳绳:并脚跳;
2、游戏:喊数抱团
四、1、游戏:看谁又快准;
2、游戏:赶小猪 十八 机动 十九 期末复习二十 期末考试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案 教材内容 : 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知道体育是一门主要在室外上的锻炼身体的活动课,通过参加丰富的练习活动,可以达到提高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能够和同伴积极合作,友好相处。
3、了解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练习秩序。教学过程 :
一、谈话:小朋友们从上小学起,要学习好几门功课,其中就有体育课,那么,什么是体育课呢?(学生讨论,依次发言)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或者大家到操场看看,就会知道——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或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
那么,为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呢?
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加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成健康的身体。
二、那么,怎样上好体育课呢? 出示幻灯,边放幻灯边讲解:
1、画面
(1)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与保健课时,要向老师请假。(2)听到上课铃响后,就到指定场地集合,排队时做到静、齐、快。
2、画面2 学生看幻灯,老师提问,并小结(1)上课应穿什么服装和鞋子? 小结:应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2)画面上哪些东西划了“x”?为什么划了“x”?
小结:不佩带小刀等坚硬危险物品,不戴帽子,不戴口罩,不戴围巾,不戴手套,不穿塑料鞋……
3、画面16(1)小明练习前滚翻;(2)怎么突然摔倒了?
(3)原来被自己口袋里的小刀刺伤了。小结:体育锻炼时千万不能带……(学生回答)
三、在教室内练习排队。(按座位组数)
四、小结:以上老师给小朋友讲的就是上好体育与保健课的课堂常规,希望大家今后都要做到。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学习眼保健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眼保健操。
2、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眼保健操的基本做法。难点:使学生懂得眼保健操具体的的穴位位置。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老师个别指导,进行练习。
4、教师多面示范并运用各种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法:
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集体听口令进行练习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团结一致,精神饱满。
5、积极配合教师积极参加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教师活动: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力。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3.讲解详细认真,声音洪亮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领会教师的讲解。
(二)讲解眼保健操的动作要领 第一节探天应穴(攒竹下三分):
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它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探面不要大。
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节接太阳穴、轮刮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面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六节揉捏耳垂 脚趾抓地: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三)复习课堂常规 教师活动:
1、教师用提问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活动:
1、学生积极回答。
2、学生积极思考。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2.游戏:看谁快又准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队列队形有基本的了解,使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的动作。
2、体能与健康目标 :通过教学,能够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灵敏、机智、果断、应变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强烈的合作意识,为今后开展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重难点 重点:身体保持直立姿势。
难点:稍息的出脚方向和角度和向右看齐的甩头整齐度。
(一)开始部分(10分钟)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成四列横队站立。(如图1)所示 ********* ********* ********* ********* 图1 要求:集合快、静、齐。2.热身部分
(1)绕操场慢跑两圈。(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5)体转运动6)跳跃运动 组织:成做操的队形散开。(如图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要求: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1、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15分钟)
2、动作要领: 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手直臂放置腿侧、眼睛平视前方。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
二、两腿自然伸直。向右看齐,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学生的腮部。向前看:基准同学不动,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教学活动
1、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并强调动作的重点与难点。
2、学生按教师的指定队形听讲并认真看示范。
3、组织学生练习。
1)立正练习。原地站立,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拇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指节,中指贴于裤缝。
2)稍息练习。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重心大部分落在右脚上。
3)向(左)右看齐练习。以排头为基准,其余学生向(左)右转头,眼睛看体侧同学的腮部。
4)反应练习。组织学生散开活动,听到信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定位置看手势成四路纵队。
4、学生练习与教师辅导: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并纠正其错误动作。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要求:仔细观察,认真听讲。
二、游戏:看谁快又准。(10分钟)
1、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1代表“立正”,2代表“稍息”3代表“向右看齐”。当老师喊1的时候,学生做“立正”动作,当老师喊3的时候,学生做“向右看齐的动作”,看那组学生做的又快又准确。每错一个扣一分,总分10分,看最后哪组剩余的分数最多哪组赢。
2、规则:1)做出的动作要准确。
2)要在口令一下的同时做动作,反应时间要快。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4)要求:按规则进行,有秩序完成。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内容。2提示要求。3.组织开始游戏。学法: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积极参加游戏,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集体放松操。
2、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并布置课外作业。
3、师生道别,收拾器材。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1.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预备节 2.游戏:气球大、气球小。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和规范动作。2.通过教学,能够发展学生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3.通过小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掌握动作、节奏和方位感。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节奏的准确度。
(二)开始部分(10分钟)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成四列横队站立(如图1)所示。********* ********* ********* ********* 图1 要求:集合快、静、齐。
组织:成做操的队形散开(如图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做动作。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一、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预备节(15分钟)《七彩阳光 》预备节动作要领:(8×4拍)
第一八拍:1-4两臂经体侧成侧上举,掌心向内,头稍抬。5-8双脚起落踵弹动四次,同时两手五指分开,由外向内旋转四次。
第二八拍:1-4两臂头上交叉经胸前成侧下举,掌心向内。5-8同上。
第三八拍:1-2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右臂收回,左臂成侧平举。3-4还原成直立。5-8同1-4方向相反。
第四八拍:1-2双脚起落踵一次,同时两臂成前平举。3-4起落踵一次,还原成直立。5-7双脚起落踵弹动3次同时双手叉腰,8还原成直立。组织:如图2所示 教法:
1.口令进行集体复习,体会动作。2.进行分组练习,巡回指导。3.集体口令练习,集体纠错。4.小组展示,鼓励练习。学法:
1.学生跟老师的口令进行复习。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练习。3.小组进行展示,鼓励练习。要求:积极参与练习,动作到位。
二、游戏:气球大、气球小。(10分钟)
1、组织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学生拉成一个圈,听到“气球大”就拉大圈,听到“气球小”就缩小圈;各组比比谁的反应快。
要求:按规则进行,有秩序完成。不得推撞,注重安全。精神抖擞。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内容。2.提示要求。3.组织开始游戏。学法: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积极参加游戏。3.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5分钟)1.集体放松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3.组织下课。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1.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第一节 2.游戏:快快集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和规范动作。2.通过教学,能够发展学生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掌握动作、节奏和方位感。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节奏的准确度。
(一)开始部分(10分钟)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成四列横队站立(如图1)所示。********* ********* ********* ********* 图1 要求:集合快、静、齐。
组织:成做操的队形散开(如图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一、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第一节(10分钟)《七彩阳光 》第一节动作要领: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8)
第一八拍:1-2左腿前点地,同时两臂前平举,掌心相对。3-4还原成直立。5-6下蹲,左臂经体侧成侧平举,掌心向下,右臂经体侧成上举。7-8还原成直立。
第二八拍:同一八拍方向相反。
第三八拍:1-2双脚提锺立,同时两臂经体侧成上举。3-4下蹲,两臂经体侧至体前交叉,左臂在前,头稍低。5-6左腿向左一步成开立,同时两臂经体侧成侧上举头稍抬。
第四八拍:同三八拍方向相反。
二、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预备节(8分钟)组织:如图2所示 教法:
1口令进行集体复习,体会动作。2进行分组练习,巡回指导。3集体口令练习,集体纠错。4小组展示,鼓励练习。学法:
1学生跟老师的口令进行复习。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练习。3小组进行展示,鼓励练习。要求:积极参与练习,动作到位。
三、游戏:快快集合(7分钟)规则:
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要求:按规则进行,有秩序完成。不得推撞,注重安全。精神抖擞。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内容。2提示要求。3组织开始游戏。学法: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积极参加游戏。3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5分钟)1.集体放松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3.组织下课。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1.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第二节 2.复习《七彩阳光 》预备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和规范动作。2.通过教学,能够发展学生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掌握动作、节奏和方位感。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节奏的准确度。
(一)开始部分(10分钟)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成四列横队站立(如图1)所示。********* ********* ********* ********* 图1 要求:集合快、静、齐。
组织:成做操的队形散开(如图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做动作。(一)基本部分(25分钟)
一、学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第二节(20分钟)《七彩阳光 》第二节动作要领: 第二节扩胸运动 第一八拍 :
两腿屈同时两臂胸前立屈,握拳。2直立,同时练笔前举,握拳。3-4两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5-6左脚向前一步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至后振。7-8还原成直立。第二八拍同第一八拍,方向相反 第三八拍:
1-2左脚向侧一步,同时身体左转90°成前后开立,两臂胸前平屈90°,两手相握,头向前方。3-4头左转90°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振。5-6左腿屈膝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后振。7-8还原成直立 第四八拍同第三八拍,方向相反 组织:如图2所示 教法:
1口令进行集体复习,体会动作。2进行分组练习,巡回指导。3集体口令练习,集体纠错。4小组展示,鼓励练习。学法:
1学生跟老师的口令进行复习。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练习。3小组进行展示,鼓励练习。要求:积极参与练习,动作到位。
二、复习《七彩阳光 》预备节、第一节(8分钟)
(三)结束部分(5分钟)1.集体放松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3.组织下课。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教材内容:
1、队列队形练习2.游戏:看谁快又准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队列队形有基本了解,使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的动作。
2、体能与健康目标 :通过教学,能够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灵敏、机智、果断、应变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强烈的合作意识,为今后开展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重难点 重点:身体保持直立姿势。
难点:稍息的出脚方向和角度和向右看齐的甩头整齐度。
(一)开始部分(10分钟)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成四列横队站立。(如图1)所示 ********* ********* ********* ********* 图1 要求:集合快、静、齐。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一、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15分钟)
动作要领: 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手直臂放置腿侧、眼睛平视前方。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
二、两腿自然伸直。向右看齐,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学生的腮部。向前看:基准同学不动,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教法:
1、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并强调动作的重点与难点。
2、学生按教师的指定队形听讲并认真看示范。
3、组织学生练习。
1)立正练习。原地站立,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拇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指节,中指贴于裤缝。
2)稍息练习。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重心大部分落在右脚上。
3)向(左)右看齐练习。以排头为基准,其余学生向(左)右转头,眼睛看体侧同学的腮部。
4)反应练习。组织学生散开活动,听到信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定位置看手势成四路纵队。
4、学生练习与教师辅导: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并纠正其错误动作。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要求:仔细观察,认真听讲。
二、游戏:看谁快又准。(10分钟)
1、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1代表“立正”,2代表“稍息”3代表“向右看齐”。当老师喊1的时候,学生做“立正”动作,当老师喊3的时候,学生做“向右看齐的动作”,看那组学生做的又快又准确。每错一个扣一分,总分10分,看最后哪组剩余的分数最多哪组赢。
2、规则:1)做出的动作要准确。
2)要在口令一下的同时做动作,反应时间要快。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4)要求:按规则进行,有秩序完成。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内容。2提示要求。3.组织开始游戏。学法: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积极参加游戏,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集体放松操。
2、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并布置课外作业。
3、师生道别,收拾器材
第四篇:一年级教案
小学一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
2、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同学们,刚才的歌你们听过吗?今天呀,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歌曲,还带来了好 听的音乐和童话故事。
3、朗读《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儿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
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调整方案: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书动物的名称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滴雨滴、水滴————欢 欢乐 欢笑————题题目
数学题————线纺线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6、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 绿色
小黄莺 黄色 麻雀 红色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 13 个生字,会写“爷”、“节”等 6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认识“龄、栽”;文中长句的朗读。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3、1985 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 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 树》。
二、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 B、哪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 ? 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 树苗扶正。
四、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读生字,给生字扩词。、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 ? 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 字。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齐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学生独立描红、临写。、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
四、拓展延伸
到植树节那天和家长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邓小平爷爷
挖坑
挑选树苗
扶正
(认真态度)
爷
节
岁
行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 13 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 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学生跟师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五篇:一年级教案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个加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教具学具:
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找出得数是10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数为标准进行整理,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整理学习过的知识,为防止学生在整理加法表时,不知如何填写,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会发现: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
•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可能发现:
•横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每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就增加1,算式的得数相等。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板书设计: 10以内加法表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1 8+2 7+2 6+2 5+2 4+2 3+2 2+2 1+2 0+2 7+3 6+3 5+3 4+3 3+3 2+3 1+3 0+3 6+4 5+4 4+4 3+4 2+4 1+4 0+4
5+5 4+5 3+5 2+5 1+5 0+5 4+6 3+6 2+6 1+6 0+6 3+7 2+7 1+7 0+7
2+8 1+8 0+8 1+9 0+9
0+10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的: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
2、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减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准备:X k B 1.c o m 10以内减法算式的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了对10以内加法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减法表,仍然由同学们自己来进行整理,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设计意图:加法表的整理方式与减法表的整理方式有相同之处。由加法表引入,为进行减法
表整理作了思维方式上的铺垫。1.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看一看教材第51页笑笑做的减法表,你们发现这些算式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吗?小
组讨论一下,然后分工进行整理。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后,分工整理。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整理有困难的小组,必要时作为参 与者和同学合作整理。
师:请各组介绍一下你们整理的减法表。
设计意图:交流为学生创设了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和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合 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2.探索规律。
师:观察我们整理的减法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排都是10减几,也就是10减l~10各数;第二排都是9减1~9各数;第三行都是8减 1~8各数……
•从上往下看,后一个算式的两个数字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少1,得数相等。
•从右上往左下看,后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不变,得数减少1。
师: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都已经进行了整理,相信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一定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我们来个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出示口算卡: 1+7 5+3 9+0 8+2 4+3
9—7 8—4 7—3 6—4 9—6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就学完了,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算得更快更准,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课下多练习别骄傲。
板书设计:
10以内的减法表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五、作业:完成黑板抄题
第四单元
分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教学重难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水彩笔、各种学具 教学方法: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一、整理房间
1、出示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
3、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4、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二、巩固练习
1、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1)学生自己观察,明确题意;(2)独立完成;(3)评析。
2、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1)明确题意:
看看第2题图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给它分类。说说这样分的理由。(2)完成练习
3、分一分(1)看题目: 说图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给它分类。(2)分一分,归归类。(3)校对,评议: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装鞋帽:⑴⑻⑽⑾
三、实践活动
自己整理自己住的房间,回来交流整理的方法。看谁最爱劳动!
四、作业:完成黑板抄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起来分类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2、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3、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4、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
5、组织学生看书。
6、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
(1)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陈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动手把黑板上的人物头像移动分类。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戴眼镜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按是否系红领巾分……
2、分动物。
(可以按生活环境、大小来分。)
(1)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看可爱的动物,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动物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3、分几何图形。
(可以按颜色、大小、形状来分。)
你们有本领给这些图形也分分类吗?这回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先独立地思考,想想我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几类,看哪个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4、分算式。你们能给这些算式也分分类吗?怎样分?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用到。板书设计: 一起来分类 语文
数学 颜色
形状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前后
教学目标:
1、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愉快教学
一、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
二、森林运动会教学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 4、你还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X k B 1.c o m
6、出示:(小黑板)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2、看图,明题意。独立完成,评析。3、观察图。
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2、指名学生说。
五、作业:练一练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前后的方位顺序。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学得怎样。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
(2)报名说。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4、请你分房子。(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练一练5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
4、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学生做,老师评。
二、理解左边与右边。出示摆一摆教学图。1、请大家也来摆一摆。2、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3、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5、有不同的意见呢? 演示练习:
6、请你们打乱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三、体验“相对“,并加深理解
1、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2、请你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来的是不是右手。3、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4、做游戏: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快又对。
四、作业:练一练各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学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小组间相互汇报。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学生交流。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五、作业:练一练2题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3)数图形。
五、小结。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是难点。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积木、机器人。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搭积木游戏
(一)搭积木
1.教师:你们玩过积木吗?
这是老师用积木搭的物体,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你能搭出同样的物体吗?(老师挡住所搭物体)
2.教师叙述所搭物体的位置,学生动手搭.
3.比一比谁搭得最象?
(二)自由活动
1.前后两人一组,后面的同学搭好后,说给前面同学听,比一比谁搭得好.
2.说和摆的同学交换.
二、活动二:练一练.
(一)出示图片:练一练
1.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二)出示图片:机器人
X |k |B| 1.c|O |m
1.数一数,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物体组成的?
2.每种物体有几个?
(三)出示图片:猜猜看
1.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思考: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摆长方体,可以怎样摆?摆正方体呢?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说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