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太阳最近的树_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阐述你对孟子民本观点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思想家荀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本”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时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整体感知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明确: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三、重点揣摩
1、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结合“善政”与“善教”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法治”与“德治”的理解。
四、探究创新: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五、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它的萌生可追溯到“五帝”与夏禹传说期,它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孔孟儒家创立仁学,标志民本思想成熟阶段的到来。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对人的关注,重视民众作用和地位,治国之要在于富民、利民。传统民本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伦理道德支撑与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
第一、“民本思想”在当时,是作为一种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提高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稳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这种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第二、在“民本思想”的发展史上有许多学者是为此做出贡献的。例如孔子、孟子、荀子、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对“民本思想”有继承有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中国传统政治--“民本思想”它是中华民族认识史上的宝贵成果。
第四、我们认为今天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一个继承和划时代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在于“民贵君轻”、“民为邦德”、“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富之教之”等思想的真理性和人民性是相通的,因而也就发生了历史传承的关系.
师:谁能知道现在人们口中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人们在买食物、家具等物品时所用。
生(齐声回答):环保
师:对,有时这个词也可以用另外的词来代替。比如我们在买食品时,要问:是不是什么色食品?
生:绿色
师:是的。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这是为什么呢?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这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
(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师: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生(齐声回答):红柳树。
师:为什么说它是离太阳最近的树呢?
生:因其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离太阳最近
师: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生: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师:很好!请坐!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微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生:是叙述。
生:是描写。
师: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生:属于描写。
师:很正确。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作者要歌颂什么呢?
生: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什么地方体现了?
生: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生:还有,“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生:还有,“不可思议”这个词。师:很好。“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不可思议”则是从侧面写出它顽强的生命力。还有哪些地方说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生:“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生:“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生:“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生: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师:问得好!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生: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生: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师:这“熊熊的热量”来自哪里呢?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来自太阳的光和热
师:是的,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生:“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师:很正确,看书很认真,细心。“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生: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师: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是这些吗?
(同学讨论2分钟)
生: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生: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生:司务长和我算帐的对话
生: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生: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人们挖掘红柳时的技术这么详细的介绍出来?
生:人们挖掘红柳的技术越先进,力气越大,悲剧效果越强。
师: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生: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生: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生: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师:很好。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是这些吗?
(同学讨论2分钟)
生: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生: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生:司务长和我算帐的对话
生: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生: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人们挖掘红柳时的技术这么详细的介绍出来?
生:人们挖掘红柳的技术越先进,力气越大,悲剧效果越强。
师: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生: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生: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生: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师:很好。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下面同学们开始讨论,C组的同学讨论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B组的同学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A组的同学负责评价,但前提是你们必须都找出来。时间为5分钟。
(学生热烈讨论5分钟)
生:本文的描写有: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生:文中的比喻句有: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第二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能力目标:能够找准关键词、句,领悟作者情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2、剖析作者平静叙述下的复杂情感,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的理性思考。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作业,分组准备
布置课前作业,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制成PPT以备展示。
1、查找红柳的资料
2、了解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的现状
要求:小组合作,有搜集,有制作,有展示。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圆明园被烧毁的视频片段,教师介绍视频: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据统计,在这次历史事件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150万件文物被掠夺,“万园之园”的风貌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气愤、悲伤、震惊、一幕人间悲剧。
教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如同摧毁世界名园一般,另一幕悲剧正在我们中间上演。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跟随毕淑敏老师走近红柳——这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感悟情境、体验探究
(一)品红柳之美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了红柳的形象。在文章中,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对红柳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现在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找出红柳给你留下最美好印象的句子,说一说理由。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
1、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2、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3、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4、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教师分析:
1、从作者对红柳的枝干、花、叶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红柳外形的美,但是,更重要的在后半句,“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在作者回忆自己当年在高原当兵的经历时,她说:每一天的头上都仿佛悬着一把剑,是不是地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很可能睡觉时就睡过去了,行走时仿佛心脏炸裂一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环境,红柳却可以微笑面对。表现了红柳什么样的品格和态度? 教师明确答案:从容不迫、怡然自得
2、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句子大多都是对红柳根部进行的描写,老师将它们汇总在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描写都反应了红柳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英魂。教师过渡: 学生展示:
(二)感红柳之悲
教师过渡:咱们的同学作业完成的很好,不仅让我们大家对红柳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送给大家一首红柳的赞歌,我们的文章看起来也真是一首红柳的赞歌,然而,同时,它又是一幕悲剧。作者曾认为,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必与雪域永在,然而,事实上呢?“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有着怎样的结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速度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学生可能答案:
1、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整个红柳从訇然倒下。
3、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4、被挖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5、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教师总结过渡: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却命丧人类之手,贪婪的人类,其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先是枝叶,再是根须,甚至连幽深的树灵也不曾放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类如此残酷的伸出魔爪魔爪呢?文章当中,作者同司务长的一段对话对此做了交代,我们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来完成这段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情大家分组讨论,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教师小结:经过长时间的证明,再重要的事情,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教师举例:)60多年前的前苏联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了整整872天,后来城中弹尽粮绝,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饿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列宁格勒人却没有为了生计而砍伐一棵树。
(三)悟红柳之诫
在作者离开的高原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在振振有词地挥舞着利器,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我们的作者留下的两个疑问?这两个疑问是什么?
学生回答: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他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
事迹上,对于这样的问题,生活早已给出了答案。黄沙已经飘过了村庄,飘进了城市,飘到了你我身边?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今的司务长还会不会一如当年的振振有词? 学生:不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像司务长一样的人还大有人在,我们人类做错的也不仅仅只这一件事,在课前,老师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调查一下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代表到前面来展示。同学展示
教师过渡:刚才的同学给大家做了很全面的展示,其实,造成了如此严重污染的刽子手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人类总是打着“人定胜天”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改造自然。然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真的是人类才是主宰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同自然相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只有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才能保人类的太平。
第三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2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 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叙述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a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 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2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时间为5分钟,可以讨论。(学生讨论5分钟)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谷穗()铁锨()逶迤()枝桠()遒劲()訇()镂空()尸骸()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找出这些句子,并在相应处注明修辞手法。[明确]:
(1)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
修辞:比喻 枝干——铁一样锈红 碎叶——凤羽般(2)„„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修辞:拟人 通过“微笑”一词体现
(3)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修辞:比喻 根——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4)红柳如同冰山。
修辞:比喻
(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修辞:比喻 根系——盘卷的金属
(6)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修辞:比喻 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的红柳——镂空的恐龙骨架
(7)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修辞:比喻(借喻)红柳苍老的手臂——粗壮的树干
(8)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修辞:比喻、拟人 沙丘——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拟人通过“怒向”一词体现
(9)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修辞:比喻(借喻)红柳——原住民
第四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叙述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a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2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时间为5分钟,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5分钟)
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谷穗()铁锨()
逶迤()枝桠()遒劲()
訇()镂空()尸骸()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如果说梭罗的《寂寞》更多是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那么《像山那样思考》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带有很多理性的思考。如果说专题的前几篇美文通过视觉体验触动心灵的话,那么阅读此文,应该透过狼的嗥叫,听到利奥波德的大声疾呼,从而震撼学生的灵魂。可以让课堂回归沉寂,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让学生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使思考有山一样的厚重感。
2、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二、过程与方法
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郁达夫、高建群们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柳宗元们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齐背《敕勒歌》。●哪位同学知道“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和茫茫的沙漠,在近二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环境恶化。
——开垦种田造成水土流失。
——沙漠的进攻。
同学们分析的是其中的部分原因,我国曾经有一段时期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草原受到过人为破坏。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国为保护草原、保护植被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每年还有大面积的草原在荒漠化,这中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牧民的过度放牧,草原的牲畜承载量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其实,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人们常常会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方极力捕杀,一方是全力保护,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还是多去考虑一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引发了思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板书课题: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研习】
●快速地阅读全文。
思考: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
请大家体会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这声嗥叫是狼对人类捕杀狼的强烈抗议和不满,从“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可以看出来。
——这里表达了狼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们抗争的决心,所以是。不驯服的”,含着“蔑视”。
——这是对死去的同伴的哀悼,所以是“悲哀”的。类和平共处的“深沉的”呼唤。
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这声嗥叫中究竟还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等课文学完后大家会有更深的思考。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留意的事物有“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他们想到的是死亡、战斗、食物、金钱。
作者是怎样概括他们的反应的?
——“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呢?
——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有两类事物留意了狼的嗥叫,他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
——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感情成分?
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 ——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 ——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作者在不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段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作者悟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平等相处。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文章末段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段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段齐读一遍,这段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义?
——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狼嗥告诫人们:狼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员,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
——狼嗥是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看来狼比人先知先觉,那么它“骄傲”的是什么?“悲哀”的是什么?
——狼骄傲自己懂得自然规律,悲哀的是人类尚不懂。
●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是啊!万物之问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只有“像山那样思考”,才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现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与一般介绍自然、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文章不同?不同在哪里?
——一般这类文章都是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较多地用了排比句。
●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融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下面我们再来做几句仿句练习,体会一下排比对阅读带来的冲击力,尽量以大自然为仿写内容。
1、我不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是高悬夜空的月亮,而是漫漫银河中的一颗星星。
——我不是翱翔天空的雄鹰,也不是屈身笼中的金丝鸟,而是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一只麻雀。
——我不是威风凛凛的雄狮,也不是气吞万里的猛虎,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只驯鹿。
——我不是巍立峰顶的巨石,也不是饱经沧桑的钟乳,而是风霜雨露中的一粒卵石。
——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光下的一滴露珠。
2、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树木是时间的通史,年轮是过去,树叶是现在,种子是未来。
——森林是树的家园,泥土是地毯,灌木是家具,动物、鸟儿是森林的成员。
——田野是作物的一篇乐章,田垄是五线,稻草人是高音谱号,小麦、玉米是田野的音符。
——山是自然的一幅图画,岩石是轮廓,绿树是调子,七彩的花和万千的生物是山的色彩。
——天是月的一座舞台。云彩是遮幕,太阳是灯光,虫鸟走兽是观众。【课堂小结】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布置作业】
1、阅读《寂寞》中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呜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提示:
此段文字主要写了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这样一个愉快的傍晚。
文中的“成了她(自然)自己的一部分”这句话,反映出了梭罗的主张。这样的主张与利奥波德如出一辙,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是均衡平等的。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笔下描写的对象,描述的场景就有着不同之处:利奥波德在文中写到了许多生态恶化的场面,如高山植被的破坏,狼群遭到猎杀等等,似乎更多了点批判反思的味道,饱含着生态忧患意识;而梭罗则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他好像在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美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显得很满足。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的先例。两人好像有一反一正的味道。
两人其实都是美国的生态学家,无论思想上(都主张自然万物皆是平等一员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写成了各自的绿色经典著作。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要树立起这样的比照意识)。
2、我们生活中破坏生态环境的例子还很多,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找出三至五个没有“像山那样思考”造成的危害的例证,对正在发生的事写一封信加以规劝。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狼嗥 鹿……猎人
山
客观的思考
“我”
希望、恐惧
草原、高山植被
充满生态忧患意识
无可挽回地退化
大声疾呼
第五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定稿)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教 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悟红柳形象,体会红柳精神并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速读、跳读的要领,能够在速度、跳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句,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
2、引导学生揣摩和品位关键的语句,理解课文深刻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生命、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对象的对象是职高高一数控班的学生。
1.职高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普遍不好,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上存在惰性心里。2.由于是数控班级,学生全部是男生,但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存有较强的好奇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朗读法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播发青藏高原与红柳的图片配合口述导入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如果西藏是“人类之谜”,那么阿里便是“人类的谜中之谜”。毕淑敏17岁便开始在此当兵,她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11年,对阿里极端恶劣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状况非常了解。阿里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与北极、南极相并列,我们可想见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的极端,特别恶劣,酷冷、缺氧。在这样的环境里,连人生存生活都有些困难,但这里却生长着一种植物。毕淑敏把这唯一的绿色植物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棵离太阳最近的树。
二、由学生介绍作者,同时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处女座《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散文集《婚姻鞋》等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三、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完毕后课件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学生集体朗读。(根据学生集体朗读的情况从字音、字形、词语释义角度纠正读音、识记字词及理解词义。)
遒劲(qiú jìng)、健硕、酷寒、褶皱(zhě zhòu)、逶迤(wēi yí)廖寂、尸骸(hái)、苍穹(qióng)、砂砾(shā lì)、栖(qī)息、訇(hōng)、不可思议、浩浩荡荡、本末倒置、盘根错节、生死相依、触目惊心
3、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请学生根据文中对红柳的描述,陈述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红柳?
结合课文导读明确:
(一)红柳挺立,雪域增色。
(二)红柳遭难,毁于人手。
(三)红柳消亡,沙尘肆虐。
四、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明确课文题目意义:
从近、太阳、树三组字词分析题目蕴含的含义。
首先:因为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所以说它“离太阳最近”(表层含义)。
其次:其深层含义是显示红柳的气势,蕴含了从太阳那里索得光和热的伟大力量。
最后:暗示这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课堂小结:
1、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作者简介、本课内容及解题)
2、课下识记本课字词。
第二课时
一、由学生口述对红柳的印象导入新课 提示:顽强、奉献、悲剧形象的描写
二、研读课文,感受红柳形象
1、采用跳读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红柳形象的语句,采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及产生什么作用。(学生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相结合品味语言)
(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作用:拟人手法。“微笑”一词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作用:以上3句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描绘了红柳的外形,刻画出红柳的精神。
2、抓住关键词,归纳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感情。
关键词句:
环境: 酷寒 缺氧 枝叶花:微笑
根:像巨大的章鱼脚爪
如同冰山
如盘卷的金属
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表现手法:出色的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形象特点:珍贵、固住流沙、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
作者情感:赞颂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
3、速读课文,找出体现红柳顽强的生命力的语句,感悟红柳的精神。
1)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2)它顽强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1)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2)“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3)“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小结:以上4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
三、跳读课文,再识红柳,了解挖红柳事件,体会蕴涵在文章平静的叙述下的深刻意义。
1、小组合作找出文中记叙挖红柳事件的语句。(引导学生品读语句)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5)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地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地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2、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用意。(训练学生 的概括能力)
关键词:队伍:浩浩荡荡
工具: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 工作量:可怕
工期:几天时间、漫长
劳动力: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
作用: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红柳的顽强;
队伍越浩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与可悲。
3、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找出文中相关语句。(集体朗读,反复揣摩多媒体展示的语句)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4、你怎样看待司务长算的这笔“帐”?(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
明确: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帐,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报复。
5、文章详细记叙“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有何作用? 明确:(当时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的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情态,从反面揭示出砍伐红柳事件的可悲,更能引发人的思考。
四、分析红柳的结局
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是雪域高原的“唯一的绿色”,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吗?
红柳的结局如何?课文中那一句话暗示了红柳的结局? 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体会语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展示语句)
1、“ 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暗示了红柳的结局。
2、结局:
(1)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3)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
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4)……,再幽深的树怪,尸骸散地了。
(4)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简析: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形象,蕴涵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悲剧色彩,加强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精读结尾,升华主题
1、作者文章的结尾冷静地说:听最近到阿里的人讲……通常会非得十分遥远。这段话有什么深意?
这是作者在为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未来担忧,也是面对破坏生物链的现实做出的最冷静的思考,更是想唤醒人们。让人们想到:如果不改变只顾眼前不求长远的思想,未来的悲剧就是人类的悲剧。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六、布置作业:
找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想一想我们能为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做些什么?就此问题写一篇倡议书。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被动性,不善于从文中的语句去品读文章蕴含的内涵,更缺乏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概括能力。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发挥适当引导的作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