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老师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台,师生互致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把前几天的凄婉、低沉、郁闷抛开,来学一首情调高昂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同学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齐答)是宋代词人苏轼。
师:(指定一个声音最宏亮的同学)你能把苏轼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好,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会写词,诗与散文也很有名。不过,苏轼就是官运不顺,经常被贬,他还到我们广东的惠州做过官。
师:回答得很好,你对苏轼很了解。(语调高昂,神情恳切。顿了一下,又问)师:你能说说苏轼这首词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吗? 生:贬官失意时。
师:对,那么,贬官失意的滋味如何呢?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听一遍录音朗读,同学们体会一下词人的情感。(用多媒体放映,学生听朗读,神情专注,约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听别人朗读得那么富有感情,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种激昂高壮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朗读,约两分钟后)
师:(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得非常流畅。要是开头一句再读出点气势会更好。(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大家思考一下,感觉哪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能展开辩论更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生:第一句。你看“大、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个词用得很好,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更有气势。你看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生:(略显激动)那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分写。第一句是总写,集中写。
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见解,也讲得有道理,其实这两句都体现了本词 “豪迈奔放”的风格。大家说对吗? 生:(异口同声):对!
生:老师,这里的“风流人物”与“浪花淘尽英雄”中的“英雄人物”相同吗?
生:(忽的站起,大声说)当然不相同。要是相同就可以通用了。虽然它们都有“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的意思。但在这里苏轼所指的“风流人物”是周瑜,他年轻有为,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哪能与一般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呢?
生:(反应很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说来说去还不是在解释“英雄人物”,没有说服力。师:(微笑着说)那么,怎样才更有说服力呢?想一想,能否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生:(沉思了一会)啊,我明白了,下文不是写到了小乔吗?难道不是用来衬托周瑜吗?美人配英雄。也就是说,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得懂点儿女情长,刚柔相济。(鼓掌)生:(点头,若有所思)噢,我明白了。
师:你们俩的理解真透彻。没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文武双全,而“小乔初嫁了”则是写他的柔情了。同学们认为是这样吗?
生:(对老师的说法不同意,大胆质疑)老师,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风流”也是说毛主席“柔情满怀”吗?
师:(略作沉思后微笑着说)这是一种可贵的质疑精神,请大家想想,毛泽东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原词,认真对比一下是否相同。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约一分钟之后,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不能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鼓掌)师:(投以赞许的目光)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解!
生:(不解的神情)老师,三国时期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等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就只选周瑜呢?(一石击起千重浪,顿时,课室里议论纷纷)
师:问得好,有创意,同学们也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呢?我只提示二人的经历与现状。
生:苏轼选周瑜,是因为他年轻有为,潇洒飘逸,与自己年老少成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其他人无论从出身,经历上都与苏轼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周瑜。(鼓掌)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见,解读诗意必须做到知人论世。
生:老师,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师:你的见识真广,连不同的版本也注意到了。大家看看注释,也想一想,就本义,引申义的比较上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呢?(过了一分钟,有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怎么能代指舰船呢?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呢?当然还是含蓄好。强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生:我不同意。(很着急,但讲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向老师投去急切的眼神,希望得到老师的提示)师:同学们,让我发表一下意见好吗? 生:(齐声)好!
师: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的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部分学生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材料。一边是“樯橹”派,一边是“强虏”派,为下周的辩论赛作准备,好吗? 生:(齐说)好!
师:大家都知道最后几句,是词人感情抒发最强烈的地方,下面老师朗读一遍,同学们感受一下,并认真思考一下词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应抓住那些词句来理解。(老师有感情的朗读)生:(齐声)好!
生: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要理解词人的感情,对“神游者”和“多情者”的理解很重要,那么,“神游者”和“多情者”应怎样理解呢?
师:(很高兴的样子)哎,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思考好了,自由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好吗?
生:(齐声)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是苏轼,他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的吧!
生:(忽的站起)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神游人”是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微笑着说)如果说周瑜是“神游者”者的话,那么死去了的他怎么神游呢?
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周瑜会笑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他笑苏轼啦。你能再具体谈谈吗? 生:(比较轻松地)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为“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投以赞许的目光)非常有见地,很新鲜。能联系起柳永词来理解,可贵。“故国”非“古国”,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古地”。
生:(不同意的口吻)老师,那么你同意了“神游人”是周瑜啦?
师:哎,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至今还在继续争论呢!你们争论是很好的,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这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能继续思考争论下去,也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神游者”是谁?》或《谈谈“多情”与“神游”》,有信心写好吗? 生:(齐说)有!
师:对词人的情感的抒发,还有不同看法的吗,请发扬个性,大胆发言。(约十五秒后,一学生举手)生:老师,我觉得要准确的理解词人的感情,最后两句才是关键。据我查资料得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那一种是对的?
师:(微笑着说)又来了一个新问题,还带两种解释呢,同学们的看法如何?(约十秒后,一学生举手)生;我同意第二种。
师:(神情恳切)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是从整首词的格调来理解的。因为全词的格调比较昂扬向上,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比较符合词意。生:(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我也同意。苏轼虽然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思想比较复杂,但总的来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从他的仕途便可知道。
师:(询问的语气)都同意苏轼是比较达观的说法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齐说)没有。
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
生:(齐说)想!请老师说说吧!
师:好,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中,大家想一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鼓掌)
师:(高兴、轻松的神态)与同学们讨论真长见识。好,下面我们再来听一次朗读录音,再次感受一下苏轼那激情昂扬的豪迈风格。(用多媒体放映,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词。(响起了背诵的声音)师:(微笑着问)课后的两篇小议论文能及时完成吗? 生:(齐说)可以。
师:那么下课!(师生互道再见)
(2004年11月获韶关市中语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第二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执教者:虞晔如
师:“如果我生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学生笑)这不是我说的,是著名女作家方方的话。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学奇才,更是一位通才。他的赋少而精,借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全是精华”。他的《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江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你们经得起检查吗?首先,背诵出本篇描写江月的句子。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哪里的描写是月影?
生:“流光”,流动的月光。
师:男同学背——“月照”。
生:“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师:女同学背—“月消”。
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师:难不倒你们!好,来个难一点的!背出本篇中议论江月的句子。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师:我们一起背,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这样美的语言,令人陶醉,不诵读品味,怎么对得起它啊!
师: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读时,只觉美不胜收,究竟美在何处?先看“景中有情”。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神来之笔,便在文字旁边圈圈画画,写上你的理解,这就是“点评法”。我请大家用“点评法”来说说,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哪一句特别有体验,就点评哪句;可评意境,也可评手法;可就词语点评,也可就句式点评。
生:“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秋江夜色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引人遐思。
生: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近景:水光遥“接”天边,是远景。一“横”一“接”,像中国画的大写意,静谧的夜景,简洁又传神。
生:“徘徊”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师: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笔墨极为简练,却蕴涵着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度,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板书:骈散相间形成句式参差之美)
师:再看“情中有景”,又体现在哪里?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生齐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纵”“凌”字,多么传神尽兴!既是写景:碧波万顷,水平如镜,一叶扁舟漂在水面上;又是抒情:泛游长江,忘情自然,令人如身临其境。
生:两个叠词用得好:“浩浩”写出了放舟江上的客观景象:“飘飘”。用想象描绘出作者飘飘欲仙的主观心情。
生:我最喜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句。用小舟反衬江面的宽阔,如果是拍电影,可以拉一个远景,把船拍成一个小黑点,气势肯定非常恢弘。
师:我们好像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自由自在、飘飘欲仙的感受。多妙啊!
(板书:比喻想象形成情感流转之美)
师:文中的悲情从何而来?其一,来自歌词中的“美人”。苏轼究竟想没想美女,依据是什么?
生:想了,“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你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声音大一些!
(生翻译)
师:看来苏轼的确是想美女了。那么若是巩俐和章子怡来行吗?
生:不行。我们在学《离骚》的时候有一句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师说:屈原善于用香草比喻贤良的人。而用“美人”比喻贤明的君主。由此断定苏轼的“美人”应该是宋神宗。
生:我认为应该是贤明的君主。而不应该是宋神宗,我感觉宋神宗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君主,他身边后来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
生:我认为,“美人”应该是比喻苏轼的美好理想的象征。我的依据是书下注释。
师:注释也是我们解读课文的重要依据。一生忠君的苏轼,一心想为大宋王朝分忧,却被贬他乡,怎能不悲!“美人”表现他政治失意的感慨!
师:其二,来自客人悲怨的“箫声”。你背一下原句,再来点评。
生:(背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五个比喻连缀而下,将不可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
师: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泣孤舟之嫠妇”的想象和夸张,又将我们从乐的云霄带入悲凉幽怨的深潭。
师:其三,来自历史人物。同桌之间合作一下。你背原句,同桌点评。
生:“月明星稀„„而今安在哉!”
生:英雄如曹孟德者尚且转瞬即逝,蹉跎如我辈者又岂能摆脱命运的无奈?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活质量太低,与英雄的曹操和周郎相比,我们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怎能不悲哀?二是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转瞬即逝,如何不让人惶恐?
师:作者把人生的悲苦与茫然放在开阔的时空维度上来加以表现,三言两语,把人生悲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连千古风流人物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遑论我们?三个反问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的排比,一气而下,反衬悲情。要读出深沉的感慨!
师:其四,来自个人遭遇和理想幻灭。这两组背“个人遭遇”,这两组背“理想幻灭”。
师:“况......驾......举......寄......渺......哀......羡”。侧重于个人遭遇:“挟......抱......知......托......”,侧重于理想幻灭。
(要注意在理解中背诵。通过背诵来加深理解;在诵读中体会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师:几番对比,几番感慨啊!生命之短暂如匆匆过客,有志而无为,何况吾与子?至悲至痛哉!
(板书:反问叠用形成文势起伏之美)
师: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两层,“且夫”是标志。
生: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不对。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观审视角度的偏差:作者认为,要说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起,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公共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可以尽情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用我们今天的话归纳一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近自然,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稀释殆尽。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背诵文中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曾不能以一瞬(人)无尽也(我)
师:人是变的,好理解,为什么人又是不变的?
生: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生: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师:请从古诗词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生:不变和变。
师:新学期,面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新同学,老师就要情不自禁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生:变和不变。
师:爱情甜美却易逝。校园里也有早恋的,我们不妨借用这两句诗送给他们。
师:从什么角度来论述苏子的态度?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取的是“清风明月”,不取的是“非吾之所有”。重点讲“取”。
师:一般的人,写到这里就收笔了,留下一丝淡淡的惆怅。但苏轼就是苏轼。既然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你看这清风,到了我耳朵里就有了声音,明月进了我的眼睛就成了景象,是上天给我们的绝好的恩赐啊,我们好好享用吧!
苏轼就是这样求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大自然真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啊!
师: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物
人
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悲)苏轼:物与人都有变与不变的两面(全面)(喜)
生:客人的观点是片面的,也是悲观的;苏轼的观点是全面的,也是乐观的。
师: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圆月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的一曲永远的”二重奏”。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师:“客”之疑问和“主”之超旷,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作者虽然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是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借客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其实是作者虚构,作者借“客”之口,来写自己对人生的多种感悟,借“客”之口道出自己对于人生的悲观的一面。然而悲过之后,又能重新审视人生,表现出积极的那一面。
师:说得对。这样写,一则有助生发义理,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体现了苏轼思想上的矛盾以及所选择的解决矛盾的方式。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二则行文显得奇崛多变,好似此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客:体现了作为“儒者”的苏轼——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悲观)主:体现了作为“释道”的苏轼——因缘自识,随遇而安(达观)
师:“盖......而......则......且夫......苟非......虽......惟......”,仔细体会这些虚词的作用及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板书:关联相扣形成义理奇崛之美)
师:这真是:江山无尽,风月长存,声色俱美,“共识”而乐!课文中有哪些月亮?有什么异同?
生:写到两种月亮,一是第一段写到的月亮,一是第三段写到的月亮。
师:其实,再想一想,是写到了三种月亮。三种月亮都给我们以美感。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呢?
生:现实中的水月,作者是实写的,而历史中的水月和哲理中的水月,作者是虚写的。
现实中的“水月” 柔和之美 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 苍凉之意 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 人生之感 超越生命(虚)
师:好一个苏东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也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悲哀和不幸降临,东坡总是微笑接受。有人形象地说,人类的内心要表达产生了文学,人类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又继生了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便都是苦闷的产物。而苏轼的《赤壁赋》呢?
生: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是哲理化的文学。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
师: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对生命的感悟、阐释,就成为作者最富灵性的文字。
师:东坡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生:得和失是相对的。生命是一种感受。
生:淡泊一点,有一种爱叫放手。享受自然,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过去的。
生: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懂得变通,才会生存。
生:尝试过的人总比听任自然的人多一份可能,也善于调节精神的压力。
师:同学们说得好!生命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但有时还承载着生活的苦难。面对仕途风雨,坦然相对,就会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佳境。
愈是优秀的作品,愈存在巨大的解读空间。只要调动我们的体验,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赤壁江月”来。如果你和苏东坡相遇,你将要同他说些什么?
生:“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放弃”,在儒家看来,独善其身也是一种生命选择,否则在不利于自己的境况下还要硬碰硬地干,那这个人的生命就很脆弱。
师:当然也有宁折不弯的悲壮典范,像屈原投江,老舍沉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不苟且。但更多的是像苏东坡,化困为通。如果苏东坡跳到江里死了,中国历史上就缺少一个伟大的文人了!
生:天之高,无极也。天就是人生的理想。心有多高。你就能触摸到它。
师:“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1082年,他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在苏轼看来,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在山水中沉淀灵魂。于是他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在孤灯下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人们在阅读玩味苏轼文章诗词的同时,就是在解读品味着自己生命的真谛。苏轼,真君子啊!一个旷世奇才,一个伟大的智者,人世间不朽的精灵!试问能达到苏轼这样人生境界的又有几人?我想方方说执意要嫁给苏轼,其实更多的是表达她对苏轼的景仰与崇拜!
——选自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第三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
周维霞
复习目标:
1、复习背诵,积累文言现象,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复习指导:
1、复习课文背诵。
2、阅读书下注释,积累文言现象。
3、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句中重 点词语和文言现象)复习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每日一诗:
生出示材料: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出题人出示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2)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师结:本诗是抒写诗人仕途受挫,备尝世态炎凉的感慨。无独有偶,即使是曾被神宗盛赞“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轼也不乏这样的经历,于是月夜泛舟,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赋文——《赤壁赋》,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篇古文,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乐观、豪放的胸襟。
二、检查背诵: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齐背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三、检查默写: 师:听写
生:壬戌 戊 戍 戎 属客 窈窕 斗牛 扣舷 桂棹 溯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山川相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渔樵 扁舟 匏尊 蜉蝣 粟 栗 挟 骤 无尽藏 更酌 相与枕藉 师:投影正确答案 生:更正,巩固。
四、师生合作,共同解决课堂案: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这些知识点。(1)、生找出文中特殊句式,并分类:
1、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介词结构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4、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5、定语后置
1、客有吹洞箫者
2、凌万顷之茫然。(2)、生投影展示,定语后置的类型和特点: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3)、生总结虚词“乎”的用法投影展示: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
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三)可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师投影出示,牛刀小试
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实录: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五、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一)、师幻灯展示,写作素材 【素 材 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一内容可运用于“明月清风自在怀”、“自然与人生”等话题。
• 素材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一材料可用于变与不变的话题
素材三:
苏轼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也是写作素材“无尽藏”。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二)生写作交流,投影展示:
素材一:
被贬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眼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一扫贬谪之失意与惆怅,兴之所至,情不自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沐浴着明月,享受着清风,东坡先生峰回路转地完成了自己灵魂上脱胎换骨般的自省,完成了自己艺术精神上的蒸馏和升华,完成了自己人格魅力上的超脱,完成了自己心灵上的淡泊豁达。清风明月,是洗涤人心的清泉,是忘怀世事的美酒。走进自然,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星光水天为伍,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成败得失,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兴衰荣辱?
素材二:
淘尽历史,洗尽铅华,岁月在变,世事在变,不变的是什么?
“乌台”的旋风卷走了他的光明前程,黄州的暗流褪尽了他的风光霁月,苏子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然而,他把住心灵的舵,扼住命运的喉,镌下了“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的文坛丰碑。
《赤壁赋》复习教学反思
我的这次教学设计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一、学生的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还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二、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四篇:赤壁赋教学实录及反思
惟有回头,方知不足——《赤壁赋》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28班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济源高级中学——郭新奇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反思:这个引入,回头看看显得不伦不类。第一,不适合对学生讲,因为太深,所以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一上去讲这个,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好像被一下打懵了;第二,和本课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出发点本想是鼓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以生为本、自主探究”,结果学生没有教材,又变成了一言堂,导致这个开头显得拖沓冗长、滑稽可笑。
教师:先出个智力游戏:池塘里一根木头上有五只青蛙,现在有四只决定要跳到水里去,请问:木头上还剩几只?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反思:因为前面的无效,再加上这个,似乎显得更啰嗦,给人的感觉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的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高一咱们已经学过三册书了,今天我们没有按随堂的顺序进行,而是回头望月,来看一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今天我们看的是必修二。同学们都带书了吗? 学生:没有!
反思:学生都没有带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时我就懵了,没有书咋讲课?特别是文言文。所以,那会儿语言也是时断时续,课堂的实际与预设不是不符,而是差距太大,是个不小的挑战。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板书: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反思:尽管没有教材,我还想力争做到——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因为教的进度要符合学的进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被“教学进度的快车”甩掉了,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思:这篇文章最应该好好诵读的,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课本,所以第二个目标中“反复诵读”形同虚设。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苏轼。刚才我已经讲过,他是一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的大师,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诗,你还能记起哪些?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教师:咱们一中的同学脑子转得非常快,步子跨的有些大。不过,先说词也可以。除《密州出猎》外还有哪些?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学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反思:当学生开始背诵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再有过大的声音彰显自己。因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应该退到幕后,倾听、欣赏。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鼓掌)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反思:总结的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显得罗嗦,特别是“可能”一词说的很没有水平,因为他们眼下就正在学习必修四,学生从目录上应该早就知道了。其次,词的题目当时也没有想起《赤壁怀古》而说成了《大江东去》。第三,谈到苏轼词的影响,不能不提辛弃疾,以及他们并称“苏辛”,这也是个遗憾。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教师:谁能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首哲理诗、理趣诗。教师:还有一首写西湖的诗也挺好的。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师:这首诗的题目是? 学生:《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反思:此处又犯了刚才的毛病。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退到幕后去倾听和欣赏,而我又总是不自觉地跑到前台抢学生的镜头。教师:还有一首哲理诗、理趣诗,也很好。学生:《题西林壁》。
教师:对,《题西林壁》,特别是其中的两句,后两句。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题西林壁》时,我本应让那位同学顺势说下去,而我却打断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我竟然说出了“后两句”,天知道,后两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很有名,也是一首理趣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时也没能想起来。教师:谈到文、赋,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他的《赤壁赋》,另外还有与此相对的一篇,名叫?
学生:《后赤壁赋》。
反思:此处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众所周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称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门四学士”“苏黄”并称等说法都凸显了苏轼的地位和影响,很可惜,我没有进一步拓展。
教师:至于书法和绘画,咱们就不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苏轼最喜爱哪一种植物?
反思:既然不再多说了,就不要说了。结果还是说了,这纯属废话。其实,谈到苏轼的书法,他的行书、楷书均有很大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应该特别点出来,结果我却略而不谈。
教师:在“岁寒三友”或“ 国画四君子”中,苏轼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竹子。
教师:有诗文为证吗?
教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学生: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反思:其实苏轼是非常喜欢吃肉的,有“东坡肉”为证,但是苏轼又是个喜欢风雅的人,尤其喜欢竹子。因为这种植物又高又直,是有气节和骨气的象征,我们也常说它是正直与虚心的表现。因为喜欢,苏东坡在他家后花园种了不少花,还有许多竹子。总觉得自己问的不好,学生无从答起。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艺术最直接、最全面的展现,锤炼语言、提升发问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个品位高雅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集于一身的大家,我们给他来一个总结,请填空。(板书)
(男)子(才)子(君)子集于一身(痴)情(诗)情(豪)情雄视百代(态)度(风)度(气)度引领千年 学生:齐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目标二,品读课文,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有课本的同学和我一起读,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吟唱。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反思:此处读错,读成饮酒“作”甚后重复,可笑可叹,如此名篇,确属不该)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带课本,那我只好通过提问一些句子或关键词,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开篇就有“七月既望”,提到“望”“既望”能让我们想到哪些字?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朔
教师:“朔”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哪一天? 学生:初一
教师:那最后一天叫什么? 学生:„„ 教师:晦
反思:还是提问、引导不得法,如能例举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想情况会好很多。教师:“望”指的是哪一天? 学生:阴历每月十五。
反思:望日,夏历的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最圆的那一天。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中有“三月之望”的句子。教师:“既望”呢? 学生:十六
教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似曾相识,我们在初中哪篇课文里学过? 学生:《核舟记》 教师: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教师:那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应该出自哪篇文章? 学生:《后赤壁赋》
教师:聪明!“正襟危坐”中“危”字该如何解释? 学生:端正
教师: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字又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高
教师:同样解释为“高”的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一句? 学生:噫吁嚱,危乎高哉!
教师:现代汉语中有“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等成语,“危”的意思是? 学生:危险
教师:但有一个成语,经常考,而且容易出错——危言危行。“危”字什么意思呢?
学生:(轻声)小心„„
教师:有人说小心,还有别的解释吗? 学生:谨慎的
教师:好,已经很接近答案了。在生活中间,或者说生而为人,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做个君子,那么他的言行应该怎样? 学生:正直
教师:对,说的是正直的话,做的是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反思:我觉得此处拓展、延伸、联系考试,还是很有实战意义的。
教师:那好,我们看下一个。“而今安在哉?”同学们判断这是个什么句式啊? 学生:宾语前置。
教师:它的正常语序应该是? 学生:在安。
教师:关于宾语前置,我们拓展一下,有哪两种情况?首先看,“安”是什么词?翻译成“哪里”。学生:地点状语,副词。
教师:是副词吗?应该是表疑问的代词,哪里,即英语中所说的where.它的特点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学生:宾语要前置。
教师: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说的,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反思:第一,我讲解不够全面。如果细分,宾语前置还有介词宾语提前和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一类可举初中学过的《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后一类可举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应理解为“有何厌”;还可举例初中学过的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应理解为“有何陋”。包括现代汉语的成语“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实际为“惟从命、唯举才、唯图利”。
第二,我讲解无序、无效。就像数学课一样,应该让学生从例题中观察、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对于第一类,可举例《鸿门宴》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对于第二类,可举《硕鼠》中“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而我却没有举例,空对空,显得很枯燥,没有说服力。学生听起来就像听天书,毫无感觉。看来,违背教学规律肯定劳而无功;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还有一个句子也很特殊,第二段中的“客有吹洞箫者”是什么特殊句式? 学生:定语后置 教师:正常的语序是? 学生:有吹洞箫之客。
教师:时间关系,我们就看这几个词。下面,我们来理一理这篇文章的感情线索。反思:文章课后在“研讨与联系”第二题中,提到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要求注意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三、四段中,这一点没有讲到,甚至连提也没有提,很是遗憾。大家来想想,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开始作者赏清风、明月,心情怎样? 学生:舒畅、喜悦。
教师:用文章当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文章第二段开头,作者说:于是饮酒乐甚。有一个字很能概括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学生:乐!
教师:应该是“乐”,清风明月之美,作者和客人玩赏之乐。那么发展下去,是不是一路走来,一乐到底呢? 学生:不是。
教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悲
反思:学生回答出“乐”之后,教师应直接问,接下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直接引导学生回答出——由乐转悲,不必再绕弯子。这就是课堂提问的技巧,也是学生课堂思路的转接。教师:同学们想想,是什么引起了苏轼的悲? 学生:洞箫
教师:客有吹洞箫者,这个声音怎样? 学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教师:而苏轼在此都悲了什么?作者悲的是什么?
反思:课后觉得应该这样进一步引导发问:也许洞箫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那么,作者内心深处真正悲伤的实质是什么呢?
教师:咱们刚才谈到了“而今安在哉?” 学生:人生苦短。
教师:对,人生苦短,就像建立功业的曹操、周瑜,也都—— 学生:逝去了。
教师:逝去了、灰飞烟灭、作古了,等等。更何况这个时候的苏轼怎样?(点击目标1中的写作背景)学生:被贬。教师:被贬在哪? 学生:黄州。
教师:为什么而贬到黄州?有一个历史案件。学生:乌台诗案。
教师: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此时他的思想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咱们来看一道高考题: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今天,我们不讲这道题的初衷,只讲苏轼的思想。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儒家提倡人们干什么?
反思:这个问法笼统,学生迷茫,也就顺口答曰,当然不可能是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只有再发问了,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学生:仁
教师:是,对人要仁。但作为一个人在世间行走的话,在“世”前加一个字,应该是? 学生:入
教师:反应非常快,老师还没有写完,答案就出来了。而当一个人遇到了生活的磨难,特别是生活的打击的时候,常常会怎样? 学生:避世。
教师:从积极地入世到什么? 学生:避世。
教师:到出世,到消极避世。一般来说,入世时的心态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换句话来说就是“达则—— 学生:兼济天下。
教师:那么出世的时候呢?穷则?哪句话? 学生:独善其身。
教师:那么我们总结一下,苏轼的悲来源于几个方面呢?一方面是历史人物,这些曾经建立过功勋,有过很多优秀表现的人,他们呢?也是—— 学生:人生苦短。
教师:都作古了,随风而去了。到第四册讲苏轼词的时候,有一首词,前几句话很能代表苏轼的这种思想,就是苏轼的《大江东去》的前三小句—— 学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教师:那么,更何况苏轼现在的位置,什么位置? 学生:黄州
教师:被贬黄州,他每天的生活状况怎样?
学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教师:所以不禁悲从中来。
反思:语文课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优美的,这一段可以总结为:三国英雄曹操曾经也在赤壁饮酒赋诗,高谈自己的理想,但是最后也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作者也由此悲伤起来,感叹时光匆匆流去,以及生命的短暂,再加上现实的苦闷,让作者不由自主。
教师:下边还有没有变化呢? 学生:有
教师:什么变化?到了最后,这种情感,有没有新的转机? 学生:有
反思:此处提问又没提到点子上,走了弯路。
教师:什么转机?苏轼想到了在大自然当中的哪两个对立的事情?一个字—— 反思:自相矛盾,两个对立的事情,一个字!别人提问的话,老师自己也回答不出来。学生:变
教师:在生活中间,变与不变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不是
教师:变和不变之间始终在循环发生变化。就像咱们刚才说的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里面有句话。
学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教师: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但是,变与不变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反思:以上问话都是废话,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在浪费课堂时间。
其实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讲,毛泽东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学生:巡天遥看一千河。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动,都在变。大家都在生长。如果长得快,就像禾苗,非常干渴的时候,如饥似渴,咕咚咕咚喝水,我能听到你拔节的声音。有的小孩长得快了,骨骼有时候会疼,皮肤疼。原因就是你长得太快。反思:这段阐述离题太远,无意义。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长,所以说,士别三日? 学生:当刮目相干。
教师: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理上学过? 学生:相对论
教师:还学过社什么?因该是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这个世界物质是不灭的,你的钱包丢了,真的丢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跑到别人兜里去了。你的手机丢了,小偷偷走了,它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并没有从这个世间消失。
反思:此处拓展无意义,亦可删除。
教师:所以说“变与不变”仅仅是看问题的两个角度。那也就是说,横看成岭—— 学生: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作者一想到这,豁然开朗。既然想开了,作者又回到了什么情感? 学生:乐
教师:对!文章中哪句话可以为证?最后一段说,客—— 学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教师: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学生:喜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感情线索来想一想,就拿悲来讲,在历史当中,咱们学过的文人墨客还有没有同样表达悲伤情感的?
面对生活,面对不如意,或者登高望远,来表达内心强烈情感的。学生:杜甫
教师:谁能想到他的一句诗? 学生:《登高》
教师:《登高》里哪句话可以概括? 学生:《望岳》
教师:那就《望岳》吧!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悲吗? 学生:没有
教师:记住,咱们说的是“悲”。学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教师:除杜甫外,还有别的人吗?比如我们刚才谈到了“而今安在哉”的曹操,他在《短歌行》里写过?那句推销、卖酒的话还记得吗? 学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反思:推销、卖酒的话矛盾。再者,既然说到“卖酒”,就因该说出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才行!
教师:还有,汉代的杨慎,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大伙想想,《临江仙》前两句怎么说的?
(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浪花淘尽英雄,这种感觉。还有没有?——陈子昂 学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教师:哪首诗? 学生:《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伙儿齐声背一下,好吗?
学生:《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教师:这些人,他们在生活的遭遇面前,都不同程度的抒发了这样或那样的悲伤之情。苏轼和他们所不同的一点在于:面对这种情形,他能够调节,能够自己想通。所以,有人总结了:在这个人世间,无所谓真正的悲剧和喜剧。如果你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一味的沉迷在喜剧之中,那就是 学生:悲剧
反思:套用一句歌词,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能解脱谁都了不起!但关于“解脱”解读还不够深:由“倚歌而和之”一句可知,这充当伴奏角色的客人的悲音是应和主人的歌声而发出的,因而弄懂主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的含意,当是理清该文意脉的关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多么广阔啊我的胸怀,我思念的美人啊在遥远的天边!这里的“美人”当指作者思慕的明君贤才。教师:希望我们远离“杯具”。最后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你从苏轼身上学到了什么?每个同学准备50字的口头发言。好,开始准备。(学生讨论)
教师:打腹稿也行,写两句也行。板书:
《自题金山小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反思:失误!《自题金山画像》竟然写成了《自题金山小像》,一定是和鲁迅的《自题小像》弄混了。教师:今天的课堂有点遗憾,都是大家一起吹竽。下面能不能来两个个人发言呢? 同学1:女生,声音有点小,谈做人要大气。
同学2:男生,声音洪亮,谈为人处世要豁达,面对困境,要看得开,想得开,只有这样才能从失意中走出来。
教师:苏轼留给我们的有很多,现在世面上流传一句话。2010年“五一节”时候,“小月月”横空出世,大家都知道那句流行的话。网络热词,叫什么? 反思:实际是“国庆节”。有时无须引用那么细,太细的话,一是浪费时间,二来也容易失误。学生:神马都是浮云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评论一下,你觉得这句话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 学生:有人说积极,有人说消极。
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个人世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与错,一切都是相对的。“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既可以积极的理解,也可以消极的解释,就看你如何对待生活了。
希望下课以后,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争论,但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像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的那样:即使在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作者没有倒下,而是豁达乐观面对,他的最大功业恰恰就是在那时建立的。谢谢大家!总评:
《礼记·学记》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台湾散文大师林清玄说过: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我说:只有走过,才知深浅;惟有回头,方知不足。
第一关,笔试前。我猛背去年的三道题,自编教学案例、了解课堂教学模式、熟悉中外教育家。我心里很清楚:重复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我不知道将要考什么。只有这样努力复习、准备心里才踏实。试卷发下来一看,自己并不紧张。原因是:
1、我有自己的个人成长规划,而且是在分析了自己的现状后制定的。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一直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君子成人达己——我一直把学生放在首位;
2、去年《河南教育时报》记者到高级中学调研新课改、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情况,我写过一篇评价新教材的文章; 3、2001年我应聘来济源后买的第一本教育书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2004年送完毕业班暑假我读了,没读完。2007年暑假送完毕业班,我又重读,而且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并且获得了济源市“网通杯”第二届职工读书节活动“先进个人”。李希贵——学校组织去山东安丘四中、潍坊一中考察过,对他并不陌生。
我从开始写到最后,没有停笔,从公布到网上的文字统计,我写了5000字。我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思想。我还对三道题的命题进行了评价,我觉得很满意。第二关,面试及答辩。我并不担心,因为我是教语文的,口头作文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对于成长历程,这是我刻骨铭心的事情,我走的每一步现在都能一一道来。至于文字稿,不知道我写的好不好,反正我知道:我尽力了。
第三关,讲课。心里没底,因为2009年高考后,学校没让我下高一,而让我直接接了高二08级,对于新教材,我只讲了必修五。
还好,我很幸运,抽到了《赤壁赋》,老教材里有,讲过,但没有料到,学生没有书,因此讲完下来,我的感觉并不好。
说实在,看自己讲的课实在是难过。平常自认为还可以,自我感觉良好。但看着看着,才发现自己高看自己了。我的课堂问题是:
1、课堂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激活课堂做的远远不够;
2、课堂语言缺乏锤炼,废话多,断句多,口头禅多,词不达意多;
3、课堂提问缺乏艺术,急需提升;
4、讲课时的小动作多,有时动作幅度比较大,很可笑。
高中组我第一个讲课,但是回来一直忙,毕业班教学、班主任、高三年级、还有个人生活;学生座谈、成绩分析、考纲研读、同读一本书活动,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本该周三上传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到现在还没有搞定,感觉这个句号没有画好,心里很不安。现在是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的凌晨,实录和反思已经超过一万字,快完稿了,我终于长出一口气。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我自己。今后,我会一直朝着“课堂定位准确、思路明晰科学、师生互动有效、核心目标达成”的目标继续努力的。“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真心感谢“名培”活动,真诚感谢常老师,看那些文章很受益!说实在的:用心进步真快!
我知道:一开始我是被参与的。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强烈的上进心,我有集体的荣誉感。自参加“名师培养选拔赛”以来,我一直在努力,说实在的,我很疲惫,因为想进步就要比别人多付出;我也很快乐,因为我感觉到了我的变化和进步。
一句话:参与即成长,痛并快乐着!
第五篇:《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
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
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
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
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
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
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
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