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第一课时
兴安二小
李亚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2.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掠抢,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3.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情境、引导学习、调查实践和探究学习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中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2.知道在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少年强则国强,立志强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圆明园被焚烧前后的照片等主要内容的PPT课件、视频、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上网查阅第一次“虎门销烟”的经过及结果,《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十二生肖铜兽首相关资料以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等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师: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一段视频,你们想不想看? 请大家认真看一下,这段视频说的是什么?看谁看得仔细!2.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视频
师:谁看出来了?说给我们听听。3.学生分享视频内容
4.过渡: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会出现“回归”一词呢?这要从一段不能被我们忘记的屈辱说起!板书课题:不能忘记的屈辱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侵占的中国土地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看这三张地图,香港曾经被谁侵占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香港曾被英国侵占,澳门曾经被葡萄牙侵占)
追问: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1999年12月20日)2.那么香港和澳门为什么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了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看你的资料中有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给大家2分钟时间整理材料,组内讨论,之后选代表汇报
(分组汇报、解决问题)(1)了解鸦片战争(2)出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哪几条让你感到特别的屈辱?)(师生重点分析二三四条)
师:更可气的是从此以后,一些西方列强国家看到英国在中国占到便宜也都纷纷扑向中国,先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结果会怎么样?(失去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钱财)
3.出示近一百年割占或强租中国领土的国家和被割占和强租地表格,这下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还有许多国家来强占强租我们许多土地)4.出示强租地:(1)天津河北区马可波罗广场
这就是今天还存在的当年意大利强租地中心区!
(2)狗与华人不得入内
师:这是当年上海英租界一个新建的花园大门口挂的一个牌子!写的什么?你怎么理解?(生讨论交流)
可见在他们眼里,我们连狗都不如!国土丧失!危机重重啊!一位画家用他的漫画表现了当时的局势。
(3)出示时局图,我们书上31页也有,结合课文还有你们收集来的资料或图片,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张时局图。
生说师补充:英国盘踞在长江流域,把长江流域划为势力范围,还强租威海卫(老虎尾巴勾住威海卫)。法国占据中南半岛,青蛙两只前爪分别抓着云南和海南岛,日本占领了台湾岛,(图中太阳伸出一条线,缚住了台湾,并绑着福建。)美国老鹰叨着星条旗,从大洋彼岸飞过来分食。图的正下方是一批牛头马面的牛鬼蛇神,正对着中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向中国。
5.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想想那个时候人们的感受会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互相说一说。(愤恨、悲哀、屈辱、无奈、渴望……)
6.师:爱国人士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了一首《七子之歌》,(出示七子)他把这七处失地比作祖**亲的孩子,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
过度:不断地签订不平等条约,领土就不断地被分割,人们就更加的感到痛苦不堪。老师给你们做了一个统计,相信所有看了这个统计的人都会义愤填膺!
7.出示课件: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快速读一遍)你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失去多少土地多少钱啊?!真是山河破碎,国将不国啦!这是人民的灾难,更是民族的屈辱啊!
(板书:山河破碎)
过渡:然而对西方列强来说,中国就是一块大肥肉,好吃谁都想吃,他们所到之处洗劫一空。这其中最大的一次浩劫就是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五年级是不是讲过《圆明园的毁灭》?(是)那这一部分你们来讲,我来帮你们列个小提纲。1.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课文32—33页,在小组完成下列两个任务——(1)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是什么样子?
(2)1860年10月以后都发生了什么?
要求: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一个问题讲给大家听。
2.分组探讨、汇报讲解。
(1)教师适时出示火烧圆明园之前的照片,简单描述,让他们感受圆明园无与伦比的美和珍贵。(你们知道吗?圆明园是由当时中国最好的园林设计师和意大利最好的园林设计师合作设计完成的,它凝聚了中西方建筑的精髓,所以说它是万园之园,也是世界建筑史上文明的象征。)
(2)汇报讲解第二个问题,组织看视频《火烧圆明园》,感受侵略者的无耻和中国遭受的屈辱。(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侵略者火烧圆明园,他们还干什么坏事了?继续汇报讲解。
(4)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被掠夺的宝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的感受和心情。看清西方列强的强盗的嘴脸。
小结:那么整个第二题的答案就是让我们了解国宝被夺给我们带来的屈辱和侵略者的丑恶嘴脸,贪婪乱象!(板书:国宝被夺)
活动三:总结
1.讨论: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2.为了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出示:不忘屈辱、发愤图强、捍卫中华)
3.同学们,山河破碎了,国宝也被夺走了,接下来遭殃的一定是人民,下节课,我们接着去了解抗日战争那一段不能忘记的屈辱!
板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
山河破碎 国宝被夺
第二篇:说课稿不能忘记的屈辱
《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稿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义务教育教材第11册的内容,它是根据六年制教学内容“知道旧中国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这一要求编写的。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对于祖国屈辱的历史了解甚少,给我们学生补上这一课非常必要。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帝国主义烧杀抢夺,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通过图片和短片告诉学生旧中国历届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第二部分重点讲述了英法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课文先描述了圆明园的规模宏大,风景优美,建筑宏伟,陈设富丽,使万园之园与一片废墟形成强力对比。第三部分,回到今日,通过“兽首被高额拍卖”,认清现状,让学生明白祖国的今天远不够强大,作为炎黄子孙不忘昨天的屈辱,更不能忘记今天的惨剧。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事实。
2.知道社会腐败,经济技术落后是要挨打的。
3.体会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的悲苦,以历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感情。
说教学过程:
一 了解不平等条约 1.谈今天,激起豪迈之情
(第1张PPT)从几张图片,说说我们中国这些年令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事情,例如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虽然自豪记忆犹新,而这样强大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昨天”,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第2张PPT)。2.图片比较,激起公愤。
(1)(第3张PPT)书中三张香港、澳门回归前、香港回归后、澳门回归后的地图比较发现了什么?【课件作用:许多小学生不清楚香港和澳门的具体位置,通过地图可以了解我国的版图】
(2)(第4张PPT只点击一下会自动播放)激起疑问,你们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又是什么情况下被分割的吗?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3(第5张PPT点击中间一下会自动播放).通过短片----《南京条约》了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课件作用:小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短片直观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了解清末政府的懦弱】
4(第6张PPT)用表格标出了几处大面积被侵占的地区,要求同学在地图上一一圈出,能使同学对空洞的历史产生实在的认识,同学们也通过找图的过程,亲身感受到祖国版图的“支离破碎”学生对照着条约中的,一一在地图中找出被分割和侵略的地方,激发同学们悲愤。(第7、8张PPT地图展示的截图)
5(第9、10张PPT)被分割的领土中,沙俄瓜分我国的领土面积最大,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十分清楚
二、了解“火烧圆明园”
6(第11张PPT点击中间一下会自动播放).出示圆明园被烧前的制作短片,再现圆明园的魅力,问学生你看了这复原后的圆明园短片后想起了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使学生更深切对侵略者愤恨。7(第12张PPT点击中间一下会自动播放)当同学的悲愤到一定高度,适时拓展深化,祖国昨天的大劫难远不止“火烧圆明园”这一件事,请同学们上台说说。
三、.再谈今天,激发忧患意识
8(第13张PPT)让学生明白祖国的今天远不够强大,播放短片-----新闻《拍卖兽首》,认清现状,因为小学生对这一段知之甚少,最好是通过直观的短片来清除知晓,这才能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炎黄子孙不忘昨天的屈辱,更不能忘记今天的惨剧。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做什么,同学发言,最后达成共识:(第14张PPT点击右下方的小喇叭播放《七子之歌》音乐)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经济武装自己。
四、总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以情为主线,以课内课外学生自主活动为载体,积极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得到感情升华,最终内化为精神力量,追求自我不断完善和超越。
第三篇:《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祖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体验身为华夏儿女的悲愤之情,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与愿望。
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知识: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了解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掠抢,残害生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多数知道抗日战争的故事、长征的故事、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但是祖国曾经经历的山河破碎、家园被毁的近代屈辱历史和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历史,他们并不是很了解,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他们了解相关信息的渠道窄,仅限于听上辈人的讲述,或是从电影、报纸上获得一些信息,还不具有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由于获得历史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比较陌生,缺乏情感基础,这将对本单元的学习实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质朴的农村小学生将会深刻感悟祖国的多灾多难以及人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定会激发高涨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致使山河破碎、国宝被掠、人民遭受屠杀的史实。教学难点是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和悲惨命运,从而产生民族自强的情感。
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山河破碎”作为突破口,通过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充分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比较充分地知晓在清朝末期祖国山河被割让、被租借、被瓜分的史事,感受祖国领土主权丧失、山河破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与屈辱。从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注意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由于学习内容过于繁杂,造成知识罗列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换位思考或联想。为此可设计一个体验活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的生活情景。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中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想象:在那样的年代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这公园的门口,看着这个规定,你想说点什么?如果围观的中国人上去帮助这位妇女讨回公道,可能会有什么后果?从三个不同点位的体验,充分感受中国人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看着外国列强为所欲为,却只能忍气吞声的屈辱。通过联想,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祖国所遭受的屈辱感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致使山河破碎、国宝被掠、人民遭受屠杀的史实。
教学难点
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和悲惨命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要从“破碎的山河”“被掠夺的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三个方面搜集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从“破碎的山河”(被侵占的领土)、“被掠夺的国宝”(重点了解圆明园)、“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中国人民“亡国奴”的悲惨生活)这三个角度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史实。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破碎的山河”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回归的孩子
1.[出示图片:中国香港北京奥运代表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在参赛的204个国家代表团中,走来了一支特殊的方阵,这就是中国香港奥运代表团!香港于1952年在赫尔辛基首次参加奥运会,此后直到1996年,香港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参加了每一届的奥运会。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香港开始以中国香港的身份参赛,这是因为在1997年7月1日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2.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板书:破碎的山河)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 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像一个流失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当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意味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较为熟悉的香港回归为切入点,引入学习主题。】 活动二 七子之歌
1.阅读教材三幅地图(地图分别为1985年、1998年、2002年香港、澳门的名称变化),思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读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小结: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借,有的被它们强取豪夺,四散漂零。
2.[播放课件:七子之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描述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并侧重引导学生体验失去国土的屈辱和愤慨。
3.[播放视频:七子之歌——澳门] 师生齐唱《七子之歌》中的“澳门篇”,进一步来体会民众的悲愤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国土被强占的悲愤之情。】 活动三 国土的问题
1.[播放视频: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祖国山河破碎,并阅读教材的表格,结合平时的了解,说一说这些列强分别侵占或强行租借了我国哪些领土。教师也可补充相关信息,如沙俄侵吞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例如历史遗迹、战争遗留物等。
小结: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先后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先后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掠夺我国的财富,瓜分我们的国土,还有许多地方和香港、澳门一样,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2.[播放视频:时局图]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结合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看到这幅时局图,你们的感受是什么?也请大家想一下当时人们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祖国山河破碎的情况?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历史信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张时局图的寓意,图中“不言而喻”四个字点破了帝国主义妄图侵略和瓜分中国的野心,更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当时山河破碎、领土残缺的状况。
小结:据统计,清政府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些外国列强在强占、强租的中国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成为“国中之国”——租界。这些租界遍布中国各地。租界里的中国人面临怎样的命运? 3.[播放视频:国人的屈辱]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祖国失去了主权,人民失去了什么?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失去家园、失去尊严、失去生存权的悲惨生活。
总结:破碎的山河在哭泣、分裂的国土在控诉,祖**亲的屈辱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屈辱,这段屈辱的国耻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每一个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不会也不能忘记!(板书:不忘国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大片国土曾经被列强瓜分和掠夺,体验人们心中悲愤的心情。】
板书设计
破碎的山河 不忘国耻
第2课时
活动一 被掠走的国宝 [播放视频:圆明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调查收集进行反馈交流:看到昔日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你还知道哪些流失的国宝?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用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板书:被掠走的国宝)
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板书:以史为鉴)
【设计意图:通过圆明园被焚烧,中国国宝被掠夺,激发学生的民族愤慨之情,体验沉重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反思。】
活动二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播放视频:九·一八]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从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境况到命如草芥的生存境况交流研讨。(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小结: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2.阅读教材两个典型事例,通过讨论“原日本731细菌部队的士兵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作证”及了解“8·4”事件的原委,让学生从中认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不容置疑的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3.[播放视频:南京大屠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还有哪些了解?为什么中国会不断地遭受凌辱和侵略?面对欺侮,当时的中国人是什么态度?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表格“记下历史事实”,将自己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了解写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
小结: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制造的又一起震惊中外的血腥惨剧。血淋淋的史实不容抹杀,灾难深重的南京古城永远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4.针对有些日本人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说说你的看法及态度。侧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作为现代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还原历史真相,用真实的历史击破别有用心者的谎言,维护国家的尊严。
小结:无论是“九·一八”的屈辱,还是“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日本军国主义屠刀制造的段段血腥历史,成为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唯有建设自己强大的祖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板书:强我中华)
【设计意图:认识日本侵略者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不容辩驳的历史事实。这段历史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留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烙印。】
板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国宝 被蹂躏的东北沃土 南京大屠杀 以史为鉴 强我中华
第四篇: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稿)概况
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第2篇课文,它是根据六年制第六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一条“知道旧中国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这一要求而编写的。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一直在甜水中泡大,对于祖国屈辱的历史了解甚少,给我们的学生补上这一课非常必要。因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着背叛”。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语。简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帝国主义烧杀抢掠,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部分“读读想想”重点讲述了英法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课文首先描绘了圆明园的规模宏大,风景优美,建筑雄伟,陈设富丽,使万圆之园与一片废墟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景越美,恨越深。
第三部分“看看说说”则通过图片、资料告诉学生旧中国历届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100多个,并将其危害最大的7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列为图表。万人坑中中国劳工的尸骨照片。
教材这样安排由点到面,使学生能较感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旧中国腐朽统冶,进而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结合本年级学生年龄实际及认知水平,深入挖掘、大胆拓展,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认知目标:
1、知道“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抚顺万人坑”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
2、知道自己的家乡人民、亲人们在日寇统治下悲惨经历。
3、知道社会腐朽,经济技术落后是要挨打的。
情感、行为目标:体味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的悲苦;能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思想品德教学最重要要解决地是引导学生做一个怎样的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而事实上,如果学生道德认知得不到情感的认同,难以内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更难以被自觉地物化为道德行动。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能体味旧中国中华民族的遭受的屈辱及分析原因;而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从情入手,从而来完成最终目标:激发他们做一个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人。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课属于政治常识型课文,使用一般的谈话法,很难激发学生激情。而活动式的课总能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与提升。因此,针对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认知、情感规律,本课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师之激情引导为保证,构建谈话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三位一体,以课外课内活动为载体的“激情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辅以电教多媒体,营造情境,激发情感。
2、学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全方位增加了对实践活动的要求。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亲身体验中得到自主教育。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体味情感,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是本课学习的宗旨。课内课外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激发情感,达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是本课学习最主要特色。
三、说教学过程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情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是激发道德动机动的桥梁,更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这一思想:自主活动中充分激发情感。
本课课外实践活动分个人或小队活动。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我的家乡人民、亲人等知道自己的家乡人民、亲人们在日寇统治下悲惨经历。课中活动再将收集的信息进行以交流反馈,最后达到共识。
整堂课我将它设计成“实话实说”节目形式。央视的实话实说栏目是家喻户晓,大伙儿都十分喜欢。这样给平淡的谈话、交流创设一个学生喜爱特别的情境,又为真诚交流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氛围。
(一)启发谈话,确立谈话主题
(上课前,首先将椅子排成半圆型,据心理学反映,这样的排坐法,最利于沟通交流。)教师启发谈话:知道实话实说节目吧?喜欢吗?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自己动手来录制一期我们的实话实说栏目。这主持人今天先让老师来过把瘾,可以吗?咱38位同学就是今天的特邀佳宾。欢迎大家!这样诱发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学习情趣,达到“课伊始,情亦存”的效果,为后教学活动作好铺垫。于是,在亲切的话语中,充满激情的音乐中,切入今天谈话的主题:昨天
今天
明天。确定这个主题,着重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联系实际,立足今天,去体味昨天的屈辱,进而振奋今天,去取得明日的辉煌。
(二)简谈今天,激发豪迈之情。
首先由请学生用“今天”说句话,而后请学生放远眼光,你能简单地说说祖国的今天,咱中华民族的今天吗?可以适当举些例子这样从学生实际出发,由近到远,慢慢切入主题。学生边谈,可边出示多媒体,(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我们喜报频传:7月13日,我们8年磨一剑,终于取得2008年申奥的成功;10月7日,五里河体育馆激情四射,我们的男足终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0月10日,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国际性APEC会议;走过了曲折漫长的申请入世之路,我们又迎来了10月13日,加入WTO世贸组织。十六大胜利召开,各族人民欢欣鼓舞)配以鲜红字体,明亮的画面,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三)深谈昨天,激发悲愤之情
简单谈了今天祖国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回顾祖国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主持人话锋一转: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祖国现在正如日中天,她曾有过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也有威镇四海的灿烂夺目的盛唐时代,然而就是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沉淀、优久文化底蕴的神秘东方古国,它的昨天更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吏。(出示:导语。1840年,英帝国主义……)这样使祖国今日的辉煌与昨日屈辱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学生心中的震撼。边说边板书:太阳,屈辱史。
而后,A:主持人用饱含激情地话引入学文:朋友们,让我们迈入历史的长河,穿过时空隧道,去见证那段不堪回首、但更不能忘记的历史片断。这时用多媒体出示(清朝末年,人景,圆明园被烧情景)让学生形象的感知后,不时时机地问:你知道这个现在正被大火肆意燃烧的是什么地方吗?圆明园。看着这些残垣断壁你能想像圆明园它当时的辉煌吗?当时人们是怎样赞誉圆明园的,可让学生将课外找来的资料简单交流后,小结出示: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这里图片展示,表面让学生感受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实则让学生间接去想象圆明园的辉煌,更加深对侵略者的愤恨,因为而我们再也找圆明园完好时光彩夺目的图片。也许你可以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找寻它曾经的风彩。看看课文1-3节(录音、图片)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描述原先圆明园特点的一句话。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出示这句话)
这里让学生充分地说,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课外找来有关当年圆明园辉煌的记载!配以图片展示,再一次让学生从这些残桓断壁的图片中寻找圆明园夕日的风彩。接着,面对如此壮丽的园林你想说些什么?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些名人对圆明园的赞美之话。(出示雨果的话)
而正当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味圆明园的美,它的独一无二时,主持人一语激起千层浪:然而如此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倾注了无数劳动人民血汗而建成的圆明园,如今只剩这些残桓断壁,是谁把它变成一片废墟的?(请自由学4、5、6)因课前预习过,可花很少时间。
接着观看《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说说的感受。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园愈美,心愈痛,对侵略高于者的恨愈深。
此时,B:当学生悲愤的情感到一定高度时,适时拓展深化:祖国昨天的大劫难远不止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哪些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你搜集的资料还有哪些?上台说说。(从大的到小的;远的到近的;如“南京大屠杀”、“抚顺万人坑”、“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亲人们在日寇的统治下悲惨经历等。课前收集活动是初步感悟,而此时信息的交流既是资源共享,更是情感再次深化。
C:当情感到达最高点时,因势利导:这一条条,一桩桩,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然我有9600万平方千米的泱泱大国,可为什么帝国主义敢来侵略我国呢?(小组讨论)寻找造成这段屈辱史的原因:自由发表见解后归纳,出示毛泽东的话。
“深谈昨天,激发悲愤情感”,这一部分的设计,课前让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中初步感悟,体验情感;课中的运用充分运用多媒体,音乐、图片、影像创设情境,及教师富真情实感的生动导语求得以情动情,使学生在自由讨论、交流中升华情感。
(四)再谈今天,激发忧患意识。
主持人用满含深清的话小结:正如歌中所唱,走过了阴雨满天的昨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强起来。然而祖国的今天是否像我们刚才所说那样一切都是那样阳光灿烂,没有一丝阴影呢?让学生谈谈就近几年发生的惨剧。(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三位年轻的记者献出宝贵的生命;王伟事件)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这一问题的设计出乎学生意料,更能激起他们的探究性情感,引起广泛又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以达到达到教学目的激起让学生的忧患意识,明白今天的祖国也还远远不够强大,作为炎黄子孙不忘昨天的屈辱,更不能忘记今天的惨剧。最后顺藤摸瓜,那么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最终达成共识:明确自己身上所负责任与使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用知识充实自己,用学问武装自己,用正确的道德规范自己,让自己与祖国一同壮大)
(五)展望明天,激发奋进之情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拓展与延伸!最后当学生已深知自己的身上使命时,理想教育已是水到渠成,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那么请设想明天的你是怎样的?祖国的明天又会怎样? 请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畅所欲言。因为有了理想,才有了为之奋斗的人生历程。
最后,请用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谈话节目。这一环节设计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坦露学生各自的心灵世界。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的袖珍板,能直观形象的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本课板书与其谈话节目的形式相呼应,采用板画式,色彩显明,充满了人文气息。它形象生动,简明扼要地将本课学习要点襄括其中:历史的长河中,祖国的昨天阴雨满天,祖国的今天如日中天,只要不忘昨日暮途穷的屈辱,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振奋,祖国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情为主线,以课内课外学生自主活动为载体,积极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得到情感的升华,最终内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第五篇: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
《艰辛的求索》第一课时“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艰辛的求索》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今天我将围绕第一个对话框“不能忘记的屈辱”进行说课。
说教材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本课引导学生以典型的历史事件为切入口,从那段饱受沧桑的屈辱史中,更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祖国,进一步感受我们祖国顽强的生命力,从小树立弘扬民族精神的抱负。
我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屈辱的近代史。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史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感受旧中国遭受到的屈辱。③情感与态度:从侵略事例中感受中华民族遭受过的屈辱,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旧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全面而深刻地牢记这段屈辱史,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说学情
由于本课书是关于历史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太清楚,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在今天美好的生活后面,祖国也曾经遭受过屈辱。更不了解那些屈辱史给祖国带来了的影响。
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我主要开展体验式教学,面对历史,让学生用心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而不是仅停留在知晓历史事实这个层面上。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鸦片
1、课前出示我国神十升天的视频,让学生感知祖国科技发达的现状,并且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才日渐强大,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快乐美好。让学生从内心升起一股荣耀感和幸福感,为下面的目睹祖国曾遭受到的屈辱做情感铺垫。
2、在学生还沉醉在祖国强大的光环下时,峰回路转,回顾过去,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也蒙受了许多屈辱。板书“不能忘记的屈辱”。
3、出示清朝时期,人们吸食鸦片,精神萎靡的社会情境图片,带学生走进那个充满屈辱的灰色年代。并引导学生描绘图片中的情景。并思考回答,当时的社会变成这个样子是什么造成的?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引出鸦片。进而揭示鸦片叩开中国的国门的源头:出示课件文字。
4、在学生了解了鸦片叩开国门的历史背景后,引导学生回答鸦片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展示课件:鸦片的三大危害。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因为鸦片带来的史上第一个鸦片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让学生了解这段屈辱历史的开端!
5、播放当时中国继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之后的,又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视频片段。小组交流讨论,面对这些不平等条约,想象当时的祖国像什么,看到祖国受到的欺负,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了解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引导学生感受鸦片带来的不仅是战争,更是中国遭受屈辱的开始。并出示当时的祖国遭受各国垂涎的时局图,为接下来的“火烧圆明园”做铺垫。
活动二:“万园之园”——圆明园
1、出示并播放圆明园被毁前的复原图和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让你穿越回过去,你最想住进圆明园哪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知中国人的智慧和圆明园的辉煌。为下面目睹圆明园被毁产生的心理落差做铺垫。
2、出示并播放圆明园被毁坏后的图片和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评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暴行。
3、出示被帝国主义强盗们抢夺走的,在拍卖会上被外国人拿出来拍卖的部分“国宝”图片,引导学生谈谈此刻的心情和感受。并思考:圆明园变成废墟,祖国遭受欺凌、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强化历史教训,铭记历史屈辱。
活动三:“我抒我心”
1、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说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这个活动,是学生在前两个活动中慢慢积淀后的情感,进行一次的升华,最终内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的一次交流、宣泄和倾诉。
2、并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来渲染学生情感,让学生牢记“少年强则国强”,“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板书设计:
不 能 忘 记 的 屈 辱
鸦片的危害 火烧圆明园
说教学反思:
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品德教
育与历史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屈辱的历史背后有这一段令人痛楚的历史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在亲身体验中得到自主教育。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体味情感,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是本课学习的宗旨,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第二个活动“万园之园”这一部分的设计中,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知圆明园富丽堂皇、独一无二的美,再话锋一转,“今天的圆明园又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出示:焚烧后的照片。学生们面露惊愕、叹息之情,随即我紧抓契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此刻顺理成章地让学生观看剪辑的《火烧圆明园》影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园愈美,心愈痛,对侵略者的恨就愈深。在这个环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音乐、图片、影像创设情境,及教师富真情实感的生动导语求得以情动情,使学生在自由讨论、交流中积淀感情、升华情感。
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让学生抒发内心感受,将前两个活动中慢慢积淀下来的情感,进行一次情感的升华,强化“不忘历史——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