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童谣_不可思议的政治预言
古代童谣:不可思议的政治预言
童谣在现代就是指儿歌,而在中国古代,实际包含两大类型:儿歌与政治预测歌谣。两者虽有关系,但界限是分明的。一是纯粹的儿童歌谣,一是预测政治结局的民歌——谶谣中的童谣。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了诸多神秘的因素,因为很多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都令人无从捉摸,尤其很多偶然性、巧合性而又频发性的事件往往令人无从解释,这时,预言、谶谣便会趁虚而入,以至主导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到历史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古代除了像李淳风、刘伯温这些大预言家的作品之外,历朝历代还有许多预言是以童谣民谚的方式流传的。这类童谣采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解说人事,预测吉凶,多数都与兴衰祸福有关,居然十分灵验。有时甚至只是一则童谣,就可以终结一个看上去树大根深的王朝的命运。所以,童谣不失为一面窥视中国历史大势的镜子。
李煜之死:“后园桃李不生花”
中国古代辉煌的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李后主一听便知,这不是文人所作的诗词,而是一首神秘的谶谣,只是他无法破译这里面所包含的有关未来的信息,便不再费神思索。据《南唐近事》所载,这首童谣所预言的事竟验若合符。
事情是这样的,李后主喜欢吟花诵月,自然喜欢美人坐怀。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着又把她扶为皇后。自娶了周后以后,李后主便与她形影不离,完全把国事忘到九霄云外。这就是诗谣所预言的“索得娘来忘却家”,“娘”指娘子,这里指周后。李后主耽于酒色之时,北方的王朝北宋取代了后周,正在厉兵秣马,准备统一全国。公元975年,北宋大军攻克金陵,俘虏了李后主,灭南唐,李氏从此绝统。这就是歌谣里所预言的“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后园桃李”指李氏后代,“不生花”指绝统。“猪儿狗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生肖,与地支亥和戌相对,指戌年和亥年。“都死尽”指戌年和亥年都过完,公元975年灭南唐时,正是乙亥年过完的时候。“猫儿患赤瘕”,猫子眼瞎,比喻看不见南唐的未来了。至此,童谣里所预言的事都应验了。
这种用双关语、生肖法和拆字法等手法来组织韵语,从而使它带有神秘性、朦胧性以预言未来的歌谣,就是谶谣。谶谣是对未来所作的预言,或模仿预言形式所伪造的假预言。与西方预言相比,谶谣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是东方神秘主义的表现,是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出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核心的神秘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以拆字、生肖、五行等中国特有的方式隐含未来的信息,对未来前景进行预测,是西方预言所没有的特殊形式。所以说,谶谣是中国人的预言。
在古代,谶谣多以童谣的面目出现。童谣就是由儿童传播的令人莫名其妙的谶谣,当然也更是传谣者本身无法理解的歌谣。翻开正史《五行志》,凡是预言后事的谶谣,大都被称作童谣。如《晋书·五行志》载:“赵王伦既篡,洛中童谣曰:‘兽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河灌灌。’”这则童谣预言成都王、齐王、河间王将分别从北方、南方、西方来进攻司马伦,八王之乱将爆发。又如《隋书·五行志》云:“邺中有童谣曰:‘金作扫帚玉作把,净扫殿屋迎西家。’未几,周师入邺。”童谣预言北周军队将从西方攻入邺都,入主北齐宫殿。这里的谶谣都以童谣形式出现。
荧惑化童:神话传说与附会交织
在古代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即认为谶谣中的童谣,是荧惑星自天而降化为儿童,由儿童唱出来的天籁之声。凡儿童所歌之童谣都出自天意,非人所教,因此从童谣中可以辨吉凶,知祸福,明灾祥。
早在《国语·周语》中,就曾讲述过类似的观点:“听风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晋书·天文志》中更明确地指出:“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为荧惑降为儿童,歌谣嬉戏,吉凶之应,随其众告。”《潜确类书》卷二也说:“荧惑为执法之星,其精为风伯之师,或儿童歌谣嬉戏。”这种观点与《晋书》如出一辙。晋杜预和唐孔颖达虽未明言肯定这种神话观点,但也不加否定。《左传·庄公五年》杜预注云:“童龀之子,未有念虑之感,而会成嬉戏之言,似若有凭者。其言或中或否,博览之士,能惧思之人,兼而志之,以为鉴戒,以为将来之验,有益于世教!”孔颖达《左传·庄公五年》正义亦指出:儿童“不解自为文辞,而群聚集会,成此嬉游遨戏之言,其言韵而有理,似若有神凭之者……故书传时有采之者。”很多人都相信童谣出自天地自然之间,《诗薮外篇》认为:“惟夫童谣舆诵及田家杂占,未尝师法古人,出于天地自然之间。”
关于荧惑降为儿童以传谶谣的观点,在史书中还可以找到例证。如《晋书·五行志》中载:“孙休永安三年,将守质子群聚嬉戏,有异小儿忽来言曰:‘三公锄,司马如。’又曰:‘我非人,荧惑星也。’言毕上升,仰视若曳一匹练,有顷没。干宝曰:‘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于是九服归晋,魏与吴蜀并战国。“三公锄,司马如”之谓也。’”既然不少人相信荧惑能化儿童以传谣的说法,那荧惑之失,童谣之兴,必然会引起政事的慌乱。《魏书·崔浩传》载:“初,姚兴死之前岁也,太史奏:‘荧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亡失,不知所在。’或谓下入危亡之国,将为童谣妖言。太宗闻之大惊,乃召诸硕儒十余人,令与史官求其所诣。浩对曰:‘案《春秋左氏传》说,神降于莘,其至之日,各以其物祭也。请以日辰推之,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阴云,荧惑之亡,当在此日之内。庚之与未,皆主于秦,辛为西夷,今姚兴据咸阳,是荧惑入秦矣。诸人皆作色曰:‘天上失星,安能知其所诣?而妄说无征之言!’浩笑而不应。后十余日,荧惑果出于东井,留守盘旋,童谣、讹言国内喧扰。于是诸人皆有曰:‘非所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北魏时荧惑下降人间化为童谣的情况。引文中提到的姚兴是建都咸阳的后秦王,荧惑不见后就是到了他的国家,并引起谣言纷纷,国内喧扰。但是,荧惑降而为儿童以传谶谣的看法和记载,只不过是神话传说,是人们附会而成的。
灵异预兆:不可思议的应验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以神秘技术与理性意识相结合,对未来政治结果进行预言。因人类的特殊心理习惯,故常有附会童谣发生,这使人们认为童谣绝大多数是附会所致。童谣的产生和流行是古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且童谣预言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从汉五铢钱的恢复到长安城的陷落,再到卫州城的屠杀,都有童谣进行了预测。
五铢童谣
西汉末,公孙述称帝后不久,蜀中儿童四处传唱着一首童谣: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当时,公孙述废止了西汉的货币——五铢铜钱,而用铁官钱代替,致使百姓的利益遭受到很大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这首童谣的流传。只是人们还不理解“黄牛白腹”是什么意思。一日,有位好事者向一群正在议论纷纷的民众走来,只见他头戴儒巾,身着长衣,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当他听见人们正为“黄牛白腹”感到困惑时,便压低声音对他们说:“黄牛是指王莽,王莽的新朝是崇尚黄色的;白腹当然是指我们公孙皇帝了,因为我朝正是尚白。五铢是汉钱。这首童谣怕是在预言我们主人会像王莽一样被消灭。看来,汉朝江山就要恢复了。”此语一出,人们惊诧不已,那好事者遂悄然而去。公元36年,公孙述被东汉刘秀政权消灭,其结局一如王莽,汉政权得以“光复”,刘秀亦被称为“光武帝”。(见《后汉书·公孙述传》)
第二篇:谚语诗词中庸古代预言,卦辞个人总结
一、词
二十四节气 成语字典、男儿膝下有黄金、抬头三尺有神明,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英雄气短 红颜薄命、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我教子,唯一经。小初高、诗词赋文言、于谦、毛诗词词
四书、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论语十则、太极拳 把酒知今是、观书悟昨非、水为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走马扬鞭 万里征程 提笔挥毫 鸿图大业 天道酬勤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老骥伏枥,二、诗
1、洞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
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7、英雄气短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题韩王庙 尤侗
8、《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三、中庸 学到问道、同立同权、学道适道守道、用道,学习真理、追求运用、要靠实践、总会想出各种办法、斗争哲学、未必好事、清一色未必好事、百家争鸣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中庸、法家是智慧的斗争哲学。道家是转化的哲学
四、文武
刚柔并济、德才谦备、文武双全、能文能武、文物载道、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天道酬勤、南人北相,北人南相、有冲突差异、矛盾但又统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四、古代十大语言:预言了历朝历代,很神奇
中国古代十大预言,即姜太公的《乾坤万年歌》,诸葛亮的《武侯百年乩》、《马前课》,步虚大师的《步虚大师预言》,李淳风的《藏头诗》,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黄檗希运的《黄蘖禅师诗》,邵雍的《梅花诗》,刘伯温的《金陵塔碑文》、《烧饼歌》。
五、卦辞
词:地天泰——应时而变,雷泽归妹——立家立业、山水蒙——启蒙奋发、雷天大壮——壮勿妄动、、泽山咸——相互感应、水地比——诚信团结、雷水解——柔道致治、、泽水困——困境求通、山雷颐——纯正以养、风火家人——诚威治业诫子书、水火既济——盛极将衰、火地晋——求进发展、离为火——附和依托,泽地萃——荟萃聚集
第三篇:高中古代政治知识点
知识也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诺贝尔奖就是对拥有知识的人的赞扬。鲁迅,矛盾,莫言无一不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给他们带来了力量,带来了生命价值的气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古代政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古代政治知识1
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古代政治知识2
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高中古代政治知识3
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高中古代政治知识点
第四篇: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表述)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
国和阿 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目前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不过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4]
第五篇: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表述)目录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
国和阿 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目前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简介
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命名。不过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
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非常频繁,丝路被阻,规模远不如前,海
绸之路风光集萃(19张)上丝路逐渐取而代之。
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时期,后者繁荣于汉唐。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沿线文物遗存多,是丝路的主干道。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洛阳、长安以西又[1]分3线: 丝所经路线
①北线由长安(东汉时由洛阳)、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