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 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 f(—x)=—f(x),则称f(x)为奇函数; 若f(x)为偶函数或偶函数,则称f(x)具有奇偶性。2.图形特征:
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中心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轴对称)若奇函数在0处有定义,则有f(0)=0.3.单调性: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二:简单例题: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342(1)f(x)=x+2x(2)f(x)=2x+3x(3)f(x)=1 ⑷f(x)=x+1
注意:⑴f(x)=c(c为常数且c≠0)为偶函数
⑵解题步骤:①求定义域 ②化简变形,求f(-x)③判断
1/2例2:(1)判断f(x)=[(1-x2)]/(∣x+2∣-2)的奇偶性。
(2)判断f(x)=1/(1—x)的奇偶性。
32例3:f(x)是偶函数,在x>0时f(x)=x+2x-1,求当x<0时f(x)的表达式。
例4:已知函数f(x)对一切x,y都有f(x+y)=f(x)+f(y)(1)求证:f(0)=0;
(2)求证:f(x)为奇函数;(3)若f(-3)=a,求f(12)。
例5:已知f(x)是偶函数,且f(x)=f(x+3),且f(-1)=7,求f(7)
例6:设f(x)是R上的偶函数,在x<0时为减函数,且f(2a2+a+1) 三:变式训练: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2 1/2(1)f(x)=(x—2)+(2—x) 21/22 1/2(2)f(x)=(x—4)+(4—x) 1/2(3)f(x)=(1—x)*[(1+x)/(1—x)] (4)f(x)=∣x+1∣+∣x—1∣ n(5)f(x)=x[1/(2—1)+1/2] 22.设f(x)是偶函数,且当x<0时f(x)=x+x,试求当x>0时的表达式。 3.已知函数f(x)对一切x,y都有f(x*y)=f(x)+f(y)⑴求:f(0),f(1)的值; ⑵求证:f(x)为奇函数; ⑶若f(2)=1,求f(8)。 4.已知⑴若f(x)=kx+b为奇函数,求b值;f(x)=kx+b为偶函数,求k值; x⑵f(x)=1/(3+1)+a(a∈R)为奇函数,求a值。 2⑶若二次函数f(x)=ax+bx+c为偶函数,求b值。 5.f(x)是R上的奇函数,f(x+2)=-f(x),当x∈【0,1】时,f(x)=x,求f(7.5) 6.已知f(x),g(x)均为奇函数,且定义域为(-a,a)(a>0)求证:⑴ f(x)+ g(x)为奇函数 ⑵f(x)* g(x)为偶函数 ⑶f[g(x)]为奇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 廖登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奇偶 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及如何判定函数奇偶性。 三、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自己列举出生活中对称的实例,师:我们知道,“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对称美:如美丽的蝴蝶、古建筑等等。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也有大量的反应,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1)请同学们利用描点法做出函数f(x)=x/3 与函数g(x)=x^3 的图像,观察这两个函数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并思考和讨论以下的问题? ①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②从图像看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 生:函数y=x/3的图像是定义域为R的直线,函数y=x^3的图像是定义域为R的曲线,它们都关于原点对称,且当x属于函数定义域时,它的相反数-x也在定义域内。 (2)让学生注意到x=- 3、- 2、-1、0、1、2、3 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可以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上具有的特性:关于原点对称,进而提出在定义域内是否对所有的x,都有类似的情况?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运算发现函数的对称性实质:当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互为相反数。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简单证明:f(-x)=(-x)/3=-(x/3)=-f(x);g(-x)=(-x)^3=-(x^3)=-g(x),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成立。 (3)师:具有此种特征的函数还有很多,我们能不能用数学语言对这类函数的特征进行描述? (板书):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叫做奇函数。 3、设疑答问,深化概念 教师设计下列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问题1:奇函数定义中有“任意”二字,说明函数的奇偶性是怎样的一个性质?与单调性有何区别? 答:在奇函数的定义中“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这句话它表示函数奇偶性针对的是函数的整个定义域,它表示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一个整体性 质,它不同于单调性,单调性它针对的是定义域中的某个区间,是一个局部性质。问题2:-x与x在几何上有何关系?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有何特征? 答:二者在几何上关于原点对称,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一个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首要条件。 问题3:(1)对于任意一个奇函数f(x),图像上的点f(x)关于原点的对称点f(-x)的坐标是什么?点(-x,-f(x))是否也在函数f(x)的图像上?由此可得到怎样的结论?(2)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定义域中的x可以等于0.那么f(0)的值等于多少? 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3把奇函数图像的性质总结出来,即:①函数f(x)是奇函数,则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②对于奇函数f(x),若f(0)有定义,则f(0)=0.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两幅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仿照奇函数,观察图像,给出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叫做偶函数。并让学生自己研究一下偶函数图像的性质,即函数f(x)是偶函数,则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4、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例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1/x(奇函数) (2)f(x)=-(x^2)+1(偶函数) (3)f(x)=x+1(非奇非偶) (4)f(x)=0(既奇又偶) 选例1的第(1)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的步骤:对于函数f(x)=1/x,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有-x∈(-∞,+∞),且f(-x)=-1/x=-f(x),(f(x)+f(-x)=0),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其他例题让几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完成,针对板演的同学所出现的步骤上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归纳。(1)通过例1总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求出函数的定义域I,并判断若x∈I,是否有-x∈I ②验证f(-x)=f(x)或f(-x)=-f(x)(f(x)-f(-x)=0 或f(x)+f(-x)=0)③得出结论 (2)通过讲解板演同学的解题,得出函数奇偶性的相关性质: ① 对于一个函数来说,它的奇偶性有四种可能:是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是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②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f(x)=0 五、总结反思: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反思。从而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反思和发表本堂课的体验和收获。 六、任务后延,兴趣研究: 1、思考:如果改变奇函数的定义域,它还是奇函数吗?如:y = x3(x≠0),y = x3(x≠1),y = x3(x≥0),y=x3(-1≤x≤1),试判断它们是奇函数吗? 2、课后作业(略) §1.3.2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态与价值: 通过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观察并思考函数 以及y=|x|的图像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在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自主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推出偶函数的定义。 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学生活动) 依照偶函数的定义给出奇函数的定义. 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注意: 1.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像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2.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二: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具有奇偶性.(1)f(x)2x3x[1,2] 2(2)f(x)xxx1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 (2)f(x)x5 (3)f(x)x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确定f(-x)与f(x)的关系; ○3 作出相应结论: ○若f(-x)= f(x)或 f(-x)-f(x)= 0,则f(x)是偶函数; 若f(-x)=-f(x)或 f(-x)+f(x)= 0,则f(x)是奇函数. 三:课堂练习 课本P36习题1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补全函数的图象(教材P41思考题) 规律: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x (4)f(x)1x2 四: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 五:作业布置 1.作业: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2x2xx122f(x); ○ x(1x)x0,x(1x)x0.f(x)x32x ; ○4 f(x)a (xR)○ 思考题:若函数f(x)=(x+1)(x-a)为偶函数,求a的值. 函数的奇偶性 伊滨一高 杨志刚 2012年11月15日 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教学重点: 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教学难点: 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举现实生活中对称的例子,然后启发学生发现数学中存在对称的图形,试让学生举例.(学生可能会举出yx2和yx,y1等例子)其中哪些函数的图象关 x于y轴对称? 以函数yx2为例,画出图象,让学生说出判断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方法.在数学上将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叫做偶函数.今天将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关于y轴对称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规律.二、讲解新课 引导学生先将规律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从而发现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 f(x)= f(x)成立.最后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给出偶函数定义,不准确的地方予以提示或调整.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注:强调“任意”两字.给出定义后可让学生举例检验他们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提出新问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具有怎样的数值规律呢?(同时打出y1的图象让学生观察研 x究)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给出奇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三、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x)x1;(2)f(x)x1x2;(3)f(x)2x;(4)f(x)|x|2;(5)f(x)(7)f(x)(9)1x2;(6)f(x)x2,x[3,1];4x2(x2)0;(8)f(x)2x1;1x22x22xf(x);(10)f(x).x22x1前三个题做完,进行一次小结,判断奇偶性,只需验证 f(x)与 f(x)之间的关系.此时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函数不具有奇偶性呢?以第(1)为例,说明怎样解决它不是偶函数的问题呢?引导学生得出只需举一个反例就可说明.通过第(6)题引导学生得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先决条件的结论.由学生小结判断奇偶性的步骤之后,提出新的问题:在刚才的几个函数中有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有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也有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函数,它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呢?若有,举例说明.经学生思考,可找到函数 f(x)0.然后继续提问:是不是具备这样性质的函数的解析式都只能写成这样呢?能证明吗? 例2 已知函数 f(x)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求证: f(x)0.(由学生来完成) 证明: f(x)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f(x)= f(x),且 f(x)f(x), f(x)= f(x). 2f(x)0,即 f(x)0.进一步提问:这样的函数应有多少个呢?(学生开始可能认为只有一个,经提示可发现, f(x)0只是解析式的特征,若改变函数的定义域,如 f(x)0, x[1,1], f(x)0,x{2,1,0,1,2},它们显然是不同的函数,但它们都是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课后反思: 1、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2、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3、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可将函数分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既奇又偶函数.作业 P361、2题;P39A组6题;P39B组3题。[板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2、函数奇偶性的判断;(画图) 3、例题示范; 4、例题讲解; 5、课后反思; 1.3.2《函数的奇偶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 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f(x)f(x)或f(x)f(x)成立即可,而忽视了考虑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因此,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形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面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达到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2探究1、2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f(x)x和f(x)=︱x︱ 1以及f(x)x和f(x)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x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接着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 式 , 再令 ,得到 比较 得出等)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f(x)f(x)(f(x)f(x))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成立。最后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 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yx3,yx[4,3]yyx2,x[3,2]4O3x3O2x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面完成。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再判断f(-x)=-f(x)还是 f(-x)=f(x)。例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x2x 例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0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型? 例4(1)判断函数f(x)x3x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达到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后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错误的预见能力是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很重要的策略。(1)f(x)x4(2)f(x)x5 11(3)f(x)x(4)f(x)2 xx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篇:函数奇偶性教案
第三篇:函数奇偶性教案
第四篇: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第五篇:《函数的奇偶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