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鸽异教案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都有对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指导下的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课文《鸽异》。这篇文章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鸽异》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有关鸽子的异闻奇说,这个题材在小说中是比较新鲜有趣的。
二、说学生
对前面几个单元小说的学习,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题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相应的答题技巧有了大概的了解。本节课借助小说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掌握答题技巧。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及本单元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中精彩的描写。3.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欣赏作品的能力,但这些学生由于对作品的主旨把握片面,肤浅、偏向。因此我将一、二目标定为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需借助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所处的环境,理解其特殊的性格,形象意义等,因此,我把第三个目标定为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本节课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落实总结指导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本单元内容为载体,以近几年中考考点为内容,指导学生规范、准确答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鸽异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中精彩的描写。3.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中精彩的描写。教学难点
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一)作者及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本文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这本书名字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指 书屋名,“志”意思是指
记述,“异”的意思是指
奇异的故事。
(二)字词认读
癖好
自诩
叩扉
野圹
撮口
鼗鼓
钟磬
作揖
不啻
鞑靼
鼎镬
肱骨
(三)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小者裁如拳
2.一词多义
殊不知
而其殊无一申谢语
味亦殊无异处 3.古今异义
姓名何足道
此非常鸽
今率儿辈去矣
4.句子翻译
我以君能爱之,故遂托以子孙。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
二、学习感知
(一)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讲述了
因
,被
邀请去
,得到了
,后来他
,最后他
的故事。
方法:何人(主要人物)+何事(中心事件)
(二)本文标题的意思是
,作用。
(三)根据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爱鸽-----赏鸽-------索鸽---------送鸽--------散鸽
(四)环境描写 月色冥漠,野圹萧条。
(五)人物形象
1.张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他真的爱鸽吗?
三、探讨主旨
讽刺因贪念和虚荣心而攀附权贵的人。
四、练习巩固(略)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第二篇:白兰鸽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听《致春天》
2、唱《白兰鸽》
3、露一手:用自制小沙球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独奏《致春天》,体会春天的变幻多姿,感受绚烂多彩的春天景象。了解音乐家格里格的生平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三、教材分析:
格里格的抒情小品《致春天》描写的是春天来临的情景,乐曲采用了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这种结构(A-B-A')体现了对称均衡的形式美的法则。《致春天》的呈示段使人感受到了大地复苏的春之气息,中段似乎在回顾从严冬转向春天的过程,再现段展示了一幅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生动画面。
《白兰鸽》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的优秀作品,也是鲍温斯最为有名的作品。该曲速度稍快,情绪较活泼,充满了内在的激情和生命力。歌曲的第二部分为二声部,且每个乐句都是以长音结束,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2、歌曲《白兰鸽》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致春天》
1、导入: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向我们悄悄地走来。在这个早春季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
聆听《致春天》乐曲开头一段。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2、刚刚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有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写的钢琴独奏《致春天》。
介绍作者。
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
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并说出你的体会。总结歌曲的结构: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
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白兰鸽》
1、导入:同学们见过鸽子吗?你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鸽子飞翔和落在屋顶不同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模仿)
看看老师是怎样模仿鸽子的?师用鸽子“起-飞
-落”三种动作,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
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起 飞 落
3、师: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美国歌曲《白兰鸽》。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旋律优美动听,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
欣赏《白兰鸽》
4、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5、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跟师一起用动作表现鸽子的形象。
6、学习歌曲
①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旋律
②出示歌谱,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用色块表现出相同和不同?
③跟琴学唱歌曲。
④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学生自由设计伴奏型,师从旁指导。为歌曲伴奏。
(三)拓展
欣赏英文版的《白兰鸽》
(四)课堂小结
第三篇:鸽巢问题(教案)
鸽巢问题
教学内容:P68-70例
1、例2,“做一做”第1题及P71第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的解决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笔筒。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任意13人中,至少有几个人的出生月份相同?任意的367人中,至少有几人在同一天过生日?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
师: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理论依据就是“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类问题。(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思考: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小结: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言语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的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2、教学例2.思考:(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2)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解决问题A:(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的那个数是3,即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得出结论: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解决问题B:(1)用假设法分析。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3)归纳总结: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本)…1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b+1)本书。
鸽巢原理
(二):古国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
P70“做一做”第1题、P71页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把8本书分给7位同学,至少有一位同学分得2本书,为什么?
2、某学校有30名学生是2月份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两名学生的生日是在同一天。为什么?
3、把17支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里,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几支?
4、幼儿园里有80个小朋友,各种玩具共有330件。把这些玩具分给小朋友,是否有人会得到5件或5件以上的玩具?
第四篇:1.3《四方异声》教案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普通话和方言定义,了解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了解粤语和临渭方言 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能力目标: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区别。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语言的认同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比较粤语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欣赏比较、练习巩固。【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PPT1某县推广普通话,大会上——
(1)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主持人说:“现在请乡长讲话!”(2)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乡长说:“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PPT2(3)乡长说:“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乡长说:“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4)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乡长说:“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小结:不了解方言闹笑话 PPT4:展示课题与学习重点 PPT5:展示学习重点 PPT6: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PPT7:什么是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PPT8:现代汉语方言分区?
北方方言——北京话
吴方言——上海话和苏州话 湘方言——长沙话 赣方言——南昌话 客家方言——梅县话 粤方言——广州话
闽方言——福州话和厦门话
PPT9:方言分区图
PPT10:课堂活动:乡音知多少 PPT11:播放粤语歌曲《真的爱你》,讨论歌中语音、语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的区别。
1、提问听歌感受:
同学们听出这首歌曲表现的内容了吗? ——听不懂。
为何听不懂? ——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造成的。
2、出示歌词,再听一遍歌曲。
真的爱你
歌手:beyond
作词:小美
作曲:黄家驹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
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
纵使啰嗦始终关注
不懂珍惜太内疚
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
母亲的爱却永未退让
决心冲开心中挣扎
亲恩总可报答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着前路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
爱意宽大是无限
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仍记起温馨的一对手
始终给我照顾未变样
理想今天终于等到
分享光辉盼做到
3、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后,教师点拨讲解:
PPT12《真的爱你》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比较:
普通话中 “一 ”在粤语中读ya(声调略)。
读音差别较大的还有很多,如手(sou)使(si)阶(gai)你(nei)弃(hei)限(han)疚(gou)我的心(seng)
PPT13《真的爱你》在语汇方面与普通话比较:
歌词中“修饰”相当于普通话中“形容”的意思,“带出”相当于普通话中“带着” 的意思,“送赠”相当于普通话中“奉献” 的意思。
PPT14《真的爱你》在语法方面与普通话比较:
①量词的使用。一对手
普通话中“手”一般用“双”来修饰。
②句子成分省略。
始终(在)关注(我)。
(我)决心冲开心中挣扎。
PPT15感受各地方言
请大家猜猜下面①-⑤句中画线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
①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
(黄谷柳《虾球传》)
睇,看。“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都比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词;
②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吴语)饭镬,饭锅(“镬”也是古语词)PPT16:感受各地方言
③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
《保卫延安》)婆姨,妻子、老婆
④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闽语、粤语)人客,客人(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
⑤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搭理、联系 PPT17:方言笑话 广州某事业单位领导表扬一位资深员工工作出色,他感慨地说:“毕竟是老人渣(老人家)啊。”从此,年轻人便有样学样,表扬那些比自己年长的同事了。PPT18:方言笑话
有一次,潮汕地区某官员以火锅设宴,招待上面来的高级嘉宾,他举起筷子在滚烫得冒烟的火锅里一边搅拌,一边笑容可掬地说:“大家别客气,滚了(煮开)就吃,吃了再滚(煮开)。” PPT19 听用陕西方言唱的歌 PPT20 陕西方言的语音特点
关中话阴平调值低降,在读以元音(包括y,w开头的)为开头的字时,会有ng(国际音标:/ŋ/)做为声母。
如:爱,读作“ngāi”;安,读作“ngan”。《秋菊打官司》 例句:我就是要个说法!(ηè zōusi yāoge shefa!)
《有话好好说》 例句:安红,我想你!(ηanhóng,ηè xiàng nì)
PPT21 陕西方言生活常用语:
制达-----这里,这儿
雾达-----那里,哪儿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瓦,例如:你到啊达去呀
夜儿个-----昨天
明儿个-----明天
碟活-----厉害
碟-----吃饭、打人
难场-----困难,不容易办的谝喔-----聊天,说话
扎(za)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PPT22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毙咧-----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列远-----一边去,离远点
瓤-----讽刺的意思 你瓤人尼么
亏了人咧(lie)-----意思是自己很丢人
桑念(四声)-----形容词,指贪婪。例如:你就桑念的很!(你这个人太贪婪了!)
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PPT23陕西方言笑话
树上各咎着两只巧,一只乖巧一只哈巧。哈巧对乖巧社:“你朝过挪一哈.”乖巧社:“挪不成,再挪奏载哈起咧!”哈巧社:“末四,载哈来饿搂着你。”乖巧害臊滴社:“哈松!” PPT24陕西方言笑话
新兵入伍,授衔后,班长问一陕西新兵:“请用两个字形容你现在的感觉”, 新兵答:“扎势”,班长又问,三个字呢, 新兵答:很扎势, 班长问:四个字呢, 新兵答:扎势的很,3 班长问:五个字, 新兵答:额太扎势列.班长操了,打了新兵一耳光,问用七个字形容你现在的感觉, 新兵委屈的答:“额再不敢扎势列”.PPT25 了解临渭方言语汇(人口称谓类)
规范汉语
临渭区话 小孩
碎娃 新生儿
谋娃 男孩
女孩
丈夫
媳妇
PPT26 农民
男人;在外工作者
医生;教师
吹鼓手
厨师
同乡
邻居
头脑简单的人
爱说谎的人
PPT27 狡猾的人
游手好闲的人
无赖
小偷
PPT28 乞丐
调皮鬼
吝啬鬼
无坐性
受刺激无动于衷
待人冷淡的人
思绪不清的人
PPT29 雀斑
额
面孔
娃子娃
女子娃
老汉;男人
媳子;婆娘;
老婆;女人;
乡里人
外天人
先生
乐人
厨子
乡党
邻家
瓷锤
谎溜
滑头 二流子
死狗
贼娃子
绺娃子
三只手
要饭吃的 捣锤
啬皮
尖尻子
白气
冷脸子
黏浆子
蝇屎
额颅
眉眼
白土皮
耳光
耳巴 眼睛
眼窝 睫毛
眼眨毛 眼屎
眼角屎 耳屎
耳塞 鼻孔
鼻子窟窿 嗅觉灵
鼻子尖 口吃
结咯子 PPT30 拳头
锤头cui24tou21 胸部
腔子〔t∫‘〕ɑnɡ21zi21 肚脐
哺脐窝bu42ti21wo21 小腿肚
腿猪娃tuei42zu21wɑ21 屁股
尻蛋子ɡou21dn55zi21 膝盖
磕膝盖ke21ti21ɡɑi55 踝骨
核桃糊he24tɑo21hu24 赤裸上身
精身子dinɡ21〔∫〕en21zi21 赤裸下身
精尻子dinɡ21ɡou21zi21 赤裸全身
精精的dinɡ21dinɡ24di21 赤脚
精脚片dinɡ21jiüo21pɑn42 驼背
锅锅ɡuo21ɡuo21 瘸子
跛子bo42zi21 独眼
单眼dɑn21niɑn42 PPT31 了解临渭方言(语法)
1、“知不道”
2、“嫽很”中间缺少“得” PPT32 听陕北民歌《泪蛋蛋》
思考:陕北方言的语汇和语法特点。PPT33 陕北方言的词汇特点:
普通话
陕北话 “说话”———— “拉话”; “看、瞅”———— “瞭”; “泪珠”————“泪蛋蛋”。PPT34:陕北方言语法特点
1、普通话中如果量词重叠,前面的数词只能是“一”或者没有数词,如“一个个、个个”,表示“每一个都”;而陕北方言中量词都可以重叠,如“三道道蓝”。
2、普通话只能说“招一招手”,动量词前面不能加别的量词;而陕北方言的动量词后还可以加名量词“个”,如“招一招个手”。
3、普通话里名词有时也能重叠,如“村村”,但表示的意思是每个村子,不能表示特定的村子;但陕北民歌里表示一个特定的村子也可以说“村村”,其他名词也可以重叠,如“面面、话话”。
4、普通话里说“看得见”,陕北话说“得见”,“得”表示“能”。PPT35:课后第二题
《现代汉语词典》里词条后标有“[方]”标记的,大都是来自方言而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
如何对待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如果方言词语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没有的意义,或者能使词语更准确、生动,并且为大多数群众了解和接受,那么可以吸收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丰富普通话的词汇。例如
“揩油(吴语)、硬碰硬(吴语)、吃不消(吴语)、咖喱粉(粤语)、巴士(粤语)、第一时间(粤语)”等;
如果方言词的意思在普通话中本来已能够表达,或者大多数群众不能接受和认可这样的词,那么就不应该吸收这样的方言词,例如:葛儿(北京话,“死”)、歇菜(北京话,“结束、失败”)、拎不清(吴语,“弄不清楚”)、小赤佬(吴语,“小孩子”)、呔(粤语,“领带”)、上堂(粤语,“上课”)等。
而在语法方面普通话接受方言的影响比较慢,比如“你走先”,“给钱你”这样的说法就是一些年轻人受港澳、广东文化的影响刻意模仿的说法,但是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第五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来继续学习相关知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师出示复习题:(小黑板)
(1)什么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
(师引导学生说出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情况: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当两个数互为整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那个较大的数;当两个数既不是互质数也不存在整倍数关系时,用短除法求。)(2)什么是通分?请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
5711325784和
和
和
和
和 ***(师小结: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三种:当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当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当分子分母都不同时就要先通分,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例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记录了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师:大家能说说扇形图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
+)104(2)危险垃圾多还是废金属多?多多少?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2.探究“31 +”的算法。104314 +=否定谬算 1041413-)420(1)师提出谬算(2)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出问题:算式中分数的分母不同,叫做“异分母分数”(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能不能转换成以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3)集体讨论算理。
师: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一个是能直接相加的。
(4)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16511 +=+=(师板书算法:先通分,把它们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10420202011,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104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拓展思路。
师:除了上面的计算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师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将分数转换成小数来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尝试按问题(1)自主解决问题(2);
13-420(1)学生拿出草稿本计算,指名上黑板演示(师巡视指导)
(2)集体订正(师继续板书计算方法:先通分,把它们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3)验算算法(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新知运用。
1、完成“做一做”第1题。(指名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自己在草稿本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读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的收获是,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读: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二的1、3题。付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16511 +=+=
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104202020
135321-=-==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4202020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