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学对联系列
教育教学对联系列(宽对)
一、教育教学联
礼仪中华 地起高楼 楼高藏龙卧虎 德行天下 山夷平地 地平引蝶招蜂 仪礼行德 人杰地灵
金凤山下乳燕飞 心中装杆秤 秤砣:老百姓
明德楼中书香醉 案上摆本经 内容:新章程
乳燕练翅 勤政为民
灌水浇肥园丁责 金凤朝阳奔富路
栽李培桃花匠心 乳燕衔笔赞新春
勤育英才 新农村印象
抓教改 春风劲拂高平镇 彩虹高挂风雨后 育英才 阳光暖照幸福娃 黎明暗在曙光前
育才兴教 贵在坚持
视名利如粪土 有志之人立一志 惜友情似真金 无志之人立百志
珍惜友情 贵在坚持
立志不分大小 脚踏实地就行 事不如意七八九
做事莫论贵贱 胸怀爱心即可 心有顺畅三二一
人贵有志 知足常乐
一枝独秀不成林 好言半句三冬暖
万木葱茏才是春 凉话一番六月寒 全面发展 和谐育人
吉六恩师垂典范 发展素质 业绩辉煌
泽东领袖出名门 提高能力 英才荟萃
师高弟强 全面发展
元元角角帮学困 学知识技能 精益求精
秒秒分分惜光阴 做模范标兵 人外有人
优秀品质 永无止境
扎扎实实教书 任劳任怨工作
勤勤恳恳育人 载歌载舞娱乐 教书育人 双丰收
窗明椅净操场广 因材施教效果好 燕语莺歌气象新 量体裁衣品质优
万象更新 打造精品
冰冻三尺 寒于数日 出力出汗不出血 堤溃千丈 毁之蚁穴 拼脑拼劲忌拼命 防患于未然 适可而止
大肚容人非我弱 走大国崛起之道 小心处事任他强 立世界复兴之林
忍 中华崛起
干干净净做人 堂堂正正做人
规规矩矩办事 潇潇洒洒活命 廉洁奉公 正直潇洒
三皇五帝文明始
百代千秋科教兴
继往开来
十指握拳力量大 一方有难 众人添薪火焰高 八方相援 人多力量大 爱心无价
修好群众脚下路
点亮百姓心中灯
为民造福
亲密合作 志士不饮盗泉水
深入探究 廉者莫受嗟来食 合作学习人穷志不穷
坦坦荡荡为君子平安中国 和谐为本
堂堂正正是男人 美丽校园 爱心领先 正直为人 和睦友爱
楼上楼下邻挨邻 政通人和,国家繁荣昌盛
家里家外心连心 国泰民安,百姓幸福康宁 和谐家园 强国富民
校园飞歌 扬老红军精神 争先恐后挑重任 教育领跑 迈新长征大步 继往开来构和谐 承前启后
关爱留守儿童 助学免费 培育现代化英才
培养健全人格 节支增收 创建节约型社会
精心呵护 阳光雨露
坚持科学发展 高高兴兴上学
促进和谐稳定平平安安回家
振兴中华 快乐平安
读书免费 学子喜上加喜 花红叶绿校园美
种田补钱 农民乐中添乐 燕语莺歌气象新
双喜临门 美丽校园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心耀人寰
退一步海阔天空 气贯长虹
忍让有益 豪气冲天
才学连广宇 国强山河壮
智慧搏长空 民和岁月新
豪情满怀 国富民和
鸟美在羽毛 忙人嫌时短 人美在学问 懒虫厌日长
美在心灵 珍惜光阴
系民情顺民心 构建和谐社会 六畜兴旺牛羊壮
抓教育促教改 打造品牌校园 五谷丰登稻梁肥 群策群力 新农村印象
和睦和美和顺和谐和天下 莫忘长征苦
同事同学同德同心同一家 勿失革命志
和谐一家 续走长征
二、春联
猪岁顺意兴国运
牛年吉祥兆年丰 国盛年丰
莺歌燕舞中天瑞 高歌盛世年年好
日暖风和大地春 笑看神州处处春 春日融融 春意盎然
开门遇喜: 喜人喜事喜报 接天瑞雪千家乐
闭户纳春: 春花春草春苗 贺岁金牛万户欢
春满校园 迎春接福
三、地名联
金凤山中飞金凤 金凤呈祥 望云山上望云飞 云飞万丈
梅花岭上开梅花 梅花报春 破浪桥中破浪行 浪行千里
金凤山梅花村 望云山破浪桥
荷叶塘中长荷叶 叶衔珍珠 观音桥上立观音 观音引富 梅花山上开梅花 花含傲骨 铜钟村里敲铜钟 铜钟报喜
荷叶塘梅花山 观音桥铜钟村
龙(隆回)去龙(隆回)回,只因依恋故土
马(马鞍)上马(马鞍)下,都得使好缰绳
隆回县马鞍山
岳阳楼上望岳阳 岳阳天翻地覆 大江东去,百川归海
洞庭湖中赏洞庭 洞庭鱼跃鹰飞 小水西来,滴水成河 岳阳楼洞庭湖 大江村小水村
大水傍云流,高高在上 红山人洪福齐天 满竹倚楼栽,频频点头 白地村白手起家 大水村满竹村 红山村白地村
夏井涌甘泉,泉如美酒 龙山人勇跳龙门 横岭换新貌,貌似仙人 富源村抢奔富路
夏井村横岭村 龙山村富源村
贞节牌坊歌贞节,尊贵有节 高州温泉情牵万家
魏源湖里颂魏源,以夷制长 魏源故里享誉千秋
罗洪乡魏源湖 高州乡魏源故居
白马山上养白马,白马膘肥强壮 滩头粉纸香中外 颜公庙里敬颜公,颜公名声远扬 小镇民风誉古今 白马山颜公庙 滩头镇小沙江镇
过去马落迎落客 司门前边施厚礼 今日新鲜赏鲜花 付石庙里富众人 马落桥新鲜村 司门前付石庙
灵井井灵,灵山灵水灵院落 桃花坪里少桃花,只因高楼占地 红花花红,红墙红瓦红村庄 白马山上多白马,许是碧草连天
灵井村红花村 桃花坪白马山
九龙山脉九龙飞,飞泉流瀑
十里村庄十里画,画图迷人
九龙山十里村
四、词语联
唐诗宋词 妙笔生花 山间云雾 花红柳绿 秦砖汉瓦 鬼斧神工 笔底风雷 水碧天蓝
鹰击长空 水秀山青 生龙活虎 山欢水笑 鱼翔浅底 花红叶绿 曼舞轻歌 燕语莺歌
心里有鬼 点石成金 无孔不入 寻根究底 目中无人 指鹿为马 有隙可乘 追本穷源
牵肠挂肚 手无寸铁 点铁成金 一言为定 提心吊胆 胸有成竹 抛砖引玉 三思而行
雪上加霜 推波助澜 灯红酒绿 小心翼翼 水中捞月 排山倒海 纸醉金迷 大腹便便
寥寥无几 蚍蜉撼树 绳锯木断 屈指可数 绰绰有余 蚂蚁缘槐 水滴石穿 罄竹难书
守株待兔 弃暗投明 狗仗人势 风吹草动 橼木求鱼 改邪归正 狐假虎威 水落石出
目无全牛 上树拔梯 苦中作乐 雪中送炭 胸有成竹 落井下石 忙里偷闲 锦上添花
偷梁换柱 左顾右盼 顺藤摸瓜 顺水推舟 移花接木 上窜下跳 按图索骥 见风使舵
画饼充饥 源远流长 刀山火海 貌合神离 望梅止渴 根深蒂固 枪林弹雨 阳奉阴违
天昏地暗 有条有理 瓜熟蒂落 披星戴月 海晏河清 无法无天 水到渠成 栉风沐雨
戒骄戒躁 菇苦含辛 呆若木鸡 削足适履 克勤克俭 餐风饮露 动如脱兔 量体裁衣
抑扬顿挫 腹背受敌 堂堂正正 趾高气扬 起承转合 左右逢源 鬼鬼祟祟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独占鳌头 轻歌曼舞 精卫填海 扬眉吐气平分秋色 急管繁弦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唐僧取经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七女下凡 悟空除妖
五、现代生活联 微机伴君走天下 田间秀似棋盘格
手提带你漫全球 河道美如仙女裙
当代秀才 今日农村
织女下嫁凡间 入室全用电气化
牛郎改写神话 出门更需打的行
换了人间 神仙日子
沙石水泥冻路 条条大道通罗马 美味佳肴催食欲
钢筋铁架筑墙 座座高楼吻云天 青菜鲜汤保健康
天翻地覆 营养平衡
生意如同春意美 提高幸福指数
财源更比水源长 谱写和谐新章
生意兴隆 奔向小康
枝头缀果珍珠串 和谐盛世家家乐
叶底藏人笑脸开 太平天下户户欢 果硕人欢 和谐盛世
惊忧愤恨四心伤
福禄祥禧一线连
少忧多乐
六、格言哲理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 风风雨雨人生路 病树前头万木春 恩恩怨怨世间情
势不可挡 原本如此
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 在鸟终为凤 火可烤物 亦可毁物 为鱼须化鲲
一分为二 壮志凌云
庭前遍种忘忧草 梅须逊雪三分白
院后常栽不老松 雪却输梅一段香
快乐无价 各有所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静观其变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
世间滋味尝够,无过菜花香
学会生活
七、拆字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岩枯柴)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泉好妙)
妙趣横生
切瓜分瓣先七刀后八刀(切分)冻雨洒尘 东二点西三点(冻洒)雨中分瓜
八、数字联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 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句股八索文思七纬 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 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勤育桃李
九、宝塔联:
联 宝塔联 无字联:?!一字联: 忍 让 和 二字联: 除夕 迎春 欢度 三字联: 谋发展 构和谐 科学观 四字联: 百花竞放 万马奔腾 万象更新
五字联: 常回家看看 多出门走走 边走边看 六字联: 安得尽求人意 但愿无愧我心 尽力为之 七字联: 继往开来挑重任 承前启后育新人 后继有人 八字联: 创新敢干百业犹新 守旧畏缩一事难成 破旧立新 九字联: 种田免税废千年旧制 医病统筹谱一代新章 造福百姓 十字联: 身边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关注社会
第二篇:对联教学
一、组织教学。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的到来,现在请借你们的一双手,我们一起来欢迎所有的老师们好吗?
生:好!(鼓掌)
师:我知道,我们班的男同学智慧勇敢,女同学聪明勤奋,是个很团结的集体。但今天老师要来一个恶作剧。我要在男女同学之间搭建一个擂台,让同学们进行智慧大比拼。凡是反应敏捷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的同学就可以适当加分。看看谁才是我们今天的擂主。让我们一起来加油好吗?
(在黑板上贴一个竞赛板,分为男女两项。)
师:下面进行第一轮比赛。请先看大屏幕。
二、故事引入。
!、(多媒体故事:苏轼联讽老和尚。学生边看老师边讲。)
师:一天,苏轼去一座小庙参观,老和尚见他衣着朴素,其貌不扬。便对苏轼说:“坐。”又吩咐小和尚:“茶。”当看到苏轼博学多才,谈吐不俗的时候,心生敬意。立即邀请苏轼:“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还亲自带领苏轼前前后后看了个遍,更加发现苏的学问高深,言语不凡,便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请问高姓大名?”苏轼早已看出他的前倨后恭,心中好笑。故意说:“不说也罢,无名小卒而已,不才苏东坡是也。”当时,苏东坡已是大名人,老和尚一听便吓了一跳:“哎呀呀,久仰久仰,请上坐!”又对小和尚大声吆喝:“敬香茶!”满脸堆笑地说:“先生才学盖世,可否为小庙题联一副?”苏轼很看不惯老和尚的态度,有心讥讽他一下,当即挥毫写下一副对联,究竟是副怎样的对联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师:我们一起看看正确答案,啊,对了。真厉害,你看过的课外书真多。
(同学们鼓掌鼓励,老师给男生加一分)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你喜欢苏东坡吗?你认为老和尚是个怎样的人呢?你对这幅对联有什么看法?
女生:我认为苏东坡是个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 人。
男生:我不喜欢老和尚,他待人不真诚不一视同仁。
女生:我喜欢这幅对联,它简单而又生动。
师总结:是啊。区区十二个字就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这个故事。让我们仿佛听到了老和尚的声音、看到他的表情、洞察到他的心理。对联虽然短小精悍却含义丰富。读来还很有节奏感,富有诗意。
2、(出示课件:有关国粹的图片和介绍,了解对联的独特性,激发爱国热情。)
师:你们知道吗?对联是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对联、书法、京剧和国画是我国四大国粹。国粹:国之精华、国之灵魂、国之瑰宝也。我为自己国家有这样的国宝而自豪,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
学生大声回答:有!(顿时精神百倍,激情四溢)
师:你们想了解对联、学习对联吗?想成为苏东坡一样的大才子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对联大门去领略对联的奥妙吧!
(板书:对联入门。)
三、了解对联特点。
1、出示多媒体课件.(1)、读一读对联,注意节奏。
师:请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对联的节奏与韵律。
生: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稻草捆秧父抱子==竹蓝提笋母怀儿
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2)、理解含义。
师:刚刚刘刚同学读得真好。那么谁知道这些对联的意思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比赛。请同学说说对联的意思。
生:“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说的就是要删除多余的,保留简单的,好像秋天的数目一样突出主干,领导新事物,倡导新潮流要想二月鲜花一样积极繁荣。
生:“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的意思就是用稻草捆着秧苗就像父亲抱着孩子,竹篮提着竹笋就像母亲怀抱着自己的儿子。
......(学生自由评论,教师补充,一起评比。)
(3)、说说对联的特点。
师:同学们理解的这么透彻,真出乎我的意料。对联还真的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如果我是个外国朋友,你要怎样告诉我识别这是对联,而不是是诗歌呢?
(学生认真观察,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总结回答)
生:有上、下两联,不能多一联也不能少一联。
生:两边的字数一样多,要相等。
生:两边的意思差不多,上联是“多”的话下联就可以用个“少”字。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也很认真。说得非常好。假如过年了,你爸爸写了副对联,叫你去贴,你该怎样贴呢?如果你说不会,别人可能就会笑话你哦。其实对联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只要我们掌握了就会读对联会贴对联了,到外面不至于闹笑话。你们如果能猜出一个谜语,我就告诉你们。好不好?
(听说猜谜语,学生进入高级战备状态。)
(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内容:A、我们是一对双胞胎。
B、我们一样高一样大。
C、我们的脾气个性相同。
D、我们的声音很好听。
(说出对联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归纳。)
生:这是对联。我们是双胞胎说明她有上下联。一样高大说明她两边一样多的字,脾气个性相同是说明用的字都差不多,很好听的声音是......是.....(学生抓头,答不出来.)
生:第一条是“上下两联”,第二条是“字数相等”,第三点是指“词语相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对联的特点)
师:我太高兴了,你们不但能猜出谜语,还能讲出理由,并且归纳得这么细致。给每一组的同学各加一分。那么还有第四点呢?
(学生一片茫然)
师:老师先读一句话给你们听,“我们的声音很好听”(都读成阴平)。为什么大家会发笑呢?因为老师读成了一个调。这就不是汉语的音调了。在我们汉语里,有四声。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俗说法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现代汉语一般把阴平、阳平归纳为平音,把上声、去声归纳为仄音。在对联里,如何分清上下联呢?看联末的字音。是仄音的就是上联,是平音的就是下联。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今天学的几副对联是不是这样的。
(出示课件,对联)
师:请看第一幅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个“树”,读第几声呢?
生:第四声,是去声。
师:那么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呢?“花”是第一声也就是平声,是不是和老师刚刚讲的一样呢?
生:是的。
师: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检验一下其他几幅对联是不是上下联搞错了。
(学生自由讨论)
师:下面,为了验证一下我们是否真的掌握了对联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也就是第四轮比赛。
(4)、找朋友,验证对联特点。
(游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叫一部分学生上台,分发给一些用毛笔写好的对联,高举一条上联或下联面对观众。让下面的同学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找对的适当加分。看哪组最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昨夜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青山原不老因风起皱==绿水本无忧为雪白头
千年古树做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
老师一声令下,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气氛相当紧张、活跃。
师:请刚刚找到朋友的同学把自己拿到的对联念一念,上下联分清楚了才能加分。
四、学习对联。
(出示课件:做个现代小才子。)
师:其实呀,世上没有天才。古代的才子也是努力练习的结果。看看古人是怎么成为才子的?我们也来读一读,练一练。如果我们愿意努力学习也可以做个现代小才子的。
生齐读:晴对雨,地对天,大地对山川。横对竖,窄对宽,一日对千年。多对少,易对难,春暖对秋寒。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珠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自由练习。
师:刚刚我们读过之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太容易了?
生:是。太简单了。
师: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大”对什么?
生齐答:小。
师:地北。
生齐答:天南。
师:“远看山有色”对什么?
生齐答:近听水无声。
师:其实很多绝句里都有对联的。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一行白鹭上青天",“五岭逶迤腾细浪”对“乌蒙磅礴走泥丸”。
刚刚大家对得真好,可以出师了呢!那就让我们来露一手,好么?
3、自己学习对简单的对联。
(出示课件:依序出示上联。)
(1)、第一个:门===?
(要求这个跟老师对,对出来的给加分。然后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些与语义相关的词语。)
师:门。
生:窗。
生:户。
师:门前。
生:窗下。
生:户外。
师:门前插柳
生:窗下种花===园中扑蝶===屋后除草===户外
师:门前插柳柳戏水。可要注意里面云用的修辞手法哦。
生:窗下种花花弄影===窗下种花花引蝶===窗下种花花裁云
(引导时注意字数和词性以及平仄的运用,鼓励大胆开口,教师适时地加以纠正和补充。)
(2)、第二个:黑板===?
(学生分组对完整,教师加以引导,注意词性要相同)
师:“黑板”是我们天天看见的与教学有关的用具,那么我们可以对些什么词语呢?
生:讲台。
生:课桌。
生:粉笔。......师:四方黑板。注意在前面加上数量词。
生:两寸粉笔。
生:三尺讲台。......师:黑板是用来传授知识的,让我们学习文化的,那么老师再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四方黑板传文化====
生:三尺讲台著春秋
生:两寸粉笔抒人生
生:一片丹心育栋梁
生:两尺教鞭铸灵魂
生:一张课桌写对联
生:半瓶墨水做难题
生:一腔热血写丹青
生:两袖清风竟风流
......五、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对这么多这么工整的对联,简直就是群英聚会呀。
了解了对联的特点之后,我们发现对联并不难,反而很有趣,是吗?我们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出个联来对一对嘛。下面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完成下面几个小练习。(出示课件)
(1)、自己学着对一对简单的对联。
(2)、您还知道哪些对联故事?
(3)、收集春联、婚联和寿联等。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把自己互相对的对联写在黑板上,把自己记得的以及收集到的对联念一念。)
六、总结本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特点,也掌握了一些对联的基本方法。经过较量,我们的擂主已经产生。那就是可爱的女生们。但是我更坚信,我们团结起来的力量会更强。我们整个班级才是真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擂主。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对联方面的知识。诸如收集名联。多看些对联故事等。只要大家努力,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成为当代唐伯虎当代苏东坡。送大家一副对联作为告别礼物:
第三篇:对联与对联教学
对联与对联教学
近年高考语文试卷都出到了对联题,学生感觉很新鲜。许多人对对联的知识不甚了了,突显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对联要不要教?答案是明确的。分析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我们发现,38套试卷中涉及对联内容的多达12套。这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实用价值的文学样式重新为人们所重视。那么,什么是对联?对联的创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本文旨在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谈谈对联的历史沿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无不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昶笔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明显 这是一副春联。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在春联的基础上,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轻文,对联流传较少。至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创作对联,并且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贴春联。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众多对联高手。近代以降,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大家创作的对联更是推陈出新,异彩纷逞。翻开书本,到 处都能发现对联的踪迹。《今古奇观》里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结婚时,新郎先要对出新娘给出的上联,否则不能进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风雅于此可见一斑。封建社会状元殿试时,皇帝常常要考到对联,借此一窥状元的学识与才情。佳联妙对会立刻流传,并脍炙人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时,特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做对联训练的,可见那时的学校还把对联作为必修课。五四运动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主张写白话,做新诗,附着于格律诗的对联自然也被归入“封建”一类。当时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在清华招生试题中出了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要求学生属对而背上“封建余孽”的恶名。此后好像再没有人愿意担上“复古”、“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新中国的学校更不再开设对联课,对联也就日趋式微了。我们常常 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某些庆典活动的报道内容。主办方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有时会在会场悬挂“对联”,但那些所谓“对联”已经不堪卒读了,很多根本就是标语口号。我们的媒体引用时,却一概称之为对联。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记者,已经不知对联为何物了吗?在多数人眼里,似乎只要字数相同、结构近似的两句话就是对联,其实,大谬不然。对联是音韵文学,讲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会使对联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点就是讲清对联的格律,以求还对联以本来面目,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对联,并爱上对联。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久,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谈谈对联试题。今年广东中、高考同时出现对联题,与此同时,兄弟省市的对联题也多了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动向,应该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相对来说,广东高考题比中考简单,学生容易下手,这里不多作讨论。中考题给出的也是上联,要求学生对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有一个学生对“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出场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实他这个答案是不能拿分的。抛开前面的“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很明显,师生二人都没有看出“巧 ”字的机关所在。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它改成“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运用了。命题者给出了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广东的这道对联题出得牵强,有为难学生之嫌。我们来看看南京的对联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
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乌龙潭对,莫愁湖对,总统府对。
这样的题,既让多数学生能做,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多好!我们的对联教学,可以从这里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产生兴趣。笔者在对联教学中,遵循着“内容由易到难、字数由少到多、格律先义后音、”的原则。比如有学生住在“白沙陇”,我便以“白沙陇”出题。学生出能以地名作对,有对“金叶园”的,有对“黄泥沟”的。然后我又以“月照白沙陇”出题,学生便对出了“春回金叶园”“日出红海湾”等佳对。可见只要引导正确,假以时日,学生是能够学好对联的。
第四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李场小学 郭翠兰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家里办喜事或丧事都张贴对联,特别是春联,更是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看看这幅很美,看看那副也很美,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相当多的农村人文化较低,不会区分上、下联,往往随手贴上去。对于一副相同的对联往往贴法不一样,有的孩子这样读,有的孩子那样读,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走近对联,说说对联。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点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
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分三个板块进行学习。教学目标:
1、知道对联的基本知识,会区分上、下联
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特点
3、会读对联,了解其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上、下联的区分
教学准备:和对联有关的资料 课件 对联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两边张贴什么?(板书:对联)今天我们就要和对联做朋友了。有一位王大爷也高高兴兴买了一副对联,可是又犯愁了,听说贴对联有很多讲究,自己是个种田人,又不识字,该咱办呢?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帮王大爷好吗?
出示王大爷买的对联(实物):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师:在门的两边该怎么贴?要帮上望大爷,必须要了解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第一板块:区分上下联
1、分发和对联有关的小资料(包括打印的王大爷的那副对联),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2、分小组在教室的模拟门上对王大爷的对联进行张贴,并要求小组长陈述理由。
3、试着说说这幅对联的大体含义。
4、对自己收集的对联进行模拟张贴,并读一读,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第二板块:对联的特点
1、生观察王大爷的对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说
3、板书;上联
字数相等,下联 结构相似 第三板块: 描述对联上图案的装饰 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对联都进行了美化,你瞧,老师手中这幅多美!
把你看到的图案说说吧,一句二句都行。
1、小组合作写一写
2、展示
三、总结
一副对联就是一副画,一副对联就是一首诗,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观察更多的对联,去收集更多的对联,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
收集对联,把收集到的对联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第五篇:对联 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冯羚殊
教学目标:
1.(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 2.(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例如收集资料、教师呈现、课件展示)通过重点学习两幅对联,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展示走之演变过程的方法)通过学习带有走之儿的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4.通过对对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1.会(用哪些方法)认、写生字;
2.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联的节奏、韵律。教学难点: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不用写13个,只把其中的难读的字要写出来)的字音,规范书写“通、达、联、登、盛”5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初步了解对联,感受对联的节奏美、韵律美。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字卡、对联 学生:搜集并了解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孩子们,谁会玩对对子的游戏呀?(会)那好,咱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老师说一个,你们对一个。和同方小朋友对一对吧!
孩子们,让我们乘坐学习的小列车前进吧!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里呀,积累了很多很多的语言珍宝。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谚语就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那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传统语言形式——那就是对。(板书)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仔细看看老师写的这个“联”字,多奇妙呀!那你觉得像什么呀?(小脑袋真聪明,想得多有趣呀!孩子们都想得很意思呀!)2.来,睁大眼睛看仔细啦!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这个符号,是古时候的人写的“联”字。中间这个部分像一个小耳朵,(田字格中板书)就是今天的耳字旁,注意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左右两边挂在耳朵上对称的耳链就变成今天的“关”字。(板书)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会跟老师一起写,耳和关合在一起就读“联”。对联的“联”。瞧,一幅图一个字,多有趣的汉字文化呀!3.那你们见过对联吗?(见过)在哪里见过?
(看来你是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说得在具体一些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春节到啦!家家户户贴春联,表达祝福,我们就送上贺联,有了喜事,咱们就捎上喜联。4.春联、贺联、喜联它们都是对联(点课件指课题),那这些对联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看看图,再仔细观察观察)(小眼睛真机灵!小眼睛也很亮!你有一双火眼金睛)
5.对联也叫对子,人们常常把对联书写在纸和布的上边。一幅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我们把右边这一句叫上联,它是文中的第一句话,左边这一句叫下联,它是文中的第二句话。不知不觉我们就找到了“联”字的一组词串。来,咱们读一读吧。
6.会读啦,能写好它吗?看谁能够把它漂漂亮亮的摆放在田字格里。拿起笔,描红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的“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老师看了一下,有的孩子写得又快又好,这位小朋友已经端端正正的坐好啦!)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
1.别看这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指板书),进一步去了解对联。
2.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初读了生词,(出示生词)看,这些生词你们都会读了吗?真自信,看来你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请听要求,待会请同方小朋友互相检查检查,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读准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没读准,你就赶快当小老师教教他。孩子们,开始吧!(教师巡视了解)
3.都读好啦!第一排谁来读?(抽生)其他孩子认真听,看看有谁需
要你的帮助。(字音读准了吗?谁来说说。赶快教教他?孩子,你再读读,真棒!课堂上就是要这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二排谁来?(你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你读得真响!)最后一排谁来读?(孩子,仔细看拼音再读读这个词语,真棒!)
4.看来孩子们的预习完成得很不错,拼音小帽都去掉了,你们还能读正确吗?看着屏幕,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女生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真高!
5.快过节啦,生字娃娃可爱凑热闹啦,它想和灯笼一起过节啦!谁来把它挂上去呀!(举灯笼)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谁读准它,谁就可以亲自把它挂到黑板上。谁来读?请你~~~~~~~(贴字卡)6.没关系,人人有机会!咱们开着火车来读一读。(咱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都快开到北京啦!)
7.看来生字娃娃已经和我们交上了好朋友,它们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他吗?来,拿起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
8.(序号后面的顿号都要变成点)孩子们读得十分认真!刚才在老师巡视的时候,听到有同学把这个字的声调帽子带错。预设一:“调”字,请你借助拼音再拼读一下,(生拼读)
这个字以前我们读成声调、调动,但在这里它读—“调”,风调雨顺的调,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二:“兴”字,这个字我们以前也和它见过面,读几声(四声)。当它读兴(四声)时,你读到过哪些词?(高兴、兴高采烈)一般来
说,表示心情愉悦的时候,就读(四声),而表示繁荣旺盛,就读(一声)。来,让我们一起带着拼音读一读,每个词语一遍。把它们送回句子里边再读读,(出示句子)学生读。
二、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里有四幅对联,谁愿意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幅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请你来······(你们听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谁的字音没读准,或者读错字。有问题,学生评价。)
2、接下来,咱们分组再读一读,从第一组开始,依次往下读。第一组,爆竹声声~~~~~~读!(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过渡:大家知道对联传递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和心愿,下面我们就把对联送出去吧!
3、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到哪一幅对联?(“五谷丰登稻谷香,六畜兴旺牛羊壮”)为什么?(你真会读书,借助图画读懂了对联。)
4、(出示字卡)这就是五谷丰登的“登”,怎样记住它?(加一加真是识字好办法,)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把登字上半部分说清楚,就进行重点指导)看,登字上面这个部件有点难记,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记记吧。来,伸出小手指我们一起来写写上面这个部分,记住了吗?赶快在同桌的手掌心写写这个“登”字,看看他写对了没有?
5、看到一望无际金灿灿的稻谷和那些数不尽肥壮的牛羊,农民伯伯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
6、谁能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幅对联读出来!(你们感受到农民伯伯的高兴了吗?能不能让稻米香得更远点,让牛羊更壮一点)谁再来读读?稻米香了,牛羊壮了,一起读。
7、如此丰收的景象,老师忍不住送上一句横联(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风调雨顺”,这个词课文里哪句话读到过?(风调雨顺家家乐)
8、这家酒店今天开张了,想想,应该送哪一幅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为什么?
9、这幅对联我们常常送给生意人。对联中这两个字:通和达,仔细看,发现了什么?走之儿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课件)在古时候,走之儿是这样写的,上面三撇表示人的大腿、小腿和脚,下面表示脚下所踩的草地,后来,这个部首就慢慢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走之儿(出示课件),所以,凡是带有走之儿的字,都和脚的行走有关。
10、那在这里通四海、达三江,是指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哪里?就是说把生意做到了四面八方,做到了五湖四海,难怪商人会财源茂盛。
11、(出示字卡)这个字读什么?
“盛”字可以和课文里的哪些字交朋友?谁发现了?(兴盛、旺盛、茂盛)除了说财源茂盛,还可以说什么“茂盛”呢?(树叶、小草、庄稼、花儿)
12、这一幅对联传递商人们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心愿,所以人们常用这些字来给自己的公司、产品命名,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看
见过这些字?读一读。
出示图文:茂业百货
隆鑫集团
盛世唐朝……
13、人民生活幸福,祖国处处兴旺,(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谁能读好这幅对联?咱们最后给这对联加上横联“恭喜发财”。
三、指导书写
1、读好了这两幅对联,我们就来写写这几个字(通、达、登、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构)
2、我们先来看看登和盛,想把这两个字漂漂亮亮的写下来,你有什么要给大家提醒的呢?
3、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写这两个字,“登”字我们已经随文学习过了,注意上面部分要写得宽,第一笔横撇要写得舒展,第二笔点,笔顺非常重要,先写两短撇最后才写一捺,豆字要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这就是“登”字。再看看“盛”,上下两部分分布要均匀,“皿”的最后一横要长一些,把整个字稳稳托住。
4、再来看看通和达,又有什么需要给大家提醒的?(观察得很仔细,你是个热心肠的孩子。)
(通和达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应该先里后外)
6、范写:孩子们看仔细啦,老师要范写这个“通”字,我又要来寻找聪明的孩子。通字的第一笔横撇是从竖中线上起笔的,看见了吗?第二笔是点,竖是在竖中线左边一点,先写里边再写外边,注意走之儿是三笔完成,点、横折折撇是从横中线上起笔的,最重要的就
是这一横捺,即舒展又平缓。这就是通字。
7、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就可以写得漂漂亮亮的。
8、(播放音乐)在写之前,我们做做写字静心操,闭眼、头正、肩平、背直,脚放平。保持这个姿势,拿起笔在课文纸上,描红一个,写一个。写字时,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哎呀,孩子们真棒!看来大家不仅仅是用眼睛认字、小手写字,而是用心在识字。
9、孩子们,停下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重点观察他的横捺)写得怎样?谁来说说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只要掌握了写字的奥妙,那整个字就显得工整、漂亮了。连老师都忍不住要为他加上一颗五角星。
10、孩子们,拿起笔,再把这几个字写一写,注意保持姿势。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只要做到“一看二描三对照”,老师相信你的字会写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12、还剩下两幅对联,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出去吧!当我们看到走进新年的娃娃,我们送出的对联是—— 当我们看到过着快乐生活的人们,我们又会送出——
六、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15个汉字娃娃了解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对联。今天,我也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上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孩子们能在快乐的学习中幸福健康的成长,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欣赏对联,背诵对联,并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妹儿:
1.国家教育部的参赛条件有什么具体要求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很难做具体的修改。你要主动请教汪主任,亲自去找她指导,她毕竟是这方面的专家。2.你的教案是不是太详细了? 3.教案中间的序号有错误。
4.关于“评课建议增加道德增长点细节的点评。”这个要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