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07: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

第一篇: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

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这一天日昼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将“冬至”称为“短至”。而冬至后,白昼从最短的一天逐渐加长,故冬至又称为“长至”。由于有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最早在春秋时代古人通过土圭观测太阳定出了这第一个节气——冬至。《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易经》上也有“冬至阳生”之说。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长了,阳气回升,是个吉日。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用“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名句,诗咏冬至这个节。《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按照史书记载,在周朝十一月里的“冬至”节,比后人夏历的岁首“过年”还受重视。周朝在冬至时就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之礼俗。冬至时,天子要在城外荒郊处边乐舞表演,边进行拜天大礼,以祈求上天的恩赐和保佑。

到汉代时冬至被列为“冬节”。《后汉书》中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官府要放假七天,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四民月令》云,冬至要“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元旦。”这一天民间百姓也有贺冬习俗,此日要穿新衣,备办饮食佳肴,外出的家人要回家过冬节,以示年终有所归宿,全家和谐团圆。

贺冬之俗至唐宋明清时更为热闹,据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载:“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像过年。”

在明清时期,宫廷王府及民间冬至日更盛行祭天、祭神、祭祖之俗。自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城南修建天坛后,明清历代皇帝在每年冬至日都要亲自率众大臣去天坛内的“圜丘坛”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冬至祀天大典被称为“国之大典”,祀典时要在圜丘坛上层北面设圆形蓝缎幄帐,供奉“皇天上帝”的神位和黄帝列祖列宗配位,由皇帝率众大臣在古乐演奏的九曲乐章中,进行“迎帝神”、“奠玉帛”等九道礼序的祭天典仪,以求皇天的庇护,国泰民安。老北京时清代的满族官宦人家,也延续着原在关外长白山时的祭神祭祖的民族风俗,不论是宫廷还是王府内的祭祀,都仍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乾隆年间还颁布过《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规范,冬至时宫廷及王府的祭祀,都要依据此典。冬至日时紫禁城里的坤宁宫,王府里的家庙或神殿祭祀时,要面向神祖画像叩拜,然后要祭祀殿外的“祖宗杆子”或神龛,不忘祖先恩德,并祈福迎祥。

冬至节与众多节日一样也有很多食俗。俗话说:“冬令进补,明年打虎”。由于正值隆冬时节,冬至吃的食品,以进补为主,有顺阳助阳的象征意义,以食取暖,以食治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饺子馄饨,吃汤圆、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羊肉、狗肉、腊肉)、冬至团等,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间传说和由来。

冬至吃饺子馄饨,盛行于寒冷地域。饺子与馄饨均是由带馅的“汤饼”逐渐演变而来的古老美食,虽然南北各地制法各异称谓不同,但都极受喜爱。冬至吃饺子传说,与汉代医圣张仲景有关。

相传祖籍河南南阳的张仲景曾在湖南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隆冬,看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衣不遮体,因严寒不少人把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就与弟子在冬至这天搭起医棚为乡亲们医病。他支起锅灶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中药材熬煮成名叫“祛寒娇耳汤”的汤剂,把羊肉药材等物捞出切碎,用白面皮包制成像小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送给求医的乡亲们服食。当每人一大碗娇耳和汤入肚后,身体暖和了,两耳也发热了,吃几次后冻伤的耳朵治好了。因这天正值冬至节,所以后来人们都传承在冬至时吃这像耳朵似的扁食——饺子,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流传于世。

馄饨,原写做“混沌”,传说也很多。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时,朝廷民间都盛行。相传宋高宗赵构很爱吃御厨给制作的馄饨,因有一次没把馄饨煮熟有人要送厨师去大理寺治罪,但由于这厨师会做馄饨,赵构皇帝就赦免于治罪。后来,馄饨制法传向民间,街市上馄饨店肆众多,馄饨花形馅料各异,有几十余品种,当时谓之“百味馄饨”。

冬至节时各家百姓都包馄饨,先祭祖然后全家吃馄饨。至明清民国时期,馄饨也成为北京民间百姓冬至必食之食物,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语。那时就像过除夕夜一样,在冬至前的夜晚各家要准备次日冬至节的祭礼用的食品,忙着包馄饨和蒸年糕等,其情景似除夕守岁,故称之为“冬至夜”。

北京的街市上,除了店铺,还有不少沿街串巷挑担卖馄饨的小贩。老北京制售馄饨最著名的店铺,清代有“致美斋”,而后又有“馄饨侯”,其多种细馅独特调料的美味馄饨很受文人墨客、戏曲名伶和学子们的欢迎。每逢冬至日时,更是门庭若市,食客盈门。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书中有词赞曰:“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冬至日时,吃一顿热乎乎的美味馄饨,成为旧京时百姓家里很不错的佳肴小吃。

冬至的一些食俗,还与冬至起的“数九”民俗有关。老北京自清代起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据《王府生活实录》所载,每逢冬至入九后,皇宫王府内盛行吃以羊肉为主的珍馐火锅,“凡是数九的头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锅,甚至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锅,就是说,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十种不同的内容,头一次吃火锅照例是涮羊肉……”

这种吃冬至肉火锅之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间也很盛行,很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学子们,自冬至日起常去著名老字号饭庄“八大春”、“八大堂”及东来顺、又一顺等去消寒饮酒吃涮肉火锅。也有些人每逢九日相约九人一同饮酒吃肉,旧京时称为“九九酒肉”。席间要摆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时要用“花九件”(餐具)入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旧时称“消寒会”,故冬至又有“消寒节”之称。

冬至数九后,因天寒地冻,除一些按月定期开放的庙会外,街市上再没有热闹的“花会”、“社火”等表演,大人孩子们多缩在四合院大杂院里,圈炉取暖,数着“九九”盼着春暖之日早日到来。自明清时起,一些文人墨客根据“数九”之俗,逐渐编制出很多“文墨游戏”,如现今南北各地仍传唱的“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旧京时百姓家墙上常贴“九九消寒图”,上面画着白梅花一枝,上有梅花81朵,从冬至起由少儿们用红笔每天涂一朵,待都涂遍九九寒天已尽。明刘侗的《帝京景物录》中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朵)八十又一,日梁一瓣(朵)则春深矣。”相传这种消寒图最初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画出来的。此外,还有用笔描写九个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81天写81笔的“九九消寒句”以及在八十一个格中从冬至起每日涂格,格涂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有口诀是:“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相传此诀是识天文知气象的神机军师刘伯温所云。

另外,冬至日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等,农家观天象气候变化,以预知来年的好光景。喜欢学武术的少年,要在冬至这天拜师学艺,古时称为“看冬”之俗。

第二篇:冬至节

关于冬至节的知识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

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

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

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与冬至有关的诗词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节谚语 关于冬至的谚语

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台湾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阴过冬至晴过年。(浙)◇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晴冬至,年必雨。(鄂)◇冬至晴,春节阴。(辽)◇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冬至打霜来年旱(湘)。◇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冬至雨??,小寒见霜冻。(湘、桂)◇一年雨水看冬至。(浙)◇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湘)冬至节谚语关于冬至的谚语

关于“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古代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 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南半球接近这一年的黄昏,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老福州图说冬至旧俗 节前理发做“米时”粿(3张)”。冬至并非一年最冷的一天,人们所说的“进九”之后,还有一个月才是一年里最冷的时间(即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节)。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

民间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直到夏至。从夏至开始,阴气又慢慢回升,直到冬至。如此循环。

在我国古代

对冬至很重视,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礼记·月令》中说:“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真是个一年一度的大吉日。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冬至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各个地区在

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四至六日为一候,三候十四至十六日为一节或一气,(以地球转速为准,这也是为什么农历不是阴历而是全世界唯一的阴阳地三合历的原因。)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公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节气起源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虽然冬至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载敬堂集·风物记》)。陈志岁《汤圆》诗就反映了冬至节汤圆制作和人们度节意觉。诗曰:“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

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夏至数九歌

夏至是炎热的盛夏到来的季节,过夏至以后,北半球白昼一天天缩短,黑夜一天天加长。

同用冬至数九来说明冬至后的天气情况一样,我国民间也用夏至数九歌来表达夏至以后的天气变化规律: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大汗遍身流;

五九四十五,头戴草帽走;

六九五十四,乘凉找荫地;

七九六十三,睡觉盖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修炕莫迟疑。

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第三篇:冬至节

冬至节

冬至节在潮汕人中被认为是过小年。主要内容有祭祖谢神,吃冬至丸,感谢祖宗和神明保佑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冬至,农村人称冬节,是潮汕民间一个较大的传统节日。许多农民在做好糯米、粘米的就位后,纷纷上圩镇购买鱼虾及糖类食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的精心下锅蒸成菜头果,有的用糯米制的冬节丸,有甜丸、豆沙丸和点缀有色彩的红丸。这些用来祭拜祖先,表示对先祖的敬意。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九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2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我们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每年正月初六后,各村各社便轮番闹起“灯节”,有时数个村同日举行。“过灯节”当天,各村社都出动锣鼓班、标旗队以及化妆文艺队伍,踩街游行,把村头巷尾变成文化广场,尽情展示“乡下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每天夜里,这里的男女老少便提着红灯笼、各式花灯,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聚集祠堂前,随着震得山响的地炮声后,鞭炮声、欢笑声、锣鼓声、弦乐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充溢了大街小巷,擎灯巡行便开始了。夜幕下,孩子们打着灯笼,握着荧光棒,提着音乐花灯,搭伙成群随着队伍走街串巷,尽情嬉戏,乐不可支;男女青年与情人手牵手走在队伍中间,有说有笑,把“灯节”变成“情人节”。数百米长的“游灯”队伍宛如一条鳞光闪耀的炫目长龙,从村里游向村外,走过了巷道、走过了家门、走过了田野,十分壮观。特别是当队伍途经池塘旁、沟渠边,如明珠迸射的灯火倒映在清亮亮的水面上,宛若一条鳞光闪动的游龙扬波逐浪,煞是好看。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在元宵之夜,阖家团圆,华灯璀璨,举宴把盏吃“合家欢”,老少“围炉”道吉祥话。在盛馔佳肴的筵席上,沙蚶、大蒜、鱼丸是必不可缺的潮汕特色传统美食,加工烹饪风味尤为可口,惹人馋涎,极富生活情趣,更加禆益健康。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的由来,农历五月别称为午,另一方面每月的初五、十五、廿五,而初五是五月开端的五,又因为五与午谐音,故称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潮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又因为艾能辟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这一天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说比往日更好。另者上山采青草于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盛夏,气温自然高了,也热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身体会更加强壮。食粽球是这天的主要食物。潮汕的粽球主料采用的糯米,必须颗粒饱满、大小均的匀,制作时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捞起后放在竹筛晾干,次日下锅用猪油炒后,加适量上等鱼露,再炒至米粒晶莹透亮,油香润滑,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用盆盛装待包上竹叶就是上好的粽子了。汕头老妈宫粽球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是潮汕和海外潮人喜欢的著名小吃。特别是海外潮人回故乡探亲,总是要抽空前往品尝,这样的美味常令他们回味无穷。

第四篇: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浅谈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汉服运动不能以一方的观点来看待,其一:汉服复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推崇;其二:汉服运动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之心。但是汉服的全面复兴对于当今来说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汉服运动的开展,如果只把它看作爱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认为爱国是用心,而不是穿几次汉服,喊两句口号。而且,汉服的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家庭是难以支付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民俗文化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4、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

下载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冬至节的民俗文化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民俗文化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大全》的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园本培训,现在我就在此对中国服饰做一总结。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

    冬至节祝福语

    冬至节祝福语 冬至节祝福语1 1、盛一碗情谊饺,让平安开道;抛弃所有烦恼,让快乐拥抱;存贮心中温馨,让寒冷走掉;融真情于短信,冬至节气,愿朋友冬至快乐!2、云带给你好运,阳送给你温......

    冬至节教案

    执教年级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

    冬至节祝福语

    冬至送你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快乐与你拥抱,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下面是关于冬至节祝福语的内容,欢迎阅读!1、寒风凛冽多加衣,地上冰滑小心摔。白昼短暂......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始至终,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衣、食、住、行等传统,无一不显示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

    中国民俗文化学案

    《中国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1、2》学案学习重点: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族节日。学习难点:体验并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