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欣赏教案提纲

时间:2019-05-15 07:0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戏曲欣赏教案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戏曲欣赏教案提纲》。

第一篇:戏曲欣赏教案提纲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

第一课

戏曲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形成了完整的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发展,现在,在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在演出,古今剧目,数以万计,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戏曲”,专指“宋杂剧”

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

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

勾栏瓦肆 唐玄宗“梨园”

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

生:男性角色

1、老生(须生)

2、小生

3、武生(A长靠武生B短打武生)旦:女性角色

1、正旦(青衣)

2、花旦

3、老旦

4、武旦(A刀马旦B武旦)

5、彩旦(丑旦、丑婆子)

净(花脸):男性角色

1、大花脸(正净、大面)

2、二花脸(副净、二面架子花脸)

3、武二花(武净、摔打花脸)

4、油花脸(毛净)丑(小花脸):无丑不成戏

1、文丑(A袍带丑B方巾丑C毡帽丑D巾子丑

E彩旦)

2、武丑(开口跳)

戏曲语言

常用手法:自报家门(引子、定场诗、坐场白)、跑龙套、亮相、起霸、打背弓、耍下场、抄过场、趟马、走边、对子、档子、抬轿、跑圆场等

基本技巧: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帽翅功、甩发功等;

特殊技巧:变脸(抹脸、吹脸、扯脸)、吹火、打出手、椅子功、耍大旗、耍帽翅、耍素珠、走矮子等

第二课 京 剧(1)

“生、旦、净、丑、杂、武、流”七行,明代服饰为基础。工老生谭鑫培、工旦角王瑶卿,老生: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周信芳、高庆全、李少春、谭富英等;旦行: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言慧珠、童芷苓、关肃霜等;净行: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程继光、余振飞、叶盛兰;武生: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丑行:王长林、肖长华、叶盛章等;老旦:李多奎、龚云甫等。“梅兰芳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世界三大艺术表演体系。

京剧流派的繁荣是京剧艺术的成熟的结果。老生演员谭鑫培在演唱上运用“云遮月”的嗓音,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发低沉哀怨之情;在做工上发挥武生特长,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练。他把青衣、老旦、花脸众行唱法及昆曲、梆子、大鼓等音调有机地融入老生唱腔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有许多人以谭为宗,人称谭派传人。此后,京剧在武生行、旦行都有不少演员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武生行早期的俞(菊生)派、黄(月山)派、李(春来)派,旦行早期的王(瑶卿)派。时至20年代,京剧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起。老生行中有的余叔岩的余派、言菊朋的言派、高庆奎的高派、马连良的马派、周信芳的麒派、杨宝森的杨派、奚啸伯的奚派等。20年代,余、马、言、高在剧坛有“四大须生”之称。旦行的流派发展也很迅猛,如梅兰芳的梅派、程砚秋的程派、荀慧生的荀派、尚小云的尚派、于连泉的筱派、黄桂秋的黄派、李多奎的李派等。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评选旦角演员的活动,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获得前四名,被人们称为“四大名旦”。除了个人流派的繁荣以外,因地域文化之别也形成了一定的流派。京剧的“京派”、“海派”就是这样形成的。京派以北京为中心,亦称“京朝派”;后者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方地区的京剧,亦称“南派”或“外江派”。京派讲究严谨的艺术规范、严格的师承、完美的表现,但又有拘泥成规之弊;海派讲究艺术上的革新,敢于突破旧范、大胆创新、追求新奇效果,但又易流于粗疏。京剧流派的形成,是京剧走向繁荣的标志。徽班进京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四

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

四喜班是嘉庆初年才进京,以昆腔为主,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的竹枝词;和春班是庄亲王府召集徽班艺人组成的,多演《水浒》、《施公案》、《三国》等武戏;春台班以徽调的三小戏为主。

四大徽班班社又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三庆擅长演出故事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擅长演唱曲子;和春擅长武把子,其技艺令人叫绝;春台则是孩子演员的出色。

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京剧艺术发展的最突出成就,是京剧表演流派的繁荣

和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世界。

昆 剧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 昆剧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唯一入选的剧种。

“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江苏太仓的音乐家魏良辅,对昆腔加以改革,整合昆腔曲唱的规范,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所谓水磨调,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完成昆山腔的又一重大革新,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艺术特点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剧的念白: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

昆剧的舞台美术包括丰富的服装式样,讲究的色彩和装饰的以及脸谱使用三个方面

戏曲角色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脸谱用于净、丑两行。属于生、旦的极个别人物也偶然采用,《牡丹亭》: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有“曲仙”之称。明代传奇中罕见的长剧,共55出。

披着浪漫主义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杜甫后裔杜宝之女杜丽娘、柳宗元28代孙柳春卿即柳梦梅、春香、陈最良、黄 梅 戏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一小类,即主调、花腔、阴司腔。

(1)主调

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男腔为宫调式(1--5定弦),女腔为徽调式(5--2定弦)。

(2)花腔:

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如《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汲水》、《补背褡》、《打纸牌》、《卖杂货》、《三字经》、《送绫罗》、《瞧相》、《讨学俸》等小戏。

(3)仙腔、阴司腔:

仙腔:又名道腔、道情,原为神道出场专用的曲调,曲调旋律流畅,也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单段体结构。

阴司腔:又名“还魂腔”。旧戏中多用作鬼魂出场或人物病重将死时演唱。旋律低沉优美,凄苦悲凉,有较长的拖腔。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

豫 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豫剧的角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

第二篇:中国传统戏曲欣赏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欣赏》

-----课后感想

学号: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欣赏》课后感想

岁月如梭,曾经台上浓妆淡抹的戏子们仿若还在另一个时空舞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粉末人生。少数人还在追逐着他们的脚步,为了这国粹的传承,用他们的方式演绎着曾经的欢乐与悲伤的故事。当知道大学选修课里开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欣赏》这门课时,毫不犹豫的确定了它。即使我对它知之甚少,也只了解一些京剧,不外乎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但是却能将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故事也深刻生动。选这门课不求能将之发扬光大,但求能更加了解体悟古人留下的精粹,感悟人生。都说戏如人生,或许你也会在戏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千姿百态的人生,总有那么一个会与你产生灵魂的共鸣。舞台上哪怕是配角的一分钟,甚至半分钟的出场,或许在台下他们已努力了几个月乃至几年。发间的汗水,拉筋的苦楚,动作的严苛,所有的苦痛与辛酸都在那短短的一幕舞台剧的音乐下,化成甘露,暖人心脾,给大家带了欢乐,也许就是最值得开心的了。

记得我们学校在腾辉活动中心邀请过一次秦腔表演,我为此写过一篇随笔,因为真的感触很深。在这个甚嚣尘上的闹市里,红灯绿酒,人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内心的宁静显得难能可贵,在表演伊始,我也如众人一般急不可待的想溜出去,但是看着台上他们表演时专注的表情,嘹亮的嗓音,认真的态度,我自觉羞愧。真的是对老祖宗留下的精华传承少了一份耐心与重视,当我也沉下心去融入这场戏时,我仿佛穿梭了时空,自己好像置身与老式木楼,磕着瓜子喝着茗茶,身

穿马褂看着台上的表演,拍手叫好。也许就是这次亲身经历的表演,促使我想要更加了解戏曲,最终选了这门课。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绍兴地方戏曲欣赏

绍剧《生命的飞翔》观后感

转眼间,这一学期的绍兴地方戏曲课已经结课了。在短短十余次的课程学习中,周老师带着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而其中给我留下映像最深的是绍剧《生命的飞翔》。

这部根据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创作的作品,通过绍剧高亢激越的唱腔和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的演剧风格,生动再现了邱光华机组5位烈士的英雄风采。随着剧情的展开,军人家属为抗震救灾互让帐篷、军人及军属为救百姓先人后己等一系列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一呈现,再次把观众带回全国军民合力同心抗震救灾的情景中。“我以前从来没有演过军人的角色,但看了剧本以后,被邱光华机组的事迹深深打动,下决心一定要扮演好邱光华的角色。”在剧中饰演邱光华的国家一级演员姚百青说。

绍剧《生命的飞翔》以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机组的英模事迹为原型,用戏曲艺术的形式,塑造了邱光华机组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英勇无畏、勇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群像,热情讴歌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汶川大地震后,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吕建华受中国剧协委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验生活,被邱光华机组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先后四次深入第一线搜集素材,六易其稿,创作出剧本《生命的飞翔》。中国剧协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剧本。

绍剧是绍兴的地方戏,是鲁迅笔下社戏的主要内容,以猴戏著称。观众们熟悉的也多是绍剧中的古装戏。最终敲定以绍剧演绎《生命的飞翔》,源于绍剧高亢激越的唱腔和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的演剧风格最能反映剧本所体现的英雄风采。浙江绍剧团团长在接受新浪娱乐独家对话时表示,演职员们也接受了全新的挑战,这些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猴戏演员,为了演好军人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军训,并专程赴四川灾区某陆航团体验生活。

更令人意外的是,绍剧演员姚百青此前最擅长的是演猪八戒,而在《生命的飞翔》中,他却成功地塑造了我军英雄飞行员邱光华。姚百青表示,演员们除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在传统绍剧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表演方面的改进。他说:“《生命的飞翔》不是纯绍剧,打破了程式化的东西,进行创新。身段动作、对白等,都与绍兴当地的社戏不同。" 编剧吕建华,当地震仍在肆虐时,以艺术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性和敏锐洞察力,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浙江文联的支持下,参加了由中宣部统一组织的五个小分队之一的“中国文联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三赴灾区采访。亲眼目睹了地震灾区震慑人心的惨烈现状,感受了抗震救灾英雄们感人肺腑的豪迈壮举。经历了寻找邱光华直升机机组英雄下落的过程,深深为英雄们的事迹所感动。在写出了报告文学和诗歌的同时,决心以戏剧形式来为英雄高唱颂歌。于是,现代戏曲《生命的飞翔》由此诞生。

剧本经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后,浙江绍剧团朱燕团长怀着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和对英雄的崇敬,主动接招,大胆应战,挑起了创排该剧的重任。在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2月,组织了工作班子,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艰苦创排。该剧由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绍兴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联合制作。浙江绍剧团承演。确定由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裴福林和我联合执导;由资深绍剧音乐家,一级作曲罗萍和一级演奏员张海江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谈声贤担任音乐制作;由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李威担任舞美设计,舞美系副主任马路,副教授彭丁煌分别担任灯光设计和服装设计;二级演员屠建华担任技导等。演员阵容更是强大:由一级演员姚百青领衔主演,一级演员马超英,刘建杨,周剑瑛,钱小宝,姒元法;和二级演员薛永良,郭劲松,沈宏良,施洁净,龚萌芽,章金刚,顾全荣,赵树春等倾巢上阵。加上刚毕业几年的一批虎虎生威的青年演员,可谓绍剧史上一次最强演出组合。

该剧于2009年6月14日在成都首演。此后又在成都、杭州、绍兴等地演出了17场,两万人观看了演出。据导演陈伟龙透露,巡演过程中,主创们边演边改,根据观众审美整整修改了16稿,尽可能地寻找更多感动点。将大量现代元素融入表演、舞美、灯光中,剧情也在逐步变紧凑

我不是绍兴人,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绍剧,虽然个别台词我还听不清楚,但演员真挚的表演和该剧表现出来的解放军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该剧主要讲述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副师职飞行员邱光华在汶川大地震中,带领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四名机组人员,在极为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挑战极限,60多次飞越灾区执行任务。他给家乡父老送去帐篷,却唯独没有送给自己的父母;他有机会接自己的母亲回成都养伤,但还是把机会让给了更困难的受灾群众;他甚至不顾妻子的担忧,把儿子带上了抗震救灾的最前线„„这一幕幕场景无不重现了烈士的战友情、母子情、父女情、夫妻情和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壮烈情怀。军人的丰碑,是军人及其亲属们以巨大的牺牲和付出凝结而成。邱光华机组五位英雄,在毒雾弥漫,气流肆虐的时刻,面对死亡,义无反顾,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线忠诚„„

同时,该剧演员的表演细腻真挚,舞美也很有创意。舞台上停靠的直升飞机,飞机飞行中的群山背景,都很有特色。特别是飞机失事前机组人员与恶劣天气的搏斗场面,导演充分发挥了空间想象力,文戏通过武演,显示了独特魅力。现场掌声不断,充分表达了绍兴人民对抗震英雄的敬意。

该剧播放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被邱光华等五位英雄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够,与优秀共产党员的差距还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以这五位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依法行事,做到公正、公平。同时,我将时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戏曲欣赏的技巧

第二章 各种文体的分析方法

第七节 戏剧的分析方法[1]

[返回] [1] [2]

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

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根本”。戏剧文学具有其它

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所以便产生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一是时间、空间的集中性,二是尖锐的矛盾冲突,三是语言个性化。剧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多,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中学生应该了解。

一、文体知识.戏剧的分类

《茶馆》剧照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中国的戏剧,古、今

差别很大。古代戏曲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通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由我国作家创作和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其中以话剧为主体。.戏剧的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现,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作用。

二、剧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剧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矛盾冲突

剧本是通过矛盾冲突的展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十分讲究情节性。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分析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只有分析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戏剧是行动的艺术,要通过演员扮演角色,以剧中人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塑造形象,而不是靠剧作者的介绍、叙述来刻画人物。因此,人物

窦娥冤剧照 是否有鲜明而积极的行动,关系到剧本的成败与否。而要让人物能积

极地行动,就必须把人物安排在尖锐、强烈的矛盾冲突的环境之中,让他们去应付矛盾,解决矛盾。所以,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几方面。矛盾只有通过对立双方的磨擦、争执、撞击这种外部形式表现出来才称之为“冲突”。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剧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来展开故事情节,特别是通过展现人物性格(指人物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政治观点、道德品质、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抵触”、相互“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因此,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戏剧主题,应从分析冲突入手。其方法是分析剧本一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因等。如 《窦娥冤》 一共写了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的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是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这个冲突实质上是劳动妇女与社会恶势力的冲突;第二是窦娥与官府的冲突,这个冲突实质上是元代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冲突;第三是窦娥对天与地的控拆,这个冲突实质上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抗议。在这些冲突中,后两者是主要冲突,引起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元代的酷刑虐政和冤狱,社会的暗无天日,人民有冤无处伸。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掌握该剧的主题:

窦娥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该剧通过揭示她含冤负屈惨遭杀害的悲惨遭遇,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表现了被压迫人民的不屈的斗争。.分析剧本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1)分析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如 《雷雨》 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悲剧情调,烘托出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总爆发作好了铺垫。

(2)分析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入手。

①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语言。剧本中人物的语言要求能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不同人物的台词要适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龄、习惯、教养、爱好等。好的戏剧语言,有的是让人物一开口就露出自己的本色,闻其声而知其人;有的是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让剧中人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逐步展现他的性格。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认出鲁侍萍时,先是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后又转了语气,“你可以冷静点”。三言两语就勾画了周朴园的个性:凶狠、虚伪。

②动作化语言。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表现动作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好的戏剧语言,必须有动作性,不仅有外在形体上的动作,而且包含着内心的。人物语言要有动作性,并不是要求用台词来代替人物动作,而是指用台词来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细致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这种语言要展示性格,表示意向。读者从台词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神情举止、内心活动。如上例,周朴园发现面前的“下人”是侍萍后,立刻撕去了“怀念旧情”、“弥补过错”的虚伪面纱,责问“你来干什么”,他以自己心理揣度侍萍,“谁指使你来的”,认为她一定是受人指使来敲诈他的,于是感到害怕、愤怒,暴露了他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侍萍呢,一句“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展示其内心思想感情的风暴,痛苦、愤怒的感情充斥内心。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波澜,通过动作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③潜台词。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戏剧语言,要求含意深邃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含蓄凝炼,“片言百意”,使人们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潜台词。优秀的潜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我们阅读时,就是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里之因,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如《雷雨》第二幕繁漪与四凤有一段对话,繁漪想从四凤嘴里打听周萍的消息,却不便显得过于急切,暴露自己与周萍的暧昧关系,四凤呢?她也生怕繁漪知道她和周萍的关系,于是一问三不知,使繁漪很是不快,因此繁漪“(看了她一眼)嗯!”其潜台词是:“你太做作了,你真的不知道?”四凤小心翼翼,繁漪不达目的,加紧追问,慌忙心虚中露出“天机”,最后她“(注视着四凤)嗯!”,这一声“嗯”的潜台词是:“你知道了也没关系,我也不掩饰,我就是问大少爷。” 抓住这些精炼、含蓄的语言,体味其中的潜台词,不难分析出人物(繁漪)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装着随随便便,无所用心,但心急之中,不由自主泄漏“天机”。.分析剧中人物

人物形象是剧本中主要表现的内容,戏剧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因此,人物的形象在剧本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分析剧本不能不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应从以下角度入手: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一个人物的性格表现也是多侧面的,人物的性格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物的性格可以表现为温婉、柔顺、刚烈、平和、热情、阴暗、狡猾等等,分析人物性格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2)分析人物语言

剧本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因此,人物的语言决定人物的形象。分析语言,应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性语言入手。

(3)分析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理特征在塑造人物的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要顺着剧情发展的线索,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理历程。人物的形象就是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展现的。

第五篇:国画欣赏提纲

提纲

一、开始对国画的理解

二、学习之后对国画的理解

1、了解了国画的起源

2、对国画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3、我对国画的理解

最早的画: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我们仰韶文化中的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

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下载戏曲欣赏教案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戏曲欣赏教案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戏曲教案

    第八课 河北梆子的艺术特点 一、课型:新授课。 内容: 1、乐器、板式风格特点 2、经典赏析《三岔口》片段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的: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了解掌握河北梆......

    戏曲进校园教案

    戏曲进校园音乐教学设计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南街学校 宋红英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探寻戏曲音乐的魅力,树立关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音乐教案戏曲

    教案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梨园百花 (第一课时) 燕楼中学刘钦兰 课题:第六单元 梨园百花 教学内容: 义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梨园百花》第一课时欣赏部分, 40---45页......

    河南戏曲文化教案

    河南戏曲文化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听过河南戏曲,但对戏曲的种类及服饰和角色了解的不多,这节课就是给同学们一个了解本土文化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让学......

    《戏曲大舞台》教案

    戏曲大舞台 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秀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行当......

    四年级戏曲教案下

    曙光路小学2015年上学期戏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 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中国戏......

    戏曲身段趟马,教案

    篇一:戏曲欣赏教案提纲[1]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第一课 戏曲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形成了完整的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

    戏曲进校园”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唱脸谱、演脸谱,让学生感受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多元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