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

时间:2019-05-15 07:4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

第一篇:《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

(讨论稿)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

第五条 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打破原有的院(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各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8个;学生接受同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第七条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专业(群)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对部分因病、因伤、肢体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体育课程。第八条 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锻炼工作的管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落实。

第九条 应努力将公共体育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 1 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和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条 选择和确定体育课程内容,应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实现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人文性、职业准备性的有机统一。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以身体练习为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地域、气候、场馆设施以及专业(群)等特点选择课程内容,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内容在课内的体现,提高课程对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素质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康复体育处方和职业综合素养。

第十一条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体育理论课时数占体育总课程的比例在10%左右。

第十二条 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加强教法与对学法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五、课程建设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2 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第十四条 学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体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定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控制和评价,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5人左右为宜。

第十五条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家和省市优质、开放共享型课程资源,提升课程信息化、网络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水平。

第十六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统一规划与组织。鼓励各校采用“教指委”推荐的高职高专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着“一纲多本”和“保证质量”的原则,教材主编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各地、各校不得选用未经“教指委”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校自行编写的体育讲义,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年。

六、组织与保障

第十七条 学校应按核定的生师比配备合格的体育专任教师,外聘体育教师人数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体育教师应享受与校内其它学科老师同等的课酬、工作量补贴等待遇。学校应确保每年度体育教师服装等其它劳动保障条件。

体育教师应及时准确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汇总、上报工作,并开展结果分析以及促进对策研究,学校应参照每个体育教学班不少于8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计酬。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厅[2004]6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场地器材的规划和建设,国家及各省市示范性、骨干类高职院校应达到发展配备类标准。采取措施提高体育场地、器材与设施的利用率,合理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满足体育课程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

第十九条 学校应为体育课程提供基本的运行费用,单独设立体育教学专项经费,除体育固定资产、大型运动竞赛投入外,每年度生均日常体育维护费不少于学校生均经费的4%。

第二十条 学校要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学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完善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等科学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完善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卫生所(医务室)等部门与体育教学部门共同构建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类社团(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的保障机制和协作机制。体育教师人数超过10人的院校应将体育教学部门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部门。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二条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态度与运动参与、体能素质与职业体能、运动技能、健全人格与体育素质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书面考核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注重过程评价,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4 试成绩及学生参与纳入课程化管理阳光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情况)情况,也应反映评价结果之中。

第二十三条 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专业(群)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五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工作,以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主要条目应纳入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之中,向社会公示。

七、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类院校,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于本纲要。

第二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

1.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3.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5.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6.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三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四篇:《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模版)

《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钢琴》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并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钢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钢琴艺术发展简史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与演奏技巧,能演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突出为歌曲配弹伴奏能力的培养。

3.与声乐教学相结合,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

4.具备理解、分析、鉴赏钢琴音乐作品及演奏风格特点的能力,准确表现钢琴音乐作品。

5.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能胜任基础钢琴教学,能辅导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重点选择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古今中外经典钢琴音乐作品,同时注重选用优秀的钢琴音乐新作品为教学内容

(2)教学中应重视选择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3)紧密结合基础音乐教育实际,适当选择中小学教材中的曲目以及青少年熟悉和喜爱的作品。

(4)恰当处理精练曲目和浏览曲目的关系,在保证练好一部分以提高演奏水平为目的的曲目的同时,注意选择以培养视奏能力、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为目的的曲目作为教学内容。2.课程基本内容

(1)钢琴基本理论与知识 o 钢琴的构造,键盘的排列方式 o 钢琴发音的基本原理 o 钢琴的基本演奏形式 o 钢琴音乐作品的体裁与鉴赏 o 钢琴艺术发展简史 o 钢琴的保养及维护常识(2)钢琴基本演奏方法

o 钢琴的基本演奏姿势,手型、手指的站立并能流畅地跑动,手臂放松,自然大方地演奏

o 钢琴基本演奏技术,非连音、连音、跳音,音阶、琶音、和弦的的弹奏方法 o 踏板的构造,各种踏板的运用方法,踏板在不同风格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3)钢琴弹奏技巧与综合技能

o 读谱方法与要求,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分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o 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及如何辨析声音的方法,把握不同风格作品的声音要求,学会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o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与技巧,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各种伴奏音型在不同体裁歌曲伴奏中的运用方法

o 熟练演奏三升三降以内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循序渐进地进行视奏与移调训练。掌握首调识谱法和简谱读法,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

(4)表现与审美

o 学习钢琴音乐表演与钢琴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钢琴音乐文化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o 学会独立分析处理与准确表现钢琴音乐作品 o 进行合奏、伴奏训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o 在教育实习、见习过程中,了解基础音乐教育实际。在钢琴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掌握青少年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

1.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演奏基础及能力的差异。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为不同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目的要求,周进度和阶段进度,应完成的练习曲、乐曲的数量和具体曲目,技能技巧训练,教学实践等。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巧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技术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乐曲选择应与学生的演奏水平相适应。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4.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使学生的演奏技能反应与教学方法思维相互交融,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钢琴教学。注重学生钢琴歌曲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可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集体课可利用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学生修习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6学分。全部学程为三年,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约占总学时的2/3,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第二阶段约占总学时的1/3,以配弹歌曲伴奏训练为主。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教学设备

(1)应配备实施个别授课及集体授课的教室,学生练习用的琴房,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乐谱;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钢琴课程评价的重点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包括钢琴演奏、伴奏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与效果以及考试现场发挥等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看学生的演奏方法是否正确和规范,在音高、节奏、节拍、音色以及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准。可在学生之间进行互教考核,检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2.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现场点评与书面评语、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课程评价。

3.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关注和考察记录,包括学生出勤率、问题的解决方式、课内课外作业完成情况等;终结性评价指学期考试、学年考试等,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4.每学期应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演奏会,并纳入考核内容。

《声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声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对发展学生音乐才能、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2.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

3.正确理解歌唱与语言的关系,能运用普通话和必要的其他语言进行歌唱。4.正确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学会分析与处理歌曲,具备演唱不同风格特点歌曲的能力。

5.与钢琴教学相结合,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6.能辨析发声的正误,具备独立教唱歌曲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青少年发声特点,具备变声期发声练习和嗓音保健的有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注意在选择相当数量声乐作品的同时,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比例,使学生既掌握歌唱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又掌握基础理论,了解相关文化,扩大视野、提高修养。

(2)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吸纳中外声乐文化的优秀成果,选择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具有训练价值的经典性中外声乐作品为教材。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关注国内外声乐发展前沿动向,引进声乐学科新成果,注意选用优秀声乐新作品,不断充实教材内容。

(3)重视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与乡土教材。

(4)面向基础教育,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声乐作品为教学曲目。

2.课程基本内容

(1)声乐基础理论与知识 o 声乐的基本概念 o 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 o 歌唱呼吸原理与机能 o 歌唱发声与共鸣原理 o 歌唱的声区

o 歌唱语言与运用规律 o 歌唱的心理基础 o 人声的声部 o 声乐的演唱形式 o 声乐作品的体裁(2)声乐基本技能与方法 o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

o 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分句与换气习惯,运用气息支持进行歌唱 o 掌握正确的歌唱起音

o 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o 掌握稳定喉头、打开喉咙、调节共鸣的基本方法 o 歌唱时力求做到声音通畅,声区统一

o 掌握歌唱的咬字与吐字方法,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o 掌握歌唱的基本技术与技巧,以及音量、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等基本控制能力(3)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 o 了解声乐表演的审美与创造

o 具有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较完整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o 演唱歌曲时,读谱准确,音准、节奏无误,能与伴奏协作(4)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

o 通过教育实习与教学实践,掌握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具备独立教唱歌曲的能力

o 了解青少年的嗓音特点及其训练,掌握变声期与嗓音保健知识

(二)课程教学

1.以本课程纲要为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为不同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目的要求,周进度和阶段进度,应完成的练声曲、歌曲的数量和具体曲目,技能技巧训练,教学实践等。

2.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声乐演唱实践等四个方面有机组合。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教学方式,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3.正确处理声乐理论知识修养与技能技巧训练的关系,声乐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声乐艺术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不同声乐流派及唱法、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间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博采众长、全面发展的条件。

4.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个性。

5.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6.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坚持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艺术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的全面提高。

7.教学进度及内容的安排,由各院校根据办学实际自主制定。每学期精唱中外曲目4-6首,见习曲目5-7首,参加教学演唱会2-3次(含教学观摩及考试)。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学生修习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6学分。其中声乐理论授课36学时,2学分;声乐技能与演唱授课72学时,4学分。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及演唱水平,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可供实施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授课及进行演唱实践的教学设备及场地。(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声乐演唱技能与声乐相关文化知识评价相结合。在重视考察学生演唱能力,艺术表现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进度、效果、能力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

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4.考核方法采用演唱、观摩、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

第五篇:体操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体操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体操类课程是以徒手、持轻器械和利用器械的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身、健美和发展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塑造学生健美体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性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所具备的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并具有运用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具体目标是 :

(一)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术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操、健美操、舞蹈教学和指导大众健身锻炼。

(二)基本掌握体操类教材的重点内容,了解教材的延伸内容,并初步掌握开展学校体操活动与竞赛的方法。

(三)学会运用体操、健美操、舞蹈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

(五)塑造学生健美体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选编内容要夯实学生基础,对其延伸学习有益,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选编内容要充分体现体操类课程价值,注意吸收国外课程发展的新成果,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进展,使课程更具实用性。

(三)选编内容要考虑运动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做到经典内容与时尚内容的和谐统一,重点内容与拓展内容的有机结合,突出体操类课程的特色。

(四)选编内容要促进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基本内容

体操类课程包括体操、健美操和舞蹈等。

(一)体操

根据培养目标需要和课程教学的实际,体操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如下:

1.基本理论:体操概述、体操的保护与帮助、体操术语、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体操健身原理与方法、竞技体操比赛的欣赏等。2.体操健身手段与方法:选择具有健身性、健美性、实用性、趣味性与生活化的体操练习,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建议选择的内容: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项素质练习、跳绳等;攀登、爬越、支撑、悬垂、负重搬运等;单人、双人和多人的技巧动作及造型等;山羊、跳马(箱)、单杠、双杠等;提高性体操练习。

3.教学技能培养:队列队形指挥能力;编操、带操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讲解示范与组织教学能力。

(二)健美操

1.基本理论:健美操运动概述、健美操创编、健美操科学锻炼、健美操观赏指导等。

2.基础训练:健美操基本动作及组合、健美操成套动作、健美操素质训练方法等。

3.创编实践: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

4.健美操拓展:健美操竞赛及裁判、时尚健美操、器械健美操等。

(三)舞蹈

1.基本理论:舞蹈概述、舞蹈健身、舞蹈教学与创编等。2.基础训练:定位基本姿态、移动基本姿态等。

3.健身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大众交谊舞、校园集体舞等。

4.舞蹈拓展:健身时尚舞蹈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紧扣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掌握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技能水平的科学锻炼方法与手段。

(二)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及进度,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之具备从事体操类课程教学及组织活动的能力。

(三)徒手体操作为体操类课程学习的基础,应保证一定的教学时数,要建立合理的课内外学练一体化的模式,确保教学任务完成。

(四)体操类课程的教学要体现教育功能,要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和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团结的精神,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并使体育美的教育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五)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为学生课下延伸学习创造条件。在教法运用方面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法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害事故。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应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一)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评价既要包括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更要有体现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及创新,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在评价中占一定比例。

(三)重视评价方式的创新,理论考核应做到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应做到规定考核内容与自选考核内容相结合。

(四)要结合本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考核内容,确定考核内容科学的百分比,使考核结果更趋合理。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主讲教师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

(二)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

(三)实践课的师生比为1:15~20。

(四)场地设备:根据体操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应具有体操馆、舞蹈房等。

(五)器材设备:器材应具备与学生人数相适应的单杠、双杠、跳马(跳箱、山羊)、助跳板、弹板、地毯和垫子等。轻器械包含棍、绳、圈、实心球、哑铃等;专门器械包含把杆、肋木、爬绳、爬杆、平梯、踏板以及领操台等。

(六)图书资料和电教设备:根据教师教学科研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应具备一定数量的体操图书音像资料,还应具备电化教学所需的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各种设备。

下载《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指导纲要

    《享受书香》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潍城区健康街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狠抓教育质量,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

    体育校本课程纲要

    竹林学校校本课程 《魅力田径》实施纲要 竹林学校校本课程——《魅力田径》实施纲要 《魅力田径》课程说明 本课程名为“魅力田径” 。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中小学生,在校接受适......

    三年级体育课程纲要

    三年级体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体育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54课时 设 计 者:黄琳琳/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一、课程性质: 1......

    小学体育课程纲要

    中心小学体育领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体育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三至六年级体育教师 授课对象: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

    新《纲要》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论文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课内外一体化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执行情况等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发现......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书法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书法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1、 课程名称:书法指导 2、 开发教师: 3、 教学材料:《颜勤礼碑》 4、 课程类型:必修 5、 授课时间:1年 6、 课时:每学期16课时 7、 授课......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纲要

    本教程图文并茂,直观明了。普通练习者只需通过视频便可学会,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课程目录 一、传统陈式太极拳概述: 1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简况 2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点 3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