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时间:2019-05-15 07: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2004年2月25日上午,我校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一所农村初中校听“推门课”,进教室后我刚坐下,上课的铃声随即响起,但任课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教师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他(她)要上什么内容的课呢?”,我开始琢磨着。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才匆忙进教室,他的开场白是: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我所骑的摩托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一个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华东师大版教材)“第17章的17.1变量与函数”,单价3.18元/升在加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我们把它叫做“常量”,油量和金额会发生变化,所以把它们叫做“变量”,又因为油量先发生变化,金额才跟着变化,所以油量叫做“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做“自变量的函数”,所以,金额就是油量的函数。如果所加的油量设为x升,要付的金额为y元,那么y与x的关系如何表示?(生答:y=3.18x)这个式子叫做函数关系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我的摩托车油箱最多能装10升汽油,那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生答:0≤x≤10)

„„

我听课前的两个问题已无需再琢磨了,迟到原因的真假性也不重要了。“函数”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引入、如何讲解历来困扰着我们数学老师,而刘老师这节课所创设的引入问题情境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和感悟了。在传统教学中,对“函数”概念的引入都是采用“直接告诉式”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这个定义冗长、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设置“迟到”——“加油”——“函数”的导入过程,引人入胜。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序数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课,是数轴的发展。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进一步学习函数及其他坐标系必备的基础知识。它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直观而简明,并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

①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②会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③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

①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②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四、教学难点

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点的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创设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确定目标的位置.请同学们先看一个问题。(点同学回答。)生:能找到(那就请他上来演示,其实是不能,因为没有起点)。师:现在能找到了吗?(点同学回答。)为什么能?生:能。因为有了起点。师:另有一超市在交叉路口西边30米,你会找了吗?生:会。起点开始相反方向找30米。师: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它们的位置吗?生:有困难。(学生不会时给他提醒:东边30米,西边30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它们吗?)原来可以用数轴描述。师:请你动手画一画,一般取1为一个单位长,这里为了方便描点,我们取10为一个单位长。师:我们刚才会找电视台和超市了,现在你能按小明的说法找到音乐喷泉吗?生:可以。起点开始先向左数50米,再向上数30米。师:你能用数学知识描述音乐喷泉吗?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生:刚才我们用数轴描述的,现在还可以用数轴描述,但是一条数轴不够用了。(提示:用一条数轴可以表示吗?)师:请你说说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有补充吗?(要讨论出用两条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数轴才能表示出音乐喷泉的位置。)老师也是这样想的,将东西向的北京路和南北向的中山路看成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交叉路口为两条数轴的公共原点,那么中山路西边50米可用数轴上的数表示,北京路北边30米可以用数轴上的数表示,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可以用有序实数对(-50,30)这样简单的方法表示了。师:图中有两条数轴,我们要将它们区分开。师:小卖部在中山路西边30米,北京路北边40米。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左数3个单位长,再上数4个单位长。师:大钟亭在中山路东边30米,北京路北边40米处.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右数3个单位长,再上数4个单位长。师:塑像在中山路西边40米,北京路南边30米,你能用数学知识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从起点开始左数4个单位长,再下数3个单位长。师:给出任意一个建筑物,只要有像上面的一对有序实数,我们能在已存在的图形中表示出它的位置吗?生:可以,按照给出的数据找到建筑物的位置。师:这样一套系统合理、有用;实际上,它在现代科学的很多分支中都有用。今天,我们开始研究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意识到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简便的表示出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

活动二:数学理论

①概念。请同学们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边介绍概念一边操作,再挑选2名同学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比较的同时强调一些容易丢的内容。)②已知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③已知点的位置,确定有序实数对。④坐标。

活动三:数学应用

探究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

师:对于例题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符号特点,请学生发言。学生说老师板书:对于点P(a,b),在第一象限:先正后正;第二象限:先负后正;第三象限:先负后负;第四象限:先正后负;x轴上b为0;y轴上a为0。(设计意图:系统地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通过例题学会通过坐标找点,以及由点写出坐标这两种基本技能,并能深入探索出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活动四:回顾

师:以班级某位同学为坐标原点,正前方为纵轴正方向,正右方为横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这个前提下做游戏。游戏一:点任意一位同学,请说出自己的坐标及在哪个象限。游戏二:任意给出一个坐标,请符合坐标的同学站起来。(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要学生学会的两个技能。)

六、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新的数学模型,理解了与其相关的一些概念(如坐标轴、原点、坐标、象限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感受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掌握了平面内的点与其坐标(有序实数对)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学会了由点写坐标和由坐标描点。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会得以发展。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5年多,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中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这五年多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省、全国级新课程研讨活动,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 新课程可喜变化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2.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6.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数学学习评价多样化,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更关注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对全新的中考命题新框架、新思路、新亮点,部分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泛细致深入的专业化研究。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的同时,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要从主体认识上找根源,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科学记数法

凤翔县长青镇中学陈建辉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13-2014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基础上,研究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

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

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

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

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

师:(展示刚才演示过的3个大数)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记数方法使下列各数更加便于读、写?请同学们六个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

(1)1 370 000 000(2)6 400 000(3)300 000 000

生1:答:13.7亿,640万,3亿。

师:回答正确。这是数字加上单位的记数方法,在小学已经学过,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在3亿后面再加上好多个0,那么这种记数方法还好用吗? 生:不好用。(让学生意识到以前所学的方法不够用了)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的记数方法。

分析:在读写大数时使学生感觉到不方便,从实际生活的需要,自然引入课题,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记数,为新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二、尝试探索,讲授新课:

1、探索10n的特征

计算一下102、103、10 4、105、1010你发现什么规律? 102=100103 =1 00010 4 =10 000105=100 0001010 =10 000 000 000

(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

(1)结果中“0”的个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结果的位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练习:将下列个数写成只有一位整数乘以10n的形式。

(1)500(2)3000(4)40000

师:(学生完成之后)可见这种表示方法不仅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科学记数法。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功地找到表示大数的简便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

4、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1≤a<10,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思考,小组讨论)

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10的幂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特殊数据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符合“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繁为简”、“分析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新知,知识运用:

1、将下列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

(1)23 000 000(2)453 000 000(3)13 400 000 0002、赤道周长约为40 0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米? 分析: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分析讨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时,会与前面曾经讨论过的10n联系起来,也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回顾。再加上学生好奇心都特别强,很想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加以应用,针对以上学生特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

5、如何将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a×10n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原数

分析:这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也是知识的逆向巩固,学生通过寻找写出原数的方法,更加明白在写科学记数法时,如何确定10的指数,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出原数。

练习:人体内约有2.5×10 5个细胞,其原数为多少个?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

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 尝试让孩子自主学习与探究】

问题

一、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2倍,当父亲38岁的时候,儿子就10岁了,现在父亲和儿子各是多少岁?

这个问题学生会有多种 列方程方法,让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让他们去碰撞思维的智慧火花。①父子年龄相差38-10=28岁这是个不变的量。②当儿子10岁时,父亲的年龄为28+10=38岁。这时候父亲的年龄不是儿子的2倍。这就可以肯定若干年后父亲的年龄将为孩子的年龄的2倍。

学生1:设现在儿子的年龄是x岁,父亲的年龄则为2x岁。可利用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2x-x=38-10

学生2:设当儿子的年龄为x岁时,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则有;38+(x-10)=2x 这时候方程的两边都是父亲的年龄,x-10是经历的年数,(x-10)年后,父亲年龄将为;

【38+(x-10)】岁,此时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2倍,即为2x岁。

学生3:设当父亲的年龄为x岁时,是儿子的年龄的2倍,则有10+(x-38)=.1/2x 这时候方程两边都是儿子的年龄,同样,x-38表示所经历的年数,加上10表示儿子现在的年龄,与1/2x 相等。

教师;哪种方程列得最好,最为简洁明了?(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从这道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充分思考,探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4:解题应该多动脑筋思考,找出最佳途径,此题方法不唯一,要学会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

学生5;好的方法我们要相互学习、借鉴。

此时教师将问题拓展延伸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问题2:

下载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从平时自测与正规考试分析,有的题型我们教师讲过,甚至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学生仍然不会。学生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们往往只习......

    《二次函数》九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二次函数》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怎样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教学重点: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难点: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三、教学案例过程: 问题:已知二次函数的......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案例分析(精选5篇)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案例分析 甘肃省华亭县西华初中 张伟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研究本质上是全心全意为教学本身服务的,它的使命就是认识教学、改进教学、完善教......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 正比例函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理解正比例函数,能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 2.教会学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1683字)(北师大版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1。根据新课程概念:“教师应激......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一

    教学案例一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站到讲台讲课,而是能不能进行高效教学,能不能掌控课堂,那么也就是管理学生问题。所以在接一个班时,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有所了解......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2

    “国培计划(2011年)”宁夏农村中学置换脱产研修班 教育案例二 中学数学组 银川十四中 关晓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如今的老师,已经远远不是传授知识、讲授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