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趣味教学凸显小班幼儿特色
趣味教学凸显小班幼儿特色
幼儿园小班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喜欢游戏和运动,在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和抽象,如果将所教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设定这一理论,在组织小班教学活动时,需着手进行所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
在游戏中施教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玩具是幼儿的天使。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耍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幼儿喜爱游戏,融入教学知识中的游戏或者说将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百计千方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教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让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收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设计教学游戏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小班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多于学习。所以,小班教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将就是教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设计一
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努力学习教学知识。如:吃苹果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用小刀让苹果“变魔术”,一会儿切成三角形,一会儿切成半圆形,一会儿变成多方形,这样,在吃苹果这一生活活动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苹果的现象。
改以往先由老师讲解、示范演示教具,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玩“撒圆片”的游戏,将红、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分别贴在一起制成双色圆片,游戏时,每人得到5个双色圆片,幼儿把5个双色圆片往桌子上轻轻一撒,看一看,5个圆片中有几个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从而自然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将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
设计教学游戏要结合幼儿兴趣
幼儿园小班由于年龄较小,不能长久的保持其注意力,枯燥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硬是爱不起来,注意力很难集中。但在一次组织幼儿园小班儿童看舞蹈表演时,就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依依不舍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幼儿园小班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其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舞蹈表演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教学知识复习时,采用必要的“变魔术”的方法,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采用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另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学数学,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融于运动中
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喜欢运动,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注意将教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教学收效会很明显。
改编现有体育游戏
现成的许多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将教学知识融入其中,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教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教学练习融入其中。如;“踢毽子”是个传统的体
育游戏,若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踢一下”、“踢许多下”、“踢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创编体育游戏要根据需要
教学根据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教学练习要创编一些室外的体育游戏。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又能进行教学练习。根据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容易组织的体育游戏。如:结合数学教学“按大小排序”,创编《我给皮球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创编体育游戏《踢毽子》等。
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变革,让幼儿园小班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比单纯的教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第二篇: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小班孩子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小班幼儿数学教学必需注意形式多样、有趣,这样孩子才对其学习感兴趣。小班孩子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尝试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关键词】: 趣味数学 小班幼儿 数学教学 游戏活动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孩子很少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针对如此现状,我尝试了趣味教学法,发现: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四等分,只给幼儿提供两张纸就不够数量了,而最少需要提供8—10张大小、颜色不一的纸张,让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剪开后再进行拼合。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
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数学情景和事例,这些情景和事例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孩子数学潜能的开发产生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数学教育的资源,引导孩子发现、感觉、学习。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将他们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数字性的东西告诉别人;如果看到如果有人手中拿到的饼干比他手中的多,幼儿马上就会发现数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字很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教孩子学些数学。那么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呢?绝大多数幼儿对玩具、食品、游戏等很感兴趣,但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比如在教孩子认读数字时,可以用棋子、饼干、糖块、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一次教一个数字,解释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记忆。通过举例,帮助孩子理解;当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钱币(硬币、纸钞)作教具,孩子们都喜欢做动手操作,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进行数学的学习。如许多孩子喜欢将东西弄倒,也喜欢拿物体拍水。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动作融合在互动游戏中。玩水时,你可以将3个玩具动物或人物卡通在水池边一字排开。然后,你数它们的个数,并依次逐个将它们推入水池,当一个卡通潜入水中时,和你的孩子一起做减法:“一个潜水后,还剩两个。”第二次做该游戏时,你可以向小孩指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第三,并增加个数。这些游戏将增加小孩在数字、数数、数量、序数排列和减法的经验。
还有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数学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喜好,从他们喜欢玩的、喜欢做的事情入手,结合数学知识,创造一定的情境,多让孩子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想,使孩子接受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三、在运动中学数学
小朋友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的时候,我创设娃娃家的环境,让小朋友以角色的身分
给生活用品进行匹配,如茶杯和牙刷、笤帚和畚箕等等,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匹配玩得非常开心,同时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一)在现有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二)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结果表明,让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总之,数学,抽象而富于逻辑,它对学前阶段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孩子引入这个神秘而绮丽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畅游,我确信,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
第三篇: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第四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凸显学校教学特色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凸显学校教学特色
凸显教学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铜川市印台区方泉小学教学主任 康建峰
我们方泉小学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大教育观”,强化“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荣校”的责任意识,积极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加强管理,服务教学,努力做好“提质”保证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我校立足实际,依据省、市、区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修订和完善了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突出教学过程管理,严格“备、教、导、改、考”各环节具体要求,并制定了教师教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把日常工作考核同教师评优、晋级挂钩。平时,教学处对教师每天出勤、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师的教案、作业、课堂教学进行常态化随查,对教学质量实行过程化管理,加强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听评课及教学科研的检查指导。学期末按照教师思想表现、常规工作、教学质量等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和评比。
2、实行领导跟年级组、包教研组制度。跟级领导经常深入年级组参加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年级的各项工作。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领导班子成员作为教研组成员参与教研活动,对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进行督促与指导,全面提高教研组的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
3、加大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校在教育教学设施上投入很大,如:为各个班级安装了触摸教学一体机,为所有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建立了校园教学网络,软化了学校操场,更换了学生课桌椅,改变了教师办公条件,等等,总共投入资金近500万元。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与设施保证。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每次测试后,教师不仅要写出书面质量分析,教研组还要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教师作详细的对比分析,查找失误原因,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措施和有效方法。优秀教师还要做经验交流,给大家传经送宝。
5、制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质量检测、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中成绩突出者,学校可奖励现金300——2000元不等。
二、多措并举,凸显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1、从2009年开始,我校就实施了“青蓝工程”,至今已满三届。学校聘请以省、市级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主的骨干教师为“导师”,对青年教师从师德师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以保证“青蓝工程”取得实效。“青蓝工程”实施7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形成了浓厚的钻研业务的氛围,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钻研业务的劲头明显增强,一些人已慢慢地走向了成熟,开始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和教育教学成果征集活动中,每学期都有几十人次获奖。他们以他们的虚心、勤奋为学校增添了新的风采。
2、学校还积极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区级教学竞赛活动,努力打造教学“名师”。现在共有10位老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19位老师被评为市、区级教学能手,贺莉韵老师被评为省级学科带头人,王鑫老师被确定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龙、康建峰、徐红斌、李曼等13位名师的先进教育事迹被铜川市政府网站及政府微信平台进行了宣传和报道,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和光彩。
(二)重视和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教研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为目的,狠抓教研活动的开展。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及本校名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高效”意识。二是以观摩课、研讨课、赛教课等课型为载体,通过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氛围。三是通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和课程管理规程,督促教师坚持多维学习,增强多元联系,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四是搭建“备、教、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探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
(三)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我校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都比较扎实认真,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效果不错;各位老师也都能充分利用集体备课这个平台,广泛借鉴各种先进做法,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大家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积极开展晨读活动。从2015年开始,方泉小学就实行了学生到校后进行晨读活动,现在已经蔚然成风、形成了习惯。各班学生读书认真、整齐、有组织、有纪律。班主任和英语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十分敬业,早上一晨练完,就赶快进入到班级,组织和辅导进行学生晨读,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比如,语文组分年级组织开展了“生字规范化听写大赛”、数学组组织开展了“数学知识竞赛”、英语组组织开展了“英语朗读比赛”,思品组在学生中举行了“讲故事比赛”,体育组组织开展了“阳光大课间展示活动”,音乐组组织开展了“音乐会”和“校园歌曲大赛”,等等,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六)开展大学区“送课下乡”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经常安排“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能手”和名师到大学区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课后,还进行说课、评课、讨论和交流活动。名师们的课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课堂气氛好、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佳,受到了兄弟学校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总之,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今后,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加强高效课堂建设,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突出专家引领,强化教研指导,努力培养一批业务过硬、敢于创新、勤于钻研、锐意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改革新局面,为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奋斗!
第五篇: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几种方法
平山县幼儿园 王惠芳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对枯燥和抽象的数学并不感兴趣。而喜欢游戏、运动和积极表演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又是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和幼儿经历过的生活情景表演中,让幼儿在游戏和运动以及表演中学习数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运动和表演的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根据这一理论设定,我在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和情景表演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和情景表演中学习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幼儿就是在游戏和运动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作为幼儿的第一课堂,深受幼儿喜爱。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另外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让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子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数学情景和事例,这些情景和事例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孩子数学潜能的开发产生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数学教育的资源,引导孩子发现、感觉、学习。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将他们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数字性的东西告诉别人;如果看到如果有人手中拿到的饼干比他手中的多,幼儿马上就会发现数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字很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教孩子学些数学。那么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呢?绝大多数幼儿对玩具、食品、游戏等很感兴趣,但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比如在教孩子认读数字时,可以用棋子、饼
干、糖块、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一次教一个数字,解释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记忆。通过举例,帮助孩子理解;当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钱币(硬币、纸钞)作教具,孩子们都喜欢做动手操作,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进行数学的学习。如许多孩子喜欢将东西弄倒,也喜欢拿物体拍水。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动作融合在互动游戏中。玩水时,你可以将3个玩具动物或人物卡通在水池边一字排开。然后,你数它们的个数,并依次逐个将它们推入水池,当一个卡通潜入水中时,和你的孩子一起做减法:“一个潜水后,还剩两个。”第二次做该游戏时,你可以向小孩指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第三,并增加个数。这些游戏将增加小孩在数字、数数、数量、序数排列和减法的经验。
数学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喜好,从他们喜欢玩的、喜欢做的事情入手,结合数学知识,创造一定的情境,多让孩子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想,使孩子接受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在现有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由于年龄原因,小班的孩子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特点,在认识空间方位“上、下、里、外”这一概念时,我让每
个幼儿拿了一个呼啦圈,孩子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上,孩子马上把圈举得高高的;下,孩子马上把圈放在下面;里面,孩子赶快跳进圈里;外面,孩子马上跑了出来。整个活动孩子一直情绪高涨,在趣味化的体育游戏中,把这一概念了解的滚瓜烂熟。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结果表明,让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三、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 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例如:在教小班幼儿认识正方形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大小小数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自己去折叠,边与边对折,角与角对折,边对准中线,角对准中线等。幼儿通过自己折叠知道正方形的 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认识长方形时我同样采取这种方法,并把长方形与正方形作比较,从而得出长方形的特点。然后我又为幼儿提供大量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实物。如:饼干、毛巾、手帕、长桌、方桌、长凳、方凳等,让他们说出它们的形状。这样的操作活动不需要老师重复讲述,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因而幼儿学得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较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四等分,只给幼儿提供两张纸就不够数量了,而最少需要提供8—10张大小、颜色不一的纸张,让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剪开后再进行拼合。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只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和体会。我想,只要我们老师从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充分的利用幼儿所处的环境,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有层次的操作教具,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到数学知识。
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