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歌——给暖暖》教案设计
秋歌
——给暖暖
授课老师:刘彩凤 授课班级:高一9班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学会从语言、意象和主题来赏析诗歌
3、把握“暖暖”的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赏析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暖暖”的形象
一、导入新课
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未必是诗人。有的人却可以凭借一首或几首诗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诗人。台湾诗人痖弦就是以一首《秋歌——给暖暖》奠定了他在台湾现代诗坛的地位的。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痖弦,1932年生,原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49年去台湾,1966年12月退伍。1954年与洛夫、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社,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社长。现移居加拿大。主要诗集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痖弦自选集》《痖弦诗集》等。
2、介绍写作背景
写于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痖弦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给暖暖》可看做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3、古人言秋
既有悲凉萧瑟,又有乐观激昂的。
4、朗读。
⑴录音范读⑵学生个别朗读⑶学生评价,教师指导⑷全班齐读
三、分组讨论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从诗歌的语言、意象和主题进行探讨。教师明确:
1、语言
⑴化用古典诗词名句,增加作品文化底蕴,使语言典雅优美。
⑵使用叠音词,增强节奏感,富有韵律美,也起到强调作用,增强表达效果。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现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2、意象
⑴落叶——虽使人觉得深秋的凋落萧瑟,但又使人在凄苦中发觉一种英雄气概 ⑵荻花——虽令人伤感,但把花消失表现得那么美丽,那么活泼鲜亮 ⑶砧声——烘托一种萧瑟、残败、凄凉的气氛,但又淡化了这种萧瑟凄凉色彩 ⑷雁子们——使人感受到寂寞辽远,可美丽联想却又充满诗情意,格外轻灵 ⑸落花、琴韵——营造了一种秋天残缺破损的美,又洋溢着幽静散淡 ⑹暖暖——使得诗歌的意境在淡远清凉的色彩上涂上温暖的调子
3、主题
“暖暖”可有多种理解,可理解为爱人、朋友、亲人,或是一份向往、一种情怀。
四、拓展与练习选做一题:
1、以“我心中的暖暖”为题,写一首小诗或小散文。
2、根据探究内容,从一个方面写一篇鉴赏性的小短文。
第二篇:《秋歌——给暖暖》教案
《秋歌——给暖暖》教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未必是诗人。有的人却可以凭借一首或几首诗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诗人。台湾诗人痖弦就是以一首《秋歌——给暖暖》奠定了他在台湾现代诗坛的地位的。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下面我们就从朗读开始走进痖弦秋的世界。
二、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个别朗读。
3、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教师学生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并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表现。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全诗的亮色——暖暖,并通过语调高低的变化来表现“暖暖”给人情绪上带来的震动。
4、全班齐读
三、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语言、意象、主题三个角度品读诗歌。
2、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以语言、意象、主题为重点研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
3、三个大组再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探讨的主要结论。一个大组的三个代表发言结束后,组内成员做适当补充和强调。其他两个大组的成员可就这一组的讨论内容提问或阐述自己不同的认识。
4、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内容做简短恰当的评论或提示。
①语言: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如化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叠音词的使用),使诗歌语言别具典雅和谐之美;动词多突出景物消失的瞬间,瞬间与永恒之美达到统一,引人深思;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现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②意象:所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秋天的,但意境却不同于一般悲秋之作中的萧索凄凉,也不同于刘禹锡《秋词》之类的作品中的壮阔豪迈,而是别有一番清静高远,充满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作者还独创了一个意象“暖暖”,“暖”本是形容词,连用后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别具象征意味,“暖暖”的象征意义成为本诗的焦点。
③主题: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关键是理解“暖暖”的象征意义和体会诗的结尾“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的含义。可以有如下几种理解:
a暖暖是爱人,秋天种种美好事物的远去带有作者对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暖暖就是一切,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珍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决绝。
b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给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朋友的关爱,给人对抗寒冷的勇气和力量。
c暖暖是亲人,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当全世界都抛弃我们的时候,唯一的港湾就是母亲。
d暖暖什么都是,是每个人心中最隐秘最纯洁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怀。
e暖暖什么都不是,人们用暖暖记录季节交替变化瞬间的感受,一个暖暖对应一切,走了的秋是一个具像,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诗人用绝望留下一个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间亦可永恒,于秋的荒凉萧瑟中给人以温暖的慰藉。主题超越了悲秋的传统,减轻人类灵魂的不安,还人类以旷达。
最后两点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可在学生对“暖暖”具像理解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超越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幻灯片三可作为探讨诗歌主题时比较鉴赏的资料,根据学生表现,可用可不用。
四、写作练习:
、布置写作内容
①以“我心中的暖暖”为题,写一首小诗或小散文
②根据探究内容,从一个方面写一篇鉴赏性的小短文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如果课堂时间不足,作业可留在课下完成。
五、总结
秋天走了,一切走了,但有暖暖伴以晨昏,遂觉万物随身而在。走了的真的走了吗?留下的又是怎样的存在?讲过了就真的讲完了吗?诗的不尽韵味在我们的体验中不断发酵,历久弥醇。读诗使人聪慧,每一次读诗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发现,哪怕是一首很久以前读过的诗,也会因为你的经历你的参与而呈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愿同学们热爱诗歌!
第三篇:秋歌——给暖暖教案(费心整理)
一、导入新课:
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未必是诗人。有的人却可以凭借一首或几首诗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诗人。台湾诗人痖弦就是以一首《秋歌——给暖暖》奠定了他在台湾现代诗坛的地位的。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请同学们将书打开)下面我们就从朗读开始走进痖弦秋的世界。
二、朗读:
1、学生个别朗读。
请一个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好不好?大家推荐一位。(好,众望所归。)你觉得读这首诗应注意哪些问题?(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按照你的设想来读一下。
2、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教师学生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不让人觉得悲凉到底:哀而不伤),并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轻柔、舒缓的节奏)来表现。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全诗的亮色——暖暖,并通过语调高低的变化来表现“暖暖”给人情绪上带来的震动。)感情上:„„断句上:„„声音:本身有一种适合朗读的气质。另外,读出作者发现暖暖的那一种欣喜。
3、全班齐读
(把两位同学的朗读结合在一起,知道怎么读了吗?我们酝酿一下感情,一会儿集体朗诵。准备好了吗?可以了啊!秋歌——给暖暖——痖弦——一二)
„„嗯,好的,提醒大家:集体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控制一下语速。
三、分组讨论:
我们现在回到之前的问题,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给诗人带来这么巨大的影响力呢?好像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对吗?所以呢我们就想从诗歌的语言、意象、主题这三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痖弦的这首《秋歌——给暖暖》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么我们同学呢分成三组(每一组之中前后两排为一个小组),第一组的同学,你们就从语言的角度,第二组,就从意象的角度,第三组,就从主题的角度,来探讨一下。那么先自己思考,然后组内同学可以合作交流。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交流之后呢,组内可以派一位代表来发言,将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给大家阐述一下。其他人如果对这位代表的发言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或者需要补充的话,也可以站起来阐述和补充。嗯,现在开始。
„„讨论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了,看样子基本上应该有一个看法了。嗯,那么就先从语言开始,好吗?第一组同学,哪位做代表?
①语言: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如化用、借鉴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增加了作品底蕴,使诗歌语言别具典雅和谐之美;叠音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也起到了强调作用;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反复等),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同时,人格化的描写,使得原本悲凉冷清萧瑟肃杀的秋天,带上了神奇、美丽、温情的色彩。请坐下,那么第二组同学探讨的是意象,因为意象比较多,我们就请两位同学做代表。先请女同学的代表。„„请男同学的代表。
②意象:所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秋天的,但意境却不同于一般悲秋之作中的萧索凄凉,也不同于刘禹锡《秋词》之类的作品中的壮阔豪迈,而是别有一番清静高远,充满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作者还独创了一个意象“暖暖”,“暖”本是形容词,连用后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别具象征意味,此外,从音节上看,“暖暖”为叠词,暖——暖,读起来有一种舒缓的效果。诗人说秋天还“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样就使得诗歌的意境在淡远清凉的色彩上又涂上了温暖的调子,因而诗境也变得深远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在秋天悲凉、萧瑟这些令人感伤的情调下,暖暖的出现给衰败的世界(生命)带来一抹亮色。秋天,给人的感觉,不是“冷”,而是“暖”。
落叶、荻花、砧声„„所有这些意象都给我们带给我们秋的萧瑟凄凉的意境,没有用悲伤的词语却让我们体会到悲怆的情感。但是读完这首诗并不让人觉得悲凉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暖暖”这两个反复出现的字。
我们将意象融在一起之后,由意象我们就可以升华出一个主题,对主题进行探索。那么希望第三组的同学,在第二组的基础上更近一层,探讨一下主题。第三组,哪位同学发言?
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哪个词(意象)最关键?暖暖还有理解这首诗哪句诗最关键?最后一句
③主题: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关键是理解“暖暖”的象征意义和体会诗的结尾“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的含义。可以有如下几种理解:
a暖暖是爱人,秋天种种美好事物的远去带有作者对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暖暖就是一切,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珍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决绝。
b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给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朋友的关爱,给人对抗寒冷的勇气和力量。
c暖暖是亲人,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当全世界都抛弃我们的时候,唯一的港湾就是母亲。
d暖暖什么都是,是每个人心中最隐秘最纯洁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怀。在荒凉无比的秋天,在万般孤寂、落寞之际,对于诗人而言,“只留下一个暖暖”,也就够了。无疑,留下的暖暖是一份向往,是一份情怀。
e暖暖什么都不是,人们用暖暖记录季节交替变化瞬间的感受,一个暖暖对应一切,走了的秋是一个具像,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诗人用绝望留下一个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间亦可永恒,于秋的荒凉萧瑟中给人以温暖的慰藉。主题超越了悲秋的传统,减轻人类灵魂的不安,还人类以旷达。
最后两点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可在学生对“暖暖”具像理解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超越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五、写作练习:
1、布置写作内容
我想啊,只要认真思索,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诗歌鉴赏的妙处,我们越品它越有味道。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72位同学,那么就会有72个不同的暖暖。不论暖暖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还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总之,暖暖给了诗人无限的慰藉和旷达前行的力量。
诗人心中的暖暖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当秋叶尽落,荻花消失,雁声苍茫的时候,暖暖是什么?在举世寒凉,冰冷无限的冬日,留下一个暖暖,那又该是怎样的一份心境? 这个暖暖是以怎样一个形象出现的? 又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母亲还是恋人,朋友还是孩子?• ①以“我心中的暖暖”为题,写一首小诗或小散文 ②根据探究内容,从一个方面写一篇鉴赏性的小短文 我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我心中的暖暖》
是你,轻轻地走来,在这寂寞的秋天里,绽开一朵芬芳的花于我的心中。于是砧声的冷清,落叶的飘零,荻花的消失,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的悲凉,我倚坐树下,轻轻嗅着空中秋的气息,仰望着成群的大雁在广阔的天空飞过,远方幽幽地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和着马蹄轻轻踏在破碎的残花落叶上的声音,优美得宛如天籁。闭上眼,朦胧中你又一次出现,莞尔一笑,一张清澄的脸陶醉了我的秋天。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如果课堂时间不足,作业可留在课下完成。
时间关系,就不能一一展示了。但是,只要你写下了,就应该让它留在心底。请大家将自己写的好好整理一下,抄到摘抄本上,方便互相传看。《秋歌》我们就探讨到这里了。
六、总结:
秋天走了,一切走了,但有暖暖伴以晨昏,遂觉万物随身而在。走了的真的走了吗?留下的又是怎样的存在? “走了”的秋天是一个具像,而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诗的不尽韵味在我们的体验中不断发酵,历久弥醇。读诗使人聪慧,每一次读诗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发现,哪怕是一首很久以前读过的诗,也会因为你的经历你的参与而呈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多读一读诗歌吧,她能减轻生活的沉重,引领我们回首心灵深处的朵朵鲜花和阵阵丝雨„„给我们一个坚强下去的理由。愿同学们从今以后热爱诗歌!最后让我们在诵读中结束这节课。
第四篇:《暖秋》观后感
一位年迈的父亲,拖着自己修补的板车,艰难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位老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如今已由某市通局长沦为阶下囚并已。板车躺着的,是这患绝症的儿子。在后面拼命推板车的,却是“通局长”读小学的儿子„„
看到电影《暖秋》中的这一幕,不知咋的,我却想起“马革裹尸还”字句来,心里生出无限苦楚和凄凉,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我在想,如果这位“通局长”还是通局长,回家乡时,该是四轮专车。车的也该是满怀喜悦、荣归故里。而今,倒了个个儿:昔的辉煌不再,年迈的父亲受难,年少的儿子受苦,自己呢?也将在耻辱、悔恨中等待死亡!
这一切,是谁之错?电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客观他。从根本
在陈立生不长的的罪生中,经历了一个“山里娃”到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直到期间,他没能经受住权钱、边的*等各种惑,没有听信“红员的本和民”老看,还是陈立生自的问题。说,是社会风,是亲友害了这个过程。台父亲的谆谆教导,没有管住自己的妻子等他手中的权力失衡了,倾注的道路!
“如果发聩,令
你边的,从而逐渐失去共产。于是,了犯罪的感转移了,谋得的利益也偏离了,直至最后走,那就让他们远离你的权力!”这是电影结束前的一句台词,震耳深思!
是啊,假如陈立生不把权力影响扩大到妻子等边的,不让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敛财、招揽工程;假如,陈立生能时刻想着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用来干什么的等等这些问
题;假如„„,那么,最起码,他的儿子不会失去关,他的妻子不会走进监狱,他的前途继续光明,他的年迈父亲也会得到孝道、尽享天年。可是,这一切容不得我们去假设,生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陈立生的悲剧令惋惜,陈立生的失落也给我们每一个员干部敲响了钟。或许,我们手中没有陈立生那么大的权力,或许我们的影响力极为有限。但是,我们须懂得,一切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一切腐败都是从思想刻牢记的宗旨,保持共产员的先进开始的。因此,我们每一位员干部都要时,从细微着手,筑牢拒腐防变的阵线,牢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用好自己手中的权,管好自己边的,守好自己的门,让我们家庭、父、妻子、儿女都远离自己的权力!
这,就是电影《暖秋》要告诉我们的。
第五篇:《暖秋》观后感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暖秋》观后感
(临床二支部施 忠)
上星期六,我和支部的同志们一起含着热泪观看了《暖秋》这部影片。
《暖秋》属于反腐败题材,讲了一个反腐倡廉的故事。出身农民家庭的年轻干部陈立生,在党的培养下,凭着自己的勤奋工作,被提拔为市交通局局长。但他在当上领导干部以后,经不起声色金钱的诱惑,对参加过抗美援朝、担任过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老父亲的教育和劝告置若罔闻,一步步蜕变为谋私受贿的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陈立生被判刑后,发现身患晚期肝癌,保外就医,最后还是老父亲收留了他,送走了他。陈立生带着悔恨和遗憾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部影片很有警示教育,触目惊心的案例,对我太有警示作用了,如果我不认真吸取他人教训,也难免要犯错误,只有高度警惕,警钟长鸣,才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因为有时候,天堂与地狱仅有一步之遥!
我觉得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查找和下决心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认识上的问题,观念上的问题,以及理想情操、道德修养、人生境界等问题,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的理论武装自己,用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工作,改造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暖秋》观后,我有三点工作体会,今后我要做到这三点:
一、防患于未然。(少赴鸿门宴)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我只是个部门负责人,也时常有人请吃饭,酒过三巡,兄弟的兄弟是兄弟,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三两下肚,差不是四海皆兄弟啦,非常爽快!第二天呢,这位朋友的朋友,或者是兄弟的兄弟,就笑容可掬来到办公室,推销新药!我招架得了吗??我能吃这样的饭吗?有时不能一概不吃,(这一点我想大家能理解的)但确实不能多吃,要防止病从口入!
二、按制度办事(当家不作主)。重德行、戒奢侈 身教重于言教,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不给不法药商可乘之机。院领导信任我,我就必须当好药剂科这个家,(我的桌上有句格言“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把好三关:药品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药品价格关(优质低价),药品数量关(控制库存)。坚持三线:设好防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少赴鸿门宴),守好底线(质量与价格,不理会打招呼)退居二线:(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科室的业务管理,不直接从事药品采购工作,不直接接触/或少接触/医药代表,放手不放眼,设专职药品采购员,发票的审核由分管副主任负责---如果我一把抓在手,谁能证明我的清白?)当家不作主:新品种不作主---药事委会定夺,药价不作主---参加药品集中招标。我的当家不作主,更有利于医院药品采购领域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善待我自己。这一点最重要,善待自我,(善待病人,善待员工,善待自己),也是说正确对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牢固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监督----这就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表现,以职谋私,争名夺利,那不是善待而是糟蹋自己,不是吗?,《暖秋》中的交通局长陈立生巨额受贿是满足了自己的私欲,却玷污了自己的良知,如果昨日的座上宾们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一想,会成为今日之阶下囚吗??许多前任高官,他们曾经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但他们就是没有正确地对待自己,忘记了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失去了平衡,而踏上了不归路。
作为一个药品供应部门的负责人,我起码做到“不能为玉碎,但能求瓦全”。这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洁身自好,我要做到“生活待遇不攀比,非份之想不可有”。因为我上边有高堂父母,身边有糟糠之妻,膝下有年少儿子。之所以我不能赌,因为我输不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可以经常买体彩,尽管500万一次也没中过!那不要紧,因损失的是几十元,而不是整个人生。
我的母亲是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生活在农村,只拿七八十元的补贴,我是1982年的本科毕业生,工资应发数是3100元,但从来不肯拿我一分钱,每次回家总是对我们叮咛又叮咛,大意就是:“钱多钱少够用就好,带好孩子确保安康。”如果我稍有不慎,那么我的父母百年后都不能瞑目!
我的妻子是一名医生,工作勤奋,善良无忧,但如果我稍有不慎,她能撑起一片蓝天吗?能不心碎吗??
我的儿子,在读初一年级,在同年级有位家长是外科专家,“宝
马雕车香满路”----经常用车接送孩子,我呢脚踩二轮也轻松,不需要接送孩子,还有一位我比较熟悉的家长呢,东窗事发被拘逮,对孩子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果我稍有不慎---我能对得起我的儿子吗??
我只有坚持一个“慎”字,(思、行、独、微)(五慎—始、微、独、交友、终)慎独(最有学问世)我的岳父送了一套《曾国藩全书》给我,有关章节我认真地看了几遍,“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慎独就是真诚,真诚就是快乐,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
那么到了我们退休的时候,过着“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的晚年生活,那会感到今生无悔!
20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