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

时间:2019-05-15 08:1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

第一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四、理解内容

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2、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5、释词

黄:黄狗。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从骑很多。

擎:举着。这里是说胳膊上架着。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胸胆尚开张:胸襟还放得开。

鬓微霜:鬓角略微白了一些,指已近老年。

会:应当。

五、内容与形象分析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英武的英雄气概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第二篇: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执教者: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冼莉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词字音,掌握节奏。2.掌握本词大意,理解词中情感。

3.背诵本词,并复习背诵初中阶段主旨相似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以“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二、初读音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再读词意:读出画面,概括词意

四、品读情感:把握词眼,品悟情感

五、诵读词作:尝试,交流,展示

六、拓展延伸(练习):背一背初中阶段学过的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同主题的诗歌。

七、总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此一词可叹为——

一首豪放词,一幅壮阔图; 一杯畅饮酒,一腔报国情!

八、附录:《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一七年一月十三日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冼莉

借着语文阅读导学课题研究的东风,有幸在同行面前展现了自已的教学设计。课后的讨论,让我对自已的课有了许多新发现与启示,而众多同行的点拨指正,更让我此次“出猎”,收获颇多。

环节虽然环环相扣,但诗歌毕竟是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过多的理性思维必然会冲淡课堂的情感流,最后使得学词却少了几多的词意与诗味。如果这堂课能在几处细节做这样的修改,或许会让学生既学到赏词的方法,又能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猎获更多的豪放之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双赢。

明确教学的对象与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这一堂课是针对初三年级的以词为教材的阅读示范导学课。既然受众是初三的学生就应注重教学的深度及积累归纳。为此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文如其人,依文解意,据情品文,人如其文”的思路去读赏一首词。同时在品析中引导学生复习品析诗词的角度,而在“典故”这一方法的品味中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往所学的关于自比于古代圣贤的诗、词、文,同时联系实际生活中对明星的追捧,引导学生体会这自比后的自信与坚决。

关于阅读示范导学和理解。在课前只简单的认识到文本与教师的示范价值。而在课后,却发现学生也有相当的示范价值存在。在课堂的许多环节可以让学生示范,然后再来讨论修改,再进一步的示范。既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对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课前仅仅认识到示范就是让学生学的习能有模仿的对象,课后讨论后认识到定位与时机也相当重要。面对众多的材料,教师应对这一材料所拥有的示范价值要有了解,更要对这一材料及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个清醒的定位。

二○一七年一月十三日

第三篇:《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继续了解苏轼,体会其豪放词的特色。

3、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心灵有约,悟读苏轼

《题西林壁》中 “ ”显示他超人的睿智。《记承天寺夜游》中“ ”道出他难言的微妙。《浣溪沙》中“ ”有他老当益壮的豪迈。《水调歌头》中“ ”说出千古离人的心声。

二、巩固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三、读题解题:

1、“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题目。

2、“密州出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出猎和出猎的地点:密州。

3、出城打猎,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猎 四、一读,感知节律:

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发(fā)、骑(jì)、为(wèi)

2、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昂扬的语调,奔放的气势

3、个别试读——齐读(注意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奔放)五、二读,感知词意:

1同学们自己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作记号,然后在班上提出,共同探讨解决。

2、请两位学生分别说上下阙的意思。

3、理解了词意,请你说一说,上下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上片绘 图 下片抒 情

4、场面很壮观,语言有气势,再次一起读这首词,读出气势来。六、三读,感知形象:

再读诗歌,你从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一份怎样的情感? 请判断哪个字是这首词的文眼,(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

1、“少年狂”的“狂”字表现了什么?

2、那么“狂”又表现在哪里?他怎么狂呢? 例句: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 补充资料: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政治上,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生性豁达乐观,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七、四读,感知语言与情感

1、你喜欢词中那些豪放的句子?它们如何体现豪放之感?

2、这首词中使用了哪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3、带着热情、豪放的感情再朗诵。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4、指导尝试背诵背诵。

八、拓展,比较阅读:

1、这首词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思考:《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又表现在何处?

2、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妻子,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兼顾的矛盾体;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九、总结课堂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背诵补充的两首诗。板书设计: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牵黄擎苍:姿态 信心:亲射虎 狂 锦帽貂裘:着装 忠心:遣冯唐

倾城千骑:行为 决心:射天狼

(执教人 黄秀云)

第四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第五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耿锋贤

【教学意图】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运用资料理解课文、阐释自己观点以及甄别资料的能力很弱。而运用资料不是简单地读资料,是对信息从整体把握到精确提取最终实现有效整合的过程,表达时还要与自己的原有观点进行融合、重构,是一个非常有难度且复杂的过程。本设计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意识,并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用、甄别资料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

3.学会甄别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学会甄别、运用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课前下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结合苏轼600字的生平资料,用一句话介绍苏轼。)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运用资料、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很强。希望大家在本节课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理解课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走进苏轼的世界。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苏轼自己对这首词很得意,于是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明确:通过这封信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雄壮、豪放的特点,为指导初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三、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1.分析“狂”的内涵

提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什么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狂:①狂妄,傲慢。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③发疯。④失去常态,狂乱。

过渡:明代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而“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不同。词的上阕侧重表现“形狂”,下阕侧重表现“心狂”,这首词中出现的是“少年狂”,少年狂其实就是年少轻狂,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下面我们齐读上阕,看看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轻狂”的表现。2.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

预设:

①行为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明确: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和“擎”表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而是把它们带在自己身边,很明显是为了炫耀。另外,苏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带着“千骑”,场面盛大、招摇。这些确实都是“轻狂”的表现。

(学生自由发言的同时品味字词,比如“卷”能否换成“到”“过”“扫”?并适时指导朗读。)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明确:这三句话主要让学生体会苏轼自比孙权的口气之“狂”。同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资料对“报”的理解。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

明确: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的围观,而后者是苏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像孙权当年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的“少年轻狂”。

(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朗读上阕)

方法小结:我们在运用资料的过程中,遇到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要根据词的情感基调来判断,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1.比较阅读“酒酣胸胆尚开张”和“鬓微霜,又何妨”,看哪句更能体现苏轼之狂。

明确:前句中“尚开张”的“尚”是“尚且、还”的意思,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而“又何妨”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鬓微霜”的不在乎,因此后者更能表现苏轼不服老的狂气。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重音方面朗读“鬓微霜,又何妨”一句。)2.结合资料,探究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中苏轼到底是自比冯唐还是自比魏尚。

作者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持节二句:注家向来以为东坡是以魏尚自许,未切,实是自比冯唐„„苏轼自比冯唐,一以老,二以筹边远略也。(徐永年、曹慕樊《东坡选集》)

提示:让学生从苏轼、冯唐、魏尚三人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词的情感基调来讨论,看哪种观点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

明确:冯唐一生屡遭贬官,到老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魏尚虽然被贬官,但后来又重新得到重用,而且把云中郡治理得很好,令匈奴人忌惮不己。而此时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城,因此他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冯唐那样的人持着朝廷的符节使自己能够像魏尚一样重新得到重用。在宋辽边界之争中,宋国最终割地七百里给辽国,所以,苏轼也希望自己像魏尚一样平息边界之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抱负远大,是他“心狂”的表现。因此,苏轼自比魏尚更加合理。

方法小结:对同一问题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资料,除了从词的情感基调进行判断外,还要结合人物生平以及时代背景,仔细研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运用资料,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的内涵。

出示资料: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颗最亮星,在天赤道以南。通过计算,在北京地区,天狼星的最高高度是33度。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密州,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诸城,其地理纬度是36度,那么天狼星在密州所见到的最高高度是37度。因此,密州看天狼星,只能在东南和西南,是绝不会出现在西北方向的。(刘海波《苏东坡看到天狼星吗?——谈天球赤道坐标系》)

提问:天狼星应该出现在苏轼的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他为什么要“西北望,射天狼”呢?在学生困惑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晋书-天文志》)

明确:雕弓非实指,而是指天上的“弧矢”星座,即天弓。我们似乎看到苏轼化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拉动了那把“天弓”,射向了控制侵略的“天狼星”。于是,天下太平!这一举动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心狂”的生动表现。

(三)结合资料,体会苏轼的“进取之狂”

投影出示:

有人说:“苏轼既有报国之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官者,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明确: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了宋神宗的信任。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词中“老夫”“聊”“尚”这些字也可看出一二。苏轼虽被排挤,受冷遇,但他依然为百姓着想,他在杭州和密州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政绩突出。因此,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向朝廷证明:自己虽然快四十岁了,虽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气,可以像武官那样奔赴沙场,英勇杀敌!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重新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

四、课堂小结

其实,苏轼的“狂”是极度自信的外在表现,是他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进行的自我调整,是进取之狂。这是苏轼作为天才文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气质,是苏轼在个性上的独立张扬,在行为上的越矩放纵,是他不同于世俗浊流的精神外现。正是这样的进取之狂才滋养了苏轼这样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失意文人,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苏轼。(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宁波滨海学校 315700)

(本设计用于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该课荣获一等奖。

下载《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江城子·密州出猎 1、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 2、体会词人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一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

    《江城子_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反思 借着语文阅读导学课题研究的东风,有幸在同行面前展现了自已的教学设计。课后的讨论,让我对自已的课有了许多新发现与启示,而众多同行的点拨指正,更让......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课前我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了使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为课堂所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设计了初读正音、听读名义、赏读析词、悟读词眼......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1 课前我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了使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为课堂所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设计了初读正音、听读名义......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出猎的壮观场景,并学习场面描写的方式。 2、了解词中用典的意义,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教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 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 3.学会甄别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