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黛玉诗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螃蟹咏】(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葬花吟】(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螃蟹咏】(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有人说‚没有林黛玉就没有《红楼梦》‛,我认为‚没有《葬花词》就没有林黛玉‛。作者曹雪芹借《葬花词》塑造黛玉多愁多泪的艺术形象,表现其多情多感的性格特点。而黛玉借《葬花词》感叹自己悲戚无奈的生活和命运。黛玉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红楼梦》开篇就提到她是为流泪而来的。虽然其身为千金小姐,但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满足不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观园的热闹生活不能让她从根本上得到感情慰藉,而虽有宝玉的心心相印,仍旧对未来没有把握和信心,感到迷茫与怅惘……《葬花词》是林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时节咏的,借花喻人,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帘。—— 对死亡的焦虑,对人生幻灭的感慨。(2)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4)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5)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最终发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葬花词》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诗词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诗词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柳絮词·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2.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速‛;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戚序、程高本‚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从己卯、庚辰本。
3.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4.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戚序、程高本‚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今从己卯、庚辰本。
5.‚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6.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鉴赏〗
在林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它对我们研究作者写宝黛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整首词是这样的: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这里的‚春‛也和‚东风‛一样,都是喻指那种可以决定‚柳絮‛们命运的力量。曹雪芹在这里写出了宝钗潜意识中对现在这种处境的满意,而且禁不住流露出希望能借助外界的这一主导力量使自己梦想成真。
2、宝钗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她原来是要作翻案文章的。同前面几首柳絮词低回的调子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从宝钗的角度看,这同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一致;从《红楼梦》作者的意图看,似乎是让她乐观一阵,把未来想得十分美好,然后再让她失望。即先让她‚登高‛,然后再让她‚跌重‛。‚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无根的柳絮飘上青云又怎么样?能永远留在天空中吗?最后还是免不了‚随流水‛,‚委芳尘‛。作者让宝钗故作乐观语,实际隐含着讽刺意味。有人根据宝钗这首词骂她是‚野心家‛,想向上爬,想夺‚宝二奶奶‛的宝座云云。
3、同是咏柳絮,黛玉的《临江仙》缠绵悲戚,宝钗却做欢娱之词,将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建桃花社时的大观园正如词中所写,“蜂围蝶阵乱纷纷”,变故即将来临。而宝钗是一个深有心机,又颇有处事本领的人,她一向以高洁自持,又深得封建家长的喜爱,自然没有什么“丑事”沾身。所以她能“解舞”、“均匀”,不会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而是要“频借力”“上青云”。这也恰恰展现了薛宝钗的勃勃野心,希望能够有朝一日能够爬上“宝二奶奶”的宝痤,大权在握。书中她的愿望的确是实现了,但是给薛宝钗带来的也只是无限的悲凉:她虽然赢得了权势,却没有赢得宝玉珍贵的爱情。到后来宝玉斩断尘缘而去,薛宝钗只能一生独守空闺,晚来也必凄凉寂寞。
第二篇:《红楼梦》人物赏析-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赏析-林黛玉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思想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几百年来脍炙人口,声誉极高。《红楼梦》有着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十二金钗为其代表,其中又以黛玉最为痴情,黛玉的美丽多情,以及一追求自由爱情的真心,自古以来,多少读者为之凄婉动容,哀叹连连;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是泪的化身。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小姐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
“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第三篇:红楼梦人物赏析-林黛玉(范文)
《红楼梦》人物赏析-林黛玉
【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林黛玉;“可怜人”;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二、黛玉的人物特征 1.多愁善感
林黛玉,一字颦颦,别号潇湘妃子,这一字一号正说明了黛玉「蹙眉」的神态以 及爱哭的性情。
林黛玉的性格是忧愁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是黛
玉初到贾府时,给宝玉的印象,由此即显现出黛玉整日凝眉的忧愁形态,所以当 时宝玉送她的「颦颦」字号可说是恰至妙极。的确,黛玉是忧郁的,多愁善感的,而她对身世的飘零无依感正是造成她如此的主因,她时常独自一人思念双亲,孤 芳自怜,二十七回的《葬花词》中,她曾道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 逼」来表达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她藉由花儿受到风摧雨残,映照出自己有如 风刀霜剑逼迫的凄境。而六十七回的「见土仪颦卿思故里」又见黛玉睹物伤情,思念逝去的双亲:「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想到这里,不 觉的又伤起心来了。」黛玉也因为幼年即遭受离丧,所以诗作多有伤悼双亲的哀 叹,在七十回中宝玉何以能断定桃花词乃黛玉之作,就是因为「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于同一回中,黛玉也曾作「漂泊亦如人命运」,由此喻指自己的一 生,就像那漂泊的柳絮一般,无依无靠。这在在都写出了黛玉失怙失恃、凄惋哀 愁的命运。
黛玉的多愁善感并不仅仅只为身世不幸,面对花草树木时,她亦有着一份感伤,比如遇见花儿凋谢、落花逝水等景物,则又会使多情的黛玉沈溺于哀感之中,感 叹不已,二十八回中即有一段叙述:「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 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 声,便随口念了几句。」由此可看出,面对万物的消散、生命的短暂,黛玉能够 细腻地体会它们的命运,独自一人悄然掩埋落花,一行泪一行歌地唱出愁绪满腔 的悲曲:「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
两不知」等令人心醉神摇的千古名句。
2.泪的化身
没有泪,就没有了林黛玉,整部《红楼梦》巨作中,处处可闻黛玉的哭泣,处处 可寻黛玉的泪痕。
林黛玉的前世原是生在西灵河边三生石畔上的一株绛珠草,由于受到了赤瑕宫神 瑛侍者(宝玉)日以甘露灌溉之惠,进而修得成为女体,因而绛珠仙子(黛玉)曾 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 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由此可见,林黛玉的一生便是还泪 报恩的过程。黛玉爱哭是有目共睹的,观其别号「潇湘妃子」便可得知,而这名 号是当时结海棠诗社时,探春替黛玉所取的,取名时就曾说明其中典故:「当日 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 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就叫他『潇湘妃子』就 完了。」这正说明了黛玉的爱哭性情不仅是众所皆知,更成为了她的个人特征。然而黛玉为何多泪呢?也许孤苦的身世是一部分的原因,所以令她时常悲凄幽 怨,但是使她流泪最多者,莫过于爱情了。黛玉的泪水即是她的情感表露,她的 一滴一泪,似乎只为爱情而洒,当她认定宝玉为「知己」时,便不顾一切地抛尽 所有的眼泪,哭出满腔热情,将她一生情泪奉献给宝玉。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她 的泪中,有爱有恨有苦也有乐,她沈浸于泪水的感情世界中,与之共存共亡,所 以当她再无一滴泪水可洒时,只有泪尽夭亡,香魂逝去,结束她凄情的一生。3.心细敏感
历来论及黛玉性格特征时,少不了都会提起她敏感多疑的特性,黛玉的「小心眼 儿」向来是颇为出名,她的挑剔、过于敏感,我们从一些细微末节上便可看出端 倪,好比有一次「周瑞家的分送宫花」(七回),当时收到的人无不谢过收下,唯
独送到黛玉这儿时,黛玉开口发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 呢?」周瑞家的答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于是黛玉便冷笑道: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语。一般读 者看到此,不免都会觉得黛玉过于小气心窄,如此斤斤计较。的确,黛玉的心底 儿是极细的,自二十七回中小红就说过她:「林姑娘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 天真烂漫的湘云也曾对她说:「我也和你一样(处境),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 而三十二回宝钗说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就连她的宝玉哥哥都说: 「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可见,上至公子小姐,下至奴婢丫环,众人对她的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xiexiebang.com 性多是以「过于敏感」看待。然若进一步细思,便可体会黛玉的心细敏感,其实 是本于对宝玉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寄人篱下的那份无依不安,试想:若不是对 宝玉如此在意,黛玉何以处处多疑?她那十足的酸意,不正是拐弯抹__________角地表露她 的深情?而黛玉的心窄、小心,其实也可追溯至她刚进贾府的时候,当她一进到 贾府,便想起母亲的先前曾嘱咐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为这份叮 咛,所以黛玉表现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这全是生恐被人耻笑罢了!4.口才伶俐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知晓林黛玉的那张伶牙俐口,她的言语口才,适能反 应出她的聪慧与直率。黛玉的言语特征是尖锐而率真、快捷而机敏、笑谑而清雅 的,虽然同凤姐一样有一张伶俐之口,但是黛玉和凤姐那种泼辣市俗的风格迥然 不同,于四十二回中能得到印证,宝钗曾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 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惟有颦儿这张促狭 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以润色比方出 来,一句是一句。」由此可知,黛玉的口才能化俗为雅,而她的玩笑戏谑也因具 有读书识字的学问背景,而另有一番高清雅谑,就如对于那位既聪明又似愚蠢的 刘姥姥,正当众人苦于无以名之的时候,只有黛玉口出妙语,戏称她作「母蝗虫」,难怪宝玉会于三十五回说:「若是单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 和林妹妹可疼了。」。
虽说黛玉善于解颐妙语,但是有时她的伶俐超绝,却失之于尖锐刻薄,她不懂得 委婉柔劝,经常是一语道破、一针见血,因此使得她的出言率尔,常得罪了他人,惹人心里不快。其实细想黛玉的口德也未必是全然刻薄的,若要说她言语伤人,不就是因为世人皆不喜听刺耳的真心话罢了,她的真心快语,少了一份圆滑迎 媚,所以遭来「刻薄」、「尖锐」的批评,但也因为如此,更使人体会到黛玉的「真」,就连脂评对于黛玉的口才,也都是多有欣赏而绝少批判,其言黛玉「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其不忍责备黛玉的尖利唇舌,原因就在于黛 玉是一份真性真心,虽为可恨,却是可爱。5.绝尘雅致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走至潇湘馆前,眼前呈现的景致便是这般幽美,这里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又有「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不消明讲,任
谁也知这里的主人一定是幽僻绝尘的黛玉姑娘了。
黛玉平日经营的生活,便带有十分诗化的意境,从日常琐事的例子便可看出,例 如在二十七回中,有一段叙写黛玉临出门前向紫鹃交代的话:「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 罩上。」太愚先生曾对此段评语:「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想到黛玉平日所过的 是一种情怀高渺的诗境生活了。」由此可见,黛玉由个人性情至生活居所,已然 融合了艺术,将生活升化至极具诗蕴的高渺层次。不同于大观园女儿们精于女工缝锈,黛玉的精神全是寄托于案上磊满的诗书与架 上饲养的一只鹦鹉,在三十二回中,袭人就曾说过黛玉「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 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的确,除了身体虚弱需要休息静养 外,若有闲暇之时,黛玉不外乎是看书写作、品茗点香,或者与鹦鹉说话解情,这些活动均显出黛玉风流雅致的气息,特别是作诗,对于极具诗才的黛玉来说,作诗是她平日幽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她写诗读诗,为诗咏叹低吟,为诗慨 然神伤,为诗心醉神摇,黛玉将她所有的情感,全数寄托在她的诗词文句中,她 的诗情因为敏慧善感而具高华风流,她婉转悱恻的诗风总是格外的风流灵巧,因 此,我们能看到黛玉的诗词中,曾多次提及「风流」一词,且看<葬花词>中的 「一抔净土掩风流」,以及<唐多令>中的「空缱绻,说风流」等,黛玉的诗是 以情为本质,所以总令宝玉为其情韵所倾倒折服。
虽说宝钗之稿曾多次夺魁,看似与黛玉诗作同驱并驰,但是,黛玉的风流唯美永
远是独领风骚,是大观园里的众儿女所不及的,原因就在于黛玉诗中所赋予的是 多情幽愁且高洁绝尘的诗魂,而这绝尘的性格特征,正是黛玉之所以为黛玉的要 素。
三、黛玉诗歌的特征
林黛玉是一位极富诗才的女子,她浑身充满着诗蕴,结合她满腔的情感,便能生 成一篇篇令人动容的诗作。纵观黛玉的诗词创作,即可发现她的创作动机来源,多半与她的善感息息相关,她的诗情因为善感而丰沛,观看诗作时便可感受到她 所寄寓的情感。以下即就林黛玉于诗中所寄寓的情感特征加以探析: 1.伤春悲秋、自怜伤情
多愁善感的黛玉,容易因自然景象而联想到自身的哀愁境遇,因此引发她愁绪满 怀,如<葬花辞>的前段:「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 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儿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黛玉因看见春末花 谢、落花满地之暮景,便触景生情,勾起伤春愁己的情怀,此诗先以「花谢花飞 飞满天」、「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编织出落红花飞的晚春图,继而
以「闺中儿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写自己面对残春之景的惋惜,因而发起 伤春愁己的情怀,而「红消香断有谁怜」问句,不仅透露出自己对花儿的怜惜之 情,更充满自怜之意。同样的情感也于<桃花行>的诗词中表露过,如:「花解 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此即叙写 帘外桃花与帘内少女相互怜惜之情,以及少女望见庭外春色而倍感神伤,其中的 「花解怜人花也愁」显示出人与花的情感交流,写诗人内心的哀愁也为桃花所 知,由此更表露黛玉苦闷愁绪的深挚与沉重。2.孤标傲世、高洁品格
黛玉的诗词创作中,经常流露出孤傲高洁的性情,如<葬花辞>中,诗人坚持保 有自身高洁的本质与人格,便言:「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 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诗中藉花之洁净,象征诗人欲保持自身高尚的精 神性格,充分展示黛玉不愿随俗浮沉、同流合污的坚决意志。而<菊花诗‧咏菊 >中也表达出诗人孤高的性情,全诗如下:「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离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 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诗末四句为黛玉「孤标傲世」、「举世无谈者」的
高昂音调,表露咏菊时素怨秋心的情怀,隐含作者具有秋菊之心,菊之怨、菊之 心,正是象征黛玉之怨、黛玉之心,显示诗人的高洁孤怨以及不合时宜,也藉由 菊之孤高心志表达知音难寻的感叹,而末两句更以「陶令」(陶渊明)、「高风」 再次比拟自己孤隐高尚之情怀。3.思悼亲人、感叹身世
幼年早失怙恃的黛玉,心灵上常有种孤苦伶仃之感,因而常于诗作中哀叹已逝的 亲人及自身不幸的命运,她的<柳絮辞‧唐多令>即是咏叹柳絮残花在风雨中飘 摇,如同自己漂泊无依的身世,其中「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写
柳絮漂泊流离,也像人一样命苦,这里是由物及人,以漂泊的柳絮象征命薄之人,同时也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而此种悲情的哀音,也曾于<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一诗中表露无遗。
第四篇:渡口 诗赏析
无处告别
——对席慕容《渡口》的赏析
渡口
文/席慕容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年华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十四岁,正是错把倾诉冲动当做创作才华的无知年生,总是在一堆耀武扬威的试题间,在应急灯渐渐微弱的光线中,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翻阅着并不能深切理解的作品。当然,那个时候,是自负而早熟的,以为已知的便是一切了。那时最早接触席慕蓉,觉得她的诗总是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文字凝练细腻,能够准确的将所有的情感汇集。我曾查过她的简介,席慕容的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诗如其名,她的文字平和绵延,有种棉一样柔软的质感。有才华,但没有分锋芒毕露的犀利。恍若经历过大悲大喜后的洗练淡定。不过她的一生似乎并无太大波澜,所以,我把它归结为诗歌精灵对文字特有的敏感和非凡的掌控力。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并不难理解,表现的是诗人和友人分别时的淡淡离愁,哀而不伤。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隐忍,席慕容的诗大多含蓄清新,没有感情爆发点,但每个字在诗歌中都有独特的责任和意义。删减不得,也无需增加。感情表达的精准且有度。不浮夸,亦不隐瞒。在读她的诗歌的时候,你甚至能想象一个恬静的少女从容的将一段旧时光娓娓道来。她的文字永远是那么年轻,却不张狂。诗歌的主题也大多围绕青春,爱情和乡愁展开。但是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硬。早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月,也曾在写满函数计算的草稿纸上写下凌乱的句子,现在回头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悲喜,切肤的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想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而席慕容的文字却不曾这样做作,她只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抒发。很多无法言语却感怀于心的情愫,只有诗才能表达。曾经在答记者问时她说过,“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在我看来,席慕容把每一首诗当做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
是的,自给自足。但是这个世界又是这么美,美的让围墙外的人忍不住驻足流连,那些纯净的文字,恍若少女清扬而略带哀愁的歌声,久久盘旋在苍穹,空灵唯美。在读《渡口》的时候,席慕容非凡的绘画功底就显现出来了。整首诗的画面感很强,没有繁复的华丽辞藻,也没有冗长,把散文断开来写般的叙述。只是一个简单的握手言别的场景,却如此真实细腻。“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诗人运用复沓的修辞,像是电影拍摄那样,男女主角定格在此时,眼含热泪,微笑握别,衣裙在微风中漫飞却不发一言。周围场景旋转,是安静伫立的山川,是波澜不惊的河流。诗人将思念比作扎根心底的树木,树根在伸展着,触碰心脏的瞬间是离别的苦楚。而山川浮云更像是见证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山川当做一个沉默、不忍搅扰的观客。云朵更是好像知道这短暂相聚不过是为了别离,都刻意让脚步轻巧。这样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给全诗奠定了离别淡淡哀愁的基调。情景交融,介意衬托诗人此时面对离别,内心的惆怅和不舍。但是,再见终是要说出口的。诗人轻轻抽出手,无奈且不舍。所有的叮嘱和祝福就像晚上六点北京三环上的轿车,全部堵在胸口。“渡口旁边我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衣襟上吧”,诗人运用暗喻的修辞,把祝福比作花朵,想要把最清新美丽的倾诉留给友人。诗的结尾,一句“明日,明日有个天涯”恍若一句轻轻的叹息,这叹息里,是不舍,是无奈,还有一点点不舍无奈后的释然洒脱。
有时候明白,人的一生当中,深刻的思念是维系自己与记忆的纽带。它维系着所有过往,悲喜。亦指引我们深入茫茫命途。这是我们宿命的背负。但我始终甘之如饴的承受他的沉沉重量,用以平衡轻浮的生。所以不惧怕别离,因为没有别离,青春也就更无绮丽。但是白驹过隙,忘川过了就没了模样,只是时光破碎的声响,只是隐隐作痛的暗伤,只是遗失了大段过往,只是看不清来路也看不清去路的失散,可我们已经来不及,再去为谁变的天真简单。
时间,一下子散场。
而我们迷失在岁月轮回里,没有渡口,亦无处告别。
第五篇:除夕诗赏析
除 夕 诗 话
(256600)山东滨州学院中文系 耿宝强
春节是我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过春节俗称过年。大年三十,人们习惯称为除夕,即取旧岁至此而除,新年即将来临之意。除夕之夜,送旧迎新,可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明代懒云上人《都门除夕》中的“半夜两年梦”句,生动地道出了这一晚与往日夜间的不同之处。惜别过去的一年,期望美好的来年,如此复杂的情绪融汇在当晚的活动之中。何况同处除夕,有人在家团聚,有人在外漂泊,境遇不一,各有感受。这样的时刻,自然容易触及诗人的敏感心灵。因此,除夕之夜,正是诗人们最为酣畅淋漓的抒发情感的时刻。
一千四百多年前,梁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守岁诗之一。他是这样写的: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农历过年,最高兴的是孩子,而老年人的欢乐又往往通过儿孙辈的欢乐衬托出来。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情调,其中所反映的习俗、社会心理以及生活侧面,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或端午、中秋等节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看南宋范成大的《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穰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榆。栎翁块坐垂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卖痴呆”本是江南地区逗引孩子的趣事,孩子却认真叫卖,稚情毕现;而老人执意独买,买了还添,慈意动人。这欣欢之态反映出的天伦之乐,将节日夜间的别一种欢愉,跃于纸面,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也乐在其中。
在民间,除夕之夜,不讲排场,毋需阔绰,家家都是喜气融融,寓喧闹戏谑于质朴之中。明人沈宣,用较为俚俗的语言写实,填《蝶恋花》词,相当风趣地写出了一般人家除夕之夜所呈现的欢忙景象:
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 鬼,松柴烧在乌盆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著同兴 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旧时,大年三十,一般人家通常是敲年锣鼓,放些爆竹,换上新的门帘窗帘,新贴春联和门神等等。但这一晚的活动中心,却是早早准备了的一顿“年夜饭”。“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一年之末,酒阑人醉,全家大小高高兴兴度此佳节。
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除夕之吟,环境、遭遇不同,就会发出不同的咏吟。有一年,苏东坡在岐下任职。除夕之夜,思念远方的兄弟,写就《馈岁》、《别岁》和《守岁》三诗寄子由(苏辙)。其中的《别岁》这样说:
……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东邻酒初熟,西舍彘已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故人远行,还要依依惜别、迟迟难行,何况人生别离一岁呢?可怕的是,人之远行尚可归来,而岁行的流逝却不能追回了。它已经追逐着东流之水,流到大海之中,永无归时。„„哎!不要嗟叹旧岁之别吧!因为我们很快就又要与新岁辞别。不悲哀嗟叹旧岁的流逝,又应该怎样对待这流光电闪一般飞逝的生命呢?苏轼的回答是在欢乐中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你看,东邻酒熟,西舍肉肥,何不举杯畅饮,来慰藉那对于时光流逝的悲叹呢?这是一首生命之歌,显示了东坡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流溢着对于流光易逝的伤感和对于生命短暂的困惑。
杜甫命途多舛,一生坷坎。有一年的除夕,他在别人家里守岁,很不遂 心,写了一首《在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烈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构束,烂醉是生涯。
阿戎家的除夕,相当热闹,排场确也不小。列炬光亮如隔白昼,竟然连栖宿在树林中的乌鸦都被灯光赶跑了。但杜甫却没有感到什么乐趣。他见到上门道贺的宾客,对着主人点头哈腰,实在看不惯;自己却偏偏又在阿戎家里凑这份热闹。跟看“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可是,目前这般处境,到那儿去找较好的出路?
与苏杜的伤感不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别一首《守岁》,雍容自若,别具一格:
岁阴穷幕纪,献节启新芳。各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永,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太平年间,君王无所杞忧,除夕之夜,万民同庆,自然畅乐齐欢。因此,李世民非常客观地指出年复年年是自然规律,毋需说短论长,倒是应该趁岁末之夕,“倾壶待曙光”,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全诗平和自若,意境自然,成了除夕之夜人们喜咏诗篇。
除夕之夜,身在异乡,思念尤为深切。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将深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婉曲含蓄: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孤灯独守,自问自答,恐怕只有身在其境才会如此体验。“故乡今夜思千里”,这是一语双关,故乡的亲人今晚一定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我”在千里之外今夜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耽于旅舍,心绪更为复杂。看唐朝戴幼公的《除夕宿石头驿》吧:
旅馆谁相问?寒灯犹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朝又逢春。
诗人自问自答,自怜自嘲,将万里未归人的寥落、凄清抒发得淋漓尽致。戴幼公曾被诬陷,受过冤屈,却依旧要在宦海中沉浮,年年都要以衰鬓愁颜迎来又一个春天。一个“笑”字,展现了说不尽的凄苦与无奈。清朝的黄景仁,家境贫困,一生潦倒,35岁英年早逝。他的《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很有名。癸巳,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诗人二十五岁。这一年岁末,他从安徽归家。除夕之夜,瞻前顾后,不觉忧从中来: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千家笑语,欢叙团圆,自己却“悄立市桥”看星星,仕途困难、生活窘迫的情状,孤寂忧愁、茫然无从的心境蕴涵其中。
除夕诗中,还有一些是轸念邦国之作。1279年,南宋小朝廷灭亡。前一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被送到元大都。1281年(至元十八年),时值辛巳,文天祥在狱中过除夕并作除夕诗。他的辛巳《除夜》诗,正气凛然: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国破家亡,身陷囹固,生杀大权操在人家手中,却置之度外,丝毫没有畏惧。“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这是他对元人威迫利诱的回答。透过悲怆低沉的诗句,我们可以感觉出一种因复国杀敌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强烈遗憾,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1234年,金朝灭亡。当年除夕,两朝诗冠元好问寓居山东聊城至觉寺,痛感国破无望,报国无期,作《甲午除夕》曰:
暗中人事勿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大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金朝在北方的统治,前后约120年,恰好“甲子两周”。元好问一边感叹太祖太宗的神功圣德历数不尽和世宗章宗的50年盛世,一边又恨近世朝廷的昏庸腐败,断送了国家,如今痛哭流涕也没有一点用处了。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莞枯。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这是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下令流放到新疆伊犁后,于1842年除夕晚上写的四首诗中的一首。诗作没有过多抒发个人愁怨,而是思考如何发愤以雪国耻,充分反映了一个爱国者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