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角度
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角度
在阅读教学中,精心选择问题切入角度,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不仪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一、抓关键句,提纲挈领导
一些课文或段落中有的句子能概括文章或段落的大意,全文或全段都围绕它来展开。我们在进行教学设汁时要抓住这样的句子不放,要结合整体的设计思路,围绕这样的句子设计系列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六上《詹天佑》时,可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设计问题:1.谁能说说和詹天佑有关的事情?2.从哪里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3.从哪里可以看出詹天佑足一位爱国的工程师,这样提问引领全文,让阅读理解张弛有度,而又具实效。又如三上《赵州 桥》中有一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则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针对上述这段,教师可连续提出一组问题: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主要是说什么意思;画出能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这一组问题的提出,既强化了学生句与段的概念,也让学生对中心句和承上启下的句子有了解,同时也能为读写迁移提供很好的基础。这种问题设计的切人角度,既符合学段要求,又能让阅读教学的引导更扎实。
二、问题分解,化难为易
有的课文中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但又小能绕过的问题,教师在引导时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化难为易,做好铺垫,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六上《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含义深刻的话: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段话是课文中很重要的一段话,对文章内容理解与人物形象体会都很重要,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谈一下句子大意:文中写了闰土哪些“希奇的事”?我往常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这些朋友与闰土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只看见院了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描写让人想起哪个寓言故
事?引导学生先明了闰土与“我过去的朋友”具体所指,然后借用学生熟悉的“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来帮助理解“院了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种很抽象的描写,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少年的“我”对少年闰土的佩服的心情了。
三、利用矛盾,体味语用
矛盾与冲突是文学中的重要元素,我们在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中要加以利用,要充分发掘文中的冲突,达到理解故事,体味语用的效果。如六上《穷人》一文,这是托尔斯泰的一个短篇,文中冲突激烈,显示出文字很强的张力。比如,矛盾一:桑娜一家非常穷,但家里却收抬得银温暖;矛盾二:桑娜一家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在知道邻居西蒙去世以后桑娜与丈大都想要把孩了抱过来;矛盾三:桑娜把孩子抱回来以后,一边希望丈夫早点回来,一边又怕见到丈夫……课文中诸如此类的矛盾或冲突不少,如果我们能在读通课文的前提下,抓住这些矛盾或冲突设计相关问题,就会让我们对文章中的情节与人情美有更好的体会。
四、紧扣文章,设计问题
教材中很多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从文题入手,可以把握整体,点面辐射,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教学二上《蓝树叶》一文时,教师可以扣题发问:“我们都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在学生从周围的观察中回答出“红、绿、黄”等几种颜色后,开始设疑导课,“为什么会有蓝树叶呢?”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教学五下《将相和》时,可紧扣题眼设汁提问:“将”指谁,“相”是谁,他们为什么不和,他们后来又为什么和好
了?这样的阔读理解思路,既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更加注重题目拟定的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文题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人教版教材中很丰富,如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富饶”,三上《一次成功的实验》中的“成功”,五下《彩色的非洲》的“彩色”等,都与丰富的内容相关,都能带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设计角度,教学时要加以重视。
五、条分缕析,分层设计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自己的写作思路,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六下《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全文主要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根据习俗概述,你认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提取相关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如在教学五下《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快逑默读梗慨,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内容。再次默读,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且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
六、由读到写,顺势迁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内容活泼,思想健康,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可读性和欣赏性较强,在语言文字方面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在学习方法上也有提示,可以说篇篇堪称经典,是进行读写迁移训练的范例。如六上《少年闰土》等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指导抓特点的方法等,教学中要适时小结写法特点,然后让学生写一写班上同学的外貌。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可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不写出人名,只写特征。在集体评改时,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还可以着眼于整篇文章,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如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突出重点、安排顺序、真情实感等方面。学了四下《桂林山水》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想象情境、字理分析、形音比较、书写等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及“人声鼎沸”“肃然无声”“袭”等词语。2.能用明白、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和表现居里夫人美丽内涵的事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交流及感悟,学习运用外貌和场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读题质疑,学习生字 1.板节课题,引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课前收集的资料不少。今天我们的学习,不但要深入一步了解居里夫人,还要学习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运用什么方法,怎样把居里夫人写生动写具体的。
【设计导路:开课即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选材、表达方法、人物特点的学习上,符合课程性质、文体特点的要求。】 2.检查预习情况。(I)学生字。
台作分析“藤、衔”的结构,写生字;在形近字、同音字对比中学习“埃、伦、析、碱、效、乏、誉”等字。
(2)读生词,初步了解下列一、二行词语的意思;认读第三行的词语,联系词语,用字理等方法学习相关生字,灵活处理词意。
皮埃尔〃唇里 贝克勒尔 诺贝尔
镭 钋 酸 碱 荧光
人声鼎沸 肃然无声 侵蚀 卓有成效
视名利如粪土 一如既往
【设计思路:生字词学习不平均用力,方法有别,重在理解、识记。认读一、二行生词,顺便了解意思;第三行有的字是生字,有字理析词的,如“鼎、蚀”;有联系繁体字认知、比较记忆析词的,如“粪、卓”字。运用分散难点策略,学文时可以不再费时,把精力用在词语的运用表达上。】(3)练读难读句了: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火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4)快速朗读课文,自找难读的词句,正音并练读。
二、用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和表现“美丽“的三个典型事例 师:课前预习,加上刚才的学习,请用两三句话写写课文写了准,她怎么样。【设计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对六年级的学生应该难度不大,难的是组织语言表达。教师要在明白、较简洁等方面和学生共同推敲,甚至动笔写一写,写和说是不同水平层次的语言训练。】
师:课题和课文的内容有联系吗?联系刚才的质疑,谁有了新的理解?(学生交流。)师小结并过渡:同学们都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容貌和贡献。课题的“美丽”还包括更多、更深刻的内容,有待我们在学习中共同去发现。
【设计思路:学生的交流多在了解居里夫人的外貌和贡献方面,较少能从科学精神、坚毅的品质、崇高的人格等方面全面地认识“美丽”的内涵。根据学情,在了解课又内容及选材后,教师应作得当的评价和引领。】
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展示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呢?课前预习要求了解课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写,它们在哪些自然段?大家交流交流。
引导学会提炼,要求用明白、较精简的语言概括。
【设计思路:要突出人物“美丽”的特点,就要选用最能说明这个特点的事例,这是高段文体和单元训练重点。“在哪些自然段”,是行文的思路,文章的布局谋篇。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也体现了匠心,可以让学生略知一二(下一课时)。如果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能力稍欠缺的,可以在了解事例的基础上再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让他们多体会、实践串联式的概括法。】
师:课文主要通过写美丽的居里夫人在报告会上震惊全场、提炼镭的过程十分艰辛、淡泊名利这三个事例来赞美居里夫人给世人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整体感悟了课文,再来看看课题,你比初读课文时候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学生分享新的发现与收获。)【设计思路:在反复的读书中感悟,加深认识和理解,自悟自得,交流分享,这是学习的有教策略之一。】
三、学习“报告会”部分(一)品析人物容貌美
1.师:读读写居里夫人的第一个事例。哪些词句写了人物的容貌美丽?从这些词句,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读、勾画、思考、交流。)重点抓好如下重难点词句的品读:
(1)交流到“一袭”时,相机出示下面内容。袭:①袭击;②照样做;③量词。文中“一袭”指什么?长裙可以用“一条”“一套”,课文中用“一袭”你读出什么感觉?(表现居里夫人着装很优雅,也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设计思路:多义字据词定义。不但了解意思,更要了解这样用词的效果,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品读领悟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表达时反复推敲、字斟旬酌的习惯。】
(2)理解“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看透一切,看透未来”“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定格在每个人心中”的深刻含义。
注意点拔,加入作者的感受、评价,能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感情,使人物特点更鲜明,更感人。
(3)“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白净端庄……坚定又略带淡泊……”
(随着学生交流,屏幕上出示描写外貌的词句。)板书:长相、衣着、神态
2.师:这一段话具体写了居里夫人的衣着美、长相美、神态美,她耐劳、不求名利、坚毅义充满了智慧,不但外在美,也透视出内在美。
看看课文的插图,大家读一读这些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作用。看看是不是写出居里夫人“美丽”的特点?
学生读书,教师通过指导停顿与关注重点词语,提示学生体悟朗读的感情。
3.师小结:准确、具体地描写人的外貌,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特点,也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写外在的美,抒发作者的感受,也不是随意写的,而是要为表现人物的特点服务的。我们再来读好这些语句。
(生齐读。)【设计思路:学习外貌描写部分,聚焦学习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教学的着力点不仅倪是了解写什么,更要突出用什么词语、什么句子,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例如,“一袭”和“一条”“一套”的相同和区别,又如写外貌的同时,抒发作者感受,加上作者评价,起到倾注情感的作用;从外在的表现惑受内在的实质等。】
这部分充分地运用读的策略.在读中品味词句的意思、含义及作者的用意:联系插图感悟表达的准确、具体;长句和难读的词组处反复读,读流畅,读出节奏和情感。这是积累,是层层深入地理解,是学习遣词造句,是语言学习与精神收获同构共生。
(二)品析场面情景描写及作用
1.师:这个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地描写报告会的情景的?对写好人物有什么作用? 重点处理好如下词句的学习:
(1)“人声鼎沸”“肃然无声”。联系语境,用想象法或者词素分析法理解这一组反义词的作用,体会仅仅两个词语,就能使人了解场面的景况,了解人们的心情和表现,了解了居里夫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可见精准地使用词语的功能。
(2)“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历史情况说明非常重要。体会居里夫人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联系上下文体会由于惊讶,对她的敬重,因而“人声鼎沸”的会场变得“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3)“……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加入作者的评价,更突出成就突出,贡献巨大,人们敬佩。师生接读:这就是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她端庄美丽的容貌中透露着一种品格,述说着一份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富有特质的美,让作者情不自禁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生读: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引导联系课题再谈自己的感悟,分享收获。板书:场面、历史情况、作者评价
2.师:这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的情况,写了会场上的人们的情况,这种写法是——(生:场面描写。)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写 会场的情景起到烘托了人物的作用。)3.师:课文重点是居里夫人艰辛炼镭和淡泊名利部分。报告会这个部分可以省略不要吗?(先分小组讨沦,再在班上交流。)师小结:听众表现和会场气氛的描写,还有历史情况交代,作者评价,用的笔墨不多,却可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居里夫人的美丽之所以流传百年,是因为她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深远。缺少这部分内容,我们就无法知道她在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和她受到的敬重的程度。
【设计思路:先弄懂这个事倒是怎样写的,继而弄懂这样写的作用。场面描写这一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得以再积累,新旧知识互相联系并纳入知识系统中,以供不时之需时由内化转向外化。知识、能力只有这样不断地重复、运用、巩固,才能逐步形成并提高。】
四、练笔、评价
提供情境,要求通过场面描写表现人物品格。交流、评价。【设计思路:语文学习是螺旋上升的。环境描写是学生作文的薄弱环节,原因在于教师关注不够,常常忽略不教,或者教不到位,或者以为能一蹴而就;在于学生知识中缺乏类似库存,极少步运用。本文的环境描写十分独特,文字少而令人想象的空间大,对人物的衬托作用很太,是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之一。采用读写结合策略,引导发现精妙,恰当点拨,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了“表达是目标”。】
五、总结(略)
第二篇:高中小说教学“主问题”设计角度例谈
高中小说教学“主问题”设计角度例谈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文本往往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教与学的难度也就相对较大。如果每一篇小说的解读都能选准一个切入点,设计一个“主问题”,教学就可以删繁就简,事半功倍。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是指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对一部作品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问题(提问),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基于小说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往往就不能脱离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而教学角度的选择并非这三要素的机械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对小说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有了真切体验。兹不揣冒昧,将若干“设计角度”简述如下,望同人指正。
一、破题而入
标题是一扇窗,可以引导读者窥探文本的丰富内涵。小说的标题样式五花八门,但用意相对集中:交代主要形象、概括主要事件、渲染环境氛围、线索贯穿全文、揭示小说主旨和吸引读者兴趣等。教学中可以抓住标题的某种用意来串解全篇,以求课堂重点明晰。如教学《边城》一文,可以这样设计。
主问题:有人说,“边城”这个标题用意深远,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你如何理解?
“空间概念”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点,“时间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然后在两个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故事发生地的风俗人情,进而梳理情节、赏析形象、揭示主题。该设计围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展开,分析环境在前,赏析形象在后,最终探究主旨,先浅后深,层次分明。
二、品读要语
所谓“要语”,就是指要言不烦、表意明达的语言。它既可能是揭示题旨的“文眼”,也可能是毫不起眼的语词。一则小说文本,无论长短,教学时都可以选择“要语”入手,让学生在细品慢嚼中,联系全篇信息,体味作品内涵。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可以紧抓“不动声色”一词。
1.整体梳理环节:烈日炎炎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一对母女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经过了漫长的旅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她们来小镇干什么?
2.局部体味环节:我们可以从哪个文段(句子)得知这个死去的人就是母亲的儿子?
“就是上个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反复朗读,注意体会“不动声色”的语调,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位母亲的内心)
3.主问题探究:这样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母亲?(①结合全篇中有关母亲言行、神态等语句,小组讨论品析发言。②在对母亲这一人物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再来朗读这个句子,体悟母亲“不动声色”背后的真实情感。③分析神父对母亲前后态度的变化,来烘托母亲这一伟大形象。)
三、挖掘情节
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课本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小说。学生往往在发下新书的那一刻,就开始阅读小说。学生对小说情节的了解通常会先于教师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把解读的重心延伸到文本背后,去引导学生发掘诸多隐性信息。以《桥边的老人》为例,做如下设计。
主问题:老人有没有向他人求救?为什么?
1.有求救。一个76岁高龄没有家人的老者,在逃难中随人流行进12公里,是否向他人开口寻求过帮助?(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文本的一些细节入手去推断。小说中有两段自述的文字,一处是“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另一处是“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很明显,“上尉”“人家”是关心老人的,如果老人因体力不支等原因瘫倒在地,他们有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人性中的善并没有泯灭。)
2.没有求救。老人和“我”相遇,只是询问了“卡车往哪儿开?”那么,老人在走不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向我求救呢?(老人不愿求救,因为他主动地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文本对老人的家人没有丝毫的交代,显然,老人曾有一段丧失家人的惨痛经历,这无疑是精神上的重创,而和动物的相依相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的情感得以慰藉。可此时,战争将夺走老人最后的依托,这是致命的精神打击。或许,这正是海明威构思的巧妙之处――不描绘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惨烈景象,只触及小人物伤痕累累的绝望内心。)
一个问题,两个答案。不管学生认可哪一个,最终都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反战。
四、赏析技巧
一些作家的创作,带有典型的个性化色彩,有些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些表现在创作技巧上。从表现技巧入手来设计教学的主问题,既能解读文本,又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可以做如下的设计。
主问题: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对照对比关系?(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哪一部作品能像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这样,把对比手法运用得如此鲜明、尖锐和透彻。雨果自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课文节选部分出现了四类人物――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加西莫多和围观的群众,他们之间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对照关系。)
在美丑对照中,既有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也有人物自身外形和心灵的美丑对照。但是,如果仅限于这一步,就会使人物形象干瘪,性格单一。而这部作品中的形象为何是丰满的、鲜活的?还有哪些比照?(雨果塑造人物形象,看重人物性格的动态转变,也就是说“人物性格前后的美丑对照”。加西莫多原来不流泪,现在流出了第一滴泪,到小说的结尾,当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他愤怒地把他的养父推下钟楼之后,他那只独眼默默地泪流成河。这正反映了人性的苏醒,这才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精髓所在。)
以上是笔者在小说教学中,对“主问题”设计的角度选择的一些尝试,旨在让“主问题”成为有效课堂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产生“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摸索出贴近文本、适合学生的设计,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才是“硬道理”。■
第三篇:《角度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丛台区工程中心校
孔庆军
教学内容:河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56、57页例
1、例2内容。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教学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4根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
师:摆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A、生观察发现角。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师:大家画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但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可谓是心灵手巧,可老师还是想考考大家的动手能力,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认真听老师说要求。
你们的学具袋中有这样的长条和图钉,你能用两个长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每两名同学进行合作做角。做角时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图钉不要扎到手。做好后两名同学互相说一说哪里是角的顶点,哪里是边,一会儿找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后到前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
2、书上p58页练一练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第四篇:《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年级《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学生完成了《桥边的老人》的“人称改写”练习,并已预习《话题叙述》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作业“人称改写”练习已批改,并已总结问题所在。精心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用具的准备。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第五篇: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教学设计
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准备是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先和学生在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等方面进行准备,以实现对教学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条件要保证教学行为的成功,二是要保证教学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作好教学准备。以下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明确高中数学课的课型
要想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首先应明确高中数学课的五类课型:
(1)概念课:以学生进行“代表学习”、“概念学习”为主的课。
(2)公式、定理课(命题课):以学生进行“命题学习”为主的课。
(3)例、习题课(解题课):以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为主的课。
(4)复习课:以学生进行“内化学习”为主的课。
(5)讲评课:讲评课作为对上述几类“学习”的一种补充,强化学习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五类“学习”及时调控,以利于及时矫正和巩固知识,为转入下一个环节学习作准备(实质上也是“内化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
2.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情况,其教学必然是盲目的、无效的。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在我国教育学中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上就曾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虽然这句话可能有失偏颇,但他强调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对新学习有着最重要的影响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首先要确定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而不是学生在新的学习之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进行的预习情况。另外,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等。了解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抽样调查,对教师平时掌握的有代表性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二是进行诊断性测试,为了测评出学生的真实准备状态,在测试前不要告诉学生,以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而影响测试结果。一般说来,教师的经验有助于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但其客观性往往受到教师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教师最好借助多种多样的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较准确地鉴别和诊断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并促使教学科学化。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教师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应查明哪种教材或其中的哪些部分在这个时期不能有效地学习,但在另一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烛光漫步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Article.asp?nid=8558期却能有效学习;
2、应考虑了一般的和特殊的准备因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涉及哪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可以使较难理解的问题得以化解。
3.根据课型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之前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减少教师教学的不确定性,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教师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介的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以及最终形成教案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学设计应有所不同,下面就五种基本课型谈谈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1)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概念课的特点:①该课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代表学习”和“概念学习”。通过“概念学习”,把作为新知识中的概念,正确地初步地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概念体系里的概念。通过“代表学习”,对概念的文字、语言叙述或概念的定义能初步理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所对应的数学符号及这些符号的书写、使用方法。初步了解由这些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含义,并能初步把它转译成一般语言。②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把主要的力量,最佳的教学时间用在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过程上。引导学生把握准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③概念课应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研究对象,多采用语言直观、教具直观、情境直观、电化直观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概括和整理之后形成新的概念,或从旧概念的发展中形成新概念。概念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应该准确地给它下定义。对一些基本(原始)概念,不宜定义的也应给予清晰准确的“描述”。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教学,让学生从定义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思维中去领会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根本区别。并注意对同一概念的下定义的不同方案,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②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相互干扰。③概念教学还必须认真解决“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式子”之间的互译问题,为以后在数、式运算中应用数学概念指导运算打下基础。使学生把代表某一概念的数学符号与概念内涵直接挂钩。④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数学只管计算,何必花时间学概念”之类的错误认识。重视概念课教学的启发性和艺术性,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概念学习的高度重视。同时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选择答案、填空、变式等),从多个侧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