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2.2 文化塑造人生
导入:文学赏析材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1825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问题: 描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它是诗歌形式的一种,叫哲理诗。诗人以平等交谈的口吻,热诚坦率的与读者对话;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希望我们同学在学习了这首诗后,也能拥有诗人那样的博大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尤其在遇到挫折与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笑对人生,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
师:这些中外名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读后让人经久不忘、回味无穷,让人享用一生?这就是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文化对人生的塑造„„
板书课题:第二课时 文化塑造人生 推进新课
问题情景(p17-18探究话题)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答:(1):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诗人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凛然的气质。诗词中忧国爱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因此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得以代代相传。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板书:
一、丰富精神世界
1.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其文化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健康向上的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一定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例如:„„p18第二段。
同学们说得好。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陶冶人”,就是这个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18第三自然段)
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四个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个观念: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在抗击非典中,铸造了“军地协作、英勇无畏、科学求实、吃苦奉献”的“小汤山精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奏出的一曲壮丽凯歌。
(或选一些自立、竞争、效率讲,批判社会存在“啃老族”的现象)
问题探究 p19活动探究
让学生说说有没有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谈谈参加的感受。再让大家辩论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是否会浪费时间和耽误学习。
生:我们学校有文学社,有书法协会等。它们经常举办一些讲座、演讲比赛什么的,对我们这些会员影响还真不小,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改掉了上网吧的毛病,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现在我感觉我的课余生活很充实。
老师总结: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不一定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校里,参加一定量的、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可以开阔视野,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从空虚意义上说,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学习。(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为例,说明参加志愿者不仅不会影响到学习,而且还能学习到很多东西。)
如果参加过多的社会团活动,以致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那就不可取。所以参加社团组织活动要适度。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文娱、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不可本末倒臵、主次不分。
板书: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P19自然段: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问题情景 P19相关链接 雕塑—《马赛曲》
《马赛曲》这首歌充满着爱国激情,使法国人民热血沸腾,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到了增强法国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后来被法国定为国歌。
问题探究: 由《马赛曲》这首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我想到了一类歌曲与之相似,大家想想看有哪类歌曲有类似作用?(学生:军歌)
师:聪明,就是军歌,大家高一时都参加过军训,记得军训内容之一就是有一个绕操场跑十圈的拉链活动,当时大家跟着军官一起走,一边唱着响亮的军歌,很快十圈就走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呢,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就说明军歌能给人带来精神力量,而且这种力量还会转化为物质力量。教师提问:大家记忆里的军军歌有哪些呢?
生:《咱当兵的人》、《团结就是力量》、《我是一个兵》《血染的风采》……
师:大家说的这些歌都体现了军人的威武阳刚之气和金戈铁马之声,声音,表现了军人"大江东去"般的豪情壮志。无不令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这些都体现了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当你看到中国奥运健儿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胸挂金牌、手捧奖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奏响和五星红旗的升起,你能体会到这些奥运冠军们此时的心情和感受吗?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
学生:每当国歌响起,我就心潮澎湃、无比激动,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克服困难的勇气、追求成功的信心等。
2、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P20)
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铁人王进喜》
问题探究: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吗? 生:“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们热血沸腾。王进喜的豪言壮语,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说明优秀的文化不但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师:就这些豪言壮语的具体语义来说,它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但就表达的豪迈气概和志气而言,更反映了刚刚站起来、把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豪言壮语的具体语义就不在使用了,但从中释放的精神力量确实永恒的,至今没有衰减。
师:铁人精神离我们现在的时代已有点远了,我国现阶段还有那些精神在鼓舞着人民呢?
答: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刘翔这一跃打破了黄种人无法在这一项目夺冠的定律,当他夺冠之后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全中国人都感到了一种无穷的力量。“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臶,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问题情景:(p21探究活动)
问题探究:你能对新娘的这个回答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吗?
生1: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生2:说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人们对科学技术、精神享受的追求正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板书: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师:新娘的回答说明:随着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富起来后,科学技术、精神享受是青年追求的时尚,优秀文化对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呢?(P21第一段)板书: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学生活动:举例分析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例如:人的素质提高-就业层次就高-贡献相对较大-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什么呢?(P21第二段)
板书: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纵向理解(动态):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例如:终身学习的概念
(2)横向理解(静态):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例如:培养综合性人才
板书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文化氛围的感染作用、文化活动的促进作用
辨析:有人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观点对吗?
(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文化是人创造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2)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题目看到了文化和人的密切联系,但笼统地认为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是片面的。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有益的精神食粮。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看出(B)A.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鲁迅、曹禺、雷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此,应选B项。C项说法不恰当,A、D两项不符合题意。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A)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引领人们前进B.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状态 解析: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A项符合材料的要求。
3.2005年春节晚会上,邰丽华率领20位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千手观音》能征服海内外观众,这是因为(①②③)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解析:材料是问《千手观音》能征服海内外观众的原因,根据教材内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②③正确。④表述不科学,不能选。
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人们的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解析: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应选(D)项。
二、问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辨析:(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辨析:(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只要人们平时积极
参加文化活动,就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辨析:(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评析:(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它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还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一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所从事的文化活动对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一经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肯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是正确的。
(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隋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
(3)优秀文化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表现在人通过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还表现在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优秀文化为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认为只要人们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就能塑造健全的人格是片面的。
问题: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也逐步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优秀的文化,对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也离不开入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会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对优秀文化也会越来越重视。
问题: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答案: 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⑵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⑶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二篇:《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
科任任教班级
《文化生活》第二教案
集体备部分题
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中心发言人备时间第一周上时间第二周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重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导入新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对人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18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文化对人的深远影响。
一、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材料,并思考:当代中国应该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20页内容,并思考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爱国激情的法国的国歌《马赛曲》,鼓舞着法国人民奔赴抗击国外封建联军的革命前线;《国际歌》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义勇军进行曲》则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无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年代,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2)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健康有了基本保障。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生的塑造,知道了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人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应该是物质发展与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篇:高二政治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主题标题
文化塑造生活
类
新教学
班级安排
1小时
内容分析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特别是在优秀文化中,可以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塑造人的生活。
学习分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文化知识,阅读了很多文学电影和电视作品,还参加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从中学生必须知道进一步升华---优秀文化塑造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
欣赏精神文化产品,为精神世界的富人提供积极进取的文化生活,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意义,相信促进人类发展的整体作用。
处理
1,发展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文化分析
2,理论与实践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 与translate.google.cn:443关联的未知SSL协议错误让我们今天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把握教材整体
要求学生阅读17-21页,总结了在塑造生活的哪些方面的文化。
看看教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般能力
什么是人的影响,优秀的文化
有钱人
精神世界
提问:请你的同学谈谈你对你感兴趣的人最有趣的话的感觉。
进一步的问题:哪些文化作品(电影和电视作品,音乐绘画等)在你的成长期间对你有更大的影响?哪些文化活动给你一个深刻的经验?
然后问:什么是我们人民的精神世界的主流
阅读材料并分析说明
结合优秀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的例子
阅读教科书并解释
设置场景,启动,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的感知的组合。
欣赏作品,情感文化丰富的生活,健康的个性。
理论与实际解释 问题
增强人的精神
玩:志愿者行军阳光总是在风暴后问:轻微
说明中国先进文化对不同时代人的积极影响?
学生谈论感情
例如
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的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材并思考:性能的整体发展的哪些方面
要求学生通过例子说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的例子
培养阅读能力
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总结
这一课是升华
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前进的狂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各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
第四篇:高二 政治 3.2.2 文化塑造人生
学科:高一政治
备课人:黄群英
教学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重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预备知识和工具:
近年高考相关知识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①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③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的取舍: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三个体现要重点讲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要注意的问题: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三个体现要求学生理解并默写过关
近年高考相关试题:
5.(2013·广东卷·32题)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说明书法教育的重
要性。结合此分析甲的观点有合理性,但①表述错误,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不是传统文化。乙的说法认为浪费时间,对此不足②分析正确,要选。③的观点错误,太绝对。④观点正确,要选。因此,选D。
6.(2013· 新课标Ⅰ卷·20题)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从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此题考查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作用,相对容易。2的决定作用太绝对,材料中的越来越„„的经历体现潜移默化,3选项对应教材。4选项较难判断。答案选B
(2013·福建卷·30题)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青苔的花虽然小,但是不惭愧仍然自豪的活着,用来比喻人自强不息,不服输的精
神,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不要被困难吓倒。所以 B 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理解能力,明白题干中所蕴含的道理,优秀文化能够塑造
人生.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
(2012北京24)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2北京25)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07年海南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08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9江苏卷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的意义,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②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故③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②③的选项。
4.(2007·广东单科,39)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案】(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011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
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011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
(3)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念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球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1山东卷·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1)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
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1天津卷·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13.(7分)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全国卷新课标·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妈祖文化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基础练习:
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B)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0.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C)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课余作业分组收集材料,探究、讨论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生的。
第五篇:2016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的教案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能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难点:文化为什么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
主要以口头讲授为主,辅以情景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和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来完成知识构建、问题讨论、互动交流、情感的提升。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板书)
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注意: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不同。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板书)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合作探究:孟母三迁的原因?从中你可获得什么结论?
学生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文化影响的特点,1.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2.人们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提出问题:既然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那么,人们是否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高尚起来? 讲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教师强化知识点: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总结: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板书)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①文化影响的无形性、非强制性,也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②人们主动地接受,自主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①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从“三观“”的形成看:三观”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影响深远持久
师:文化对人影响来源、表现、特点我们学了,那么文化对人有什么作用?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板书]
(一)丰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
设问: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归纳]
(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①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②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生感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可以开拓视野,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过渡]刚才同学们谈到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提高学习成绩,这说明优秀的文化能给我们精神的力量。
(二)增强精神力量[板书]
[板书]1、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师分析]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板书]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过渡]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脱离不了社会的发展,那么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归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活动]议一议:(1)社会发展了,人也就能全面发展(2)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示]
①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文化是人创造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②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从题目看到了文化和人的密切联系,但笼统地认为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是片面的。
(讲练结合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此处能提醒学生应该避免的误区,同时引出下面的知识点。此处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人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呢?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板书]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和不同要求
[师归纳]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例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教师总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而持久的;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奋然前行,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优秀的文化充实我们的生活,让优秀的文化陶冶我们的情操,让优秀的文化丰富我们的世界,让优秀的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
【板书】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
1.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作品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2、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练习】
1、(2014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26题)文化对人的影响(c)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是有形的、具有强制性 ③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5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25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情操 B.精神、理念、信仰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知识、能力、态度
3、(2016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28题)强调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A)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 D、经济发展了,文化必然发展
4、(2014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66题)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句话说明(AD)A.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B.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作业】看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做相应的练习,知道学生这节课的知识能掌握好,时间安排合理,能较好完成好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