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5 08:5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

第一篇: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

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诗人看来,生命的结束就如其开始,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求生是人类的本能,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一个生命只剩下痛苦,苟延残喘是否就等于尊重生命?有朝一日,艰难的生,还是安宁的死,是否将只是一个决定?

【案例】痛苦的生还是安乐的死

据当代商报报道,长沙市某单位的一名退休职工因为喉癌晚期,痛苦不堪,他希望能为自己进行安乐死,但是其家人和医院都拒绝了他的这个请求。生似乎已经感觉不到任何快乐:疼痛与日俱增;家中的所有积蓄已然耗尽。20日,患者张建波在53岁生日时,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病痛。

生前为死者做陪护的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患病多年,张建波曾经提到过想安乐死。”为此,章先生和医院都十分关心张建波,章先生更是寸步不离。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疼痛加剧,张建波越来越感觉希望渺茫。疼痛和绝望让他再次痛不欲生。20日中午,张建波以让章先生为自己打饭为借口将其支开,独自爬到5楼的房顶跳了下去。

张建波的主治医生说:“死之前,其喉咙部位长出了直径大约有40厘米的肿块,并且开始溃烂,病情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他被病魔折磨得非常痛苦。”

而院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记者说——“安乐死?不。我们不能接受病人这样的请求:因为这是违法的。”

“在巨大而不可避免的痛苦面前,张建波的非正常死亡,是个人的无奈选择,也是法律真空地带的尴尬选择。”在采访中一位律师如此说道。“而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其中更牵涉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道德伦理。当张建波的个人命运和这些联系在一起,就对我们形成了更大的挑战。”

关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安乐死对于个人或者家庭社会以及科研室有一定的好处的。

第一:个人。想放弃生命的人,多数都是因为身体有不可弥补的残疾或是疾病。他(她)们终日都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的双重折磨。在这种折磨下,他(她)们只有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永无休止的痛苦。但自杀的过程又是痛苦的,如;上吊、割手腕、吃毒药、触电、绝食等,也令人很恐惧。但是他(她)们又不得不去选择这种唯一能够解脱苦难的方式。而实施“安乐死”以后,只需要注射一支安定剂,就会让人们在沉睡中不知不觉的离开,这样就会减轻自杀者的痛苦和恐惧,也体现了“善始善终”的古言。达到了真正人道主义的宗旨。

第二:家庭。1.病者的家庭、亲人也都是很痛苦的。因为日夜陪伴着病者,目睹病者忍受着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痛苦。病者因痛苦难耐,性格脾气变得暴躁常常会伤害到家人。而家人也因受到长时间的欺辱身心不堪重负,脾气性格也会变得难耐,最终要发泄出来。这样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家庭关系就会崩溃,甚至走向不可想象的极端。2.还有些家庭,因承受不了巨额的治疗费用而陷入了深度的矛盾中。对于疑难病来说多数都是人财两空,最后留给家人的是负债累累的下半生的生活。3.又有些病者家人因实在不忍心再看到自己的亲人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不惜犯法来终止亲人的痛苦。这些事情对病者和病者的亲人都是不公平的。而实施“安乐死”后,这些伤害、压力就不会那么沉重了。

第三:社会。实施“安乐死”后,不仅解决了个人的痛苦,也解决了家庭、亲人的痛苦跟负担,而且也减轻了社会的负担。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说;生九个、十个孩子的父母要比生一两个孩子的父母的负担跟辛劳要重得多。一个身背五十斤重量的人赶路要比一个身背十斤重量的人赶路要缓慢得多。

第四:科研。在人们以往的观念里已形成了死后留全尸或是火化的观念。这既不科学又没有意义和价值,反而是一种浪费。1997年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把自己的角膜捐献给了他人,遗体捐献给了国家用于医疗研究。“安乐死”的实施后不仅会对国家的科研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使病者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然而在关注有益面的同时,从中也折射出了关于人的生命以及自由的道德的缺失。这里,就存在很多忧虑。

忧虑一、一些不孝子女为脱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而钻安乐死的空子,造成新的社会悲剧。

忧虑

二、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否会导致人们认知上的误解。一些病人之所以实施安乐死,是因为他们将死,生命已不再有意义,而且自认为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如果带着这样的认知实施安乐死,对我们的社会伦理怀道德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忧虑

三、当出现病人因为经济原因不愿再继续接受救治,继而请求以安乐死结束生命时会怎么样呢?这无疑于因为贫困而要自杀,这是人道还是非人道?

忧虑

四、伯尔尼大学医院的精神病专家托马斯〃舒尔弗认为,那些患有绝症的病人一时头脑发热可能会做出想要自杀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其实是不理智的。如果病人出于一时激动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而非深思熟虑,那么这种死亡对他们就是不人道的,甚至是在助纣为虐。

忧虑

五、安乐死合法化提案的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专家胡亚美曾指出说: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安乐死可以节约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把它用于更有治疗希望的病人身上。然而人们也担心,一样一来将造成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弱势群体更弱,而强势群体更强的局面,造成更的社会不公。

关于安乐死,是结尾,也才是开始……不可否认,安乐死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又一个进步。但安乐死并不仅仅是一个医学名词,它是哲学问题、是伦理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具体到立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立法尚不能建立时,如何让人道主义关怀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痛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此外,加速进行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建全,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安全感,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与生命质量,减少因疾病带来不必要的轻生有重要意义。

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安乐死所面临的种种医疗与人道矛盾的社会现实的讨论,也让我们的思绪想得更多更远:这些先天性残疾儿、痴呆儿、植物人……生死之间,什么样的结局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无痛”的社会人道!问题的锁,也许,将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找到钥匙。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J会计(财务管理)0801

3081143012

吴青

第二篇:安乐死 案例

广州男子买农药助患病母亲安乐死被以故意杀人罪逮捕

检方认为邓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已批捕

70多岁的李阿婆因中风患病二十多年,今年5月16日,被儿子邓某送食农药后死亡。邓某交代,自己是应母亲要求为其实施安乐死。因涉嫌故意杀人,番禺区检察院于2011年5月31日批准逮捕邓某。报案称母亲为自然死亡

邓某现年41岁,小学文化,四川人,来广州务工,租住在番禺区石基镇石普村。今年5月16日14时许,邓某向石基派出所报案,称其母亲李某某在出租屋内自然死亡。但公安人员到场后,经初步检验发现其母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有机磷中毒死亡,于是邓某被带回公安机关接受审查。

经调查,这是一起儿子在母亲的请求下帮买农药助母亲安乐死的故意杀人案。李某某已经70多岁了,因中风行动不便。“母亲对我说,这几天她睡不着,很辛苦,让我给她买瓶农药,开始我不愿意,我说吃农药会死,但她一直抓着我的手不放开,一定要我去买农药。我没有办法,只好去买。” 亲手把农药递给母亲喝

“我母亲让我把农药拿给她,并要求我打开瓶盖给她喝。母亲对我说,这几天她睡不着,很辛苦,让我给她买瓶农药。开始我不愿意,我说吃农药会死,但她一直抓着我的手不放开,一定要我去买农药。我没有办法,只好去买。”

我递给她,她接过农药喝了两三口,过了两三分钟她就闭上眼睛,头侧向一边,嘴边冒出一点白色泡泡,我用纸帮她擦掉。一会儿,我用手推她,她就没反应了。”邓某说,这时,他赶紧给他老婆打了电话,告诉她“妈死了”,让她马上回来。接着,邓某又用被子把母亲的身体盖上,把农药瓶的盖子盖好,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亲邻都反映邓某是孝子

番禺区检察院昨日通报,被害人李某某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已有20多年,因不堪忍受疾病折磨,遂于5月16日9时许请求其儿子邓某给喝农药结束生命。在李某某的强烈要求下,邓某将买来的农药给李某某喂服,李某某服食农药几分钟后死亡。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的亲朋邻友普遍反映邓某平时对母亲甚是孝顺,细心服侍患病母亲10多年,且邓某是在母亲的不断请求下购买、喂服母亲农药以帮助母亲自杀、脱离疾病的折磨。

检察机关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邓某帮母亲购买、喂服农药致母亲死亡的行为符合刑法上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检察院遂对邓某以故意杀人罪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亲朋邻友:邓某母亲患中风行动不便已有20多年,邓某平时对母亲甚是孝顺,细心服侍患病母亲10多年。母亲不堪病痛折磨不断请求邓某帮买农药。

法检察机关:任何人未经法律许可,均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邓某帮助母亲购买、喂服农药,致其母亲死亡的行为符合刑法上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律师:大部分安乐死采用的是消极方式,如不给病人用药、对病情不理不睬等。这种消

极手段很难认定,而邓某的行为属于积极的行为方式,法律肯定会追究。

辛苦抚养13年终绝望 女白领溺毙双胞胎脑瘫儿后自尽

桌上一瓶黄酒,韩群凤拿起来猛灌几口,然后她拿出安眠药,喂两个儿子吃下,还让孩子每人也喝了一口黄酒。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喝酒,也是最后一次。

一小时之后,韩群凤先抱起一个儿子放在浴缸里,按着他的头沉到水面之下,儿子猛挣扎,韩群凤不知按了多少下,水面没了动静,她就把孩子捞起来,给他换上一件漂亮的新睡衣,之后再抱起另一个儿子,沉入水中……

韩群凤还记得,13年前,她刚怀上这对双胞胎时全家人的喜悦;她也记得,初次听闻儿子因早产而脑瘫时,自己内心的惊悸。过去的13年间,她倾尽所有,无微不至地照料两个孩子,13年后,她却亲手将他们杀死……原本,韩群凤跟着吞下了大量毒药,决意一死,但是天意弄人,她最终经医院抢救生还。面对丈夫,她已经流干了眼泪;面对法律,将是触犯死刑的审判。

近日,检察机关对被告人韩群凤涉嫌故意杀人一案提起公诉。据悉,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将于近期公开审理这个特殊的杀人犯。

阴阳相隔

两个儿子浑身冰凉,韩群凤尚有体温

2010年11月21日上午8时,黄生(化名)起床后觉得有些不正常,都这个钟点了,老婆和两个儿子还没有起床。他走到母子睡觉的房间,敲门没有人应答,一股扑鼻的农药味让黄生心惊。

他用力撞开房门,最先看到的是地上一堆呕吐物。赶忙走到床前,发现母子3人盖着被子躺在床上,呼叫推搡都没有反应。黄生连忙打急救电话和报警。此时,两个儿子浑身冰凉,老婆韩群凤尚有体温。

医生赶到后,将韩群凤送上急救车,却告诉黄生,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死亡。突如其来的悲剧让黄生不知所措,同时也后悔不已。

案发前晚8时,黄生给两个患脑瘫的儿子洗澡,随后和朋友去打麻将。回家前他还收到老婆发来的短信,说孩子们没事了,自己陪他们睡,回来后不要打搅。半夜回到家中,黄生曾疑惑家里怎么有股奇怪的味道,但没有多想,不料等他醒来后,一家人已经是阴阳相隔。经警方调查认定,两个13岁的孩子被人溺毙,母亲韩群凤自杀未遂。当天晚间,韩群凤被医院抢救生还,哭着讲述了杀子过程。

倾尽所有

女经理辞职照顾脑瘫儿,最后绝望萌生去意

现年37岁的韩群凤,东莞市某镇人,此前是一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其丈夫黄生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本该是一个生活富足的幸福之家。

1996年,两人自由恋爱结婚,两年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因为早产,两个孩子经过一个月的抢救才脱离危险。最初,孩子长相清秀,惹人喜爱,后来才发现走路、说话异常。2000年,夫妻俩带孩子到省儿童医院彻底检查,结果让两人差点崩溃。医生说,两个孩子因早产缺氧,脑部发育不正常而导致脑瘫,生活将不能自理。而且,如果医治不及时或照顾不周,很容易导致肌肉萎缩,甚至夭折。

痛苦之余,夫妻俩立刻花巨资给孩子治疗。后来听说,东莞市石碣镇有一个按摩师能通过物理治疗对病儿进行照顾,夫妻俩便早出晚归,带孩子去按摩治疗。多年来,每月的开销都要上万元,夫妻两人省吃俭用,对两个孩子悉心照顾。后来为了更好地照料孩子,夫妻俩在石碣镇租了一个狭小的房子,专门聘了两个保姆进行照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为孩子倾尽了所有,然而,两个孩子的生活始终不能自理,他们的智商如两三岁的幼儿,有时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大声哭叫,以致后来没有保姆愿意照料。2009年,韩群凤决定辞去工作,自己来照料儿子。为此,家里发生过争吵,原本银行的待遇和工资都比较高,辞职以后,家中所有的开销都落在丈夫黄生一个人肩上。虽然两个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是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艰难。韩群凤的朋友圈越来越窄,脾气越来越暴躁,有时候也忍不住会打骂孩子。

韩群凤说,最后连房租也无法担负,就把两个儿子从石碣镇接回家中,基本上是她一个人在家照顾,每天看着儿子连走路都要扶着,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她就越看越伤心,并开始感到绝望,老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有什么不测,这两个儿子该怎么办,到时又会连累到丈夫和家里人。在案发前两天,她突然有了将两个儿子杀死、然后自己服药自杀的念头。

同归于尽

被抢救过来的韩群凤说,现在生不如死 韩群凤开始实施周详的计划。

她得知邻居阿巧经常睡不着觉,在吃安眠药,就谎称自己也失眠,向邻居要安眠药,由于医生不肯多开,邻居只给了她十几颗安眠药。

韩群凤又去买毒药。至案发当晚,韩群凤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安眠药、老鼠药、农药、遗嘱、新睡衣、还有黄酒……平日里一杯啤酒就晕的韩群凤,为了壮胆,自己先喝了好多黄酒,然后实施计划。为了避免丈夫回家后发现不妥,她把毒药倒进杯子里、扔掉了原先的瓶子和包装,还刻意给丈夫发短信说“不要打扰睡觉”。

韩群凤说,她不想两个孩子走得痛苦,因此才想用孩子睡着后溺亡的办法,让孩子解脱的过程尽量安详一些。因此,毒药都是留给自己的,只是没想到,自己吞下了所有的毒药,恍惚间呕吐过一次,居然没死“真的不想杀他们的,13年来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治疗,这次只是想给两个儿子及家人一个解脱,所以才会狠心杀死他们,没想到我又被抢救过来了,现在生不如死。”

罪涉杀人

许多邻居为她求情,法院表示慎重对待

韩群凤杀子案发后,消息不胫而走,许多邻居得知后纷纷为她求情。有邻居认为,韩群凤的两个孩子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难免会过早夭折,韩群凤的为孩子实施的算是安乐死。法律人士认为,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经濒临死亡的患者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故意杀人罪不成立。而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法律人士认为,脑瘫儿不是濒临死亡的人,他们的生命权和正常人一样,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韩群凤一案属于人伦悲剧,这位悲情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患儿13年,最后出于绝望,才走上绝路。这种情节,法院在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记者昨日就此案致电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韩群凤一案近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已经予以重视,决定审慎对待。目前该案正处于审查立案阶段,不出意外,将于近期公开开庭审理。

男子无钱给妻子治病自觉有愧 兜揣遗书喝农药自杀

昨天,在省城(合肥)含山路一家小饭店厕所内,一名男子被发现口吐白沫躺在那里,口中散发出农药味,人已无知觉。从他身上的遗书来看,他是因无钱给爱妻治病,产生了轻生念头。

男子被120紧急送往医院。民警调查发现,男子并不是在饭店吃饭的客人。“当时我们以为他喝醉了,但闻到一股农药味时,感觉有些不对劲。我再推推,竟然一动不动。”看到如此吓人的一幕,在饭店打工的小陈慌忙报警。据小陈介绍,该男子三十多岁,穿红色衣服,不像是去吃饭的,应该是路过或者借用厕所的,姓什么叫什么也不知道。

在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轻生男子暂时保住一命。据了解,抢救过程中,在男子裤兜里发现一封遗书,里面写着:“爱妻身患重病,自己无钱医治,甚至连去北京看病的路费都凑不起……”字里行间透露出无奈和悲伤,男子自认为有愧于妻子,生活失去了意义。但除了一封遗书之外,民警没有发现其他身份信息。

目前,男子已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观察,尚未脱离生命危险。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花甲翁照顾瘫痪妻子15年 不堪重负将其杀死

6月11日上午,由株洲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特殊杀人案在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法院司法警察的扶持下,老翁谢某颤巍巍地挪动脚步,走向被告席。全场聚焦于老翁,无神的双眼爬满伤悲苦痛,一激动又有点湿润了。

老人谢某现年67岁,株洲县王石万乡农民,2008年12月17日中午,趁着女儿外出买药用斧头砍死了相濡以沫数十年的老伴。然而娘家人没有责怪他,反而不断为老人向司法机关求情,要求从轻处理,原来凶杀案别有隐情。其实谢某与妻子夫妻恩爱,但妻子瘫痪在床已有15年,谢某省吃俭用所有精力花在老伴身上。

2008年8月,积劳成疾的谢某得了一场病,引发中风后半身不遂。两个瘫痪的老人,给儿女们的负担太重太重,于是谢某产生了杀死老伴再自杀的念头。2008年12月17日中午,趁着照看他俩的女儿外出买药,谢某撑着虚弱的身体,扶着墙壁拿到自己家中的斧头朝老伴用力猛劈,直到劈了十六斧之多,才将其杀死。之后便拿绳子在房间上吊自杀,被及时赶回家中的女儿解救„„

法庭上,谢某断断续续吃力地用颤抖的声音承认了自己杀死妻子的事。法院审理后经合议庭合议,当庭宣判,谢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儿子在病榻前勒死生父 姐姐称他是孝顺儿子

“是父亲求我勒死他”法庭上,儿子供述杀死瘫痪父亲经过——“是父亲求我勒死他”儿子勒死因车祸卧病在床的父亲,昨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这起案件。法庭上,儿子陈述他日夜照料因车祸受伤的父亲,还花光了打工的积蓄。“病痛难忍,父亲求我勒死他!”儿子在法庭上的一席话,让人更震惊。

案情回顾——病榻前儿子勒死生父

2010年1月22日,被害人徐世扩因车祸受伤后一直瘫痪在床,由其子徐永贵等家属照顾,2010年5月14日6时许,被告人徐永贵在贵阳市旭东巷63号1楼5号其租住房内用绳子将徐世扩勒死在床上。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徐永贵故意杀人,致其父徐世扩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直击——父亲“求”我勒死他

昨日下午14:30,身材不高的被告徐永贵在法警的押解下走上法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持异议。

在法庭调查阶段,当检察官问及他为什么要勒死生父时,徐永贵情绪一下失控,痛哭流涕,声称父亲出车祸后,一直病痛缠身,当天父亲多次求他用麻绳勒死自己,帮他解除痛苦,在父亲一再苦苦哀求下,他才犯下大错。

法庭上的旁听者对于徐永贵的说法一阵哗然,如果按照徐永贵的说法,这起案件是一起人伦悲剧,但是部分旁听者也开始质疑,是否是嫌弃父亲是负担,下了杀手?

法官就当日案发的情形对徐永贵进行了询问。

法官:当天案发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当时你在做什么,你父亲情况怎样?

徐:当天我父亲躺在床上一直喊痛,水米不进,我多次拿饭到床边喊父亲吃,他都不吃,拿水给他也不喝。后来到晚上12点左右,父亲一阵阵呻吟,喊腿痛,说特别想死,让我帮他解脱,我当时坚决不答应,还哭着说,你好好养着,我会去打工挣钱帮你治好的,但是父亲不听,一直求我。

法官:你什么时候答应你父亲的要求的?

徐:我一直没有答应,后来父亲又哭又骂,说我不孝顺,他痛得受不了,求我给他一个解脱,从12点说起,一直说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我在挣扎下终于同意了,就用绳子套住父亲的脖子,使劲用力拉,就这样父亲死了。

法官:之后你做过些什么?

徐:父亲断气之后,我很害怕,一下子清醒过来,知道杀人犯法了,就想伪装现场,就假装父亲是自杀的,我还打了120急救,还打了110报警,我还想父亲活过来,总之当时心情很复杂,我现在真的特别后悔做这件事。

法官:你为什么不想到救治你的父亲,而去答应他的要求?你是否觉得父亲这样是个累赘呢?

徐:他出车祸之后,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我在北京打工的钱也全部用来给他治病了,但是还是不见好,实在没钱了,就将他接回在贵阳的出租屋照顾。他是我父亲,我怎么会觉得他是累赘,如果真是这样我又何必花光打工的钱给他治病,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听着徐永贵带着哭腔的陈述,旁听席上一片静默。随后,公诉机关在法庭上出示了案件的所有证人证言。

正当合议庭准备休庭时,被告徐永贵的姐姐和姐夫在法庭上当庭下跪,表示徐永贵是个孝顺儿子,他这样做只是不想父亲再受痛苦,希望法院从轻判决。

庭外之音——姐姐说他是个孝顺儿子

在法庭休庭阶段,记者找到徐永贵的姐姐采访。据其介绍,徐永贵平时是个孝顺的儿子,在外地打工还经常寄钱给父亲,父亲出车祸了,他都没有再出去打工,而是留在身边照顾。

针对本案,记者采访了贵阳市中创联律师事务所舒乐山律师。舒律师介绍说,这起案件是一个悲剧,从法律的角度上讲,被告徐永贵确实犯了故意杀人罪,但是从伦理上讲,他是为了帮伤痛的父亲解脱,只是这样的方式太过于惨烈,本案中的徐永贵从主观恶性上说较低,其实他也是一个受害者,缺乏法律意识,法官在量刑上肯定会加以考虑。

舒律师谈道,国际上如荷兰、日本、瑞士等国提出过的“安乐死”,在中国法律上还属于空白。“安乐死”这一说法涉及的面较为广泛,包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医学方面等等,还存在很多争论和质疑。

调查民间赞同安乐死比率很高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中,安乐死立法问题再度引起了委员们的普遍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功民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有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河北、广东等地进行调查,民间测评赞成安乐死的比率很高,上海对200名老人问卷中,赞成安乐死占73%,北京有85%以上的人认为安乐死是符合人道主义的,80%的人认为目前国内可以实施安乐死。

据了解,邓颖超同志生前曾在某科学院计算中心周某某(一位身患癌症、生存无望、疼痛难忍的患者)坚决要求安乐死的材料上写道:“该同志进行一次常人所不能进行的对死的革命,她是一位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她也说过这样的话:“当我生命濒临结束,千万不要用抢救的方式以人工和药物来延长。”不久前辞世两院院士王选在遗嘱上也这样写道:“一旦病情不治,我坚决要求安乐死„„,我不愿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并且死后不再麻烦人。”

赞成安乐死符合临终病人利益

赵功名表示,伦理原则是支持安乐死的。该作法尊重了临终病人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相反,违反病人自主原则,是不符合病人利益,另外,实行安乐死,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用于临终病人身上而使他人得不到应用的治疗,是不公正的。安乐死有利于病人的最佳利益。他建议,国家可在某个地区、省、市等局部性地点制定有关规范性规定和条例,加强个例研究,作为试点积累经验,然后才逐步向全国推广。

广州市女法官协会会长毛宇峨表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她是主张安乐死的。安乐死的问题,既是道德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从道德伦理方面来讲,中国人儿女讲尽孝,朋友讲关爱。市民的普遍看法,总觉得活着比死了好,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不敢接受安乐死。就目前身体健康的人群而言,他们是估计不到要求安乐死的人们群的承受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很难预测得到的这种濒临死亡之前的痛苦。就目前的社会氛围而言,社会对安乐死问题关注是不够的。

反对安乐死立法为时过早

全国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吴若彬主任介绍,目前,医学专家们都在呼吁出台《器官移植法》和《脑死亡法》,目的是为了让脑死亡者捐出活体器官救活他人。脑死亡病人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这样的病人即使有呼吸心跳等生命特征,但是已没有任何的生存意义,实施脑死亡,可大大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医疗负担。而安乐死的病人则不同,虽然医学水平已回天无力,可是病人不但有呼吸和心跳,大脑的功能完好,用安乐死的方法,就相当于人为地让这些病人死去,在缺少法律和社会伦理支持的今天,医生为满足病人的作法无异于“杀人”。因此,他认为,在《器官移植法》和《脑死法》出台之后,再来谈安乐死的立法更有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力认为,目前,脑死亡都还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要提到立法的层面,这些前题必须搞清楚。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安乐死立法是不现实的。

●2001年4月,西安市9名尿毒症病人联名写信给当地媒体,要求安乐死。消息见报后,又有40名尿毒症患者公开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1986年到2003年17年中,陕西第三印染厂的一名普通职工王明成两度因为安乐死问题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1986年,王明成的母亲夏素文病危,王明成不愿母亲忍受临终前的病痛,要求大夫对母亲实行了安乐死。1987年,陕西汉中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王明成和大夫蒲连升刑事拘留,这是我国的第一例安乐死案件。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批示,安乐死的定性问题有待立法解决,就本案的具体情节,对蒲、王行为不做犯罪处理。2003年六月,王明成被诊断为胃癌晚期。王明成正式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被西安交大第二医院以我国尚未立法为由拒绝了。

第三篇:安乐死的案例

安乐死的案例

关于安乐死的经典案例

安乐死,一个令举世争议的重大医疗立法提案。首先遇到来自医疗界的阻碍。传统观念中,医生救人,延长人的寿命是天职。医生无论以什么手段结束病人的生命,无论是什么情况或者是什么人,都是医疗界无法接受的。英国医学专家约翰·怀厄特尖锐指出:“人为死亡不在医学范畴。”他说:“大多数医生和健康专家们认为,一旦在临床实践中引入人为死亡,医学的本旨就被改变了。它将变成主观判定谁的生命更有价值。”医学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工程学,缩短那些“没有价值的生命”。

更大的阻力来自于患者家属的主观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超越了理智的。他们热切的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活着哪怕多一分钟,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过是怎么样的一分钟,很多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炼狱式的折磨。他们求生不能,欲死不得,这种痛苦,即使是亲人和朋友也无法体会。合法安乐死的第一人

2003年11月10日荷兰一院(即上院)以46票赞成、2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 “安乐死”法案,这使得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法案规定,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考虑成熟后,可自愿提出结束生命的书面请求,主治医生则应向患者详细陈述实际病情和后果预测,并由另一名医生参与诊断和确诊,可实施“安乐死”。法案还规定,实施“安乐死”的手段必须是医学方法。

2003年11月30日,在阿姆斯特丹,这是一极平常的日子,但对托莱尔来说,这又不是平常的一天,因为她的母亲选择在当天与所有的亲朋好友诀别。这也是荷兰议会顺利通过安乐死合法的第二天。上午10时,托莱尔和她的二个姐妹、孩子们及其他朋友,等待牧师走进了家门,祈祷后,两名医生随后也进来了。房间布满鲜花。老母亲躺在床上,吃力地试图做出某种表情,对来人一一含笑。她今年71岁,她是一位非常开明的退休教师,几年前得了不治之症。几个月前,她就提请医生给她实施安乐死,以减轻自己的痛苦,并且已经获得了两位主治医生的同意。开始,托莱尔坚决不同意,但看到母亲一直在经受地狱般的折磨,拗不过老母亲的强求,在与姐妹们商量之后决定同意。老太太吃力地点了点头,托莱尔流着眼泪,下令关灯,同时点起蜡烛,播放了妈妈爱听的音乐。有人轻轻地,轻轻地抽泣,医生则用他颤抖的手给老太太注射了致命的药物,一会儿,老太太走了,但她是含笑走的„„ 合法安乐死之前的案例

1950年4月14日,东京地方法院的一个安乐死案件判决中指出,为了解除患者躯体上的剧烈痛苦不得已侵害其生命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 紧急避险行为,不应受到惩罚。1962年12月22日在名古屋高等法院对一例安乐死案件的判决中,指出了在日本合法的安乐死需要具有6个要件。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在法律上有条件地承认安乐死的国家。但日本迄今为止尚无有关安乐死的成文法。1973年荷兰一位名叫Geertruida Postma的医生对其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医生被法院认定谋杀,但宣判监禁一周缓行1年,这实际上是判她无罪。就此判决,法官作了特别的情况说明: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实施安乐死。

1995年6月16日澳洲北部领土议会通过了“临终患者权利法案”,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第一部安乐死立法。1996年9月22日,在澳洲北部城市达尔文,医生菲利普·尼切克帮助66岁的建筑工人鲍勃·邓特平静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里程:在注射了一支致命的戊巴比妥纳药液后,这位受前列腺癌折磨整整5年之久的患者终于在妻子和医生的注视下,安祥地合上了双眼,成为世界上第一名依据安乐死法离开人世的患者。但是,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推翻了北方领土的安乐死法案。被动“安乐死”案例 15年几度徘徊在生死边缘

如果一个人成为植物人,依靠进食管来维持生命,那么,谁有权力来决定她的生与死。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一名女性植物人特丽·夏沃身上。

1969年以后,在美国至少有35个有关安乐死的法案递交22州立法机构审议。美国的法律并无有关安乐死的条款。根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留予各州由其公民决定”。1994年11月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次全民公决中,通过了一项议案。这项议案使得安乐死在有限制的条件下不是非法的。

1990年,年轻的特丽因心脏病,导致脑损伤,被医生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并认定无任何康复可能。15年来,特丽一直靠人工进食管维持生命。1998年,特丽的丈夫迈克尔作为她的监护人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拔去特丽身上的进食管,对其实行安乐死。特丽的父母强烈反对迈克尔的做法。由于特丽在病发前并未留下任何书面文件表达过安乐死的意愿。双方为此在7年的时间里多次对簿公堂,2001年4月和2003年10月,特丽的进食管曾经两次拔下又被插上。无法表达个人意愿的特丽几度徘徊在生死边缘。2005年3月18日,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第六巡回法院,同意对特丽实行“安乐死”的裁定,医生拔掉了维系她生命的进食管。然而,在19、20号两天,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一项特别议案,驳回佛州法院的裁定,要求重新为特丽插入进食管。美国总统布什也专门为此事提前结束休假,表示会站在支持特丽继续生存的一方。刚到人间就进“天堂”

2004年8月,荷兰医生

协会—“荷兰皇家医学院”力促卫生部召开独立审查会议,通过对“没有独立意志”的晚期病人实施“安乐死”的《格罗宁根草案》,其中包括儿童、严重的智力残障者,以及那些遭遇事故而永远不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植物人。草案明确严格地规定:那些已经确诊为“先天残疾不能治愈”或是遭受“不可治愈病苦”或“严重残疾的”新生儿可以实施“安乐死”。需要主治医生组与另一些无关的专业医生共同确诊决定,并要征得患儿父母同意等等。极早早产儿,一生下来就脑出血、抽风、脊柱裂的婴儿都可能成为“安乐死”的对象。在中国安乐死是非法的

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死亡似乎成了现代医学的目的之一。然而,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不管投入多少资源来设法推延死亡和减少产生痛苦及残疾的风险,仍然有无数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实际上并不能避免死亡,反而遭受着极其痛苦而难以忍受的延长死亡过程的医学干预。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五千万人走向死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拖延了的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数十万的绝症患者痛苦万分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维持生命。一家肿瘤医院曾对800例身患癌症的垂危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其中因为不堪忍受痛苦,自愿要求安乐死者占到30%以上。在我国的医学实践中,一方面存在着用昂贵的代价来维持脑死亡患者“生命”的现象(常常可见诸于报端),另一方面,在对无法忍受痛苦的绝症患者的医疗处理过程中,安乐死以隐秘或公开方式已经进行。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

1986年,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成为身患肝癌晚期绝症的母亲夏素文申请“安乐死”,主治医生蒲连升同意为他母亲注射了100毫克的复方冬眠灵。王明成和主治医生蒲连升被陕西汉中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并刑事拘留。两年后被法院宣布无罪释放,检察机关不同意这个判决,提出了抗诉,一年之后,汉中市法院终审判决,蒲连升无罪。

据后来蒲连升接受中央台采访时的回忆:当时病人垂危,打不打冬眠灵都要死,整个医院的三层楼都听见,头一晚上因剧痛喊了一夜,值班医生李大夫给她打了10毫克安定。她呻吟不止,试图用头碰床头。她儿子和女儿跪在地上求我说,叫我妈早点儿走吧。我就开了处方,复方冬眠灵100毫克,处方上的话是我写的,家属要求“安乐死”,下面是家属的签字,儿子王明成,女儿王晓琳。注射的人是省卫校的实习学生,叫蔡建林。要我打进去就没有证明人了,到底注射的是什么药?注射量是多少?这个针打进去就是没有痛苦,“安乐死”就是没有痛苦地幸福地死去。3个

月之后,我就被捕了,告密的是患者的大女儿。我当时的信念非常坚定,我跟患者一无冤二无仇,没有接受她的贿赂,我何罪之有啊?我为什么要去杀她啊?一个人扪心自问的时候,我想任何一件事情,不付出点儿牺牲是不可能的,不能每件事情都被别人理解,除了死亡而外,所有的人间的痛苦,可能我都受过了。有的医生悄悄地进行“安乐死”,不过是没有写在处方上,没有写在档案里面。我要奉劝和我一样的大夫,在我们国家没有立法以前,最好不要干这种事情。呼吁尽快立法,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7年后,案件另一名当事人王明成,由于得了胃癌,加上哮喘等各种病魔近两年的折磨,原来120斤的他只剩下了60多斤,西安交大第二医院确诊他已经到了胃癌晚期,并无法治愈。2003年2月4日,痛苦不堪的他正式向医院提出了安乐死的请求。但是医院的答复是国家没有立法,不能够实施。王明成却无法像母亲那样安静地走过2003年8月3日凌晨,王明成在病痛的挣扎中停止了呼吸。

第四篇:安乐死案例及讨论

“汉中案件”可谓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第一案。案件大致如此:

1984年10月,患者夏素文,59岁,被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1986年6月,病情加重,被送入汉中市传染病院肝炎科住院诊疗。经该院肝炎科主任、主治医师蒲连生诊断为:1、肝硬化腹水;2、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状);3、渗出性溃疡并褥疮2-3度。入院后的第三天,病人烦燥不安,于1996年6月28日清晨开始昏睡,8时医院查房,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向该院院长雷某询问病情,雷某答:“病人送得太迟,已经不行了”。王听后,要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免受痛苦,雷回绝。9时,王明成及其妹王晓玲来到蒲连生办公室,要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蒲先回绝,在王明成兄妹表示愿意承但责任后,蒲开了100毫克复方冬眠灵的处方,注明家属要求“安乐死”,王明成在处方上签了“儿子,王明成,6月28日9点40分”的字样。护士长将处方退回医生办公室,拒绝执行。蒲又指令实习生为夏执行处方,实习医生不从,但在蒲的斥责下,无奈违心地为夏注射,实际只向病人的体内注射了75毫克。蒲又交代接班医生李某,“夏素文若在12点尚未咽气,你再打一针”。后李某又开了100毫克复方冬眠灵的处方,让护士注射。夏素文于29日凌晨5时死于病房。(摘自《医德的困惑与选择: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80年,蔡根法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国内首篇介绍安乐死的文章后,仅有少量反对文章,随后多是对安乐死的肯定性的证明。

1986年6月28日,在王明成和妹妹一再请求对母亲实施安乐死的要求下,蒲连升医生为病人夏素文实施了安乐死。后来,王明成的大姐把蒲医生告上法庭。汉中市公安局遂立案侦查,随后将蒲连升、医生李某、王明成和其妹收审。同年9月,汉中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蒲连升和王明成批准逮捕。当时此案在国内法学界和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安乐死的大讨论。

198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医学哲学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邀请了30多位医学界和哲学界人士座谈关于安乐死的问题。

1987 年1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午间半小时》节目中播出安乐死讨论会的录音节目后,节目组收到了邓颖超同志的来信,信中说:“今天你们勇敢地播出了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并希望展开讨论,我很赞成,我认为„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1987年8月,在我国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安乐死学术讨论会”,百余名哲学、伦理学、法律、医学和社会学界的学者对安乐死进行了深刻激烈的讨论。

1988年在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严仁英权威、儿科专业的泰斗胡亚美首次提交安乐死立法议案,并在议案中写下这么短短几句话:“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与其让一些绝症病人痛苦地受折磨,还不如让他们合法地安宁地结束他们的生命。”

1990年3月,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汉中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并报至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法院“不作犯罪处理”的批复下,汉中法院于1992年3月做出终审判决:王明成及蒲连升无罪。

1994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安乐死学术讨论会,就安乐死的医学、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陈蕃等人发出《关于建立“自愿安乐死协会”倡议书》,并拟就了《中国自愿安乐死协会章程(草案)》,受到社会的关注。

2001年10月8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该市首起“安乐死”的实施人梁万山判处有期徒刑5年。92岁的梁母因脑溢血深度昏迷瘫痪,形同植物人。67岁的儿子梁万山不忍其母受痛苦,为救母病钱耗尽。一向孝顺的他终于用触电的方式结束母命,以后投案自首。此案的审判结果更表明我国司法界视主动安乐死为故意杀人罪。

2003年,在“十届人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受中国另一位医学重量级人物胡亚美的委托,向大会提交了在北京率先试行安乐死并建立相关法规的建议。

2003年6月,国内媒体大量报道王明成要求安乐死新闻,再度引起人们对安乐死的关注。

2003年7月,针对有政协委员在广东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对无可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应可以实行“安乐死”,广东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指出,立法实行“安乐死”违反《宪法》。

十多年来,安乐死的各类事件不断发生,核心问题是安乐死能不能被伦理证明,立法是

否有适宜的条件。安乐死立法必须非常完善

陕西汉中人王明成,十几年前曾为母亲请求医生施行“安乐死”而成为我国安乐死事件第一人。但当他自己也因患胃癌晚期,疼痛难忍而请求医生实行“安乐死”,却被医院拒绝了。于是,王明成放弃治疗出院回家。最近,当王明成在病痛中去世后,安乐死的沉重话题再次回到人们面前。不少人认为有关部门应该为“安乐死”立法,以解决患者的痛苦和医院、家属的两难处境。

笔者认为,“安乐死”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为“安乐死”立法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操之过急。实际上,早在1935年,全世界第一个提倡自愿“安乐死”的团体就在英国成立,“安乐死”也从此开始了它在人类伦理、医学、法律等领域的蜗牛般爬行。各种调查统计数据都显示,大多数人对于“安乐死”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荷兰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而荷兰人敢于“吃螃蟹”的行为,却遭到了众多国家政府的强烈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安乐死”面临着巨大的医学难题。什么样的病人才是无法治愈的,什么样的痛苦才是病人难以承受的?对此,有时候根本无从断定。临床医学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步发展的,有些病症看上去已无救治的可能,而实际上又有“起死回生”的希望;有些病症目前无法治愈,但是几年、十几年之后就有可能被治愈了;有些意志力薄弱的患者,可能会因一时之痛而自愿放弃治疗;有些病人家属,可能是因为不愿意受拖累才请求医生对病人实施“安乐死”……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应付、甄别种种复杂的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因为“安乐死”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医学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如何才能避免不法之徒借实施“安乐死”之名,行谋杀病人之实?“安乐死”一旦开禁,会不会导致“安乐死”的滥用?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荷兰法律为医生实施“安乐死”作了相当严格而详细的规定:一是病人必须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自愿接受安乐死,并且要病人多次提出相关请求;二是根据目前通行的医学经验,病人所患疾病必须是无法治愈的,而且病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被认为是难以忍受的;三是主治医生必须与另一名医生进行磋商以获取独立的意见;四是医生必须在“安乐死”实施后向当地政府报告等。

然而,即使有了这些严格而详细的规定,恐怕也很难完全杜绝“安乐死”不被人所利用。因此,实施“安乐死”,立法必须非常完善与严密!

第五篇:《公共政策学》案例讨论——安乐死

公共政策学

小组成员:

小组案例讨论

——安乐死

*** *** *** 杨于谦 等11人

“安乐死”案例分析

安乐死,一个令举世争议的重大医疗立法提案。首先遇到来自医疗界的阻碍。传统观念中,医生救人,延长人的寿命是天职。医生无论以什么手段结束病人的生命,无论是什么情况或者是什么人,都是医疗界无法接受的。英国医学专家约翰·怀厄特尖锐指出:“人为死亡不在医学范畴。”他说:“大多数医生和健康专家们认为,一旦在临床实践中引入人为死亡,医学的本旨就被改变了。它将变成主观判定谁的生命更有价值。”医学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工程学,缩短那些“没有价值的生命”。更大的阻力来自于患者家属的主观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超越了理智的。他们热切的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活着哪怕多一分钟,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过是怎么样的一分钟,很多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炼狱式的折磨。他们求生不能,欲死不得,这种痛苦,即使是亲人和朋友也无法体会。

合法安乐死的第一人

2003年11月10日荷兰一院(即上院)以46票赞成、2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 “安乐死”法案,这使得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法案规定,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考虑成熟后,可自愿提出结束生命的书面请求,主治医生则应向患者详细陈述实际病情和后果预测,并由另一名医生参与诊断和确诊,可实施“安乐死”。法案还规定,实施“安乐死”的手段必须是医学方法。

2003年11月30日,在阿姆斯特丹,这是一极平常的日子,但对托莱尔来说,这又不是平常的一天,因为她的母亲选择在当天与所

政策议程,所以不能称之为政策问题。

2.影响政策问题构建的因素

答:影响政策问题构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公民个人的作用、利益集团的作用、政治领袖的作用、政府体制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专家学者的作用和问题自身的作用。在这个案例中,影响安乐死成为政策问题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公民自身,也就是患者个人对安乐死的态度意见(2)利益集团,如患者亲友等对安乐死的支持与否(3)国家领导对安乐死问题的注意程度及政府体制问题(4)社会公众对安乐死问题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舆论反映(5)安乐死自身问题,以及有关安乐死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影响作用

3.关于安乐死问题的小组观点

小组共11人,其中同意的为8人,不同意的为3人,同意的人的原因:

(1)人生来是自由的,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2)允许患者选择安乐死是对他个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其生命权的一种保护;

(3)安乐死可以减轻重症患者的痛苦,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担。许多重症患者在后期是非常痛苦的,而努力的维持只会让患者更加的痛苦和煎熬,因此应该考虑患者的意见。而且,这还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他们承受着精神和经济上

死委员会”评审才能做决定。

(4)安乐死必须由获得国家专门授权的医院和医生才能实施。

(5)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并被认为是妥当的。

(6)实施安乐死必须有全国人大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专门的法律作为执行依据,并保护实施的医生不受法律的制裁。

(7)实施过程应该有人监督,防止医生假借安乐死实施犯罪。(8)明确规定违背安乐死操作程序的处罚措施。

下载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乐死合法性的法理分析

    【摘要】安乐死“合法性”研究应是“合法化”研究的前导。否则后者很可能陷入盲目。从逻辑上说,“安乐死合法性”具有三种可能内涵:安乐死不违法;依法律施行安乐死;安乐死是一种......

    实行安乐死的利弊分析

    实行安乐死的利弊分析 杨霞 中文摘要: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近几年,国内外对安乐死的看法始终莫衷一是,本文从安乐死......

    关于安乐死的经典案例 (定稿)

    安乐死 一、案例: (国内)1986年6月23日,患者夏某因肝硬化晚期腹胀伴严重腹水,被送进陕西汉中市某医院。看着母亲痛苦不堪的惨状,患者儿子王某和妹妹觉得母亲既然痛苦得生不如死,那......

    安乐死论文范文

    安乐死现状和伦理争议 1.安乐死定义 安乐死出自希腊语euthanasia 为“好死之意”,现今的安乐死多指对患有不治之症、死亡已逼近、而且极为痛苦的患者停止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

    安乐死 辩论

    正方:安乐死应当合法化 安乐死的含义: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无痛苦的死或安详的死。而在今天国外的临床实践中,安乐死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实行的,总体上包括5个条件:......

    安乐死论文

    对于人类而言,生与死的问题是一个无可回避、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对提高生命的价值和质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生与死的态度......

    安乐死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作 者 院 系专 业年 纪学 号 指导老师 安乐死的伦理思考 安乐死的伦理思考 学生: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理性文明程度的日......

    浅议安乐死

    浅议“安乐死”近来,绵阳某中学教师唐昀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精神上的重压,向成都华西医院提出安乐死被拒一事,使安乐死再度成为社会的敏感话题。其实,自安乐死概念被提出以来,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