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什么是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情 →音乐,造型→绘画、舞蹈)、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
戏剧(迄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希腊人创造和在西方形成悠久传统,20世纪初传入中国。
戏剧功能:审美、娱乐、交流、教育功能
希区柯克说:戏剧是去掉了枯燥无味的时刻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戏剧的审美特征:剧场性、假定性、戏剧性、综合性。
20世纪60年代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了“贫困戏剧”学派,只要有演员和观众,戏剧就能够存在。
戏剧的体裁分类年表
体裁分类:
17世纪,法国 古典主义戏剧
19世纪,法国 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
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波及全球 象征主义戏剧
19世纪,挪威 易卜生创立的:社会问题剧
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戏剧
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戏剧
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存在主义戏剧
60年代荒诞派戏剧
按风格划分:悲剧、喜剧、正剧
按不同时期分:古典主义戏剧到荒诞剧的近十种
按体裁和表现内容分:儿童剧、农村剧、历史剧、传记剧、军事剧
按演出方式分:广场剧、教堂戏剧、咖啡馆戏剧、环境戏剧
奇迹剧作家及代表作
奇迹剧:法国作家博德尔《圣尼古拉剧》写尼古拉替异教国王夺回了被人窃取的钱财,异教国王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并成为基督徒的故事。
罗特波夫:《德奥菲勒的奇迹》描写德奥菲勒为了财势以灵魂与魔鬼订约。在获得财势后害怕魔鬼索取他的灵魂,向圣母祈祷而终于获救的故事。
笑剧代表作《巴特林的笑剧》介绍
笑剧:《巴特林的笑剧》成为诡计多端律师的代名词。竟把一个骗子描绘成备受人们赞美的智能的化身。巴特林是一个穷困的律师。他机诈善变,诡计百出。有一次,他向一个布店老板极尽吹拍奉承之能事,并许诺老板到他家取欠款时一定予以隆重接待。老板在他的巧言令色面前终于放松了警惕,赊给了他布匹。但当老板驾临巴特林家时,巴特林早已有备而待。他装作身患重病;他妻子也配合默契,说巴特林已经好长时间卧床不起了,根本不可能去商店赊布。弄得老板困惑不堪,竟对自己的记性也产生了怀疑。但当他回去查阅账册证明巴特林向他赊布确凿无疑而再度到巴特林家索款时,巴特林索性耍开了无赖,故作痴癫,嚷叫詈骂,将老板逐出了家门。然而,布店老板的晦气并未到此为止。他的几只羊又被牧童给偷吃了。一怒之下,他告到了法院。牧童只好求助于巴特林律师。巴特林授计牧童以羊叫对付法庭上的任何审讯,并答应亲自为他出庭辩护。结果可想而知:法官不能忍受这种羊叫等乱哄哄的场面而宣告退庭。然而自以为得计的巴特林也得到了报应:当他向牧童索取酬金时,牧童却如法炮制,回应以令巴特林同样哭笑不得的羊叫声。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发源地意大利,反封建,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但丁《神曲》就是批判中世纪的神学。西方人的观点:戏剧是诗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意大利民间的即兴喜剧和《十日谈》对欧洲戏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成就集中在西班牙和英国。
德-维迦:西班牙人。《狗占马槽》。
《羊泉村》:少有的充满现实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作品。取材于1476年西班牙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反抗封建领主的暴动。骑士团对长费尔南在驻地羊泉村企图污辱当时村长的女儿劳伦霞,青年农民费隆多救出劳伦霞,二人彼此相爱,费尔南破坏这对青年的婚礼,抢走新娘,还要绞死新郎,引起抗暴斗争。全村人民起来攻占了城堡,杀死了费尔南。官方要凶手,全村人民一致回答:是羊泉村干的!国王无奈赦免了他们。
中国出现最早的话剧
《黑奴吁天录》是中国人表演的最早的话剧,首演于1907年,在20世纪初出现的这种演剧样式以及“新剧”活动,比“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早出10多年。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文化问题上论战迭起:学校科举之争,中学西学之争,旧学新学之争,以及文言白话之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之争„„环环相扣,愈演愈烈。“戏剧界革命”,也是在西方近代文化冲击下,中国知识界谋求变法、改良社会的一个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指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可以想见当时“戏剧界革命”的重要意义。所谓“戏剧界革命”,主要是改革传统戏曲艺术,使之能演出“时事”新戏乃至能抨击“时政”。但对于一种已然成熟的演剧形态,传统戏曲形态的改良显然跟不上功能的改变;并且,传统戏曲艺术的高职业化水准,成为许多欲借演剧形态表达新思潮、行使新功能者难以逾越的门槛。于是,无唱工、无做工、穿时装、化时妆的西方演剧形态被加以仿效和应用。实际上,在《黑奴吁天录》问世之前,许多学校的学生已陆续开始了“新剧”的演出活动。这种演出活动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属于“戏剧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他们对自己进行的“新文化活动”有十分清醒、自觉的意识。他们所演出的新剧也的确称得上“革命新演剧”。
中国易卜生:中国话剧的奠基者
现代中国话剧的奠基者,是一批立志做“中国易卜生”的进步青年。追随着娜拉的“出走”,女性解放也成为早期中国话剧戏剧主题的审视点。
尽管最早的中国话剧先于“五四”,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早期中国话剧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和导向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行的新旧演剧的论争中,立志建设“新剧”的先驱者格外关注易卜生及其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娜拉》一剧便是当时经常上演的易卜生代表作之一。如鲁迅先生所说:“因为Ibsen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那些立志做“中国易卜生”的进步青年,还以自己的演剧创作实践,在鼓吹“女性的叛逆和解放”之时,改变了中国话剧初始模仿西洋的状况,实现了话剧文学剧本的突破,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在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奠基者中,无论是田汉以《获虎之夜》为代表“写实的社会剧”,还是郭沫若以《卓文君》等为代表的“鉴时的历史剧”,都通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发起了对中国封建伦理、封建意识的批判。田汉曾说:“我觉得他们(指受苦工人)所要求的,不是同情,不是恩惠,一定有一种更切实更正当的要求„„所以我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想从今日起,把我所有的财产、所有的地位、所有的名誉都丢掉,去做工厂里的姐妹们的真朋友”。郭沫若也是如此,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是“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来曹禺的《雷雨》也可视为“易卜生主义”的深化。曹禺在谈到自己的生活的创作道路时说道:“我觉得这个社会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写《雷雨》时,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这个社会是不会长久的。”在《日出》写作完成后,曹禺又谈道:“我也愿我这一生里能看到平地轰起一声雷,把盘踞在地面上的魑魅魍魉击个糜烂,哪怕因而大陆便沉为海。”在我阅读中国话剧史的过程中,总是为这一时期的话剧文学剧作所震撼——它们是那个时代中“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
中国早期戏剧新式戏剧社
在早期中国话剧的发展史上,还有一段“爱美剧”(Amateur)的历程。作为一种戏剧观念乃至戏剧运动,“爱美剧”所强调的“非职业戏剧”,在根源上是要强调“戏剧的非营利性”,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剧人的社会变革责任。中国话剧最初发生的近10年间,面对社会出现的文化逆流,“新剧”演出曾陷入困境,部分剧人和剧团迎合市民消遣人生的心理,调侃世事,游戏人生,片面追求商业价值,走上了“演戏必调侃,登台便唱春”的路途。可以说,“爱美剧”实际上是“新剧”发展进程中针对这种堕落的一种“自救”之举。
提及“爱美剧”运动,不能不首先提及汪优游和他倡议成立的上海民众戏剧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首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念,倡导了“反商业化的和非营利性的”民众戏剧。陈大悲作为剧社的社员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据Amateur的译音,提出了“爱美的戏剧”(即“爱美剧”)的理念。事实上,在中国话剧百年历程中,学校的学生业余剧社一直是“新剧”的基本社团,而“新剧”的非职业剧人又主要在学堂里结社。这使得话剧不仅以高尚的思想内涵和通俗的演剧形态成为拥有最广大民众的艺术形式,而且成为拥有最先进理念的艺术形式,扎根于新型大学的青年学人之中,使话剧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
第二篇:《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09—2010学年《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期末论文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工程系
考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2010 年 5 月 4 日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发现李四光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详细了解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关系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李四光先生,相信大家上了这么久的《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对李四光先生肯定非常的熟悉了。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创立的,还发现了第四纪冰川,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下面还是切入主题“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我们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讲起吧,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但被认为是“工业血液”的石油却十分短缺;而当时“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的悲观论调却很有影响。中国走煤炼油,加工工业的路子,还是弄清楚我国有无丰富的油气资源走开发天然石油的路子?党中央迫切希望心中有个底,以便制定一个合理的中国能源政策。毛主席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朱德总司令曾当面对康世恩说‘石油重要啊!没有油,坦克、大炮还不如打狗棍,打狗棍拿着还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没有油就开不动啊!”(源引自2005年4月29日科技日报 赵文津 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部是1952年成立,李四光被任命为第一届地质部部长,后来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是郭沫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任主席,是伟大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当时地质部的任务是开展除石油以外的其他矿产的普查勘探,为国家建设提供矿产资源的保证。
1953年底毛泽东邀请了李四光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征询他对中国石油资源前景的看法,提出咨询建议。在座的有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四光依据自己的大地构造理论和油气形成移聚条件的看法,明确回答中央领导同志说,中国油气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而不是什么“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并具体提出,关键的问题是要抓紧做好全国范围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打破偏西北一隅找油的局面,并且不是找一个而是找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 2 含油区,作为勘探开发基地。
周总理后来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当时同李四光谈话的情况时说:“地质部长很乐观,对我们说,石油地下蕴藏量很大,很有希望!我们很拥护他的意见,现在需要做工作”。这就是说这次征询活动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我国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印象。这是李四光以地质部部长的身份向党和政府提交的在中国找大油田的担保书。
随后党中央就李四光的建议作出了两项重大决定:由陈云副总理具体组织推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找油工作,改变偏于“西北一隅”(以玉门为中心)的局面;1954年底国务院下令地质部和中国科学院参与全国找油工作,并明确规定地质部从1955年起负责全国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石油天然气的科学研究工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担负油气资源的详查与勘探开发工作。显然这一决定就是要地质部到第一线去兑现部长的承诺。
1954年3月李四光应邀到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做报告,谈中国石油勘探前景。在座的有许多苏联的石油地质专家,如以特拉菲穆克院士为首的苏联石油专家考查组和以莫谢也夫为组长的石油管理总局苏联专家组成员,这是一批在发现第二巴库大油区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李四光的报告是这样开头的“大家知道,我对大地构造是有些特殊的看法,因此我要求专家和同志们给我一些耐心。”接着他提出石油生成的条件,他说:“在提具体问题以前,我先提出两点,这两点对我们石油勘探工作的方向,是有比较重要的关系。第一是沉积条件,第二是构造条件。这两点当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方便起见,我把这两点分开来论述”。
经过多年的努力,地质部和石油部门的广大职工终于在国庆10周年前突破一个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经过石油部门广大职工的努力大庆油田从1976年以来27年来一直稳产5×104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质部1955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李四光致开幕词,许杰副部长(地层古生物学家、院士)做了“关于1955年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与任务”的报告,动员地质部职工努力开展全国石油普查,提供最有希望的含油区,以便为石油部门作构造细测与打钻确定依据。会议在研究分析了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8个地区情况,确定先以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 3 地、鄂尔多斯与六盘山、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6个地区为重点,成立了5个石油普查大队,同时还决定由东北地质局组织力量于1955年下半年开展松辽平原,中南地质局组织力量对广西百色盆地以及西南地质局进行滇中地区地质踏勘工作。
李四光强调了地震勘探的重要性,为尽快提高自己的地震工作水平,地质部1956年初组织了中匈合作地震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工作),并于1957年调到东北地区开展找油工作。
1956年2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总结了1955年的工作,会议决定还要进一步扩大石油普查工作的规模,实现全国石油普查。决定除继续原定的6个重点地区外,再新开辟6个地区工作,6个地区是:塔里木盆地、西藏黑河、贵州、华东、内蒙古二连及海南岛,再加上松辽平原。为此组成14个石油普查大队及24个物探队、29个浅钻队等等。
1956年初李四光再次指出,新华夏系是我国东部控制油气区的主导构造体系,它的沉降带是远景的含油气带。
综上所述,发现在中国石油工业进程中,李四光有以下作用是肯定的,特别是对大庆油田的发展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阐述了中国地下有很丰富的油藏,而不是什么“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
(2)经毛泽东主席同意,由陈云副总理具体组织推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找油工作,改变了找油工作偏于“西北一隅”的局面。
(3)国务院下令地质部从1955年起承担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可以说是从此地质部才能在找油方面发挥了作用。
(4)地质部经过3年全国石油普查后做出决定,加强东部地区找油工作,并按照李四光部长关于“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指示[4]开展工作。这一坳陷带主要部分是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而其东则是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地质部调动部属物探局人马,实行战略大转移,从华北入手(1955年),再东北(1955年开始,1956-1957年进入高潮),再渤海(1960年成立海洋物探队)。
(5)以综合地球物理面积性和大剖面的方式查明平原下的深部构造,并按李四光关于地震勘探的重要性的精神,地质部将1956年初在鄂尔多斯组建的中匈合作地震队,于1957年转入到东北地区找油工作。
参考文献:《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石油工业》(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叔岩)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二卷近代石油工业)》
《石油工业概论》(中国石化出版社 任晓娟 主编)
国学论坛(http://bbs.guoxue.com)
第三篇:世界网球发展史
世界网球发展史
虽然网球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存在,但是现代网球之迅速发展与广受重视,尤其在美国,有一个关键因素,即1968年ILTF(ITF前身)国际草地网球总会(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Federation)决定开放温布顿及其他比赛,同时给职业及业余选手参加,也因而开启了现代网球的新纪元。
在1968年以前网球只能称为业余比赛。对网球来说可能休闲比竞技的成份多,从1968年以后职业网球运动得以迅速扩展,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及USPTA美国职业网球教练协会(United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Association)现今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明证。
网球运动最早的照片
ATP成立于1972年当时只有43位会员,形单势孤,如今有超过上千位会员,于世界网坛举足轻重。而USPTA成立于1927年,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员几乎只局限于美国东部地区,而且也无需经过任何认证程序,直到1969年以后会员申请必须通过严格的球技及教学测试始得入会,如今会员超过12,500人遍及全球。20世纪70年代这两个协会也会考虑合并,但是经过投票表决还是维持分开为两个组织。USPTA服务职业网球教练为主,ATP服务职业选手。至于为何在1968年以前ATP和USPTA未能成立?为何网球始终只是业余运动直到1968年?为何随着ATP和USPTA的成立网球运动得以蓬勃发展?以下将依所能取得的资料,为网球的起源和历史来做一番回顾,尤其注重在文化和经济的影响,至少应可解答部分的缘由。
网球运动之起源事实上已难以考据,然而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同。最早可追溯至十三世纪法国贵族出现的一种称为 “Le Jeu de Paume”的游戏,Le Jeu de Paume 及英语The game of the palm(手掌的游戏),是一种在室内进行的击球游戏,最初是以手掌击球但很快的就被球拍所取代。
这项游戏直到十七世纪初法国巴黎有了数以百计的球场后才逐渐普遍流行,不过由于快速的成长也造成赌博的介入。使得Le Jeu de Paume被禁止于公共场所,只局限于贵族。
不过经由不断的演进,今天我们熟知的网球(Court Tennis当时法国对网球运动的称呼),Le Jeu de Paume可说是其始祖。
Court Tennis 贵族的运动
大概在十六世纪末期,这项运动经由法国和英国皇家的通婚而传到了英国,而由于从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纪以来,法国皇家所代表的就是优雅而高尚的文化,因此英国自然承袭了这项运动。法国爱德华三世(Edward Ⅲ 1327-1377)曾在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内建了一片网球场,另外1414年法国道芬王子(Prince Dauphin)也曾以当时网球运动使用的球,赠送给亨利五世(Henry Ⅴ)当礼物,记录在莎士比亚戏剧“亨利五世”之中,第一幕、第二景、第261-262行:
“When we have match'd our rackets to these balls, We will in France(by God's grace)Play a set...” 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后Le Jeu de Paume在法国甚至贵族间逐渐被淘汰,但是在英国反而持续存在且蓬勃发展,在这个时期英国同时还有两项运用球和球拍的运动,即羽毛球(Badminton)和壁球(Rackets当时对回力球运动的称呼)。羽毛球起源于1873年英国西南部的海港城市格洛斯特(Gloucestershire)的村庄巴明顿(Badminton),这也就是羽毛球英文名称(Badminton)的由来。而壁球(Rackets)则很快便演变成如今的回力球或称壁球(Squash)。同一时期英国盛行的运动,还包括槌球(Croquet)和板球(Cricket),都是在修剪过的草地上进行的球类运动。
187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近卫骑兵少校温菲尔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综合了这几项运动包括草地球场、球拍、球网、球、十五分的计分法等,发明了一项新的球类运动称写(Sphairistike)这个字在希腊即为玩“Play”的意思,当时球友略称为(Sticky),这个字应是从(Sphairistike)字尾而来。是什么因素导致温菲尔德少校发明这项运动呢? 主要是因为他退伍后为了生计,利用当时运动的热潮,带动室外和女性参与的可能性因而发明,温菲尔德少校亲自示范、著书介绍这项运动,大力推广也同时贩卖所需器材。
最早期的网球拍
不幸的是,人们很快的发现温菲尔德少校贩卖的器材太贵,他们开始用其他运动的球网、球拍和球来代替。使得一时之间,比赛的规则莫衷一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困扰。不过这项运动依然广受欢迎,人口急速增加,威胁到了英国最受尊崇的运动——板球,因为板球的草地球场最适合从事这项运动,球友们不止拼用板球术语,甚至穿著传统板球纯白法兰绒服装。
早期的网球服装
1875年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Marylebone Cricket Club),简称MCC,英国国家运动主管机关,警觉到这项新兴运动人口的快速成长,企图在其末真正威胁到尊崇的板球运动前而将其掌控。不过在温菲尔德少校坚持其网球之父的成见下,抵制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的进展,直到MCC取得AECC全英槌球俱乐部(All England Croquet Club)的支持,在财务的压力下(与温菲尔德少校发明Sphairistike时的情况相同)全英槌球俱乐部于1868年在英国伦敦近郊,如今著名的温布顿(Wimbledon)筹设网球场,以确立其主导的地位。纽约人报(The New Yorker)于1973年10月8日会报导:
“商业上,槌球曰渐式微已逐渐让俱乐部失望,所以在七十年代中期,全英槌球俱乐部试验性质的在俱乐部一角设立一座网球场,结果从早到晚挤满了人潮,很明显的网球场可以赚大钱。在相同的财务窘境情况下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和全英槌球俱乐部很快的发觉必须挑战温菲尔德少校的专利权,尤其这项运动发展的规则太乱,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其实温菲尔德少校原本可以保留其创始的地位,只要他不那么固执,坚持其独特类似沙漏计时器葫芦形状的球场和十五分的计分制,由于他的固执和不切实际的性格,使得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和全英槌球俱乐部只有将网球运动 “偷”走了。
为了确保财务上的成功,全英槌球俱乐部决定于1877年主办比赛,由琼斯(Henry Jones)担任裁判长,订定新的规则,改采Court Tennis “0-15-30-40”的计分制,降低球网的高度,同时将温菲尔德少校沙漏形状的球场改为如今长方形的球场,也奠定了现代网球规则的基础。第一届温布顿于1877年7月19日举行,有22位男子选手参加,在现场200位观众的见证之下,由一位壁球(Rackets)选手高尔(Spencer W.Gore)赢得冠军。
温菲尔德少校时期葫芦形状的球场
原本掌控温布顿的全英槌球暨草地网球俱乐部(All England Croquet & Lawn Tennis Club),受到主办国际比赛的利诱。旋即去掉 “槌球暨草地”而改为AEC全英俱乐部(All England Club),目的无非希望巩固其主宰整个英国,甚至全世界网球运动的地位,时至今日已超过一百年。一旦全英俱乐部藉由比赛控制网球运动,比赛规则和网球场形状大小就很难再更改。
最早期的温布顿大赛现场
而温布顿大赛也早已深植选手和球迷心中。不但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网球大赛。每年英国网球协会都会收到丰厚的温布顿大赛部分盈余,也因此英国网球协会极力保护温布顿大赛的地位,同时利用这些钱来推展英国的业余网球运动。其他网球风行的国家大都情况类似,所有协会组织、工作人员都是业余、志愿义工,随著网球运动兴盛,这些人员的参与逐渐掌握权力与津贴补助,所以ILTF及其他国家网球协会无不积极的维护业余网球运动之架构。
在二十世纪,只有USLTA(USTA前身)美国草地网球协会(United States Lawn Tennis Association),曾经提供选手住宿,尝试推动网球职业化。1881年堪称美国网球之父的怀特博士(James Dwight)筹划了第一届美国国家网球赛,地点在新港罗德岛(Newport,Rhode Island),至此美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已逐渐追上英国。不过美国公开赛曾迁移了几次,包括1915年迁至纽约林山(Forest Hill,1921-1923年于德国城板球俱乐部(Germantown Chicket Club),直到1978年才迁至目前所在地纽约市光辉草坪(Flushing Meadows)美国国家网球中心所在,期间场地性质也有所不同,1976年由草地球场改为红土球场,1978年以后改为硬地球场。
从温菲尔德少校的发明,逐渐的推展受到喜爱,到英国和美国的迅速成长,及1968年网球的开放职业选手参加,在此之前有许多的基础工作必须完成,才有革命成功的机会。第一步是,美国哈佛大学学生戴维斯(Deight Davis)于1900年捐赠戴维斯杯奖杯并举办了第一次国与国之间的团体赛,第一届只有英国和美国参加,但如今几乎全世界所有推展网球运动的国家都参加。
法国四剑客
讽刺的是,戴维斯杯早期是由法国四剑客柯雀(Henri Cocher)、农格斯(Rene Lacoste)、布鲁克能(Jacques Bru-gnon)和玻罗查(Jean Borotra)所雄霸(1927至1932年),这项成绩甚至可能是空前绝后,也深深影响并引领当时的网球风潮。
此时职业网球的观念也正逐渐萌芽,首先是派尔(C.C.“Cash & Carry” PyIe),他曾和最伟大的美式足球选手之一格兰基(Red Grange)签下职业约,为他组织一支球队,旋风式的巡回挑战当时所有的职业足球队得到极大的成功,使得两人名利双收。随后派尔与八年之间未曾输过一场业余比赛的法国网球女明星兰格伦(Suzanne Lenglen)签约,由她对抗美国选手布萝妮(Mary K.Browne)加上男子选手金汐(Howard Kinsey)与理察斯(Vinnie Richards)的比赛来吸引男性观众,于1926年间展开两年旋风式的职业网球巡回比赛,尽管当时还有很多商业性活动包括香水、服装配合展售,甚至兰葛伦以戏服登场,但是并没有先前职业足球赛的轰动,一身疲惫的兰格伦黯然回到法国。
法国网球女明星 兰格伦
不像美式足球在美国随处可见大型足球场,和广大的支持球迷,网球在当时除了美国东北部少数私人贵族俱乐部以外,根本没有大型网球场,加上俱乐部当局和美国草地网球协会担心职业网球的成功会削减了他们的势力,因此百般阻挠,一切以全英俱乐部马首是瞻。尽管如此业余冠军选手还是相继转为职业选手,以奖杯换取职业奖金,包括提尔顿(Bill Tilden)、威斯(Ellsworth Vines)、派瑞(Fred Perry)、布吉(Don Budge)、瑞格(Bobby Riggs)、克拉玛(Jack Kramer)、冈萨雷斯(PanchoGonzales)等。20世纪70年代间职业网球从美国开始,利用高中体育馆空闲时间,以可拆卸的网球场表层运送,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的比赛。这些职业网球先锋,像巡回演说一样将职业网球介绍并教育大众,从美国中部到网球盛行的东部沿岸地区,可算得到了初步的成功。提尔顿是第一位由业余冠军转入职业的男子选手,在1920年代他所向无敌,直到法国四剑客于1927年自他带领的美国队手中夺下戴维斯杯为止,提尔顿于1930年转入职业,尽管有兰葛伦的前车之鉴,提尔顿于1932年依然展开他的巡回表演赛,对手为捷克选手克赛鲁斯(Karel Koseluth)成果依然不甚理想,提尔顿离开业余比赛未几,来自加州的威斯(Ellsworth Vines)像流星般窜起,并迅速取而代之,旋即于1933年转入职业挑战提尔顿。并说服提尔顿加入哈理斯(Jack Harris)的推展计划。
第一位职业男子选手 提尔顿
1934年威斯击败提尔顿取得职业冠军,随后哈理斯签下刚连续赢得三届温布顿冠军的派瑞(Fred Perry)挑战威斯。而史上第一位赢得大满贯(温布顿、美国、法国、澳洲、四大赛冠军,同年1935年他也带领美国队赢得戴维斯杯冠军)的选手布吉(Don Budge)也于此时段挑战职业冠军王座。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除了美国其他温布顿、法国、澳洲公开赛均停办了五、六年,战争期间网球运动持续存在,只是均局限于慈善义赛,布古对抗克拉玛为战争公债和红十字会于麦迪逊广场举办的义赛,造成极大的轰动和空前热潮,也预告了网球的开放终将到来。
史上第一位贏得大满贯的选手 布吉
战后网球的推展责任由哈理斯随后瑞格(Bobby Riggs)再传到克拉玛(Jack Kramer)手上,克拉玛在网球历史学家眼里战绩足以与提尔顿相提并论,而他在网球的推展和领导上更有其不可抹灭的功劳,在克拉玛的带领下职业网球从以往一对一的表演赛,逐渐演进到正式的比赛模式。
1951年起澳洲选手逐渐崭露头角,百先是赛德门(Frank Sedgman)登上美国公开赛冠军,也开启了之后近二十年的澳洲网球王朝,澳洲戴维斯杯代表队由霍普曼(Harry Hopman)领军,从赛德门开始接著两位天才小子胡德(Lew Hoad)和罗斯维尔(Ken Rosewall)、菲哲尔(Neale Fraster)、艾默生(Roy Emerson)随后是史特罗(Fred Strolle)、拉沃尔(Rod Laver)曾囊括两次大满贯1962年和1969年、纽康比(JohnNewcombe)而由罗屈(Tony Roche)接下最后一棒。
不过澳洲选手起初都热衷于业余比赛,经由克拉玛的穿针引线,冈萨雷斯转入职业(随后更接续他的推展工作)。崔伯(TonyTrabert)于1956年、罗斯维尔于1957年、胡德于1958年也相继转入。在美国和澳洲选手赢得温布顿、美国公开赛或戴维斯杯后克拉玛持续鼓吹转入职业,至此职业网球已有了足够的选手以举办小型比赛或循环赛。1967年温布顿决赛纽康比轻取西德选手班格(Wilhelm Bunger)的两个月后,克拉玛在温布顿举办顶尖八强职业网球赛,比赛精彩观众天天爆满,经过四十年的后台表演,职业网球总算要登上中央舞台。
戴维斯杯的澳洲王朝(左起)賽德門、霍普曼、胡德、拉沃尔、菲哲爾
然而为何职业网球必须等到1968年?为何职业网球在1926年未能风行和被接受呢?也许这些年就是要让哈里斯、瑞格和克拉玛用来教有美国和全世界,让他们了解职业网球的精彩刺激,或者在等待1950年末期和1960年闪亮球星的成熟,也让克拉玛藉由职业网球巡回赛对业余网球界施压,让他们了解时势所趋必须顺应潮流。另外有三个因素是1926年派尔与兰格伦签约时所不具备,而在1960年是可以解决的,这三个因素就是电视、体育馆和决胜局制(Tie-Breaker)。
电视开始转播网球,才能开拓网球运动的商业利益,同时像美式足球一样吸引广大的群众,这是1920年代派尔所无法取得,但如今德州佬百万富豪汉特(Lamar Hunt)却得以依照派尔当初的模式成功之关键。起初韩特是以数百万美元的石油事业作为资本,成立AFL美国足球联盟(American Football League)来与当时的NFL国家足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对抗,尽管起初亏损累累。但韩特的联盟终究取得与国家足球联盟平起平坐的地位,最后得以结合并共同分享职业美式足球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与从前的派尔一样,韩特觉得没有道理同样的计划,美式足球能而网球不能。
因此韩特用自己的名字举办了WCT世界网球冠军赛(Lamar Hunt World Championship Tennis),当初1920年派尔所无法取得的电视转播和体育场馆因为因70年代科技的进步,发明了网球人造场地,可以轻易的架设在美国随处可见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以及电视提供转播吸引无数群众观赏新兴的职业网球运动。但是还有一项困难,尽管网球比赛紧张刺激,然而其计分系统使得比赛时间很难掌握,一场比赛可能一拖再拖,这是电视转播所无法容许,因此必须设计发明一种新的计分方式,使得比赛时间较能掌控,于是诞生了抢七局制(Tie Breaker),即当每一盘局数到达六平时,只打特殊的一局决定胜负。而不再永无止境的打下去(以往规定需要领先对手两局,才能算赢得该盘)。
决胜局为1960年代后期由艾伦(Jimmy Van Alen)所发明,尽管他不屈不挠的介绍和鼓吹决胜局制的观念,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是受到ILTF和USLTA的百般阻挠,在业余当局的心裡只知道保持网球的原貌,并不理会韩特的认知,即由规则的修改,利用大众传播加速推展网球运动。讽刺的是,由ILTF和USLTA的坚持,使他们失去了当初从温菲尔德少校处“偷”来的控制权,果真因果循环? 20世纪60年代后期原本只有少数选手偶尔跳槽,但在韩特投入职业网球赛以后,一批批选手由业余投向职业,温布顿由于担心因太多顶尖选手缺席,影响其最重要赛事的地位,1968年全英俱乐部联合USLTA迫使ILTF开放网球比赛,让业余和职业选手同场竞技,事实上,他们也已别无选择。
网球运动为早期法国的贵族运动1971年韩特主办总奖额一百万美元的二十一场职业巡回(WCT),与业余工作人员义工相比。职业使许多选手的素质也大为提升。然而一些国家发现他们培养的选手往往宁可参加WCT所主办的比赛,却不参加本国的比赛,可是由于单一国家无法与WCT抗衡,因此联合起来。以ILTF的力量企图掌控选手,包括禁止选手参加ILTF的比赛。自此选手感受到必须联合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争取自己的权益。20世纪70年代初期,网球历史上更代表选手的第一个组织,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终于诞生。
ATP的成立,使得多年来选手的梦想得以实现,以及遭遇的挫折得以获得解决,他们共同的心声,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往的比赛控制在各国网球协会,而ILTA枉顾选手的权益,选手沦为工具,因此他们必须团结起来,以创造出更好的比赛环境。
尽管网球已经开放,但选手还是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直到1972年九月一日,当杜戴尔(Cliff Drysdale)、阿瑟阿什(Althur Ashe)、夏飞(Ismail E.Shafei)、史密斯(Stan Smith)、卡斯(Mark Cox)、皮里克(Nikki Pilic)、麦耐斯(Jim McManuse)、拉费尔(Ray Ruffels)、古梅诺(Andres Gimeno)在林山球场休息室坐在一块讨论,并在戴尔(Donald Dell)、克莱喜(Frank Craighill)和布理纳(Bob Briner)的领导下,奠下ATP的草创,1972年九月三日于著名的林山球场在四十三位选手出席下,召开第一次会议。全体无异议通过ATP准则,并选出十三位理事,由杜戴尔(cliff Drysdale)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当时订定的ATP准则内容如下:
1、推展和保护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和共同乐趣。
2、联合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包括职业网球教练)在单一协会之下,维持其代表性,统一组织、研商、认可和执行影响其会员权益之相关活动。
3、促进并加强颁布公平而合理之规则,以规范之运动。
4、积极争取改善比赛和工作的环境,有效管理并纠正不当的滥权,保护会员之事业,即职业网球运动的职业网球选手,免于受到不公平或不合法规定之影响。
5、积极争取职业网球赛奖金之提升与合理之分配。
6、订定职业网球伦理道德标准,以规范会员彼此以及公众之关系。
7、促进会员彼此的了解合作,包括相关个人组织、直接或间接牵涉到网球运动之推展者。
8、制订方案增进协会及会员之利益。
9、提供有关会员共同关心之事件的可靠资讯。
10、协助会员之工作辅导。
11、在理事会通过的情况下,主动提供会员或家属所需的资助。
12、对于协会目标相同或类似的组织提供协助或合作。
13、提供所有职业网球选手一个组织,以致力于推展和提升网球运动。有鉴于多年来对职业网球的影响和贡献,会中推举克拉玛为首届执行理事,随后克拉玛立即在洛杉矶和巴黎设立办公室。经过了近一百年的浮沉,网球选手总算在比赛中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然而在ATP设立不到一年间,这个由选手新成立的组织就受到ILTF的挑战。在1973年初,一位南斯拉夫顶尖选手皮里克(Nikki Pilic)因为拒绝代表国家参加戴维斯杯而被停赛,尽管真正的原因无法确认,但ILTF当局支持南斯拉夫网协的决定,并将停赛处分巧妙的安排自温布顿大赛开始执行,ILTF和温布顿当局认为皮里克的缺席对比赛不会造成影响,ATP的顶尖选手应该不会牺牲参加最具声望的温布顿大赛,只为了力挺一个小角色和维护一点小原则,孰料ATP经过合法行动和商议无效(ILTF和温布顿当局依然拒绝皮里克的参赛),ATP八十一位会员中的七十九位选手罢赛,ATP罢了温布顿大赛。
事件越演越烈,已不单单只是皮里克事件的因素,ATP认识到各国网协和比赛当局有绝对的权力操控选手,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尽管退出温布顿大赛对选手个人是很大的牺牲,但是他们的一致行动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表达出他们的诉求,他们是成功的,经过了温布顿罢赛事件,ILTF和比赛当局也感受到选手团结的力量,于是ATP、ILTF和比赛当局共同提出改进和调整职业网球比赛的管理结构方案,其结果是MIPTC男子国际职业网球协调会(Men'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ennis Council)的设立,包括ATP、ILTF和比赛当局各派三位代表组成九人小组,掌控全世界所有职业赛的赛程安排、比赛认可及ILTF相关规定的审核。
美国公开赛两届冠军选手 史密斯
ATP的三位代表由选手直接选举产生,每位排名一百五十名内的选手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当时选出的代表是戴维斯(Mike Davies)、摩尔(Ray Moore)和史密斯(Stan Smith)。经由他们的代表进入MIPTC,ATP可以直接参与网球规则的订定争取到职业选手应有的权利和美国公开赛两届冠军选手尊荣。MTPTC也持续的修订职业网球比赛规程,由克拉玛所设计的巡回比赛(Grand Prix)于是诞生,包含全世界三十个国家串联八十七场赛事,由富豪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赞助,选手在各项比赛中争取积分,每年年终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总决赛,由积分最高的十二位选手参加,赢取巨额奖金。
与选手关系最密切的不外乎积分排名问题,1974年ATP电脑排名系统正式启用,透过一种复杂但绝对公平的方法使选手的积分、排名都有了依据,确保参赛资格和种子顺序,依照选手全年的成绩分别排订单打和双打的排名。一个由ATP会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经过ATP理事会认可,专司ATP电脑排名系统政策之修订的部门成立。至此,选手可以实际参与影响他们生计的规则修订工作,而非只是受推广者或比赛当局摆布。
电脑排名系统启用不久,布里纳(Bob Brinier)接续克拉玛担任ATP执行理事(1975-1980年),而阿什接任ATP理事长(1974-1976年),其间发行ATP自己的刊物ITW国际网球周刊(International Tennis Weekly),并在所有比赛中派遣监督(Supervisor)代表MIPTC,以确定网球规则的被正确解读以及选手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的贯彻执行与公平性。
四大公开赛第一位黑人选手 阿什
ATP从1972年草创的43位会员,到如今已成长超过上千位会员,选手世界排名在200名以内符合一级(Division I)会员,年缴会费750美元;选手世界排名在201名至500名符合二级(Division II)会员,年缴会费250美元。如今的职业网球选手享受高额奖金及其他优越待遇,均是历年来累积的成果,其中居功至伟的无疑就是克拉玛,除了本身在网球的傲人成绩以外,在ATP执行理事任期内成功的扮演推广者的角色,推动并架构了职业网球巡回赛,提升职业网球选手的地位,奠定网球运动卓越的成果。
职业网球运动于今日升为两大支柱,即职业网球选手和职业网球教练,就如同职业网球选手必须比赛来活跃职业网球运动,职业网球教练在同时也必须致力于让比赛水准持续提升,今日职业网球选手和职业网球教练有明显的分界点,尽管当初ATP准则中明订 “联合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包括职业网球教练)在单一协会之下”。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顶尖职业网球选手多多少少都必须经营俱乐部或担任教练以支付其比赛经费,包括克拉玛其间也曾加入职业网球教练协会,其他还有拉沃尔、艾默生、史特罗等等。
尽管今日还有许多其他网球教练协会组织,例如:USPTR(Dennis Van Dyer Mere Register of Tennis Professions),但最大、最具历史也是唯一需要经过两天严格考试才能取得会员资格的只有USPTA(它也是全世界认可的),与ATP的分级制度相同,USPTA依照考试的成绩也区分为三级(Professional I、II、III),未能通过考试者则无法取得会员资格,1968年网球爆炸性的开放影响USPTA的组织大小和范围,与ATP之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球大约在1874年引进美国,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普遍风行,也才开始有网球教练的存在。而且大多数只局限于东部沿岸地区。
随着派尔百次职业巡回表演赛的结束,两位参与的男子选手金汐(Howard Kinsey)与理察斯(Winnie Richards),在美国纽约斯伯丁(Spalding)运动大楼与一些著名的网球教练会商,讨论成立一个国家组织来协助教练和提升参与网球人士的兴趣。参与当天1927年九月二十三日会议的成员除了金汐与理察斯以外,还包括斯伯丁代表著名网球工作者理查斯(Van Richards)、林山西域网球俱乐部(Westside tennis club)总教练奥卡特(George Agutter)、麻州波士顿长木乡村俱乐部(Longwood country club)总教练克洛克(Willlam J Croker、雷德(Jamnes Rrid)、盖岱尔(Henry A.Geidel)、博恩斯(Jamles Burns,Sr)、豪克伦(Ed Faulkner)、海斯顿(Paul Heston)、金赛纳(Walter Kin-sella)、拉佛格(Frank Lafforgue),麦尼尔(Harry A.McNeil)、史诺葛斯(Harvey Snodgrass)和伍德(Charles M.Wood)等。
由于那次会议和随后的几次相关会议,这个团体选出了奥卡特(George Abutter)担任理事长,麦尼尔(Harry A m McNeil)担任财务秘书,以美国(PLTA)用职业教练草地网球协会(Professional Lawn Tennis Association the US)为名,对所有的网球教练发布以下声明:
“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职业网球教练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觉得需要一个组织来保护和推广他们的兴趣,并协助他们在网球界得到适当的定位。九月二十三日的一次会议中决定成立一个协会,该次会议和以后的几次相关会议同意订定以下规定,入会费,为所有新会员十美元,年费为五美元”,如今协会成立,经选举已正式通过产生一执行委员会,此执行委员会决议只要认同接受规范之所有职业网球教练,都欢迎加入成为会员。
克拉玛史上唯一囊括二次大满贯的拉沃尔
此项声明得到网球教练热烈的回响,使得USTA美国网球协会了解到这个新团体存在的必要性,旋即,于1928牛二月十一日的年会中通过一项正式决议,说明这项会员组织值得鼓励并将协助及促进其成长,因而PLTA能迅速日益茁壮。奥卡特(George Acuter)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后,继任者依序为豪克伦(Ed Faulkner)、盖岱尔(Henry A.Guided)、普瑞里(James Pressley)和伍德(Charles M.Wood)任期至1946年。PLTA最初的年代每年召开年会,并主办职业选手才能参加的比赛,曾赢得USPLTA主办大赛的冠军选手包括:理察斯、提尔顿、威斯、派瑞、布吉、克拉玛、瑞格和沙古拉(Ponchos Segura)等。
虽然PLT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几乎只局限于美国东部地区,但1946年瑞埋察(Frank J.Rericha)当选理事长后,指任米勒(Roy Miller)担任执行秘书带领PLTA合法公司化并采用美国草地网球杂誌(American Lawn Tennis Magazine)为协会的正式刊物,开始为会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同时在全美国各区成立地区组织,两年之内会员急速增加,有超过两百位的国家顶尖教练加入会员,包括:贝兹(Pau1ine Betz)、库克夫人(Sarah Palfrey Cooke)、端格和克拉玛等。在接下来的几年会具有所变动但持续成长。一个俱乐部与职业网球教练间的标准合约书于此时诞生,PLTA并拍了三部电影,甚至有了协会的会歌 “我现在在PLTA”(I'm in PLTA,now)1957年由于协曾名称改为USPLTA会歌也无法再使用,1960年代初期在理事长陆夫勒(William C.Lufler)的指示下,开始建立严格的入会标準。陆夫勒很关心与教练间的互动,他巡访全国力劝职业网球教练人会,尽管人会标準严格但会员人数激增,随后成立八个全国分区组织。总计会员已超过550位。
为了配合USPLTA的工作,陆夫勒筹划设立美国职业网球教练资料登录(U.S.Profession Tennis Registry),记录所有的网球组织团体和认可的职业网球教练(无论是否为USPLTA会员),并安排将它登录在1965年的USPLTA年鉴,尽管陆夫勒有无私的胸襟,但这项登录工作最后还是无法接续。在巴纳比(Jack Barnaby)担任理事长任内(1969和1970年)订定了专业综合测验包括笔试和球技测试。纵使他同时担任哈佛大学网球和壁球教练,不过在圣地牙哥长大的肯贝尔(Jack Cmpbell)协助下,实现了陆夫勒真正全国性组织的目标。开发了美国远西地区包括加州、德州、中部山区、密苏里峡谷和西南地区,之后加上北加州、太平洋西北部和夏威夷,设立遍佈美国十八个地理分区组织。
在穆尔(Dave Muir)担任理事长任内(1971至1972年)USPLTA去掉L变成USPTA。1974年当会员人数超过1000位时USPTA聘请了第一位全职执行理事玻威特(Ray Bovett),并在德州休士顿设立全国办公室。一年内玻威特因心臟病过逝,但他的继任包括泰姆(Bill Tym)、弗力尔(MichaeI Fryer)、海克勒(Tim Heckler)在他的基础下持续架构USPTA。
在玻威特设立全国办公室起的十年内USPTA会员从1000增加到4000位。其间曾有五年的时间,总部设在佛罗里达殖民地海滩网球渡假中心(ColonyBeach & tennis Resort)。1983年迁移至佛罗里达沙多布鲁克高尔夫与网球度假中心(SaddIebrook the Golf & Tennis Resort),最后迁移到目前总部所在地休士顿(Houston)。随后USPTA会员有了自己认可的PENN网球,也换来了一百万美元的赞助金、提供包含团体医疗保险、残障补助和寿险等。一个指导教练的杂志(ADDvantage)和官方杂志(Tennis)问世,且任何时间都有工作人员全职为会员服务。
但USPTA不只为会员服务,甚至服务整个网球界,主动的支援类似全国网球週、全国青少年网球联盟、国家网球等级评定方案等。除此之外,在前理事长及测试委员会主委巴斯可(George Basco)的引导下,USPTA持续改进其教练测试过程,也提供周末和一周的网球讲习课程,给希望进修的教练(同时开放给非会员)参加,而且与USTA美国网球协会合作,举办每年在纽约举行的网球教练会议等等。
1982年初,在日本职业网球协会JPTA邀请下,USPTA理事会成员和史特罗(Fred Stolle)在东京筹设网球学院,经磋商协调后JPTA也成为第一个USPTA国际分支机构与会员。随后结盟的国家包括墨西哥、英国、南非及西班牙等等,而会员则号称超过全球六十个国家的12,500人。70年代起著名的选手和教练包括阿许、艾芙特、金恩夫人、史密斯、古库拉提斯(Vitas Gerulaitis)、葛利克森兄弟(Tim & Tom Gullikson)、雪莉佛(Pam Shriver)-尼克(Nick Bollettieri)、布雷登(Vic Braden)、葛拉伯(Jack Groppel)、玻瓦西(Peter Burwash)、罗尔(Jim Loehr)、卡芮洛(Mary Carillo)等等都加入会员,USPTA无疑已成为最具权威的网球教练组织。
当今全世界网球运动的兴盛,除了ATP、USPTA两个组织的架构以外,当然国际网球总会ITF(前身为ILTF)、女子网球总会WTA都有其不可抹灭的功绩,以下也做一番简述,而其更详尽与最新的资讯,球友均可以透过网球入门一章所提供的网址,进行浏览与深入了解。
国际网球总会ITF(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全世界网球运动之最高领导单位,成立于1913年。从1968年共有91个会员国到2000年已高达198个会员国,可谓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其五大任务包括:
(一)、监督管理和规章之制定:透过六个地区总会协调198个会员国,修订网球规则、网球器材认可及禁药规范等。
(二)、举办国际性比赛:包括戴维斯杯、联合会杯并参与四大公开赛之筹办。(三)、组织架构所认可之比赛和巡回赛:国际青少年网球赛、世界壮年网球实、世界轮椅网球赛。霍普曼杯(Hopman Cup)及ITF男子未来和女子巡迴赛等。
(四)、利用遍及全球的网球发展计划积极推展网球运动:以四大公开赛网球发展基金和每年四百万美元之经费。从事全球各项推展计划。
(五)、推展网球比赛:利用公关、媒体、赞助和比赛经营促销网球比赛。女子网球总会WTA(Women Tennis Association)相较于男子网球选手有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的组织,女子选手则有WTA女子网球总会-1970年柯特夫人赢得美国公开赛单打冠军时,事实上,她所得的奖金几乎不到男子冠军选毛所得的三分之一,尽管女子选手怨声载道,但在当时由男子选手所主宰的网坛,似乎完全不予理会,因此一些女子选手觉得该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其中九位女子选手以象征性的一美元和领导的资深选手海蒙(Gladys Heldman)签约。由她赞助五千美元,开始举办她们自己的比赛。起初她们完全被漠视,甚至遭到ITF禁赛等处分。不过随后金夫人出面力挺,使得她们原先全年只有的三项比赛,于1971年急剧增加为十九项,造成美国网球协会和其他组织的压力,最后只有认可其比赛。
1973年金夫人接受前温布顿(1939年)男子冠军选手瑞格(Bobby Riggs)的挑战(不过当时瑞格已55岁而金恩夫人只有29岁,在体坛造成异常轰动戏称 “两性的战争”,吸引30,472位观眾到场见证,金恩夫人以埃及艳后架势由四位猛男抬进会场,比赛结果金恩夫人以直落三获胜。女子网球革命也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证明了她们的实力。同年女子网球总会WTA于焉诞生,由金夫人担任首任"会长,其后包括艾芙特、雪莉佛(Pam Shriver)、娜拉提诺娃等顶尖女子选手都曾先后担任会长。女子网球总会也日愈壮大,女子网球运动的地位水涨船高,如今女子网球的奖金比当时已多八倍以上,甚至在电视的黄金时段都有立即实况转播,如今四大公开赛颁发的男女选手奖金已接近相同,经过多年的努力女子网球选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WTA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
金夫人
联合会杯(Federation Cup)1963年写了庆祝国际网球总会ITF成立五十周年,而有了联合会杯的举办,联合会杯的比赛性质就如同男子组的戴维斯杯是由各国代表队进行团体对抗赛,不过是采取两军一双而且是三盘两胜制(戴维斯杯为四单一双五盘三胜制)。起初每年举办一次,在一周的时间内,所有参赛国家齐集在同一个会场,完成全部的比赛赛程。然而随著参赛国家越来越多,这种传统的比赛模式(因队数大多)已无法容纳,加上这种方式似乎对观众来说比赛精彩程度有限,因此知名度始终难以和戴维斯林相比,所以自1995年起改为和戴维斯杯相同的形式,分为地区第I级、地区第II级及世界组同时进行,地区组维持两单一双,世界组改为四单一双。
1988年时联合会杯只有36国参赛,2000年已经高达103国,民国九十年四月於高雄举行的联合会杯即亚洲/大洋洲地区预赛,可惜我国只得到第I级亚军未能晋升至世界组升降赛。历年最佳成绩为1999年由代表队员王思婷、李慧芝、翁子婷、徐雪丽勇夺第I级冠军,晋级世界组升降赛,不过在升降赛中落败。
早期所有国家同时参赛的联合会杯开幕式
第四篇: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
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2、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世界流行音乐的展史
课前流行音乐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
在19世纪上半叶,流行音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裁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通俗化的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的民间音乐。前者是将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篇幅短小、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的小品或选段加以改编,使之变得简单,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其为更多的人接受。19世纪中出版的许多根据歌剧和交响乐的片段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乐谱就是供广大市民家庭在茶余饭后消遣用的。后者是将质朴单纯的民间音乐用现代音乐手段加以美化包装,削弱地方色彩,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如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丹尼男孩)和《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19世纪中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后,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即便到了今天,这种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依然在流行音乐(尤其是器乐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形式,如爵士乐、摇滚乐、“叮砰巷”风格的流行曲等,开始了独立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此时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层次和深度上比19世纪更甚。“乡村与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音乐原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美国民间音乐。20年代后,经过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媒介的发掘推广,很快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中的一处重要分支。在60年代中美国的“民谣复兴运动”、8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潮流乃至中国的“西北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还有些民间音乐则与流行音乐完全融和为一体了。像拉美的一些舞蹈音乐(如:控戈、伦巴和桑巴等)就很难确定其窨应归属于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范畴。本世纪20年代初,以格什温的《布鲁斯狂想曲》为代表的美国“交响爵士”(Symphonic Jazz)运动试图将爵士音乐语言与交响音乐的形式相结合。50年代的“第三潮流”(Third Stream)音乐和60年代末的“艺术摇滚”(Art Rock)则是从音乐思维的层面上将这两种音乐相融合,比“交响 爵士”更进了一步。70年代末兴起的“新时代”(New Age)音乐更是综合了自中世纪的天主教圣咏、原始部落的宗教乐舞、直至当代锋派的实验音乐。
流行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卷》)。“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又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一样,是一种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
“流行音乐” 并不等于“流行的音乐”、“通俗的音乐”。“流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的特征。例如:贝多芬的《致艾丽丝》世界流行,但它属于“古典音乐”,而非“流行音乐”;爵士乐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但它却是“流行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支系。
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产生时间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最为古老,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在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今天,所谓的民间音乐通常特指那些产生并流行于农业地带的音乐或由此类音乐演变发展而来的音乐。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又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植,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在18、19世纪中达到全盛。
流行音乐的出现则要晚得多,是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史中的两次飞跃 ————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年代,恰好于现代工业中的“电力革命”(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子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相同步。传承方式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以口传心授为主,形态相对比较稳定,发展演变比较缓慢。有时一首民歌历经几百年而依然保持原貌。民间音乐的流传范围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较大,相互间的影响渗透亦相对较少。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民间音乐的这种某一特定局部的稳定单调恰恰构成了其整体上的丰富多彩。
古典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文献和体系化的理论学习来了解把握传统,又以高度的理性自觉来突破传统,以求创新。古典音乐既有承袭前人,保持传统的一面,又有不断创新,飞速发展的一面。流行音乐的传承也是以口头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体系化理论和书面文献。但流行音乐借助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唱片(录音)和广播电视,故而受地域空间和时代的限制比较少。听众的喜新厌旧又使得流行音乐不断翻新。但由于受制于流行音乐家自身的素养和听众的欣赏习惯,流行音乐的形态演变远不及古典音乐那般迅速。社会存在方式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是一种集体创作的音乐,一首民歌往往要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加工完善。民间音乐的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创作表演者与接受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的角色区分。
古典音乐是一种精英文化,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知识。严肃的古典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20世纪的先锋派音乐更是完全不顾大多数接受者是否能充分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流行音乐是一种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音乐商品,音乐家的个性与理想的展示常受制于市场需求。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的消费需求,流行音乐呈现出混杂多变的面貌,使人很难确切把握其整体文化特质。流行音乐只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当代社会所存在的任何一种思想意识。
(二)、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1、爵士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每段歌词采用三句的结构形式,第二句重复第一句。在曲式结构上构成AAB的曲式,常用慢4/4拍。其歌曲的音阶形式常使用降三音和降七音,切分节奏也比较多。布鲁斯的演唱非常自由,演唱者可以根据演唱内容模仿一些其它日常生活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的情绪。布鲁斯歌曲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吉它、班卓等,后来逐渐加进了其它多种乐器。布鲁斯经历了农村布鲁斯、古典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等不同发展阶段。
拉格泰姆音乐形式与布鲁斯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其最明显的区别大致有两点。一是与纯粹的布鲁斯相比,拉格泰姆似乎是比较“有修养”。当美国黑人音乐家用管乐队形式演奏布鲁斯或拉格泰姆时,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就诞生了,这就是爵士乐。爵士乐自诞生以来,风格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既有音乐家们对不同风格本身的探索、融合与创新,也有他们对爵士乐商业化现象的不满而进行的努力。例如,继20年代的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以后,又出现了30年代的摇摆乐、大型乐队、冷爵士、自由爵士等等。爵士乐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创作的曲目有《西区布鲁斯》、《哭泣的威力》等。其它代表人物还有杜克·埃林顿、戴维斯等。从总体上说,早期的爵士乐比较简单,逐渐才发展成比较复杂。其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音乐家们的参与,使得专业音乐创作技巧与爵士乐的创作相融合。尽管如此,以黑人音乐为基础的爵士乐特点依然存在,即连续的切分节奏、特殊的乐器音色以及演奏法和表演上即兴性等。
爵士乐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褒贬不一,但爵士乐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我们在20世纪西方许多严肃音乐家的作品中都能找到爵士乐的痕迹。这些音乐家有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而美国作曲家格什文的《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则是把爵士乐融入到现代严肃音乐中的典范。
2、廷潘胡同歌曲
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它几乎是沿续了半个世纪。
廷潘胡同歌曲早期的部分作品是沿袭了美国流行歌曲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具有怀旧、感伤的情绪,但大部分歌曲是欢快、风趣、诙谐的情绪,歌词内容基本上以爱情主题为主。廷潘胡同歌曲发展到中后期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艺术性也有所加强,并且吸收了黑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也趋于复杂化。廷潘胡同歌曲流传的范围基本上是城市里的白人。
3、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各州农业地区。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流行全美国,被称作为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的形成初期,其风格带有较多的乡土气息,歌词内容涉及家庭、恋爱、流浪、宗教等,其歌曲带有一定的叙述性和分节歌的形式,音乐伴奏常用小提琴、班卓或吉它。乡村音乐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弦乐伴奏(通常是吉他或是电吉他,还常常加上一把夏威夷吉他和小提琴)及歌手的声音。乡村音乐抛开了在流行乐中用得很广的“电子”声(效果器)。最重要的是,歌手的嗓音是乡村音乐的标志(民间本嗓),乡村音乐的歌手几乎总有美国南部的口音,至少会有乡村地区的口音。
然而,与音乐本身同样重要的是音乐所包含的内容,而在这一点上,乡村音乐与流行乐、摇滚、说唱乐以及其他流派非常不一样。乡村音乐后一般有八大主题:
一、爱情;
二、失恋;
三、牛仔幽默;
四、找乐;
五、乡村生活方式;
六、地区的骄傲;
七、家庭;
八、上帝与国家。前两个主题绝不是乡村音乐所独有的,但是后六大主题则把乡村音乐与其他的美国流行音乐流派区分开来。简而言之,乡村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幽默感;喜欢牛仔风格的疯玩;以一种与城市人很不同的方式生活;以自己所在的乡镇、州、地区为荣;极为重视家庭;不羞于表达宗教情感与爱国情感。这些主题使乡村音乐有别于诸如小甜甜与N-Sync的音乐。
4、摇滚乐
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声乐器的出现以及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丰实的乡村音乐和一些其它民间音乐的新鲜血液,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当时有部名叫《一堆混乱的黑板》的电影引起了社会人们的广泛注意。此片中有一首叫《震动、嘎嘎作响的摇滚》的黑人“节奏布鲁斯”的主题歌,它的流传标志着后来风靡世界的摇滚乐的产生。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摇滚乐明显的特点是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早期摇滚乐歌手有普雷斯利、贝里、多米诺、刘弗斯、埃弗利兄弟等。19 6 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有人译作“甲壳虫”乐队)首次在美国做访问演出,引起狂热反应。他们的演唱主要内容是表现爱情,也有反战、反暴力等内容。正好当时美国国内反越战、反种族歧视浪潮涌现,摇滚乐在这一浪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60年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很少有与摇滚乐不发生联系的。摇滚乐的歌声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艺术趣味。70至8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著名摇滚乐队有蓬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波普等。其摇滚乐的著名歌星有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休斯顿等。
5、布鲁斯
布鲁斯(英语:Blues,又译勃鲁斯、蓝调)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布鲁斯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圣歌、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颂歌。布鲁斯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非来源。布鲁斯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大乐队、节奏布鲁斯、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布鲁斯的因素或者是从布鲁斯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
6、hip pop
Hip-Hop的根源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改善,一贯被歧视的黑人终于初步获取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区.但是对黑人来说歧视依旧存在,贫穷依然深深地压迫着他们,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必须利用天赋的本钱.黑人有两大天赋:一是运动,二是音乐.从爵士乐到摇滚,如今是RAP.一个黑人最容易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打篮球,否则就是搞音乐.而Hip-Hop的定义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音乐,舞蹈,涂鸦,刺青和衣着.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成型,并确立门派的.70年代Hip-Hop开始发展之时,被分为1.D.J 2.M.C 3.Dancer 4.Graf 四大部份。在我们提到Hip-Hop的历史之前,大家要知道这四大部份是Hip-Hop文化里所不可或缺的,而其中和音乐最有密切关系的便是D.J和M.C。D.J和M.C是一起工作的搭挡,一位好的D.J用两台唱机再加上两张Beat唱片,就可以玩出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而在这时候会有两种人立即产生一些反应,一个就是M.C,再来就是Dancer了。M.C的嘴巴开始念出他所想到的Rap,内容多为不满情绪的抒发或谈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而Dancer则开始用身体来表达出他想说的舞。再来就不用说了,就是要解释Graffti,我想如果你有学习画画的话,一定非常想要让过往的路人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对吧? Graffti Art(亦即使用喷漆在街头的墙上或火车的车厢.....等地方作画)就是属于此种心态的表现。Hip-Hop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于纽约的穷困工薪阶级的黑人民族中。它汇集了非洲音乐、美洲音乐和艺术文化。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在创始之初,Hip-Hop文化由四大元素组成:DJ、MC、StreetDance、Graffiti。这一时期的Hip-Hop称之为Old School Hip-Hop。当Hip-Hop在90年代大红大紫之时,许多不同的风格在New School年代萌生出来。Hip-Hop不仅是城市黑人贫民窟中产生的音乐,更成为代表城市黑人贫民的呼声。说唱音乐家们开始描述他们或他们身边人们的艰辛生活。
“Hip-Hop”这个词是一个新兴的音乐流派的类别,它自出现到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代表了单一的音乐类别,Hip-Hop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其中包括:音乐、服装和行为方式等。属称街头文化!在整个Hip-Hop的文化中,服装要算是最出彩的一部分了。典型的着装包括:宽大的印有夸张Logo的T恤,同样宽大拖沓的板裤或者是侧开拉链的运动裤、篮球鞋或板仔鞋、高尔夫球帽或者是棒球网帽、各国风格的包头巾、头发染烫成各异或编成小辫子。而相应的配饰则有:纹身、银质耳环或者是鼻环、墨镜、MD随身听或者是MP3、滑板、背包等。这些零星的服装凑在一起,就组成了在美国风靡了整整20年的Hip-Hop时尚。Hip-Hop是街头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与同是街头文化的滑板、小轮车等极限运动有着亲密的关系。Hip-Hop一族具有共同的行为方式,即使互不相识,你也能从他的外表准确地判断。Hip-Hop已经有二十岁了!从八十年代初到公元二千年,从Old school到New school,从没有人喜欢刮唱片到人人为街头音乐而疯狂,这一种文化带给这个世界的冲击,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二十年来,Hip-Hop文化在美国植下了根,成功的结合了娱乐、商业、音乐甚至政治。它是一个独立而有色彩的团体意识,它是坚固而难以取代的文化形式,它不只是我们常常说的“黑人音乐”,也不是只带着手势口里喊着“Check it out”,更不只是流行歌手主打乐风奏蓝调。Hip-Hop文化就是Hip-Hop文化,它有着人一样的性格情绪长像。简单地说,Hip-Hop有四个重要的成份。
7、B-BOY 其实B-Boy(Breaking Poping Locking)的开始早在1983年就已经有了。在那时候,我们称之为“霹雳舞”。但,这种于国外的文化,目前在国内还只能称作为一种“流行”无法融入真正的生活,所以迄今仍无法将之延续下去,而且当时信息有限,能真正了解此文化的人并不多,正因为如此,对于这种文无法完善地教授给下一代,所以到了1987年Breaking,就形成了一种没落的状态甚至沦为一种过时的流行话题。“霹雳舞”在国外理所当然是种文化,但到了国内却没几年就变成了历史。
虽然Breaking停摆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却出现了许多新的舞蹈团体(此时Old School已渐渐形成New School)。其实国内在这个阶段的舞蹈类型还没有分得很清楚,玩地板Breaking的人变少,而是以Locking、Poping为主,这时信息的来源是日本。在九十年代中的时候New School兴旺,Oldschool也大有人在,但真正能持续下去的人并不多,在此时期存在的几乎都是老面孔。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街舞”的风潮兴盛,才有再度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街舞属于劲舞,动感十足,动作幅度大,要求舞者体质好。像单手倒立、前滚翻、大风车转、背旋等动作,属于难度系数高的表演,街舞少年必须保持足够的体力支撑,以及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
8、Graffiti 我们经常在黑人电影中常看见车站地铁甚至火车厢外被画上一些奇形怪状的字,那就是喷画与涂鸦。这些色彩鲜明的图案,代表了画家对于自己的立场或是对社会的看法、现象等等。然而利用喷漆瓶并不简单吗,真正的喷画家是把喷漆瓶当作画笔,在原本不可能出现画作的墙上、地上等地方作画。出名的喷画家更可以跟服装结合,掀起服饰流行风气。依照风格、字体及色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喷画家,各自设立自己的文化及天地,正符合了Hip-Hop独一无二且无法模仿的精神。
涂鸦少年以喷漆作画于墙上,用以表达其所想宣告的意念、想法或是帮派用以划分地盘;从60年代末发源至今,渐渐成为一种街头艺术。
涂鸦少年之间相互进行涂鸦竞赛,比谁的作品多,谁的名头响。他们在所有可能的公共场所将自己的名字或笔名“涂”在显眼的位置,以此表达对成人权威的蔑视。他们手持装满颜料的喷枪同警察捉迷藏,这些颜料常常是偷来的。他们在市区的墙上涂抹带有神秘色彩的句子,粗鲁的骷髅状的人像、带有原始面具色彩的面孔、以及孩子游戏中含有猥亵意味的姿势。涂鸦作品是可视的说唱乐和爵士乐,是对视觉艺术的原创性贡献。作为大众主义观念的扩展,涂鸦艺术家大量生产了素描、印刷品、油画、雕塑、壁画、T恤、钮扣和旗帜。
2001年,时尚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向Hip-Hop流行文化取经,从衣服、裙、高跟鞋以及手袋上,都能找到黑白或七彩的涂鸦风格作品。
9、DJ DJ在Hip-Hop领域里,无庸置疑占了极重要的角色。因为不管是B-Boy或者是MC,都需要DJ来辅助,否则等于是瞎子一样。
在美国1967年时,有位从牙买加金斯顿移民到美国纽约布朗士区的传奇人物,叫做Kool Herl,当时是他最早把两个唱盘(turntable)及混音器(mixer)摆在一起,及独创“刮唱片”(scratch)的动作。所以当时吸引了很多的人在街头欣赏他表演。然而他在一次的酒吧斗殴中不幸失去双手,被誉为“The founding Father of Hip Hop”的Herl不得不停止表演并退出了乐坛。随后,更多DJ纷纷成名,如:Afrika Bambaataa、Grand Master Flash等人,他们把自己的DJ想法及先进的技巧,融入音乐制作,产生了当时红遍街头巷尾的舞曲,如:Plant Rock、The Message……等。
所以DJ发展至今,已并非是纯粹做些mixing或scratch的技巧而已。在在这几年的趋势中,DJ已跨越到音乐制作领域,不少还亲自担纲制作人,如乐队Pete Rock & C.L.Smooth,Pete Rock即是该乐团的DJ兼制作人,乐队Gangstarr的DJ Premier也是如此。国内DJ的角色尚未被重视,是因为国内乐界认为DJ并无正规的音乐素养,所以做出的作品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无论如何,DJ本身的想法及先进的技巧,是值得饿肚子也要继续的“信仰”。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常见“DJ”常常会把手放在唱盘(turntable)上的黑胶唱片(LP)来回刷动,另一只手在混音器(mixer)上的CROSS FADER(控制左右唱盘的声音)反复不停地切换。其实这种动作正确名称叫做“Scratch”。Scratch是一种在节奏中或一首歌曲里做类似唱歌般的组合,然后增加其变化性。然而不只是单单有“scratch”而已,还有一种用2张一样或是不一样的唱片,也是在一定的节奏上,去做变化,而这个技巧称为“Battle”。这两种技巧都是“Hip-Hop DJ”比较常使用的方式,然而在“scratch”和“battle”里,没有一定的规范,每一位DJ都有自己的特色(free style)。其实,它们在国外已经风行20余年,自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了,而且还有举办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赛,其中就有极具公信力的比赛,叫做“DMC”。它源自于八十年代初,当时是由一群热爱音乐的DJ俱乐部(类似行会的组织)名叫“D.M.C(”DJ Mix Club)。一直到现在,D.M.C在世界各地(美、英、加、澳洲、日本、香港等等)几乎都有举办比赛。然后再由每个地区的冠军,一起比赛争取世界冠军(类似奥林匹克的比赛模式)。在比赛里每个DJ一直都把自己最好、最新的技巧,在比赛中展现在来。在D.M.C里也造就了不少知名的DJ,像“Mixmaster Mike”、“Q-Bear”和香港的“DJ Tommy”等等。目前在国内这种类型的DJ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发展的空间太小了,参与的人相对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DJ,没有一个群体的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发展下去,最后形成一种新文化的。1-、MC MC就是最能带动气氛的那个人,但这不一定是黑人。“MC”的原义Mic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麦克风”的人。所以有许多的人饶舌歌手都会给自己的艺名前面加个“MC”什么什么的,比如前几年很出名的MC Hammer。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在的MC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要能带动气氛,能主持、能RAP、能即兴饶舌(free style)。他不只是表演者,也兼俱了Hip-Hop文化的讯息传达者的功能,所以从他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尚可分不同域及派别的表演型态,例如东岸、西岸、非主流等。当然,一个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MC,更能进一步的带动口头禅、音乐以及服装的流行,这点也可以由那么多的黑人歌手代言服饰品牌窥见一二。在国内,当MC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国内尚没有那么多的制作人支持这种表演类型,顶多在PARTY上看见表演会觉得新鲜,但是以目前情歌满天飞的情形看来,要发动RAP的市场比较难。从R&B着手会容易得多。但是目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旋律及唱功的MC,在国内少之又少。其实,大部份的MC还是希望大家能以“玩”的角度出发,才是黑人音乐真正的元素。唯有充满喜感、快乐。才能在目前“情歌至上”的音乐市场中,求得发挥的空间。
11、R&B R&B的全名是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Hip-Hop和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
12、RAP 说唱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根源中吟咏的段落中,到了70年代说唱乐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要归根于当时流行的迪斯科舞厅中的DJ们,他们将黑人当时正在风行的FUNK节奏混入流行的迪斯科节奏中,并且在唱片机上反复重复同一张的唱片的内容,做自己的LOOPS,随着那些在现在广为人知和DJ们普遍应用的“打碟”法出现,说唱开始被街头黑人文化所流传,并且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分支,诸如西海岸说唱乐(West Coast Rap)、南部说唱乐(Southern Rap)、流行说唱乐(Pop Rap)、老派说唱乐(Old Schold)、中西部说唱乐(Midwest Rap)、拉丁说唱(Latin Rap)、硬核说唱(Hardcore Rap)、黑帮说唱(Gangsta Rap)、外来说唱乐(Foreign Rap)、东海岸说唱乐(East Coast Rap)、过渡说唱乐(Crossover Rap)、喜剧说唱乐(Comedy Rap)、基督教说唱(Christian Rap)、另类说唱乐(Alternative Rap)等等,我们现在所谓的Hip-Hop正是由这些流派综合了当今流行元素而诞生的新词汇。尽管早在90年代初期就有人认为这种絮絮叨叨,满是脏话粗口,叛逆词语的音乐会很快消失,而事实上,在90年代末,随着一批新进的说唱乐手和以白人为主的说唱摇滚的风行,曾经被黑人抛弃的音乐又重新回到了流行音乐的前端,至少在新世纪的现在,这个风潮还不会消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及分支,它的发展一定程度山影响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认真复习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
第五篇: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
中 国 消 防 科 学 技 术 概 况
虽说火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常态的,我们可以感知火的形状、温度,但却不能像感受桌椅一样直接、容易。这说明火其实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出现的事物。是的,火得出现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点。这三点被称为是“火三角”,只有当三者都存在并互相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出现火。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物质都是可燃物,空气存在的氧也为火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助燃物,着火点是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存在不同的着火点。一旦具备了着火点这个要素,三者同时存在,火就来到我们身边了。
人与火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用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里程碑,人类第一次掌握了自然力并用来改造自然,将生食煮成熟食,用火来驱寒,驱赶野兽,所以火在人类的心灵中一直是光明、温暖的象征,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家里使用灯火,还用火来煮食。火的作用当然远不至此,作为一种能源,火在征服太空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与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样,火也有负面作用,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这个定义中,“燃烧”是关键词之一,这是就火灾的本质而言,正因为火灾是一种燃烧现象,遵循着所有的科学定律,所以才有了80年代在全球兴起的“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这是一门专门研究火灾规律并提出火灾防治手段的科学。美国的埃蒙斯教授将物理学基本定律用到火灾科学的研究中,对这门学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个关键词是控制,火灾实际上是失控的燃烧,失控的要件是时间和空间,因此,这也是火灾与工程燃烧不同的要素之一。火灾与热工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因此火灾科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手段。
前面讲到火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因此消防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条件受到制约和影响。“消防”一词是近代我国从日本引进的,“消”指的是灭火,“防”指的是防火。灭火是通过技术手段和人的力量限制火灾发展的程度、限度,使火灾的发展程度降低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以内;而防火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使火灾不发生或发生的危害性很小。我国的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消防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当然,最好是不发生火灾,但是要完全避免发生火灾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所以,在千方百计预防火灾的同时,也要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这也是我国一个
著名成语的说法:“防患于未燃”。
火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力,具有破坏和利用双重属性,“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因此消防从来就没有离开人类,一方面人们积极用火,一方面人们也积极治火。由于我们涉及的研究领域,我今天
重点讲积极治火方面人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火灾是世界上极为有害的灾害之一,每年都有约100万人死于火灾或火灾引发的疾病,我国每年有近3000人在火灾中丧生,火灾对人的主要危害是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和燃烧产生的毒气,可很快致人死亡。火灾不仅伤及生命,更给人类物质财富造成毁灭性损失。人类许多文化遗产,宝贵财富在火灾中化为灰烬,这些损失是无法补偿的,因此无法估量它们的价值,我国每年的火灾损失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
也无法估量。
治火需要很多措施,首先是依法治火,通过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各种工作方法、程序,出台各种技术标准、规范,指导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这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各种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等;其次是科学治火,不断提高防火治火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人们用先进的手段防火,例如采用阻燃材料,可以减少火灾发生后产生的毒气,减缓火灾发展的速度,从而减少对人生命财产的威胁;
其三是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要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防意识,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认识水平,在火灾中能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并能有效的抢救自己的财产不受火灾威胁,同时要加强消防工程技术人员和消防专业工作者的教育,使他们能成为防治火灾的核心力量;其四是构建一支强大的消防队伍,我国目前的现役武警消防官兵有十二万人,他们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装备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在有效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快尽早的将火扑灭。
防火是一个有很多内涵的概念,应该从消防规划设计说起。火灾的发生是有时间、空间定格的。通常是在建筑里面,例如安装有机器设备的建筑,供人居住的建筑等;建筑的集合,会形成城镇、城市。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充分认识到了火灾蔓延、特别是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所以就产生了城市消防规划和建筑防火设计,也就是在建造房子以前、建造城市以前,把防火的内容考虑进去。在规划城市、建筑的时候,经过这么一道工序,就会先天性的加强了抗御火灾的能力。例如,一栋建筑与另一栋建筑之间,留好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楼梯、走道留到足够的宽度,以备发生火灾时人们逃生疏散。城市消防规划是防火的第一层面。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消防规划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城市总体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进行统筹规划并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为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活动中的一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建筑活动的技术控制,采取的是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技术法规是强制性的,是把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要求法制化,严格贯彻在工程建设实际工作中。这种管理体制,由于技术法规的数量比较少、重点内容比较突出,因而执行起来就比较明确和方便,不仅能够满足政府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且也不会给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造成障碍。
阻燃是防火的第二层面,从字面上理解,阻燃就是阻止燃烧,就是让原本可以燃烧的物质变成不能燃烧的。随着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交通运输、通讯电缆、建筑、家俱、以及人民生活衣着等各个领域。由于这些材料大多数是易燃的,燃烧后又不易扑灭,因此,往往会造成损失较大的火灾事故。这在塑料用量大的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也正在逐步显露出来。为了降低合成材料的易燃性、防止火灾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阻燃剂。
在塑料的所有助剂中,阻燃剂占第二位,仅次于增塑剂。阻燃剂根据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形态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两类。所谓反应型就是将阻燃剂和被阻燃物(如聚酯的单体)按一定方式和比例混合,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配料加工成各种阻燃制品。所谓添加型,是阻燃剂和被阻燃物之间不发生化学反
应,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混和与分散过程。
第三层面是防火材料。就是在材料是可以燃烧的条件下,用来控制燃烧或者烟气的一种技术措施。这些东西很多,种类庞大。比如,建筑里面用来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施工当中用的防火涂料、防火堵料等,这些技术、产品是为了防止火灾扩大而产生的。这些产品很重要,虽然在建筑里面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很不起眼,但是起的作用很大。在火灾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能有效阻止火灾和火灾烟气的,常常是这些产品在起作用。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在对“9·11”恐怖袭击中倒塌的世贸大厦研究后发现,如果飞机的撞击没有破坏大厦内的防火材料,那么这两座摩天大楼可能就不会倒塌。飞机撞击和起火本身不足以导致大楼坍塌。如果防火材料仍存在,火焰就会逐渐熄灭,不可能
破坏大楼的主体结构。
第四层面是防火工程。这些设备往往比第2、3层面上的东西大,而且自成体系,这主要是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灭火设施,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美国纽约对1969-1978年1648起高层建筑喷水灭火案例统计,高层办公楼灭火成功率98.4%,其它高层建筑97.7%;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1886-1968年,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5734次,灭火成功率达99.8%。实践证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灭火系统,例如在计算机机房用的CO2 灭火系统等等。防火工程是直接针对火灾的,所以应用的领域也很广泛。
除了以上这些防范火灾的武器,还有一个层面应该是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可能算是最大众化的消防产品了,比如灭火器、安全指示标志等,在家庭里面还有家用燃气报警器等,很多消防学者、专家都不太注意这一块,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东西很少,技术含量也不高,价钱也不贵,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它列为一个层面,因为消防器材在民间覆盖面很广,使用的频率很高。
最后就是消防队和消防装备了,在防治火灾这件事情上,我们立足于先天设计,重点是防范,扑救是最后的手段。在扑救的时候,我们也是把自救放在首位的,所以,消防工作能不能做好,还是要全社会的努力。
上面所说的都是硬件,当今中国在消防硬件上已经是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消防队装备投入,在逐年增加,消防装备也会越来越好,消防机器人已经走向火场了,防火产品也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供各个阶层的人们选用,价格也日趋合理,都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8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以此为母法颁布了300多部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近三十年来,我国消防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有消防从业人员200万人,3000多家消防企业,一年40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以生产覆盖各种防火灭火要求的消防产品,部分产品远销国外,消防产业也正以朝阳产业的姿态进入二十一世纪并显现出勃勃生机。我国现在已有5所院校培养消防工程学生,每年都有大批新生力量走进防火灭火第一线。
我国实行的是消防监督机制,公安部设消防局,各省设消防总队,地区或地级市设消防支队,这些机构主要从事灭火援救和防火监督工作,市是专门负责消防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
新中国刚成立时,尚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只有10.6%,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火灾总量和直接损失相应也比较低。20世纪5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约0.6亿元(以人民币计算,不包括因火灾而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现场施救、善后处理费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据,也不包含森林、草原、军队和矿井地下火灾,以下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20世纪60年代年均值为1.4亿元;70年供年均值近2.4亿元;80年代年均值为3.2亿元。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财富和致灾因素大量增加,火灾损失也急剧上升;20世纪9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为10.6亿元;21世纪前5年间的年均火灾损失达15.5亿元,为20世纪80年代火灾损失的4.8倍。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最多,年代年均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500人和4366人,其中1960年火灾死亡人数为10843人。经过各级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和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推进了消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80年代
以后,火灾伤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前5年,火灾起数和损失相对平稳,每年火灾直接损失介于1.6亿元至2.4亿元之间;1985年到1996年间,虽然火灾起数增加不多,但火灾直接损失呈现总体上升趋势,1993年到1996年的火灾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1997年,由于中国火灾统计方法的改变,当年火灾总起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7年以后,火灾起数持续攀高,每年火灾直接损失在14亿元至17亿元之间。从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间,年均火灾死亡人数为2404人;受伤人数有较大起伏,最低为1984年的2690人,最高为
1993年的5937人。
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火灾特点 3.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火灾损失呈现上升趋势
1991年至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了5.3倍、11.5倍和4.5倍;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116%;城市人口增加4499万人;能源消耗总量增加9.3×108吨;公路级路长度增加8.3×105公里;私人汽车量增加15.6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消防问题,13年间火灾起数和火灾损失分别增长4.6倍和2.2倍。图5为中国火灾损失随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火灾起数与损失都还较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火灾还有一个潜在的上升空间。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之间,通常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变动剧烈,各种矛盾突出的时期。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是安全事故易发期和群死群伤事故高发期。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火灾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积极预防和控制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仍将是中国消防科技工作者在今后相当长一
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3.2.2 特大火灾呈波动下降趋势,群死群伤火灾问题突出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显著变化,人员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超大规模与复杂建筑增多,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的采用,增加了致灾因素与火灾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特大火灾增多,群死群伤火灾时有发生。1993年和1994年分别发生特大火灾124起和151起,因特大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4亿元和?5.0亿元,火灾死亡人数为433人和855人,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死群伤火灾的第一峰值,两年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死亡、重伤20人以上群死群伤火灾31起,造成1218人死亡;1995年以后,特大火灾一度得到遏制,但在1997年出现第二个峰值,发生群死群伤火灾19次,死亡433人;2000年出现第三个峰值,发生了一次火灾死亡309人与死亡74人的特大火灾事故。通过提高防灭火工作科技水平,加大治理火灾隐患的力度,在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火灾形势基本稳定。2001年至2004年四年间特大火灾年均31起,死亡人数年均89人,直接经济损失年均1.5亿元,其中群死群伤火灾年均3.8起,火灾死亡年均79
人。
根据1999年至2001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中国每十万人的火灾死亡率为0.21%,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火灾伤亡总量相应也高,3年火灾死亡平均值为2700人。更突出的问题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较多。1979年至2004年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35起,共造成2638人死亡,平均每起火灾死亡75人。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占26起,死亡2078人,平均每起火灾死亡80人。1994年11月27日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的火灾死亡233人;同年12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友谊宾馆发生的火灾死亡325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人。这些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向我们提出了消防安全领域亟需深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3.3 中国消防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消防安全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的长足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控制技术与水力学的发展,促进了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的出现和灭火控制技术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以后,控制燃烧系统预测技术的显著进展,使得消防工程工具逐步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系列灾难性的高层建筑火灾极大地促进了对高层建筑中烟气运动规律的研究,便更为系统化的人身安全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1985年,庄斯特教授出版的《火灾动力学导论》对此前10年间与室内火灾特性有关的消防工程基本原理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旨在提高消防投资效益,扩大国际贸易和促进新材料使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并涌现了大量用于分析和评价火灾风险的火灾模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公私财产中的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填补国内空白到追赶国际先
进水平、从实验科学研究到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模型研究,从单一学科研究到多学科联合研究,从国内合作研究到国际合作研究等发展阶段,基本改变了过去中国消防科技基础薄弱,消防产品技术落后和主要消防装备依赖进口的状态,研究开发出大量科技成果,建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跨行业部门的专业化消防科技队伍,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设施,进行了大量火灾实体实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主要产品与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部分研究成果和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消防标准化、火灾调查、产品检测、宣传教育、训练演习、消防队伍建设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增强了全社会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消防科学技术已成为
消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3.3.1主要消防科技力量与基础设施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公安部直属的四个消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他消防科研院所和大型消防企业为主体,相关教育科研单位和人员为补充的消防科技力量。
3.3.1.1 四个消防专业研究所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消防研究所、沈阳消防研究所和四川消防研究所分别成立于1965年前后。天津消防研究所主要从事火灾理论、消防工程、消防法规、消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上海消防研究所主要从事灭火理论、消防装备、灭火技术战术及火场防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沈阳消防研究所主要从事电气火灾预防与鉴定、火灾探测报警、消防通信及消防电子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四川消防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火灾理论、建筑防火、防火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1985年6月,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国家标准局)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沈阳消防研究所建成。之后,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别在天津研究所、上海消防研究所和四川消防研究的建成。1988年5月,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13)正式成立,委员会的秘书设在公安部消防局,负责处理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管理消防标准化工作有关的技术管理工作。该委员会下设9个分技术委员会,分别挂靠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消防研究所、沈阳消防研究所、四川消防
研究所和公安部消防局科技处。
3.3.1.2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它消防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中国火灾科学领域和国家级研究机构。1992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设建筑火灾、城市与森林火灾、工业火灾、火灾化学、火灾监测监控、清洁高效灭火、火灾风险评价、计算机模拟与理论分析8个研究室,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林火和草原火蔓延规律研究以及开发智能化高科技消防技术及新产品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该实验室以火灾动力学演化与模拟仿真、火灾防治原理及技术基础、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及方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除公安部所属的专业消防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消防科研活动。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阻燃材料研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研究所设有森林消防研究室;交通部国家船舶检验局建立了远东防火试验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南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消防科研机构或专业实验室,或集中一些专家、学者开展消防科学研究活动,他们是中国消防科学研究与开发技术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3.2消防科研基础设施
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建成了一批重要的技术先进的消防科研设施。如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燃烧与灭火综合试验馆、建筑构件耐火性能试验馆、石油灭火大型试验场;上海消防研究所的灭火装备性能试验室、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性能试验室、消防机器人性能试验室;沈阳消防研究所的消防电子产品专用标准检验成套试验装置和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模拟试验室、智能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评估装置、电气火灾研究与试验装置;四川消防研究所的高层建筑火灾实体实验塔、地下商业街火灾实验室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空间火灾试验厅(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建造)、林火与草原火模拟实验装置和多层住宅模拟实验楼;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多功能构件燃烧试验炉;远东防火试验中心的船用构件燃烧试验炉;北京理工大学的阻燃材料研究实验室等。这些重点科研设施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国深入开展火灾科学理论和消防工程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近年来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了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技术、建筑耐火性能和防火技术、火灾模化技术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城市消防规划与灭火救援、消防标准化、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进行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地下与大空间建筑火灾预防及控制技术、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火灾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等项目研究,在解决高层建筑、地下与大空间建筑、城市火灾的特性、预防与控制火灾新技术、以及消防工程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3.2.1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方面主要研究了吸气型高灵敏早期火灾探测、高可靠性能的复合式感温感烟探测、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的光纤感温探测以及线性可燃气体探测等多种火灾探测报警技术。中国学者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应用背景信息和火灾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并实现了火灾探测算法评估的三种考核方式、系列试验方法和综合评估数学模型;开发了油罐火灾沸溢喷溅的前兆噪声监测预防方法。灭火技术方面开展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动力学性能、设计计算方法、灭火效能与机理、使用环境的影响、系统的集成优化以及工作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运用激光全息和电子测重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大水粒三维空间分布与测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细水雾流场特性对灭火效能影响和消防装置喷雾水粒流场特性试验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水滴流场与灭火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实体灭火实验为依据分析并确定了成雾原理、灭火机理、灭火效能及雾束耐电压性能,提出了系统典型应用场所、保护对象及工程应用参数和设计方法。开发出了SD系列强力灭火液和高层建筑火灾智能型探测报警系统、快速反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循环启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远控消防泡沫(水)炮灭火系统、中低压消防泵系统、消防员火场防护基本技术参数与热防护试验装置、系列消防机器人、卫星通信消防指挥系统等消防系统和装备器材。
3.2.2建筑耐火性能与防火技术
建筑耐火性能与防火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和建筑结构抗火失效过程的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建筑火灾烟气毒性和火场防排烟技术以及防火阻燃技术等方面。在材料产烟毒性试验方法方面,我国开发了以材料充分产烟且无火焰情况下进行小鼠30分钟染毒并观察3天的简化评价以及简易的按等比级数划分材料产烟毒性危险级别的方法,建立了“火灾毒性烟气制取方法”、“材料产烟毒性分级”和“评价火灾烟气毒性危险的动物试验方法”等标准。在防火阻燃技术领域,以纳米Mg-Al-LDHs为阻燃剂、APP为协效阻燃剂,采用混炼技术制备了阻燃性聚苯乙烯/Mg-Al型LDHs系列纳米复合材料,开发了SCB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SWB、SWH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GF有机防火涂料和SF无机防火堵料等产品。在火灾原因调查技术上,运用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现场微量痕迹的形成规律自主开发了线性法、迎火面法和锥形法等火灾原因判定技术。
3.2.3火灾模化技术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性能化消防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设计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展了材料与组件的火灾特性、测试方法和燃烧机理方面的研究,并对普通建筑、中庭建筑、大空间建筑和地下建筑的火灾蔓延规律、烟气流动特性及其计算机模拟技术、人员疏散安全评估技术等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型复杂建筑火灾蔓延模型、烟气流动模型和人员疏散模型。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复杂建筑物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在大空间建筑火灾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研究方面,香港理工大学与内地的消防科研院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在火灾烟气流动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了场—区—网模拟理论,重点研究和解决了三种模拟方式界面的处理,并建立了体现浮力影响、碳黑的生成与输送、湍流及热辐射相互作用的综合理论模型。2003年和2004年,分别在天津和澳门举办了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研讨会。目前中国已对几十个超大型工
程项目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了消防安全设计。
3.2.4城市消防规划与灭火救援技术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与消防规划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技术指标要求和编制规划的流程与方法,得出了扑救城市居住区、商业区、商业与居住混合区一次火灾的消防水流量;提出城市消防给水系统应具备的供水能力和优化的配置与布局方法;运用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和消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完成了《城市消防规划技术指南》的编制。在城市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方法与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学者采用离散定位-分配模型(Discrte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利用集合覆盖(Set covering)法,最大覆盖(Maximal covering)法以及P中值(P-median)法,提出了基于城市区域火灾风险等级的城市消防站优化布局方法和区域灭火救援装备及人员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引入最不利火灾规划场景(WCPS ,Worst Case Planning Scenarios)的概念,提出了区域灭火救援装备及人员需求模型,并开发了城市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实用软件。城市火灾与其它灾害事故等级划分方法和灭火救援力量出动方案编制技术的研究,首次对城市火灾和其它火灾事故进行了分类分级,建立了灭火救援力量等级出动概念。
3.2.5 消防标准化技术
自1988年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中国的消防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标准和规范制定的科学依据。目前,已制定各类消防标准和行业标准289项,主要包括消防行业基础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消防专业通用标准、消防产品专业通用标准和消防管理专业通用标准等方面。已编制、实施消防技术规范达28项,包括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和各类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多方面内容。2005年9月,沈阳消防研究所所编制的《消防联动控制标准》作为新标准列入了ISO/TC21/SC
3技术委员会的建议草案。
3.2.6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研究
为了对火灾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管理和灭火技术的改进与发展。200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沈阳消防研究所、上海消防研究所和清化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化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重点解决可燃物表面及空间火灾的发生与蔓延、火灾烟气及其毒害物质的生成与释放、基于火灾动力学与统计理论耦合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综合性能优化的清洁高效阻燃新技术原理、火灾早期的多信号感知与智能识别和物理化学复合作用下的清洁高效灭火原理等六个方面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大量用于火灾特性参数测量的实验设备的研制与建造,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的消防科学技术发展已经在基础研究、实验设施、信息积累、技术开发、科技队伍建设和国际学术合作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们对消防技术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消防科学技术带滞后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
设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消防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性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有待
进一步提高。
3.3 中国消防科学技术展望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2004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91年增长了5.6倍,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正在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城市化率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42%以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形势下,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凸显,现代火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我们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加快消防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消防安全需求与相对匮乏的消防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使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享有更高水平的消防安全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摆上了更突出的位置。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公共安全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的推动力量,我们正着手制订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消防科技发展纲要与规划。我们要在继续引进国际消防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以火灾预防及减少火灾中死伤人员为重点,力争在防控火灾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科学普及并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防灭能力的转化,不断提高国民消防安全素质;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培养、造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消防科技队伍。
3.3.1注重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消防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火灾的复杂性和燃烧理论的不完善使得消防科技还处于一种有待走向成熟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燃烧理论、科学计算技术、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系统安全原理、宏观与小尺度动态测量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系统地研究复杂的火灾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我们将深入开展工作火灾机理、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把可燃物热解动力学与火灾早期特性的研究、复合材料与阻燃材料火灾特性的研究、轰燃与回燃等特殊火行为的机理研究、阴然及其向明火转化机理的研究、单一房间与复杂特殊环境下火灾蔓延与烟气流动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及理论研究系统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灾模化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可靠火灾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对公众聚集场所、大型公共建筑、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地铁及城市交通隧道等高风险场所火灾烟气排放与控制技术、烟气优化管理技术、烟气危险性评估方法与人员疏散技术的研究,开发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和工程工具,将其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消防安全管理和公众教育上,以改善建(构)筑物的消防安全状况,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以建筑火灾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应用研究推动对火灾科学试验新手段的开发,为火灾基础理论研究、复杂或常规条件下的火灾过程计算、消防指挥决策、灾害后果分析、消防队员训练、公民安全意识教育等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条件。
3.3.2 推进城市区域火灾风险和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技术研究
对城市防治重特大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的能力进行整体规划、系统研究。引入并发展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理论,对城市区域火灾危险性、重大危险源火灾危险性、重特大火灾和化学事故进行研究和评估;并与城市消防供水、站点、人员、装备等相关因子耦合、开展城市消防规划、安全布局、消防供水、消防响应时间和消防力量等的优化配置研究,提高城市防控火灾的整体水平。
3.3.3研制开发新型消防设施及其工程应用技术
建立城市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监控中心,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网,形成城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综合平台。进一步加强火灾早期的多信号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火灾探测器响应模型、建筑消防联动优化集成及控制模型、气体灭火系统工程应用评价方法、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高层建设避难层正压送风效能、特殊建筑机械排烟补同量、新型防火阻燃技术与材料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纳米阻燃材料、复合防火材料、绿色环保及适用于特
殊场所和用途的新型防火材料和防火涂料。
3.3.4加快消防装备与器材的现代化
消防装备与器材的开发应向新型高效、节水、环保、智能、人性化和多功能集成的方向发展。研究开发灭火、救援和化学处置所必需的新型个人防护装备;研究开发适用于各类场所,具有灭火、防化、洗消及抢险救援等功能的各种新型消防车;研究开发适用于地铁、隧道等特殊场所的灭火救援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可应用于危险场合的具有火场侦察、化学侦检、灭火、堵漏、洗消、输转等功能的消防机器人;研究开发空中灭火救援技术及配套装备;开展消防装备优化配置与战斗编成的研究;开展化学侦检传感器、智能头盔、智能搜救器材和轻质高效破拆器具等研究。3.3.5 进行建筑结构耐火性能评价与抗火设计技术研究
为了有效避免火灾中建筑物坍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需要开展建筑结构耐火性能评价与抗火设计技术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热与力综合作用下建筑结构受损坍塌的模拟预测、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方法和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评价方法;(2)建立钢结构防火保护系统评估方法、防火涂料的安全性能评估方法,进行新型结构、构件的耐火性能研究;(3)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建筑火灾升温模型与抗火设计方法研究;(4)建筑结构火灾灾难性坍塌的机理及规律研究。
3.3.6 开展人在火场中的行为特征研究
火灾与人类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随着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出现和对计算机疏散模型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将进行不同建筑中人员行为模式特征、居住人员特征分类、疏散模型、疏散场景想定、疏散设计和社区消防安全预案等重点研究,开发大型公共建筑人员疏散模拟技术、考虑火灾中人员的个体和群体心理反应,建立智能化人群疏散模型。
3.3.7 发展完善火灾数据库
火灾发生的随机性和火灾动力学规律的确定性,客观上要求不断发展完善火灾统计数据库、材料燃烧特性数据库、人在火场中的行为特征数据库、消防系统效能数据库等不同类型的火灾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为预测火灾的发生与发展,更为科学地进行人员疏散设计和更好地进行消防系统设计与维护提供基础数据。火灾统计数据库应考虑到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对火灾的影响。除火灾损失、人员伤亡和火灾原因等基本情况外,火灾统计数据库中还应包括较为详细的火灾过程描述、消防系统和消防力量的使用与有效性情况。材料燃烧特性数据库应包括日用品、室内组件、建筑材料、电缆材料、能源、建筑构件、交通运输工具内容材料及组件、织物产品等的对火反应特性、燃烧发烟密度、烟气毒性及耐火特性等数据,并包括实验室规模的火灾试验结果与全尺寸火灾特性预测结果的对比研究。人在火场中的行为特征数据库则需要在大量的心理和生理研究基础上建立;消防系统效能数据库应能反映出不同类型的系统在不同场所及不同维护条件下所发挥的抑制火灾作用。
3.3.8开展消防经济学与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的研究
无论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保证一定的消防安全水平还是以一定的投入提供更高的消防安全保障,消防安全的成本效益都是一个核心问题。为了在火灾风险与消防投入之间找到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就必须要进行消防经济学与性能化消防工程的研究。开展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的研究离不开设计指南和工程工具,需要建立并完善指导性文件、广泛接受的判据和评价方法。虽然目前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还不够成熟、稳定,但国际上已经开发出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性能化设计定量分析和计算工具。中国在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应用方面,还有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火灾场景基础参数研究、材料火灾烟气毒性研究、建筑消防设施与火灾相互作用研究、建筑火灾增长与蔓延特性研究、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建筑物人员疏散研究、特殊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都是
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而火传也。”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一句成语“薪火相传”。虽然火灭了,但火种却保留着,延续着,我希望大家能以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人类历史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在为消防事业奋斗的征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体现短暂人生的价值,像火一样,为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带来光明和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