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

时间:2019-05-15 04:3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

第一篇: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

广告0902 蔡婉婉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

纵观百年来世界台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1.娱乐排球

排球运动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游戏被人们所接受的。人们隔网拍打,追击嬉戏,以不使球落地为乐趣。

开始时排球技术简单而粗糙,仅仅是以手拍击球而已。打法也只是争取一次击球过网,如果一次击不过去,才有同伴的再击球。人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一次击球过网不一定是最佳方式,有时从前网近网处甚至跳起击球过网,反而能够创造更好的获胜机会。于是出现了多次击球的打法,以寻找最佳时机和为技术更好的同伴创造得分机会,集体配合战术萌发。但是一方无休止的击球打法遭到公众的反对,因此出现了必须三次击球过网的规定。这一规定促进了传球和扣球技术的分化。富于攻击性的扣球技术的出现,使排球运动产生了质的飞跃,更吸引人的青年人的参加。拦网技术也相应而生。此时的发球也从仅仅是比赛开始的一种形式,发展成为力求攻击性的技术手段。侧面上手发球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发球的力量。排球的竞技性、对抗性逐渐显现出来。在1921——1938年间,为了适应技术的飞快发展,对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技术动作被明确的规定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在运用各项技术的同时,出现了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战术配合。于是场上队员出现了位置分工。到了30年代末和40年代,排球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集体拦网的出现给扣球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力扣球和吊球相结合的打法相继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拦网保护战术体系形成。

这一阶段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从开始的娱乐游戏性质,逐渐地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国际间的比赛还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统一的竞赛规则。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化的趋势,以及一些国家排球协会的相继成立,开展国际间排球比赛和交流的愿望与日俱增。经过酝酿,在1936年的第6届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波兰体联主席拉维奇马斯洛夫斯基任主席。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尚未开展工作就解体了。

2.竞技排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46年8月26日,法兰西、捷克斯洛伐克、波兰3国排球的代表在布拉格召开会议,倡议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1947年4月间,国际排联在巴黎正式召开成立大会。会议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选举了法国的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指定巴黎为总部所在地,英语和法语为联合会工作语言;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并正式出版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同时会议决定于1948年在罗马举行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世界男排锦标赛。

国际排联的成立标志了排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了竞技时代。其后,国际排联出色地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的世界大赛。

这些比赛已经形成传统每2年或4年举行1次延续至今。此外国际排联下属的各洲联合会也定期组办洲锦标赛、洲运动会排球赛、洲青年锦标赛等。廿十世纪60年代初期,大松博文教练率日本女排,创造了“前臂垫球”“滚翻防守”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出色的防守、飘忽不定的发球和亚洲的快攻,打破了苏联称霸女子排坛的局面,一举夺魁。他们突破了划一的技术战术模式,为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廿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世界排坛出现了百花竞开、群雄纷争的局面。这一时期女子排球有日本的“防守加配合”的打法与苏联“进攻加力量”打法相对峙,8届大赛各分四金。而男子排球的9次大赛中,荣登榜首的有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日本、波兰、民族德国5支球队。他们代表了当时战术发展中的不同流派。捷克斯洛伐克仍以“技巧”见长;苏联队在“力量”的基础上加了“两次球”及其转移战术和“边跟进”防守;民族德国队则以突出高大进攻队员的“超级扣球”和“高成功率”闻名于世,被称为“高度派”。日本队在学习了中国“近体快”和“平拉开”等系列快攻基础上,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等战术打法,以“速度派”在世界暂露头角。日本队不仅有快速配合的特色,而且吸取了日本女排防守成功的经验,攻防兼备。无独有偶,波兰队也是因为攻防全面,且注意战术变化而出人头地的。至此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轮执牛耳,各领风骚,排球技战术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由单一模式到不同流派的产生;由重攻轻守到攻防兼备;由追求高度和力量到讲究技术和战术;;由注重个人技巧到讲究集体配合:竞技排球战术产生了质的飞跃。

3.现代排球

排球运动自廿十世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1).全攻全守排球

随着各种流派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排球技战术不断创新又飞速普及,各队取长补短球技猛进,以一技之长便可一统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廿十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美国男排的四连霸是历史的必然,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女排在组织队之初就确立了“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攻防兼备的全面型队伍”的训练思想。在其后长达9年的竞赛训练中,创造性地实践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中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指导思想。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全方位技战术打法。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从沙滩排球中移植了两人接发球战术;创造了扩大防守,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提出了高度、速度和全面的等边三角形均衡发展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这一思想指导他们获得辉煌,其后被世界排坛所接受,并在9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

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是技战术打法,更是指导思想。现代排球的技战术要求运动队和运动员必须全面发展,他不只是攻防技术的全面,战术打法的全面,还包括运动员体能、心智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在高强度、高技术水平的激烈对抗中,任何一个缺陷、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是致命的隙裂。

全攻是以攻为主导,以攻贯穿全部比赛过程的总体进攻观念。发球是进攻的开始,拦网是进攻的超前,防守是进攻战术的首要环节。从时间上来看,进攻不再是第3次击球的专利,它是排球比赛的整个始末。从空间上来看,进攻也不仅仅局限在网上和网前,他已经纵深发展并充满了立体的三维空间。从内涵上来讲,进攻已经不是拔地而起的一锤定音了,他是两大集团全方位的较量,使整体实力的碰撞。

在技战术打法上形成了高快结合、前后结合的全面进攻的局面。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副攻分工界限业已打破,主攻常打快球,副攻参与强攻和后攻。他们相互掩护,变化无穷。第二,前排快攻体系与后排进攻体系融为一体,形成前后排交叉掩护复式组合的立体进攻格局。第三,组织进攻战术的二传核心,向网上和场地纵深扩展,提高了技战术的进攻性和组成率。第四,接应二传作用大大提高,成了前后排跑动进攻的主要得分手段。第五,替补队员与主力队员的差距明显缩小,不同组合的不同特点增强了全队整体进攻实力。

没有防守就没有进攻,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排球技战术的飞跃正是得利于全面提高的防守水平。从意大利男排首倡“排球场上没有防不起的球”这种指导思想,使现代排球比赛有了质的飞跃,变得更精彩,更好看,让总体进攻的思想得以发挥和施展。全攻全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到2005年意大利男排已连 续夺得六届欧锦赛冠军就是最好的佐证。

全面防守 的技战术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全方位的防守技术动作:用手、脚、身体的各种动作参与防守,提高了防守的质量。第二,提倡有预判的“出击防守”,替代规定位置的“等待防守”。第三,加强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战术配合,发挥整体效率。第四,针对对方进攻特点,采用不同防守阵型。第五,防守阵形及队员位置安排兼顾防守效果和防守后的反击进攻。(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

在1984年国际排联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中,墨西哥人阿克斯塔担任了国际排联主席。他决心把排球运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在他的领导之下国际排练有识之士对国际排联本身机构和排球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要想使排球运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首先要把它推向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形式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体育的社会生存环境。只有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竞技体育才能发展。

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给娱乐发展、推广体育运动和促进提高竞赛水平以绝好的机会。没有传媒介入,特别是没有电视选播的体育运动就不是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更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另外传媒的商业性,必然要影响到体育的商业化。

顺应潮流的国际排联以明智的改革,将排球运动推向了市场。世界男排联赛、女排联赛大奖赛就是改革赛制、修订规则,成功走向市场的范例。它将排球比赛在世界舞台上导演的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在排球职业化道路前列的是意大利。意大利排协在廿十世纪80年代末大刀阔斧地推行排球职业化的俱乐部制度。职业俱乐部的实施使意大利排球水平突飞猛进,尤其男排更为突出。

现代排球运动及战术的高水平发展使排球运动走向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奠定了基础。国际排联的系列体制改革也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排球运动的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必将而且已经大大地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3).“大排球”观念的形成

推向市场的排球运动确实在国际体坛上引起了轰动效应。国际排联的队伍空前壮大,至1998年会员国已发展到210多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运动协会。排球比赛的影响在世人中也是闻名遐迩,一场排球比赛的直接观众和电视观众则以亿万计。

高水平的排球比赛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千家万户。但一项只有少数精英们表演的“观赏运动”毕竟不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如何普及推广排球运动是国际排联改革的另一课题。与足球、篮球不同,排球运动的不持球和球不落地是初学者技能上的难点;而这又恰恰是排球运动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运动为适应不同群体和环境条件的需要,繁衍成为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国际排联不仅有计划、有目的地普及和推广室内六人排球,同时还大力提倡开展各种形式的排球运动,开发排球人口。

廿十世纪20年代初显、40年代流行起来,且在70年代就走向职业化的沙滩排球,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商业市场,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90年代国际排联成立了沙滩排球委员会,开始将其列入了整体发展规划。先后规范了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和世界沙滩巡回赛,并于1993年出版了第一部正式的沙滩排球规则,还成功地将沙滩排球列入1996年亚特拉大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不仅如此,国际排联还计划将沙滩排球从海滨的沙滩推向内陆的沙地,吸引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沙滩排球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其在社会上的反响不亚于室内六人排球。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排球运动,国际排联成立了“学校排球部”,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排球”和“迷你排球”(“小排球”)活动,每两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少年排球锦标赛。学校排球中近年来兴起的软式排球运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在残疾人的体育运动中,排球项目也是很活跃。其他形式如气排球、墙排球、雪地排球、水中排球也应运而生,总之排球运动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受到重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共存。“大排球”的观念已经形成。

(二)、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特点

排球比赛是一方千方百计地使球在对方落地或造成失误;而另一方则极力防起各种来球,再转守为攻去争取主动和胜利。这种隔网相对一攻一防的矛盾对抗,构成了排球比赛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扣球的产生,导致了拦网的出现;而拦网技术的成熟,又促使扣球技巧的提高。变线扣球、打手出界、打吊结合的进攻技术,又诱发了拦网保护的防守战术。60年代勾手飘球的出现,刺激了前臂垫球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接发球的到位率,为快速多变的接发球进攻战术提供了条件;而网前跑动换位、交叉掩护等快攻战术,又造就了重叠、换位、二次跳等拦网战术;而拦网能力的加强,又推动了后排进攻战术。这种进攻技战术带动防守及战术,而防守及战术又反过来刺激进攻技战术发展的往复过程,形成了排球技战术发展螺旋式递进的特征。一般地说,攻防处于相对平衡使比赛往往相持持久,争夺激烈,精彩好看。如果防守居优,进攻无术,比赛往往表现为久攻不下,疲软粘滞。此时必然要激发进攻技战术的革命。而进攻如果大大超前于防守,则比赛会表现为无惊无险,单调乏味。此时会刺激防守技战术革命。所以综观100多年来排球技战术发展的历程,其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下: 1.新技术出现的三个途径是改进、移植和创新

(1).改进原有技术:如前臂垫球技术是对翘腕垫球技术的改进和发展。(2).移植其他技术:如前伸式拦网移植于篮球的“盖帽技术”。(3).创造新技术:如发飘球技术等。

2.创新技术是偶然出现——普遍运用——规范动作——自由运用的过程。

如:“快板球”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流行9人排球时,前排队员应急跳起“压球”而偶然使用的。因其突然进攻的威力,逐渐提炼成为规范的“快板球”。后来又被世界所拥有,并不断发展创造出“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高快球”“错位快球”“远网快球”等形形色色的系列快球。3.新技术的出现带动新战术的出现 两次球进攻技术带动了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战术。“快板球”引出了一系列的快球及其掩护下的快攻战术。而因为跳发球和远网扣球技术的提高,才出现了后排进攻和立体战术。鱼跃和前扑技术使扩大防守战术成为可能。上手挡球的普遍运用,造就了压缩防守阵形的形成。

4.进攻技战术的发展领先于防守技战术的发展,防守技战术的发展又促进进攻技战术的再发展。如:扣球技术领先于拦网技术;飘球技术带动前臂垫球技术;而前伸式拦网则促进了远网扣球技术。进攻的个人战术变化和集体战术配合带动了集体拦网战术的不断丰富。而拦网战术的丰富与完善促进了立体进攻战术的出现等。

5.男子技战术发展领先于女子,女子技战术效仿男子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世界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欧美女子排球水平迅速提高,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明显的增强,因此效仿男子技战术成为时尚,如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战术,巴西的女排的立体进攻等。许多过去只有男子能做到,现在女子也能运用,如跳发球、后排进攻,三人接发球阵型等。女队技战术打法乃至训练模式上都在套用或效仿男队。6.战术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

如进攻战术从过去的“点”“线”“面”发展成为现在的走向纵深的立体进攻。再如过去的速度型、力量型、高度型、技巧性型等独特风格,发展到全攻全守的复合型。过去的心跟进、边跟进、扩大型、压缩型等防守阵型,发展到针对型、变换型乃至动态型、无型的复合运用的防守阵型。7.技战术的高水平发展要求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现代排球比赛的激烈对抗和技战术发展的高难度、高技巧性,要求运动员身体、心理、技能、智能、知识和修养等综合素质都具备较高的水平。

(三)、排球竞赛对规则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1.竞赛规则与技战术发展的辩证关系

竞赛规则是比赛中必须遵循的规定和法则。排球运动的竞技发展产生了规则,并决定了规则的内容。规则的存在限定了比赛的性质和形式,保证比赛在公正、平等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顺利进行。而规则又必须不断地修改,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掌握好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反作用,能动地把握规则的修改,可以影响排球运动发展的反作用,能动地把握规则的修改,可以影响排球运动向着更理想、更美满的目标发展。

2.规则的修改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早期对规则的修补和增定,仅限于适应技战术的发展和维护排球的特色上。廿十世纪初规则中取消了允许球在网前落地1次的规定,以维护“空中击球”“球不落地”的特点。随着技术分化的出现,规则写进了发、传、扣球的技术概念。1921年设置中线是为了适应扣球与拦网技术的发展。由于进攻技术的相对超前,人们想利用规则来加以控制。于是有了鼓励防守的变化,如1938年的允许双人拦网,1941年规定了胸部以上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击球等。可是六七十年代进攻战术发展迅猛,如民主德国的超手扣球,亚洲快攻技术,平拉快球等,使拦网、防守以招架。于是又有了限制进攻的变化,如1965年允许过网拦网,1968年设有标志杆,1976年标志杆内移和允许拦网后再击球3次等。及至80年代,人们对规则的修改原则进行了反省和重新认识。对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持其特点,如向促进排球技战术的发展,以及如何改进比赛形式和控制比赛时间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采取了积极审慎的态度对待规则的修改。例如在攻防平衡的控制方面,主张积极鼓励防守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消极地限制进攻技术。1984年放宽了对第1次击球时连击的判罚,1992年允许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触球,1994年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脚都可以触球,1994年还减小了球内气压以适当降低球速利于防守。1999年开始在六人制排球比赛中采用每球得分制和实行自由防守人以利比赛更为精彩。排球运动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就不能离开媒体的传播,尤其是电视的传播。竞赛规则在1992年规定了每局两次的1分钟技术暂停,就是适应转播赞助商对播放广告的需要。在一些商业性的大赛中,还有特殊规则,如比赛成死球后,若电视台导演认为刚才的一球精彩刺激,值得回味,就指示裁判员推迟发球,借此时间重播这一镜头。这样,一场比赛就已经不仅仅是达到公平竞技、你输我赢的目的了,同时又是一场被编排得有声有色,成为观赏性极强的高质量的演出,以取悦电视观众。3.规则修改的原则和趋势

近些年来规则修改比较频篆,规则修改的原训是要保持排球运动的特色,适应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当前排球规则修改的趋势是:(1).保持规则的简洁,规则要简单,清晰,手势要少而明,让人容易理解.(2).保持攻防矛盾的相对平衡,攻防平衡是比赛精彩的重要因素.目前攻防矛盾中进攻依然超前,特别是后攻运用非常之多,因此国际排联拟要增加限制线司线员.(3).维护比赛的连续性,比赛精彩与否同比赛进行时间与中断时间之比有关.据统计排球比赛进行时间与中断时间之比为1:2,中断时间过长.因比改进比赛形式,减少中断时问,仍是研究的方向.(4).有利于电视转播.规则的修改要有利于电视转播.这是为了通过电视传播媒介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第二篇:排球运动

排球:

排球运动(volleyball)是参与者以身体的任何部位(手、手臂为主)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性的比赛,也可不设球网相互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技战术水平,以获取最佳竞赛成绩为目的,并在国际上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称为竞技排球

健身娱乐为目的,享受运动的乐趣,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称为娱乐排球 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中,发球队胜1球得1分,接发球队胜1球得发球权同时得1分。排球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二胜制和一局胜负制。国际6人制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的每球得分制,前四局每局比分为25分,最后一局决胜局比分为15分,但每局只有在超出对方2分的情况下(比分没有封顶)才为胜一局,胜三局为胜一场。

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W.G.Morgan)首创

排球运动传入亚洲的时间较早,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百余年来大体经历了3阶段,即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过度阶段;竞技排球迅速发展阶段;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再兴起阶段。

1947年国际排联在巴黎成立,有14个国家排协负责人出席了会议,选举了法国的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

苏联男、女排均以身高体壮、扣球力量大且凶狠而成为当时“力量派”的代表,曾多次蝉联世界冠军。捷克斯洛伐克男排球是当时“技巧派”的代表,他们以扣球线路变化和控制球的落点为特色,扣球轻重结合,是“力量派”的主要对手,但在实际抗衡中仍是“力量派”占上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队则因以突出高大队员的“超手扣球”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连续两年的世界冠军而被称为“高度派”。

日本男排很快在学习我国“平拉开扣球”和“近体扣球”的基础上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进攻打法。

以中国队和日本队为代表的“速度派”开始形成。70年代后期中国男排首创了“前飞”、“背飞”等空间差系列打法,中国女排发明的“单脚背飞”技术

1951年1月组建了中国青年男子排球队赴柏林参加第11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第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届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上正式采用6人制排球比赛

1954年我国加入国际排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排联)成为正式会员国。

1981年我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排球世界杯赛中以7战7捷的战绩,第1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为三大球翻身打响了第一炮。1982年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再次夺冠,1984年中国女排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在美国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排球赛中再次问鼎,第1次在奥运会排球比赛大厅内升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荣获三连冠的中国女排在我国排球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1985年在日本举行的第4届女排世界杯、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我国女排又相继夺得冠军,创造了世界女排大赛中五连冠的新纪录。

全:指攻防各项技术都必须全面掌握并运用自如,能全方位的攻和守。即能攻能防、能扣能拦、能高能快、能前排能后排等,每个队员技术全面,各有特长。“全面型”和“立体化”成为进攻战术的主体。

高:指队员身材高、弹跳高,扣球时击球点高、过网点高、威力大;拦网时跳得高、滞空时间长、拦阻范围大。“前高位”防守成为防守战术发展的方向。

快:指快速的进攻、快速的调整、快速的配合、快速的防守。不仅一攻快,反击也快;不仅副攻快,主攻和接应二传队员也能参加快攻。防守中的拦网移动、起跳要快,后防移动、倒地等动作也要快。以及整个队的技战术运用随场上的变化而变化要快。

变:指排球技战术运用的多变。有力量大的跳发球和各种有变化的飘球等的发球多变,有强攻突破和各种快攻的进攻战术多变,有稳健的后排防守和高大的拦网的防守战术的多变。

本章小结:

1、排球运动起源于1896年的美国,创始人是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W.G.Morgan)。排球运动是通过美国的教会和军队的军事活动传播的,先后传入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由于各地传入排球运动的时间及采用的比赛规则不同,所以其开展该项运动的形式及运动水平的提高程度也不尽相同。

2、排球运动有多种比赛方式,其基本方法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块均等的场区内站成两排,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比赛开始是由后排的右边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支手或手臂将球击过网,以后每方最多击球3次(拦网触球除外)使球过网,不能持球和连击。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发球的队员继续发球。接发球队胜一球后,场上队员先按顺时针的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后,再由后队右边的队员发球。排球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二胜制和一局胜负制。

3、排球运动一般分为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两大类。竞技排球有6人制排球、沙滩排球、残奥会坐式排球等。娱乐排球有软式排球、气排球、妈妈排球、4人制排球、9人制排球、草地排球、泥地排球、雪地排球、墙地排球等。

4、排球运动经历了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过渡阶段、竞技排球迅速发展阶段、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再兴起阶段。排球竞赛规则的修改,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体现了全、高、快、变的特点,全面快变是其永恒的主题。男队女队在打法上更接近。

5、中国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界锦标赛中相继夺得冠军,创造了世界女排大赛中五连冠的纪录。事隔17年后,中国女排在2003年世界杯赛和2004年奥运会上再次夺冠。

6、国际和国内的主要排球比赛有: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奥运会排球赛(沙滩排球、残奥会坐式排球)、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少年锦标赛、世界沙滩排球锦标(巡回)赛、世界男排联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和全国运动会排球赛、全国排球联赛等。

7、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的高水平发展为排球运动走向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奠定了基础,而排球运动的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又大大地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8、计算机技术在排球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被广泛的运用,对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9、排球运动员有其独特的运动负荷特点,必须重视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针对排球运动员的膝、腰、踝、腕、肩、手指等易受伤部位,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

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称为有球技术;而各种准备姿势与移动称为无球技术。

排球技术主要由手法和步法两部分组成。手法是指击球时手指、手腕、手臂用力和控制球的动作手法;步法是指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和助跑起跳动作。

全面、熟练、准确、实用是我国排球技术的指导思想

(世界)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并呈现出下列发展趋势。

其一,传球技术娴熟、动作隐蔽、分球合理、传速快。其二,垫球技术多样、合理、实用。

其三,发球技术趋于高点、力大、速度快、弧度平、落点刁。其四,扣球技术体现全、高、快、狠、变。其五,拦网技术高度化、滞空化、手型合理化 起动是队人体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叫制动。

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脚步动作。

传球动作用力顺序是蹬地、伸膝、伸腰、伸臂、伸肘、抖腕、弹指的屈伸,以及来球的反弹力等,将球传出。

鞭打是指队员手臂挥动击球时,以上臂带前臂、前臂带手腕的抽打动作 运动员在起动、移动和击球前所采用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制动的方法有一步制动法和两步制动法。

1、一步制动法:一步制动时,在移动的最后跨出一大步,降低身体重心,膝部和脚尖适当内转,全脚掌横向蹬地,以抵住身体重心继续的惯性力。同时以腰腹力量控制上体,使身体重心的垂直线停落在脚的支撑面以内。

2、两步制动法:两步制动时,以倒数第二步开始做第一次制动,紧接着跨出最后一步做第二次制动,同时身体后倾,两膝弯屈,重心下降,双脚用力蹬地,使身体处于有利于做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称为传球。

1、二传的特点

(1)网前传球多。(2)移动、转身动作多(3)身体位置和传球手法变化大。

2、二传队员的要求

(1)移动快,取位好(2)传球手法好,应变能力强。(3)头脑冷静,视野开阔。(4)调整节奏,主动配合。(5)意志顽强,任劳任怨。

用除手指弹击动作外的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的动作称为垫球。

常用的双手垫球手型有三种。除前面已介绍的叠指式(图2-16),还有抱拳式和互靠式。

(一)发球的注意事项

1、抛球要稳

2、击球要准

3、手法、手型要正确

4、力量要适当

助跑路线有三种:扣集中球采用斜线助跑;扣一般球采用直线助跑;扣拉开球采用外绕助跑

常用的起跳步法有两种:一种是并步起跳,另一种是跨跳步起跳

起跳的摆臂:起跳时的手臂摆动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弧摆臂 另一种是前后摆臂 【本章提要】

1、排球技术包括有球技术: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无球技术:准备姿势与移动。

2、准备姿势有三种:(1)一般准备姿势。(2)后排防守准备姿势。(3)前排保护准备姿势。

3、移动步法主要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等五种,在比赛中应根据来球的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步法。

4、传球的作用:主要用于二传,也常被用来接对方推攻球、被拦回的高球及轻扣球,还可用于二传吊球和处理球。

5、正面传球的动作方法:五个技术环节。

6、二传队员的要求:(1)移动快,取位好。(2)传球手法好,应变能力强。(3)头脑冷静,视野开阔。(4)调整节奏,主动配合。(5)意志顽强,任劳任怨。

7、传球技术的运用有:(1)各种二传技术:①顺网正面二传。②调整二传。③背向二传。④侧向二传。⑤跳起二传。⑥倒地二传。⑦传快球。(2)一传。(3)二传吊球。(4)第三次传球。

8、垫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及防守和处理各种困难球,还可用于垫调二传组织进攻。

9、正面双手垫球、垫轻球、垫中等力量球、垫重球的动作方法。

10、体侧双手垫轻球和背向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

11、垫球技术的运用:(1)接发球垫球。(2)接扣球垫球。(3)接拦回球垫球。(4)接其他球垫球。

12、发球的作用:可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进攻战术组成;可鼓舞本方士气,挫伤对方锐气。

13、发球技术的种类:根据动作结构可分为八种。

14、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发飘球,跳发球的动作方法。

15、发球的注意事项:(1)抛球要稳。(2)击球要准。(3)手法、手型要正确。(4)力量要适当。

16、扣球的作用:(1)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2)是得分的主要手段。(3)是争取主动,鼓舞士气,抑制对方最有效的武器。

17、正面扣球的动作方法及其技术原理。

18、扣球技术的运用:(1)近网扣球。(2)远网扣球。(3)调整扣球。(4)扣快球。(5)自我掩护扣球。(6)单足起跳扣球。

19、扣球技术在运用中的变化:(1)转体扣球。(2)转腕扣球。(3)打手出界。(4)超手扣球。(5)轻扣球。(6)轻吊球。

20、单人拦网和双人拦网的动作方法和技术原理。

21、拦网技术的运用:(1)拦强攻扣球。(2)拦快球。(3)拦打手出界。(4)拦远网扣球和后排扣球。

第三章

排球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竞赛的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

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体现了排球运动需要技术全面、准确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当时排球运动向高度、快速、多变和全攻全守方向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排球比赛中网上争夺日趋激烈,也体现了发扬我国排球运动快速特点,以及要想在国际排坛上占据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创新的思想。

个人战术是集体战术的组成部分,集体战术是个人战术的综合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个人战术要促成集体战术的实现,集体战术要有利于发挥个人战术的特长和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弥补。

战术系统分为接发球及其进攻、接扣球及其进攻、接拦回球及其进攻、接传垫球及其进攻。

1、接发球及其进攻系统,简称“一攻”。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一传、二传、扣球等环节。

2、接扣球及其进攻系统,简称“防反”。这个系统主要包括拦网、后排防守、二传、扣球等环节。

3、接拦回球及其进攻系统,简称“保攻”。保攻系统包括保护、二传、扣球等环节。

4、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系统,简称“推攻”。推攻即接对方没有组成扣球进攻而推过来的球组织进攻,这个系统包括接对方垫过来的球、二传、扣球等环节。我国学者张然教授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与特点,提出了战术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有以下主要内容:

(1)技术的目的性:在运用技术和实现战术时,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每一个行为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

(2)行动的预见性:排球比赛对抗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根据临场情况和战局变化,分析和预见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动态和变化。

(3)判断的准确性: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则是合理运用技术、战术的前提。在场上运动员的行动忌带盲目性,努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争取比赛的主动权。

(4)进攻的主动性: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力求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积极进攻,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进攻的突然性、攻击性。

(5)防守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防守就没有进攻,一切防守技战术都必须带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6)战术的灵活性:要求运动员要善于根据临场主、客观的发展变化,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和变换各种攻防战术。

(7)动作的隐蔽性:利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使对方摸不清本方技战术意图,达到以假乱真、出其不意的目的。

(8)配合的集体性:排球运动是集体性很强的对抗性竞赛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密切配合,互相弥补,把个人技术发挥溶合于集体的协同配合之中。

排球战术的发展

1、“全面型”和“立体化”成为进攻战术的主体

2、提倡“前高位”和“后低位”相结合的整体化防守战术

3、贯彻“快速化”的战术思想

4、采用“多变型”的战术行动

5、战术运用趋向合理、简练和实效 阵容配备的概念

阵容配备是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阵容配备的形式

1、“四二”配备“四二”配备的优缺点:优点是前排每一个轮次都有 一个二传队员和两名进攻队员,便于组织“中二三”、“边 二三”进攻。战术配合有一定的稳定性。缺点是前排进攻 点相对较少,隐蔽性差,不能适应高水平球队的要求。

接发球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判断

②合理取位③分工与配合

【本章提要】

1、排球战术有三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战术系统、组织形式、和战术运用来分类的。

2、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形成经历七个阶段。

3、排球技术、战术之间的关系,包括有:技术与战术的辩证关系、战术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的关系、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的关系、快攻战术与强攻战术的关系、“四攻”战术系统之间的关系。

4、战术能力的培养是能否完成战术目的的重要因素。

5、排球战术发展有五个趋势。

6、阵容配备包含五个原则,交换位置有三种方法,信号联系有五种方式。

7、个人战术包括发球、一传、二传、扣球、拦网、防守六项。

8、集体战术包括一攻、防反、保攻、推攻四个系统。

9、进攻阵型包括“中二三”、“边二三”、“插三二”三种。

10、进攻打法分为快攻、强攻、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立体进攻。

11、接发球阵型按人数分成5、4、3、2人接发球四种阵型。其中常用的有5人和4人接发球阵型。

12、接扣球防守阵型按拦网的人数分成:无人拦网下的、单人拦网下的、双人拦网下的、三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型。其中双人拦网下的接扣球防守阵型包括有“心跟进”和“边跟进”两种。

13、接拦回球阵型按参加防守的人数分成5人、4人和3人等接拦回球阵型。

14、接传、垫球阵型一般常采用5人或4人接球。

15、强攻可分为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绕进攻、调整进攻、后排进攻。

16、快攻包括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三类。

17、快球进攻包括有前快、背快、短平快、背平快、平拉开、调整快、远网快、后排快和单脚起跳快。

18、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

19、快球掩护进攻包括有中间快球掩护,两边拉开进攻外,还有交叉进攻、梯次进攻、夹塞进攻和双快一跑动进攻等。

20、交叉进攻包括前交叉、后交叉、背交叉、反交叉、假交叉等5种进攻。

发展专项力量的练习方法 1. 手指手腕力量练习2.手臂力量练习

3、腰腹肌、背肌力量练习4.下肢力量练习

第三篇:排球运动简介

课的任务:通过排球运动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排球技术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掌握排球技术、战术打下基础。排球运动简介

排球运动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从中间隔开的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上方,根据规则的规定运用各种击球技术,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不使球在本方场内落地的一种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基·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哈尔斯戴土博士将此项运动命名为“volleyball”,即“空中截击”的意思。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此外还有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等等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设备

1、场地的基本规格

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米的无障碍区。

2、球的基本规格

球的圆周为65cm-67cm 球的质量为260克-280克

球的气压为0.3kg/cm2-0.325kg/cm2

三、排球技术的分类

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比赛的先后次序分为

发球→接发球(垫球)→二传→扣球→拦网→防守(接扣球)。

二是将排球技术分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两大类。

无球技术包括有准备姿势和移动;

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

排球比赛特性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球员在一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进行的一种团队竞技。有不同比赛方式,适应特定状况提供人们不同比赛。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2.1.2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

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

3·球

3.1球的规格

球必须为圆形,以柔软具有弹性的皮革制成,其中实以橡胶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颜色:一致且浅色,或是由FIVB核可之组合色彩排球。

圆周:65公分到67公分。

重量:260公克到280公克。

内部气压:294.3到318.82毫巴(每平方公分0.30到0.325公斤)

3.3三球制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可使用三个球。因此项设六名捡球员,即在无障碍区域的四个角落各站一人,两名裁判员身后各站一人。

第二章参加人员

4·球队

4.1球队的组成

4.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

4.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规则8.5)

5.1.1比赛开始前,队长应:在记录表上签字,代表球队参与掷硬币。

第三章比赛形式

6·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

6.1得一分

6.1.1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

6.1.1.1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6.1.1.2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6.1.2犯规结果

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

6.1.2.1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6.1.2.2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6.2胜一局

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6.3胜一场

6.3.1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6.3.2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6.4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

6.4.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6.4.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规则6.4.1相同。

6.4.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规则7.3.1.1)则判该队于该局或

该场比赛失败。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所需的分数或分数与局数。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7.比赛程序

7.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周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7.1.1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7.1.2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7.1.2.1发球权或接发球权。

7.1.2.2选择场地。

7.4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双方球员均须在各自的场区内依照轮转次序排列(发球员除外)

7.4.1球员位置如下:

7.4.i.1三名沿着球网排列的球员为前排球员,应站在4号位置(左)、3号位置(中)及2号位置(右)

7.4.1.2另三名为后排队员,站在5号位置(左)、6号位置(中)及1号位置(右)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若有球员未按其规定位置站立,则判该球员犯规(规则7.3和7.4)

7.5.2若发球员击球时犯规(规则13.4和13.7.1)先于位置错误之前,判发球犯规。

7.5.3若发球员是击球后的犯规(规则13.7.2)轮转错误犯规。

7.5.4位置错误之判罚如下:

7.5.4.1该队失一球(规则6.1.2)

第四章 比赛行为

9.比赛情况

9.1比赛的开始

第一裁判员鸣笛后开始发球;而比赛的进行始于发球员击球的瞬间。

9.2死球的构成

比赛中犯规,裁判鸣笛时,构成死球。若无犯规,则自鸣笛时构成死球。

9.3界内球

当球触及包括球场界线在内的场内地面时,即为「界内球」(规则1.3.2)

9.4界外球

以下情况发生时为「界外球」

9.4.1球体触地的部分完全落在界线外时;

9.4.2球触及球场以外的任何物体,如天花板或非比赛球员时;

9.4.3球触及标志竿、绳子、网柱或标志竿、标志带以外的球网本身时;

9.4.4球体全部或一部分在有效的球网空间外通过其垂直面时(规则11.1.2情况除外)

9.4.5球体全部通过网下垂直面。(规则11.1.3)

10·比赛的击球:每队必须在自己比赛区域内打球(除了规则1l.1.2以外)无论如何,救球可以自无障碍区将球打回。

10.1球队的击球次数

各队均赋予至多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规则15.4.1)击回对区,若超过就构成四击球。

全队击球次数的计算不仅包括球员有意的击球,同时也包含无意的触球。

10.1.1连续击球

同一名球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除外,规则10.2.3、15.2·、15.4.2)

10.1.2同时触球

二名或三名球员可同时触球。

10.1.2.1当二(三)名队友同时触球,应视同二(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

若二(三)名队友均趋前击球但仅一人触球,则视为一次击球。

若同队球员互相碰撞,不视为犯规。

10.1.2.2若双方球员于球网上方同时触球而比赛继续进行,则接球的一方仍有三次击球权。

若该球落于界外,则为该球所在场区的对队犯规。

10.1.2.3若因双方球员同时触球而造成「持球」(规则10.2.2)则判为双方犯规(规则6.1.1.2)

并重新发球。

12.3触网

12.3.1球员无企图击球而触及球网或标志竿,不视为犯规(规则12.4.4)。

12.3.2球员一旦击球后,可触及球网全长以外的网柱、绳子或其它物体。但不得妨碍比赛。

12.3.3若球被击入网,并致使球网触及对方球员,不作犯规论。

13.发球

发球,系指后排右方球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

的动作。(规则13.4.1)

13.1一局的首先发球

13.1.1第一局与决胜局(第五局)的第一次发球,以掷硬币方式决定之(规则7.1)

13.1.2其它各局则由前一局未先发球的球队开始发球。

13.2发球顺序

13.2.1各队球员须依照上场阵容单的顺序,依次发球(规则7.3.1.2)

13.2.2每局第一次发球后,其后的发球球员依下列方式决定:

13.2.2.1当发球队赢得该球时,由原球员再发球

13.2.2.2当接发球队赢得该球时,则由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并轮转(规则7.6.2)。出前排右的球员移到后排右位置进行发球。

第四篇:排球运动等级

排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3.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5.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世界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7.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三)亚洲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亚洲俱乐 部锦标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四)全国运动会、全国排球联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7.第十三名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五)全国锦标赛、俱乐部大奖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世界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前八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二)亚洲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前六名,授 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三)世界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前八名,授 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四)亚洲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前六名,授 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五)全国运动会获得决赛权各队,授予除运动健将外其他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六)全国锦标赛:

1、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七)全国青少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联赛、冠军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八)全国青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九)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十)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与教育部门合办的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青少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联赛、冠军赛:

1、第一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参赛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二)全国青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

1、第一至六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七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与教育部门合办的锦标赛:

1、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四)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第一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五)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第一至三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六)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锦标赛: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五、三级运动员

市(地、州、盟)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前三名可申请三级运动员称号。

第五篇:《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09—2010学年《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期末论文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工程系

考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2010 年 5 月 4 日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发现李四光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详细了解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关系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李四光先生,相信大家上了这么久的《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对李四光先生肯定非常的熟悉了。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创立的,还发现了第四纪冰川,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下面还是切入主题“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工业”。

我们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讲起吧,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但被认为是“工业血液”的石油却十分短缺;而当时“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的悲观论调却很有影响。中国走煤炼油,加工工业的路子,还是弄清楚我国有无丰富的油气资源走开发天然石油的路子?党中央迫切希望心中有个底,以便制定一个合理的中国能源政策。毛主席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朱德总司令曾当面对康世恩说‘石油重要啊!没有油,坦克、大炮还不如打狗棍,打狗棍拿着还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没有油就开不动啊!”(源引自2005年4月29日科技日报 赵文津 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部是1952年成立,李四光被任命为第一届地质部部长,后来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是郭沫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任主席,是伟大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当时地质部的任务是开展除石油以外的其他矿产的普查勘探,为国家建设提供矿产资源的保证。

1953年底毛泽东邀请了李四光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征询他对中国石油资源前景的看法,提出咨询建议。在座的有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四光依据自己的大地构造理论和油气形成移聚条件的看法,明确回答中央领导同志说,中国油气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而不是什么“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并具体提出,关键的问题是要抓紧做好全国范围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打破偏西北一隅找油的局面,并且不是找一个而是找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 2 含油区,作为勘探开发基地。

周总理后来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当时同李四光谈话的情况时说:“地质部长很乐观,对我们说,石油地下蕴藏量很大,很有希望!我们很拥护他的意见,现在需要做工作”。这就是说这次征询活动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我国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印象。这是李四光以地质部部长的身份向党和政府提交的在中国找大油田的担保书。

随后党中央就李四光的建议作出了两项重大决定:由陈云副总理具体组织推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找油工作,改变偏于“西北一隅”(以玉门为中心)的局面;1954年底国务院下令地质部和中国科学院参与全国找油工作,并明确规定地质部从1955年起负责全国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石油天然气的科学研究工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担负油气资源的详查与勘探开发工作。显然这一决定就是要地质部到第一线去兑现部长的承诺。

1954年3月李四光应邀到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做报告,谈中国石油勘探前景。在座的有许多苏联的石油地质专家,如以特拉菲穆克院士为首的苏联石油专家考查组和以莫谢也夫为组长的石油管理总局苏联专家组成员,这是一批在发现第二巴库大油区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李四光的报告是这样开头的“大家知道,我对大地构造是有些特殊的看法,因此我要求专家和同志们给我一些耐心。”接着他提出石油生成的条件,他说:“在提具体问题以前,我先提出两点,这两点对我们石油勘探工作的方向,是有比较重要的关系。第一是沉积条件,第二是构造条件。这两点当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方便起见,我把这两点分开来论述”。

经过多年的努力,地质部和石油部门的广大职工终于在国庆10周年前突破一个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经过石油部门广大职工的努力大庆油田从1976年以来27年来一直稳产5×104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质部1955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李四光致开幕词,许杰副部长(地层古生物学家、院士)做了“关于1955年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与任务”的报告,动员地质部职工努力开展全国石油普查,提供最有希望的含油区,以便为石油部门作构造细测与打钻确定依据。会议在研究分析了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8个地区情况,确定先以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 3 地、鄂尔多斯与六盘山、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6个地区为重点,成立了5个石油普查大队,同时还决定由东北地质局组织力量于1955年下半年开展松辽平原,中南地质局组织力量对广西百色盆地以及西南地质局进行滇中地区地质踏勘工作。

李四光强调了地震勘探的重要性,为尽快提高自己的地震工作水平,地质部1956年初组织了中匈合作地震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工作),并于1957年调到东北地区开展找油工作。

1956年2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总结了1955年的工作,会议决定还要进一步扩大石油普查工作的规模,实现全国石油普查。决定除继续原定的6个重点地区外,再新开辟6个地区工作,6个地区是:塔里木盆地、西藏黑河、贵州、华东、内蒙古二连及海南岛,再加上松辽平原。为此组成14个石油普查大队及24个物探队、29个浅钻队等等。

1956年初李四光再次指出,新华夏系是我国东部控制油气区的主导构造体系,它的沉降带是远景的含油气带。

综上所述,发现在中国石油工业进程中,李四光有以下作用是肯定的,特别是对大庆油田的发展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阐述了中国地下有很丰富的油藏,而不是什么“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

(2)经毛泽东主席同意,由陈云副总理具体组织推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找油工作,改变了找油工作偏于“西北一隅”的局面。

(3)国务院下令地质部从1955年起承担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可以说是从此地质部才能在找油方面发挥了作用。

(4)地质部经过3年全国石油普查后做出决定,加强东部地区找油工作,并按照李四光部长关于“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指示[4]开展工作。这一坳陷带主要部分是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而其东则是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地质部调动部属物探局人马,实行战略大转移,从华北入手(1955年),再东北(1955年开始,1956-1957年进入高潮),再渤海(1960年成立海洋物探队)。

(5)以综合地球物理面积性和大剖面的方式查明平原下的深部构造,并按李四光关于地震勘探的重要性的精神,地质部将1956年初在鄂尔多斯组建的中匈合作地震队,于1957年转入到东北地区找油工作。

参考文献:《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石油工业》(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叔岩)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二卷近代石油工业)》

《石油工业概论》(中国石化出版社 任晓娟 主编)

国学论坛(http://bbs.guoxue.com)

下载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网球发展史

    世界网球发展史 虽然网球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存在,但是现代网球之迅速发展与广受重视,尤其在美国,有一个关键因素,即1968年ILTF(ITF前身)国际草地网球总会(International Law......

    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

    网球运动的发展史

    网球运动的发展史 网球运动的起源及演变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网球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盛行于全世界。 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

    排球运动的柔韧性

    排球运动的柔韧性 摘要:省级体育传统学校的排球训练,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与球感的关系,手指手腕柔韧性对传球效果 的影响,表明柔韧性有利于防止损伤,柔韧素质是排球运动员不可......

    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的特点: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1981、1982、1984、1985、1986......

    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的特点: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排球起源于1895年、美国马萨诸......

    世界水日发展史

    在2013年3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发表强调:水危机威胁人类生存。据数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上各种疾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

    排球运动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千人百队竞风流 涪城排球展雄姿 ----涪城区排球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涪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广泛开展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