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案-----畲族文化
第一课 我是福鼎佳阳人
一、教学目的
了解佳阳畲族乡的设立时间、所处地理位置及人口等状况。感受佳阳畲族乡成立当天的热闹情景。
二、教学准备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的地图,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佳阳畲族乡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1、出示佳阳畲族乡的地图。
2、找出佳阳乡在地图上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心中的佳阳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介绍说明。
了解:佳阳畲族乡位于福鼎市东北部,距市区22公里,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面临天然良港沙埕港。
5、简介佳阳乡人口状况
全乡总人口2.1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2.6%,有近万人,主要是畲族和回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村就有六个村。
(二)介绍佳阳乡成立当天情况及双华“二月二”会亲节。
1、了解我的家乡—佳阳畲族乡正式挂牌成立的时间。(2009年1月5 日)
2、展示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懂得: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
3、了解“二月二”会亲节
(1)“二月二”是畲族民间传统佳节
(2)出示“二月二”会亲节的民俗文艺演出照片。
挂牌当天双华畲族村举行了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民俗文艺演出。
(三)小结
2009年1月5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福鼎市佳阳乡,设立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所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从而使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同学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以后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第二课 双华会亲节
一、教学目的
走进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族村落,了解双华村会亲节的传统特色。
二、教具准备
1、录有畲歌《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的录音带。
2、畲族男女对歌的照片
3、记载,二月二“会亲节”的相关材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播放畲歌《欢乐畲乡迎客来》,导入新课。
2、简介:农历二月初二(2月26日)是畲族传统的会亲节,在浙闽交界的畲族集居地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来自苍南县和福建福鼎市的上万名畲族同胞在这天走亲访友欢聚一堂,举行畲语对歌舞蹈会。
3、出示会亲节当天的照片
感受在双华村广场《欢乐畲乡迎客来》歌会举行,会上有20名歌手对唱《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和《畲家妹子》,精彩的演出吸引上万畲民观看。
4、了解双华会亲节传统特色
(1)出示会亲节当天男女对歌的情景照片。(2)了解:
在这古老的街道到处可见穿着华丽畲服的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自由对歌,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他们出口成歌,一唱一回,激情昂扬,通宵达旦。
5、畲族歌会的相关资料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歌内容丰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畲族风情特色。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结亲,以歌传知,以歌为乐,以歌传史。其歌词歌颂劳动,喜庆丰收,表达爱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
据记载,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畲族支派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乞今己有200年多历史。该日,畲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会友,互致问候。
第三课 畲族歌谣 我们来唱平平安
一、教学要求
1、懂得山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2、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二、教具准备
《我们来唱平平安安》的磁带及歌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简介畲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族人民个个都能以歌会友,个个都能对歌。
2、播放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3、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我们来唱平平安,风调雨顺太平年,我们来唱好日子,幸福花开满山青。我们来唱满山红,春天花开气象浓,我们来唱天下事,好花开在幸福中。我们来唱绿油油,五谷丰登大丰收,我们来唱全天下,世界和平乐五洲。我们来唱老百姓,党的政策为百姓,我们来唱好年景,幸福生活万年长。我们来唱日日上,党的政策暖心房,我们来唱好领导,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四课 民间故事 初五拜年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感受畲族的文化特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
以前山哈(畲民)到亲戚朋友寮里(家里)拜年,都用正月初二的日子。相传有个佛生崽(年轻人),准备好了礼物,打算初二去丈母娘寮里拜年。古话说“世事不由人来算”,他从正月初二早上肚痛痛起,痛到初四日晚间才歇。
初五日天光(天刚亮),这个佛生崽去丈母娘寮拜年,中午便回自察,要趁天睛种洋芋。走到半路,他肚痛得不得了,便要去方便。佛生崽看看路上这样多人,便到路边小坑里去方便,不想起身扎裤带时,把一双丈母娘送给他的布鞋掉落坑潭里。
佛生崽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坑潭边看看,又看不着鞋。没办法,佛生崽只好落坑潭里去摸,结果摸了一双金鞋来。
佛生崽把这双金鞋带回寮里,换了银两,盖了新寮。古话说:“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佛生崽初五拜年得了一双金鞋的事,好多山哈晓得了。山哈就从第二年开始学样,正月初二不去拜年,改为正月初五了。这样就形成了正月初五拜年的习俗。
(二)听后说说畲族为什么有初五拜年这个习俗?
(三)感受畲族文化的特色。
(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第五课 畲汉情深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在漫长苦难的岁月里,畲、汉两族人民结成了深厚情谊。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汉经济、文化交流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己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拓荒造田,开发自己的家园。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即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从此,畲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畲族文化的渊源和衍化趋势,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畲与汉及其他少数民族进一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各族人民团结共荣。
第六课 畲族婚嫁习俗
一、教学目标
了解畲族传统的婚嫁习俗,感受畲族习俗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于畲族婚嫁时男女新人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一
畲族妇女不但服饰打扮美丽多彩,而且习俗奇特,尤以爱唱歌和青年男女结婚时“难为亲家伯”而闻名。
解释:什么是“难为亲家伯”?
畲族男女爱唱歌,每年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或是畲族村寨有远方来客,男女新婚之夜,畲族男女会聚集在溪边、林中、大厅,通宵达旦盘歌,欲罢不能。男女新婚,男方要委派一位最好的歌手充任“亲家伯”,挑着礼物上女方家,女方的朋友“群起而攻之”── 与亲家伯盘歌,亲家伯只有大获全胜,男方才能如愿以偿娶回新娘。
二、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二
畲族婚礼,宛如一台诙谐优雅的文艺晚会。
三、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三
新娘出嫁前要由母亲或嫂嫂梳“凤凰头” 解释:什么是“凤凰头”?
“凤凰头”其实是戴止梯形“凤冠”,冠上再覆一条“凤雷巾”。冠客有白银精制的四个方块装饰品,象征盘、蓝、雷、钟四祖。凤冠前悬着一张面窜,面窜以分主次的十多余银链条组成,链上勾挂无数形状各异的银片,片片刻着畲族祖先生活中崇尚的实物外形,左右各两条做福。
第七课 畲族家庭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家庭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族家庭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畲族传统家庭有哪些习俗?
1、闽东畲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与子女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2、父亲为一家之长,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需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家庭成员均要听其约束、管教,经费支出也要经过他的同意。
3、母亲为“内当家”,负责处理家庭内以及亲戚来往事宜,负责料理家务、饲养禽畜等。在农忙时节,还要下田参加生产劳动。
4、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一般“娶一门媳妇,分一个家”,父母都与幼子同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家庭发生哪些根本变化?
1、家长权威削弱,民主协商。
2、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逐渐形成。
3、旧道德礼仪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所取代。
第八课 畲族饮食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传统饮食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乌米饭”“菅时粽”“糍粑”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畲族小姑娘说说平日都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吃什么?
2、介绍畲族平日饮食
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
3、节日食品较有特色
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4、介绍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
(1)乌米饭: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6(2)菅时粽: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3)糍粑: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5、请吃过节日食品的小朋友说说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的味道。
6、小结。
畲族是伟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做为畲族的后代子孙理应好好继承和发扬。
第九课 生活简朴的畲族人民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人民简朴的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具准备
反映畲族人民简朴生活的图片。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的历史
1、出示相关图片
2、简介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
二、了解畲族人民的住房简朴
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与当地汉族的房屋结构大致相同。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三、了解畲族人民的饮食简朴
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地瓜米掺上稻米蒸成饭,叫“番薯丝饭”,将玉米磨成细粉,合米炊食,叫“包罗糊”。纯米饭只在宴请贵客时才用。副食除蔬菜外,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解放前很少吃肉。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
四、体会畲族人民的好客之情
即使在很贫穷的生活里,畲族人民还用纯米饭宴请贵客,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好客之情。
第二篇:贵州畲族文化综述
贵州畲族文化综述
——兼谈保护畲族传统文化初步设想
徐 飞 陈乐基
贵州省畲族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
全省畲族人口据1996年统计。共有41524人。其中,麻江分布最多,有323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66%,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杏山镇有12216人,碧波乡有5844人,贤昌布依族乡有3547人,谷峒镇有3354人,宣威镇有3058人,下司镇有1602人,坝芒基布依族乡1368人,龙山乡1274人,景阳布依族乡103人。凯里市有畲族1596人,主要分布在炉山镇的六个鸡、角冲两个行政村。都匀市有畲族2979人,主要分布在杨柳街镇谷江片区,沙包堡镇摆楠片区以及洛邦镇的义红等地。福泉市有畲族4583人,主要分布在马场坪、凤山、兴隆、黎山四个乡镇、其中马场坪镇有2088人,风山镇1098人,兴隆镇1041人,黎山乡356人。
一、畲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及特点(一)族源和语言
贵州省畲族在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前,称之为“东家”。“东家”这一名称,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认为畲族是由“东边”来的,故有“东家”名。其自称“哈萌”。“哈”意为“客”,“萌”意为“人”,也就是说畲族是“客人”。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乏为“迥哈”。明清时的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
贵州省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其各姓氏的族谱和碑文记载以及民族成分认定前的考证,其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其先祖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畲族入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平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贵。阳、开阳、修文、长顺、贵定、清镇、龙里、都匀、福泉、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lO多个县。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一部分畲族人被迫融台于其他民族,造成人数减少。后来,余下的畲族人居住的区域,以麻扛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的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着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
贵州畲族虽在数百年前辗转千里来到贵州,但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据1982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语言组对畲族语言的调查,贵州畲族虽没有文字,但在其聚居的乡镇,男女老幼都说畲语,散居的畲族在社交活动中基本上用汉语。畲族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畲族语与汉语比较,音节分类、性质分类、结构分类基本相同,但语法和语义有很大差别。(二)家庭习俗
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东苗有族无姓。”畲族以前有予父连名的习俗。清嘉庆年间(公元l796~1820年)始用汉姓,编排字辈,子父连名的习俗才逐渐废除。现贵州省畲族主要有潘、蓝、雷、金、王、吴、罗、杨、陶、宋、赵、田、李、陆、文、黄、江、葛等姓氏。贵州畲族家庭组成太都是以父母子女的一夫一妻制的父系核心家庭,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兄弟结了婚,有了子女,大都另立门户。三代同堂多为独子,或是兄弟分了家,父母同幼子居住。
畲族大都以血缘聚族而居。有的一姓一寨,有的数姓合寨,大寨近百户,一般四五十户,小寨十来户,单家独户甚少。居住在一个村寨的,大都是同一姓氏、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代。因此,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同姓同宗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祠堂是由各“房”构成。
祠堂主要用来祭祖,陈设神祗牌、香炉供奉祖先。
“房”是家庭一个近亲血缘组织。每个祠堂是由同姓组成,在同姓同宗又按兄弟分出“房”的组织。畲族很重视修房谱,每个姓氏都是,除总谱外,还有分谱,详细载述祖先等及其迁徙的时间和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畲族有“议榔”组织。一般一寨一个议榔,也有附近几个寨子恋歌组织议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畲族地区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政策,大力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关系上,畲族人民长期同苗、布、汉等其他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历史上为反抗共同的压迫者、剥削者、并肩战斗,今天为建设祖国,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而携手合作。(三)文化习俗
贵州畲族文化,主要是口头文化,以山歌、情歌、叙事歌、民间故事等形式出现。主题思想突出,内容丰富。畲族没有文字,其民族的历史以民间故事、叙事歌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在投有文字的条件下,民间口头创作在文化艺术上造成了畲族独特的风格。另外芦笙、铜鼓、月琴也是畲族常用的乐器。
畲族民间故事往往以山歌的形式传唱流传。一般为四至十二句,句式有五言、七言,长短不一,有严格的韵脚,第一、二、四至尾句要压韵。唱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流行的“假声”唱法,这种唱法高亢激昂,极富感染力;另一种是由年龄较大者演唱的真声唱法,这种声调平缓抒情。畲族山歌以抒情为主,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如《劝婆歌》、《盘古开天地》、《粱山伯与祝英台》、《成双歌》、《坐花园》、《三国歌》等。山歌强调反复诉说,加深印象。由于畲族长期生活在山区,因此以山歌为主要娱乐活动,并借此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同时期的山歌,反映畲族不同时期的生活与思想。
情歌:是畲族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择偶的主要渠道。情歌词曲优美动听,沁人心脾。如《试心歌》:“姑娘十八一枝花。蜜蜂成群去采纳,有意来采花中蕊,邀请姑娘作回答。”特剐是初次在集会歌堂上相见的青年男女,情歌是他们相识、相知的桥梁。
酒歌:是畲族走亲访友及婚嫁时的一种谦虚劝酒辞令,歌声娓娓动听。如:“东城阳雀叫西城,天黑一唱到天明。阳雀爱叫山形好,千云滔滔为陪亲,害你吟诗以作对,唱了一层又一层,客有好歌我请教,得去吃酒陪六亲,让人前头唱赢了,一定记住你大恩,不谢多来不谢少,谢你一番好殷情。” 畲族由于相当一部分与汉族铬镍共处,一定程度上受汉文化影响,这丰富了畲族民间文学,在畲旗文化的基础上把汉族的小说、戏曲人物故事等编成山歌,如《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粑槽舞:是畲族人民最独具特色风格的一种民族舞蹈。一般由四人组成,一个打皮鼓,一人春粑糟尾,二人春粑槽头。粑槽舞由鼓声起落带动。用舂杵有节奏地打击粑槽。
芦笙是畲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曲调悠扬高亢,是畲族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舞是畲族经常举行的文娱活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土民志一》所载东西“吹笙唱歌,旋马跳舞”即是指畲族芦筮节、四月
八、祭祖节上畲族青年男女相约到山坡、草坪,吹芦整、唱歌、跳舞、畅叙衷情的盛况。(四)生活习俗
1、服饰 .
贵州省畲族服饰,民国以前保存完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畲族服饰,明清史志亦多有记载。(乾隆)《贵州通志》载:“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前覆后着,以花巾束发。妇人衣花农。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细褶短裙。”陆次云《峒貉纤志》亦日: “衣短衣,尚蓝,妇著花裳,无袖,遮覆前后而已,细褶裙,仅被其膝。”清《百苗图》日:“妇人穿花衣,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穿纲褶短裙。男子蓄顶发,短衣背甲。”(民国)《麻江县志》载: “妇以花布蒙首,项带银环,柬青带,着青裤。”(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服红花衣,头插自鸡毛。”“男子科头赤脚,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幅巾作孔,以首纳而服之,别作两袖,作事则去之。杂缀海贝、铜铃、青、白绿珠为饰。”“椎髻赤足,妇女以锦为衣。”现在,畲族的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贵州都匀畲族男女便装已与汉族、布依族相似,惟女子盛装仍具特色。其盛装头戴蜡染布巾。头巾为自织土布,宽1尺、长2尺,两端镶红绿边各一道,并缀以红缨须,须穿以绿珠,未婚者独辫,已婚者盘鬓将头巾中段挽底团花覆头顶两端左右分缠须垂脑后。上衣为土布,色藏青,无领右衽,下摆长过臀部,袖简靠肩部一般为蜡染,以绿、紫、棕、。黄等色丝绣花。两段交接处及袖口镶锦条。下装为大裆裤,色质同上 衣,.裤脚边沿也镶锦条,系花腰带,扎裹腿。腰带为土锦,长1.2丈,宽1尺,两端有红缨须,裹脚为蜡染土布长1.2丈,由脚踝裹缠至膝。另盛装还须佩以银簪、髻花耳坠、项圈、项链、牙签、银镯、戒指等银饰。
2、婚姻
贵州畲族现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开亲,少有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通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背带亲”和“姑舅表婚”习俗。有自主婚姻和媒妁聘婚两种方式。自主婚姻为青年男女长期交往生情而自愿成婚。媒妁聘婚则为男方看中某女。聘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而结婚者。聘婚一般要经过求亲、过礼、结亲、出阁、进亲、拜堂、回门过程。
3、丧葬
贵州畲族自明代即已实行棺葬。据(乾隆)《贵州通志》载:“杀牛祭鬼,击鼓作乐。”到民国时期,据《都匀县志稿》载,则是“丧茹素棺殓„„子女亲戚各持糯米饭一团,绕棺痛哭”。现在畲族凡年龄在36岁以上正常死亡者,葬礼有送终、陪饭、送猪、喊饭、家祭、开路、安葬等程序。
4、节日信仰禁忌
贵州畲族的节日较多,几乎每月皆有,但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祭祖节、四月
八、中秋节等。
祭祖节是畲族最盛大的节日。祭祖节又叫祭鼓脏。祭祖节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前者叫“大祭”,后者叫“平祭”,大祭每13年举行一次。
四月八是畲族的岁首节,相传这天是药王的诞生日和牛王的诞生日。这天牛要休息,主人家并以好料饲养。据《都匀县志稿》载:畲族“以夏历四月八日为岁首。是日食花糯饭,枫叶染黑,苦李皮染红,杨梅皮染黄,先供祖先”。此节至今仍过。
六月六,为封龙节,相传这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是日,家家备办酒看祭祀土地神。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丰收节”,也是祭祖日。据《都匀县志稿》载:“东苗„„以中秋祭先祖及亲族远近之亡故者。择白牛以旋头角正者为佳,时,其水草以饲至熟牛肥,酿酒砍牛,召集亲属饮酒歌唱,迎鬼师于头人家,以木板置酒馔,循序而呼鬼之名。”此俗现已逐渐消失。
此外,畲族还同其他民族一样过春节、清明节、七月半、端午节等节日。
畲族的蔡忌也较多,有家族性禁忌和全社会之禁忌。如谷雨至中秋,忌打糯米粑和吹芦笙。父母忌日总下种。父母亡故,孝女忌洗脸、忌梳头、忌扫地。祭吊期问主客忌荤等等。(五)传统工艺
畲族的手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银饰品加工、编织等。
刺绣是畲族妇女传统的手工艺,分插花和挑花两种。畲族女子从小就学刺绣,年久练就了一手精巧技艺。插花是用各种彩色丝线,在插好图案的衬底布上,用绣花针引彩色线,穿插出半凸的各种实体形象。挑花是根据图案的颜色用丝线编织成彩色图案。畲族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和背带等。图案多是白果花、茶花、石榴花、牡丹花、月季花、“寿”字花。
畲族银饰皆是本民族民间工匠加工制作,造型别致、优美,充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综上所述,畲族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均体现在该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同其他民族一样,它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即民族特点。
畲族传统文化,除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其外部表现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民族性。由于畲族的传统文化是在特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所有传统文化常常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可见在一个民族内部,大部分风俗习惯为全民族所承认。在民族的整体中,虽然可分成几个阶级地位不同的集团,但对于民族这个共同体来说,他们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啦活和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因此,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就成为这个民族所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二是乡土性。畲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很强。这是传统文化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正如俗话所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由于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传统制约,从而染上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
三是原始性。以畲族的婚俗为例,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直到民主改革前还有一些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有的虽已进入阶级社会,但仍保留有原始社会的一些遗迹特征,再加上风俗习惯的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作甩,„使少数民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具有原始性。畲族的祈祷、禁忌、占卜、巫术等文化习俗中,无不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色彩。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 统文化的原始性。
四是融汇性。畲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交往。加上居住上的大分散,小聚居,交锴杂居的特点,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传统文化上也表现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融汇性。在传统文化上,畲族多与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融为一体,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汇性。
从上述畲族传统文化四个基本特点中,可见民族传统文化确实与民族问题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他们往往把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看成对自己整个民族的尊重;相反,在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时,就会看成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因此,传统文化确实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的因素。
二、保护畲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既然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强烈的民族感情,是民族问题中一个敏感的因素,那么,如何保护好畲族的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
(一)要把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一定的精神文明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意识相联系,特别是同一定的政治思想、人生观相联系,所以没有抽象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表现在人类的智慧、知识文化、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信念理想、觉悟情操和组织纪律性等方面。不同性质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精神文明必然不断进步。因此,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理应把弘扬畲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畲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
(二)把尊重畲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到民族平等的高度,慎重对待。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既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常常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持皎视、轻蔑、嘲笑、傲慢的态度,以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加以干涉。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在实行民族压迫和强迫同化政策时,着重的也是把自己的风俗习惯强加于别的民族,要他们改变自己的服饰、发式、饮食、礼仪等习惯,借以磨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特点,这正是被压迫民族最难以忍受和最反感的事情。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十分重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把这个问题提到到坚持民族平等的高度上去认识。“只有民族自治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谁也没有权利用暴力干涉这个民族的生括,毁坏它的学校和其他机关,铲除它的风俗习惯,限制它的语言,削减它的权利。”(《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4页)我们党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中,也一贯提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即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障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因为一个民族不一定都有信仰一种宗教。有很多民族是信仰多种宗教的,也有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宗教的。如回族和新疆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蒙古族和藏族也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但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的一种,因此,风俗习惯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红旗》1980年第一期)在这里,尊重是前提,是出发
点。尊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原则上,以及方法上加以明确规定;二是对那些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属于全民族的有益的风俗习惯,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保障。
(三)积极引导畲族对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涉及范围很广,流传的时间又长,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传承和变异保持了下来,当然是泥沙俱下,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从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健康的,积极的;一般无益无害的;不健康的、消极的三类。毫无疑问,对于不健康的,消极的,即不利于生产、生活、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发展繁荣的一些风俗习惯,应该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演进、任何民族都有自然存在移风易俗的客观规律,然而,风俗习惯的自然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当这种落后造成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对社会发展形成愈来愈严重的阻碍。每个民族要健康顺利地向精神文明方向发展,就必须对本民族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应当看到,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对各民族的要求,是保障和帮助各民族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更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忽视。
(四)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把风俗习惯的改革寓于群众的自觉行动。畲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其风俗习惯,无论是好的或是落后的,都不是少数人的小事情,而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的大问题,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必须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前提,这是民族问题中比较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必须以尊重本民族意愿为前提。以由需要改革风俗习惯的民族自己解决为原则,什么时候改和怎样改,均取决于本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 “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这种改革,要在尊重健康民俗的前提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自己来进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率先倡导。”因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在取决于本民族干部群众的原则下,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所谓科学而慎重,就是要求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适当的科学的方法,在改革之前,应当对本民族风俗习惯作认真的分析:健康的,无益无害的,有害的,要相互区别,拽出应该改革的部份,即使是消极的,有害的应当改革的风俗习惯也应当摸清其成因和存在条件,分析改革簟否成熟,应该用什么改革措施等。改革的全过程耍依靠民族经济本身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并掌握风俗演进的自然规律,借助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新风正气,让本民族全体人民自觉自愿地进行。那种强迫命令,或者不问青红皂白,不讲时机、条件乱改一通的做法,不仅不受本民族人民欢迎,也是党的政策所不允许的。
(五)加大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和整理。贵州畲族人口较少,但古籍资源仍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歌、诗词、神话、故事等方面,有待挖掘、抢救和整理,把它作为一项永久性的保护措施。
开展对畲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编目、出版和研究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保存和记录了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范畴,成为历史赋予当今时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异彩纷呈而又浑然一体的中华文化,在我国长期统一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日提要·畲族卷》的编目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1、原始性与特色并存。如果说用民族文字书写的古籍是汗牛充栋,那么民族古籍中的口碑文献,就是有文字的民族也有大量口碑文献存世。这些日碑文献叉都极其重要,不仅有文学价值,更有历史和社会价值。这就形成了民族古籍书目控制范围广、类型多的特色。如:畲族说唱类内容较为丰富,各地语言不同,类别也不同,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搜集的难度和考证的准确性。为了确保真实性,应在调研、搜集、论证的基础上,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族宗教上层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共识,踏实地或比较客观的保留畲族古籍的原始性。
2、历史性与宗教并存。长期以来,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对民族古籍做过初步的收录,但距实际存数还相距甚远。绝大多数的民族古籍救存于民间或寺院。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缓慢,社会发展不平衡,大多数民族古籍与宗教关系密切。有的与佛教、伊斯兰教关系密切,有的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这不但加重了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书目控制上的困难,同时也限制了民族古籍简目登录的“时间下线”尺度。如畲族谱、族源迁徙等。
3、认识与差距并存。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与整理,由于缺乏对民族政策、民族知识、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以猎奇的方式宣传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大量存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民族古籍文物流失严重程度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古籍工作部门,对抢救、搜集、保护、整理民族古籍的认识以及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贯彻落实力度不够。三是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五是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多层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第三篇:畲族风俗文化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
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米酒可以说是畲族人的生活必需品,以酒待客是畲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据有关畲族饮食习俗的历史资料记载,畲族人素有“民嗜酒”的说法。他们不但在节庆之日喝酒、农忙之时喝酒,而且当有人到家中做客时,饭宴之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捧上清香扑鼻的自酿“米酒”,以示对客人的欢迎。畲族人这种善饮酒、热情好客的风俗依然保存至今。畲族有着这样的谚语:“无酒难讲话”。酒令云:“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傍清淡酒,若是左右友,示造清淡酒,若无清淡酒,难敬左右友”。有酒,就有话可说;有酒,朋友间就谈得更加畅快。在畲族文化中,“酒”起着人际交往、沟通、联络感情的作用。畲族的主食较为简单,请客时一般不会说请别人吃饭,都是说:“我家酒酿好了,请来喝上两碗吧。”喝酒时,主人会倒上米酒说:“酒是体个(自己)做的,请品尝。”接下来又会说:“酒淡不成敬意,一碗联友谊,两碗祝如意,三碗庆丰收,多喝几碗,延年益寿。”好友共聚喝酒时,开始是“甜言蜜语”,接着是“和风细雨”,后来是“豪言壮语”,最后达到无所不谈的程度。可以说,酒在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畲族村,逢年过节,酒都是必备之物,没有酒就不算过节,没有酒请客人喝醉就不算办喜事,不算请过客。所以一年四季,畲族村家家户户均酿有米酒,建房时会喝“上梁酒”;生日时有“生日酒”;定亲时有“定亲酒”;嫁女时则喝“嫁女酒”;娶亲时喝“讨亲酒”,真可谓无酒不办事。利用“七月七水”酿造的米酒更是清香扑鼻。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董永与七仙女的相会之日,也是七仙女姐妹们于晨蒙时到泉源池洗澡之日,所以这一天的水也被称为“七月七神仙水”,经久耐存而不会产生异味。村中酿酒的村民有着这样的传统:在农历七月七日太阳尚未出来前到山泉水源处装一些泉水回家保存,以备酿造“七月七酒”,而使用这天装回来的山泉水所酿造出来的米酒,特别芳香、甘甜、醇厚,被当地人称为“人间佳酿”。
畲族村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
第四篇: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章程
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团体名称: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
第二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是由畲族群众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障、非盈利性的,属自发创办性质的民间文化教育研究社团组织。
第三条 研究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坚持“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服务,为畲族群众服务,为推进畲族事业发展服务”的三服务方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中畲族群众之智慧力量,帮助畲族群体,研究、挖掘、保护、弘扬畲族优秀文化,维护畲族群众的基本利益,推进畲族群众共同繁荣,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开展以不盈利为目的的畲族民间文化教育研究活动。
第四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接受相关事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注册地在福建省霞浦县松城街道。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的业务范围
(一)弘扬畲族光荣传统,协助相关事务管理部门完成畲族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编撰《霞浦畲族》简讯,设立“畲族三明网”网站,宣传霞浦县内外畲族社会和事业发展重大成就,讴歌畲族人民勤劳、朴实、勇敢、智慧的美德和风尚。
(二)保护畲族珍贵文化遗产,协助相关事务管理部门做好畲族文物、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尤其是挖掘、保护三明会馆文物遗产,传承民族团结之魂。协助整理,修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歌系列,招商引资开发畲族传统服饰、风情工艺品,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市场空间。
(三)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设立民间教育基金,筹措资金帮扶品学兼优和特困畲族学生,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对在畲族小学教育岗位上安心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予以奖励。
(四)协助畲族村沟通经济发展渠道,搜集、提供经济发展项目信息,促进畲族村经济发展。
(五)加强沟通,做好兄弟省、市、县民间畲族文化教育的联络联谊工作。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实行会员制。
第八条凡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热心本民族繁荣与发展的畲族同胞,均可成为本会会员。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或填写申请表;
(二)经理事会或理事会派出机构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派出机构发给个人会员证。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享有参与研究会管理机构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享受研究会举办的各项互助计划;
(三)享有对研究会管理工作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研究会章程,执行研究会的各项决议;
(二)遵守研究会的各项规定,维护其合法权益,不从事损害研究会和其他会员利益的活动;
(三)按自愿原则,参与研究会的活动,完成其交给的各项工作;
(四)向研究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提出书面报告(或申请),经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或派出机构同意,并交回会员证。
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退会。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研究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三)审议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审议通过研究会发展规划;
(五)对研究会重大事宜作出决定;
(六)决定终止事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会员代表大会需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换届的,由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十七条研究会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理事组成,在闭会期间由会长、秘书长主持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研究会的职权是:
(一)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理事;
(二)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三)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退会;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派出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研究会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订研究会的经营方针和发展规划;
(十)提出研究会的章程修改方案;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研究会需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理事会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研究会每年召开若干次会议。
第二十一条 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系统业务领域有较大影响,或各地分会负责人;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治安、刑事处理处罚,遵纪守法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二条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三条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需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四条研究会秘书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研究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条研究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会员代表大会;
(二)代表研究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派出机构专职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六条 研究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协调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开展工作;
(四)会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章 监事委员会
第二十七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设立监事委员会,对研究会开展的业务行使监督职能。
第二十八条监事委员会成员由会员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及专家三人组成,每届任期为五年。
第二十九条监事委员会成员由代表大会推举和罢免。研究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职监事委员会成员。
第三十条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派代表列席研究会相关会议;
(二)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其他管理人员有无违反法律、法规、研究会章程及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行为;
(三)监督研究会财务状况;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五)会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三十一条监事会的决议需经三分之二以上监事同意方为有效。
第三十二条监事会行使职权而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专业人员的费用,由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承担。
第六章 资产管理 使用原则
第三十三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的资金来源
(一)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的捐赠、赞助和投资;
(二)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三)基金利息收入;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四条研究会不强制规定向会员收缴会费。按照自愿原则,接收会员的捐赠、赞助。
第三十五条研究会资金收入由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统一管理。除留必要的管理费用外,全部并入总准备基金。
第三十六条研究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七条研究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八条研究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九条研究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务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会员公布。
第四十条研究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一条研究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二条对研究会章程的修改,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三条研究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八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管理
第四十四条研究会完成终止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五条研究会终止动议需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六条研究会终止前,需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研究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八条研究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研究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章程经×年×月×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五十条本章程解释权属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的理事会。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畲族三月三教案
《畲族三月三》教学设计
桐庐县洋洲小学
何红萍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畲族,了解畲民的自称、居住环境、爱好,认识桐庐莪山的畲族乡。2.认识和体会畲族三月三文化节,感受畲族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3.体验畲族好家风的礼仪活动,懂得族人不畏艰苦、勤勉向上的“山哈”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展畲族名片 1.听畲族歌曲
播放《摇竹娘》的视频,谈感受。(预设: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族孩子与竹子一同成长。)
2.读畲族名片
姓名:畲族
小名: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读一读。3.解《盘古歌》
盘古开天地不平,一个山头一个岭,山头叠叠有人住,山岭恰高有人行。凤凰山上祖宗根,耕猎茶织传子孙,千里长徙不忘本,八方山哈话语亲。畲家自着凤凰装,绿水青山作舞场。歌是山哈传家宝,千秋万代任传唱。
这是畲族人世世代代口头留传下来的《盘古歌》,畲族的男女老少都会唱。自读这首《盘古歌》你还能介绍畲族的哪些信息?(预设:祖籍: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活动:耕耘狩猎种茶织彩带;特色的服装;能歌善舞;住址:以山为家,傍山结茅)
师: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民族,在历经近千年的迁徙过程中,足迹遍布我国东南山区。其中有2800余名畲族人就聚居在我们桐庐县的莪山。3.图解莪山乡
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莪山风景很美,一派山村景象,富有民族特色。)
(二)赏畲乡风情 1.最喜欢的节日:三月三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2.风情莪山,最美畲乡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杭州畲乡莪山,观看来自那边的报道。分组介绍第七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三月三作为畲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俗活动之一,承载了畲民的生活、习惯、情感和信仰,畲民们用飘香四溢的乌饭、欢乐的歌舞、明丽的山光水色衬托出“三月三”的美丽传说,使人的美好心灵与秀丽的山水相互增辉,从而把自然美、民俗美、艺术美融于一体,构成了一幅明媚秀丽的畲家风情画。
(三)传畲族家风
与往年不同,本届“三月三”还增加了“畲族好家风传承”的特色活动。“畲族好家风”礼仪活动包含祭祖和训诫两大内容。祭祖时,由畲族长辈讲述祖先功绩和家族家范,并向族人训诫。
假如你是畲族的长辈,你会引导族人共塑什么样的“山哈精神”? 小组合作,完成家风训诫。全班交流,到黑板进行板贴。